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谕55级邀请小伙伴你的伙伴共同参与你设计的游戏吧!听听大家对游戏的评价

ISSUU - NLW_eBook_044 (Jun 21-27, 2014) by New Leaf Weekly
NLW_eBook_044 (Jun 21-27, 2014)
NLW_eBook_044 (Jun 21-27, 2014)
New Leaf Weekly is a weekly print magazine for Chinese immigrants who want to get the most out of the Greater Vancouver. The goal of the Magazine is to add to their knowledge of the country, helping them settle down in their new home, integrate into mainstream society, enjoy its pleasures, cope with its complexity and feel at home in Canada. It ensures that Chinese new immigrants feel welcome in their adopted home, preserves and promotes Chinese culture and complements the strength and diversity of Canadian mosaic. New Leaf Weekly is distributed every Saturday in the Greater Vancouver with total of more than 300 locations. The Magazine is covering current events, social issues, trends, lifestyle and culture in Canada, it’ll be a bridge between the Chinese speaking communities and non-Chinese speaking communities, and share mainstream society’s issues to Chinese communities and serve as a communities’ voice for Chinese Canadians.创设情境,激发朗读情感 精心收集的各类精品文档,欢迎下载使用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创设情境,激发朗读情感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企业家要成为新媒体时代的故事大王--百度百家
企业家要成为新媒体时代的故事大王
摘要 : 如果说被人类的普世价值观衡量为一个好故事的人才是一个成功人的话,我们所创办的企业,我们所领导的企业,我们所做的工作要不要让它也变成一个真真正正的好故事呢?
& & & & & & & & & &企业家需要成为新媒体时代的故事大王
& & & & & & & & & & & & & & & &曹保印
主持人梦姣: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这里是“中小微企业成长大讲堂”现场。首先,作为主办方,非常欢迎大家来到活动现场,对于大家的到来我们表示诚挚的欢迎!谢谢!今天,很多人都是冲着“中小微企业成长大讲堂”来的,当然,还有一个非常重要原因是冲着今天的嘉宾曹保印老师来的。他是《新京报传媒研究》前任执行主编,在媒体行业已经做了十几年,是资深媒体人。今天凌晨1:40的时候,曹老师发了一条微博,说今天给中关村企业讲新媒体运营有一点目的。他说“我不讲理论,我只讲故事,一定要把大家讲晕了。如果晕不了,今天曹老师就不走了!”咱们今天就看看曹老师用什么样的故事把企业家讲晕了,下面以热烈掌声欢迎曹老师。
曹保印:说实在话,在这个温暖的午后,闻着咖啡的香味,让人感觉特别温暖。刚才主持人说了,我今天不想给大家讲理论,一点都不想讲,我就想给大家讲讲故事,讲讲我个人的一些体会——我们企业家应该成为新媒体时代的“故事大王”。如果能把故事讲好,企业一定能够经营好,不仅会有非常好的经济效益,也会有非常好的社会效益;不仅仅这个国家会因为你讲的这个故事变得分外美好,你个人也会因为这个故事而变得美好。
因此,我想说的是,企业家需要成为新媒体时代的“故事大王”。这个“故事大王”需要我们自己的努力。正式讲之前,让大家看一个小短片《回到童年》,咱们先一起回到特殊的年代,回到我们生命中极为特殊的时刻,我们从这个特殊时刻开始来讲讲我的故事,讲讲大家的故事,讲讲新媒体的故事,讲讲企业的故事;最后,把今天这样一个温暖的、飘着咖啡香的下午本身,也变成一个美好的故事。
这个小短片是在怀柔鸟岛这个地方开展的“回到童年”系列活动第一场。我为什么在今天讲演中要先从这个开始?可能有的来听讲演的小伙伴会觉得,你怎么一上来就给公司的产品做宣传?不爽!那么,我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个宣传呢?事实上,这就是我最近一段时间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我们做一个企业或者我们想实现自己人生的梦想,究竟应该从什么时候出发?究竟应该从什么地方出发?我们所有的出发最终是为了什么?
刚才小短片配的音乐就是最近特别流行的《小苹果》,我想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童年路上的小苹果”,你忘记了吗?我们在座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童年是整个人生阶段中最为美好的时刻,那个时候你可以拿上一把小石子和小伙伴痛痛快快玩上一天,现在很多人手上抓一把钻石也未必能寻找到童年的快乐。这个活动中我们做的“杠草”,用的就是随便从路边、田边摘下来的草叶来斗,这种斗草的单纯快乐,回归自然的快乐,不掺杂任何世俗利益的快乐,是我们在这个城市中,在我们这样的年龄,很久很久都遗忘了的快乐。
那么,谁是我的小苹果?我相信在座各位看了“小苹果”短片之后,听了这个歌曲之后,大家都在想人生就这么几十年,再活也就是活一百年,在这个人生旅程中,我们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谁?我们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刻、最能感动我们的时刻,能让我们笑得非常灿烂,有的时候又让我们变得无比的痛苦,几乎是甜蜜与痛苦交织的那些时刻。那些人究竟是谁?他们在哪里?我们做的一切能够为他们带来什么?如果我们有了这样一个想法,有了这样一个目标,有了这种感情和责任感,我相信无论我们做什么,都会因为做这件事情而让自己变得美好。当我们的小苹果知道我们做了这个事情之后,我们的小苹果会对我们微笑,她会说我真的没有看错我当年的那个小苹果。
因此这就来到了第二个问题“我是谁的小苹果”,讲这些看似是非常童话,看似非常不着调,但是我自己感觉这恰恰是最为深刻的。因为我们必须要知道我们为什么出发,我们要走到哪里,将来要往哪里走,我们所做的一切,我们自己的存在感和意义感究竟有多大。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爆炸时代,一个新媒体和旧媒体拼搏的时代,旧体制和新体制博弈的时代,旧的我们和新的我们打架的时代,我们应该好想想,从童年路上走到现在,还有没有自己的小苹果?自己愿不愿意成为他人的小苹果?这也是策划发起“重启童年之旅”的意义和价值。我越来越发现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很多人总是觉得越来越不幸福,钱似乎越来越多了,但是幸福感越来越少了。我们身边也不缺美女帅哥,但是似乎爱情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我们终于组建了自己的家庭,也有自己的孩子,但是连自己心中童年时代一直梦想的自己在太阳底下拥有小小屋檐的那个家反而是没有了。
很多人总是在没有成家的时候特别盼望一个家,特别盼望有一个相爱的人整天在一起厮守,但是真正娶到手或者真正嫁给谁了,又突然发现在忙忙碌碌之中和他相处的时间反而没有和同事相处的时间多。有一次我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做节目,那个女主持人开玩笑,她说曹老师,咱俩相处的时间比我跟我老公相处的时间都多,我说你说的太对了,我跟你相处时间比我跟我太太相处时间也要多。我在教育电视台有很多节目要做,从一个下午两点开始,有时候录节目到十点,八个小时,我真的没有过把八个小时的时间完全给我太太,她也不可能有八个小时完全给她老公。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想想,我们其实活得蛮累。一旦活得蛮累,各种失落、焦虑、不满意、不满足随之而来,我们的幸福感会大大的降低,而一旦没有了幸福感,哪怕把全世界黄金都给你,你也会突然发现自己成为了精神穷光蛋,这时候做企业所有价值和意义都等于零。
假如你因为工作变得不那么美好,你的家庭变得不那么美好,你所爱的那个小苹果变得不那么美好,那么你做的那个企业对于我们这个社会又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呢?是,你是在创造财富,你是在创造美好,但是你创造的这一切不能够给你带来财富,不能够给你带来美好,不能给你最亲最爱的人带来快乐,那我们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呢?我们总是说我们要孝顺自己的父母,总是要感恩于自己的父母,所以我们要做一些事情,但是你回过头来想一想:我们跟父母在一起吃过多少饭?我们跟父母一块唠过多少嗑?我们跟父母在一起玩过多少童年游戏?我们有没有真正进入父母的世界?当这样一个美好暑假到来的时候,很多家长都在想:我给孩子报什么样的夏令营?怎么让孩子玩的开心?怎么让孩子暑假变得那么丰满、饱满而又极为充实?但与此同时,在暑假之前一直给你看孩子的爸妈哪去了?暑假来了,你终于有了时间,你的孩子也终于有了时间,那么你的爸妈哪去了?当我们都只是为自己孩子考虑的时候,你想没想过你作为一个孩子,你的父母又在考虑自己的孩子,那就是你。
因此利用这样一个暑假,我们蛮需要一个活动,就是“重启童年之旅”,就是让我们回归到小时候,回到那样一个纯真无忧无虑的时代去,回到那样一个生命的时刻中去。哪怕用一团泥巴我们几个小伙伴都可以玩得特别开心;摔着泥巴,哪怕身上溅着都是泥点,我们都觉得特别快乐。与此同时我们可以想像一下:当你的父母站在一边微笑着看你回到孩童的时候,他会回到哪样一个年龄?他会不会一下子回到我们现在的年龄?看着自己孩子无论做什么,都是一脸的灿烂!而我们的孩子在看着我们那么投入地玩的时候,从那样一个特别爸妈的状态一下回到玩童状态的时候,他们会不会想:原来我老爸老妈也是一个小孩,他们只是比我们长大了一些而已!原来他们的童年可以因为这样过而拥有这么多的快乐!
