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刀英雄见血英雄班4纵12师35团2营6连2排

我军士兵剁下自己大腿扔向敌人
[来源:千龙军事]时间: 15:21:01
塔山阻击战中,解放军发起攻击
解放军的“塔山英雄团”
塔山阻击战中:一个战士用刺刀把自己的腿剁了下来,扔向敌人
塔山之战打到第5天,高玉宝飞奔到9连的驻地:“快上6号阵地,上边没有人了!”
东北野战军4纵12师35团9连指导员登上一个土台,举着手里的高粱饼喊道:“同志们,这是我们最后一顿饭了,大家要吃饱。”
说完,指导员把饼子全塞进自己嘴里,高喊一声:“出发!”
“上去一天,就全没了。”高玉宝说到这里老泪横流。这位以一部《半夜鸡叫》影响了几代人的战士作家,当时是35团的通信员。
“我不要伤亡数字,我只要塔山。”东北野战军总司令林彪这样命令部队。
日,中华民国的第37个国庆日。这一天的拂晓,关系到国共两党战略态势的重要之役塔山战役打响了。
“我们一晚上跑了130多里地到达塔山。”高玉宝回忆说,“几个阵地都有敌人,打了一天一夜,刺刀见血才占领阵地。敌人一个师有4个团,炮全是加农炮以上的重炮。”
打到第5天的下午3点,团长大声喊高玉宝:“小高,小高,你到山后把9连调上来,到6号阵地,上边没有人了。”
高玉宝跑到山后的小村子里找到9连,并把这个有200多人的连队带上了6号阵地。
第6天中午,团长又一次呼喊高玉宝:“小高,小高,你去后山把警卫连带上来,6号阵地上没人了。”调警卫连,那就意味着35团已经拼光了。
一个加强营的敌人正在向6号阵地冲锋。在离阵地500米处,高玉宝在望远镜中看到了让他一生都不能忘怀的一幕:弹坑里突然爬出来一个浑身是血的战士,他想跨过一个树墩,去抓前面的机枪。“他的左腿已经断了一大半,只有一点皮连着。”高玉宝看到,这位战士的腿被树墩挂住了。
“他用刺刀把腿剁了下来,扔到了已经冲到面前的敌人堆里。”
敌人一愣,战士抓到了机枪,一梭子子弹呼啸而出。
“断腿的战士又从弹坑里刨出来一个人,他头已经炸烂了。”高玉宝回忆说,“断腿战士把瞎眼战士的手拉过来,放到子弹链上,瞎眼战士马上明白了,迅速地压子弹。”
阵地上的机枪再一次响起。利用这短暂的几分钟,警卫连扑上了阵地。
团参谋长一上阵地就抱住了两个战士,要把他们抬下去,但两个战士死活不干,坚持互相帮着爬下阵地去。高玉宝说:“他们都知道自己活不了了。”
“党国之败,败于塔山。”国民党的学者一声长叹。
集团报刊系列“铁军”:军历史上一支资格最老的部队 - 参考文摘 - 华声论坛触屏版
“铁军”:军历史上一支资格最老的部队
  这是一支佩戴“铁军”臂章的部队;这是一支拥有军事家叶挺、许继慎,元帅朱德、陈毅、林彪,大将粟裕、许光达,上将周士第、肖克、杨得志、杨成武、赵尔陆、肖华、赖传珠、杨至成等8人,中将彭明治等18人,少将胡炳云等48人的部队;这也是在抗震救灾中,以“快速开进灾区,徒步挺进映秀镇,争分夺秒抢救受灾人员”而倍受关注的部队。  翻开厚重的历史,这支部队竟然是我军历史上一支资格最老的部队,光荣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23年3月孙中山先生成立的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即大元帅府)的铁甲车队。铁甲车队队长由卫士队队长卢振柳兼任,共产党员廖乾吾任政治部主任。  日,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决议创办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5月5日黄埔军校正式开学。  