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户外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的自主意识

在户外游戏活动中如何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摘要:所谓的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自愿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相互之间的配合和协调而实现共同目标,最终个人利益也获得满足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在《活教育思想》中指出:“要做一位现代中国人,必须学会合作。”幼儿时期正是人的各种合作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对幼儿进行合作训练的最佳时期。合作在幼儿时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会了合作且主动寻求合作,能够帮助幼儿在与同龄儿童的交往中找出自己的行为方式,建立归属感,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从而更有勇气面对生活。作为幼儿教师,我们有责任抓住幼儿合作意识形成的关键期。
关键词:户外游戏&& 合作意识
&&&&当今社会独生子女的家庭越来越多,孩子也就越来越多的成为家庭中的核心,家中的“小公主”“小皇帝”。孩子小小的就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霸道、自私等不良行为习惯。孩子来到幼儿园后,我们发现当某一游戏需要互相合作时,他们就会显得手足无措。在户外游戏中表现出独自游戏,不会与同伴合作,这样发展下去,孩子就体验不到合作的快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分享。”在户外游戏中幼儿能自由自在的探索,他们是处在一个安全、温暖、宽松的环境中,便于平等交往与合作。我班孩子已是大班下学期,在与人合作的方式方法上虽然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在游戏需要合作时还存在不会协商,不会分工与交流的问题。因而还要进一步的让孩子在户外游戏时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与能力,在幼儿之间营造一种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群体氛围,使幼儿从小养成文明、健康、乐群、合作的良好品质,增强幼儿的社会适应性。
一、为幼儿创设户外游戏环境,提供合作的机会
  户外游戏活动的过程是幼儿与环境、材料的互动过程,提供什么样的材料,就可引发什么样的体验活动。在户外游戏活动中为了更好的为幼儿提供合作的机会,所以在投放活动材料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器械种类多样
  在游戏中为幼儿提供足够多的种类和数量的材料和器械,以供幼儿选择和使用,满足幼儿的需求,让游戏给孩子带来无穷的魅力。如:球类,提供足球、篮球、羽毛球等多种球类合作游戏的材料。让每个幼儿在活动中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一种运动器械,这样幼儿合作的积极性就高了。同时,提供更多需要2人或2人以上幼儿合作才能活动的材料,如:“步调一致”两人两足鞋、“扛篮子”等材料,有利于幼儿在合作运动中有更多的选择性、组合性。同一活动内容给幼儿提供不同种类的活动器械,引导幼儿协商交换,促进幼儿之间的合作交往。不断补充更新器材,可以满足与保持他们合作活动的兴趣。
  2、创设情境调动积极性
  在活动中创设情节有趣、形式多样的游戏情景,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如:训练幼儿钻爬的能力,我用大纸箱装饰成汽车,2个幼儿爬到汽车中用向前爬行来控制汽车,还有一些幼儿在指定区域中用纸球投掷汽车,汽车内的孩子必须合作推动汽车躲避纸球。孩子被投放的器械和情景吸引了,参与游戏活动的积极性也就越来越高了,还使幼儿感受到合作游戏的快乐。
  3、游戏具有层次性
  因为孩子的动作发展水平有高有低,我们教师要根据个体差异投放由易到难、由简到复杂的不同层次的材料,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合作活动,以便于开发每个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如:在“夺宝”的游戏中,幼儿要两人合作,要经过的道路有三条。第一条,较低的平衡板组成的小木桥;第二条,有大小、距离不等的水洼地;第三条,我们将橡皮筋交叉重叠、高低错落的组成蜘蛛网,幼儿要从下面匍匐前进。这样,不仅能保持和增强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而且能增强他们的自信。这些大小、粗细、高低、动静不同功能的材料,为不同运动能力的幼儿提供了充分选择不同难易活动的机会,使每个幼儿的基本动作和合作能力在原有水平上都有提高。
  4、按需求随时调整器械
教师除了在各个游戏活动中提供不同数量、品种的材料与器械,还要随着幼儿活动情况的变化而灵活调整器械。同类材料提供的数量要少于幼儿人数,活动中幼儿必须与同伴共同使用材料,以此促进幼儿之间的交往合作。另外,教师还要根据对幼儿活动的观察,对幼儿感兴趣的游戏活动可适宜的增加材料,还可增加辅助材料来加强合作的难度。对兴趣不高的材料可以适当改变材料或减低活动难度,提高幼儿合作游戏的兴趣。
二、教师注重指导,提高孩子合作能力
  1、趣味语言引导
  趣味性的语言能营造宽松的活动氛围,使活动变得轻松活泼,萌发幼儿想合作的愿望。如:《帮小松鼠运松果》的游戏中,两个幼儿一起捡地上的松果,装满篮子后,一起提着篮子通过独木桥、小水洼、圈圈路运送到小松鼠的家。开始孩子们的活动兴趣不高,老师用有趣的语言说:“小松鼠的肚子好饿呀,谁愿意来帮助它们?这么多小朋友都要来帮忙,小松鼠可开心了!”