现在孩子的童年虽然有那么多的电子游戏,虽然有那么好条件,甚至有孩子能坐飞机出游,但是他们的童年还是如此不快乐,孩子和父母之间有很多的沟通障碍。
中国人一直以来都是希望四世同堂、三世同堂的,但现在一个个小家庭由于计划生育,由于时代的节奏,慢慢变得割裂,我们没有了整个家族的血脉,我们也没有了感情的传承。所谓的伦理、所谓的道德、所谓的人文、所谓的亲情、所谓生命的传承、所谓精神的延续,统统一下消失地无影无踪,我们每个人都成为一个孤立的个体。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怎么才能做好自己的企业?怎么才能让自己的生命和新媒体产生一种对接?怎么样让自己企业产品在新媒体这样一个新的时代环境之中真正的直直击中人们那一颗温柔又脆弱的心?掌握这一点,才能真正掌握企业的命脉,才能真正能够掌握新媒体。
我之所以想让大家回到童年,就是这样一个支撑。事实上可以想,当这样一场活动展开之后,当活动击中人的心灵之后,无论老人、孩子还是自己,都收获满满的幸福,而活动本身巨大的商业模式,不同于现在所有的夏令营,也不同于现在所有的旅游产品,它真的就是回归生命。而我们做企业真正要做的就是要回到生命本身,从我们生命出发,让自己生命更加美好,从而让别人生命、让我们整个世界变得美好,这个时候企业才能做得好。因此,很多人并不真正理解“重启童年之旅”的意义和价值,我们要让那些高高在上、身处云端的人回到地面上来。我们的合作伙伴,有的是京城四大俱乐部,那些在我们眼中已经非常成功的身价上亿的人,让他生活在云端的时候思考怎样回到地面,怎样尽自己的社会责任,怎样重新出发让企业变得更美好,这才是真正的理解“重启童年”。
多少人忘记了自己曾经美好的童年?我做这样一个事情,又是在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讲的是生命的故事,就是我们和世界对接碰撞的故事,这也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新的商业模式。因为当中国社会走到今天,当中国整个转型和变形到了今天之后,我们所需要的恰恰是回到我们生命的本身,回到我们做一切事情的出发点。掌握好了本质,掌握好了方向,才能越走越远,我们才能真正的像《绿野仙踪》中的那个多萝西一样,最后顺着那条黄金路走到自己美好的城堡里。假如你不知道这样一个出发点,最终你进的并不是黄金城堡,而有可能就是一个地狱!这是为什么一开始先给大家放一个片子,先来说这个事情,下面开始真正进入主题。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人人都爱听故事,但是什么时候我们才能真正相信故事呢?就是在童年的时候。只有回到了童年,回到了开始玩游戏、开始接触这个世界,开始把这个世界的一切都当做游戏玩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相信故事。假如我们现在跟小朋友讲一个故事:现在,咖啡馆里的桌子都活了,桌子也在竖着耳朵听,桌子也在交谈,桌子也在和我们皮肤轻轻地非常温柔地摩擦……。孩子是相信的,但是我们就不相信。我们不相信这并不是好事,因为我们对这个世界已经失去了兴趣,我们不能从世界中时时处处发现美好,所以我们需要做出改变,我们需要活的越来越单纯,越来越透明,越来越对这个世界中的一切都能有一个美好的而又敏感的感触。一旦这样,想象力就会得到真正扩大,产品设计才能真正触及灵魂,所做的项目本身才能对整个人类,包括身边的人产生价值。
只有回到童年,才能回到一个人的生命出发点,只有从一个人的生命出发点出发,我们所设计一切的东西才是真正地为生命服务。因为在今天这个社会,今天的中国人,今天的很多中国企业家,很多的中国工厂,包括中国的政府,毫不客气的说并不尊重生命。假如我们真正尊重生命,就不会出现三聚氰胺,就不会出现大量的农药残留,就不会出现不加标签的转基因食品,就不会出现我们的孩子不能够正常上学,就不会出现我们在座的各位如果你没有京籍户口,买一辆车都给你限制各种各样的条件,那么也不会出现那些大肆泛滥的毒品。因此我就说,只有回到这样的童年,回到生命本身,我们才能够创造出符合生命所需要的那些美好的产品,也只有回到童年,才能回到一个世界的生命出发点。我们做的所有企业,都是用一个新的角度来观察这个世界,我们是用我们的生命来和这个世界对话,我们要相信这个世界是有灵的,我们要相信这个世界是可以听到的,包括今天会场中这些所有的绿植,相信它们都可以听到我的声音,听到各位的呼吸,还可以感受到各位的气味、体温。为什么?因为我相信万物有灵,只有把我们自己放在一个万物有灵的出发点,我们做一切才会有灵气。
打个比方,我这个企业是生产某种工业产品,是没有生命的,所以我做的一切事情都可以是冰冷的、理性的、克制的、工业化的、流水化的,那么你如果这样想,以我的观点,我认为你错了。人类所有的做法一定最终要回到人类,我们从这个世界出发,目的还是为了这个世界。因此我们在办企业的时候,在和无论是新媒体还是旧媒体发生碰撞的时候,我们就得想想是不是为生命做到了一些东西。因为我是做新闻的,各种的新闻形态,我全都深入的体验过。我们做新闻的,做到一定的高度都会达到一个共识,也就是最好的新闻一定是最有人气的新闻。所有的新闻都是和人有关,每一个字、每一段音频、每一个视频、每一个镜头、每一个画面,它都一定要和人有关。假如抛开了人,抛开了人的世界这样一个起点,那么你所做的一切都将是毫无疑义、毫无价值,甚至是罪恶的。
当我们回到世界的出发点,才能知道企业是什么,互联网是什么。我们创办企业的人、我们作为一个企业的员工、我们作为家庭成员,我们是谁。更重要的是童年是蓬勃的生命力,童年是无限的想象,只有在童年,也只能在童年,我们的生命才可以真正的蓬勃,我们才有无限的力量,无限的热情,无限的想象。我们看到那颗星星都觉得星星上面有一个美好的人在向我招手,我们看到月亮就想到嫦娥一定在上面抱着白兔捣药。这种想象力,对企业的人来说是极为珍贵的。因为我们每天过着刻板的生活极为无聊,如果所有企业都是没有任何活力,没有任何生命力,没有任何想象力的,可以想象这个企业怎么可能做得好。
我希望,也期待,无论做自己的具体工作,还是做企业,都要想到从童年的状态来出发,无论到哪个年龄段都不要说自己老了。前两天有几个媒体朋友到办公室聊天,其中一个年轻人二十五六岁,他说怎么看你不像四十岁的人,你怎么像三十岁的人,我说就我这样我自己都觉得我是五十岁的人了,他说不是,我觉得你浑身充满了活力,我说你为什么非要对年龄那么在意呢,我也可以是8岁,你也可以是8岁。中国人太在意年龄了,一旦一个人太在意年龄,那么你会慢慢不自觉地给自己施加很多压力。事实上人每时每刻都可以回到自己的童年,都可以用自己的童年状态做好一切事情,无论企业创办的成功者,还是企业创办的失败者,都没有关系,你就说我还是孩子,我还在和这个世界一起迈步。当人人都爱听故事的时候,这个故事从什么时候出发好?就是从童年出发好!这个童年并不仅仅是生理上的童年,你千万别这么想,否则你就真的想错了,因为这个童年是我们的一个价值观,是我们的一种精神状态,是我们的一种信仰,是我们的一种追求,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期待,更是我们创造世界的目的。
但是很遗憾的是人人都爱听故事,未必人人都会讲故事。听故事人人都会,随便一个小孩来讲故事,他都会听,他是自然而然的听,但是讲故事讲好故事,特别是能够从讲故事中找到新意的故事,那是非常难。而对于企业家来说,我们就是在讲一个故事,更重要的是未必人人都会讲自己的故事,讲故事是一种能力,这个能力并不只是口头表达能力,也不只是你写作的能力。我所说的讲故事不同于一般意义的讲故事,是讲我们自己的生命故事,能不能让你这个生命故事有起承转合,有铺垫有高潮,有一次又一次的高潮,最后达到一个顶峰就像戏剧、交响乐这样,这是需要一个能力的。而做企业的人,尤其是会讲故事的,讲自己的故事,也就是一种创业,更是一种智慧、一种能力和一种勇气。创业非常艰难,别看很多人创业很美好,有的人见了哥们说,哥们,创业了,其实有的带着羡慕,有的带着嫉妒,有的带着恨,有的带着挖苦,有的带着嘲笑,有的带着各种各样的心态,但是我依然坚信创业者是有勇气的,我们在座的各位绝大多数都是创业,敢创业,说明你有了把握自己的智慧,有了能力也有了底气。
话又说回来,很多人看似在讲自己的故事,看似在创业,实际上是在重复别人。别人做了什么,我觉得这个不错,我也应该去做,别人做了什么,看着不错也去做,别人怎么做,我也怎么做,别人潜规则我也潜规则,别人靠权力,我也靠权力,别人靠美色,我也靠美色,别人靠金钱,我也靠金钱。看似你在创业,对不起,其实你没有,你是在和别人一起做。真正的创业,一定是可以让这个世界多一种观察它的美好角度,一定是在这个世界上36800条道路中,有一条是你自己走出来的,而且这一条路不是通向垃圾堆,而是通向一座神山,通向一座神庙,关键是我们自己有没有把自己放在那样一个高度之上。
讲故事来说,我始终觉得,所谓成功就是留下了一个好故事。今天的“成功学”简直是泛滥,人人都想成功,人人都以成功为自己人生最高目标。人人都觉得我要是当了一个多大的官就是成功了,我要有多少多少钱就是成功了,这个企业办得全世界都是,比成吉思汗都厉害,那我就是成功了。错,如果把真正古今中外历史好好的看一看,真正坐在自家沙发上什么都不想,闭上眼睛两分钟,真正品位一下会发现,这个世界上再伟大的人,留给这个世界的就是一个个故事,那些宗教领袖们为我们这个世界留下的是一个个故事。那些政治家们,无论是凯撒,还是拿破仑,他们留给这个世界的不就是一个故事吗?无论是真正的学者,像苏格拉底、柏拉图、孔子、孟子,这些人最终给世界的还是关于故事。他们留下的是故事,将来我们留下的不也是故事吗?既然我们将来留下来的是故事,为什么不能现在把我们做的事情当成一个故事慢慢的来写,把它写好?为什么不把我们所做的事情整个变成一个故事,将来在月光之下,在野草旁边,在小小的院子中,一个老爷爷摇着蒲扇,给不知道你的哪一代的孩子讲一个故事,他讲的是你的故事,也许你的这个后代不知道是你的故事,可是你这个故事留在了这里。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这一点,我们的企业就是成功的,无论做的有多大或者有多小。中国人讲人过留名,雁过留声,那只是为了单纯的追求个人名声,但真正核心的就是留给这个世界的故事。
所以被人类的普世价值衡量为一个好故事的人,那才是一个真正的成功人。人类的普世价值有哪些?追求正义、自由、民主、文明、人性、宽容、善良,这些都是人类共有的价值。现在有些人不承认人类有普世的价值,只承认这个社会有核心社会主义价值观,其实这两者之间有很多相通的地方,我们没有必要非要不承认一个,然后二者之间形成对立。如果说被人类的普世价值观衡量为一个好故事的人才是一个成功人的话,我们所创办的企业,我们所领导的企业,我们所做的工作要不要让它也变成一个真真正正的好故事呢?假如企业家如果从这样一个角度思考问题的话,就会发现在做企业的时候,不用整天愁眉苦脸,今天赚了多少,明天赔了多少,而是始终以一个游戏的心态,一个纯真而美好的心态,把它做得更好。
但是很遗憾的是中国人不会听故事,更不会讲故事。我最近一段时间一直在研究中国的国民性,我越来越发现中国是缺乏想象力的民族,这点太可怕了。中国人做很多事情总是循规蹈矩,别人让怎么做我就怎么做,别人不让我怎么做打死我也不怎么做,我所有的一切都是按规矩去做,全部在一个所谓的规则范围内,而这个规则又不是我们自己制定出来的,而是一个巨大权力拥有者或者一个利益集团给我们制定出来的,由此而来,我们变得完全没有想象。从中国夏朝一直到今天,咱们都不用避讳,我们的社会形态一直就是以专制的方式出现,在一个专制社会之下是不可能允许你有自己的想法。如果你没有自己的想法,你是不可能有想象力的;如果你没有想象力,你绝对做不好一个企业,你更不可能和新媒体画出任何的关系。所以自媒体的发展过程就是打破专制禁锢的一个过程,是让人自由的一个过程,让人的想象力充分扩张的过程。
但很可惜,在这条道路上,中国人走的异常艰难,艰难到有时候我们自己不可想象。因为中国人爱讲道理,不爱讲故事,这个道理还是大道理,如果你要冷静的想一想,你看看,你想想你爸爸妈妈,你的老师,给你在说某一个事情的时候,是不是给你讲道理。我们自己对我们的孩子,对我们的员工,也总是讲道理。我们的官员对老百姓也要给你讲道理。但是这些道理往往是苍白无力,假如把我们这种形式放在戏曲舞台上,一下看出一个效果,觉得人怎么那么可笑,但可笑之后是可怜,可怜之后是可悲,可悲之后是可叹,可叹之后就是可哀。如果是这样一个人的话,想想我们还能做出什么样美好的企业呢?