11月24日,孙中山免去原铁甲车队队长卢振柳的职务,由周恩来从黄埔军校调人改组铁甲车队,黄埔军校第一期特别官佐徐成章任队长,廖乾吾留任党代表,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周士第任副队长,赵自选任军事教官,曹汝谦任政治教官,上述成员及三个排的排长均为中**员。全队编制136人,队员为工人、农民、革命青年和孙中山卫士队卫士。改组后的铁甲车队建有中**组织——党小组,直属中共广东区委,廖乾吾任党小组长。  1924年12月,铁甲车队以第3排留守广州,由徐成长、廖乾吾、周士第率第1、2排共80余人开赴广宁支持农民运动,1925年2月归建。留住广州的第3排参加讨伐陈炯明的第一次东征。  日,孙中山逝世。  6月19日,省港大罢工。7月,徐成章调任工人纠察委员会委员长兼总教练,周士第任铁甲车队队长。11月4日,铁甲车队参加沙鱼涌战斗,歼敌200余人,铁甲车队伤亡15人。  7月,大元帅府改组为国民政府,并统一改编国民革命军,至年底共编成6个军。  11月,国民革命军第4军第1独立旅扩编为第4军第12师。中共陈延年、周恩来等人与第4军军长李济深协商,决定以铁甲车队为基础,组建一支有中**员为骨干的步兵团,归12师建制,番号为第34团,由刚从苏联学习归来的中**员叶挺任团长。  11月21日,国名革命军第4军第12师第34团在广东肇庆成立,团长叶挺,党代表云从龙,参谋长吴济民。1营长周士第,副营长符克振,1连长莫奇标,2连长吴兆生,3连长高超;2营长贺声洋,副营长张际春,4连长卢德铭,5连长刘光烈,6连长袁也烈;3营长杨宁,副营长郭焕彩,7连长张启图,8连长李海涛,9连长胡焕文;机枪连长练国梁,特务连长叶桃,侦查队长赖元良。参谋长吴济民两个月后调离,有周士第接任。全团2100余人,除了铁甲车队外,其余人员为安源煤矿工人、农民运动骨干以及招募的贫苦农民等。  中共广东区委在该团建立了党支部,吴季严任书记,全团共有党员20人,后发展到100余人。第34团虽隶属第4军,但干部调动、任免和人员补充均由中共广东区委军委独立负责。  1926年1月,第4军第13师新编了一个第34团,原第34团改番号为第4军独立团,故称该团为叶挺独立团。  叶挺独立团的建立表明中共对武装斗争的初步认识,也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努力掌握军队的最初尝试。  日,独立团从广州出发,登上火车,开始北伐。车至韶关,徒步行军,向湖南挺进。  6月4日,独立团首战渌田龙家湾,以1个团克敌6个团,拉开北伐战争的序幕。5日,独立团占领攸县。  7月10日,独立团在攻取醴陵南之泗汾桥战斗中,9连长胡焕文牺牲;在龙家铺战斗中,2连长吴兆生伤重牺牲。当日下午16时30分独立团攻占醴陵。  7月20日,独立团移驻浏阳,中共广东区委增派许继慎等30余名干部到独立团任职,并成立补充营。  8月,独立团参加攻克平江之战。  8月24日,独立团强行军80公里,赶到武汉至长沙铁路线上的中伙铺车站,歼敌孙建业部1个团,缴枪150余支,俘团长李金门以下400余人。  8月27日,独立团在第10师及第35团的协同下占领汀泗桥街,计俘敌官兵2453人(其中军官157名),缴获火炮4门,长短枪1542支,机枪9挺。  攻占汀泗桥后,叶挺置12师师长张发奎“免遭敌伏,不得追击过15里”的命令于不顾,指挥部队猛追。2营长许继慎率部冲过被没膝洪水淹没的铁路,于当日11时攻占咸宁城。  8月29日,独立团参加贺胜桥战役。在桃林铺、黄家窑战斗中,2营长许继慎负伤仍指挥战斗。