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08年以前一款,超实模拟f1赛车下载顶上有两个飞机喷气式引擎的赛车游戏

您所在的位置:
& 周末推荐 & 正文
有钱人用旧款法拉利F1赛车改装游戏机座驾
日14:02  
这是某老外使用法拉利Ford F1赛车改装的一个xbox360赛车游戏座驾。我想估计只有真正有钱还闲着的人才敢这样做吧?一款废旧的F1赛车,稍式改装,加上了显示器、方向盘游戏操纵杆便成了一个非常带劲戏机座驾,我想坐在这个里面玩赛车游戏特别是F1游戏,这逼真感可不简单吧。不过似乎制作者倒玩腻了这东西,现在他把此玩意放在了万络上以3000$的价格出售,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瞧瞧。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
新网游视频
新网游画廊
腾讯微博:
同时更新资讯所属地
暂无更新,休息一会儿
白羊座(03.21-04.19)
金牛座(04.20-05.20)
双子座(05.21-06.21)
巨蟹座(06.22-07.22)
狮子座(07.23-08.22)
处女座(08.23-09.22)
天秤座(09.23-10.23)
天蝎座(10.24-11.22)
射手座(11.23-12.21)
摩羯座(12.22-01.19)
水瓶座(01.20-02.18)
双鱼座(02.19-03.20)
今日运势:
本日可多参与公众事务,将自己的意见与兴趣结合,提供同好们做参考,让欢乐的气氛添加一些趣味性...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F1赛车V6、V8、V10引擎声音对比 (睿柯赛车TV)-在线观看-风行网
全部标记为已读
您暂未收到新消息哦~
安装PC客户端
把想看的剧下载到本地吧~
点击立即下载就可以下载当前视频了哦~
我来说两句
播放:4,073
播放:2,519
播放:2,228
播放:5,253
播放:13,844
播放:4,502
播放:13,039
播放:3,453
播放:1,474
播放:2,360
播放:8,005
精选视频号
播放:24,584
播放:1,953
播放:1,197F1赛车指南 , F1直播 , F1赛程表 , F1游戏
F1车队官方网
超级亚久里
F1车手官方网
F1赛道官方网
F1英文网站
F1赛车是世界上最昂贵、速度最快、科技含量最高的运动,是商业价值最高,魅力最大,最吸引人观看的体育赛事。包含了以空气动力学为主,加上无线电通讯、电气工程等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很多新的科技都是在F1上得以最初的实践的。F是FORMULA的缩写,即方程式;1的解释有很多,可以理解为顶尖车手,顶级赛事,奖金等等。(其实这是历史上一个翻译错误,后来就约定俗成了,根本不是什么表示像数学方程式一样精确!事实上,数学上的方程式并无“精确”的意思。
正解:Formula在数学领域意为方程式,这也是翻译错误的原因。而在F1中,本意为“规格”,即统一规格的赛车,因级别最高,固称F1).
F1,中文称为“一级方程式锦标赛”,是英文Formula Grand
Prix的简称,目前这项比赛的正式全名为——“FIA Formula One World
Championship”(一级方程式赛车世界锦标赛).
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英文拼写为Formula One,简称为F1。 是当今世界最高水平的赛车比赛。
与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并称为“世界三大体育”。年收视率高达600亿人次。
我们今天欣赏的F1比赛可以说是高科技、团队精神、车手智慧与勇气的集合体。
现在F1是赛车中的顶级赛事,全年的统筹安排,每站比赛的赛事组织,车队工作,电视转播等各个方面都井井有条,可以说现在的F1世界已经非常健全。但同任何其他事物一样,F1也有它的起源、发展过程,在前进道路上也有不少曲折。1950年国际汽联第一次举办了世界锦标赛(First
FIA Drivers’ World
Championship),而且一直举办到今天。这段时间,是F1稳步发展的阶段。
目前F1共有11支参赛车队,每场比赛最多只有22位车手上场,每年规划有16至17站的比赛,通常约在三月中开跑,十月底结束赛季。
除了大量的特别是与安全、空气动力学有关的规定外,目前的&方程式&限定是发动机气缸总容积为2.4升、禁用增压器、最小车重600公斤(包括车手及比赛装备)。从历史上首次汽车比赛的1894年(巴黎到里昂)到
1900年间没有出现&方程式&(Formula)一词。当时的汽车比赛很简单,只是按燃烧方法(汽油机与蒸汽机)、座位数来分组比赛。在那时,汽车至少有两个座位,直至十九世纪二十年代末单座赛车才出现。
 F1比赛制度
因为F1比赛的时间不是跨年度的,所以F1使用的是单一年度联赛制度,积累全年积分来决定车手和车队的成绩,以便产生冠军。在F1大赛举办过的所有比赛中(),.其中举办最多的是欧洲,多在意大利的蒙扎,接下来就是摩纳哥,赞德沃特,斯帕,银石和纽伦堡.最少的是大洋洲只有11次。以前的车赛常借用城市的街道和公路作为赛道,而且比赛规则也不完善,选手也由此受到了很大的局限性.随着专业赛道的出现,而比赛规则也在不断的完善之中.使车手有了更好的发挥.