因此我们做的事情要改变,要给自己想象空间,要让自己会讲故事。另外很遗憾的是中国人总爱将故事当故事,而不会将故事当现实,因为所有的故事一定都是一种智慧传承,一定都是一种理念的传承,是一种精神的传承,是一种血脉的传承。如果我们给孩子讲故事,孩子会把这个故事用到自己生活中,会认为是真的,如果给成年人讲故事,他不信,他就当成一个故事,他永远不会把它当成现实,于是他就会告诉你,你做那个事很荒唐,不可行,你就是在编一个故事。他岂不知故事才是最美好最有价值的。他这么一说,一个人说,两个人说,三个人说,四个人说,五个人说,慢慢的你也不再讲故事了,中国人因此而喜欢变得抽象,特别的抽象。
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有一个毛病,做任何事情就是坐在那想,我想这个事情怎么做,我想这个事情怎么做好,我想这个事情怎么处理,我想这个事情究竟是什么事情,可是始终不走出自己的书斋不走向田野。在这点上西方跟我们有一个最大的区别。西方人遇到什么问题,包一背伞一拿搞田野调查,而我们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从幼儿园上到小学,小学上到中学,中学上到大学,大学上到硕士,硕士上到博士,博士还读个后。后倒是后了,他却一直在这个里面,然后他再开始又一轮的循环。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种循环,最后又能带来什么呢?就会让我们的一代一代的人变得没有想象力,不知道脚踏实地立在大地上是什么感觉,不知道全身心的裸体匍匐在大地上,把我们自己作为一个自然之子,和大地一起心跳的时候,才会感觉到你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真正从大地的母亲子宫中分娩出来的孩子。
现在土地的温度究竟有多高,恐怕没有人知道;现在的草地温度究竟是多少,我不知道在座各位知不知道。因为我们已经没有了时间躺在草地上感受那个草的柔软和温度,已经没有那个精力或者也不愿意找一个旷野之外四处无人,裸着体趴在大地上,和大地说话。有人说你是神经病吧,太神经病了,发疯了,但是我们真的想一想,我们人为什么成为自然之子,你既然是自然之子就应该和自然有真正的交融,你有了这种交融,你和它一起跳动的时候,你才能知道你的生命意味着什么,这个时候你的想象力才会被激发,你的勇气、胆识才会被激发。一旦我们打破了这个禁锢,一旦让我们自己的肉体成为自然的一部分,那么你所有的事情都一定是从自然出发,遵循自然的道理,最后能够达到一个非常自然而然的效果。自然而然的效果是所有企业家梦寐以求的境界,也就是我不用管了,我无为而无不为了,因为我的企业已经进入了一个非常美好的循环,到那个时候,你每天来到大师咖啡,喝着咖啡,看看书,听听音乐或者来这听听讲座,那这个企业就会朝着一个美好自动运行,这才是最终所需要做的。
为什么说企业家是最应该讲自己故事的人?比如有两个人,在座没有人不知道,乔布斯已经离开这个世界,他已经在另外一个世界中研究苹果,我不知道上帝现在用iPhone几,你们现在用的用iPhone5,估计现在上帝用着iPhone6,不知道上帝用不用微信和微博。比尔·盖茨虽然现在已经不再做微软董事长,他把所有财富都拿出去帮助这个世界上的人,包括帮助中国孩子。现在再谈比尔·盖茨的时候,年轻人在谈比尔·盖茨的时候,当我们这些人在谈比尔·盖茨的时候,当我们在吃饭的时候聊天谈比尔·盖茨,可以想一想我们谈的是什么,谈的就是故事。比尔·盖茨只不过讲了自己一个梦想的故事,乔布斯也只是讲了一个自己梦想中的故事,所以他们从这个故事出发,来做了自己的这个企业,最后又回到了一个故事,他把自己所拥有的财富全部都回馈于这个世界,这才是一个真正讲故事的人,这才是把故事讲得特别美好的人。
我们中国的企业家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像他们一样这么讲故事?有多少人真正能够按自己的理想一直不停的走?当达到一个境界之后,他发现他所拥有的一切都不是他的,这个时候他才真正做到了中国的政治教科书所说的“来自于社会,还之于社会”。我们只是说说,人家已经在做了。企业家为什么最应该是讲自己故事的人呢?因为我们所办的企业,尤其对创业者而言,这一定是我们自己的理想,一定是我们自己的理想,一定是我们自己的梦想,既然是我们自己的梦想,我们做企业一切目的就是要把它实现,既然是要把它实现,那么我们一定是想把它实现得让每一个人听了都感觉到震动。假如你做一个创业者,你找一个合作伙伴谈,我们说你在谈什么?反正我个人的经验,我和我的商业伙伴谈商业的时候,我从来不谈生意,但是我每句话都有生意,我从来不跟你说咱俩合作吧,我给你挣钱,我从来都说咱俩合作吧,你能给我挣钱,我也能给你挣钱,咱俩一块挣钱,而且我说钱我不看,我最不在乎钱了,我就给你讲一个故事,讲讲我对这个事情怎么看,我觉得我做这个事情特别美好,让我自己感觉到每一个毛孔都是舒畅的,那么你就会被我感染,对我说你这个故事太好了,你这个思想太美妙了,带我一起玩吧。那么玩吧,回到童年!玩什么,玩摔泥巴!他不是被你这个企业挣多少钱感染的,一定是你的想法、你的故事,让他的理想开始有了激发力,让他感觉到这个事情是如此美好。
所以我跟几个合作伙伴谈了之后,我不知道他们商量了没有,应该没有商量,因为他们不认识。他们说这个事情如果高层不做,我们自己掏腰包做,我说为什么,他们说这个东西太好了,太美妙了,我们觉得太幸福。只有你的故事讲好了,别人走进了你的故事,才能融入你的故事,成为你故事的一部分,两个人一起共同写这个故事。尤其是中小微企业,我们跟人去谈,谈什么?谈公司有多雄厚的实力?你没有!公司有多大的政策支持?你没有!有几个干爹?你也没有!有干爹你现在也不敢说。你说我这个产品有多好,人家说你不是名牌;那么你说我的办公场地就是大师咖啡馆的一把椅子,你怎么跟人去展示你的实力?在这个时候,中小微企业最大的本事就是我可以充满激情,对一百个人都会从一百种全部都是激情澎湃的状态告诉你我的故事:来吧!一起干吧!整个世界为我们而灿烂!世界每一朵花朵都是为我们而开放!你听听那河流的奔腾声,那都是在为我们鼓掌!来吧,一起干吧!那个时候,他也是一个人,他整天麻木得不得了,整天跟这个谈项目,跟那个谈项目,跟这个喝酒,跟那个喝酒,今儿被人潜了,明天潜别人去了,他都是感觉到不那么美好的状态。一到你这发现世界如此美好,原来你还可以透过雾霾看到如此美妙的星星,那来吧,大家一起做吧,你要多少钱,老子什么都没带,就剩下钱了,给你投点吧,试试吧,行就行,不行也让我体验了幸福之旅,回到了童年,够了!