叶挺在独立团三面受敌的情况下,集中第1、2营兵力,由参谋长周士第指挥,奋力攻占印斗山,敌军侧背受敌,全线动摇,独立团乘乱冲过铁路桥,吴佩孚仓皇乘火车逃向武汉。30日11时,独立团攻占贺胜桥。战后叶挺因“一路身先士卒,杀敌果敢,战功卓著”,晋升为少将团长。  9月4日,独立团参加武昌攻坚战。在5日的攻城作战中,阵亡1营长曹渊、1连长莫奇标、2连长XXX、3连长高超、排长4员、士兵60余人。  10月10日独立团架云梯攻城,突破城防,并攻占蛇山,武昌全城之敌停止抵抗,围困了40天的武昌城被攻占。  北伐战争中,独立团担任北伐军的前锋,所向披靡,屡建奇功,纪律严明,秋毫无犯,为第4军赢得了“铁军”的称号。早在汀泗桥战后,随军民夫和当地人民就称独立团为“铁军”。日《广州民国日报》发表《第4军前方破敌志要》称:“自克复平江之后即兼程追敌,奋不顾身,故汀泗桥与贺胜桥,独奏奇功,将吴贼精锐,全数扫灭,铁军之号,遂洋溢于湘赣间矣。”同日,上海《民国日报》发表《奋勇善战之革命第4军——号称铁军之由来》,从此“铁军”之名广为传扬。  日,武汉粤济联欢社铸“铁军”盾赠第4军,盾高1米,宽半米,正面居中嵌“铁军”二字,背面诗云:“烈士之血,主义之花,4军伟绩,威震迩遐。能守纪律,能毋怠夸,能爱百姓,能救国家。摧锋陷阵,如铁之坚,革命抱负,如铁之肩。功用若铁,人民倚焉,愿寿如铁,垂亿万年。”在献盾仪式上,叶挺独立团代表第4军接受“铁军”盾。  独立团自1926年5月援湘作战至10月10日攻克武昌,全团共计伤营长4员、亡1员;伤连长5员、亡7员;伤排长13员、亡16员;伤士兵400人、亡387人;合计伤422人,亡411人。后在武昌洪山北麓修建了一座烈士墓,以铭记独立团先烈们的丰功伟绩。  武昌战后,广州国民政府迁都武汉,第4军奉命扩编为第4、第11军,第4军下成立第25师,朱晖日为师长,叶挺为副师长;第4军独立团改编为第25师第73团,周士第为团长,许继慎为参谋长。另调原独立团干部组建第75团,叶挺兼团长。  1927年3月,叶挺任第11军副军长兼第24师师长,第24师下辖第70、71、72团,从第73团抽调部分人员作为第24师骨干,许继慎为第72团团长。  4月20日,第25师开赴驻马店。  8月1日,南昌起义。  起义部队仍用国民革命军第2方面军的番号,贺龙兼代总指挥,叶挺代前敌总指挥,下辖3个军:第20军,贺龙兼军长,廖乾吾任党代表,下辖第1、2、3师;第11军,叶挺兼军长,聂荣臻任党代表,下辖第10、24、25师;第9军,朱德任副军长,朱克靖任党代表,由原第3军官教导团和南昌市公安局的起义人员组成。全军共2.3万余人。  原第4军25师起义部队重新编为第11军25师,周士第任师长,李硕勋任党代表,下辖第73、74、75团。  8月6日,起义部队撤出南昌,向广东进军。第25师为全军后卫。  8月13日,原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党委书记陈毅,在宜黄地区赶上起义部队,周恩来分配他任第73团政治指导员。  8月30日,第73团参加会昌战斗,指导员陈毅和团长黄浩声一起指挥战斗,赢得老兵称赞。  9月22日,第25师占领三河坝。  10月7日,朱德在饶平县茂芝振全德学校召开干部会议,与会者:周士第、李硕勋、陈毅、王尔琢、周子昆等20余人。决定向湘粤赣边区挺进。  10月17日,在闽西武平地区击退敌18师两个团的追击,此时部队约有1500余人,枪支1000余支,机枪2挺。是役,粟裕负伤,仍坚持随部队行动。  10月底,部队到达大庾,进行整编,缩编为7个步兵连、1个重机枪连、1个特务连,共800余人,称国民革命军第5纵队,朱德任纵队司令,陈毅任政治指导员,王尔琢任参谋长。