F1超级驾驶执照
就像一般的道路驾驶一样,F1也需要驾照。那是一张由FIA(国际汽联)发给的“超级驾照”——FIA
Super Licence,这张车手执照只发给在F3000,F3或CART系列赛事表现杰出的车手。通常一位车手要花8年的时间从小型卡丁车(karting)逐步晋级到F1,但事实上仅有极少数人能够有能力与机会登上赛车金字塔的顶端。2008年的超级驾照的起征点是10000欧元,另外获得积分起征点为2000欧元每分。而去年这一数字分别是1725欧元和456欧元
F1比赛时间分布
【2008年】/【2000年】
【星期五】
【第一次练习赛】90分钟/60分钟
【第二次练习赛】90分钟/60分钟
【星期六】
【第三次练习赛】60分钟/45分钟
【第四次练习赛】60分钟(2005年终止)/45分钟(限制测试圈数10圈)
【排位赛】
【2008年排位赛规则】
【第一节排位赛】:20分钟&淘汰5名车手,他们将从正赛的第16名至第20名发车&(年为15分钟)
【第二节排位赛】:15分钟&淘汰5名车手,他们将从正赛的第11名至第15名发车&(年为15分钟)
【第三节排位赛】:10分钟&不淘汰车手,他们将从正赛的第1名至第10名发车&(年为15分钟,由于时间减少,所以在第三节排位赛消耗的燃油在比赛不再补回)
注意一点的是:2008年规则规定,更换一颗引擎要退后&10&位发车,而更换一个变速箱将退后&5&位发车。但每位车手有一次免罚机会(一个赛季)
【2006年-2007年方式】实行三节排位赛制度,每节排位赛分别为15分钟,每轮淘汰6部赛车,即:22进16,16进10,竿位争夺战
【2005年方式】实行两圈积累时间制度,后来在法国站被废除,实行一圈排位制度
【年方式】实行两圈排位制度,2003年的第一次排位赛的时间在星期五的下午2点,2004年规定两轮排位赛的时间都在星期六,FIA规定,第一节排位赛的出场顺序由上站比赛的倒序出发,第二节排位赛的出场方式由第一次排位赛的成绩的倒序出发
【年方式】实行1个小时排位赛的制度,但是限制效率单圈的圈数为12圈,但是连续效率单圈的圈数不能多余4圈
【1990年方式】实行1个小时排位赛的制度,不限制圈数
【星期日】
【正赛前练习赛】20分钟/30分钟(这个阶段在2008年将有可能被取消或者限制)
【正赛】FIA规定,每站比赛的正赛的距离不能少于305公里,不能大于320公里(摩纳哥260公里除外)时间不能少于1小时10分钟,不能大于2小时
 F1总冠军
F1的年度总冠军分为两种,车手总冠军及车队总冠军。在很多F1专家的眼中,车队总冠军的价值大于车手总冠军。计分方式是采积分制,车手与车队的积分都是累积的。车队积分则以两位车手积分累加。假如比赛在未达全部赛程75%时被迫中止,则积分必须乘上1/2,通过各赛站积累计分,方可决出本年度车手及车队的世界冠军。若最终积分相同,则比较分站冠军数,亚军数,季军数……直到一方比另一方多为止。如果依旧相同,还要比较正赛最快圈速的多少、杆位的多少,终级的方式将通过抽签决定
 F1积分系统
2008年的积分系统没有改变,仍然是
第一名:10分 5分(折半之后的积分)
第二名:8分 4分
第三名:6分 3分
第四名:5分 2.5分
第五名:4分 2分
第六名:3分 1.5分
第七名:2分 1分
第八名:1分 0.5分
注意:比赛赛程未过&75%&,积分折半
F1参赛注册车队
1 法拉利车队 Scuderia Ferrari
2 宝马索伯车队 BMW Sauber F1
3 雷诺车队 ING Renault F1
4 威廉姆斯车队 AT&T Williams
5 红牛车队 Red Bull Racing
6 丰田车队 Panasonic Toyota Racing
7 红牛二队(米纳尔迪车队) Scuderia Toro Rosso
