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柜说了句什么话,赢的了拐仙的赣州宝葫芦芦

《铁拐李传奇》_优秀范文十篇
范文一:“大侠铁拐李”   12岁那年,因为一场意外,李雨失去了他的右臂和右腿……但他讨厌萎靡的自己,清楚唯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2007年,李雨终于如愿以偿,以所在高中文科第一的好成绩考入曲阜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大学里该经历的事儿,我都做了。”大学四年,是李雨最快乐的时光,他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出报纸、办杂志、写诗、发表作品、做讲座,甚至成功攀上范文九九网泰山,也凭借着刻苦钻研获得了奖学金,还加入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用专业知识给人疏导心理问题。在外人看来,李雨的生活充实而有目标。可他总觉得似乎还少了一点什么,大四的寒假,李雨做了一件事。   “残疾大学生”QQ群聚朋友   当时李雨刚参加完研究生考试,等待结果的同时,他开始考虑自己的求职问题,他每天在网上搜集有关残疾人找工作的信息,搜着搜着就找到了某网站的残疾人贴吧。在贴吧里,李雨认识了许多残疾大学生,他发现有些残疾人并不阳光、向上。“在残疾人群中,大概有八九成处于自卑、焦虑的负面情绪之下,他们迫切需要他人的帮助。”李雨想到自己学的就是心理学专业,何不利用专业知识来帮助他们疏导心理的郁结呢?“残疾人是个特殊的群体,一个人的力量太微薄,如果大家团结起来,相互鼓劲,相互帮助,也许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抱着这样的想法,李雨创建了“残疾大学生”QQ群,希望通过这个平台让大家相互交流,彼此出谋划策、排忧解难。他为自己取名“大侠铁拐李”,就这样开始了在网络江湖的“侠客梦”。   熟悉李雨的人都知道,“大侠铁拐李”身有绝学,他用一只手敲击键盘,却能五指翻飞,如别人的双手一般灵活。“我从受伤后的第二个月就开始练打字了,早已熟能生巧,不能因为打字慢而耽误帮别人呀。”李雨笑笑。   在李雨善意的感召下,“大侠铁拐李”和他执掌的QQ群名动江湖,现在已有200多名成员活跃在群中。“我并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心理医生,用对待病患的方式来与他们相处,我把他们当朋友,用我的专业知识给他们一些帮助。”李雨说。   拄双拐男生的吃饭问题   去食堂吃饭,对一般大学生来说,是每天最普通不过的事情,可对残疾学生特别是拄双拐的残疾大学生来说却是一个很苦恼的问题。   李雨的QQ群里就有一名上海高校的大一学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这是个性格内向、敏感的男生,他每天最害怕的事情就是去食堂吃饭,因为他解决不了拿餐盘的问题,又不愿让同学帮忙,更怕看到别人异样的眼光,于是只好去校外的饭馆单独点餐,虽然有服务员端菜避免了无法拿餐盘的尴尬局面,可时间久了,生活费自然不够用。无奈,男孩向李雨求助。   李雨得知来龙去脉后马上告诉这个男孩,他可以去学校的后勤部门求助食堂的师傅,请他们帮忙提前打好饭放在食堂某个固定的餐桌上。如果暂时还是适应不了在食堂吃饭,也可以直接请师傅打好饭后放在食堂后厨,放学后直接在后厨吃饭。