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武林外传传就儿童输在起跑线的问题阐述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教育理念意义何在?(组图)
  华声在线综合报道:
  为了让孩子在未来更有竞争力,许多父母越来越重视早期教育,甚至是超前教育,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强硬地给他们灌输各种知识,让他们学习奥数、英语,还为孩子报各种各样的才艺班,不顾孩子是否有兴趣和能力。在生活中常常听到这么一句话,“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了践行这一教育“真理”让许多家长都煞费苦心,那么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到底有何意义呢?上个双语幼儿园就能赢在起跑线?
  近年来,“双语”日益成为幼儿园吸引家长的杀手锏,不少家长不惜高额学费将孩子送入双语幼儿园。今年7月底,教育部《201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70.5%,在园幼儿4050.71万人,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共208.03万人,生师比为19:1。
  这4000多万学龄前儿童将在全球化背景下成长,英语无疑将增大他们未来的竞争力,迟早都要学英语的不如早学是家长的普遍心态,于是双语幼儿园剧增,且费用不菲,据大粤网报道,广东的嘉顿幼儿园一年的费用约为10万元,面对双语幼儿园的浪潮,部分家长认为这钱花的值,也有人认为这本身是吸金噱头。
  让孩子上个双语幼儿园就能收获个国际化的宝宝吗?有可能还真是!有些语言学家认为,如果儿童错过了语言习得的关键期将很难习得外语,但是对于关键期是什么时候,持续多久并无定论。也有学者认为语音和语法习得的关键期不同,语音习得的关键期更早,所以为了让小孩的英语口音更纯正,要尽早接触英语。双语教育有助于儿童认知的发展,而且在双语环境中成长的儿童大脑构造和单语环境下成长的儿童不同。语言学家Grosjean说“双语者并非两个单语者存在于同一个身体中”,两门语言在双语者的大脑中是个整体,具有独特的形态,这让双语者具备更多语言知识及认知优势,目前学者正试图通过核磁共振等技术手段搜集双语优势的证据。
  但实际上,双语教育也不是百利而无一弊。儿童过早学习外语有可能会对母语学习造成困扰。原因在于语言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工具,当一个儿童正处于用母语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时,外语的输入可能干扰儿童的思维,甚至造成逻辑混乱。另外,还有一种观点指出,过早学习外语是本末倒置,对于多数中国人来说,外语仅仅是沟通的工具,而母语则与文化认同,社会性的形成密切相关,所以父母和老师应该将精力更多放在培养儿童使用母语的能力上来,比如培养孩子对童话、连环画的兴趣,学习新词汇。
  比起“智商”,孩子更不能输在起跑线的是“情商”?
  有观点认为:情商,决定孩子的成就及幸福。
  家长们都会举双手赞成“自信很重要”这观点,的确,自信的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不会轻易被挫折吓倒,能够坚持不懈地努力,显然更容易成功,而且自信的孩子有主见,独立性强,与人交往更积极主动,处理起日常的人际关系来也更得心应手。
  数数、识字稍微晚一点点,并不一定对孩子未来学习成绩有影响。但是,当幼小的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挫折时,爸爸妈妈却严厉以待,这将重挫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甚至使孩子失去学习的兴趣。
  事实上,自信很重要!真正不该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不是数数或者识字,而是EQ,情商能力!
  为什么情商如此重要呢?
  每位父母都希望孩子将来有好工作,那么,在职场有好表现的关键是什么呢?有项针对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大规模调查发现, 不论什么行业,对工作表现而言,情商的影响力为智商(专业知识和技术)的两倍以上!
