家族叫“争霸英雄杀双雄争霸”想个平淡的家族宣言求帮忙

查看: 2962|回复: 9
“崇尚英雄 精忠报国——我们家的报国故事”征集活动 分享家族的英雄故事
英雄是危难时刻挺身而出他们默默无闻却让我们屹立于世界他们走进历史却让我们拥抱未来他们失去生命却让我们生生不息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
1.jpg (38.27 KB, 下载次数: 5)
11:16 上传
  今起,长江论坛发起“崇尚英雄 精忠报国——我们家的报国故事”征集活动,一起重温民族脊梁的英雄事迹,也寻找普通人身上的报国故事。无论是老一辈的“革命先辈”,还是当代的“道德模范”,亦或是生命里的“感人瞬间”,快来分享您身边的“报国故事”!让英雄精神绽放光芒。
123.jpeg (59.63 KB, 下载次数: 3)
11:24 上传
征集时间:
  即日起-5月27日
征集内容:
  寻找、分享自己家族的英雄故事,将相关照片、视频、文字跟帖回复在本主贴下。
征集要求:
  投稿作品需保证真实性,为原创作品,不得抄袭、套改,因抄袭、剽窃他人作品而产生的纠纷,概由投稿者自负。
123.png (3.04 KB, 下载次数: 1)
11:21 上传
【我们家的报国故事】李群:青春年华献国防▼▼▼
123.jpeg (33.34 KB, 下载次数: 12)
11:21 上传
先与大家分享一个【我们家的报国故事】
李群:青春年华献国防
1972年12月,江南已入冬。浩浩荡荡的送行队伍成了这萧瑟冬日里的一抹风景。简陋的站台上,人潮涌动。新征入伍的解放军战士身背行装、胸戴红花,挥手告别家人登上了北上的列车
3.png (244.52 KB, 下载次数: 2)
11:27 上传
我的父亲(作者供图)
  我的父亲就是这群朝气蓬勃年轻人中的一位。他们乘着从江南水乡驶向大西北的列车,赶赴“黄河之都”。未来,他们将在黄土地上倾注一腔报国之志。
  哪一代的先进青年都一样,都有着对祖国、对民族、对人民的责任和担当。像我父亲这辈人,他们更多来自农村,或许没有太高的学历,不能像优秀知识分子一样,以赤子丹心写下彪炳青史的功绩。但面对国家,他们胸中同样奔涌着建设祖国的澎湃激情;肩上担负的,是一样保家卫国的神圣使命。
  70年代初期的农村,像父亲这样年轻力壮的青年人,是挣工分的好劳动力。从征兵工作一开始,父亲就偷偷跑去报名。之所以要“偷偷”,是怕家里人不同意。当时家中情况很特殊,几个姑姑还小,大伯身体有缺陷,爷爷的头痛病时常要发作,其实家里就靠父亲一人撑着。这根“顶梁柱”如果走了,那么生活的重担谁来挑?
  纸是永远包不住火的。体检都合格后,乡里的人武干部找上门来了解情况,奶奶才知道这一切。从没想到,我那位善良坚毅的奶奶,在家庭异常困难的情况下,没有阻挠父亲走向军营的脚步。她甚至没有向政府提出任何要求,只是淡淡地说一句:“都在家挣工分,谁去打战,谁去保国家?让孩子去,我能扛。”
  有一种悠悠爱国情怀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有一种拳拳报国之心叫“让孩子去,我能扛”。也许正是这样一位深明大义的母亲,不计得失的赤子心肠,成就了父亲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再苦,也要苦自己,不能影响国家;再累,也是累自己,不能拖累国家。是这样一种朴素的家国情怀,以大国永远高于小家的朴实境界,体现出普通人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其实,那一年的列车上,还有另一个人,我丈夫的父亲,也是我爸爸。
  一直以来,人民解放军身上那种兼具刚健姿态、英雄血性、爱国热忱的气质,深深吸引着一代代人。同样来自农村,同样来自水乡,和所有的青年一样,爸爸也有一个梦想,希望能横戈马上行、沙场建奇功。那一趟列车上,志同道合的年轻人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的战士,镇守在中国西北边防线上。
爸爸和他的军功章(作者供图)
  他们所在的连队,是英雄的连队;他们的英雄连队,都有每一位战士的功劳。
  “战斗模范红三连”这个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集体荣誉感早已融进了他们的血液,无时无刻不在为他发扬光大的传承而自豪。参加云南老山前线八里河战区历时一年多的时间里,克服了重重困难,经受住了血与火,生与死的严峻考验,最后以零伤亡的战绩完成了上级的任务;在参加“银南88”战役演习、“西部93”战役演习,抗洪抢险救灾等,都能看到红三连顽强的作风,优良的业绩。
  20多年的军营生活,把一个青涩的青年,锻炼成一名信访干部。转业回地方后,爸爸依然服务群众工作,在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016年2月,七大军区调整为五大战区,兰州军区裁撤。父亲和爸爸先后两次赶去军区,只为完成一个心愿,“回娘家”重温那段军旅岁月。
  “青春年华献国防”,也许我们不会身着绿色军装驻守在祖国边疆,但我们会在各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勇于开拓、自力创新、爱岗敬业。作为老兵子女的我们,生于这个和平年代,生于国家快速发展的时代,一定会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相信我们,会同我们的父辈一样种下爱国情、立下报国志,努力奋斗,不会辜负国家,不会辜负这个新时代。(李群)
为家族英雄骄傲,向家族英雄致敬,向英雄学习。
sb6881.com
sb6882.com
sb6883.com
sb6887.com
sb6889.com
为抢救落水战友而英勇献身的管其家烈士
1、日福建永安市委机关报《永安报》刊登管其家烈士事迹(报纸复印件翻拍) 拷贝.jpg (317.7 KB, 下载次数: 3)