8 本田车队 Honda Racing Team
9 印度力量车队 Force India
10迈凯轮车队 Vodafone McLaren Mercedes
- 超级亚久里车队 Super Aguri F1
 F1参赛车手
F1车手大都是从各级卡丁车赛事,经过F3000,GP2等等一系列赛事脱颖而出,进入F1的。但现在也有一些厂商车队乐意自己挑选、培养人才(因为钱的关系)。FIA规定全世界拥有超级驾照的只有100人
【2008年车手编号】
1 吉米·莱科宁 Kimi Raikkonen
2 菲利普·马萨 Felipe Massa
3 尼克·海菲尔德 Nick Heidfeld
4 罗伯特·库比卡 Robert Kubica
5 费尔南多·阿隆索 Fernando Alonso
6 内尔森·皮奎特 Nelson Piquet Jr.
7 尼克·罗斯伯格 Nico Rosberg
8 中岛一贵 Kazuki Nakajima
9 大卫·库特哈德 David Coulthard
10 马克·韦伯 Mark Webber
11 雅诺·特鲁利 Jarno Trulli
12 蒂姆·格洛克 Timo Glock
14 塞巴斯蒂安·布尔戴斯 Sebastien Bourdais
15 塞巴斯蒂安·维特尔 Sebastian Vettel
16 鲁本斯·巴里切罗 Rubens Barrichello
17 简森·巴顿 Jenson Button
20 安德里安·苏蒂尔 Adrian Sutil
21 吉安卡罗·费斯切拉 Giancarlo Fisichella
22 刘易斯·汉密尔顿 Lewis Hamilton
23 海基·科瓦莱宁 Heikki Kovalainen
-- 佐藤琢磨 Takuma Sato
F1车手的体能特质
F1车手是体魄最强健的运动员之一,因为F1赛车的驾驶方式和车手所必须承受的强大离心力,和驾驶一般车辆有天壤之别,不仅要体能状态优于常人,更要有沉着冷静分析的头脑!观察F1车手你可以发现他们都有看起来几乎与头部同样宽的粗壮颈部,因为在驾驶F1赛车时戴着安全帽的头部是外露于驾驶舱之外的部分,除了在过弯时必须承受4个G的横向离心力之外,在刹车时往前的减速力道更超过5个G,在那样的高离心力状态之下,头部和头盔的重量会变成原来的5倍,约25公斤,因此需要有特别强壮的颈部来抵抗离心力,并保持头部在一定的位置。其次他们的手臂及手腕肌肉是极度发达的,以往操作F1的方向盘需要约30公斤的力量,即使今日的F1可使用动力方向盘来减轻车手负担,但是在高速时空气下压力的作用之下,转动方向盘仍是相当费力,过弯时更需要强壮的手臂来把赛车维持在车手想要的行进路线上,在300公里的比赛过程中,强壮的手臂与手腕是必须的。
此外在过弯时强大横向离心力,会让体内血液流向单边,但此时车手仍需有冷静的思考才能面对下一个弯道。而起跑时心跳高达每分钟190下,比赛过程中的心跳都在160下,因此赛车手的心肺功能必须异于常人的强壮。而身体的耐热性对F1车手也是重要的,在凉爽的欧洲地区赛站比赛时,驾驶舱内的温度就可高达摄氏50~60度,虽然不断补充水分,但将近2个小时的比赛下来身体脂肪的消耗及脱水总和将超过4公斤,若是一般人在那样大量脱水的情况会造成休克,而F1车手在下车后却还能谈笑自若
 F1旗语介绍
【黄旗】黄旗代表前方车道上有障碍物,比如一辆撞坏的或者出现故障的赛车。提醒车手要小心驾驶。如果障碍赛车停在赛道一侧,或者障碍物不在赛道上,那么黄旗会静止不动。如果障碍物在赛道上,那么黄旗就会来回摇动,以提醒车手做好准备改变方向。如果赛道被彻底堵赛,那么会摇动两面黄旗。出现黄旗的时候不允许超车。如果一名车手没有认真读取黄旗的信息,而仍旧以比赛速度开车来到赛道的事故发生地段,那么这名车手将会受到严厉的处罚,甚至会被取消比赛资格。 