  也就是说,孩子如果只会学习,却没有很好的情商能力,将来可能很难适应环境,也不易有好的职场表现。相信你一定也遇到过不少高分低能的人,学习成绩很好,但在职场上并非如鱼得水。
  更重要的是,考试得第一,并不能保证你的孩子在未来生活中是快乐幸福的。不知你是否也发现,在学校学的微积分都忘得差不多了,哈哈,不过这对你我现在的快乐并没有影响,不是吗?但是,如果一个人没有乐观积极的个性品质,长大后肯定不开心。
  因此,如果你希望孩子将来有很好的发展,拥有快乐和幸福,请不要只盯着孩子学数认字,请把眼光放到培养孩子的情商上吧。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抢跑”真的有意义吗?  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做过一个非常著名的试验,叫“双生子爬梯试验”,他选择了一对各方面条件都一样的双胞胎。
  让哥哥在出生后的第48周开始学习爬楼梯,48周的小孩刚刚学会站立,或者仅会摇摇晃晃勉勉强强地走,格赛尔每天训练这个孩子15分钟,中间经历了许多的跌倒、哭闹、爬起的过程。终于,这个孩子艰苦训练了6周后,也就是到了孩子54周的时候,他能够自己独立爬楼梯了。
  双胞胎中的弟弟,基础情况跟哥哥完全一样。不过格赛尔让他在52周的时候才开始练习爬楼梯,这时的孩子基本走路姿势已经比较稳定了,腿部肌肉的力量也比哥哥刚开始练的时候更加有力,并且他每天看着哥哥训练,自己也一直跃跃欲试。结果,同样的训练强度和内容,他只用了两周就能独立地爬楼梯了,并且还总想跟哥哥比个高低。
  一个是从48周开始,练了6周,到了54周学会了爬楼梯;另一个是从52周开始,练了2周,也是在54周时学会了。后学的尽管用时短,但效果很好,而且具有更强的继续学习意愿。之后格赛尔找了其他双胞胎,重复了实验几百次,也得到相同的结果。
  成熟是推动儿童发展的主要动力,没有足够的成熟,就没有真正的发展与变化,而成熟的顺序取决于基因决定的时间表。儿童在成熟之前,处于学习的准备状态,只有准备好了,他才具备了学习的条件,学习就会发生,而在未准备好之前,成人应该等待儿童达到对未来学习产生接受能力的水平,成熟之前的早期学习与训练难有显著的效果。
  好的教育应尊重儿童的实际水平,过分超前的教育或过度的潜能开发,对儿童来说既是一种浪费,也是一种无效劳动,更有可能是对儿童身心的“有形的摧残”。
  人生是长跑,即使孩子赢在了所谓的“起跑线”上,他也未必能够赢得之后的人生。
  德国幼儿园:不过度开发孩子智力
  在德国,很多幼儿园的老师并不主张家长早早让孩子开始学写字或者算术,因为他们认为这样会破坏孩子对学校的新鲜感,并且造成对学习的厌倦。
  他们认为幼儿园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独立生活能力、团体交往能力、环境适应力,开发幼儿的智力和语言能力,不得安排类似于初等教育中的知识性课程,也不能给孩子作业和读写任务。
  德国幼儿园教育着重于学习礼貌举止,社会公德交通常识,生活常识,培养自理能力动手能力阅读习惯。学习方式不是课堂灌输式,而是在游戏活动中自由进行。幼儿园教育还包括了解社会机构职能,比如,参观警察局消防局,学习如何报警,了解他们如何进行救助工作。同时要参观图书馆政府办公室,学习怎样借书还书,了解在图书馆应该保持安静,了解市长是干什么的。
  小编总结:
  从世界的趋势来讲,对学前教育任务的提法经历了一个历史过程,既从保育、照管和营养到智力教育及社会性发展,再到社会的、智力的、身体的全面发展,国情不同,国外的教育或许只能作为一个参考,但必须明白,不能为了你的安心,就拴住孩子的头脑;不能因为你的喜好,就否定孩子的审美;不能因为你的价值观就否定了孩子的思想。给孩子更多的成长空间,让他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并在其中做好引导。起跑线可以相同,但终点不一定相同。
  据搜狐网,南周知道等报道(来源:华声在线综合)
本文来源:华声在线
关键词阅读: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别怕孩子输在起跑线(图)
舞蹈是热门的培训项目。记者卢政摄  有孩子参加暑期培训“凑齐十八般武艺” 不少网友和专家认为:
别怕孩子输在起跑线
文/关旭东、吴城华、姜璐
暑假即将来临,各大培训机构兴趣班、辅导班开始招生。记者发现,有的家长早早为孩子制定了暑假培训计划,并且书法、钢琴、绘画、舞蹈……“十八般武艺”,样样俱全。很多家长表示不愿意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教育不存在“起跑线”一说。
东莞市教育局表示,不主张家长送孩子到辅导机构学习,提倡多开展亲子活动,并呼吁广大家长自觉抵制无证或超范围经营的培训机构。
暑假花掉家长一个月工资