这个时候所有给创业者投资的一定是这样的人,一定是被你的故事陶醉,被你的故事感染,然后他才会给你投。我自己创办公司的时候,当时我就想激情澎湃把你们都说服了,给我钱吧,钱钱钱,钱来了!然后说你得写个商业计划书吧,我说什么叫商业计划书,他说商业计划书跟项目的规划、组建、风险控制、财务报表等等,我一看我晕了,我说这咋写,他说给你一个模板吧,我说我这个人还就不是要模板的人,我就是讲故事的人,他说那咋办,我说我就讲故事吧。我把商业计划书写成了一个类似长篇小说,可是这个商业计划书几个股东拿在手里一夜之间看完,有三个股东看得泪流满面,跟我说咱们搞吧,让我们也实现自己的理想,要知道说这话的人都是五十开外的,还在谈理想的,是不是觉得有点没长大呀,事实上我个人觉得长大了,因为他们知道什么叫本质。那些商业计划书还不容易吗,最后他说不行,你还得写,还得按照那个模板搞一个,我花了一天时间写了六万字的商业计划书,一边写,我一边喝二锅头,写完了,发现桌上好几个空二锅头瓶子在那,那个东西其实是最容易写的,真正难的是你的故事。我就想告诉创业者,包括中小微企业的领袖,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讲故事,你就是去研究故事,把自己的企业当成故事来写。
互联网流传最多的是什么?新媒体人最喜欢的是什么?绝不是那些空洞的道理,一定是一个又一个的故事!因为我们今天讲的是新媒体,这个也是主办方给我命的题,叫“企业与新媒体”。有新媒体肯定就得说旧媒体,但是问问每一个媒体人,谁愿意承认自己是旧媒体?他们一定会说我们是传统媒体。这又很好玩了,根据汉语词汇,新媒体,一定得对应着旧媒体,但是没有一个旧媒体人愿意承认自己是旧媒体。新媒体这个说法本身就莫名其妙,传统媒体本身也莫名其妙,我们要想和新媒体发生关系,就得必须了解什么是旧媒体。旧媒体一定是过去发生的,什么是过去?那就问几个问题,报纸死了吗?我是做报纸的。电视死了吗?我也是做电视的。电台死了吗?我每周都在电台发稿子。其实报纸、电视、电台都没死,死的是什么?死的是这个社会的媒体的自律。假如说我们今天给媒体很大的空间,让媒体不说假话,我可没说让他说真话,所有旧媒体一定能蓬蓬勃勃起来,但很可惜,说真话,是很难的,所以说做媒体的有一个底线就是让自己努力的不说假话。如果非要说假话,也不主动说假话,能做到这一点,就是一个好媒体人了。因为很多人在主动的说假话,而且在主动创造性的说假话,旧媒体死是死在这。
人们为什么不爱看报纸,不爱看电视,不爱听电台了?就是因为觉得它们说的怎么跟我所看的那么不一样,跟我所知道的信息那么不同。公信力何在?没有了。昨天晚上特别有意思,我在“中国之声”做节目,晚上七点到八点,讲到重庆大学校长给学生的毕业演讲,最后几句话问学生,这样问的:“路边有老人倒了,你们扶不扶?”学生说扶;“要是乞丐伸手要钱给不给?”“给。”“媒体澄清信不信?”“信。”非常慷慨激昂,我在评论这个事情的时候我怎么说,我说路边老人倒下扶不扶持和乞丐伸手要钱给不给是两个问题,媒体澄清信不信又是一层问题。学生为什么那么慷慨激昂?我说对,这就是重庆,他说什么东西,媒体澄清你信不信?我说虽然是在中央台,国家台做直播,我也说媒体的澄清千万别轻易信,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你分析了判断了调查了研究了,你再来决定信不信。哪个大学校长一举手:信不信?信!那是信,今天信,明天就把你信进去了。旧媒体是死在这,因此为什么现在大批的广告从传统媒体中撤出来,就是因为没有公信力,就是因为总是看不到真话,所以大家都把广告慢慢从传统媒体撤出来。
这个时候我们所需要做的是什么,那就是和新媒体结合,但是我想说的是,网络也正在成为传统媒体。有一次我和新浪高层聊天,大家都是媒体人。现在媒体怎么样了?我说报纸挺难的,作为传统媒体都是这样,他就来一句,别说了,我们新浪也是传统媒体,为什么?这个答案不用我说,其实大家心里能够明白,因为我们现在的网络是越来越严。当越来越严的时候,网络上的很多东西也是鱼龙混杂,它的公信力也在慢慢丧失。传统媒体因为是一个守株待兔心态,所以现在像网络上的广告也是在往下降,当网络也成为传统媒体的时候,新媒体才会真正的异军突起。新媒体正在成为当下和未来的故事,因为在新媒体中,信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那么失真,通过新媒体交互、传播,可以真正的让人与人之间有这种融合和交融。
我现在图上出现这两个画面,这是两个截屏。我们在推广活动的时候通过微信圈来传播,通过微信来沟通。这是我随意让工作人员找了两张和客户沟通的图。我说你给我做两张图,就把你们交谈的原始记录一字不变,这可不是广告设计,发给我。我们可以看看这上面写的:客户“您好,我先生上了咱们公司头条啦,他让我加你”。我当时还一愣,我问工作人员什么叫上公司头条了,他说他是第一个接到信息的,所以他认为上公司头条了,工作人员说“哈哈”,客户说“这活动很好,我也在邀请朋友一起去”,工作人员说:“感谢,有你们的大力支持,我们会更加努力”,客户说:“希望朋友们早点开窍”,这是客户在说希望他的朋友早点开窍,工作人员说:“让你的朋友们都来享受这美好的童年的真实回忆”,客户说:“一家人能和大家有一段美好的记忆”,工作人员说:“这将会是非常美好的一端记忆”,客户说:“感谢夸父逐日创意和组织”,工作人员说:“感谢大家的大力支持”,我们工作人员都是刻板的回答,老是像领导讲话一样。客户说:“有梦想实现很难,夸父把梦想简单化了”,工作人员说:“赞,这句话经典”,客户说“呵呵,是你们想我所想”。这是两段完全真实的我们和客户沟通的原始记录。我们为什么发起这么大的活动,到现在为止,没有在报纸上看到我们一个字的广告,也没有在电台上听到一个字的广告,有广告也是我自己在节目里加的,在别的传统媒体上都没有见到,但是我相信在座的有些朋友已经在朋友圈中看到了我们的广告活动信息,包括我们的宣传单,在微博上更是有很多的朋友看到,在一些移动客户端上,在手机的网站上,很多朋友都已经看到,我们所需要的就是抓住新媒体,抓住新媒体就是抓住了人心。
在这个世界上,什么东西是最可信的?别看媒体这么发,又是报纸、又是电台,各种各样的,我想提醒大家的,我也时时刻刻提醒我自己的是,在这个世界上最有效的传播方式还是嘴巴对嘴巴,就是口口传播。千万别小看十几个人、五六个人、七八个人一块聊或者某种推销,这是最大影响。有一个人说“我参加‘重回童年活动’太棒了,我们家老太太90了,参加了这个活动之后一下变成19一样年轻!”你这一听,你马上绷不住了。我要是拿着广告单让你看,这是报纸上登的,让你家90岁的老奶奶到我们这个活动可以活到19岁,你马上拍桌子“妈的,这是骗谁呀,以为我是7岁小孩!”这个效果是不一样的。
为什么刚一开始讲“回到童年”,想提醒大家的是做任何事情的思考,尤其和媒体相关的事情,特别需要回到童年,特别需要回到那样一个原始的状态。用一个更精准的话,叫特别需要回到原点。什么叫传播?传播,传就播,怎么传,我对你说就叫传。我今天在咱们这个咖啡馆中跟大家做这样一个交流,它的效果绝对要比我在报纸上花十万登广告要好得多。大师咖啡可以组织,在座各位都可以组织,因为现在中国人已经变得非常现代化了,今天组织19岁的姑娘们和19岁的帅哥们到哪个地方AA制大家happy一把,你发起一下,一定有很多人参加,你就可以谈你梦想。今天这样一个场子是19岁对59岁的,也会有人参加。因此我们所需要的就是回到一个原点之后,重新去想我们该选什么样的传播模式,该用什么样方式来传播,我们传播的是什么,怎么样才能让我的传播达到一个口口相传的公信力。
所以新媒体正在成为当下和未来的故事,这个故事全部的意义和核心都在于朋友,都在于回到原点,都在于回到一种细节。为什么现在的朋友圈、微信公信力要比微博强,就是因为在前者我认识你,而微博我不认识你。我认识你,你认识我,我们是朋友,你说的话你肯定要负责。比如我在微信圈里发的信息,我肯定要负责的,因为你认识我,如果你参加了活动,你说什么呀,简直是蒙人的,完了,积累四十年树立起来的伟大形象一下子完蛋,那你说我值吗?我才不干呢,我傻呀,除非傻子才会干那事。好在我还有那么一丁点智商,虽然比大家低一点,但是至少还能想到这一点。因此我们要回到这样一个原点,想到我们为什么搞传播,这时候才能真正理解新媒体。
我自己做新媒体故事,我也一直在传统媒体做,但我发现媒体正在改变。我发现无论我是在中央电视台做节目,还是在地方卫视做节目;无论是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做节目,还是在地方电台做节目,就算直播,我说的话也会打折扣。我在想怎么样跟新媒体接触,怎么样探索新媒体。我自己做了一个新媒体,我就做了一个CAOTV,网友不这么叫,我自己做节目的时候说“欢迎收看CAOTV,我是主持人兼制片人,兼制作人,兼上传人,啥都兼的一个人的一个TV”。网友们叫CAO(cao)TV,当网友这么一叫的时候,我一下觉得网友真是太有智慧了,真牛,我自己都没有想到应该叫CAO(cao)TV。我曾经问网友,你们为什么都喜欢叫CAO(cao)TV,不像我说叫曹TV或者CAOTV呢,他说对,因为TV不说真话,我们都叫操,你这个CAOTV,你把TV给操了,因为你说的都是真话。我做这个节目的时候,很多人非常惊讶。
比如我今天晚上喝了一顿酒,喝的面红耳赤,简直连头发梢都是红的,照样打开摄像机,扇子一拿:“亲爱的网友,欢迎收看CAOTV。今天我跟大家说说关于十路钦差出帝都的故事。那是第一次中央派出巡视组。”还有一次做节目说到流氓燕,可能很多人都知道,她曾经举了一个牌“校长开房找我”,当时特别火,有很多人骂她,但是我觉得无论如何她没有让这个新闻沉默。她作为一个女的,可以举着牌“校长开房找我”,我也举个牌“校长开房找我”,世界上没有那么多美女校长,我怎么办呢?我就直接把衣服脱光了,我往摄像机前一坐,我说:“今天欢迎收看CAOTV,大家一看可能都愣了!光着!对,今天就光了光了光都光了,脱了脱了都脱了,看看我们这个世界会不会因为脱了而让它变得美好,看看我们这个衣服底下究竟藏了多少肮脏的东西。当我们都在破口大骂流氓燕的时候,我们想想有多少孩子在被校长蹂躏着;当我们都认为她这种行为不那么美好的时候,请你给我一个美好;当流氓燕因为这样一个行为而受到政府的打击,受到警察各种各样的刁难,甚至侮辱和迫害的时候,当广东中山大学的60岁退休女教授都脱光了拿着剪子说“校长开房找我”的时候,我们还在骂,那想想良知何在。”所以我就做了这个事情,当时美国直接插播了镜头,说中国大陆著名主持人第一次脱光了来主持,其实他不知道,因为我就像这样坐着,我说我脱光了,其实我底下穿着三角短。很多人想象他一定没有穿,有的网友把我的节目一秒钟一秒钟地截屏放大,试图要找XX镜头,但是可惜让他失望了。