【红黄竖条纹旗】红黄竖条纹旗代表赛道前方路面有油,或者路面较滑,车手应该小心驾驶,直到信号旗收回为止。
如果比赛官员挥动该旗帜,代表着前方不远处有所谓的湿滑地带。
【白旗】当出现白旗的时候,表示前方有慢速行驶的车辆。这可能是一辆救护车,一辆拖车,或者是赛会安全车辆。当看到白旗的时候,车手应该小心驾驶,甚至应该适当减速。 
【红旗】红旗表示比赛或者试车因某种原因提前结束或暂停。红旗会在整个赛道各个位置同时出示,这个时候车手应该回到维修站,并在那里原地待命,以得知是否恢复比赛,何时恢复比赛。正式比赛中,赛程超过75%后出示红旗,则比赛结束,比赛最终成绩以挥动红旗前两圈的成绩为准。
【蓝旗】蓝旗表示后方有准备套圈的车辆正在接近,并且准备超车。被出示蓝旗的车手应该减速让行,必要时要让出赛车线。如果一名车手被出示挥动蓝旗3个弯内还没能够及时为快车让出线路,这名车手可能受到处罚。
【绿旗】绿旗表示比赛、排位赛开始或赛道存在的障碍已经得到清除,比赛恢复正常。
【黑旗】如果车手的号码显示在出发线,同时旁边有黑旗出现,这表示车手在跑完这一圈之后需要向维修站汇报。当一名车手因为比赛行为不当而需要对其进行调查,或者当车手在比赛中犯规的时候,需要向车手出示黑旗。出现该旗帜时,车手被取消比赛资格.
【黑底红圈旗帜】如果车手的号码显示在出发线,同时旁边有黑底红圈旗出现,这表示车手需要立即与检修站取得联系。当比赛官员怀疑车手的赛车存在机械问题而需要检修的时候,会出示黑底红圈旗帜。
【黑白方格旗】当出现黑白方格旗的时候,表示比赛或者练习赛结束了。这个时候所有车手都要返回检修车道或者集中到出发区。从这里车手们需要将他们的赛车开到赛前检录处,赛车在这里需要被检测以确保符合比赛的各项规章制度。对于每次比赛的冠军,将会为他挥舞黑白方格旗;对于冠军之后的车手,黑白方格旗将会静止出示。
为了具备100%的竞赛能力,必须对F1赛车进行仔细的调整或“调试”,以适应赛场的特点。
每换到一条跑道或每次遇到天气变化时,都要重新调试赛车。一些准备工作可以根据以往对场地取得的经验,在以前的赛季中记录的数据和计算机模拟的结果,事先在基地进行,但总是要在跑道上精心地调试一次。调试赛车是一项技术性工作,需要调整的部位,有时是这几个,有时是那几个,变化几乎是无穷的,而且几乎所有的发动机和车架的部件都可以调整到适应每一条跑道的特定要求。
F1赛车所有的东西都可调整:从转向盘到发动机,从踏板到车轮角度,从离地间隙到空阻系数,F1赛车上的大部分零件都是可调的。那些不可调的零件可以更换!一般来说,在试车期间,车手每次出去转三圈,每转完一次就停在修理站内与他的工程师交谈。所有调整情况都要仔细的观察到,试车期过后,将发现的问题与用遥测技术打印出的数据进行比较。
离地间隙:赛车的离地间隙会影响前后轮的协调状况(不足转向或过度转向),并且可以用改变拉杆长度的方法进行调整。
雨天和晴天的调整不一样:在雨天,对制动器和牵引力的要求最严格,而且要使功率在路面上得到充分的发挥。赛车一般跑得很快,但要将制动器和发动机的冷风通道全部或局部地盖住,使这些装置能更快地达到理想的工作温度。
干燥天气时:离地间隙10毫米左右,用小翼板以减少阻力,硬弹簧,低轮胎压力,发动机冷风通道完全打开,使发动机保持理想的工作温度,制动器的冷风通道完全打开,以冷却制动盘。
潮湿天气时:离地间隙比干燥天气时高一点以适应雨季对轮胎本身加大的路程,加大翼板以提高向下的压力,使用软弹簧,较高的轮胎压力,部分阻挡发动机的冷风通道以帮助发动机达到理想工作温度,制动器管道被盖上以减弱对制动盘的冷却效果。
制动器的冷风通道:到达制动器处的冷却空气的多少会影响他们的温度,从而影响他们的效率。今天的不墨制动器在350~500摄氏度的温度下效率最高。
 F1性能参数
一辆赛车从概念设计到制作完成需要25万小时的工作;