第一个月,9:00~11:00学习书法,15:00~17:00练钢琴;第二个月,8:30~10:30学习绘画,14:30~16:30参加少儿舞蹈班,每个周末还要参加英语培训班……四年级小学生莹玥的妈妈已经给她安排好了暑假兴趣班的课程表。
当记者问莹玥是否愿意学这些课程,莹玥懵懂地说:“爸爸妈妈要上班,我一个人呆在家里不知道干什么,妈妈就给我报名啦。”莹玥说,她去年暑假还参加了跆拳道、拉丁舞、做手工等兴趣班,“奶奶开玩笑说都快凑齐十八般武艺了。”
莹玥的妈妈告诉记者,尽管报名费几乎花掉了一个月工资,但考虑到孩子的全方位发展,还是愿意做这项投资的。
培训班纷纷“备战”暑期班
记者昨日走访了东莞的部分兴趣班和补习班,虽然暑假还没有到来,但已经有家长开始为孩子的暑期班咨询相关事宜了,而各个兴趣班和补习班也在为暑假做准备。
据“1+1”教育培训机构的负责人表示,他们的暑期班招收初中和小学各个年级的学习辅导。每门课两小时150元。小学的辅导班,一个班20人,初中的一个班15个人。
康尔德健美健身会所兴趣班的工作人员昨天在街头发送传单,记者发现,他们专门推出了少儿跆拳道班、民族舞等适合中小学生的兴趣班。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各种兴趣班和补习班,不仅种类多,价格差异很大,从1000多元到6000元不等。
过半网友认为兴趣班用处不大
日前,东莞某媒体调查称,东莞七成家长给孩子报了培训班。“36.2%的家长每月投入200元以内,投入200~500元的有20.7%,千元以上的家长也占到22.4%。”
该调查结果引发网友讨论。有网友表示,给孩子报兴趣班或者辅导班纯属无奈。网友“紫色海洋”说:我们是双职工,家中没人带小孩,只能考虑报一个兴趣班。
东莞阳光网针对培训班做了调查。截至昨日下午5点,52.94%的网友认为报兴趣班用处不大,主要让孩子多学点,总比游手好闲好;26.47%的网友表示,兴趣班报多了会影响孩子的成长;8.82%的网友认为,反正小孩的同学都报了班也就给孩子报一个;5.88%的网友认为孩子那么小,学过的东西都忘记了;2.94%的网友认为,有用,不能让孩子在起跑线上输给别人。
业内人士观点
兴趣班可能扭曲身心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健康的教育,是完善每个个体的教育,不存在起跑线一说。
“一个学生如果有数学兴趣、特长,可以多学数学、学深一些,而如果他没有数学特长,而喜欢体育,则不应逼着他学习高难度数学,而应该让其获得自由发展的空间。”熊丙奇认为,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不少家长都以自己的想法要求子女参加兴趣班,结果是扭曲子女的身心。
更提倡多些亲子活动
记者从东莞市教育局了解到,截至目前,东莞市教育部门发证的各类教育培训机构有422家,其中成人及兴趣类培训机构274家,中小学生课外辅导机构117家,幼儿早期教育辅导机构31家。
“目前全市除教育局发证的教育培训机构外,还有人力资源部门发证的劳动技能类培训机构,工商部门发证的业务咨询类培训机构,也还存在一些无牌无证的培训机构。”东莞市教育局职成科相关负责人表示。“教育局不主张家长送孩子到辅导机构学习,提倡多开展亲子活动。”
对于有接受课外辅导需求的学生,该负责人建议家长认真核对培训机构的资质。正规教育培训机构应有东莞市教育局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东莞市民间组织管理局颁发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东莞市技术监督局颁发的《组织机构代码证》,三证齐全的中小学生课外辅导机构方为正规机构。
本文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关键词阅读: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各位大盆友&小盆友,你们都是怎么理解“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1、起跑线=投娘胎?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富二代VS握着稻草出生的农二代,起跑的时候肯定是富二代完胜穷二代,并且甩掉穷二代几十条街不成问题,日后穷二代会不会“逆袭”就另当别论了。但这就是我们的起跑线了吗?2、起跑线=出生地?出生在发达城市的孩子,一副高大上的时尚潮流范儿,从小就开始走国际化的路线;出生在穷乡僻壤的孩子,一副不入流的土鳖low范儿,从小就属于最炫民族风的路线。两者PK的结果就像TVB的港剧一样,一看片头就知道结局了。但这就是我们的起跑线了吗?3、起跑线=童年座驾?