男孩听了后如释重负。之所以能迅速为男孩支招,全因为这个问题李雨很早就遇到过。因为肢体不便,李雨不得不处理很多尴尬的生活问题,比如吃饭、上厕所、坐公交……但正因为自己都经历过,反倒让他能迅速给出现同样问题的残疾朋友支招。   你比我还多一臂一腿   2011年7月,顺利考上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的李雨,提前来到学校,由于还没有开课,李雨每天有充足的时间泡在网上,帮助群里的网友们解惑释疑。那时候,他认识了一个湖南姑娘小孙,小孙告诉李雨,她的左侧上下肢不灵活,没有力气。可在聊天中,李雨渐渐了解到,小孙的肢体并没有病理上的残缺,她实际是患上了一种叫做“心因性肢体障碍”的心理疾病。简单来说就说,她的肢体并没有问题,但在长期心理暗示及生活习惯的作用下,她的左侧上下肢渐渐失去了活动能力。   由于身体不协调,小孙变得很自卑,年过30还每天窝在家里无所事事,长期的抑郁还让她患上了贪食症,每天一直不停地吃东西,身材严重走样,听到小孙的故事,李雨很着急,“你比我多了一臂一腿,为什么不珍惜呢?”李雨先传“心法”,给她讲自己用铁拐的故事,因为用坏了无数的拐杖,上大学后,父亲专门给他打造了一副铁拐杖,这拐杖虽然结实但却足足有六七斤重,对于只有一条腿一只手臂的李雨来说,每天拄着这副铁拐杖很不轻松,刚开始走不了几步路,他就要歇一会,要强的李雨不服输,他每天举哑铃锻炼臂力。如今,李雨的左臂壮实得很,铁拐在他手中似乎看不出分量。   小孙听李雨说起这些,下决心改变自己,李雨又开始传授“外功”,为她定制了一套个性化的治疗计划,循序渐进。让她先从改变自己的日常习惯开始,每天透过网络,李雨监督小孙用左手刷牙、洗脸、梳头,一段时间后,他又让小孙试着用左手提一小桶水,炒菜……为帮助小孙控制饮食,他刻意地让小孙分散注意力,时不时给她安排一个小任务让她完成,减少她吃东西的时间,日日苦练终小有成绩,如今两年过去了,小孙的情况有了很大的好转,虽然左腿还有一些不太协调,可左臂已经运用自如,最让人高兴的是,小孙戒掉了贪食的毛病。最近,李雨又通过自己的关系帮她找到一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继续治疗。   小鱼,是群里的一名同济大学的女大学生,因为脊柱侧弯的问题,她的身形不那么好看,长久下来,性格有点古怪,常常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和同学闹别扭。前阵子,她的好朋友被男生追求,看到好朋友和别人互生好感,小鱼心里很不是滋味,她告诉李雨,不能接受好朋友和别的男生搞“暧昧”,害怕对方有了男友后,会疏远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孤独。另一方面因为大家年纪相仿,看到别人有男朋友了,而自己还是孑然一身,她觉得很心酸。因此,在言语上,她故意对好朋友冷嘲热讽,一来二去,两个人开始冷战,十多天不说话。   李雨听了小鱼的倾诉后,明确地告诉小鱼,这件事她错了,别人的感情不要横加干涉,要打破僵局,必须主动跟好朋友道歉、示好。他叮嘱小鱼去超市买点好吃的,这样可以先化解一下凝重的气氛,缓和气氛之后再敞开心扉告诉对方自己的担心,相信好朋友会理解并原谅她的。几天后,李雨在网上问小鱼事情的进展,小鱼高兴地说:“正如你所言,我们已经和好了。”“据说后来小鱼还和那个男孩成了朋友。”李雨笑着说。   向更专业的方向   除了解答各种心理问题,李雨希望“残疾大学生”QQ群能更有效、更实用,两年来,他养成了习惯,每周日,他会雷打不动地把一周在网上搜集的各种有关残疾人就业、优惠政策等方面的信息汇总发布到群里,供群员共享。   