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塔高43米,大塔寺比小塔的2倍低22米,大塔寺高多少米

塔 - 镇流的游记 - 517户外
中国古塔简介& & &塔这种建筑形式缘起于古代印度,称作窣堵坡(梵文st?pa),是佛教高僧的埋骨建筑。随着佛教在东方的传播,窣堵坡这种建筑形式也在东方广泛扩散,发展出了塔这种极具东方特色的传统建筑形式。& & &随着佛教传入中国的窣堵坡与中土的重楼结合后,经历了唐宋元明清各朝的发展,并与临近区域的建筑体系相互交流融合,逐步形成了楼阁式塔、密檐式塔、亭阁式塔、覆钵式塔、金刚宝座式塔、宝箧印式塔、五轮塔、多宝塔、无缝式塔等多种形态结构各异的塔系,建筑平面从早期的正方形逐渐演变成了六边形、八边形乃至圆形,其间塔的建筑技术也不断进步结构日趋合理,所使用的材质也从传统的夯土、木材扩展到了砖石、陶瓷、琉璃、金属等材料。14世纪以后,塔逐渐从宗教世界走向世俗世界,因此按照经律系统,塔可以分为佛塔和文峰塔。  在建筑学层面,塔是一种非常独特的东方建筑,其体量高大用料多样,在不同的地区地质条件不同,建塔技术也不同,对塔的建筑学研究涉及了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壤学、地质学等诸多方面。在东方文化中,塔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建筑学层面。塔承载了东方的历史、宗教、美学、哲学等诸多文化元素,是探索和了解东方文明的重要媒介。塔的结构  印度的窣堵波是由台基、覆钵、宝匣、相轮四部分组成的实心建筑。中国塔一般由地宫、塔基、塔身、塔顶和塔刹组成。地宫藏舍利,位于塔基正中地面以下。塔基包括基台和基座。塔刹在塔顶之上,通常由须弥座、仰莲、覆钵、相轮和宝珠组成;也有在相轮之上加宝盖、圆光、仰月和宝珠的塔刹。这些形制是由窣堵波演化而来的。后来塔身逐渐变为多层造型,于公元三至四世纪,即有三层塔身出现,其后更有五层、七层、九层、十三层、十五层、十七层,乃至三十七层等重层结构。 覆钵是向下的半球体,状如倒覆之钵。我国与其他东方诸国的坟墓,自古即呈小丘之状。后来,覆钵的半球形渐次增高,如鹿野苑的达密克塔,它的覆钵明显高耸起来。泰国缅甸等地的覆钵形状却逐渐变高如炮弹的形状。而西藏等地的佛塔则与之相反,上方开扩,下端缩小,犹如球形。地宫由于塔最早是用来埋葬佛舍利的,传入中国后就与中国的墓葬文化结合起来,产生了地宫这种独特的形式,也有个中国特色很浓的名字“龙宫”。地宫要在建塔基之前修建,多为方形,也有六角形、八角形及圆形等。里面安放盛有舍利的大石函或小型石塔,以及佛经、佛像、供品等陪葬品。著名的地宫有:陕西扶风法门寺塔地宫,北京天开塔地宫。基座基座覆盖在地宫只上,是塔身的基础,基座有须弥座,金刚座等几种。须弥座源于印度,象征佛教世界中心的须弥山,有独尊与稳固之意。密檐式塔就借助了这种造型作为塔基,使其更为雄伟。在须弥座束腰的每面都开有壶门形龛,常装饰各种图案,龛之间或转角处有力士或供养人像。塔身塔身位于基座之上,是塔的主体,形式多样,是区分塔式样的主要依据。楼阁式塔和亭阁式塔把佛像供奉在塔身各层之内;密檐式塔无论是新空心还是实心都不能进入,佛像都雕刻在塔身之外。在各式塔中,楼阁式塔和密檐式塔塔身上的装饰最为丰富。塔刹塔刹位于塔的最高处,是“观表全塔”和塔上最为显著的标记。“刹”来源于梵文,意思为“土田”和“国”,佛教的引伸义为“佛国”。各种式样的塔都有塔刹,所谓是“无塔不刹”。印度的窣堵坡传入后,与中国传统建筑相的结合演化中,塔刹成为塔顶攒尖收尾的重要部分。塔刹作为塔显著的标志,一般用金属或砖石制成,一般塔刹本身也如一座小覆钵塔,分为刹座、刹身、刹顶三部分构成。塔的样式塔的建筑样式主要有:楼阁式塔 & & & & & &亭阁式塔 & & & & &密檐式塔 & & & & &覆钵式塔&&金刚宝座式塔 & & & & 过街式塔 & & & & &经幢式塔 & & & 宝箧印式塔其他形式还有:无缝式塔花式塔除此以外还有支提式塔(石窟)等,除花式塔几种了一些建筑形式不是很固定的内容(如花塔、组合式塔等),其它形式的塔都有固定的形制和样式,形成历代延续的一种标准格式。详见各条目。塔的装饰雕刻塔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些雕刻,当初意在宣扬佛教思想,实际上对塔起到了装饰的作用。塔身上的雕刻起源很早,有文字记载的可以追述至北魏时期。早期的装饰较粗犷,宋辽以后的雕塑面积越来越大,花样也越来越精细。塔上的雕刻多集中在塔基的部分,与人的视线平齐。所用材料多是砖石,因石材质地易于雕刻,所以石塔的装饰往往要多于砖塔。塔上雕刻的体裁很丰富,有动物(如狮和龙等)、植物(主要是莲花)、佛教人物(金刚力士、八大佛等)、建筑构件(如壶门、攀檐柱等)。文峰塔属于晚期建筑,其雕刻多为吉祥喜庆的内容,这些内容在佛塔上是没有的。佛像佛像是雕刻中的一种重要的内容。佛教视塔为佛,塔身佛像有的在塔内,有的在塔外,用来表示对佛的崇敬。塔上供佛的主要题材多是以释迦牟尼为主体的形象或故事图。一座塔上雕刻哪些佛像要看其所属的宗派来确定。此外,塔门两侧常刻有金刚。建筑形象砖石结构的塔一直模仿木结构,装饰图案多在塔身、塔顶、倚柱等处。图案内容丰富,如嵩岳寺塔的第一层塔身的八个面上各雕了一座宝箧印塔;山西崇福寺石塔的塔刹上刻出城楼、城门等图案。壶门壶门即是佛龛,雕刻的式样很多,形状有方形、扁平、高檐等多种。多把门窗做成壶门的式样,塔壁上刻的龛窟,也常做壶门式样。辽代时壶门有了很大的发展,以后壶门成为塔上的一项重要的装饰形式。塔楼塔楼是佛教建筑上的一种装饰,是一种预先作好的小型塔式楼阁,安装在佛殿或楼阁的正脊中心部位。佛教认为“塔即是佛、佛即是塔”,建塔楼的目的正是基于这种认识而表达的信仰与崇拜。塔楼实际上是塔的一种变体,它起源于浮图的最高部位都由塔刹来终结,将塔刹这个意义形象地运用于佛殿和楼阁上,就产生了塔楼。塔楼最早从北魏时开始出现,后来各朝代的佛教建筑上基本都做塔楼,各地区风格多样。现在山西各地的佛寺内大部分建筑上都放有塔楼[25],西藏、内蒙古、甘肃等地的藏传佛教寺庙使用塔楼也很多[26]。色彩塔上的色彩白色、青色、土黄色等多种,这些色彩与塔的材质、各地的土质、气候特点密切相关。一般,南方的塔多白色与土红色,北方的塔多青灰色,木塔多为本身木制色调,琉璃塔则色彩多样。塔内一般没有色彩,有的刷白灰来提高内部的亮度。宋及宋以前的塔因砌的不整齐,多用表面涂饰粉光是表面显得整齐。覆钵式塔普遍涂抹白灰,故常称为“白塔”。但这只是个习惯,实际上因为抹灰在一定时间内能起到保护塔身的作用,且显得整洁美观,南方和北方所建的许多样式的塔都会涂成白色。藏传佛教对塔等建筑涂设颜色是按教义来划分的。文字装饰塔的文字装饰多可以作为塔的文字说明,又很重要的史料价值。一般塔上的文字装饰有塔匾(写有塔名)、横额与对联(吉祥或歌颂的词句,佛塔与文峰塔的内容不同)、塔碑(塔建历史)、砖铭(常镌刻时间、地点、工匠名等)、塔铭(可有建塔缘起、布施名单等)。塔铃塔铃又名惊雀铃,为铜、铁铸成的铃铛,悬挂在塔的转角部级塔刹的拉链上,遇风吹而发出悦耳的声音,用来惊走飞鸟,起到保护建筑的作用。塔铃的个数与塔的层数和转角数有关。塔铃的形状多样,以圆形最多。早期塔上多用直筒式,到明清时多用如花的多边形。最早的塔铃出现在北魏时代。灯龛佛教把灯列为佛千六种工具之一,因此在塔的内部或外壁常用砖砌出小龛,用来放油灯,每逢佛的生日或法会时点灯以示庆祝。塔的保护地震的破坏和防护地震是对古塔最严重的一种破坏,根据史料记载,古塔因地震而倒塌破败者比例极高。地震主要破坏塔身的建筑结构,造成塔的坍塌,此外地震一般都会造成塔刹的脱落,有时也会造成地宫坍塌。地震的破坏程度与塔的体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平面面积愈小,高度愈高的塔遭到地震破坏的程度也愈高;塔的结构是另外一个影响因素,一般而言实心的结构比较坚固,能够更好地耐受地震的冲击;此外门窗斗拱塔檐等建筑细部也影响塔对地震的耐受程度,方形的门窗应力集中,容易造成塔身在地震中开裂,拱圈形的门窗应力分散,对地震相对不那么敏感;最后还有塔的年龄,越是古老的塔其建筑结构越松散,越容易在地震中坍塌。总的来说,在面对地震时人们尚没有一个有效的方法来保护古塔,所能够做到的就是尽量维护古塔结构,使其抗震等级尽可能提高,以及在震后尽快对受损的塔进行修复。风化剥蚀的影响与防护砖塔在古塔中占有很大的比例,由于建筑材料本身的性质,砖塔比较容易发生风化剥蚀,此外比较常见的石塔也比较容易发生风化。