相信每个人的小时候都有一台心爱的座驾,这边厢的孩子驾驭的是手动式的土豪版仿真儿童车,那边厢的孩子还在用脚动式迷你小车,当然是前者跑得快,而跑得更轻松,跑得更威风了。但这就是我们的起跑线了吗?4、起跑线=电子产品?这边厢的娃儿已经用iPhone了,上QQ、刷微博、玩游戏、上微信等等,简直是无所不能的电子娃娃。那边厢的娃儿还在用没有屏幕、不能触屏、偶尔会失灵乱叫的塑胶家玩具电话。这边厢的娃儿已经在互联网世界勇闯天下,年纪轻轻就与世界同步了;那边厢的娃儿还傻傻地迷失在现实世界中。但这就是我们的起跑线了吗?其实,孩子在成长的路上有千千万万条“起跑线”,很多父母都迷失在“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论调中。为人父母者要清楚分辨出有哪些起跑线是出来扰国扰民的,哪些是真正有利于孩子成长的。而让孩子体验到童年生活的美好,并养成良好的思维、好品性、生活习惯以及生活能力才是必须有的、必须赢的起跑线。而有些父母只看重物质奖励、知识灌输,事事不让孩子亲自动手,这样就阻断了孩子思考、尝试、探索的途径。久而久之,孩子限制在条条框框内,失去了对新事物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动手能力、生活能力会随之而退化,甚至连思维也会变得迟钝起来,严重的影响了孩子的全面发展。为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为了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父母正确的做法就是把孩子成长的起跑线看做是一种培养思维与品性、养成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能力的起跑线,要鼓励孩子去多玩,多动手,多动脑,并让其玩个彻底,但最重要的还是父母来能够陪孩子一起玩,共同享受玩的乐趣。如果父母还不知道怎么陪伴孩子玩的话,就来看看安华联手儿童专家推出的“瓷砖上的亲子游戏”吧,这是一个集集智力开发、锻炼动手能力、培养生活能力、加强亲子关系于一体的游戏宝典,让你的孩子在游戏中、在玩耍中一天天长大和进步,更有助于他们成为未来的人生赢家!关注安华瓷砖官方微信&惊喜等着你
【本文属企业供稿,仅传递信息,不代表网易家居观点。】
本文来源:网易家居
关键词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好妈妈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 5大益智玩具推荐
孩子是妈妈的全部,0到6岁是宝宝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段,而好的玩具可以让宝宝在玩耍的同时促进智力发育。孩子的玩具除了用料安全、益智有趣外,如果价格再格外美丽那是极好的。今日,小编给大家推荐5款益智又安全的玩具,让孩子爱不释手!拥有43年玩具经验的美国小泰克,在全球2000多万宝宝都在用!这款产品兼具敲击与弹奏的功能,锻炼宝宝的手眼协调和音感能力,八种音阶,八种颜色,刺激宝宝的听觉和视觉,再加上可爱的老虎造型,成为是火爆单品!国内价:199考拉价:159现下流行的拼字游戏,在小型的苹果形袋中,充满无穷乐趣。简单的游戏规则,多人一起拼字。适合5岁以上小孩,有助于培养小孩的战略思维哦!国内价:272考拉价:169这套德宝系列火车套装,属于低龄入门款,适合小手的大颗粒,带来无限的玩耍乐趣,包括2个人仔,1个动物,52个颗粒,可以搭建起站台、铁轨和火车,嘟嘟嘟~火车就要开动了!快来一起体验开火车的乐趣!国内价:649考拉价:489它采用食品级材质,坚固连接,圆角处理,可以让我们的小冠军放心玩耍!球类运动大集合,棒球、篮球、橄榄球都有,篮球居然还有计分器,从1-10精确记录进球数,还有运动音乐!宝宝加油,你是我们的全能小冠军!国内价:349考拉价:279Unico plus意大利原装进口。凯蒂猫积木组合,满足孩子动手动脑的愿望,积木颜色鲜艳,做工精致,逼真的感觉让孩子沉浸其中,陪宝贝一起玩儿更好呢!
国内价:218考拉价:168
本文来源:网易娱乐
关键词阅读: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穷人的孩子注定输在起跑线上? | 科学人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穷人的孩子注定输在起跑线上?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怎么才能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早期教育?家庭越有钱越有利于孩子教育吗?学校教育能让孩子们获得更好的未来吗?
贫富差距的扩大,通过幼儿的早期教育投资被转嫁到了教育领域,由此加剧社会不公与板结该怎么办?