1、日福建永安市委机关报《永安报》刊登管其家烈士事迹(报纸复印件翻拍) 拷贝
18:25 上传
【管其家烈士是我的胞弟,日,他为抢救战友而英勇献身,以下是原永安市委报道组记者纪瑞如发表于日《永安报》和7月24日《三明日报》的文章《山海魂——追记革命烈士管其家》】
2、日,永安市委机关报《永安报》发表记者纪瑞如的文章报道管其家烈士事迹.jpg (258.73 KB, 下载次数: 0)
2、日,永安市委机关报《永安报》发表记者纪瑞如的文章报道管其家烈士事迹(报纸翻拍)
18:25 上传
山海魂——追记革命烈士管其家作者:纪瑞如 文章来源:魅力永安
& && && && && &
3、日《三明日报》报道管其家烈士的事迹.jpg (347.08 KB, 下载次数: 0)
3、日《三明日报》报道管其家烈士的事迹
18:25 上传
& & 日,福鼎县沙埕流江海湾,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37721部队永安籍战士管其家,在抢救落海战友中不幸壮烈牺牲。 仅仅过了一个星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批准他为革命烈士。总政高层领导对一个中士级别的士兵如此关心和爱护,令人感动。 & && && && &管其家死得其所,重于泰山。
4、解放军总政治部98002号《革命烈士通知书》授予管其家为革命烈士.jpg (162.5 KB, 下载次数: 3)
4、解放军总政治部98002号《革命烈士通知书》授予管其家为革命烈士
18:26 上传
4、解放军总政治部98002号《革命烈士通知书》授予管其家为革命烈士
& && && && &&&当惊涛骇浪袭来时**
部队为了提高后勤保障水平,让官兵吃上新鲜海鱼,开展海上养殖。作为到期老兵,管其家主动向领导请战:“我在部队的时间不长了,那里条件艰苦,还是让我上渔排工作吧!”渔排工作确实艰苦,吃、住、睡都在渔排上,生活单调,活动空间小,但他从不叫苦叫累,出色地完成了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 6月17日19时30分许,战士蔡庆华发现身边的网箱渔网固定绳松脱,网箱内8000条尾鱼苗将全部流失海中,就上前捆绑加固。这时,一艘出港货船从渔排外侧约200米处驶过,掀起惊涛骇浪,造成渔排强烈晃动,蔡庆华突然被掀入海中。由于当天天气闷热,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的蔡庆华,十分疲劳,再加上涌浪较大,又值落潮,流速快,蔡落水后沧水严重,无力自救。下游养殖班长孔德荣见蔡落水顺流漂移,立即跳入海中抢救。孔德荣抓住蔡庆华后,由于水流急,无法拉他靠近渔排。正在洗澡的管其家发现这惊心动魂的情景,就“口扑口通”一声跳入海中,和孔海荣一起抢救蔡庆华。两人在离渔排10多米处将蔡庆华拉住。管其家大声对孔德荣说:“班长,你去拿救生筏,我来托住他!” 这就是管其家,这就是一名诚实的共产党员的高贵品格,在惊涛骇浪袭来时,在生与死的节骨眼上,他把生的希望让给他人,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 待孔德荣回渔排解下救生筏划向蔡、管两人时,已不见他们的踪影。 蔡庆华牺牲了,管其家也为抢救战友的生命献出了他年仅25岁的生命。
5、解放军总政治部98002号《革命烈士通知书》记载管其家烈士事迹.jpg (158.39 KB, 下载次数: 3)
5、解放军总政治部98002号《革命烈士通知书》记载管其家烈士事迹
18:26 上传
5、解放军总政治部98002号《革命烈士通知书》记载管其家烈士事迹
& && && && && && && && && && &&& 无悔的选择
管其家见义勇为,英勇献身,绝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这个革命的熔炉锻炼和造就的结果。时刻准备着为祖国为人民献身是他一贯的行为准则。他给兄长写信时说:“过几天我就要离开冰库,上渔排了,尽管渔排上工作又苦又累又脏,我在部队时间不长了,我责无旁贷**”。战士管湖景说:“那天晚上,我和阿家在流江海湾的岸边公路漫步,管其家说,他立志要当一名律师,他参加自学考试已经考及格13门功课,最后一门《民事诉讼法》再考及格,就可以拿到厦门大学法律专业大专文凭,再过150天就退伍,退伍后就到厦门、泉州去发展。可惜啊,就这么英勇早逝!”他是一位富有的战士管其家有很多梦想,他立志要当一名合格的律师,同时也爱好写作。他在一篇题为《海之夜》的散文写道:“很少有这样的机会,一个人在寂寞、宽敞的甲板上独处,恣情挥洒自己的思绪**海温柔地吐着淡雅的清新,心灵在乳白色的光影中渐渐变得透明了,此刻的我坠入了一个欣然、温情的梦境,在冥冥的回吻中,倾听着大海最真实的嘘息**也许生命正是这样,它的美,不在于它的灿烂,而在于它的平和,其动人不在于激情,而在于平静。”他发表的作品不多,这篇散文也说不上是精美之作,但它反映了作者对大海的深情,对人生的追求,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 & 管其家是永安市小陶镇石峰村人,1973年生,1992年毕业于永安一中,第一次高考落榜,但他没有灰心;第二年,他考上了福建省民政学校会计专业自费中专。当他接到入学通知书后又喜又惊,喜的是再读两年就可以谋到一份安稳的工作,惊的是家里的经济状况难以承受。于是,他毅然放弃,只身前往厦门打工**1994年12月,当祖国需要他时,他又义无反顾地从厦门回到故乡,报名入伍。1997年5月入党。
6、图为管其家烈士遗照,百度搜索“管其家烈士事迹”,可找到当年《永安报》和《三明.jpg (124.93 KB, 下载次数: 0)
6、图为管其家烈士遗照,百度搜索“管其家烈士事迹”,可找到当年《永安报》和《三明日报》的报道
18:26 上传
6、图为管其家烈士遗照,百度搜索“管其家烈士事迹”,可找到当年《永安报》和《三明日报》的报道