  顶级F1车队制造赛车过程中,需要生产数目惊人的零件,比如宝马—威廉姆斯车队
在12个月中生产了大约20万个零件;
  F1赛车可以在2.5秒内从0加速到100公里/小时,在5秒钟内达到200公里/小时;
  F1赛车可以在7秒钟内从0加速到200公里/小时后减速到0;
  F1赛车有很强的制动特性,可以在1.9秒钟内从200公里/小时减速到0,刹车距离为55米;
  使一辆赛车从315公里/小时减到185公里/小时所需要的能量,相当于让一头大象往上跳10米的能量;
  F1车手在比赛期间大约要换档2600次,宝马车队曾经统计过在大奖赛期间一台引擎大约要点火8百万次;
  比赛中,F1排气管处的温度可以达到800摄氏度;
  每次比赛结束后,F1赛车底盘需要拆开,并进行200多项内容的检查;
  一台3升10缸的引擎,重量低于100公斤;
  在F1比赛期间,一名车手失去大约600卡路里的热量。 
2004年威廉姆斯赛车搭载V10引擎的马力达到了接近1000匹,在意大利蒙扎赛道跑出了369.7km/h的赛道极速记录,2005年本田车队先在莫哈韦沙漠机场跑出了415KM/h,接着在美国巴纳维亚盐滩跑出超过400km/h的极速,并且得到官方认证,2006年迈凯伦—本驰赛车引擎突破20000转...后来由于国际汽联对赛车规则改革,先今F1赛车的极速受到了限制
F1赛车的发展里程碑
F1发展史---50年代
技术里程碑
碟式刹车(1951)
非涡轮增压引擎首次做到每公升压榨100马力以上(1953)
燃油直喷技术(1954)
可变角度阀门(1954)
出现后置引擎
引擎,重量变化
1500cc带有压缩装置或者4500cc无压缩引擎
无重量限制
425马力,9300转,车重710公斤(1951年Alfa Romeo 159)
750cc带有压缩装置或者2000cc无压缩引擎
无重量限制
175马力,7200转,车重560公斤(1953年Ferrari 500)
750cc带有压缩装置或者2500cc无压缩引擎
无重量限制
290马力,8500转,车重730公斤(1955年Mercedes W196)也就是著名的银箭
F1发展史----60年代
技术里程碑
四轮驱动赛车(1960)
六速变速箱(1961)
单体结构车架(1962)
侧包围以及小型空气动力翼片(1967)
尾翼诞生(1968)
引擎,重量变化
750cc带有压缩装置或者2500cc无压缩引擎
无重量限制
290马力,8500转,车重754公斤(1960年 Ferrari 256)
无压缩装置引擎,排量介于1300cc至1500cc
最小重量450公斤
190匹,9500转,车重460公斤(1961年 Ferrari 156)
215匹,10800转,车重450公斤(1965年 Lotus 33)
1500cc带有压缩装置或者3000cc无压缩引擎
最小重量500公斤
360马力,9000转,车重540公斤(1969年Matra MS80)
安全措施发展
:只允许泵式燃油补给;自动点火装置;防滚架;双刹车系统;安全带固定标准出现;防火油箱,防火油料填充装置;
1968:电路中断隔离系统;倒档;适合快速逃生的驾驶舱;防渗漏油箱;车手头部上方5厘米处的防滚支架
1969:双灭火器;空气动力套件必须稳定且只能固定在赛车避震弹簧处;车体的高度与宽度开始得到限制
FIA开始负责赛道安全性调查(之前由各个主办国自行负责)
强制使用防护性头盔
1968:推荐使用安全带防护套,防火赛车服,防碎片护目镜
4)竞赛组织:
1963:旗语开始被引入
F1发展史----70年代
技术里程碑
光头轮胎(1971)
六轮F1赛车(1976)
涡轮增压引擎(1977)
F1进入”Wingcar”时代,大型车体包围开始出现(1977)
子午线轮胎(1977)