粟裕任第5连政治指导员。  11月部队在崇义上堡整训。  12月上旬,朱德、陈毅与中共广东省委取得联系,12月11日广州起义,省委要求部队15日赶到广州。  1月中旬,智取宜章。南昌起义余部打出革命旗号“工农革命军第1师”,下辖3个营,朱德任师长,陈毅任党代表,王尔琢任参谋长,蔡协民任政治部主任。  2月(?)许克祥部2个团进犯宜章,革命军在乐昌坪石击溃敌军,缴枪2000余支(?)。  3月,举行湘南起义,革命军发展到万余人。  4月1日,革命军撤出湘南,向安仁、资兴转移。毛泽东率第1、2团接应湘南起义部队。  1928年4月,五斗江、一占永新城战斗,歼敌1个团大部,缴枪300余支,打破对井冈山的第2次“进剿”。  5月19日,草市坳战斗,二占永新城,打破第3次“进剿”。  5月下旬,中共第4军第5次代表大会召开,陈毅接任军委书记。根据中共中央5月25日指示,工农革命军第4军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  6月下旬,龙源口大捷,并三占永新城,打破第4次“进剿”。  日,中共湖南省委令红4军向湘南发展,导致“8月失败”。  9月8日,毛、朱、陈率部前往桂东,迎回第28团,返抵井冈山南麓遂川县黄坳。  9月13日,红4军第28团和31团3营攻击遂川,歼敌200余人,缴枪250支,击毙叛徒袁崇全。24日敌21旅反攻遂川,红军主动撤出,回师宁冈。  10月,茅坪、永新告捷,再战遂川,恢复遂川革命政权。  11月,新城、龙源口、永新战斗,打破第2次“会剿”。歼敌500余人,缴枪450支。红军扩大到5000余人。  11月6日,根据中央指示,成立中共红4军前敌委员会,毛泽东任书记。  12月1日,彭德怀率平江起义部队组成的红5军主力700余人,由湘赣边转移到宁冈砻市,与红4军会合。  日占领大庾县城,敌21旅3个团攻击大庾,红军失利。  2月9日至11日,红军在大柏地给于追击之敌15旅以歼灭性打击,歼敌2个团,俘团长肖致平、钟桓以下800余人,缴枪800余支。这是红4军下山以来第1次大胜仗。  2月13日,进占宁都城。17日在东固于江西红军第2、4独立团会合,此时已知井冈山失守,25日离开东固,向闽赣边转移,3月12日进占四都。  3月13日,四都长岭寨、长汀之战,击毙敌第2混成旅旅长郭凤鸣,全歼守敌2000余人、枪支500余支,迫击炮3门,炮弹100余发,揭开创建闽西根据地的序幕。战后,前委决定不回井冈山,在赣南、闽西创建根据地。  红4军在长汀改编,下辖第1、2、3、4纵队。在长汀城缝制了灰色夏服,第1次统一发放全体官兵每人两套新军服、一顶缀红五星的新军帽、一副新绑腿,军容焕然一新。  4月1日,朱、毛率红4军主力由长汀回瑞金,与彭德怀率领的第30、32团会合。此时蒋桂战争爆发。  5月,红军第2次到达大柏地,兑现了两个月前在大柏地战斗中借用和食用老百姓的钱物所留下的借条和借据。  5月23日至6月19日,红军三次攻击龙岩,初步建立了闽西苏区。  红4军转战赣南、闽西期间,党内对创建根据地、领导原则和政治工作等问题产生分歧,形成争论。9月,红4军攻占上杭、武平、永定。  10月13日,红4军前委接到福建省委转来的中央指示,“到东江游击,向潮梅发展。”  10月20日,陈毅回到松源镇。25日,攻占梅县城。26日,敌军反扑梅县,红军撤出。31日,红4军再攻梅县,不克撤出战斗。11月上旬撤回赣南,到达寻乌、安远地区。  梅县战斗,3支队长龚楷负伤,部队伤亡较大,3支队撤销,人员编入1、2支队。  11月23日,红4军再占汀州。陈毅将中央“9月来信”交毛泽东阅看,并请毛回红4军前委工作。26日,毛抵汀州,与朱德、陈毅会合。