& & 他的战友兰亮明受部队委托,把管其家的一箱遗物送回永安。亲属在整理遗物时,发现一个军用茶杯里装着896元现金,都是零票。赤条条地来,赤条条地走,在物质上他是贫穷的,但他在精神上却是富有的,他留下了40多本法律、文学、哲学书籍和部分工具书。遗物中还有福建省高校自学考试准考证、部队开具的考试证明。1996年6月至1998年6月,管其家共有《法律基础理论》等13门功课考试合格。 & &部队在给他的鉴定中写道,从新兵连到炊事班工作,他毫无怨言,为了尽快提高烹饪技术,别人三天轮班一次,他却天天要求跟班,节假日也不休息,脏活累活抢着干。白天工作,晚上学习,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熟练地掌握了烹调技术。在他的遗物中,笔者还看到《宾馆酒店餐饮技术考核总汇》和《家庭常用川菜二百例》这两本工具书。 & &&&1996年,作为骨干,管其家被调到蔬菜基地工作,面对艰苦的环境,他始终保持较高的工作热情。不论刮风下雨,不论天气炎热,蚊虫叮咬,他总是让别人休息,自己多干,他说:“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干些农活比较习惯。”就这样,他在蔬菜基地又整整干了一年。1997年,蔬菜基地租期届满,他被调到冰库工作。在一次演习中,由于食宿人员多,他又主动要求到伙房工作,买菜、做饭一人全包下来。演习结束后,他又到冰库工作,直到他牺牲前一个月。他干一行、爱一行,先后四次受嘉奖,两次被评为优秀士兵。也不论工作多苦多累,他始终没有放弃学习,他既有合格共产党员的献身精神,又有一个优秀士兵坚韧不拔的毅力。 & & 管其家光荣牺牲后,在部队和他的家乡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他所在的部队党委号召全体官兵开展向管其家同志学习活动。7月10日,《永安报》头版刊登了《总政授予管其家革命烈士称号》的消息,7月16日永安四中党支部书记、团委书记率团员、少先队员专程到小陶镇石峰村慰问烈士父母。 管其家烈士虽然牺牲了,但他的精神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撰文 纪瑞如)&&
7、管其家烈士在渔船(遗照).jpg (1.21 MB, 下载次数: 0)
7、管其家烈士在渔船(遗照)
18:27 上传
后记:管其家烈士牺牲后,管其家的父母化悲痛为力量,他们于1999年10月从九江社会福利院收养了失散儿童管培霈为管其家的嗣子,百度搜索“管培霈找妈妈”,可找到相关报道。2017年10月,管其家烈士的母亲吴彩银又主动承担了石峰村**山战斗遗址红军墓,百度搜索“吴彩银祭扫红军墓”,可找到相关报道。
好人故事大家转 好人敬好人好人会更多
17、年近八旬的海军烈士母亲吴彩银在石峰村**山战斗遗址红军纪念亭内擦拭无名红军英烈灵牌(黄光棉 摄影) 每个好人转一次:好人敬好人好人会更多 (把这个标题复制到百度,有视频 )
她的一家人带头把红军烈士当亲人 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她所教育的儿子,带头捐款重修了红军墓,呼吁并参与了红军纪念亭的维护,如今,老人又带着孙子孙女一起祭扫红军墓。她的善举感动了上海永安商会的乡亲,也感动了许多微信网友,在互相转发之后,纷纷给转发者竖起了大拇指。中国红色思源网、三明日报、红歌会网、中国红色旅游网、今日头条网等网站或媒体纷纷以《78岁老人带孙子祭扫红军烈士墓感动上海永安商会乡亲》或《我们把红军烈士当亲人》为题发布。 & && && && && && &&& & & 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她所教育的儿子,带头捐款重修了红军墓,呼吁并参与了红军纪念亭的维护,如今,这位老人又带着孙子孙女一起祭扫红军墓。她的善举感动了上海永安商会的乡亲,也感动了一群又一群的手机微信网友,在互相转发之后,纷纷给转发者竖起了大拇指。(中国红色思源网)、三明日报、红歌会网、中国红色旅游网、中国拥军人网、红色晋绥网、今日永安网、今日头条网、福建之窗网站、千寻生活网、赵喜富百家号网站、(好)123上网导航等网站或媒体纷纷以《78岁老人带孙子祭扫红军烈士墓感动上海永安商会乡亲》或《我们把红军烈士当亲人》为题发布、发表或转载由当地文化站站长黄光棉采写的现场新闻,网友们只要搜索(如)上标题,即可找到相关报道。对于黄光棉所报道的现场故事,当地小陶镇大陶二小校长朱昌剑用专业摄像机做了跟拍,请看朱昌剑拍摄的视频报道--
& & 她的一家人带头把红军烈士当亲人&&
18、年近八旬的海军烈士母亲吴彩银与其孙子管梓任在石峰村**山战斗遗址为红军无名烈士冢擦拭墓碑(黄光棉 摄影)
第4个全国烈士纪念日后的第3天,福建省永安市小陶镇石峰村年近八旬的老人吴彩银带着自己的孙子和孙女祭扫了当地**山小陶战斗遗址红军墓。她的善举感动了远在上海经商的一群乡亲,10月3日上午,上海市永安商会会长朱承钺、执行会长林响等40多人也赶到石峰村给红军无名烈士敬献了鲜花。 (吴彩银曾经的邻居邱秀花 同期声):&吴彩银是我门对门的邻居,她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按照农村计算虚龄的算法她今年79周,明年她将迎来80岁生日&。 &&(永安红色文化爱好者朱昌极)(同期声):&我是一名红色文化爱好者,多次到石峰村看红军抗日标语,缅怀革命先烈,所以对吴彩银也比较熟悉,吴彩银的邻居告诉我:吴彩银很善良,平时就比较喜欢帮助人,村里要是有人办喜事,很多妇女都会凑在一起帮忙杀鸡杀鸭,在里面帮忙的,肯定会有吴彩银。记得人民公社化时期,经常有人来到石峰一带乞讨、要饭,一天傍晚,正在下着大雨,一位穿着破烂的中年妇女来到吴彩银的家门前要饭,看到被雨水淋湿了的异乡人在不停地咳嗽,吴彩银马上把她请进家里,请她吃饭、洗澡,并拿出自己的衣服给这位乞讨的妇女换洗,晚上,还留这位妇女在家中过夜,同时为这女乞丐做了艾草、生姜汤。事后,吴彩银对孩子们说:'遇到别人有困难,不能去看不起人,要想办法帮人家一下,我们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那天晚上那样下着雨,那个阿姨已经在不停地咳嗽,如果我们不收留她,她的病情会更加严重'&。