如今研二的李雨正忙着跟导师做实验、做项目,虽然学业繁忙,但他对残疾人的关注从没减少。曾经,一位因为精神性残疾而遭受不公待遇的网友通过网络向李雨求助,李雨非常积极地帮助她投递各种投诉材料。又比如,他同一位北大的学生一起策划了一场残疾人出游赏樱花的活动。“他们中有很多人都不能正常走路。”虽然最终参加活动的只有20多人,但李雨还是很开心。“多出来走走,多做运动,对残疾人的身心健康很有益。”   “我接触了很多有心理障碍的残疾人,在他们的负面情绪面前,简单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虽然能解决一些问题,但实在是太弱小了。”李雨希望通过更加技术性的手段,从病理层面做一些实际的工作,他现在专业研究的方向就是“语言障碍是因为有脑机制方面的异常”。
范文二:铁拐李抬杠有一天,素来好玩的铁拐李游兴大发,便身背宝葫芦来到了都城,只范文九九网见迎面一大店铺,招牌上写着“抬杠铺”三个大字。拐仙看了觉得十分奇怪,心想:我铁拐李走南闯北,天上人间什么稀奇古怪的事都见过,唯独没见过专门抬杠的店铺。也好,今天我倒要见识见识。他来到店铺门前,发现大门上贴着一副对联。 上联是“天下之事样样要抬杠”,下联是“进铺之人个个输吾手”,横批是“唯我独赢”。拐仙看罢,气得大喊一声:“掌柜的,我铁拐李今日来与你赌输赢!” 掌柜不慌不忙地站起来,拱拱手,说:“客官有礼。丑话说在前头,若我输,情愿将此店输给你,但不知客官所押何物?”拐仙将宝葫芦放在柜台上,说:“若我输了,情愿将宝葫芦给你。”掌柜将宝葫芦轻轻一转:“这个葫芦有何用处?”拐仙笑道:“我这宝葫芦,乃是天上有、地下无之物,能消灾灭害,包治百病!” 掌柜听完,冷笑一声,拿起宝葫芦便朝内屋走去。拐仙急忙大叫:“你为何一言不发,却拿走我的宝葫芦?”掌柜转过身来说:“我赢了!”拐仙气呼呼地质问:“还未抬杠,我怎么就输了?” 果然,掌柜只说两句话,拐仙便满面羞愧,张着大嘴,半天也说不出一句话,只好悻悻而去。 大家猜猜看,掌柜说了句什么话,赢得了拐仙的宝葫芦呢?
范文三:铁拐李的葫芦 铁拐李是什么生肖铁拐李的故事点击我评论 分享收藏文章[ 11:23]
来源:娱乐沸点
责编:葛美洁[摘要]铁拐李,八仙之首,原本是一名俊俏的公子,后看破红尘,得道升天做了八仙之首。如今也有很多的电视剧会编排关于八仙的故事,那么八仙中的铁拐李真的是像电视剧那样的吗?铁拐李的故事到底是怎样的?铁拐李的葫芦叫什么?我们一一来了解。目录1、铁拐李 2、铁拐李是什么生肖 3、铁拐李的葫芦4、铁拐李的故事 5、铁拐李的药铁拐李铁拐李又称李铁拐,是汉族民间传说及道教中的八仙之首。相传名为李凝阳或李洪水,或名李玄,字拐儿,自号李孔目。生卒年约公元前418-326年。巴国津琨人(现重庆市江津区石门镇李家坝),现今李家坝仍有药王观和拐李祠等遗迹,该遗迹坐落于九本秋柑橘果园内,大部分建筑毁于清代,现仍保留基石残垣,铁拐李晚年修道于石笋山,现今河蹁李家大院仍遗留李玄故居等遗迹,药湾大院曾是铁拐李炼丹济世的地方,现更名为(乐湾大院)虽为著名的道教八仙之首,但其见诸于文献则相对较晚。据著名学者华轩居士根据多分民间史料考证铁拐李幼年时天资聪慧而闻名于巴国,李耳(太上老君)骑牛云游巴国机缘识得幼年李玄见其非凡给予点化,巴王多次邀李玄为官均遭其拒绝,公元前316年巴国遭秦(秦惠公)所灭,当时连年战乱,百姓民不聊生,处处饿殍,遭受国破家亡的李玄从此灰心丧气,看破红尘,离家出走,去华山学道访仙,晚年修道于石笋山。成仙后,铁拐李精专于药理,并炼得专治风湿骨痛之药膏,恩泽乡里,普救众生,深得百姓拥戴,被封“药王”。