引擎,重量变化
1500cc带有压缩装置或者3000cc无压缩引擎
最小重量530公斤
450马力,10000转,车重540公斤(1970 Tyrell 001)
1500cc带有压缩装置或者3000cc无压缩引擎
最小重量550公斤
450马力,10000转,车重560公斤(1972 Lotus 72D)
1500cc带有压缩装置或者3000cc无压缩引擎
最小重量575公斤
500马力,12000转,车重580公斤(1975 Ferrari 312T)
500马力,11000转,车重610公斤(1977 Renault RS01)涡轮增压
500马力,12000转,车重585公斤(1979 Ferrari 312T4)
安全措施发展
1970:胆囊状可变型安全油箱
1972:油箱中加入安全泡沫材料;赛车所有镁制部件必须厚度大于3mm;车尾出现15瓦红灯;头垫(headrest开始出现);座舱最小尺寸受到限制;外部灭火装置与电路切断系统控制;FIA制定油箱规范
1973:可变型圆形油箱;禁止在悬挂部分使用电镀工艺
1974:防渗油箱出现
1976:从赛车踏板至仪表盘部分开始使用“安全结构”
1977:规定使用踏板防护装置
1978:规定在车手及前防滚架后方安装隔离作用的隔板
1979:座舱开口扩大;双后视镜出现;改进的灭火装置
1970:赛道设计思路必须公开;赛道边缘留出不少于3米的空间;双护栏;观众必须在安全网后方3米以外;维修区域和赛道间要求有隔离设备;关于赛道宽度,表面材料,坡度改变等形成规范要求;禁止使用稻草堆做为赛道缓冲设施;FIA强制性赛道调查
1972:赛道安全标准出台;碎片防护网规范标准
1973:带有抓地桩的安全拉网(catchfence);抢救设备出现;发车格尺寸规范化
1974:安全拉网+减速沙地联合使用
1975:赛道工作人员(Marshal)布置到赛场各个位置
1977:规定沙砾石减速带
1971:要求车手装备在事故后,保证5秒内可以让车手逃离座舱
1972:六点式安全带出现;车手号码制度产生
1973:所有车手需要接受身体医学检查
1975:FIA制定防火服规范标准
1977:头盔必须通过FIA检测
1978:车手需要获得FIA认证,方可具备参加F1的资格
1979:生命支持装备强制使用(可在事故发生后自行提供氧气给车手)
4)竞赛组织:
1971:人员,设备,相关职责由赛事主管确定;工作人员信号出现
1973:防火措施提供
1974:医疗服务提供;现场抢救中心出现,强制性的医疗救护训练
1975:两排两列的交叉发车形式确立;前后两车间隔12米
1978:发车前后两车间隔14米
1979:FIA确认使用静止启动发车方法。
F1发展史----80年代
双底盘(1981)
碳纤维底盘(1981)
逃生空间(survival cell)(1982)
气动阀门控制(1986)
主动式悬挂(1987)
半自动变速箱(1989)
七档变速箱
引擎,重量变化
1500cc带有压缩装置或者3000cc无压缩引擎
最小重量575公斤(1980),585公斤(1981),580公斤(1982),540公斤(1983)
480马力,10000转,车重588公斤(1980 Williams 07B)
640马力,11000转,车重540公斤(1983 Brabham BMW BT55)涡轮增压
1500cc带有压缩装置或者3000cc无压缩引擎
最小重量540公斤,每场比赛不得使用220升以上的燃油
750马力,12000转,车重540公斤(1985 McLaren-TAG MP4/2B)涡轮增压
1500cc带有增压装置的引擎
最小重量540公斤,每场比赛最多使用195升燃油
1400马力(HILL没有打错字),12000转,车重540公斤(Williams-HONDA