吴彩银原本有4个儿子,日,他的小儿子管其家在海军某部服役时,为抢救战友生命,英勇献身了。当她得知这一噩耗时,肝肠寸断,几次哭得死去活来。痛定思痛,她和现已故的丈夫管文金于1999年9月,从江西省九江市社会福利院收养了一位8岁的失散儿童给管其家烈士做嗣子,并取名为管培霈;后来又鼓励家人帮忙这位思乡心切的养孙寻找自己的亲生母亲,日,管培霈找到了远在湖北省蕲春市的亲生母亲汪艳娥。此事,感动了江西、湖北和福建等三个省的许多受众,江西电视台2套《都市情缘》、湖北卫视《大王小王》、楚天都市报、《三明日报》、鄂东晚报、九江电视台、黄冈电视台等赣鄂闽三省多家新闻媒体多次报道,有的还跟踪报道,百度搜索&管培霈找妈妈&,就能找到相关报道。如今,远在武汉打工的管培霈始终没有忘记吴彩银及其家人养育情,国庆期间,管培霈抽不出时间回来扫墓,还特意汇款500元,委托家人替他买一些供品到管其家烈士的坟上祭拜。(永安红色文化爱好者朱昌极 同期声):&在吴彩银为烈士儿子管其家收养一个孩子这个问题上,我觉得是很难能可贵,也不容易的,管其家牺牲的时候,才26岁,尚未婚配,孩子是母亲的心头肉,失去爱子,吴彩银整日以泪洗面,其痛苦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后来,吴彩银说:'其家是为救人牺牲的,他死得光荣,所以,我要为他,收养一个儿子,让更多人世世代代记住他,敬重他',就凭着这样一个信念,她克服了重重困难,从九江社会福利院收养了一位失散儿童,历经十余年,含辛茹苦把孙子养大,最后,为了孙子能健康成长,还鼓励儿子帮忙这个养孙网找亲妈,而且果真找到了。这是一种大爱,社会和国家的大爱优先的爱,大爱如歌,值得赞扬&。(这段我可以自行删除了)吴彩银说:&其家是为救人牺牲的,他死得光荣,所以,我要为他,收养一个儿子,让更多人世世代代记住他,敬重他&。 秋季扫墓是闽中永安人的独特风俗习惯,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清明时节往往是山区农民青黄不接的季节,而到了秋天,田里的稻谷熟了,鸭子肥了,这时秋高气爽,永安人便选择农历七八月间祭祀祖先。(永安红色文化爱好者朱昌极)(同期声):&石峰村的村民们告诉我,石峰村的历史上曾有过李姓、陆姓等姓氏,后来这两个姓氏的子孙都陆续搬走了,留下了李氏冢、陆坑坟等无人祭扫的坟墓,40多年来,吴彩银就带着她的儿子主动祭扫了李氏冢、陆坑坟。吴彩银对孩子们说&让死者得到安息,是祖先留下的好传统&。
20、年近八旬的海军烈士母亲吴彩银在给通往**山战斗遗址红军无名烈士冢的坟路上劈除杂草(黄光棉 摄影)
石峰村与龙岩市连城县姑田镇下余村毗邻,土地革命时期,石峰村是红军进出闽西的重要门户通道,当时,石峰村的竹丝全部送往姑田造纸厂。因为小陶镇下湖口和洪砂口等通往连城姑田镇的山路关隘,被上坂村富翁邱映光等率领的保卫团丁设卡埋伏,红军进出连城也经常走姑田镇下余村通往石峰村,再到桐林村的山路。日,红七军团作为北上抗日先遣队在石峰村发布北上抗日宣言时的行军路线,就是从姑田镇上余村的尧家畲至下余、至鸡母畲、至高漈坑岭,再到石峰村和美坂村、或桐林村、小陶镇一带,并在石峰村及洪砂一线与先期到达的红九军团会师。红九军团护送红七军团渡过闽江以后,携带大量缴获战略物质返回时,基本上沿原线路返回朋口,再返回长汀和瑞金苏区,并留下了红九军团军团长罗炳辉在&石峰地区清点战利品&后给中革军委拍电报的故事。日至23日发生在小陶、洪田和罗坊半村、界头一带的小陶战斗,也是在石峰村拉开序幕,小陶战斗结束后,红一军团侧在石峰村集结后离开石峰,并经安砂、清流,径往江西。之后,红一军团在连城温坊取得了歼敌第九师其1个旅又1个团,并俘敌2400余人的胜利;再之后,是长征前第五次反围剿红军在闽最后一战松毛岭战斗。因此,小陶战斗也称东线防御第一战,而且是由北上抗日先遣队在小陶石峰一线出征引出的中央苏区保卫战。 2016年10月23日,中央电视台1套播出中央党史研究室出品的《永远的长征》第四集称&后来,经过党史专家细心比对发现,石峰正是红七军团作为北上抗日先遣队从瑞金出发后开始发布《红军北上抗日宣言》的地方&。这等于中央党史研究室确认石峰是北上抗日宣言首发地。
21、年近八旬的海军管其家的烈士母亲吴彩银主动祭扫红军无名烈士墓的事迹感动了滴滴车司机罗文煐,他也主动拿起扫把,帮忙打扫坟路(黄光棉 摄影)
距离石峰村2.5公里的**山,是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前的1934年8月上中旬小陶战斗期间的一处战场,发生于这年8月12日的**山战斗,敌我伤亡各300人。当年,石峰及其周边的美坂村村民曾捐款请来土工掩埋了牺牲在那里的红军无名英烈。2006年春,石峰村发现红军标语80条并一幅红军抗日漫画后,吴彩银的长子管其乾建议村两委重修了**山战斗遗址红军墓,并将一座路边凉亭改名为红军纪念亭,同时发动乡亲每年祭扫红军烈士墓。2014年1月,吴彩银的长子管其乾和永安民间党史专家安孝义、村支书吴金兴等9位热心群众,每人捐款1000元,再次重修了该红军墓。多年来,石峰村两委一直都是村两委结合七一期间的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开展祭扫红军烈士墓活动,日,管其乾与掌管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纪念馆钥匙的村民吴连湘一并主动祭扫了红军烈士墓,正巧这天赶来石峰村采风的摄影爱好者谢长庆、刘玉金等用相机见证了这一感人的一幕。其中,正好路过并参与扫墓的石峰村老人管占煌擦拭红军墓碑的照片,获得了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摄影大赛三等奖。在这次颁奖大会之后的参观现场,由谢长庆、刘玉金拍摄的这张照片,获得了三明市委常委 宣传部长林斌的高度好评。 & & 日这天,吴彩银家人在商议自己家里的扫墓计划时,也把祭扫红军无名烈士墓的事纳入了自家祖坟的祭扫计划。让吴彩银没想到的是,10月1日,远在上海经商的上海市永安商会会长朱承钺通过互联网找到了吴彩银的长子管其乾表示,10月3日将组织40多人的商会成员及其家属返乡重走永安长征路。当管其乾说起这天上午将有当地老百姓主动祭扫红军烈士墓的活动时,朱承钺说&我们要向红军烈士敬献鲜花&。&& 22、年近八旬的海军烈士母亲吴彩银(右一)和她的孙子孙女在给石峰村**山战斗遗址红军墓除草拔草,滴滴车司机罗文煐(右2)在帮忙扫坟路(黄光棉 摄影)