本文作者:WUBO
有教,但并非“无类”。图/Javier Jaen
编辑的话:贫富分化,对教育有什么影响?斯坦福大学的教育和社会学教授 Sean F. Reardon 研究发现,近30年来美国教育成就的贫富差距扩大了40%:有钱人家的孩子学得更好、考分更高,上更好的大学并且更有可能毕业。这种情况在中国也十分普遍:有钱人家里的孩子大都已经提前迈出了“起跑线”。学校里的所获得的成就对于将来在社会上的成功有多重要虽然还颇有争议,但教育贫富分化将导致社会的不公却毋庸置疑。我们应该怎么办?作者提出了他的建议。
这篇文章里还提到了几个你可能会想知道的事实:首先,美国学生的标准考试分数这30年来一直在上升,数学成绩更是大幅度上升(或许可以认为这是上升空间大,但人家正在追,而且还很快);其次,学校教育在帮助学生摆脱贫困上面,作用意外的小,至少在美国如此。另外,学业贫富差距的关键不是富人有了更多的钱,而在于他们花钱的方式有所改变。
(文/Sean F. Reardon)有这样一件事情你可能并不会意外:平均而言,有钱家人的孩子在学校里比中产阶级或贫困家庭的孩子表现更好。平均而言,在富裕家庭长大的学生比较为贫困的学生学习成绩更好、标准化考试分数更高,参与课外活动以及担任学生领导岗位的几率也更高,高中毕业率和大学的入学率、毕业率都更高。
无论你是觉得它极度不公、可悲却不可避免,还是认为它显而易见且没有问题,这种现象都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这在大多数社会里面都是事实,美国也是如此。而新近才发生的,是过去的几十年间,在美国高收入和低收入家庭的学生之间教育成就的差距有了显著的增加。其表现之一是穷学生和富学生在过去50年的标准化数学和阅读考试的分数。我比较了十几个在1960年-2010年之间进行的大规模全国性研究的数据,发现如今考试分数的贫富差距大约比30年前加大了40%左右。
为了使这一趋势具体化,可以看看两个孩子,一个家庭收入16.5万美元,另一个1.5万美元。这两个收入水平在美国国民收入分布中分别排在前90%和前10%,也就是说,如今美国有10%的孩子成长于收入低于1.5万美元的家庭,另外10%的孩子则在收入超过16.5万美元的家庭中长大。
在20世纪80年代,在一场满分800分的SAT规模的考试中,上述两个孩子的考试分数平均相差90分;而如今则是125分。要知道现在在黑人孩子和白人孩子之间,考分平均差距是70分,贫富造成的分数差几乎是种族分数差的两倍。家庭收入是比种族更能预测孩子将来能否在学校里成功的指标。
同样的模式在其他更加具体的教育成就评估方式中也非常明显,比如完成大学学业。密歇根大学的经济学家玛莎·贝利(Martha J. Bailey)和苏珊·第纳尔斯基(Susan M. Dynarski)进行了一项研究,她们发现来自高收入家庭的学生获得大学本科学位的比例在20年间增加了18个百分点,而贫困学生则仅仅增长了4个。在更近的一项研究中,我和我的研究生发现,2004届的高中毕业生中,有15%来自高收入家庭的学生进入优秀大学或学院就读,而只有不到5%的中等收入和2%的低收入家庭学生也做到了这一点。
这些扩大的差距并不仅限于学术成就方面:哈佛大学的政治学家罗伯特·普特南(Robert D. Putnam)和他的同事进行的新研究表明,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课外活动、志愿者工作和教堂活动方面的贫富差距也有大幅增长。
教育贫富分化,你的孩子将站在哪一边? 图/Javier Jaen
学校能使孩子摆脱贫困吗?
今年4月,1.4万多名教育工作者和教育学者齐聚美国旧金山,参加美国教育研究协会(AERA)的年度会议。今年的主题是:学校能使孩子摆脱贫困吗?
尽管这几十年来美国教育危机的情势越来越严重,教育改革的浪潮经历了一波又一波,我们还是在谈论这个议题。不管学校里一直在做什么,并没有减少高收入和低收入家庭孩子之间的不平等。
了解这些教育差距不断扩大的方式和原因,也就知道了解决方案的一部分。为了找出这答案,在过去的几年中,我和其他学者一起研究历史数据。我们的这项研究的结果与大多数人想的都不大一样。
过去30年中最明显的变化,是高收入家庭的孩子考试分数提高得非常之快。在1980年以前,出身富裕家庭的孩子在学习成绩上对中产阶层学生无甚优势可言,学业上的社会经济分化大部分是出在中产阶级和贫困家庭之间。但现在,富孩子拉开中产阶级孩子的程度,差不多有中产阶级的孩子领先于穷孩子那么多。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富裕阶层的资产累积速度远远超过中产阶级,同样,教育成就的大部分增益也都累积到了富裕家庭的孩子身上。
在弄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之前,先要消除一些误解。
学业差距不断扩大,是因为富人的孩子准备得更好