可以想象新媒体今天可以这么做,传统媒体可以这么做吗?假如哪天看《新闻联播》,突然发现《新闻联播》男女主持都没穿衣服,估计那时候你一定会做出一件事情。做什么?你一定会狠狠的拧自己的肉,想“我到底是醒着?还是做梦?”。但是别看《新闻联播》没有,现在新媒体有了。这个时候新媒体有的就是真正的想象力,真正的自由和开放,真真正正把人性的东西呈现出来。把从前我们不能够自由的言说,现在通过自媒体多多少少可以自由言说了,当我们做企业想和自媒体发生关联的时候,你一定要做一件事,就是把自己事情做的真实,完完全全的袒露自己,千万别做任何的虚假修饰和隐瞒。新媒体有一个力量,可以把你所有的衣服都扒光。假如你撒谎,在新媒体中是没有藏身之地的。因此当我们的企业和新媒体发生关系的时候,当企业希望借助新媒体腾飞的时候,就记住一个字“真”,一定要真。只有真了,才能够赢得粉丝,粉丝才能相信你;你做的一切东西,粉丝愿意为你买单、传播。以往和传统媒体的交往中的那样一些被污染的东西,通过和新媒体重新交往,你需要去改变。
这是CAOTV做了半年之后,当时《凤凰周刊》对我做了一个专访,说“一场自媒体的狂欢”。可惜我狂欢过了头,不像罗振宇狂欢那么好玩。事实上我们两个人在一个晚上喝了大酒,人家都做媒体,咱俩也做媒体,咱俩做啥媒体,咱俩做自媒体吧。他说我要做历史和文化,我说我还做新闻评论,于是罗振宇推出“罗辑思维”,我推出了我的“CAOTV”。他的“罗辑思维”现在还活着,我的CAOTV半年前已经死了。因为他的“罗辑思维”说的是历史,和现在不发生任何碰撞,我是直接和现实碰撞我做的好几期节目在美国CNA播了三十分钟,海外的媒体大量的报道,说中国的主持人在评论某一个事情的时候痛哭失声,然后骂三家。当然现在被认为是媒体造假。现在被认为,因为有两个媒体人参与了整个事件的事后独立调查,这两个媒体人拒绝在调查上签字,后来官方公布说媒体造假,把记者开了,是不是假,反正我是说现在他这么认为。像这样的一种做法,未来必将成为趋势,每一个人手里的手机就会成为一个媒体,因此我们所要抓的就是每一个人手里的手机。
CAOTV当时做了156期,后来被强行关闭。特别有意思的是,我当天早上接到通知,说CAOTV被明确的下令关闭,到了下午,我接到《安全中国》的又一个通知,说CAOTV获得“安全中国传媒创新大奖”。一个是北大给我发奖,一个是政府给我关闭。杨铁宁先生亲自拟了一段话给我作为颁奖词,“在视频的包装下,内心仍是一团纸上的火,在CAOTV的标签下,满是对天下生民的同情与理解。156期,即达到媒体生命之极限。世上虽无CAOTV,坊间记挂曹保印。”这是当时的一段颁奖词,今天把它拿出来并不是要宣传我自己,而是说现在所有的新媒体都在走着类似的这一条道路,就算是在这个世界上仅仅存活了几天,就算微信公号被关了,就算已经消失了,可是百姓依然记住。当我们和新媒体发生关系的时候,就需要想到你也是要面临这样一种风险,这个风险就是你投的广告随时有可能会因为新媒体的关闭而受到损失。
不过,CAOTV没有那么容易死,因为新媒体真的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CAOTV被关之后,两个月,我重新推出一档节目《保印说国民性》,每期点击量两百万。我跟中央电视台制片聊天,节目开始前瞎聊,说现在你那个节目点击量咋样,我说不是太足,两百多万,他说你知道中央电视台实际收视率是多少,如果有十万看这个节目就已经进入央视节目的前十。我当时一愣,央视一秒钟广告多少钱,十秒钟可以在北京买一套房子了!前十,他说照你这样做法,我们很快就完蛋了。果然在今年上半年有一个非常重大的消息,可能大家都没有注意到,登在一个报纸屁股后面的一条小消息,但是我看到了,即现在北京2014年已经有50万年轻人不再购买电视。这个信息是很可怕的,50万年轻人不再购买电视,意味着他们对电视说了拜拜。电视放啥我都不看,他看手机,看我!当我们企业要定位企业形象宣传的时候,去中央电视台投放广告,一秒钟花的钱比印钞机印的钱还多的时候,发现年轻人根本不看!别说五十万,拿五千给开个微信公号,跟他说哥们刚刚创业没钱,就这五千块钱还想找五千个微信公号发发,行不行?你可以试一试,因为有些人刚刚创办微信公号,有些人创微信公号一直没有广告,你告诉他有个广告,你给了他,他就会拿出去说,哥们,咱这微信公号,现在登广告了。至于广告出多少钱是商业秘密。但是你要再想一想,这些人在做的时候,会极力推广他自己,他要极力把这个消息传播出去,你所得到的是什么比我还清楚。
因此我们要做新媒体,就要知道现在传统媒体的情况。回到了讲演主题“优秀企业家一定是故事大王”。企业家是有故事的人,企业家也是讲故事的人,我自己的经验就是,我给别人谈我们的产品,我一定先给他讲一个会让他听着很感动的故事。我说我想做一个什么事,这个事特别的美好,如果我不做这个事,这个世界总是有那么一点点遗憾,而做了这个事,就感觉到自己的生命有意义,一下有了存在感、沉淀感。我这个故事,别看我这个项目小,一次才能赚一万块钱,但是因为它是故事,它很容易传播,因为它是能感动人的,又有一万利润,我就可以实现复制。咱们做企业,最希望做的公司,最希望的商业模式,一定是可以复制。如果我开发一个产品,别人用完就完了,那你就完了。你的这个东西,在北京可以做,在上海、广州可以做,在南非可以做,可以实现复制,整套模式放在这放在那全都可以复制,一旦复制,可以想象,在北京一月赚一万,全国30个城市一月30万,全国300个城市就是300万。另外一点,你的复制,可以迅速使你这个企业扩大。所以我们创业的企业、中小微企业最需要做的,我个人感觉就应该是你创造了一套产品,你建立起一套商业模式,你这套商业模式是可以实现复制的,是可以和新媒体直接碰撞的,是找到了这个世界上最缺乏的那些东西,你是多少意义上填补了空白或者打破了传统,你是真真正正能激动人心的。这个时候你别看你小,你很快会长大!
我们当时创办公司的时候,我给几个股东说了一个口号。我说它是口号,但是又是我们做事的目标和方法,那就是“一出生就风华正茂”!为什么一出生就风华正茂?这个我抄袭了《新京报》。《新京报》当年创办的时候刚刚放出消息要创办这张报纸,讲了一个故事,说南方的报纸办的非常好,读者特别喜欢,特别贴生活,如果这个报纸能够在北京办,一定会受到北京人民的热烈欢迎,它一定能够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南方的这群人带着激情、热情、梦想、理想、信念来到了北京的古都的土地上,一定会绽放出新的花朵,于是我们就要办这张报,描写了这样的故事。全国上千的媒体人辞去工作来到《新京报》,我就是其中的一位,我在河南住着168平米的房子,每天被小鸟叫醒,醒来不慌不忙的吃着早餐,到楼底下还能打打拳,然后去上班,也就是上五六个小时,最多五个小时,又慢悠悠的回去了。但是当《新京报》这个故事一讲,我马上那个大房子不要了,我跑到北京和一个整天在房子里熬药和贴膏药的老人住在一块,他住房子,我住他的阳台,还好正是夏天。要知道我在我河南那房子里,哪个房子里都是空调,到这边吹着风扇全是药味。我在在这个阳台住了半年,病了七场,谁都不服,压力大。我在河南一个星期做一个版,到北京一个星期做七个版还得写七篇社论。
可是我觉得《新京报》一出生就风华正茂的故事很好,然而有一个事情就出来了,特别好玩,北京整个创办这张报纸,在北京研究媒体的学者,十个人有九个人说,这个报纸一创办必死,活不了,那些在北京办报纸的人也说,一来就死。报纸创办在日,特别好玩,11月9日北京下了一场大雪,于是很多人欢呼,看南方人非被冻死不可,这场雪就是要你们死的。对一张报纸,你这一创办就下那么大的雪,怎么运出去?谁出来买报纸?所以必死无疑。结果没想到11月11日整个北京城全部是黄马夹,当天报纸卖的不少,没死!很快就到了情人节,情人节那天满北京到处是拿玫瑰花的,我不知道有多少帅哥或者美女回到家都受到了刁难,因为他口袋里还有一盒安全套。我们那一天是买一份报纸送一支玫瑰和一盒安全套。当然一盒里面有几个安全套,我没数。
当时这个活动一搞,大家都在网络上说,很多段子就出来了,段子就是故事。有的人说回到家,老婆特别高兴,十年没送我玫瑰了,终于买了一朵玫瑰,赶紧接过去,帮他把衣服脱下来,赶紧挂起来,一摸,安全套,咋回事?从哪来的?买《新京报》送的!胡扯,我买《新京报》怎么没有?可能,因为我们送的有限。谁谁也有,各种段子就出来了,连隔壁老王都出来辟谣了。可是它传开了,这种一出生就是风华正茂,因为有他的理想在那里,有他的信念在那里。当时这些媒体人又想,我在河南憋死了,在山东憋死了,在安徽憋死了,在河北憋死了,今天老子终于有了一张新报纸可以痛痛快快的说了,于是我们写的社论都狠着呢,我们深入报道发一篇倒下一个市长,结果老百姓蜂拥而来,很快一出生就风华正茂,到今天依然是盈利最好的报纸。虽然我已经离开了它,但是我深深的爱着它,因为它讲了那么多美好的故事。
企业家做企业,不就应该讲一个故事吗,今天在现场也有我公司的三个员工,那么我给他们讲的时候,我面试他们的时候,和我们开会的时候,就是讲故事。我说好好干吧,别看现在只是一个经理,将来全国要带很多企业;好好干吧,别看现在挣五千、六千,将来挣六十万一百万看你了,咱们一块来写这个故事。我每天都有一个口号“我们向着美好奔跑”,我们就是要做一个美好的事情,我们整个公司就是一个神殿,我们走进这个神殿,我们就想我们是有信仰的人,我们是做儿童文化创意,我们的神就是儿童,我们做任何东西如果有违良心,那就是对神的一种侮辱,到黑天半夜,至少晚上二十点半,你正睡着就听见敲门声,因为你做了亏良心的事,有人来找你了,那个人名字叫鬼,真的会是那样。无论是对内部,还是对公司外部,都一定要讲故事,因为现在的人越来越不爱听故事的时候,他有一个点,等到最不爱听故事的时候会发生一个转折点,就爱听故事,对于中小微企业来讲一定要会讲故事。
什么故事是好故事?我个人认为好故事一定要高度呈现人性的温暖。所有美好的故事,一定是美好的人性,富有人性的故事才能在这个世界上真正的流传开来。企业所有目标不是赚钱,就是赚故事,尤其是企业的形象宣传更是在讲故事,我们公司有个企业形象宣传片,我今天没给大家放,是因为再放,那就是真的广告嫌疑了,但是我真放了,会让你热泪盈眶,因为我们没有讲企业是什么样,老板是什么样,产品是什么样,园区是多少,多雄厚的实力,有多少这个爹那个爹等等。我们就是讲一个孩子,她小时候弹琴总是被妈妈敲打,她做什么事情妈妈管的都很严,她很压抑,很痛苦,然后慢慢长大。长大以后参加面试,老板一看不对,感觉到她脸上有很多的不开心,有很多的阴郁,有很多的不痛快,老板说来吧,跟我们一块向着美好奔跑。小姑娘就傻了,面试的时候没有遇到这种公司。确确实实这是我在面试员工说的话,一般情况下,行,来报到吧,你去干什么活找人力资源报到!我们是亲自给她面试。来吧,我们一起向着美好奔跑!有的员工真傻,可是我们就是这么做。她一下子被震惊了,慢慢通过自己在企业的融合,她开始回望小时候的自己,她开始回到了小时候。那个时候她恰恰打碎了一枚鸡蛋,正当小姑娘非常恐惧地抱着双肩躲在那里的时候,长大后的她来到小时自己的身边,轻轻的帮她把鸡蛋画成一个太阳,也就是画成我们公司的LOGO。小时候的她和长大后的她两个人对望着笑。妈妈看到她们这一幕,灿烂的阳光照射进来,妈妈的脸上也开始有了灿烂的微笑。我们故事情节继续发展,最后是一个结尾,特别美好!