在气候类型不同的地区,风化的主要形式也不同,在干燥多风沙日照强烈的地区,昼夜温差变化造成的龟裂和风蚀作用是风化的主要形式,分布在中国西部一些地区的古塔,塔基座向风面被风沙严重磨蚀,不仅表面的雕刻全部消失,甚至连建筑立面都无法保持原有的形状了;在降水比较丰沛的地区,风化的主要形式是雨水渗透造成的破坏和塔身植物生长对结构的损害,后者会另立题目专论。总体来说塔受到风化影响比较严重的多为塔身上突出的部件,如塔檐、斗拱、平作、塔顶等部位,风化严重的塔这些部件全部消失,看起来不过是一个乱砖跺子。对于风化作用的防护目前尚没有成型的技术,但诸如化学药剂喷涂防护等措施已经获得了实际应用。雷电的破坏与防护历史上毁于雷火的塔数量很多。这与塔的建筑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塔刹是塔的重要部件,且多为金属材料制成,置于高塔顶端的塔刹形成一个没有接地的引雷针会引起雷霹形成火灾,因此雷电会对塔,尤其是木塔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防御雷电破坏最好的办法是给塔加装避雷针和接地设施,这样可以简单而有效地防止雷电的破坏。火灾的破坏与防护在历史上火灾曾经是对塔的最大威胁之一,由于塔一般高程较高,汲水灭火不易,且很多砖石结构的塔内部呈筒状结构,类似烟囱有拔火助燃的作用,因而扑救火灾非常困难。火灾对木结构塔的破坏自不必多说,会将整座木塔化为灰烬,对于不可燃的砖石结构塔,火焰会影响砖石本身的材料力学性质,造成塔承重结构承重能力下降而造成破坏。目前对于火灾的扑救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面对火灾最好的保护方式不是扑救而是防火。植物的影响与保护在降水丰沛的气候区,塔身会有植物生长,在中国南方的一些地区,塔身植物生长旺盛,草、树、藤条等密布塔身一片葱绿,被人们形象地称为“树塔”。这些植物的根系深入塔身破坏塔身结构,有些植物根系还会分泌化学物质分解塔身结构以获取生长所需的空间和养分,会对塔的稳定性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对于植物的破坏需要及时清除生长在塔身上的植物,在清除植物后对植物所破坏的塔身结构进行修补,并且适当喷涂抑制植物生长的化学药剂。地下水对塔的影响地下水水位抬升会影响塔基础的稳定性,在一些地区,地下水位高涨造成地宫渗水,塔基下沉形成斜塔,进而影响塔的承重结构,降低其有效荷载,进一步造成塔的坍塌。对于地下水位变化所产生的影响,需要及时检测地下水位的变化,对塔的基础部分进行加固处理和放水处理。人类行为的破坏和影响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很多次毁佛灭法运动,塔作为佛教建筑的一种形式,在历次灭法运动中都是破坏的对象;此外一些人们自发的行为也会对塔产生影响,其中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雷峰塔的倒掉。塔的用途塔作为一种宗教建筑出现后,其作用最初主要局限在佛教使用,分佛塔,法塔和僧塔,但随着塔本身的世俗化,塔的作用也逐渐向其他领域扩展,另外由于塔这种建筑本身在建筑层面上相对于其他形式东方传统建筑的特殊性,因而衍生出很多很实际的用途。作为墓碑作为墓碑或者作为坟墓是塔最为原初的功能,印度的窣堵坡本身就是作为坟墓出现的一种建筑形式,东传后,虽然在建筑的技术与外观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这一基本功能却保留了下来,中国很多寺院都建有塔林,其中著名者如少林寺塔林,所谓塔林便是得道高僧圆寂后的墓园,每僧筑一小塔,便形成了塔林,在中国用作墓塔者,多为覆钵式塔、经幢式塔、密檐式塔等形制,体量一般较小,很少有高耸入云者。作为崇拜物塔最广泛的用途是作为崇拜物而存在,宋以前的寺院均将塔作为整个建筑组群的核心,在塔中供奉佛舍利或者佛教造像,其地位和作用相当于后世的大雄宝殿,但宋以后,虽然塔在寺院中的核心地位被大殿所撼动,但仍占有重要的地位,有所谓“有寺必有塔”的说法。作为崇拜物的塔一类多为楼阁式塔、密檐式塔、覆钵式塔或金刚宝座式塔,这类塔体量高大建筑雄伟,充分显示其作为崇拜物的威严;另外一类则多为宝箧印式塔、多宝塔等体量较小的塔,有的甚至仅仅作为工艺品存在于更大的宝塔内部作为内塔存在,这些小塔通过其造型精致、用料名贵凸现其崇拜物的地位。储藏宝物塔多有地宫,作为佛教建筑,塔的地宫是安放佛教圣物的地方,因而常常起到储藏宝物的作用,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陕西法门寺地宫了,该地宫下藏有释迦摩尼佛指舍利。文化大革命期间,红卫兵欲挖破地宫,时任方丈的良卿法师以自焚方式捍卫佛指舍利;现该舍利被供奉于新修建的合十舍利塔中。作为景观塔体量高大,非常醒目,因而很容易形成景观,很多塔是在建成后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景观效应,而另有一部分塔则是专门作为景观修建的,其中最著名的例子便是杭州八景之一的“雷峰夕照”。补全风水由于塔在宗教世界地位显著,塔走向世俗的第一步便扮演了补全风水的角色,在风水欠缺的部位建立一座塔其作用可抵一山。镇压妖邪这一作用同样来自于塔在宗教世界中的地位,民间常常把宝塔作为有效的镇物,托塔天王的传说便是一个例证。保全文运通过建塔来保全和延续一个地区在科举考试中的运气曾经是非常流行的一种做法,在有些地方甚至把这一作用的塔和供奉文昌帝君的文昌阁合二为一,形成了文昌塔这一特殊的建筑类型。指导航向在东方专门建筑的灯塔很少,但是塔高大的体量使他天然地称为水路旅行的指向性建筑,许多临海而建的佛塔都成为航海的地标,而建于山顶的塔对陆路交通也起到一定的指向作用。作为旅游景点塔作为旅游景点存在并非现代特有的现象,明清之际北京西部的居民便有在重阳节登上真觉寺金刚宝座塔赏景的传统。作为了望台作为了望台存在也是由于塔本身的特殊性所带来的副产品,北宋时期辽宋边境上的料敌塔虽然是一座佛塔,但却为宋的边防起到了相当的作用,但塔的这一作用有时也会给自身带来麻烦,在太平天国时期,中国最大的琉璃塔,建于明代的金陵大报恩寺塔就出于军事安全的考虑被太平军拆除了。储水配水世界各地有许多水塔,可以将水泵到高处,继而通过自流管道输送给千家万户。此种建筑的代表作之一是位于燕京大学的博雅塔。塔的种类  中国现存塔2000多座。塔的种类非常多,以样式来区别,有覆钵式塔、龛塔、柱塔、雁塔、露塔、屋塔、无壁塔、喇嘛塔、三十七重塔、十七重塔、十五重塔、十三重塔、九重塔、七重塔、五重塔、三重塔、方塔、圆塔、六角形塔、八角形塔、大塔、多宝塔、瑜只塔、宝箧印塔、五轮塔、卵塔、无缝塔、楼阁式塔、密檐塔、金刚宝座塔、墓塔、板塔、角塔等。按结构和造型可分为楼阁式塔、密檐塔、单层塔、喇嘛塔和其他特殊形制的塔。  以所纳藏的物品来区别,有舍利塔、发塔、爪塔、牙塔、衣塔、钵塔、真身塔、灰身塔、碎身塔、瓶塔、海会塔、三界万灵塔、一字一石塔。  以建筑材料来区别,则有砖塔、木塔、石塔、玉塔、沙塔、泥塔、土塔、粪塔、铁塔、铜塔、金塔、银塔、水晶塔、玻璃塔、琉璃塔、宝塔、香塔。  就塔排列位置的样态来区别,有孤立式塔、对立式塔、排立式塔、方立式塔等。 各种式样的塔中,造形最古老者为覆钵式塔。覆钵式塔由栏楯、基坛、塔身、覆钵、平头、轮竿、相轮、宝瓶等各部分组成。塔的功能  塔受到的实用功能的限制不大,形式比较自由,又多是由信徒集资或国家和地方资助建造的,常不惜重金以示虔诚,结构方式也很多样,所以样式十分丰富,是匠师们自由驰骋才思的地方,成为中国建筑艺术一个重要类型。中国佛塔以楼阁式和密檐式为主,都是结合印度塔的原型与中国汉代已大量出现的楼阁创造的。塔的历史塔的起源  印度佛教建筑窣堵坡和中国的传统建筑楼阁是塔的两大源头。  (1)窣堵坡:  印度的窣堵坡原是埋葬佛祖释迦牟尼火化后留下的舍利的一种佛教建筑,梵文称“窣堵坡”(Stupa),就是坟冢的意思。开始为纪念佛祖释迦牟尼,在佛出生、涅盘的地方都要建塔,随着佛教在各地的发展,在佛教盛行的地方也建起很多塔,争相供奉佛舍利。后来塔也成为高僧圆寂后埋藏舍利的建筑。  (2)楼阁:& & &阁楼一名重楼,重楼是一种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早在先秦时代就已经出现,但由于年代久远,至今已经没有两汉以前的楼阁建筑实物存在。了解中土重楼的具体情况,除了通过历史文献的分析之外,两汉时期墓葬中殉葬的冥器和墓室壁画是很好的资料。冥器中的重楼多为陶土烧制的2-3层的木结构建筑模型,多有斗拱作为支撑结构,各层分布平坐和檐,建筑有门窗等精细结构,建筑平面大多为正方形。汉代冥器重楼模型的结构特征与魏晋之后木塔的建筑结构有着明显的源流关系。