& & 10月2日,吴彩银自己坐班车到小陶购买了鲜鸭、猪肉、水果、香烛纸钱等供品。因为10月4日是中秋节,供品当中少不了有月饼。3日一大早,又早早起床与乡亲们一起打米粿,搓米粿,准备好了所有的供品。上午8时,吴彩银先将一个装满供品也装满对幺子管其家无限思念的箩筐交给二儿子,委托他到三十公里外的洪田镇东坑村祭祀,临别前,吴彩银还叮嘱二儿子,转告管其家;&下辈子还要做个好人&。之后,她和孙子管梓任、孙女管桂芳等带上水桶、抹布、劈刀和供品,乘坐一辆租来的&滴滴车&,来到位于小半线8公里处的红军墓和红军纪念亭(老百姓的红军庙)。在红军松旁,吴彩银老人与孙子、孙女一道擦拭红军无名烈士冢的墓碑,之后,又擦拭了附近红军纪念亭内的红军烈士灵牌。接着又与孙子、孙女一道为红军无名烈士冢劈除杂草,滴滴车司机罗文瑛也主动帮忙打扫红军纪念亭前的水泥坪和通往红军墓的坟路。在亲手擦墓碑、用劈刀劈除杂草之后,逐一摆上了熟鸭、熟肉、米粿、月饼、啤酒、苹果、火龙果等供品,这时石峰村支书吴金兴也闻讯赶来帮忙,并亲手依照当地习俗点燃了一把香。当吴金兴分给每人三支香后,吴彩银说(同期声)&红军烈士,你的战友去长征了,你们成了石峰人,只要我还在世,我年年都会来看你。你们要保佑天下平安&。 (普通话翻译,播音员:吴彩银说,红军烈士,你的战友去长征了,你们成了石峰人,只要我还在世,我年年都会来看你。你们要保佑天下平安。)
24、日9:12时,海军烈士管其家的母亲吴彩银在给石峰村**山战斗遗址红军无名烈士冢点蜡烛(黄光棉 摄影)
& &在化纸钱时,孙子孙女不理解当年的生活有多艰苦,因此,吴彩银说(吴彩银同期声):&以前这个猪养大都不知道是谁吃的哦&。播音员翻译:吴彩银说:&那时穷人没吃没穿,因为土匪多,好不容易养大一头猪,都不知道这猪是给谁吃的,现在是真正的幸福,天下平安,人人都过上了好日子。距离红军墓不远处是红军纪念亭(当地老百姓称之为红军庙),当日上午9点33分,石峰村党支部书记吴金兴还与石峰村年近八旬的海军烈士管其家(家)的母亲吴彩银一道,在这里焚香作揖,依照当地的乡俗,在这里祭祀了红军无名英烈。吴彩银说(同期声)&红军烈士,你的战友去长征了,你们成了石峰人,只要我还在世,我年年都会来看你&。(普通话翻译,播音员:吴彩银说,红军烈士,你的战友去长征了,你们成了石峰人,只要我还在世,我年年都会来看你。) & &&&9:56时,上海永安商会会长朱承钺,执行会长林响,乘坐一辆大巴车来到**山战斗遗址红军纪念亭。
25、听说海军烈士管其家的母亲吴彩银主动祭扫石峰村**山战斗遗址红军无名烈士冢,村支书吴金兴连忙赶来帮忙,图为日9:14时,吴金兴在点香(黄光棉 摄影)
& &播音员:沿足迹继续长征家国固,慰英灵发扬传统子孙贤,这幅由上海慈善人家高先生和张女士夫妇捐赠的木刻对联,加上两边高高飘扬的红军旗帜,更加烘托了这里的红色激情。一下车,许多游客纷纷穿上红军服,并迫不及待地掏出手机,在红军纪念亭前合影留念。 播音员:由于上海永安商会会长朱承钺点名需要,吴彩银的长子管其乾担任了上海永安商会石峰村红色之旅的讲解员。播音员:看到上海永安商会会长朱承钺,执行会长林响等两位尊贵客人的手上还捧着鲜花,上午9点56分,上海永安商会的客人与石峰村党支部共同举行了向红军无名烈士敬献鲜花仪式。导游员(同期声)&上海永安商会的永安乡亲,给永安小陶战斗**山战斗遗址红军庙,敬献鲜花仪式,现在开始。&(同期声要做处理)。播音员:上海永安商会会长朱承钺,执行会长林响,他们代表上海永安商会的全体成员,分别把一束鲜花送到石峰村支书吴金兴和石峰村大学生代表管桂钫的手中。(同期声 管其乾)&谢谢!谢谢!感谢你们!&播音员:感谢上海永安商会对牺牲在**山战斗遗址的红军无名烈士的无比敬重,感谢他们对石峰村红色文化的关心和支持,衷心祝福他们国庆和中秋快乐!祝福他们四季平安,身体健康!心想事成!万事顺心! 26、日9:16时,左起石峰村支书吴金兴、海军烈士管其全家的母亲吴彩银及其孙子管梓任、管桂芳等在祭祀**山战斗遗址红军无名烈士冢(黄光棉 摄影)
播音员:瞧,在石峰村红军纪念亭内还有一张由永安市妇幼保健院党员陈云辉同志捐赠的案桌,案桌上的&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几个字,是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石仲泉先生为石峰村题字的字迹。&红军庙&三个字和下一行的&本桌由中共永安市妇幼保健党支部陈云辉捐赠,2014年8月立&等字体则是从电脑字体上选用的。在这张案桌上,还有块黑色金字的灵牌,灵牌上写着&无名红军英烈,护佑天下永安&,案桌上有一个香炉,也有从远方送来的塑料花和鲜花。当地老百姓可以按照当地村民祭祀祖先的方式,在这里向红军无名烈士点烛、焚香、作揖。多年来,当地老百姓一直把石峰村**山战斗遗址红军纪念亭称为红军庙,原因是这里的老百姓一直以当地祭祀祖先的方式来纪念牺牲在这里的无名英雄。