这哪是企业形象宣传片,分明是一个电影!我放电影都可以了。我前几天把微电影的故事梗概跟几个卫视朋友一说,我们最近拍了微电影,特别好,我看一次哭一次,当然有时候是吃了洋葱,反正特好。他们问啥时候能全部剪出来,我说快了。他们说一定要给我们播,我们要首播,我说首不首播不一定,你们几家再竞争,但是肯定我会让你们都播,然后告诉他们你们都是首播。这并不是在说谎,其实是一个玩笑。这个企业形象片在卫视播出,还不掏钱,这个电影记住了,就记住整个故事里面发生的一切,这些就是一个企业,拍摄场景在企业里面。
所以当你这个故事呈现出美好的时候,那么你的企业形象自然也就树立起来;当项目作为一个故事呈现出来的时候,你这个故事被人接受了,你这个项目也就被人接受了,而所有的好处一定呈现出关于人、关于人性。我们所做的一切是不是符合人性,假如我开了一个企业,企业干吗,屠宰场,屠宰场不是不好,当屠宰场老板也行,但是别让动物陷入巨大的恐惧,杀它的时候至少别让别的动物看到,或者使用电击,至少不要活剥,这样的企业才能做好。
新媒体的最大特点就是有人性,这就是讲到了企业怎么样跟新媒体实现一种互动。很多企业说新媒体怎么用,有新媒体专家会告诉你怎么用,我不是专门搞新媒体的专家。新媒体很容易用,那些技巧30分钟可以全部教给你,关键是如果把握不住本质,教给你那30分钟你也就会那30分钟,所以我们必须要了解新媒体的最大特点。它的最大特点,它的核心就是有人性。以往的媒体,比如《人民日报》、《新京报》,你看了一个报道之后,你说这个稿子写的多好,我想给这个作者聊聊,你采取一种方式写信,你打电话。写信没地址,打电话没号码,只能寄给《人民日报》读者部,让他转,他爱转就转,不转就扔了。我们报社每天都收到N多信件,可能都拆吗?不可能,有的有空给编辑,编辑也不会因为这个事去找作者,没有办法实现一种互动。我看到这个文章好,想分享给别人怎么办?要不剪下来,要不复制。复制还需要成本,用A4纸复制一张一毛钱,而且你这个时候实现不了分享,可是新媒体实现了。人都有互动的欲望,人要有了好事,一定愿意跟别人说,哪个人有了好事愿意自己躲在床上说我真高兴,不会的。他会说哥们,今天有好事,哥们交了漂亮女朋友,哥们今天赚了一百块钱,他会分享,你说是吗,你女朋友太漂亮了,啥时候带来我见见,不能让你见,你给我拐走了,现在这社会劈腿的多着呢。但是有人性的特点,一定要分享的,分享一定要互动,要对你说哥们,交了一个女朋友,不理,我今天挣了一千块钱,不理,我马上要提职了,不理,还会再跟你说吗?这跟家庭一样,回到家了特高兴,媳妇,我特高兴,不理你,说三句不理你,说十句也不理,你还说吗?如果你还说那真成傻子了。
可是新媒体不一样,比如《保印说国民性》,如果你加了微信公共平台,你一看挺好,我想让曹老师说说“中国人的温顺”,点题,只要有十个人点题,我就推出一期节目,以往是不可能的。那是在中央电视台,我让那个主持人讲那什么,他不会理你,但是新媒体实现了。所以这种新媒体的分享和互动功能,恰恰是其他的媒体做不到的,而我们企业最需要的是真实客户,是真实的粉丝。如果有了真实粉丝和真实顾客,他愿意把你像朋友一样对待,你的快乐他可以分享,你的痛苦他可以分担,到时候你的新媒体就做活了。
前段时间,一般情况下什么事情我搞不定的,我没办法的,真搞不定了,发一条微博、一条微信,基本半个小时之后,我这个问题都能解决,至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比如我们的活动要找一个老式的爆米花机,我跟工作人员说找爆米花机,结果找不着。我说发一个微博,他说老手艺人不上微博。但是年轻人上微博啊,年轻人会知道老手艺人在哪里,我发了一条微博、一条微信。特好玩的是,有人要给我捐一套老爆米花机,还有人说有好多老爆米花机就是没人,有的说我家有一套老的爆米花机,我小时候就是靠这个炸爆米花才交了学费,现在十年没摸了,但是看你这个活动挺好,准备给你。我一听特高兴,赶紧问他爆米花机在哪,他说在山西太原老家山里面,我说那下次物流过来吧。还有人说在红领巾桥东北角有一个老人天天在那爆米花,让工作人员去找,但是老人好几天没来了。不管怎么样,我们现在已经找到了好多爆米花机,近的是在天津,实在没办法给天津打电话,人家说只要报销路费就来炸爆米花。新媒体就是有这样一个功能,愿意跟你分享和互动,当你发出信息,他告诉你,你感谢他,他就特别幸福。我们做媒体的,或者我们做企业的,我们要想通过新媒体,不就得让你的粉丝感觉到你在关心他嘛。
我不知道在座的各位是不是注意到了,我的目光始终在扫视全场的人,我希望在这个场子里坐的每一个人都感觉到,我就是在对你说话。当我说我爱你的时候,在场每一位女士的心都怦怦跳起来,这对在场每一个人是一种尊重。当我们利用新媒体的时候,你的表达其实也是一个味道,你的粉丝们看到以后,他会觉得这就是对我说的,所以无论你是通过微博,还是通过微信,或者其他的APP手段,当你回复的时候,一定要让他感觉到你就是对他说的,对他一个人说,然后他就会对你产生一种忠诚。所以说我们新媒体讲的就是人性的东西,另外新媒体永远是在讲最新的故事,但是这个最新,第一是真的新,第二是历史的东西拿过来让它变得新,这叫温故而知新。当我们利用新媒体的时候,一定要讲新的东西,就像我们拍VCR,我们就是用最新的流行歌曲,另外一个寻找历史,古老的历史,没有人知道的拿过来就是新的,因为没有人知道。
鉴于刚才那个前提,没有人性就没有新媒体,假如要用新媒体来传播自己的企业形象,来推广自己的产品,你一定要记住两个字“人性”。如果你的回复是冰冷的,你的宣传图片、视频、文字是冷冰冰的,对不起,无论你在新媒体上用了多少招都没用,因为你没有关注人性。所以要想做好新媒体,最关键的就是要做好对人性的理解,你要去想别人看了这个会怎么想。如果发上去之后,别人给你各种各样的意见,包括反面意见的时候,你要去想他为什么这么说,我为什么没有关照到,在这点日本人有一个礼仪,谢谢关照,多谢关照等等,其实新媒体要做到的是关照你的每一个粉丝。我经常有个习惯,逢年过节,我会利用我的新媒体来发布信息,给我的每一个粉丝,在情人节发上去好多玫瑰,送给我所有的女粉丝。有些男的在后面说为什么不送给我,还有人说不怕你老婆生气呀,这玫瑰是送给我的每一个粉丝,所以要有这种人性的关照。只有读懂人性,才能真正读懂新媒体,就是因为新媒体之所以受到大家欢迎,那就是因为它是抓住了人性,是从人性出发。现在我们看手机,为什么喜欢用苹果的操作界面,而不是老界面?因为不方便。人都希望方便,人总是希望懒惰,人总是希望能够给自己最大方便,这是人性。没有人愿意费很大的劲,一定希望拿到手就能用,而且用的非常high,这种情况下你的做法才能和新媒体结合,如果要做好新媒体,先读懂人性,如果要做好企业宣传,必须先尊重人性,什么时候掌握了人性优点和缺点,什么时候就掌握了新媒体。
曾经有一个上海的粉丝,我因为发表了对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父母就业城市上学的问题,我认为城市必须对这些人无条件的开放的观点,他就骂我,反正各种各样的恶毒的话都有。以后我每发一条他就回骂,不仅他骂,他还领着一群人骂。我的做法是什么?他每骂我,我就给他回复:谢谢你的侮辱,如果这个侮辱能够让你变得很快乐,请接着来。假如是周末“周末快乐”,还会回复各种不同的。你的观点我非常的尊重,其实你也可以了解这个人群真实的状态和权力的状况,谢谢你。假如午饭时间“午餐快乐,多吃一碗午饭,有劲了接着骂”。来来往往三天,终于他说“虚伪,骂你还这么虚伪,把你虚伪的嘴脸再表现的肆无忌惮一点,别用你的假慈悲来感动我,不可能的,我就是要骂你”。我说“谢谢,接着骂,希望你因今天这声骂而变得阳光灿烂,晚餐快乐,做个好梦,亲”。我就是这么回复,三天之后,给了我回复“对不起,曹老师,以前都是我错了,以后谁要敢骂你,我领着骂他”。然后我就说“为什么呀?”,他说“我还从来没有遇到一个人,我连骂三天,还谢谢我,祝我快乐,祝我幸福”。他说“我一开始真的觉得你虚伪,因为我后来通了电话,挺假,你肯定是在装”。是,有时候,人嘛,我祝你快乐,祝你幸福,咬牙快咬断了,但是也得这样,因为你在做。可是这样做完以后,他就感动了,事实上有时候宗教说的话很有道理,当你打你左脸的时候,把你右脸给他,再来,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你看他怎么打。当我们了解了人性优点和缺点的时候,你如果给一个人最大的尊重,我相信他一定会尊重你,也许一开始他不尊重你,但最终会尊重你。
有一部电影叫《音乐之声》,又叫《放牛班的春天》,我刚刚出版了一本书《让电影陪伴孩子成长》,在这本书中我就推荐了这部电影。电影里的孩子对老师极为不尊重,但是老师用音乐最终感化了他们。我们用新媒体的乐章来感化我们的公司。无论是我们的敌人,我们的朋友,还是我们的追随者,我们都把他们变成美好,这个时候你这个新媒体才能真正做得如鱼得水。没有人性,就没有新媒体。没有人性的企业毫无价值。假如一个企业生产三聚氰胺的奶粉,那是没有任何价值的。这样的不值得在这个世界存在,也许一时挣到钱,但是最终毫无价值而且变成一种罪恶,那些污染环境的事,破坏世界美好的事情不要去做。