塔的出现  古代印度的佛教建筑塔在东汉时期随佛教传入中国,之后迅速与中国本土的楼阁相结合,形成中国的楼阁式塔。后由于木结构易腐烂,易燃烧,又按照楼阁式塔的形式,演化出了密檐式塔。在漫长的历史中曾被人们译为“窣堵坡(Stupa,梵文)”“浮图(Buddha,梵文)”“塔婆(Thupo,巴利文)”等,亦被意译为“方坟”“圆冢”。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广泛传播,直到隋唐时,翻译家才创造出了“塔”字,作为统一的译名,沿用至今。后世的塔在中国化的过程中,也为道家所用。另一方面,逐渐脱离了宗教而走向世俗,衍生出了观景塔、水风塔、文昌塔等等不同作用和目的塔。  三国之际,丹阳人笮融“大起浮图,上累金盘,下为重楼”,是中国造塔的最早记载,所造的塔当为楼阁式。三国时代的吴国于建业(今江苏南京)开始造塔,开创了江南造塔之先。这两个时期没有塔的建筑物保存至今,有迹可循的是一些汉代画像石上塔的形象,有“窣堵坡”的形制。此外,在新疆喀什附近的汉诺依城有座土塔,现已风化严重,但可能是汉末的遗物。南北朝的塔  南北朝时期佛教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一时期建造了很多的石窟和寺塔,在云冈、敦煌石窟中都可见到那个时期塔的造型。现存塔最早的实物是北魏天安元年(466年)的小石塔,原来在山西朔县崇福寺内,后在抗日战争中被日军盗去日本。此外云岗石窟中也有很多楼阁式塔的造型。河南嵩山嵩岳寺塔是保存至今的最早的一座砖塔。这一时期主要发展了楼阁式和密檐式塔,建材则是砖、木、石并重。隋唐的塔  隋代虽然很短,但佛教盛行,隋文帝杨坚为其母祝寿分三年在全国各州建塔约100多座。专家研究表明,所建都是木塔,已全部毁于兵火。现存的隋塔仅有山东历城四门塔。  唐朝的塔有了很大的发展,保存下来的唐塔约有百余座之多,集中于中原、关中、山西、北京等地。唐塔由于早期建塔的仿木结构,平面多是方形,内部多是空筒式结构,形式多为楼阁式和密檐式,与后来的塔不同的是,唐塔多不设基座,它身上也不做大片的雕刻与彩绘。南诏国统领西南属地时大兴佛教,建寺造塔风行一时,此后一千多年寺院尽毁,仅剩昆明、大理的一些塔。南诏时代的塔与中原文化结合紧密,与唐塔的形制很接近。同期渤海国的塔也都具有中原、关中地区地区唐塔的特点。  唐朝以后的五代时期战乱不断,寺塔建造的数量都不多。这一时期塔的形状从方形过渡到了六角形至八角形,塔的内部也由空筒式逐步过渡到回廊式、壁内折上式。 &辽宋的塔两宋辽金时期,南北建筑各具特色,塔亦不例外。两宋期间中国南方经济发达,宗教繁盛,建筑了很多塔。宋塔多为楼阁式塔,或为外密檐内楼阁式塔;此外还有约两成的塔为造像式塔、宝箧印式塔、无缝塔、多宝塔等其他形制的塔。宋塔平面多为八角形或六角形偶见有四边形者,这与唐塔千篇一律端庄稳重的四边形产生了鲜明的对比。  宋塔每层都建筑有外挑的游廊、有腰檐、平座、栏杆、挑角飞檐等建筑部件;因而即便是如杭州六合塔这样高大雄伟者亦不失轻巧灵动之感。  在塔院的平面布局上,宋塔相比于唐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唐代,塔是寺院的核心部分,大多建筑在寺院的前院;而宋代寺院的核心地位为正殿所取代,塔大多位于后院或正殿两侧。  辽塔多为实心的密檐式塔,建筑材料亦多选择坚固耐久的砖石材料,而在建筑上则以砖石仿木结构,惟门窗不用唐塔宋塔的方形结构设计,而采用在力学上更加合理的拱券设计,这也是辽塔在建筑学上的一个重大突破;除密檐塔外,辽塔中尚有少部分仿唐塔形制的楼阁式塔。辽塔平面多为八角形,繁复的基座是辽塔独有的特色,基座各个立面均做仿木处理,模仿木结构宫殿建筑里面,门窗齐全,表面或篆刻经典或雕凿佛教造像,常见的造像题材有佛像、金刚、力士、菩萨、宝器、塔、城、楼阁等等,非常精美。一些比较著名的辽塔,如北京天宁寺塔,不仅塔身基座遍布精美造像,而且塔檐、仿木斗拱均做工细致精巧惟妙惟肖。但在辽塔中更多的是一些做法比较简单的塔,仅第一层或一二层檐施用斗拱而以上其他各层均以叠涩出檐,造型简捷古朴。相比于同时代的宋塔,辽塔大多轮廓简介造型端庄,亦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辽代是中国造塔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期间不仅造塔数量甚众,而且结构合理造型优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世造塔的风格。  金代的皇帝与辽一样笃信佛教大兴造塔之风,但金塔大多仿造唐塔如河南洛阳白马寺齐云塔或仿辽塔建造,并没有突破唐、辽以来建塔的规制而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期间虽然出现了一些外形比较怪异的塔,但大多不能形成体系,亦非优美制作,值得炫耀者不多。其中惟河北正定大广惠寺塔值得专门提及,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金刚宝座式塔。元代的塔& &元朝皇帝大多信仰佛教,在元朝期间流行于印度的窣堵坡式的塔被再次引入中国,称为覆钵式塔,另外随着密宗在元上流社会中的流行,金刚宝座塔又被从印度引入并较大规模地建造。除了一些覆钵式塔,元代兴建的名塔不多,元塔对后世的影响也比较小。明清的塔  自明清两代开始,逐渐产生了文峰塔这一独特的类型,即各州城府县为改善本地风水而在特定位置修建的塔,其修建目的或为震慑妖孽或为了补全风水或作为该地的标志性建筑,文峰塔的出现使得明清两代出现了一个筑塔高潮,许多塔都是以文峰塔的形态出现的。  明清两代的佛塔基本沿袭了辽宋塔的形制,由于筑塔数量较多因而种类非常齐全,从楼阁式、密檐式、覆钵式、金刚宝座式等较为常见的形式到无缝式、宝箧印式等奇异的形式不一而足,尤以楼阁式塔为主流。明清塔大多为高大的砖仿木结构,石塔木塔均很少见,明清两代仿木结构砖塔对木构的模仿都非常精致细腻,不仅斗拱、椽、枋、额具全而且还出现了雁翅板、垂莲柱等结构;塔的建筑平面多为八角形、六角形和四方形;明清塔承袭了辽塔构筑基座的做法,随着塔在明清从宗教世界走向世俗社会,基座上浮雕的题材出现了相应的变化,不仅包括佛像、金刚、力士、护法天王等宗教题材,也出现了八仙过海、喜鹊登梅、二十四孝、魁星点斗等民间传统祈福题材。明清两代的佛塔或仿宋或仿辽,虽然建筑数量甚众但在建筑艺术和技术上并无大的突破,其成就远逊于辽宋两朝。  如上文所述,除了中规中矩的佛塔,明清两代还建造了大量文峰塔,文峰塔建筑形制多样,或如笔、或如楼、或矮胖如墩台,这些异形塔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塔的建筑类型。塔的材质土塔夯土建筑是建筑史早期常见的一种建筑形式,夯土建筑取材方便建造简单所需成本少,曾经是非常经济和流行的一种建筑方式,塔亦有少部分为夯土建筑。但是由于塔一般都高大而纤细,夯土本身的力学性质并不适合建筑高塔,此外夯土塔的建筑和保存还受到气候的影响,土质松软降水丰沛的地区很难建筑和保存高大的夯土塔。因而保留下来的夯土塔数量很少并主要集中在降水量较少黄土资源丰富的中国西北地区,且夯土塔的主要形制多为体形较为矮胖的覆钵式塔。  在现存为数不多的夯土塔中,最为著名的当属西夏王陵中的夯土高塔,西夏王陵中所建的塔原本以夯土为基础,表面覆盖精美的琉璃装饰,蒙古破西夏后,拆毁精美的王陵塔,但面对高大的夯土塔心却无能为力,因而这些土塔赤裸裸地保留至今。木塔  善用木构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大特点,木塔也是在中土起源最早的塔,三国时期史料记载“上累金盘下为重楼”的塔就是在重楼的顶端加筑窣堵坡的建筑形式,不过这种下木上石的结构违背了材料本身的力学形制,加之年代久远没有保存至今者。历代所筑木塔均借鉴了很多宫殿建筑的元素和技术,从斗拱、椽、枋、梁、柱等承重结构到门窗栏杆等非承重结构都与同时代的宫殿建筑非常相似。  早期木塔因为建筑技术的限制,常常在塔内用砖石或夯土筑起高台,作为木塔屹立的依托,各层的木构均直接或间接地与塔心地高台相连接。后期随着建筑技术的提高,塔中的高台被木质的中柱所取代,这极大地扩充了塔内地活动空间,是建筑技术的一大突破。但中柱的出现也限制了木塔高度的进一步提升,因为要想找到一根高大笔直的木材作为塔的中柱是非常困难的,而塔高也就被限制在中柱的高度上了。  辽代建筑的山西应县木塔则是木塔建筑的又一个技术突破,应县木塔没有中柱,而是由每一层塔身周围的两圈木柱将塔的荷载层层向下传递,这种独特的力学设计比中柱式结构更合理、更坚固,也使得应县木塔历经近千年风雨而始终屹立不倒,成为现存最古老的木塔。