从刚才的祭祀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到,这里的红军庙和红军无名烈士冢是当地老百姓纪念红军的场所,这里有焚香点烛,有摆供品祭祀,表达哀思和信仰,但这里没有抽签问卦,不存在封建迷信的问题。因此,当地人口中的红军庙,其实就是一座红军烈士纪念公祠。播音员:对于吴彩银的善举,上海永安商会会长朱承钺表示了他们的敬意和感谢。对于吴彩银及其家人与上海永安商会共同祭奠红军无名烈士的善举,石峰村党支书书记吴金兴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吴支书 同期声)&今天是个好日子,我们石峰村的海军烈士母亲吴彩银同志,带着她自己的孙子和孙女在这里祭奠红军无名烈士,这是一件大好事。吴彩银老人一贯教育自己的子女要做个好人,要多做善事、好事,日,吴彩银的小儿子管其家同志在海军某部为抢救战友英勇献身了。今天,吴彩银老人带着自己的孙子、孙女来祭奠80多年前牺牲在这里的一群无名英雄。让我们没想到的是,远在上海商会的同志,也不约而同赶来,给无名红军烈士敬献鲜花。英雄是社会的楷模,也是社会的价值标杆,革命烈士是好人,今天所有来到这里纪念英雄的都是好人,好人敬好人,好人会更多。我衷心感谢石峰村群众吴彩银和她的家人,以及上海商会的同志们,感谢他们对英雄们的无比敬重,感谢他们对石峰村红色文化的关心和支持。谢谢大家&。 27、日9:17时,右起石峰村支书吴金兴、海军烈士管其全家的母亲吴彩银及其孙子管梓任等在祭祀**山战斗遗址红军无名烈士冢(黄光棉 摄影)
在**山战斗遗址红军纪念亭,吴彩银老人还为上海永安商会的客人们准备了白米粿和鲜鸭汤,老人想得很周到,用来招待客人的白米粿和鲜鸭汤都是单独准备的,而且还准备了一次性手套,戴上手套,不用洗手即可食用白米粿。这些白米粿,让上海永安商会的乡亲们,从家乡的美食里,体验了一把浓浓的家乡情。 而另一批红军谜,则顾不上品尝家乡的美食白米粿,他们还在继续体验穿上红军服的那种军人的帅气。过一把红军瘾。
& & 离开**山战斗遗址,上海永安商会的会员们乘车前往北上抗日宣言首发地石峰村。一路上有说有笑,公路的两侧是郁郁葱葱的森林或毛竹林。& &
28、 日9:20时,年近八旬的海军烈士管其全家的母亲吴彩银及其孙子管梓任等在给**山战斗遗址红军无名烈士奠酒(黄光棉 摄影)&&眼前就是石峰村了,在小半线石峰村拱桥的北侧约200米有个代销店,代销店的主人叫管其雄,管其雄建了一座新房,他家的黄土坪就可以停车。 大巴车在石峰村拱桥北侧约200米的代销店旁停靠之后,会员们纷纷来到了位于代销店西侧约300米的石峰村瓦窑头厝。在瓦窑头厝,留有与北上抗日宣言内容一致的红军抗日标语。日,红七军团做为北上抗日先遣队曾来到石峰村,在这里驻扎,并在这里刷标语、贴布告,留下了这批标语。& &讲解员管其乾(管其乾 同期声)&上海永安商会的乡亲们,欢迎你们来到北上抗日宣言首发地石峰村,现在你们来到呢,这个是永安市文物保护单位的一块牌子,北上抗日先遣队驻扎点,红一军团二师指挥所瓦窑头厝,永安市人民政府2011年10月立。欢迎你们来到北上抗日先遣队驻扎点,瓦窑头厝。我们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呢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团,从瑞金出发,7月15日,到达这里驻扎的时候,就在这里留下了标语,全中国抗日的工人、农民,团结起来,实行对日作战;全中国海陆空,联合对日作战;反对国民党继续出卖华北;工农群众起来,配合红军,保卫福建的领土;红军是工农的武装;红军是抗日反帝的军队。就留下了这些标题,尤其是这条,全中国抗日的工人、农民,团结起来实行对日作战,这条标语,是与我们《北上抗日宣言》内容一致的标语。后面还有一条,全国海陆空联合对日作战。这个是跟《北上抗日宣言》一致的内容。为什么说,我们石峰村是北上抗日宣言首发地呢,日晚上,中央电视台1套播出中央党史研究室出品的《永远的长征》第四集这样说'后来,党史专家经过认真的对比发现,石峰正是红七军团作为北上抗日先遣队,从瑞金出发以后,开始发布北上抗日宣言的地方。这句话就证明,石峰村是北上抗日宣言首发地。我们上海永安商会的朱承钺同志,前几天,还通过互联网搜索'永远的长征石峰村',找到了这个视频,看到了中央电视台的报道&。讲解员管其乾(管其乾同期声):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个客厅的墙上还有用**笔书写的红军抗日标语,这里的标语写道:&国民党说抗日,为什么把日本帝国主义送给东三省?拥护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等等,这些红军抗日标语也与《北上抗日宣言内容》一致。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东三省,蒋介石和张学良实行不抵抗政策,而中国共产党却派出了杨靖宇、赵一曼、冯仲云、周保中等共产党员,到东北,领导了东北抗日联军。中国抗日14年,中国共产党始终呼吁要一致对日作战,团结抗战。日,作为北上抗日先遣队的红七军团受命受权在石峰村发布了《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北上抗日先遣队告农民书》《我们是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等三个宣言书,宣言宣告&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愿意同全中国的民众一起,以民族革命漳战争,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对此,《永安是长征最早的出发地》一文作者安孝义认为,《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等3部宣言书,在永安石峰村集结地的率先发布:首次向全世界昭告了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的战略思想方针及主张,它把从国内阶级革命战场上的退却,变成对民族敌人的进攻。