学业成就的收入差距在不断增大,其原因并不是因为贫困学生的考试分数在下降,也不是因为学校的办学水平在下滑。实际上,美国全国教育进展评估(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al Progress),也即所谓的全国成绩报告单(Nation’s Report Card)的平均考试分数从1970年起就一直在提高——数学是大幅提高,阅读则是极缓慢的提高。平均来说,今天一个9岁孩子的数学能力与其父母11岁时相当,仅仅在一代的时间里就有两年的提高。阅读能力的进步没有这么快,年纪较大的孩子进步也没有这么大,但完全没有任何证据显示过去30年间任何年龄或经济群体的平均考试分数有所下降。
在学业成就方面不断加大的收入差距并不是种族差异扩大的结果。在过去20年中,黑人和白人之间、西班牙裔美国人和非西班牙裔白人之间的成就差距已经慢慢缩小,这些趋势使得较高收入和较低收入学生之间的差距没有被进一步拉大。如果只看白人学生的考试分数,在这个人群当中也会发现高收入和低收入家庭的孩子之间同样也存在着越来越大的差距。
看起来可能跟想得不一样,但学校似乎并没有在高低收入学生的分数差上面产生多大影响。这样说是因为,穷孩子和富孩子在幼儿园的入学考试时分数差距还很大,但在高中考试时这个差距就只有不到10%了。有一些证据表明,高低收入的学生成就差距其实在第一学年开学头9个月里会缩小,但在夏季又会再次扩大。这种区别对待当然存在——但学校在加大贫富差距的作用方面似乎比传统以为的要小。
如果不是这几种原因,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呢?归根结底:学业差距之所以在不断加大,是因为富孩子越来越多地在进入幼儿园之前就比中产阶级的孩子做好了更多的准备。这种准备上的差距一直从小学持续到高中。
我的研究表明,对此现象的部分解释是日益扩大的收入不平等。也许你已经知道了,在过去30年间,富人的收入增长率比中产阶级和穷人的都要快。物质上的充裕帮助家庭成员给这些年幼的孩子们提供了认知上的刺激体验,因为钱带来了更加稳定的家庭环境、让家长有更多时间给孩子读书、获得高质量的保育和学前服务比如有辅导入学考试的家教,或者自己充当家教的时间——在纽约,一个4岁的孩子会接受测验决定是否进入高才班就读。
富人正在把钱花在不同的地方
但不断增大的收入差距,顶多也只能解释问题的一半。学业贫富差距关键不是富人有了更多的钱,而在于他们花钱的方式变了,而这才是真正值得注意的地方。
高收入家庭不断把他们的资源,比如钱、时间和怎么才能在学校里表现更好的知识,投入到孩子的认知发展和教育成就当中。他们这么做是因为教育成就在如今变得比过去重要得多,即使对富人来说也是如此。
大学本科学位已经不再能够确保一份高收入的工作了,甚至连咖啡师都不行。父母们现在一早就在孩子的认知发展上投入了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带孩子参加活动,让他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拥有更多的父母能够投入的也就更多,这似乎是不证自明的,而有钱的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投入了更多的金钱和普特曼所说的“晚安睡前时间”。再来看中产阶级和贫困家庭的父母,就算他们也在孩子身上投入了更多的时间和金钱,他们投入的速度和深度都比不上富人。
经济学家理查德·默南(Richard J. Murnane)和格雷格·邓肯(Greg J. Duncan)的报告指出,从1972年至2006年,高收入家庭增加了150%的开支;而同一时期,低收入家庭在这方面的投入则仅仅增长了57%。同样,父母与子女相处的时间增长速度的两倍,自1975年以来,受过大学教育的父母与子女相处的时间,其增长速度是学历较低的父母所花的两倍。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经济学家盖瑞·雷米(Garey Ramey)和瓦莱瑞尔·雷米(Valerie A. Ramey),把这种幼教投资的不断升级称之为“幼儿竞争”(Rug Rat Race),这很好地描述了这样一种不断加深的认识,即早期的童年经历对赢得终身教育和经济竞争至关重要。
如何解决教育贫富分化?
目前还尚不清楚对此我们应该做什么。部分原因是因为有关公共教育的讨论多集中在错误的责怪对象上:我们指责失败的教育和穷人的行为该对这一趋势负责,而实际上真正的原因是出在不断深化的收入不平等和富人的行为上面。
我想,没有及时跟进是因为不熟悉问题的本质——在富裕阶层和中产阶层之间不断加大的教育差距。毕竟,在过去50年的大部分时间,涉及教育不平等的全国性对话一直都几乎无一例外都集中于减少贫困和中产家庭之间的教育成就不平等,而其依靠的措施也是像“开端计划”(Head Start Program)这样面向贫困人群的学前教育项目。