砖塔  砖结构仿木构塔的斗拱砖塔是各类塔中数量最多者,历经风雨保留下来的砖塔数量也比其他材质的塔多得多,这一点是由砖本身的材料性质所决定的,砖由粘土烧制,其在结构上的耐久性和稳定性与石材接近,远远胜于夯土和木料,确又具有有易于施工的特点,并且可以相对轻易地修筑出各种各样的造型和进行各式各样的雕刻加工,非常适合塔的建造,明清两代随着制砖工业的迅速发展,各类砖塔大量涌现,以至于难以见到由其他材料建筑的高塔了。  虽然砖的性质非常适合建筑塔,但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砖塔在结构上大多模仿木构,斗拱梁柱枋椽额一应俱全,这样的结构美则美矣却不能充分发挥砖材本身性质上的优势,实际上已经成为筑塔技术的一种限制。砖塔的砌筑在塔内部多采用乱砌法,即塔砖在塔内随意紧密堆积,并无一定之规,这是由于塔身直径常常随着塔高变化而发生变化,只有乱砌法才能保证塔身曲线的变化,但是为了保证美观,塔身表面的砖块则须规则堆积,一般采用长身砌或长身丁头砌两种技法。  除了塔砖本身的堆积方式,塔砖之间的粘合也是对砖塔稳定性产生很大影响的因素,唐代砖塔多以黄泥为浆粘性稍差,自宋辽以后在黄泥浆中加入一定的石灰和稻壳,增加了黄泥浆的粘合力,从明代开始,砌塔则全部使用石灰浆,使得塔的稳定性有了飞跃。以砖砌成的塔也有一些弊端,由于砖塔缝隙非常多,因而塔身上极容易生长植物,杂草、树木的根系深入塔身会极大地破坏塔的结构,造成塔的坍塌;另外构成砖塔的建筑材料体形很小,容易被人取下,著名的杭州雷峰塔就是被人们这样的窃砖活动击倒的。石塔  使用石料并非中国传统建筑所长,但由于石材本身的性质非常适合建造高塔,因而在塔中以石材为主要材料者也不算少数。石塔在体量上以小型塔居多,在用途上以木塔居多,常见的石塔有经幢式塔、宝箧印塔、多宝塔、覆钵式塔以及小型的密檐塔和楼阁式塔。只有很少的石塔体量高大,建筑这样的石塔需要比较高的建筑技术和技巧。这些石塔有的使用大石块有的使用大石条或大石板,更多的则是使用体积较小的石砖,依照砖塔的建筑方式构筑,在承重结构上则多仿照木构,由于石材和木材在材料性质上有着很大的差异,前者耐压而弹性较差,后者弹性好但承重能力不强,因而仿木构的石塔大多不能发挥石材性质上的优势,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石塔的发展。琉璃塔  香山公园中的琉璃塔从本质上讲也是砖塔的一种,因为琉璃塔的琉璃仅仅贴附在塔的表面,塔的内部仍然是用砖砌筑的。琉璃是中国古代严格控制的一种建筑材料,仅有获得官方特许者才能够用琉璃来装饰建筑物,因此琉璃塔的数量非常少,现存的琉璃塔大多是经过皇家特许的敕建宝塔。 琉璃材料美观色彩多样,表面覆盖着一层光亮致密的釉层,因而可以很好地抵抗日晒风吹雨淋等风化作用,因而对保护建筑物起着非常重要地作用。不同的琉璃塔因为地位和经济状况不同使用琉璃的情况也各自不同,有的塔通体均被琉璃贴面包裹,有的仅仅在塔身的特定部位如转角、塔檐等处贴附琉璃,有的则用琉璃烧制出浮雕造像贴附在塔面。金属材质的塔  安放在北京万寿寺的铜合金多宝塔金属材质的塔很少,体量也很小,大多是作为工艺品而存在的,常见的制塔的金属有:铁、铜、银、金等,金属塔大多整体铸造成型,由于金属铸造工艺本身的限制,高耸入云的金属塔非常少,有数的几个也是用铸造部件组装而成的,由于金属材料热膨胀系数普遍较木砖石等传统材质高而且多存在锈蚀的问题,因而金属材料并非砌筑高塔的良好材料。  作为建筑物的金属塔兴起于五代十国时期,由于铸造技术和成本的限制始终没有兴盛过,仅宋明两朝铸造过一定数量的铁质塔;作为工艺品的金属塔就相对常见得多了,它们大多以金银等贵重金属制成,造型精美建筑细部的描摹非常细腻,是中国古代金属铸造艺术的代表。香泥小塔  香泥小塔是以寺院中供奉的香为材料蘸湿打成泥雕塑的小型佛塔,是一种宗教法器而非建筑物。香泥小塔是喇嘛教常用的一种法器,塔多做覆钵式造型,下部筑有基座,基座上为一覆钵式塔肚,有些香泥小塔在塔肚上方还有塔脖子构成一个完整的覆钵式塔造型,有的则没有塔脖子,形成类似无缝式塔的造型。僧侣们一次制作一定数量的香泥小塔,供奉在佛前或者藏于大塔的地宫或宝顶中,在北京真觉寺金刚宝座塔、甘肃山丹县大喇嘛塔均有大量香泥小塔出土。其他材质的塔除了上面提到的材质,还有使用其他材质砌筑的塔,如以象牙雕刻成的塔、玉雕塔、骨雕塔、陶瓷塔等,这些材质的塔大多不是作为建筑物存在,而是作为宗教法器或者工艺品存世。 塔的材质多种多样,除了上面提到的单一材质的塔,还有混合材质的塔,常见的有砖木混合、砖石混合、石木混合等等。塔与文化按照经律系统分类,可以把塔分为佛塔和文峰塔。它来自于佛教,它的发展中受佛教文化的影响很大,许多于塔相关的内容都有佛教经典来释意。文峰塔是塔在中国本土化的一种表现,这类它不再拘泥于佛教的内容,也不再注重佛教含义,而是作为镇物或祈福象征。其他宗教,如道教等,也建塔,但从根本上与塔缺乏渊源关系,更多效仿佛教对塔的使用。总之,塔在文化中是一种神权的象征,人们赋予其各种含义来崇拜。塔与佛教& & 原指为安置佛陀舍利等物,而以砖石等建造成的建筑物,后来又泛指于佛陀生处、成道处、转轮处、般涅盘处,乃至安置诸佛菩萨像、佛陀足迹、祖师高僧遗骨等,而以土、石、砖、木等筑成的建筑物。 有关造塔的起源,可远溯至佛陀时代。根据记载,须达长者曾求取佛陀的头发等,以之起塔供养。佛陀圆寂之后,则有波婆国等八国,八分佛陀舍利,各自奉归起塔供养。 我国历代所建的舍利塔极多。据记载,三国时,有僧人感得舍利,孙权令人以铁槌击打而舍利不碎,因此建塔供养,这可能是中国建造舍利塔的开始。隋文帝之时,全国各地建舍利塔的风气极盛。公元601年~602年,隋文帝并诏敕天下八十二寺立塔。其后,历代皆有造立、修治舍利塔的活动。 元代以后多数佛寺中只建佛殿而不建塔。佛塔的重要性逐渐下降,而被佛殿所取代。 佛塔虽然是一种建筑物,但是佛教认为人们可藉此积累功德。& & 古代印度最早建塔是为放置释迦牟尼的舍利,供人们纪念崇拜。佛教很重视形象的崇拜,塑造佛像是佛教传播发展过程中很重要的部分,以次来传播教义,供人们来寄托信仰。塔作为藏有佛真身舍利的物件就显得尤为重要,也成为佛的一种象征,被佛教徒们作为“佛”来崇拜,可以说塔与佛的概念在佛教中是不可分割的。佛像作为一个重要的部分出现在塔的内部和外饰中,更加强了塔的神圣地位。在佛教兴盛的时代,各处都兴建寺庙,有寺必有塔。塔后来作为和尚的坟墓成为一种定制。为僧人修塔也成为对他修行的一种褒赏,也由于塔的形象长久使这些高僧的事迹流传,宣扬了佛教的理念。早期在寺院的布局中塔占据着中心的位置,宋朝以前经常就是这种布局,连大殿都不建,塔是主要的崇拜物。& & 塔的建造中也处处体现着佛教的思想,但中国的佛教本与古印度的不同,又很强的本土化色彩。古印度佛教中塔的层数与塔顶相轮数相同,都是双数;但在中国由于“阴阳五行说”的影响,塔的层数和相轮数一向都为单数。在佛教经典中是以佛塔的功用来命名的,如发塔,为供养佛发而造的塔;爪塔,为供养佛的指甲而造的塔。佛教传入中国后仿古印度的做法造发塔,一般建造在佛寺的塔林中,但爪塔极少建造。毕竟佛祖的真身舍利很少,有的塔内埋藏的是假的佛迹,作为一种象征。造塔的功德& & 《僧只律》中说:“真金百千担,持用行布施,不如一泥团,散心治佛塔。”又《百缘经》中说:“佛告阿难,昔迦叶佛入涅盘后,有迦翅王收其舍利,造四宝塔。时有长者,见竖塔枨,心生随喜,持一金钱,安着塔下,发愿而去。缘是功德,不堕恶道,天上人中,常有金钱,受福快乐,乃至今者,遭值于我,出家得道。” 另外譬喻经举出十种造塔之殊胜果报:(一)不生于边国,(二)不受贫困,(三)不得愚痴邪见之身,(四)可得十六大国之王位,(五)寿命长远,(六)可得金刚那罗延力,(七)可得无比广大之福德,(八)得蒙诸佛菩萨之慈悲,(九)具足三明、六通、八解脱,(十)得往生十方净土。在《佛说造塔功德经》中,释迦牟尼佛说:“如果在此法会中的诸天众等,及未来世的一切众生,随着他们所在的地方,在没有塔之处,能在其中建立佛塔者,无论这些塔的形状是高妙无比,超过三界中的一切,乃至极为微小如同庵罗果;或者塔的所有表刹高大到上至梵天,乃至至小犹如针等;或者所有轮盖大到能覆盖大千世界,乃至至小犹如枣叶。若能于这些塔内收藏如来所有舍利发牙髭爪下至一分。或放置如来所有法藏十二部经。下至于一段四句偈等。其人功德如彼梵天一般。命终之后转生于梵世。在梵天的天界中寿尽后,又往生五于五净居天。于这些诸天等无有异。礼塔的功德  《僧只律》中说:“若人于百千黄金布什别人,所获得的功德,不如一善心,恭敬礼佛塔的功德。”在《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托罗尼经》中释迦牟尼佛说:如果众生能于此塔、以一香、一花礼拜供养。