它是中央红军战略转移(长征)有关抗日救国理论的武器库。人民网吴隆重的文章认为,标志着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的正式开始,从此拉开了长征的序幕。8集历史纪录片《永远的长征》第8集说,有了长征的胜利,中国共产党不一样了,中国不一样了,中华民族不一样了。这说明,长征是一个伟大的转折,而石峰村是长征的第一声号角吹响的地方,是长征宣言发布地,也是长征最早的宣言出发地,是伟大转折的开始,因此,这里就是长征宣言发布地。& &&&&&在石峰村瓦窑头厝,上海商会会长朱承钺深有感触地说(同期声):&2016年长征胜利80周年期间,中央电视台两次报道石峰村的新闻,我都看了,所以,我知道石峰村是得到**书记关心的村庄、中央党史研究室确认的北上抗日宣言发地。**书记说,要不忘初心,走好新的长征路,我们今天来到石峰村红军纪念亭和红军墓,向红军烈士敬了献鲜花,与石峰村的老百姓一起祭奠了红军无名英烈,还参观了石峰村的红军抗日标语,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充分感受到了红军留在这里的精神,这种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以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为重的精神,和&听党指挥&的灵魂,这是我们的党魂、民族魂和军魂。我们要传承好这里的红色文化,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建设好我们的国家和自己的家乡&。
朱承钺说得对,石峰村是得到**书记关心的村庄,是中央党史研究室确认的北上抗日宣言首发地,在石峰村境内还有红九军团先头部队指挥部,那里有一幅从品相到内容都是全国最好的红军抗日漫画《蒋介石下令:言抗日者杀无赦》;此外,石峰村还建有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纪念馆。日,石峰村支书吴金兴又捧回了三明市党史研究室授予的三明市中央红军村牌匾。在永安市的三个地方党史部门授牌的中央红军村中,石峰村是中国共产党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北上抗日宣言首发地,也是长征最早的宣言出发地,而且是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是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历史定位最高,所获得的荣誉最高,未来的石峰村,明天更美好。对于朱承钺会长看过的两个央视报道石峰村的视频,网友们只要百度搜索&永远的长征石峰村&,就能找到,并在手机或电脑上观看。
&&上海商会秘书长朱光束(同期声)&通过这次红色之旅,我们充分感受到了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和艰苦奋斗精神,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许多革命先辈和革命先烈,不怕困难,不怕流血牺牲,他们前赴后继,勇往直前,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的伟大理想,面向未来,我们要时刻牢记**书记的教导,要不忘初心,走好新的长征路,努力建设好自己的祖国和我们的家乡永安&。 & &朱承钺和朱光束的发言,表达了所有上海永安商会会员们的共同心声,参观之后,所有的会员都在石峰村瓦窑头厝的客厅前合影留念,大家齐声高呼(同期声):&不忘初心,走好新的长征路,建设好自己的祖国,建设好自己的家乡,红军胜利万岁!中国**万岁!&&&由于时间关系,10月3日这天,他们来不及参观完石峰村内的所有的红色旅游景点,就要匆匆赶往位于石峰村红军纪念亭后山的早熟蜜桔自采园开展自采活动。虽然,他们在石峰村参观的时间不是很长,但他们已经带走了红军留在这里的党魂军魂和民族魂,在未来的日子里,红军精神将随时随地激励他们,更加努力创业,努力建设好自己的祖国和家乡永安。 & &&&自2006年以来,石峰村**山战斗遗址红军墓、红军纪念亭和石峰村内的红军标语、红军抗日漫画等革命遗址已接待省内外游客上万人,他们当中,有的来自吉林、有的来自北京、有的来自浙江、上海,更多的人则通过互联网视频和组图了解**山战斗遗址和北上抗日宣言首发地石峰村的故事。日,石峰村支书吴金兴致信**书记,信(中)曾提到**山战斗遗址红军墓、红军松和红军纪念亭,之后的日,国家信访局信复字(号回信石峰村支书吴金兴&吴金兴、管子建同志:你们好!你们近期联名致信**平总书记的信及附件收悉。我局已转请有关部门阅研。感谢你们对总书记的拥护和信任,感谢乡亲们对革命历史遗址遗迹的保护和宣传,并欢迎今后就所关注的问题提出意见建议。顺利祝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专此函复。日&。& &日,吴彩银的长子管其乾再次致信**书记,信中多次提到**山战斗遗址红军墓、红军松和红军纪念亭,并再次寄去吴金兴日给**书记的信。日中午,国家信访局给管其乾发来短信称&管其乾先生:您好!您的信访件已经登记转交&,查询码1(余略),您可凭该查询码登陆国家信访局网站信访事项查询窗口,查询办理情况,并做出评价。国家信访局日&。国家信访局的短信证明,管其乾的去信已被转交**书记。此后,管其乾分别于日、4月18日和6月11日再次给**书记去信并寄去光盘,6月3日中央电视台《永远的长征》摄制组到石峰村采访王福利和管辉彩等人;8月7日中央电视台13套记者到石峰村采访管联汗和管辉彩等人。