FW11)涡轮增压
最小重量500公斤(1987),540公斤(1988)
每场比赛最多使用195升燃油(1987),155升燃油(1988)
涡轮机最大压力值4.0bar(1987),2.5bar(1988)
850马力,13000转,车重540公斤(Williams-HONDA FW11)涡轮增压
3000cc自然进气引擎
最小重量500公斤,无燃油使用限制
590马力,12000转,500公斤(Tyrell-Ford 016)
3500cc自然进气引擎(涡轮增压技术被禁止使用),比赛中途不得加油
685马力,13000转,车重500公斤(McLaren-Honda MP4/5)
安全措施发展
1981:强化的逃生空间被引入F1;车手脚部前端空间加大
1983:车辆底部必须保持平整;侧扰流包围被禁止使用;尾部红灯功率加大到21瓦
1984:比赛中途禁止加油;油箱中置
1985:正面撞击试验引入
1988:车手脚部必须位于前轮轴后侧;逃生空间和油箱必须通过静止碰撞试验
1980:赛道必须具有永久性的医疗救护中心
1981:轮胎墙出现;维修区宽度不得小于10米;
1984:混凝土墙取代了原来的防护栏杆
1985:带有抓地桩的安全拉网被禁止使用
1987:临时街道赛道标准出台
1989:赛道两边护栏最低高度不得小于1米;维修区为1.35米
1984:F1“超级驾照”制度诞生
1989:类似于国际奥委会的药检制度产生
4)竞赛组织:
1980:医疗工作需要得到FIA认可;快速救援车规范出台
1981:今天的无交叉发车形式确立
1986:永久性的FIA医疗服务检察员制度出台;强制要求配备医疗直升机
1987:发车区前后车距离调整为16米
1988:FIA永久性赛事主管制度诞生
F1发展史----90年代
侧扰流板(1991)
上翘式鼻翼(1993)
安全措施发展
1990:更大的后视镜;快拆式方向盘
1991:FIA开始测试安全带;油箱执行FT5标准(之前为FT3);防滚架测试;逃生单元的测试改为动态撞击测试
1992:撞击测试标准更为严格;撞击试验中使用水来填充油箱,模拟满油箱状态。并且使用75公斤的假人测试撞击最大冲撞情况(并检查安全带固定状况)
1993:头垫的位置加大(丛80立方厘米加大到400立方厘米);赛车前部突出被减少(丛100厘米减到90厘米);尾翼高度被削减(从100厘米到95厘米);前定风翼离开车底板的最小水平高度被加大(从25cm到40cm);轮圈的宽度被缩减(从18英寸缩减为15英寸);仅允许使用一种与普通油料成分相近的燃油。
1994:轮圈仅允许使用一种仅金属材料制成;灭火器规范更为严格;头垫厚度下限定为75毫米(之前没有强制要求);座舱侧面承载能力要求提高(从2000daN加大到3000daN);驾驶辅助设备(牵引力控制,防抱死刹车,全自动变速箱)被禁止;四轮转向技术被禁止;减少下压力提供(更小的前翼,扩散器变短,变流板被禁止);携带油料最多不得超过油箱基准线下方10毫米
1995:引擎排量从3.5升减为3升;底盘必须超出车手脚部30cm(之前为15cm);正面撞击试验速度提高到12m/s,撞击试验之后变形要集中在鼻翼范围之内;鼻翼承受冲撞能力提高33%;逃生空间侧撞试验被引入;强制要求当引擎熄火之后,车辆自动挂入空档;阶梯状底板设计产生;减低前翼高度和长度;后轮上方不得出现翼片等空气套件;尾翼最大高度下降10厘米
1996:前翼厚度要求大于10毫米,以防止轮胎可能对赛车前部造成的损害;赛车逃生单元中安装数据收集器(黑匣子);座舱侧面高度被加高;侧头垫强制要求75mm;座舱两侧必须通过静止状态下的承重测试;尾部小翼尺寸被缩小