即使是八十亿世劫中积累的生死重罪都能一时消灭,而且生时能避免灾殃,死时可投生到佛家。 《缁门崇行录》云∶‘唐o子邻,范氏子,母王氏,不信三宝,邻逃东都依广受寺庆修律师出家,忽思亲归宁,父失明,母已故三载。因诣岳庙敷坐具,诵法华,誓见岳帝,求母生处。其夜岳帝召谓曰∶汝母禁狱现受诸苦,邻悲泣请免!帝曰∶可往鄮山礼育王塔,庶可救也!邻即诣塔,哀泣礼拜,至于四万,俄闻有呼邻声,望空中见母谢曰∶承汝之力,得生忉利天矣。倏然不见。’塔与勘舆学& & 早期的塔是作为一种佛教建筑出现并发展而成的,但到了后期,即明清两朝时,塔开始大规模地从宗教世界走向世俗世界,成为堪舆学中常用的一种镇物。作为风水镇物的塔一般称作文峰塔,一般建造文峰塔主要的目的有三种,为祈祷用、做标志物和补全当地地形地势在风水上的欠缺。根据作用的不同文峰塔又可以细分为文兴塔、文昌塔、文光塔、先祖塔、阴宅塔、风水塔、分水塔等等类型。& & 由于风水理论的不同和各个城镇本身所处地理位置的不同,文峰塔的建造位置和数量都没有一定之规。但总体来说建在城镇东南方者和城镇周围山顶上者、城镇附近河流旁边者居多,但是这一规律并非绝对的,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发生变化,比如浙江平阳县的平阳文塔就没有修建在高山上,而是建在了面临大海的山嗷间,这是由于根据堪舆学的理论,县城直面大海没有屏障不利于福气的聚集,故而需要建塔补全。& & 文峰塔在建筑上有很多独具特色之处,很多塔的形制不循定规,塔的装饰则融入了很多民间信仰的元素,是与传统佛塔迥然不同的一种形态。塔的传说阿育王造八万四千塔& & &阿育王在位期间相当于中国的战国末期,他连年征战几乎统一了印度全境。阿育王在一次南下攻打印度南部时遇到一位沙门说法,遂生悔悟而归依了佛教。此后他颁布敕令在印度境内广造寺塔,他还亲自到各地拜谒佛迹,并派遣道僧到国外(远至波斯、希腊等国)传教。阿育王造造八万四千塔一事在佛教文献上有所记载,传说有19座塔在中国,也有说是21座。据传当时有印度佛教徒送来的图样与印度阿育王塔样式一致。现存文献上记载了地址、寺院名城的内容[27] ,但时至今日这些塔都没能保存下来。& & 在五代十国时期,吴越王钱弘俶仿阿育王造塔也造了八万四千塔,所造的都是金涂塔,样式为宝箧印式,体形不等但都很小,塔身内外都有题刻。这些塔被埋藏在国内名山大寺中,也有的送到日本,后来中国出土的多为外国人所收藏。雁塔& & 雁塔在唐代时已经常使用,即指佛塔。这一名称来自于佛经典故,说的是有一群雁在天上飞,其中一只殒身落在一位僧人跟前,僧人怜悯它,遂建塔葬雁,表现了佛教悲悯众生的情怀。多宝塔(七宝塔)& & 多宝塔(七宝塔)作为一个名称遵循着佛教对塔“严加装是,为珍宝之塔”的解释,在中国唐代后始见此塔,之后也不断建造,只是没有固定的样式。后来流传到日本,发展成突出的两个特点,即两层塔檐和圆肚成肩的塔身。关于多宝塔的由来佛经里记载是:释迦牟尼于灵鹫山讲《法华经》是一多宝塔出现空中,并发出声音称赞佛祖。关于七宝,佛经的记载稍有出入。一般都有金、银、琉璃、玛瑙、砗磲,还有玻璃、珍珠、珊瑚、玫瑰、赤珠等,就不尽相同了。其他相关形式的塔& &上一条目主要介绍了中国塔系的塔,这个分段将说明塔在相关地区的发展和之间的相互联系。塔最早在印度出现,南亚地区的印度和尼泊尔的风格基本一致,这也影响到中国西藏地区的塔的样式,在这一地区文化同源,塔建风格有着很强的相似性。以后随着佛教在其他地区的传播,塔的样式不同程度的与各地区的本土文化相融合,但依旧可以找到它们共同的源头。东南亚的塔是与中国塔平行发展的脉系,这一地区的国家,如缅甸、泰国、印度尼西亚等,他们的塔建风格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东亚地区韩国和日本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受印度的影响较为间接,所以这一地区的塔与中国塔的风格很相近,楼阁式塔成为这一地区的特色。南亚的塔& & 南亚是亚洲塔的源头,最早的塔出现在印度,并在此发展并随佛教传播到亚洲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并与当地的文化和建筑艺术结合形成了不同风格的塔系。& & 印度是佛教的发祥地,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的遗骨就在旧王舍城,在那里分配了佛祖的舍利,盛舍利的舍利瓶是一种葫芦形的罐,为盛放舍利而建的塔也就采用了这样的形式。塔出现后随着佛教的传播大量建造,早期的塔一般分成五个部分:台基(基座)、半球形的塔身、平头、塔伞、塔盖,相关的介绍可以见窣屠坡。现存的阿育王建的桑齐大塔可以一见这种风格的形制,这种形制建立了塔的基本形体和外观式样。后来印度的塔也在不断的发展,中世纪的时候印度建高塔成风,那时所建的佛罗伽耶大塔成为了金刚宝座式塔的前身。印度的塔表面的雕刻很是精细繁多,这一特点东南亚地区的得到更大限度的发扬。& & 尼泊尔紧邻印度和西藏,在历史上曾经长期是吐蕃王朝的藩属国,在文化上深受印度和吐蕃的影响,许多早期佛教遗迹就在尼印两国之间的边境线上,传说的阿育王所造的八万四千塔中有五座就在加德满都南部的帕但市。尼泊尔的建筑风格与印度北部以及中国西藏接近,早在公元100年时就开始建塔,多是砖石结构。& & 由于地理上的关系,南亚的塔建风格与西藏的塔建风格长期相互的影响,这主要体现在覆钵式塔上。在中国,覆钵式塔的原型在南北朝以前就已出现,但发展很慢,元代时由于藏传佛教的兴盛,尼泊尔工匠阿尼哥进京建塔,使中国覆钵式塔的建造得到提升。许多去过印度的高僧也带回了印度的塔建风格,其中金刚宝座塔的样式就是直接来自于印度,花塔也受到印度高塔雕刻甚多的影响。& & & & & & & & & & & & & & & &&印度马哈菩提金刚宝座 & & & & & & & 塔拉达克地区,印度 & & & & & & & & & & & & 桑奇大塔东南亚的塔& & 东南亚包括印度支那半岛各国、南洋群岛各国、泰国、缅甸、文化上的东南亚也包括中国西南云南贵州等省区,东南亚地处印度和中国之间,文化上受到两者共同影响。东南亚的塔传自印度,独立发展,在建筑风格上深受印度建筑的影响,同时也与中土的塔有着密切的交流。& & 缅甸的佛塔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为圆形基座,一种为方形基座,方形基座者较为常见,基座上建圆丘形的塔身,塔顶做锥状高耸如云,安置佛骨于塔身中,基座上塔身的数量不等,一座多塔者形制如同金刚宝座塔,这种造型流传深广,泰国、老挝、柬埔寨和中国云南等地常见这种形制的塔。& & 西双版纳处于中国内地与东南亚之间,一方面从东南亚地区传入了上座部佛教,另一方面又收到中原华夏文明的影响,因此西双版纳的塔是在结合泰国、缅甸等国佛教建筑和汉民族佛塔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具有许多本地特色的建筑形式。西双版纳的塔既有覆钵式塔、金刚宝座塔,也有西双版纳独特的井塔。& & 井塔是傣族修建在水井旁的塔,表现了傣族人对改善饮水卫生的要求,和对水的崇拜,形成了独特的井塔文化。东亚的塔& & 东亚的塔大都直接受到中国塔建筑技术与风格的影响,其建筑形制与技术与中国的塔比较接近,同时又不失其自身的风格。朝鲜半 & &岛的塔最早出现在半岛三国时代,百济和新罗在各自境内开始建造石塔以及少量木塔,在韩国,这一时期的塔被称为 “百济样”,新罗统一后,掀起了一个建塔的高潮,目前朝鲜半岛上存流的骨塔大多是这一时期的作品。半岛的塔多用唐风,善用石料,由台基、朴素的基座、塔身、平头的塔顶座和坐落其上的塔刹构成,塔顶上的平头基座是朝鲜塔的特点,此外韩式塔的塔檐不用斗拱而用叠涩出檐的形式,这更加适合石料本身的力学特征。& & 日本的塔是在飞鸟时代随着佛教从中国和朝鲜传入开始修建的,由于地理环境的日本的塔以木构楼阁式塔为主,这种塔在日本被称为多重塔,其平面承袭唐塔的正方形设计,矮小的基座、相对矮小的体量和特别伸出的腰檐是日式木塔独有的特征,在建筑技术上日式木塔自始至终沿用了塔心木柱的建筑方式,并沿袭了唐塔高大的相轮塔刹的设计。除了多重塔,日本还有无缝式塔、宝箧印式塔、五轮塔、板塔婆,角塔婆等形式的塔。其中比较值得专门提出的是多宝塔,在日本多宝塔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并且形成了日式多宝塔的规制,以木材建造的圆形塔肚子便是日式多宝塔的鲜明特征。