八仙中,铁拐李为年代最久,资历最深者,汉族民间传说为八仙之首,相传现今李家坝的多数李姓仍属铁拐李后裔。成仙经历借尸还魂说李玄本乃一眉清目秀、文质彬彬、身材魁梧的读书人,是个体面的伟丈夫。因考场腐败,多次名落孙山,从此灰心丧气,看破红尘,离家出走,学道访仙,专攻修炼之术。几年过去,李玄自感收效甚微。一日,他悟得不长进之因:修行道业没有名师指点,靠己一得之见,事倍功半,道业难成,便决心跟随老子学道。(据著名学者华轩居士考证,在李玄的出生的春秋年代并没有实行科举制度,考场腐败,多次名落孙山等说法待更多史料考证)后来,李玄(铁拐李)在石笋山修炼闲暇之余在山上漫步游赏,骤听仙乐嘹亮,抬头一看,空中祥云缥缈,霞光万丈,瑞彩千条,近空出现一头青牛和一只仙鹤,上面各自坐着太上老君和宛丘两位仙祖,铁拐李慌忙跪拜道:“不知仙祖驾临,未能备迎,望......。”“哈哈哈”老君笑道:“你道术大有长进,实属不易,我和宛丘打算到各地出游,欲带你同去,你务必在十日后神驰我处,不可失约,切记。”老君言罢,驾牛、鹤而去。转眼十日期限已到,铁拐李对徒弟杨子说:“为师应师祖之邀,神魂离去,肉身留在此处,尔等要悉心看护,如若过了七天不见我的神魂归来,足以证明为师已列仙班,你就将我的肉身焚化。以七天为期,千万记住!”说完李玄盘膝而坐,气沉丹田,神灵出窍,飘然而去。待他离去的第六天半夜,徒弟杨子在睡梦中遇到一白发老翁,这老翁慈眉善目,红光满面,手持一把佛尘,老翁微笑着对杨子说:“你母亲将故去,你快回去给你母亲尽孝送终吧,你家附近的一个山头上有一块岩石,形状似老鹰嘴,岩石下有个小山坡,小山坡处土桥子,边上住着一户董姓人家,待你母亲死后,将你母亲埋在那个小山坡,那姓董的人家为人厚道,他们一家在小山坡一直守护着那批宝物多年而不据为己有,等着有缘人去挖掘,挖出的宝物要立即搬到附近一个叫山沟头的地方,找到姓罗的人家藏匿起来,离开时要言谢董家人,你要对他们祝福,祝福他们董家子孙昌盛,万年香火不断,世代兴旺”。
范文四:铁拐李借尸还魂   在源远流长的神话故事中,真是无奇不有。八仙之首的铁拐李在人们的印象中,是一副蓬头垢面、坦腹露胸的乞丐样,还瘸了一条腿。可又传说,他原是一位风度翩翩的读书人,这其中有何缘故呢?   相传八仙之首的铁拐李,原名李玄,是一位身材魁梧、风度翩翩的读书人。因官场腐败,怀才不遇,便灰心丧气,看破红尘,决心跟随老子学道。后遇太上老君得道。   一天,他接到老子的请帖,邀他一起去游华山。他便把躯壳留在洞中,元神出壳。临行前叮嘱徒弟说:“如果七天我的元神还不回来,你就把我的尸壳焚化。”   为什么要焚化呢?道家认为人的魂藏在肝里,魄藏在肺里,元神出游时魂要跟着,魄却留下看守躯壳。过七天元神不返,躯壳就会腐坏,所以要烧掉。李玄的元神逍遥自在地去游山逛水了,徒弟却要看守着躯壳不能离开,以防躯壳成了虎狼的点心。   无巧不成书。到了第六天,徒弟的哥哥跑来说母亲病危想见他一面,让他赶快回家尽孝道。徒弟恪守师命,又坚持一夜。到了第七天,师父还未回来。一直等到晌午,徒弟等不及,便一把火烧了尸首,跑回家去看望母亲了。   待李玄神游归来时,已不见了自己的躯体,魂魄无所归依。恰好当时附近路旁有一饿死的乞丐,尸体还算新鲜,李玄于慌忙之中,便将自己的魂魄附在了这具乞丐尸体之上。借尸还魂后的李玄,蓬头垢面,坦腹露胸,还瘸了一条腿,与原来的李玄相比,已是面目全非。他急忙想把元神跳出,忽听山顶传来太上老君的训斥声:“这是天意,不可有违。”太上老君现身并说:“道应该在表相之外求得,不可只看相貌。只要你功行圆满,便是异相真仙。”这一番说教使李玄最终接受了这个躯体。   为支撑身体行走,李玄对着原乞丐用的一根竹竿喷了一口仙水,竹竿立即变为铁杖,借尸还魂后的李玄也因此被称为铁拐李,而原来的名字反被人忘却了。   (李欣欣/荐稿)