很多幼儿高兴的结伴参加了游戏。另外,教师积极的语言鼓励能提高幼儿活动的自信心,如:
“你们两人合作跳布袋跳得真好,试试三个人一起跳,一定也会棒”教师亲切的目光、和蔼的话语进一步让幼儿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体验与他人合作的快乐是一件高兴的事。
  2、鼓励孩子谈感受
在户外游戏后,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幼儿讲述合作时的感受、活动照片或录像的再现等方法,体验合作成功带来的喜悦和快乐,满足幼儿心理需求,增进幼儿之间的友谊,从而产生积极与人合作的态度。我们还可以对幼儿活动中的行为及感受进行评价,鼓励和赞扬幼儿间友好合作的行为。对不配合的现象和行为予以提醒和鼓励,引导幼儿总结合作中的失败与成功,使幼儿更好的体会合作的重要性。
  3、树榜样激励孩子
  在游戏中我们注意观察每位幼儿的行为表现,对幼儿的良好合作行为和方法,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树立学习的榜样。
  4、游戏规则来制约
  建立良好的游戏规则,有利于合作活动的顺利开展,便于教师对幼儿的了解和对幼儿活动的观察,并且也有助于幼儿活动质量的提高。在建立游戏规则时要尊重幼儿的意见,在与幼儿共同讨论的基础上确定规则,以便使这些规则真正被幼儿理解和接受。如:活动规则有两个不(不争抢,不独占),三个要(要谦让,要协商,要分享)。合作游戏的玩法和规则,通过图文结合的张贴画方式放置在每个运动区域的起点,帮助幼儿熟悉、遵守规则。
  5、教师精心指导传授
  教师要向幼儿传授必要的合作方法,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活动前,教师可以通过谈话讨论,让孩子明确活动目的、商量如何合作玩。让幼儿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分工、合作、协商后,再开展游戏。活动中,通过教师个别化的指导,让幼儿学习和掌握与别人协调一致共同完成任务的方法。活动后,分享交流幼儿间的密切配合以及合作的方法,积累合作经验。如:玩民间游戏“小推车”时,请幼儿介绍、演示怎样才能推得又快又稳,通过交流分享让幼儿了解一定要两个幼儿速度一致、互相协调才玩得好。
要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那是需要一个长时期的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在日常的教育活动及户外游戏活动中对幼儿要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培养,有意识的将合作迁移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这样幼儿的合作意识才能逐渐的培养起来,进而促进他们的社会性发展。
参考文献:1. 陈鹤琴先生在《活教育思想》
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3.《幼儿园指导纲要》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户外活动中如何培养幼儿的安全自护意识和能力
户外活动中如何培养幼儿的安全自护意识和能力
户外活动中如何培养幼儿的安全自护意识和能力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杨柳雪镇教育实验幼儿园 张新军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幼儿期的孩子更是活泼好动,对任何事都充满了好奇,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但孩子身体的平衡能力和协调性较差,缺乏一些必要的生活经验,自我保护的意识较弱,常常发生一些意外。
教育部长袁贵仁在第十五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上提到了&生命不保,何谈教育。& 安全是天,保教质量是地 ,如果用&100&表示的话, 100中的1指的是安全,00指的是工作成绩,在没有安全这个1的前提下,所有的工作成绩都是零。这充分说明了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作为幼儿教师,我们深知:在幼儿园组织幼儿进行体育活动和户外体育游戏活动是保教工作的其中一项内容。在新《纲要》中也明确指出: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但是近年来各地幼儿园事故的不断发生,还有孩子们在活动中的擦碰现象,也会让一些家长产生不理解甚至是对老师的工作及爱心产生怀疑,这些现象的不断发生,给幼儿园的工作带来了很被动的局面,于是家长和老师为了避免幼儿受到这些伤害,往往对幼儿管头管脚、束缚幼儿的行为。使孩子成为捆住手脚的机器人。其实&千般照顾,不如自护&。在这种情况下,当学生的安全与我们教育目标发生矛盾的时候,我们教师应该怎么做呢?通过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集中教育,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1、活动前和幼儿一起分析容易出现的危险情况,并共同讨论应该怎样玩才不会出现危险。如我们幼儿园的户外场地很大,分为很多区域,球类区、跳跃区、大型玩沙区、攀登平衡区等,每个区域的玩具、材料、场地都是不一样的。为了避免幼儿发生意外事故,到了活动区域,我们应该先和幼儿一起分析容易出现的危险情况,应该怎样玩玩具,不应怎样玩,怎样做才对,怎样做不对,让幼儿了解游戏规则,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避免不安全事情的发生。