新媒体时代不拒绝传统的拥抱,我们千万别因为过于迷信新媒体,而把传统给忘了。传统经过数百年、上千年的历练,一定是有很多的精华。“峰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别觉得跟父母沟通方便有电话了有微博了,各种东西都有了,有空的时候还是给他们写封信,这封信的价值是不可想象的。去年有一个事情,有一个年轻人,我后来见到了他,春节回家过年,教父母用微信,父母学会了,他又担心忘了,用纸画,怎么发语音,画了一个手写说明书,全国人民都被感动了。这孩子真孝顺,还有年轻人说你把你画的给我,给我爸妈,我说后来要的年轻人才是傻子,压根儿就没明白最珍贵的究竟是什么。这样一些传统的家书,在做企业的时候,在做新媒体的时候,完全可以做的,我们有没有去做,我们丢弃了传统,最终也就会被新媒体丢弃。很简单,我们千万别忘了我们的文化传承,我们做任何的企业一定要知道我们是生活在这样一个国度里面,我们呼吸的空气,我们饮用的水,我们脚踏的土地,都是传统文化的一个凝聚。当我们这样出发的时候,你所开发的产品,才是人们熟悉的,人们才能感觉到温暖,人们才会感觉到幸福。如果完全是舶来品,它是陌生的,陌生必然会使人产生抵抗,必然会产生怀疑。你要想从怀疑从抵抗变得愿意跟你融合,这个成本太大了。因此我们做企业形象策划也好,我们做企业产品包装设计也好,或者我们产品本身也好,一定要让人感觉到怎么这么熟悉。这个味道从哪来?就是从传统文化里来,就是从传统审美来,只不过在这个前提基础上再加以创造,也就是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才能超越巨人,否则永远是在巨人的脚下。
我们企业有一个传统,也是刚刚开始的一个实验,在员工过生日和员工父母过生日的时候,都会写生日信,而不是拿出一二百给父母买礼物,这算不错了。我们要写生日信。人与人之间很多时候有很多误解,对老板有很多看法,老板对你有很多误解,当我们沉静下来用书信来表达的时候,可能是一种真正的开诚布公。我给你写的这个东西,我相信你一定会珍惜。当你不高兴的时候,当你对公司有意见,或者你自己发展有问题的时候,当你对人生迷茫的时候,看看这个就会觉得一种温暖。另外更重要的是在座的都是企业老板和总经理,我建议大家一块来这么做,慢慢在中国发起一个行动,就是我们这些当总经理、董事长的都给员工写信,给员工的爸妈写信。我们自己长这么大了,当了总经理、董事长等等,可是我们的父母还是有担心的,你在北京发展再好,父母依然觉得你是个孩子,他依然希望知道你的事情,但是你没空跟他说或者你说了他不相信,这时候生日这天突然拿到一封你们公司一把手写的生日贺信,给他汇报,就像小学的老师跟家长汇报孩子的各个方面一样。当他拿到这个,我们自己可以想像父母是一种什么感觉,父母的这种感觉是怎么样回馈给自己的孩子,然后你的员工会有什么样行为。当我做了这个事情之后,有的朋友提醒我说,老曹,你的员工千万不能超过五个人,否则把你累死的,我说我们公司超过五个人了,但是恐怕不至于累死,因为我可以写五百字,可以写五千字,我们也可以写一百字,总之要用书信方式。假如在座的能够在这一次讲座之后,我们共同建立起一个微信群,我们都来写这样的信,我相信这样一个行动本身,会改变我们企业文化形态,也会改变我们整个社会形态,会让老板变得不那么面目可憎,让老人们感觉到因为有了这样一群人而感觉到自己的孩子真正有了很好的照顾,到时候我们把这些信整理出来,交给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我相信一定会有读者,一定会有很大的市场,因为很多人没这么做。
最后讲一讲我自己的梦想。一下午都在跟大家谈梦想、谈理想、谈人性,我的梦想是“凡是有大学的地方都想建一所儿童大学”。我始终觉得中国的知识分子并不是真正拥有知识,他们并没有公共的情怀,也没有公共的责任。我们希望通过儿童大学方式让他们有这种公共责任,让大学教授们来给小娃娃们讲知识,让小娃娃们从小开始把知识作为一个种子种在他的内心深处,一旦有了合适的机会这个种子才会发芽,所以我的梦想就是最有学问的人和最爱为学的人有一个心灵碰撞的平台,这个平台就是儿童大学。天文学家给孩子们讲天上的星星为什么不会掉下来;让植物学家给孩子们讲地上的树为什么不会跑;法律专家给孩子们讲到底是法律,法律该谁制定,是不是所有法律都要遵守,人类没有法律难道就不行了吗?因为今天中国的教育现状就是应试教育,但是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孩子们真正有想象力,有思想,有独立的价值观,而且知识更需要回到一个极富想象力的童年时光。我们人类所有知识其实都是从人类童年开始一步步创造出来的,我们现在需要的是回到童年,重新出发,这个时候我们才能打破以往所有的禁锢,找到一个最好的方法,找到一条最快乐的路。
儿童大学的最终课堂将会是新媒体,而不是这种传统空间。学习最终会成为生命中最美好的游戏,让孩子们通过新媒体,让每一个孩子从小接触到人类最好的知识,让我们的孩子从小站在人类一个非常高的坐标上向上仰望星空,向下俯瞰大地,然后找到一条中间的道路。我相信这样的孩子将来成长起来一定不会是应试教育的孩子最终呈现出来的那种状态。事实上,儿童大学在今天的欧共体做的蓬蓬勃勃,德国已经有了160多所儿童大学,已经差不多实现了每一所大学身后都有儿童大学。大学终于面向社区,让大学教授真正开始和小屁孩产生沟通和交流,小屁孩的问题在德国把教授问的汗如雨下,但这个时候教授才真正觉醒为什么需要做学问,为什么需要写论文,为什么需要搞科研,为什么需要创办企业,为什么需要生产这样的产品,认识到如果我不能够接受一个孩子的问题和挑战,我做的这些事情是毫无意义和价值的。有了对他的这样一种激发,可以想象他也会重新回到孩子状态进而改变。
奥巴马为什么当总统,就是改变,今天的中国也需要改变,可是这个梦想需要大家合作共赢,这是我的梦。我非常希望听听大家的梦想,这是我之前讲的故事,在CCTV讲经济故事,在BTV讲社会故事,在上海电视台讲政治故事,在搜狐讲网络故事,在凤凰讲热点故事,在第一视频讲生态故事,在中国之声讲新闻故事,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讲文化故事。这是我曾经讲过和图书有关的故事,这是儿童的故事,这是底线中国的故事。中国现在教育到了什么状态,子弹纷飞的中国故事,这些书都是我自己写的,这是历史在右,现实在右,环保的中国故事,改革的中国故事英文版,教育中国故事,思想的中国故事,媒体的中国故事,这是我写的新京报十年的传奇,最后这是我在7月底开展要出版的《我不信》,是CAOTV所有文章的集辑,其中一部分是没有上的,因为我不信CAOTV会死,所以最终从心理状态回到了传统图书的状态。这本书定价非常高昂,但是全世界只有一千多本,我们印完就把所有版面全部毁。在这个书出版的时候,书里有一个加页,邀请我的读者十年之后,和我在丰台二中附属新教育实验小学童话剧场见面。假如十年之后那一天,我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我的家人会和读者见面;如果我的读者离开了这个世界,我希望他的家人去和我见面。我们有一个十年的约定,这其实就是一个童话故事,因为有这样的童话故事我们而有了期待。十年非常漫长,但十年又非常短暂,我相信在座各位等你们的企业做到十年之后,如果你是一个有梦想的人,愿意回到童年的人,愿意希望这个世界美好,也希望自己因此而美好,相信十年之后再见面一定会比现在年轻十岁,我真的是相信这样,所以我也希望给大家有一个十年的约会。假如十年之后大师咖啡还在的话,我们十年后在这里再继续聊天,到那个时候满屋子坐的都是大师。如果真是那样,大师咖啡真的创造了一个世界奇迹,我相信只要我们向着美好奔跑,我相信十年后的大师咖啡一定是大师云集。
最想问的是你准备要讲什么样的故事。做一个讲故事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做一个讲故事的人最有生命意义的人,做一个讲故事的人是最有存在感的人,做一个讲故事的人是最有责任感的人。所以在座各位你想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我也在期待着你讲故事给我听。这是我的联系方式,如果以后有更多的合作和交流,大家可以跟我联系。如果你想参加我们的“回到童年”的活动,带上你的爸爸妈妈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四世同堂、五世同堂,来真的重新回到童年,感受童年的滋味,从此出发,大家一起携手奔向美好!我愿意跟大家一起奔向美好,愿意十年之后在大师咖啡跟大家重新见面,谢谢大家!
梦姣:谢谢曹老师带来这场非常精彩的分享。曹老师我俩有一点心有灵犀,我在关注您微博的时候,看到了您的这个梦想,让我特别感动。我又怕今天给大家说错了,特意会前准备一个纸条,上面写上曹老师这句话——我的梦想是让每个孩子都能走进儿童大学,教授们用童话般的语言为孩子们讲述人类的普世价值。我觉得这个梦想特别伟大,然后又担心今天曹老师没打算跟大家分享,所以我特意拿出来,没有想到还真的心有灵犀。曹老师跟咱们讲了一个关于梦想的话题,每个人都有梦想,我相信坐在这每个人心里的梦想挺大的。曾经无意中看过《新京报十年传奇》,其中第一章有这样一句话:伟大的城市总会发出伟大的召唤。我相信曹老师在北京这个伟大的城市的伟大召唤下来到了这里,放弃自己168平的安逸生活,去选择飘着药香的小阳台,实现自己的梦想。最终他也实现了,能成就今天的自己,能在媒体行业做到这个成就,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谢谢曹老师给我们分享的梦想。
提问:您一直在阐述童年梦想和儿童大学,我好奇的是一些涉及私人的事情,您作为儿童的时候,儿童大学的一些事情或者从您的父亲身上学到最有价值的经验和优点是什么?