28日,毛在福建上杭古田主持召开中共红4军第9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古田会议决议》,改选了前委,委员:毛泽东、朱德、陈毅、罗荣桓、林彪、伍中豪、谭震林等11人,书记毛泽东。  日,水南、值夏、富滩战斗,歼唐云山独立15旅大部,俘敌1600余人,缴获迫击炮8门,重机枪24挺,步枪数百支,取得古田会议后的第一个大胜仗。  4月,攻克信丰、橙江、寻乌。  6月,李立三的“左倾”冒险主义等文件传达到红4军。  8月下旬,红1军团和红3军团在浏阳永和市会合,合编为红1方面军,共3万余人,朱德任总司令,毛泽东任总政委和总前委书记。  9月中旬,红4军第1纵队参加第2次攻击长沙,任总预备队。  10月4日,攻克吉安,在吉安附近休整。7日,红1军团下达《关于部队编制问题》的通令:各军所辖纵队改为师,支队改为团,大队改为连。  1930年11月,蒋介石调集11个师约10万余人的兵力,以江西省主席鲁涤平为总司令,对中央苏区发起第1次“围剿”。  12月29日,敌18师进至龙岗。30日,红4军第10师俘敌18师师长张辉瓒。  1931年2月,蒋介石又纠集18个师20余万兵力,以何应钦为总司令,发起第2次“围剿”。  7月,蒋介石又调集23个师约30万兵力,自任总司令,发起第3次“围剿”。  9月7日,第10师参加高兴圩战斗,毙敌2000人,由于敌占有利地形,红军兵力不足,主动撤出战斗。15日,参加方石岭战斗,歼敌52师5000余人,52师师长韩德勤被俘后伪装成伙夫潜逃。至此,打破第3次“围剿”。  10月,鉴于第3次“围剿”中红4军伤亡较大,将11、12师合并为第11师;红12军34、35师编入红4军,为第12师;将红64师编为红4军第13师;  1932年1月,赣州战役,红4军第10师进至南康,准备阻击援赣州的粤军。  2月,红4军第10师在东路军(红1、5军团组成)编成内,向福建发展,直下漳州。  4月10日,攻克龙岩城。19日,攻克漳州城。  6月2日,红军撤离漳州,回师赣南。  8月15日,红4军第10师参加乐安、宜黄战役,担任主攻。歼敌27师80旅3000余人。  10月上旬,宁都会议,毛泽东离开领导岗位,周恩来任红1方面军总政委。  10月16日至11月3日,红4军第10师参加建宁、黎川战役;11月中旬,参加金溪、资川战役(至1933年1月),其间,在黎川进行整编,红4军缩编为第10、11师,红4军番号撤销,两师直属军团指挥。  中旬,红1军团在金溪整编,正式撤销红4军番号,此时蒋介石又发动第4次“围剿”。  1933年5月,在乐安南部的藤田进行改编,师以下部队逐级缩编。  
  7月11日,苏区中央政府根据中革军委的建议,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29日,中革军委颁布授予红星奖章的命令。  8月30日,红4团参加奇袭乌江圩战斗。  9月,蒋介石集中50万兵力发起第5次“围剿”。  1934年4月,红4团参加广昌保卫战。28日,广昌失守。  9月下旬,红2师脱离一线阵地,集中到于都休整。10月上旬,红军开始长征。16日,红4团作为前卫师红2师的前卫团,渡过于都河,向湘南前进。  10月23日,红4团攻占古陂;24日,占领铁石口,当晚渡过桃江,掩护主力过江;26日,进至新田,突破敌第1道封锁线。  11月2日,红2师攻占仁化县,红3军团包围汝城,掩护红军突破敌第2道封锁线。  11月6日,红4团攻占九峰山,掩护中央纵队通过粤汉线。13日至15日,通过敌第3道封锁线。  21日,红4、5团长途奔袭,攻占道县。25日,中革军委决定分4个纵队,在兴安、全州之间强渡湘江。