1997:FIA事故数据收集器(ADR)安装在所有的赛车上;吸能设计引入变速箱领域;后撞试验开始被引入;撞击试验结论中必须显示方向盘,车架的吸能状况;禁止使用尾部小翼以及车体中部的翼片;悬挂的设计必须防止事故时轮胎撞击到车手并且提供120度的衔接角度防止事故时轮胎脱离
1998:宽度从2米缩减为1.8米;必须使用带有沟槽的干地轮胎;强制使用单球胆设计油箱;加油舱口必须加盖;座舱尺寸加大;侧头垫范围被延展到了方向盘两侧;后视镜尺寸从5X10cm加大到5X12cm;翻滚试验引入;逃生单元前部冲击区域被加大;侧撞测试速度提高(能量为原来测试的两倍);座舱前移200mm
1999:轮胎和悬挂之间必须有绳索联接,以防止轮胎飞出或者撞击到车手;座椅设计必须在必要的紧急情况下保证车手可以连同座椅一起从赛车中被移出;禁止使用含有铍合金的底盘;前撞试验的速度进一步提高;车手头盔与防滚架之间的距离被加大(从50cm加大到70cm);后部与侧部的头垫要求“一片式”设计,并带有快拆设计;不对称刹车比
设计被禁止;车队私人测试也必须使用FIA的事故数据记录仪(ADR)
1992:路肩高度降低;维修站最小宽度为12m;维修区入口处必须设置之字弯
1994:维修站工作人员必须佩戴防火用具;FIA通过电脑分析认定的27个“高危险性弯角”中的15个,在那一年通过安全改进从名单上消失;对于轮胎墙进行测试,以便得到其对于人类冲撞影响的数据;建议在轮胎墙之前设立传输带
1995:建议使用平滑衔接的路肩;碧浪型沙砾与沟犁减速区取消;首个维修区碎片防护设施出现;
1996:FIA认定的“高危险弯角”中通过安全设施改进和赛道重新设计,只剩下2个;临时街道赛场的挡墙与碎片防护设施指导标准出现;FIA测试吸能挡墙
1997:经过一年的调查,FIA对于路肩型号与高度作出标准化要求;赛道必须经过F1测试后才能获得FIA认可;轮胎墙必须采用栓式连接结构;安全设施工作情况通过车载ADR进行分析
1998:高效轮胎墙测试标准出台;维修区前方100米要求保持直线;信号灯成为旗语的补充
1999:维修区碎片防护设备普及化;赛道信号平台建议拓宽50cm,对于新建赛道则是强制要求;某些缓冲地带采用沥青材质
1993:赛后人员控制措施实行
1994:认证的头盔标准减为3种(Sell/BSI/SFI);耳机取消;头盔重量必须小于1800克;车手服装与头盔需要接受测试
1995:3英寸宽的安全带护垫成为强制标准;F1超级驾照标准更加严格
1996:安全带搭扣方向必须朝下
1997:私人测试也需要在FIA监管下进行
1998:建议使用双肩固定设备;车手必须能够在10秒内拆下更换方向盘
1999:建议使用高可见性的车手手套,以便发车线出现问题后及时反映;座舱安装灯号系统,作用为“工作人员信息显示”;安全带必须符合FIA
8853-98标准
4)竞赛组织:
1990:车手救出演习成为强制要求
1992:安全车制度引入
1993:练习赛维修区限速50km/h
1994:练习赛维修区限速80km/h,正赛120;工作人员穿戴防火用具,维修区必须要有烧伤急救用品;成立“专家顾问咨询”小组,负责把新科技投入到F1安全发展中
1995:对于私人测试所需要的最低安全服务标准给出建议意见;澄清兰,黄,白旗语规则;FIA救护官得到技术方面的支持
1996:FIA医疗车与安全车标准出台;改进安全车程序;车队参与防火练习;起跑灯号与
1997:修订事故干预程序;安全车马力加大,可以作为大雨天气时“行进间起跑”方式的引导车;职业车手驾驶安全车
1999:至少要有4辆医疗车,除此以外还有一部FIA首席救护官Watkins博士的专车;比赛和练习赛时,维修区出口处用红绿信号灯以及蓝旗进行控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超实模拟f1赛车下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