曹保印:你的这个问题在我《让电影陪伴孩子成长》序中曾经讲过,之所以儿童大学的梦想在我40岁之后开始萌芽,就是因为我在童年的时候,我父亲总是在我家院子,夏天会铺上一个席子,自己泡上一壶农村大叶茶给我们讲四大名著,冬天会用一个小火炉煮着水,炉子边上放上花生、老玉米烤着,他自己再温一壶小酒,一边喝着一边给我们讲中国古典名著。我现在就养成一个习惯,没事爱温一壶小酒喝着给我闺女讲,其实这就是一种传承。我现在所受到古典文学的熏陶,或者我今天之所以出版40多本书,其中有很多本都是小说文学作品,就和父亲小时候跟我讲有极大的关系,等我上了初中,曾经写一篇作文,这篇作文写的并不是特别好,但是我们语文老师在后面写上一句话,他说你的作文写的很好,再努努力,你会成为一个作家。我父亲跟我小时候这么讲,我老师给我的鼓励,我才走到今天。我父亲在我上初一的时候已经去世了,可是初一之前讲的这些东西,跟我家的哥哥姐姐讲的这些东西,我们一直受用至今,而且传递给下一代。
这时候我们可以想像,为什么人需要想象力,我们做企业为什么需要想象需要讲故事。我就在想,假如有一天在我们乡村的教室里,走进来一个院士,他跟小学生们讲关于动物的奥秘,用孩子们能听懂的方式,那么等他走了,这一个班的孩子一定有那么一个孩子或者很多孩子从此开始有梦想。假如有两位院士、三位院士,有一个艺术家、两个艺术家、三个艺术家,一个作家、两个作家、三个作家,甚至包括莫言,能够走进乡村课堂,能够走进北京的孩子的课堂,跟他们讲什么叫艺术,什么叫文学,人为什么要喝咖啡,人为什么要喝水,而这些道理是由院士、教授、一流专家学者跟孩子讲,我相信会给孩子点燃起一种梦想。人是因为梦想而活着,假如没有梦想,哪怕一个简单梦想,我梦想回到家里我太太给我做一桌好饭或者给我一个微笑,这时候才有回家的动力。如果你知道回到家里什么都没有,完完全全是冰冷的,你老公对你的脸是铁青的,你孩子不理你,连你家的狗都对你哼鼻子,你是根本不愿意回家的。为什么有些人迟迟不愿意回去,那是因为没有一个回家的梦想,没有家的梦想在召唤他。
之所以做儿童大学和我父亲对我息息相关,和我的老师对我的指导息息相关,但是我曾经受到过打击。我上大学的时候,一次中文系请了北京一个诗人给我们讲诗,我在上高中已经发表了很多诗歌,到大学同学们都说我是诗人,同学们之间这么说。这个诗人大家都是极为崇敬的,他讲写诗对他来讲很简单,像吐痰一样,打了这样的比方。他讲完了,系里同学再见我说,老曹,今天吐痰了没,吐了几口痰,一下让我尴尬两年。那两年一首诗都没写,一直到了大学毕业。王小波先生去世十周年,因为我和李银河,就是王小波的太太,我们关系非常好,她想让我帮助她组织一场纪念王小波先生去世十周年的活动。我给他组织了一场诗歌朗诵会,就是在中国人民大学做的。当时我才开始写了大学毕业之后的第一首诗,因为我觉得写诗就像吐痰,那是对我的一次伤害。
到了今天再想,我们需要做的是让中国城市的中产阶层以上的孩子能够走进儿童大学,让中国乡村的孩子走进儿童大学,让他们梦想被点燃。可能有的人会问,为什么不对中产阶层以下,因为他们可能还有很多压力,他们还是愿意让孩子走应试教育的道路,他还是愿意将来培养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合格的员工,而不是一个有着梦想追求的大师。中产阶层已经对孩子没有这样的压力,对我来说,我对孩子没这个压力。我虽然曾经放弃了河南郑州168平米的房子,现在在北京拥有的房子总面积也早就超过这个数了。那么对我闺女来说,将来送她两套房子,她住一套租一套就够她吃了,她需要做的就是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中产阶层家庭可以达到这个条件,慢慢通过改变、通过引导、通过影响有影响力的人,最终带动中产阶层以下的家庭也开始觉醒,也开始让自己的孩子真正学到真正的知识,也愿意把梦想的种子种在孩子的心灵中,最终让他萌发。所以这是一个慢慢的过程,我们现在正朝着这个梦想而一步步努力。我们希望能够在今年9月份正式开始推出儿童大学,正式请一批国内外一流专家学者在北京给中产阶层以上的孩子上儿童大学课。如果这一天能够到来,我相信无论我坚持多久,一定是在中国教育土地上种下了一颗种子。
梦姣:我们这边科技、文创和教育类企业偏多。昨天跟企业沟通的时候,有些企业特别想问,您觉得企业在做自媒体宣传的时候,主要内容应该偏向于哪一块?您刚刚说了很多做媒体,包括报纸行业媒体的内容,媒体载体是什么?您做自媒体宣传,它的载体工具是什么?
曹保印:自媒体载体在今天非常多,比如我自己的《保印说国民性》,我的载体在哪里?我的视频放在各个视频网站,当然我有首播视频网站,首播视频网站是需要给我付费。
我的音频产品在电台和现在的网络电台,现在很多网络电台已经发展到比电台的人都多。其中考拉FM这样一个电台,当他们董事长邀请我担任两档节目《名人面对面》和《保印说国民性》的主持人。我说你们电台能有多少人,他说请到我们这参观,我一去吓呆了,400多人,比“中国之声”人都多。“中国之声”移动平台也没那么多人,别看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代表党和国家政府的国家电台。我说你们要这么多人怎么养活,他说我们现在在所有的高档车上,出厂的时候已经安装他们电台,到了一定阶层的人士不再被动的听广播,他们想主动一些,比如就想听企业管理,这个电台有一个专门频道就可以听,我还想听新闻,新闻滚动的比“中国之声”快。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中国之声”之后,“中国之声”说不相信能发展这么大。我说对,将来有一天别看你们现在汽车文化到来了,电台又开始活了,到时候电台活了,活的不是你,是网络电台。
我的文字,在我的百度专栏,新浪微博和新浪专栏上都发布。一旦做起来,很多平台邀请你成为专栏作家和专栏作者,写的这些都是有费用的,都是有稿费收入。在座的各位在新浪微博上发一条微博,是没钱的,我发一条是有钱的,我就是宣传我们公司发的微博都是要给我钱的。因为他们要打造的,也就是你很好的平台。最重要的是不能将自媒体和传统媒体对立,完全不用,我们《保印说国民性》这样一个本身通过网络来发表的文字作品,现在有好几个杂志在做连载,他们连载我也是有稿费的。比如我这个东西做了一期,还可以做一期图书。中央编译出版社很快要出版的《我不信》,这也是平台。互联网的平台和新媒体平台还有很多,比如手机阅读,网易阅读,包括各种阅读器都已经开发了,现在缺的就是内容。为什么说我们不要把企业当企业做,要把企业当故事做,只有当成了故事,才有大量的东西分享。千万别在自己企业平台上只是做企业自己的东西,要有企业之外的东西,但是之外和之内的东西是配合。比如关于我们的活动,有很多关于童年各种好玩的事情分享,大家慢慢聚拢过来,当你开发一个微信公共平台,可能一开始几个人,但是大家都知道怎么了解这个事情,觉得哪最全就要到哪的时候,你慢慢就会扩展起来了。包括你的微博发布,微信公共平台,各种手机客户端都是你的载体。
这样一些载体,绝大部分是免费的,原来我们发布广告是要给别人钱,现在我们发布广告别人给我们钱。当我们拍一个企业宣传片,是可以在这播的,还不给他钱,倒给我钱,这就是新媒体思维的巨大魅力。我们怎么样用好这个新媒体?新媒体本身是一种学问,是一个非常深的学问,里面有很多的技巧。如企业怎样用好新媒体、技术上的操作以及关于用好新媒体的典型个案、新媒体未来的发展和我们提前的准备,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应对等等。比如科技企业、文化企业这些企业,怎么样分门别类根据新媒体不同特点推出自己的不同产品,产生分享和互动,把自己的产品真正立体多元式开发,让一个产品的价值最大化。也就是我创造了一个产品,我要让这个产品价值开发到不能再大,那个时候产品才有最大的价值,成本最小,收获才会最多。这些典型案例的讲述恐怕还得两小时到三小时,今天主要跟大家讲故事,希望打破大家传统的思维,让大家回到一个纯净的状态,有了这个状态,我们有了这个出发点,下轮再告诉你怎么走路。这一次基本是以故事为主,要知道怎么运用,且听下回分解。
梦姣:非常感谢曹老师跟咱们分解,还准备再跟咱们分解一个。可由于时间限制,今天的分解只能到此。接下来由北师大国家大学科技园科技成果转化负责人(葛女士)为曹老师发一个奖品,是3D打印技术打印的一个头像。由中关村国大中小微企业成长促进会(金总经理)为您颁发创业导师的聘书,希望以后给我们更多的指导。企业每天都在招人,每天都在筹钱,为什么总会面对这样的问题?上次大讲堂涉及到融资的话题,大家像今天一样听的特别认真,我都特别感动。企业总是面临这样的问题难道是因为项目不好吗?今天听了曹老师说的,我才算是明白了。我们企业品牌知名度不够,原因在于不会讲故事。企业对外宣传力度不够,原因在于不会讲故事。我们企业融不到钱,原因还是在于不会讲故事。今天跟曹老师好好学了学讲故事,希望大家把自己故事好好讲一讲,争取让企业融更多的钱,让协会和园区在企业的生命历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今天活动差不多要结束了,我无意中看到《新京报十年传奇》,其中有两句话,想跟大家共勉,第一句话“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不可以改变的”,像企业选择创业这样一条路一样,都是因为一个梦想,你背井离乡,放弃原来优越生活,来到北京,都是因为我们心中有一个非常伟大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大家都在努力,但是我们都要相信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不可以改变的,包括企业现在可能处于发展的瓶颈时期,可能人力方面出现了问题,资金方面出现了问题,只要园区和协会能够为大家提供帮助,我们肯定义不容辞,也希望园区企业和协会企业都能从各种自媒体的渠道以及各种口口相传的渠道把这个需求告诉我们。第二句话“没有路,那就闯一条出来”,这是《新京报十年传奇》里面的最后一句话,这句话让我印象更为深刻。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这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其实企业的发展也一样,很多方面都还没有被完全开发,包括我们自己都没有真正去了解去感受,所以没有路,就自己闯一条出来。希望在这里,园区、协会以及大师咖啡能够为大家提供更好的帮助,能为你们提供一个更加广阔的平台。今天活动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阅读(5477)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还可以输入
推荐文章RECOMMEND
阅读(4930)
最新文章NEW
热门文章HOT NEWS
我们已经花了太多时间在手机上,今年的年夜饭也许可以成为一个契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谕邀请小伙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