范文五:铁拐李的绝招   姜是老的辣      古时候,有个弃老国,国王十分荒谬,为了强国,竟然规定:凡是老人都要驱逐出境,国中只留下青壮少年。宰相瞒着别人,偷偷挖了个地窖,把老父亲藏着奉养。一天,天神拿来两条一模一样的蛇,对国王说:“你们要是不能分辨雌雄,你的国家七天后将要消亡!”国王和大臣们都分辨不出,只好诏告全国,重金悬赏,但还是无人能识。宰相悄悄从老父亲那儿讨教了办法,把蛇放在细滑柔软的丝帛上,烦躁不安的是雄蛇,蜷曲不动的是雌蛇。没想到天神又拿出一块四四方方的檀木,要他们分辨出头和尾。这事又难倒了弃老国的人。宰相又向老父亲求教,父亲叫他将那块檀木掷于水中,头重,沉入水里,尾轻,浮出水面。弃老国终于逃过了劫难,国王重赏宰相,问他是如何知道这些办法的?宰相先要国王赦罪,再才如实禀告。国王知道了原委,感慨万分:“多亏了老人的智慧和经验,才使国家幸免于难啊!”于是诏令全国,不再弃养老人,并将国名改为尊老国。从此,尊老国因有老人智慧代代相传,越来越富强了。   由这个小故事,奇奇记起了几句夸奖老人的民谣:“蔗是老的甜,醋是老的酸,酒是老的醇,姜是老的辣。”老人最宝贵的就是经过岁月的历练,积累了丰富的人生经验,这种经验常常就是处世的智慧。这期“金榜?擂台”的四个故事,就如同老姜的滋味……      几十年赶车生涯,长鞭一甩出经验;十八盘传授绝技,孙子翻车悟高招――   ■第一个故事   铁拐李的绝招   文/李昌国 图/贾培生      铁匠铺来了一群狼,让铁匠给它们钉掌。铁匠说:“我干了大半辈子活儿,马掌、驴掌、骡子掌,钉掌无数,可从没听说过狼还要钉掌。”狼们说:“这有啥大惊小怪的!让你钉你就钉,废啥话呀!”见群狼气势汹汹,铁匠只好给狼们一个个钉了铁掌。钉了掌,狼群直奔十八盘而去,想要凭借“铁蹄”翻山越岭,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血洗十八盘。不料,在九曲十八弯的盘山道上,狼群被车把式铁拐李拦住了去路。狼群受阻,恼羞成怒,群起而攻之。铁拐李挥舞赶车的大鞭子,左右开弓,直抽得群狼哀嚎狂奔,四散而逃。   这本是流传在燕山一带的一个传说,不过是说十八盘那九曲十八弯的盘山路确实难走,连狼走都要钉副铁掌呢!这十八盘四面环山,只有这条崎岖危险的盘山路与外界相连,村里人到山外赶集上店,互通有无,就靠一辆大马车。至于车把式铁拐李,却真有其人。不过,如今铁拐李已年过花甲,感觉身子骨一年不如一年。他在六十六岁生日那天,正式确立长孙李老倔为车把式传人,接他的赶车鞭子。   在九曲十八弯的山道上赶车,是玩命的营生,没真本事哪行?李老倔迫不及待地要向爷爷学赶车功夫。可铁拐李连车边都没叫他碰,而是让他住进马棚,每天半夜叫醒他给牲口添草料。李老倔犯了驴脾气:“不是说让我当车把式吗,咋让我当起了饲养员呀?”铁拐李告诉他:“咱十八盘一百零八户,五百一十八口人,独我铁拐李这个车把式一当就是几十年,凭啥?凭的是三个绝招。夜宿马棚、勤添草料,这就是当好车把式的第一个绝招。俗话说马无夜草不肥,只有让牲口吃饱喝好,白天它才能给你卖力驾辕拉套。”   待李老倔住了一个月的马棚后,铁拐李才让他跟车,学习扬鞭使闸这些驾驭功夫。李老倔虽是个倔驴子,却很有灵性。半个月后,铁拐李见他能把大鞭子甩得“啪啪”山响,指哪儿打哪儿,才让他赶着马车试着上路。李老倔喜形于色,问道:“爷爷,这甩鞭子驱使牲口的功夫,就是当好车把式的第二个绝招吧?”铁拐李却摇头说:“这能算啥绝招呀?是车把式人人都会这一手。只有别人不会,唯独你会的功夫,那才配叫绝招。