我们几乎没有想过考虑一下有钱人都在干什么。除了持续讨论不断升高的高等教育成本是否会将中产阶级挤出高校门外,我们就没怎么谈论经济学家所说的教育“上尾不平等”(upper-tail inequality),更不用说成功削弱它了。
与此同时,不仅仅是富裕家庭的孩子在学校表现得比中产家庭的孩子要好,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幻意味着在学校里成功对于将来经济上的成功愈加必要。这将导致美国社会越来越缺乏流动性,而这一趋势又将反过来加重不平等的现象,这种相互强化着实令人担忧。
我们需要开始讨论这件事情。不过,说也奇怪,教育贫富差距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一线希望:如果家庭收入和教育成就之间的关系能够改变地如此之快,就表明其模式并不是固定的、无可避免的。能变一次就能变第二次。政策的选取也就变得更加重要。
那么,如何建设一个这样的社会,人们的教育成就和家庭背景之间没有那么大的关联?或许,可以学习富人的做法,社会整体下大力气增加孩子受教育的机会,从出生的那天起开始。儿童早期的教育投入在社会分层上的回报是巨大的。这意味着投资发展高质量的保育和学龄前教育服务提供给中产阶级和贫困人群。同时,招募和培训一批技艺精湛的学前教师和保育工作者。这些都不是什么新概念,但我们必须停止争论这些措施有成本有多贵、实施起来有多困难,然后硬着头皮干下去。
但这样还不够,在扩大和改善学前教育和保育服务方面我们还需要投入更多。近来有很多关于投资师资力量,“提高教师水平”的讨论,而提高父母养育子女的水平和改善儿童最初期的环境可能比这个还重要。让我们在父母身上投入更多,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孩子。
这就需要找寻方法去帮助父母,使其本身变成更好的教师。这或许会涉及到支持职工家庭的战略,这样他们有才更多时间给孩子读书。还有扩大“护士家庭合作计划”(Nurse-Family Partnership)那样的项目,这类项目在帮助单亲家庭教育其子女方面已被证实有效;同时,还需要支持研究,使其为单亲父母开发新的资源。
或许,还需要更多的商业和政府支持,提供更长的产假和陪产假假期以及幼童照管服务,以使中产和贫困家庭获得一些富余家庭孩子享有的早期学业干预。最根本的一点,这意味着更新仍旧盘绕在我们脑中的观念——教育问题不该由学校独自解决。
在确保孩子在幼年早期获得认知刺激体验方面做得越多,就越不用担心学校教育失败。而这还将使学校可以集中精力传授技巧——如何解决复杂问题、如何批判性的思考以及如何合作,这些都是对一个增长中的经济体和充满生命力的民主政治结构而言必不可少的东西。
相关的果壳网小组
编译自:《纽约时报》,No Rich Child Left Behind文章图片:Javier Jaen
你可能感兴趣
引用 的话:有的人只是纯粹的钱权而已 并非优秀基因未必。就我见到的一些家庭条件比较好(不是暴发户)的人来说,确实人际交往能力比较不错、眼界开阔、心态也更加平和。(反而是那种长期穷忽然富或者有钱的人,往往还是延续着一副穷人心态,眼界狭窄,好不容易富了,马上心态就膨胀起来,喜欢炫富或者弄权,来弥补曾近缺钱缺权的心理空洞。)人是社会性动物,你不能否认人际交往能力也是一种能力,人际关系也是一种生存资源。人家祖辈获得的资源,留给小辈,无可厚非。以前看一个文章,说调查过去几十年前某个时期(自己想,别说)的村子,当时底层小混混靠整人发达了,风光一时,但是等到几十年后,依然是那些有教养的家庭的孩子过得不错。所谓“富人都是不学无术横行霸道的纨绔子弟,美女都是无脑加靠私生活混乱上位”,纯属自欺欺人的阿Q精神,是一种不思进取的懒惰思维。
1.富人有能力投入更多的资源让小孩受到更好的教育。2.从小的耳濡目染使富人的孩子在眼界见识和待人接物上都比普通小孩强,心态平和,也不容易偏激。3.没有衣食之忧,富人的孩子能有更多的机会去探索和创造新机会,不用过多担心失败的后果,这样往往更容易成功。就像吾等屁民还在朝九晚五苦逼挣血汗钱时,人家可能已经有很多创业的经历,积累了不少成功或失败的经验,之后的发展,大家都知道谁的优势大。本人的父母都是教师,也算是从小很注重教育了,但大学时同宿舍的一位“富人的孩子”,在很多方面都让我由衷佩服,自叹不如。不管愿不愿意承认,这确实是真实的差距。
无论这文章的目的是什么,富裕家庭出身的确实比较容易成功,从历史上看,那些功成名就的人里就很少有穷人,就是有也要加个家道中落的前缀来自
显示所有评论
全部评论(230)
刚刚知道“学区房”这种东西——义务教育现在变得好可怕啊
拼爹的时代!
果壳网副主编
引用 的话:刚刚知道“学区房”这种东西——义务教育现在变得好可怕啊实际上学区房起初正是为了保证公平的——家在哪片就在那片读书。
所以要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富二代”很重要
切。。C国无压力。。。发现xp下果壳的文字全部变成加黑加粗的黑体了。。。。win7下正常的微软雅黑。。。难道不测试就上线?