古塔记录中国十大名塔山西飞虹塔&   飞虹塔在山西洪洞县一座小山顶上的广胜上寺广胜寺内,重建于明正德十年至嘉靖六年间(),为砖砌楼阁式塔,八角十三层,通高47米。外形轮廓由下至上逐层收缩,形如锥体。塔身用砖砌,外镶黄、绿、蓝三色琉璃烧制的屋宇、神龛、斗拱、莲瓣、角柱、栏杆、花罩及盘龙、人物、鸟兽和各种花卉图案,把塔身装饰得绚丽多姿,金碧辉煌。塔底层设有回廊,回廊南面入口处突出一间二层屋。底层塔心室内有非常华丽的琉璃藻井。飞虹塔轮廓线不是魏晋隋唐以来常见的柔和的抛物线,而是一条直线,比较僵直,但铺满全塔的琉璃贴面反映了山西民间高超的琉璃烧造技艺。  塔中空,有踏道翻转,可攀登而上,设计十分巧妙,为我国琉璃塔中的代表作。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临汾盆地八级地震,此塔安然无恙。登封嵩岳寺塔  嵩岳寺塔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砖塔,该塔位于登封县城西北约6公里,太室山南麓的嵩岳寺内,建于北魏孝明帝正光元(520年),距今已有1470年的历史。 嵩岳寺塔上下浑砖砌就,层叠布以密檐,外涂白灰,内为楼阁式,外为密檐式,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多角形密檐式砖塔。总高41米左右,周长33.72米,塔身呈平面等边十二角形,中央塔室为正八角形,塔室宽7.6米,底层砖砌塔壁厚2.45米,这样的十二边形塔在中国现存的数百座砖塔中,是绝无仅有的。同时,这种密檐形式在南北朝期间也是少见的。该塔不仅以其独特的平面型制而闻名,而且还以其优美的体形轮廓而著称于世。整个塔室上下贯通,呈圆筒状。塔室之内,原置佛台佛像,供和尚和香客绕塔做佛事之用。全塔刚劲雄伟,轻快秀丽,建筑工艺极为精巧。该塔虽高大挺拔,但却是用砖和黄泥粘砌而成,塔砖小而且簿,历经千余年风霜雨露侵蚀而依然坚固不坏,至今保存完好,充分证明我国古代建筑工艺之高妙。嵩岳寺塔无论在建筑艺术上,还是在建筑技术方面,都是中国和世界古代建筑史上的一件珍品。大理千寻塔  大理三塔在大理城西郊的洱海之滨,原是崇圣寺的一部分,现寺已无存,塔却依然屹立如故。一九二五年大理地区发生大地震,城内外房屋几乎全部倒塌,但距大理城只有1 华里的三塔,却安然无恙。  大塔又名千寻塔,高69.13米,是座方形密檐式的砖塔,共有16层,造型与西安小雁塔相似,为唐代典型的塔式之一。塔心中空,在古代有井字形楼梯,可以供人攀登。塔顶四角各有一只铜铸的金鹏鸟,传说用以镇压洱海中的水妖水怪。自塔顶向东眺望,洱海胜景尽入眼底。现在楼梯已坏,游人已不能登上塔顶了。塔前照壁上镶有大理石镌刻“永镇山川”四字,字体苍劲有力。  分立在大塔两侧的南、北两小塔,是一对八角形的砖塔。  三塔浑然一体,气势雄伟,具有古朴的民族风格。  关于三塔的修建年代,说法颇多,一般公认千寻塔建于唐代 南诏国时期。前几年在修塔时,取塔内的木料进行碳性放射年代测定,建塔的年代又远于唐代,但就其修建三塔的经济基础和技术条件看,只有在南诏晚蜞遥开成年间方有可能。南、北二塔是在大塔修好后增修的,大约建于宋徽宗时。  由于三塔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1975年维修三塔时,把千寻塔外表的贴砖拆去,又在塔身的隐蔽部位加了钢箍,对裂缝灌了水泥浆,使古塔得到加固,又修复了塔刹,使它恢复了明代以前的原貌。应县释迦塔  中国辽代高层木结构佛塔。在山西省应县城内西北隅佛宫寺内。因塔内供释迦佛,故名。又因塔身全是木 制构件叠架而成,所以俗称应县木塔。佛宫寺建于辽代, 历代重修,现存牌坊、钟鼓楼、大雄宝殿、配殿等均经 明清改制,惟辽清宁二年(1056)建造的释迦塔巍然独存, 后金明昌二至六年()曾予加固性补修,但原 状未变,是世界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全木结构高层塔式 建筑。1933年中国营造学社对木塔进行考察研究,1935 年实地测绘,1962年文物出版社又曾予以补测考察,古 建研究专家陈明达编著了《应县木塔》。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安大雁塔  大雁塔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郊慈恩寺内,建于唐代,是全国著名的古代建筑,被视为古都西安的象征。国务院于1961年颁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玄奘大法师从印度取经回来后,专门从事译经和藏经之处。因仿印度雁塔样式的修建故名雁塔。由于后来又在长安荐福寺内修建了一座较小的雁塔,为了区别,人们就把慈恩寺塔叫大雁塔,荐福寺塔叫小雁塔,一直流传至今。大雁塔平面呈方形,建在一座方约45米,高约5米的台基上。塔七层,底层边长25米由地面至塔顶高64米。塔身用砖砌成,磨砖对缝坚固异常。塔内有楼梯,可以盘旋而上。每层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可以凭栏远眺。长安风貌尽收眼底。塔的底层四面皆有石门,门桅上均有精美的线刻佛像,传为唐代大画家阎立本的手笔。塔南门两侧的砖龛内,嵌有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褚遂良所书的大唐三藏圣教序》和《述三藏圣教序记》两块石碑。唐末以后,寺院屡道兵火,殿宇焚毁,只有大雁塔巍然独存。另一说,大雁塔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因坐落在慈恩寺内,故又名慈恩寺塔。慈恩寺是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太子李治为了追念他的母亲文德皇后而建。大雁塔在唐代就是著名的游览胜地,因而留有大量文人雅士的题记,仅明清时期的题名碑就有二百余通。至今,大雁塔仍是古城西安的标志性建筑,也是闻名中外的胜迹。杭州雷峰塔&   雷峰塔原建造在雷峰上,位于杭州西湖南岸南屏山日慧峰下净慈寺前。雷峰为南屏山向北伸展的余脉,濒湖勃然隆起,林木葱郁。雷峰塔相传是吴越王为庆祝黄妃得子而建的,故初名“黄妃塔”。但民间因塔在雷峰之上,均呼之为雷峰塔。原塔共七层,重檐飞栋,窗户洞达,十分壮观。  雷峰塔曾是西湖的标志性景点,旧时雷峰塔与北山的保俶塔,一南一北,隔湖相对,有“雷峰如老衲,保俶如美人”之誉,西湖上亦呈现出“一湖映双塔,南北相对峙”的美景。每当夕阳西下,塔影横空,别有一番景色,故被称为“雷峰夕照”。至明朝嘉靖年间,塔外部楼廊被倭寇烧毁。塔基砖被迷信者盗窃,致使塔于日倾圮。清朝许承祖曾作诗云:“黄妃古塔势穹窿,苍翠藤萝兀倚空。奇景那知缘劫火,弧峰斜映夕阳红。”雷峰塔倒塌之后,不仅作为西湖十景之一的“雷峰夕照”成了空名,而且“南山之景全虚”,连山名也换成了夕照山。苏州虎丘塔  世界闻名的虎丘塔在苏州西北七公里处,高高耸立于景色幽雅的虎丘山巅,是苏州现存的最古老的一座塔,由于风格与同一时期建的杭州雷峰塔相似,被誉为江南二古塔。被喻为中国比萨塔。  虎丘塔是云岩寺的塔,称云岩寺塔。该塔始建于五代周显德六年(959年),建成于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据记载,隋文帝就曾在此建塔,但那是座木塔,现虎丘塔即在木塔原址上建筑的。高七层,塔身平面呈八角形,是一座砖身木檐仿楼阁形宝塔。由于从宋代到清末曾遭到多次火灾,因而顶部和木檐都遭到了毁坏,原来的高度已无法知道。据有关专家调查,虎丘塔在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改建第七层时,发现明显倾斜。当时曾将此位置略向相反方向校正,以改变重心,纠正倾斜,也曾起过一定的作用。但近300多年来塔身倾斜还在继续发展中,可能是由于地基出现不均匀沉降的原因所引起的。现在看到的虎丘塔已是座斜塔,据初步测量,塔顶部中心点距塔中心垂直线已达2.34米,斜度为2.48度。  杭州雷峰塔已经倒塌,建于公元961年的虎丘塔还依然矗立着,已有1000多年历史。今天,这座耸立于虎丘山巅的千年古塔,已成为古城苏州的标志,被誉为"吴中第一名胜"。 这真是:  沧浪网狮拙政园,天岩北寺虎丘山。  蔚林双塔枫桥夜,美景长留天地间。杭州六和塔  六和塔位于杭州钱塘江畔月轮山上,始建于北宋开宝三年(公元970年),宣和五年,塔被烧毁。南宋绍兴二十四年重建,清光绪二十五年重修塔外木结构部分。