这2次采访报道先于日和10月23日分别在央视13套《朝闻天下》早7时许报道**书记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重要讲话之后,用6分钟时间,以《布告里的长征:北上抗日 鼓舞民心》为题报道北上抗日先遣队在石峰村刷标语、贴布告的故事;后于10月23日晚央视1套《永远的长征》第四集以三分钟时间报道北上抗日先遣队在石峰村发布《北上抗日宣言》的故事。这说明石峰村**山战斗遗址红军墓、红军松和红军纪念亭和石峰村内的红军标语等革命遗址遗迹,已得到包括**书记在内的中央领导的重视,并在&感谢乡亲们对革命历史遗址遗迹的保护和宣传&的肯定之列。&&& & 一个红军墓,一棵红军松,一座红军纪念亭,早在2011年永安申苏期间,就受到了当时三明市委秘书长余红胜同志的肯定和好评,并引来三明市梅列区和三元区申苏领导小组到现场参观,其视频、照片和事迹曾入选永安市申苏报告、永安市申苏历史资料片《红旗飘飘映永安》和永安市申苏主题歌《红军是咱忘不了的人》。而这一个红军墓,一棵红军松,一座红军纪念亭最早的倡议者和始终坚持的维护者,就是石峰村78岁的老人母亲吴彩银的长子管其乾;而管其乾的善心却来自其母亲在数十年前的留宿患病的乞丐,祭扫无名冢和为烈士兄弟管其家收养失散儿童等善良的义举。2017年的秋季扫墓,作为家长的吴彩银又决定把**山战斗遗址红军墓的祭扫纳入自家祖坟的祭扫计划,并亲自带着孙子和孙女一起祭扫红军墓,她的行为感动了上海永安商会的会员,感动了滴滴车司机,感动了微信群和QQ群的不少网友。真可谓是一个好人,带出一家好人,一家好人,影响了一群好人,一群好人又影响了一批又一批的网友和游客。 日,《三明日报·周末版》头条刊登了吴彩银与上海永安商会会员共同祭扫石峰村红军墓的故事。&&&&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期间,央视广告经营管理中心播出了一条题为《铭记英雄 守护忠诚》的公益广告,广告中一位87岁的老人说(出视频资料)&每年的这个日子,我都要去看我哥。当年啊,他就在我们村子里打鬼子,后来我也去当了兵,参加了抗战。复员回来后。我才知道他留在了我们村,没亲没故的,也就我能和他说说话。时间久了,也就成了习惯。大哥,我陪了你几十年,我不知道你叫啥,家是哪的,但是我知道,你是我的战友,你是我哥。我八十七了,只要我还活着,每年我都来看你&。&&&&&&(永安红色文化爱好者 朱昌极):《铭记英雄守护忠诚》的公益广告已深深打动了亿万中国人的心,由于是公益广告,很多人难以辨认那是真实故事还是创意的艺术化故事。而吴彩银一家人敬重红军烈士的故事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在国家已建立烈士纪念日的今天,依然还有很多人忘却了烈士和英雄,因此,很有必要将吴彩银老人推选进入中国好人榜。让更多人了解敬重烈士这个特殊领域的好人吴彩银的故事,让敬重烈士的风气蔚然成风。
撰稿:黄光棉 朱昌剑 朱昌极 摄像:朱昌剑 制作:朱昌剑档案资料:管其乾
u=,&fm=27&gp=0.jpg (62.58 KB, 下载次数: 0)
19:48 上传
父亲曾是个兵
& &&&父亲出身贫寒,年轻时又是一名热血青年,走进兵营拿枪保家卫国。
& & 父亲曾是个兵。五十年代中期,父亲拿起枪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保家卫国贡献青春。父亲身穿军装拿着红宝书的全身照片,雄壮威武,这是父亲唯一的一张军装照片。
军装照.jpg (61.94 KB, 下载次数: 0)
15:31 上传
&&父亲是个兵,尽管过去了很多年,但是这一直是父亲一生中引以为自豪的事情,每当说起他当兵的生活时,他的脸上往往会洋溢起一种向往而沉醉的神情。
父亲退伍后成为了机械厂的一名车工。可是他仍然还是保留着在部队里留下来的优良传统。我们小时候,记得他每天早上早早起床,喜欢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联播。在工作上父亲认真仔细,勤勤恳恳,设计制造小型的抽水工具,改革单位的机械设备,成长为一名最高级别的机械车工,还曾被军分军授予“模范退伍军人”,事迹上了当地的报纸。
& & 父亲很敬业,时常教导我们要勤奋,要在岗位上做出成绩,父亲也是我们学习榜样,父亲文化不高,可爱钻研、爱学习,算得上是一名真正的工匠,他机械车工、钳工、板金工等工种行行出色,搞革新的事迹还登上了报纸**
& & 他像一座巍峨的高山,为我们这个家庭遮风挡雨,这种最平常、最无私也是最伟大的养育之恩,当我们为人父母了才深深地体会到这是多么的艰难和不易!父亲经历了新旧两种社会制度,苦难的岁月,艰辛的生活,造就了他吃苦耐劳、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尤其是在病重期间,他顽强地和病魔做斗争,那种坚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必将成为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父亲的一生是质朴善良、乐观豁达的一生。父亲生前善良本份,和蔼可亲,在我们的记忆里,他以深厚慈祥的爱给了我们幸福快乐的童年、少年、青年,也给了我们一生一世的回忆与思念,他的爱绵延不绝,直到生命最后的一刻!
父亲曾是一名普通的军人,曾是一名普通的工人。
我们敬佩他老人家。
(55.49 KB, 下载次数: 0)
15:32 上传
(161.8 KB, 下载次数: 0)
15:32 上传
(158.62 KB, 下载次数: 0)
15:32 上传
(153.47 KB, 下载次数: 0)
15:32 上传
父亲曾是个兵
& &&&父亲出身贫寒,年轻时又是一名热血青年,走进兵营拿枪保家卫国。
一个不崇拜英雄的民族是没有什么希望的!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雄争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