27日,红4团抢占界首,从界首东涉水渡过湘江。29日,红4、5团在尖峰岭、美女梳头岭一线抗击敌刘建绪部进攻。红5团政委易荡平重伤,为不当俘虏,夺过警卫员的枪,自尽身亡。红4团政委杨成武负伤。至30日,中央纵队仅半渡湘江。红1、2师因伤亡过大,退守珠兰铺、白沙河一线。  12月1日是战斗最激烈的一天,红1、2师脚山铺接合部阵地被敌突破,红4团团长耿飚和参谋长李英华正组织突击队准备反击,军团保卫局长罗瑞卿来到阵地,用枪顶着耿飚的头问:“为何丢了阵地?”耿飚答:“全团伤亡过半,政委负伤,我都拼上了刺刀。接合部失守,是因我1个团防守5公里多的正面,也是战士全部牺牲后才发生的!”参谋长李英华说:“我们正在组织突击队,一定将失去的阵地夺回!”罗瑞卿这才放下枪。  血战湘江5昼夜,中央红军由出发时的8.6万余人,锐减到不足4万人。  日,强渡乌江,第一次泅渡失败,但是,红4团3连连长毛振华等8位勇士,到达对岸,隐蔽在警戒线下。师长陈光与红4团团长耿飚、政委杨成武决定夜间偷渡,又失败。军委副参谋长张云逸赶到红4团,薛岳3个师已逼近红军,必须尽快突破乌江。3日9时,2连长杨尚坤(解放后曾任赣州军分区司令员)带突击队分乘3个竹筏强渡,在3连连长毛振华等8位勇士的接应下,渡过乌江。此时,敌预备队向我反击,突击队大部伤亡,被迫后退。正在危急之时,军委炮兵营连长赵章成携迫击炮前来支援,3发炮弹在敌军阵中爆炸,压住敌军攻势。红4团1营乘势反攻,敌军全线溃退。总参谋长刘伯承命令架桥,红4团配合工兵营在乌江上架起一座竹排浮桥。  1月10日,红4团以新任1营长季光顺率1营正面主攻,参谋长李英华率突击队迂回,两路夹击,占领娄山关。  日至17日,遵义会议召开。  20日,红军分为三路纵队向土城急进。21日,红1军团占领土城,红4团在红1军团编成中,进至风溪口、丙滩一带。28日,红4团参加青杠坡战斗。29日一渡赤水河。  2月11日,红4团由扎西东进。18日占领太平渡,在赤水河上架设浮桥,二渡赤水河。  3月,红4团回师遵义休整。15日参加鲁班场战斗。16日三渡赤水河。  5月1日,红4团智取禄劝、武定、元谋三城。4日,到达金沙江畔。5日,奉命赶往绞平渡过江。7日,红4团行军240公里,赶到绞平渡。次日渡过金沙江。  5月21日,红军经过彝族区。25日,红4团到达安顺场。27日,红4团奉命夺取泸定桥。28日,红4团途中接到命令,29日必须赶到泸定桥。红4团昼夜兼程120公里,于29日晨抵达泸定桥。  黄开湘、杨成武商定,由红2连担任突击队,红3连跟进,在铁索桥上铺木板,保证后续部队迅速过桥。29日16时发起攻击,2连长廖大珠率21名突击队员,在火力掩护下,攀援铁索,向对岸冲击。3连长王友才率领3连紧随其后,在铁索上铺板前进。突击队接近对岸桥头时,敌人纵火,突击队员们没有迟疑,冲进火焰,杀向泸定城。战后,中革军委奖励22名突击队员。31日,红4团攻克华林坪的重要隘口山垭口,歼敌600余人,缴枪600余支。该役,红6连在2营长黄霖率领下,打得英勇顽强,全连伤亡30余人,战后,红2师政委嘉奖6连,并补充20余人。  6月2日,红军渡过大渡河。8日,红1团攻占芦山,红4团由红2师师长陈光率领,为全军前卫,于11日抵达雪山夹金山脚下的大跷碛村,准备翻越夹金山。  6月12日,红4团翻过雪山,到达达维镇,与红4方面军9军25师、30军88师会合。13日,红4团到达懋功。  红4团经长途征战,伤亡和减员很大,从苏区出发时的2800余人的主力团,到懋功仅余787人,枪支500余支。  8月4日至6日,中央召开沙窝会议,恢复红1方面军番号,周恩来任司令员兼政委。  8月21日,红4团从毛儿盖出发,进军水草地,向班佑前进。26日,走出草地,到达班佑。  