1961年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六和塔的名字来源于佛教的“六和敬”,当时建造的目的是用以镇压钱塘江的江潮。塔高59.89米,其建造风格非常独特,塔内部砖石结构分七层,外部木结构为8面13层。清乾隆帝曾为六和塔每层题字,分别为:初地坚固,二谛俱融、三明净域、四天宝纲、五云覆盖、六鳖负载、七宝庄严。  六和塔外形雍容大度,气宇不凡,曾有人评价杭州的三座名塔:六和塔如将军,保俶塔如美人,雷峰塔如老衲。从六和塔内向江面眺望,可看到壮观的钱塘江大桥和宽阔的江面。  90年代在六和塔近旁新建“中华古塔博览苑”,将中国各地著名的塔缩微雕刻而成,集中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成就。苏州报恩寺塔  又称北寺塔,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内北部偏西报恩寺中(人民路652号),又称北寺塔。塔高9层(76米),占地1.3亩。该塔号称“吴中第一古刹”。1957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报恩寺俗称北寺,是苏州最古老的佛寺,距今已1700多年。始建于三国吴赤乌年间(公元238-251年),相传是孙权母亲吴太夫人舍宅而建,古称通玄寺。唐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改为开元寺。五代北周显德年间(公元954-959年)重建,易名为报恩寺。  报恩寺塔是中国楼阁式佛塔,传始建于三国吴,南朝梁(公元502-557年)时建有11层塔,北宋焚;元丰()年间重建为9层,南宋初建炎四年(1130)在宋金战中复毁;南宋绍兴二十三年(公元1153年)改建成八面九层宝塔,现存北寺塔的砖结构塔身就是构筑于当时的原物。塔身的木构部分为清末重修,已不全是原貌。此塔曾刻入南宋绍定四年(1229)的《平江图》碑中。塔正当平江(即今苏州)最主要的南北向大街北端,成为大街的对景。  寺南向,塔在大殿以北中轴线上,八角9层,砖身木檐混合结构。砖构双层套筒塔身,在内、外塔壁之间为回廊,内壁之中为方形塔心室,经由2或4条过道通向回廊,梯级设在回廊中。回廊地面为木楼板上铺砖,楼板由下层内、外壁伸出的叠涩砖支承。回廊、塔心室和过道均以砖砌出仿木结构的壁柱、斗拱或藻井。塔外各层塔身以砖柱分为3间,当心间设门,塔身以下为木结构平座回廊,绕以栏杆,栏杆柱升起承托塔身上的木檐,柱分每面为3间。底层之檐在重修时被接长成为副阶。全塔连同铁制塔刹共高约76米,其中塔刹占全高约1/5,底层副阶柱处平面直径约30米,外壁处直径17米。尺度巨大,但比例并不壮硕,翘起甚高的屋角、瘦长的塔刹,使全塔在宏伟中又蕴含着秀逸的风姿。开封铁塔 & 铁塔位于河南省开封城内东北隅铁塔公园内。她以精湛绝妙的建筑艺术和雄伟秀丽的修长身姿而驰名中外,被人们誉为“天下第一塔”。  铁塔建于北宋皇 元年(1049年),该塔因当年建筑在开宝寺内,称开宝寺塔,又因塔全部用褐色琉璃砖砌成,远看近似铁色,故人们又谷称铁塔。铁塔的前身是一座木塔,系中国北宋时期著名建筑学家喻浩为供奉佛祖释伽牟尼佛舍利而建造的。据说;他经过八年的构思设计和建造,终于在端拱二年(989年)把这座塔建成。初建成的塔向北倾斜,有人问他缘由,他说京师地平无山,又多西北风,离此地不远又有大河流过,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塔受风力作用和河水浸岸的影响,塔就自然会直过来了,并预言此铁塔可存七百年不会倒塌。可惜这个木塔在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夏天,便被雷火所焚,仅存五十多年。到了皇 元年,宋仁宗下诏在距此不远的夷山上,仿照木塔的式样,建造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这座铁色琉璃砖塔。  铁塔现高56.88米,为八角十三层,是国内现在琉璃塔中最高大的一座,它完全用了中国木质结构的形式,塔向修长,高大雄伟,通体遍砌彩色琉璃砖,砖面蚀以栩栩如生的飞天、佛像、伎乐、花卉等,图案达50多种。令人惊奇的是塔为仿木砖质结构,但塔砖如同斧凿的木料一样,个个有榫有眼,有沟有槽,垒砌起来严密合缝。据统计,塔的外部采用经过精密设计的二十八种标准砖型加工合成。塔身设窗,一层北、二层南、三层西、四层东以此类推为明窗,其他为盲窗。环挂在檐下的104个铃铎,每当风度云穿时,悠然而动,象是在合奏一首优美的乐曲。塔内有砖砌蹬道168级,绕塔心柱盘旋而上,游人可沿此道扶壁而上,直达塔顶。登上塔顶极目远望,可见大地如茵,黄河似带,游人至此,顿觉飘然如在天外。  铁塔建成近千年,历尽沧桑,仅史有记载的就遭地震38次、冰雹10次,风灾19次,水患6次,尤其是1938年日军曾用飞机、大炮进行轰炸,但铁塔仍巍然屹立,坚固异常。  在铁塔西百米处,是一座重檐伟阁漆栋画梁的大殿,碧瓦迎日,脊兽成列,蔚然壮观,殿长、石狮雄立,殿周围24根大柱抱厦而矗,这就是铁塔公园中最大的殿宇 接引佛殿,殿内接引佛像身高5.14米,重12吨,全部由铜铸成,佛像面目慈善,仪态庄严,金粉饰身,左手抚心,右手下垂,赤足立在莲花台上,随时准备引导佛教徒中修行有成的人到西天极乐世界中去。佛像周围的殿壁绘制有大型壁画“西天极乐世界图”,上有大小佛像70多尊,图中有慈眉善眼的菩萨,婀娜多姿的彩女,手托花盘的仙娥,舞姿轻盈的飞天等,锦衣广带,彩绦飘飞,笙萧婉转,鹤舞鹿鸣,一派温馨和谐的天国胜景。  铁塔以东是三十年代建立的佛学院遗址,现分别为铁塔历史文物陈列室和喻浩纪念亭,陈列室中有白玉琢成的释迦牟尼佛从像一尊,此佛面润肌滑,含笑吟吟,恍若生人。公园近几年整修了铁塔湖,修建了水中连廊,亭台水榭,设置了游船,园内修建了假山、喷泉,供游人观赏游玩。自助游古塔河北河北保定市易县千佛宝塔 &(未知)年代:清顺治五年简介:塔峪村千佛宝塔位于易县西山北乡塔峪村,在县城以南约四十公里。古塔建于清顺治五年,七级六角砖塔,高约17米,内部中空,塔身外嵌有很多精美砖刻图案,顶置圆形葫芦砖刹,单数层塔檐下设斗拱,偶数层塔檐下为莲瓣承托。塔身上的砖雕以中国民间传统的神仙形象为主,以此推断这座塔是一座风水塔。这座塔整体保存较好,但已向南倾斜严重。河北保定市唐县孚公禅师灵塔(省级)年代:金代简介:孚公禅师灵塔位于保定市唐县城西北30公里的军城镇娘子神村北。建于金代。灵塔完全是用汉白玉雕刻而成,塔基高1米,塔基上是八角须弥座。须弥座上边有卷草托,托上有仰莲,上托塔身。塔身高1.2米,为正八边形,上为僧帽塔刹,塔身周围都有文字雕刻,上边有斗拱塔檐,共七层。从塔基至顶部高5.5米。该处原是金牛寺旧址,孚公禅师是寺的创建和主持人。塔的下面是整齐的条石砌成的圆形墓穴。1984年9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11月列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资料来源:http://travel.0312.net/page/wenwu/zy.asp?id=361河北保定市唐县西胜沟古塔(省级)年代:明代简介:西胜沟风景区位于唐县城北38公里处,是一条14华里的峡谷,峡谷内飞泉瀑布,一年四季溪水常流,九处秀丽的龙潭巧点其中。峡谷怪石嶙峋,狼牙交错,陡峭的悬崖上到处是千姿百态的钟乳石,满沟的杜鹃、海棠和葛藤、灌木,构成一派南国风光。我国北方最大的岩溶峰林景观。峰林下,密林深处后暖谷里,有一处风格独特的明代建筑无梁殿,其建筑结构和地理位置都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无梁殿是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胜沟峡谷套峡谷,里面还有北檀峪、无影山、茅芦庵、古塔和古时山寨。河北保定市满城县月明寺双塔(县级)年代:明弘治四年(公元l491年)、明成化二年(公元l466年)简介:月明寺双塔位于满城县城北l0公里的大册营镇岗头村的西山脚下,塔为二座对称式,砖结构,为古代僧人塔冢。分东西二墓塔,塔为伏钵式,塔身圆锥形,东塔为明弘治四年(公元l491年)所建,西塔为明成化二年(公元l466年)建。此地在明以前,有寺院一座称月明寺。月明寺在清末废弃,现只留下月明寺遗址。1992年11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资料来源:http://travel.0312.net/page/wenwu/zy.asp?id=344河北保定市顺平县伍侯塔(省级)&& & 年代:辽代简介:座落在顺平县城东北15公里腰山乡南伍侯村西北隅,系辽代建筑,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塔基和塔身都有不同程度风化。