截图如下。。
没钱呢 就自己多花的精力教孩子
纽约时报原标题No rich child left behind是化用布什签署的一项教育改革法案的名字 no child left behind来自
金钱的时代
无论这文章的目的是什么,富裕家庭出身的确实比较容易成功,从历史上看,那些功成名就的人里就很少有穷人,就是有也要加个家道中落的前缀来自
穷人自勉之。
这可不可以理解为,优胜劣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适者生存,优秀的基因才有资格得以延续,唉。。。。好残酷
引用 的话:截图如下。。1. XP系统默认无微软雅黑字库2. 微软雅黑无Clear Type显示技术也不会有多么好看
引用 的话:这可不可以理解为,优胜劣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适者生存,优秀的基因才有资格得以延续,唉。。。。好残酷有的人只是纯粹的钱权而已 并非优秀基因
总之就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生来打地洞。这是时代的杯具,还是物尽天择的达尔文主义的必然规律???社会学真的是必须的么?我们能改变多少?
楼主全面扫射,我等众geek纷纷倒地
為什麼會有人理解成龍生龍鳳生鳳?難道不應該是受教育機會的不均等導致的麼。
引用 的话:切。。C国无压力。。。发现xp下果壳的文字全部变成加黑加粗的黑体了。。。。win7下正常的微软雅黑。。。难道不测试就上线?那是因为你的XP没有装“微软雅黑”这个字体,根据CSS的字体排序,没有雅黑就使用黑体。
引用 的话:总之就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生来打地洞。这是时代的杯具,还是物尽天择的达尔文主义的必然规律???社会学真的是必须的么?我们能改变多少?握手,我也觉得这是一个谜。
引用 的话:总之就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生来打地洞。这是时代的杯具,还是物尽天择的达尔文主义的必然规律???社会学真的是必须的么?我们能改变多少?---------------------------------------------------------------------------------------------就算是达尔文的物竞天择也不一定都是“进化”,也有可能是“退化”,所以趋势不一定就是真理,在人的有意识干预下,很多东西我相信是可以改变的。站在千百年前铁匠儿子只能做铁匠裁缝儿子只能当裁缝的职业世袭时代来看,“龙生龙,凤生凤”仿佛更是个金科玉律,但现在看来却完全可以当做个笑话。人的社会,完全可以人来适当调整。虽然实际做起来的确很难。
顺成人,逆成神。普通人很好,你在追求什么。/
引用 的话:有的人只是纯粹的钱权而已 并非优秀基因未必。就我见到的一些家庭条件比较好(不是暴发户)的人来说,确实人际交往能力比较不错、眼界开阔、心态也更加平和。(反而是那种长期穷忽然富或者有钱的人,往往还是延续着一副穷人心态,眼界狭窄,好不容易富了,马上心态就膨胀起来,喜欢炫富或者弄权,来弥补曾近缺钱缺权的心理空洞。)人是社会性动物,你不能否认人际交往能力也是一种能力,人际关系也是一种生存资源。人家祖辈获得的资源,留给小辈,无可厚非。以前看一个文章,说调查过去几十年前某个时期(自己想,别说)的村子,当时底层小混混靠整人发达了,风光一时,但是等到几十年后,依然是那些有教养的家庭的孩子过得不错。所谓“富人都是不学无术横行霸道的纨绔子弟,美女都是无脑加靠私生活混乱上位”,纯属自欺欺人的阿Q精神,是一种不思进取的懒惰思维。
聪明人更会赚钱,聪明人考的更好。有什么问题么?
富人与穷人的孩子在教育上取得的成就差这么多确有一些基因的因素 ,何况这个社会还是那么残酷呢
引用 的话:聪明人更会赚钱,聪明人考的更好。有什么问题么?补充一点。聪明人的孩子也聪明。
应该说富人之所以成为富人是因为他们的性格、思维方式、价值观刚好在客观上契合了获得财富的条件,他们会渔而穷人只看到了鱼,所以穷人一辈子都愚,孩子也跟着愚
引用 的话:為什麼會有人理解成龍生龍鳳生鳳?難道不應該是受教育機會的不均等導致的麼。我也是这样认为的,受教育的机会和途径的不均等和特异性等导致的。不过这些不均等和特异性,也有很大部分是由于父母的原因。龙生龙凤生凤,这个是遗传学。
引用 的话:那是因为你的XP没有装“微软雅黑”这个字体,根据CSS的字体排序,没有雅黑就使用黑体。....xp本来默认就没有。。。。。。。开发人员应该心知肚明的。
为什么我自己的评论变成引用了MLGB
引用 的话:未必。就我见到的一些家庭条件比较好(不是暴发户)的人来说,确实人际交往能力比较不错、眼界开阔、心态也更加平和。(反而是那种长期穷忽然富或者有钱的人,往往还是延续着一副穷人心态,眼界狭窄,好不容易富...我是说有的人 不是全部有素质教养的人 不管贫富 一般都能很好的交往
显示所有评论
(C)2016果壳网&&&&&京ICP备号-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武林外传官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