包座战斗之后,红2师6团撤销,人员编入第4、5团。  9月12日,中央召开俄界会议,批判张国焘的分裂主义。决定将红军主力改编为红军陕甘支队。  9月16日,红4团击溃敌新编14师6团的侦察部队,向腊子口前进。17日晨,红4团攻占天险腊子口。  23日,第4大队东进闾井镇,佯攻天水。29日到达静宁县界石铺。10月5日,到达隆德县单家集,击溃敌1个营,进抵六盘山。  11月初,第4大队在甘泉下寺湾与徐海东、刘志丹领导的红15军团会师。  3日,恢复红1方面军番号,陕甘支队第1、2纵队合编为红1军团,林彪任军团长,聂荣臻任政委,辖第2、4师和第1、13团。  21日,红4团参加直罗镇战役。  1936年2月,红1方面军以“中国人民抗日先锋军”的名义,以红1军团和红15军团,进行东征战役。20日红1、15军团分三路从北起陕西绥德的沟口,南到清涧的河口,沿岸15公里的地段,强渡黄河,开始东征。  东征从2月20日至5月6日,历时75天歼灭阎锡山部7个团,俘敌4000余人,缴枪4000余支,火炮20余门,筹款30余万。红4团俘敌600余人,全团由3个连扩编成5个连,每连170余人,红2连达到200余人。  7月,东北军骑兵军军长何柱国乘张学良到南京开会之机,按蒋介石之令,指挥东北军7个师及马鸿宾35师残部,大举进攻红军。17日,何柱国指挥骑兵6师向七营川红2师进攻,红4、5、2团歼敌4个连。战后,释放东北军战俘,交还武器弹药,表示了红军抗日、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的诚意。  8月31日,红1方面军向西北出动,策应红2、4方面军北上。10月6日,红1方面军攻占会宁。7日红4方面军第4军先头部队到达会宁。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11月21日,红4团参加山城堡战役。  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红1、2、4方面军和陕北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9月11日,按全国统一战斗序列,改称第18集团军,但仍用八路军番号),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下辖第115、120、129师。原红1方面军第1、15军团改为第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参谋长周昆,政训主任罗荣桓。原红2师改为第115师第343旅第685团,团长杨得志,副团长陈正湘、肖久远,参谋长彭明治,政训主任邓华。红2师原辖红4、5、6(即2)团依次改为第685团第1、2、3营,每营辖4个连。1营长刘德元,教导员李士才,副营长胡炳云。  9月23日,115师向平型关、灵丘机动。最终取得平型关大捷。  11月4日,广阳伏击战,是平型关之后又一次胜利。  1938年4月,山东省委书记黎玉赴延安向毛泽东汇报工作,要求派八路军一个主力团到山东。9月,中央决定第685团为115师先头部队进入山东,685团改称八路军苏鲁豫支队,受八路军总部直接指挥。  1938年至1945年间转战山东、淮海广大地区,与日伪军作战。  1945年10月,新四军第3师进军东北。11月24日到达锦州西之江家屯,编入东北人民自治军序列。  日,参加秀水河子战斗。  4月,7旅参加四平保卫战。18日,撤出四平。此战,7旅伤亡4000余人。  1946年10月,东北主力整编,成立第6纵队,7旅19团编为6纵16师46团,张万春任团长,魏佑铸任政委。  