2、安全教育,常抓不懈,将各种安全知识渗透在日常生活中各个环节。例如:户外活动游戏前,告诉幼儿要穿什么样的衣服、鞋子更方便、更安全。进行活动时要注意什么事项,如:活动时要按顺序,不插队、不拥挤等。
二、设计安全标志,强化安全意识
1.发现危险情况,设计安全标志。在活动中老师要做有心人,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提醒幼儿,并引导幼儿讨论应该用什么样的标志来表示,引导幼儿自己制作安全标志。如我们在设计安全标志的过程中经过商量,决定用&红色圆形&代表&禁止&,用&黄色三角&表示&警告&,用&绿色正方形&表示&提示&。结合户外发现的危险情况,我指导幼儿制作了多种安全标志。如不要用手摸的标志,不要拥挤的标志,不要头朝下滑,不准攀爬等的标志。
2.张贴标志。制作好安全标志后,引导幼儿讨论张贴在什么位置最好?最能引起幼儿的注意?通过讨论,我们把&不要拥挤&的标志张贴在走廊和楼梯口,把&不要用手触摸&的标志张贴在荡船和秋千的铁环处,把&禁止头朝下&的标志张贴在滑梯处等,这些标志有效地起到了提示小朋友的作用。
三、对幼儿园的玩具、设施定期进行检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幼儿园的环境应是关注幼儿的健康和安全的。定期对园内的大型玩具、楼梯扶手、走廊围栏进行检查、消毒。发现问题后及时请专人维修。对户外场地找出危险源进行分析,预测,确保安全。游戏时检查幼儿的衣帽是否有可能导致危险发生的因素,如有发现及时排除,时刻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四、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提高幼儿的安全自护意识和能力。
幼儿园可以通过座谈会、观摩活动、家长开放日等形式转变家长教育观念,实现家园共育目标,引导家长积极支持、配合幼儿园开展户外活动,如我们在组织家长开放日活动时,要求教师必须安排一个户外活动,让家长进行观摩,当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能立定跳、能跨栏、能走平衡了,就会从中领悟到户外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由此,家长就会配合幼儿园在放学的路上或在家里,随处引导、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能力,从而为幼儿生存自护教育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总之,在户外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能力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任务,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 在户外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主性
在户外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主性
摘 要:培养幼儿自主意识、主动行为,是幼儿教育中尤其重要的一面。从幼儿户外活动的角度探究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主性,使之成为幼儿发展内驱力,并作为全面素质教育的切入口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题 名】在户外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主性
【作 者】许丽萍
【机 构】江苏省南通市易家桥幼儿园
【刊 名】《新课程学习:下》2011年 第10期 159-159页 共1页
【关键词】户外活动 幼儿自主性 发展
【文 摘】培养幼儿自主意识、主动行为,是幼儿教育中尤其重要的一面。从幼儿户外活动的角度探究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主性,使之成为幼儿发展内驱力,并作为全面素质教育的切入口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下载地址】
本文导航:
户外活动,幼儿自主性,发展
上一篇:暂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