明天带我让你到盘山路上,让你见识一下第二个绝招。”   次日清晨,公鸡叫过三遍,铁拐李就喊起了孙子,套上车,再拉上一车柴禾,去滦河边的镇上赶集。铁拐李的马车是双骡一马“三驾套”,使熟顺手的牲口。铁拐李放下车闸,“啪啪啪”当空甩响三鞭子,马车便出村直奔东岭的盘山路。待到一轮红日露脸,马车已顺着盘山路缓缓向岭下驶去。   这盘山路坡陡弯急,路宽不过八尺,车轱辘就像耍杂技踩钢丝似的,紧紧擦着路沿走,外边是一落千尺的峭壁峡谷,真叫是一个险。李老倔看得头晕目眩、胆战心惊,坐在车上连口大/article/铁拐李传奇.htm气都不敢出。再看铁拐李,坐在车辕上,怀抱鞭子,哼着皮影小调,那悠然自得的劲儿,让人从骨头里往外服这块“老姜”――辣!到了岭下,一路上提心吊胆的李老倔抹着满头的冷汗说:“爷爷,这回我知道当好车把式的第二个绝招是啥了,就是‘练胆’。没胆子,甭想赶车走这九曲十八弯。”   铁拐李点点头,随后又摇摇头,说:“不错。可要想走好这处处有险的盘山路,却不能光凭胆子,还得会使唤牲口。知畜善任,畜尽其才,这才是当好车把式的第二个绝招。”   李老倔听罢,笑道:“爷爷真逗!是‘知人善任,人尽其才’,哪有‘知畜善任,畜尽其才’的说法。”铁拐李捋了捋胡子,说:“骡马通人性,人畜一理。这车把式,往小了说,就是个赶车的;往大了讲,可比三军将帅,朝廷里的皇帝。皇帝讲的是用人之本,得会驾驭文武百官;将帅讲的是用兵之法,要善于调度兵马;而车把式讲的是用畜之术,要能驯服驾驭骡马牲口。咱这挂车上的‘三驾套’,就是个小朝廷。这膘肥体健的驾辕骡子,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举足轻重;走车须左右权衡,它直接操控着马车的进退快慢和平衡稳定。那个拉套的撅嘴骡子,别看它身小如驴,却是力大无穷,从不藏奸耍滑拉假套,是一员难得的虎将。再说那匹拉帮套的老马,老是老了点,可老马识途呀,有它在前面领着走这盘山路,万无一失,就像朝廷里的拾遗御史,专管提醒皇帝,修正偏差,避免失误。要是没有这双骡一马‘三驾套’,就算我铁拐李有天大的胆子,敢那么悠然地赶车行走这盘山险路吗?”   教了第二个绝招,铁拐李就渐渐放手,让李老倔独立赶车了。半年后,他把鞭子彻底交到了李老倔手里,退居二线。李老倔纳闷了:不对呀,明明是三个绝招,爷爷只教了我两招。不会是猫教老虎,故意留一手吧?他缠着爷爷,要学第三招,不料铁拐李神色大变,说:“不是爷爷要留一手,这第三个绝招,我……我不能说。”李老倔心里直犯嘀咕:第三个绝招究竟是啥,咋就不能说呢?不说,又咋能知道呢?   三年后,李老倔成了响当当的车把式,可他一直惦记着没学到手的那第三个绝招。他曾曲里拐弯地想套出爷爷的秘密,可铁拐李却始终守口如瓶。直到有一次李老倔不慎翻车,被砸伤了腿,铁拐李赶到医院去看他,他才又大着胆子问道:“爷爷,那第三个绝招到底是啥呀?”铁拐李这才郑重其事地告诉他:“不是爷爷故意留下一招不说,是怕说出来不吉利,犯忌讳啊!其实,这第三个绝招就俩字:翻车。”   一听“翻车”二字,李老倔先是一惊,随后就羞愧地低下了头。铁拐李伸出长满老茧的大手,拍着孙子的肩膀说:“孩子,老姜也自嫩姜出。翻车不可怕,用不着垂头丧气。只有翻过车的车把式才有资格成为赶车高手,知道爷爷为啥叫铁拐李吗?就是因为在一次翻车时,我被砸伤了一条腿。”   李老倔意外地学到了第三个绝招,并由此落了个外号,人称车把式“小铁拐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赣州宝葫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