日,南渡松花江,参加一下江南作战。  2月21日,二下江南作战,参加城子街打援战斗。  3月8日,三下江南。  5月13日,参加夏季攻势。  9月中旬,参加秋季攻势。  12月15日,参加冬季攻势。  1948年2月,6纵16师进至长春以南伊通地区休整。  5月下旬,参加长春外围作战。  9月,辽沈战役开始。  15日,攻克锦州。19日,长春解放。  20日,东野决定围歼廖耀湘兵团。  11月3日,6纵在黑山、大虎山地区休整。12日进行整编,第6纵队第16师改称第43军第127师。  11月24日,43军奉命由黑山出发,向关内开进。  2月25日,43军作为南下先遣兵团主力提前南下,从通县出发向湖北进军。4月初,379团进至红安地区,行程1300多公里。在红安进行休整。  5月14日,43军攻击长江以北团风、黄岗、兰溪、蘄春、田家镇。15日,渡过长江。  9月,向广东挺进。11月3日,127师379团参加广州解放入城式。红军时期曾在该团任职的15兵团政委赖传珠看到379团走过检阅台,对叶剑英说:“他们过去是红军部队!”  11月13日,379团在127师编成内参加广西战役。  30日,127师师长王东保令379团担任127师前卫,向博白前进。  12月2日,379团在127师编成内向钦州挺进  战后,379团在127师编成内开赴雷州半岛,参加解放海南岛渡海登陆作战。  1950年3月初,为执行15兵团“积极偷渡、分批小渡于最后登陆相结合”的战役指导方针,43军决定将127师379团和381团团警卫连、2营、1营1连组成加强团,在师长王东保、政委宋维栻率领下渡海。379团团长冯镜桥、政委单印章、副团长肖凤山、参谋长侯启文、政治处主任陈德埃率领全团做好渡海准备工作。  3月31日晚7时,88艘战船,载着3733名勇士,从雷州半岛博赊港出发。4月1日4时,加强团主力强行登陆,歼敌2个连,俘敌100余人,加强团伤亡40余人。在20天前偷渡上岛的128师383团和琼崖纵队第3总队的接应下,加强团主力在振家村与之会合。  379团3营8连和9连,拂晓在白沙门岛登陆,在团组织股长秦道生、3营副营长王金昌率领下抗击敌人3个团的进攻,除王金昌带领9人突围外,全部壮烈牺牲。海南人民在该岛建纪念碑,日,朱德元帅为纪念碑题词:“渡海英雄永垂不朽”。  4月10日,15兵团集中40、43军主力共8个团,实施大规模渡海登陆作战。5月1日解放海南岛。  海南岛解放后,379团调往广东钦廉地区。1952年7月调回海南岛。1960年12月,调回大陆,担任全国战备值班任务。  1979年2月,参加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  1989年赴京执勤,中央军委给该团记一等功。  1992年,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为该部队题词:“振铁军雄风,创英雄业绩”。  1998年,参加长江抗洪抢险,再现铁军雄风。  1999年,参加国庆50周年阅兵。  2004年,参加“铁拳2004”机械化步兵师实兵实弹演习。  2008年,参加“5.12”抗震救灾。  在漫长的战斗岁月里,这支部队虽然番号几经变更,但是,部队建制始终清晰地沿袭、保存下来,成为我军建立、成长、发展、壮大的一个缩影。  
lastpage">
<span class="fyk" ng-if="vm.pagei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刺刀英雄电视剧全集44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