该塔座北朝南,为六角密檐式五层空心砖塔,通高22.5米。全塔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基又分毛石基、砖基,毛石基平面呈六边形,高0.9米;砖基平面亦为六边形,高3.5米,共分六层,4-5层、5-6层之间的束腰均雕壶门,壶门内雕有人物、鸟兽、花卉等图案。塔身也分两部分:一层塔身和五层塔檐。一层塔身平面呈六边形立于平座之上,南北两面为砖雕假门,四抹两扇,假门两侧各有一佛龛,其余四面均为砖雕盲窗,两抹两扇,菱花加斜方格。五层塔檐中,除第一层没有两层仰莲座外,其余四层均坐于两层仰莲之上,每层均为仿木结构,置阑额、普柏枋,枋上为斗拱,塔檐琉璃剪边。塔刹为琉璃莲花宝珠式。伍侯塔的雕刻极富研究价值,除斗拱、枋材仿木结构建筑形制外,其余花卉、人物、禽兽等皆采用剔地突起或圆雕手法雕刻而成,其造型丰富,刀法流畅、洗练,虽为辽制尚袭唐风,而且该塔所采用的形式为平面六角密檐,塔的外檐及塔刹均为琉璃构件,这在辽代塔中是不多见的。伍侯塔于1982年公布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河北保定市顺平县定远禅师宝塔(未知)年代:&简介:河北保定市定兴县义慈惠石柱(国家级)年代:北齐太宁二年(公元562年)简介:义慈惠石柱建于北齐太宁二年(公元562年),又名北齐石柱,位于距定兴县l0公里的石柱村西北一高台上,北距易水河250米。高台上原建有沙丘寺,现仅存石碑两通。北魏孝昌年间(公元525—527年),杜洛周、葛荣等聚众起义,转战于定兴一带,后战败,当地民众将义军尸体合葬,并建立纪念物,初为木质,北齐官府易木为石。石柱高7米,自下而上用六块石灰石垒叠而成,分基座、柱身和石屋三部分,其结构为莲座之上建石柱,柱巅置水平盖板一块,其上建石屋。上部截面为方形,正面有“标异乡义慈惠石柱”题额等刻铭。柱身下半截面为不等边八角形,上刻经文3000余字,记述了杜、葛起义的经过。石屋架构式样为仿木建筑形式。石屋之柱有明显的卷刹。椽为二层,檐椽断面为半圆形,无卷刹,飞子则为矩形,左右下三面皆有卷刹,足见此工艺早在1400年前就应用了。檐椽与飞子的长度之比约五比二。角梁分大、仔角梁二层,角神坐于子角梁端,这是现存最早的角神实例。屋顶坡度平缓,微微向上反曲,瓦陇排列与椽飞同。1961年3月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资料来源:http://travel.0312.net/page/wenwu/zy.asp?id=378河北保定市定兴县广明石塔(县级)年代:金泰和三年(公元1203年)简介:广明石塔位于定兴县城东南25公里北南蔡乡大留村,建于金泰和三年(公元1203年)。现塔高2.7米,基石上为八边形实柱体,下方正南面刻有尖拱形佛龛,龛内刻有佛像,结跏趺坐禅于莲花座上。定兴县志载有广明石塔记(塔记文略)。广明石塔为十三层八角形石柱,每层相接部位都用莲花石座相隔,给人以高大壮观之感。20世纪60年代,“四清”时被拉倒,后由当地群众立起一节,其它大部均散存该村各处。1996年村委会将该塔重新恢复。1984年8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资料来源:http://baike.baidu.com/view/3903565.htm河北保定市定兴县释迦牟尼塔(县级)年代:简介:释迦牟尼塔位于保定市定兴县杨村乡房家庄村东南13公里的拒马河南。该塔建于金崇庆元年(公元1212年),原通高3米。《县志》“金石”卷记载:“舍利塔在房家庄永泰寺前,刻佛顶尊腾陀罗尼经”。该塔又称释迦牟尼塔,为永泰寺僧人所立。永泰寺早期毁于战乱,塔亦倒塌。现存部分有石塔底座为八棱柱体,各面刻有吹、拉、弹、奏各种乐器人物造型,汉白玉石质,已倒塌,埋于地下。1987年8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资料来源:http://travel.0312.net/page/wenwu/zy.asp?id=314河北保定市安新县山西村明塔(省级)年代:简介:山西村明塔位于保定市安新县城西9.5公里三台镇山西村西北部,与山西村村委会相对,制鞋厂院内。此塔始建于明洪武初年(公元1368年),明万历甲午年(公元1594年)和康熙庚寅年(公元1711年)分别两次重修至今。此塔为安新县境内唯一的一座古塔,塔内有壁画佛像,栩栩如生,塔四周所镶嵌石碑上的诗文对研究明、清有关历史和文化有较高的考古和艺术价值。古塔共有七层,塔高为15米,周长12.8米,呈八角形阁楼式空心结构。正面上额砖雕刻“五印浮图”四字,在塔顶层突出部位刻有“三台文笔”四字。塔内壁画三层,上层龙体盘绕,中层佛像,下层菩萨像。迎门神厨内是观世音像。壁画大都被石灰水抹刷,残存极少。第二层可以登临,最下层八面用石碑环绕,并刻有碑文,记录了古塔的来历及作用,以及当年重修的年代和赞助人员的姓名,还有当时的官员及文人墨客所题诗文等。1988年4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11月列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资料来源:http://travel.0312.net/page/wenwu/zy.asp?id=370河北保定市高碑店市开善寺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省级)年代:简介: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原位于高碑店市方官镇后曲堤村一小桥处,现移置开善寺保存。1986年4月进行文物普查发现此经幢。经幢属汉白玉质,原是东西两幢,后散乱。幢身为多层宝塔形。幢身每节直径0.74米,每节高0.5米,檐盘直径0.9米。幢顶为方帽形,幢身八层,每层八面。顶层八面刻经文,下七层八面刻佛龛四个,龛内各有浮雕坐佛一尊,神态各异,刻工极精。龛外刻有“某家捐佛像一躯”的字样,除碑座、顶段和一节幢柱丢失外,其它保存完好。据《辽史》记载,道宗耶律洪基,清宁二年甲辰,文武百僚上尊号日:“天佑皇帝,后日懿德皇后”,此幢当立于辽代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至大康初年(公元l075年)。1988年2月,该经幢被高碑店市政府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2月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开善寺位于高碑店市旧城址东北隅,俗称东大寺。开善寺位于高碑店市区东南10公里处的新城镇,在原新城县城内东北隅,俗称大佛寺、东大寺。据《新城县志》记载:“开善古寺唐时所建”。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碑记中记载:"寺创于宋"。当地群众传说:“先有大佛寺,后有新城县”。专家根据建筑结构分析,开善寺大殿是辽代建筑,天王殿、金刚殿等配殿为后人所修。开善寺大殿平面呈长方形,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殿前有宽27.61米、深11.37米的月台。殿外四周有露柱十六根,柱头倒椤呈圆肩形,在普柏枋上置大斗来承托柱头斗拱,补间铺用作一朵斗棋,颇显古朴疏朗,外观雄健。殿内为减柱造,只有明间后金柱及两梢间的中柱。减柱造的平面是辽金建筑中常见的结构方法,辽代以前尚没有见到过这样的建筑。正中及两梢间为曲尺形佛台。大殿为单檐布瓦庑殿顶,殿身总高12.08米,立在高1.11米的基台上。在横向结构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明次间两缝梁架中间的太平梁缝的结构。大殿屋顶为庑殿式,正脊的尽端正在明次间两缝梁架之间,一般做法是此处另加一根梁(即太平梁),在这里则不用太平梁,只用两根断面32×18厘米的大叉子,斜撑在上平樽的襻间枋上,叉子交接点承托脊樽尽端,这在我国木结构的建筑中是一个大胆而明智的创作。1996年12月,开善寺大殿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资料来源:http://travel.0312.net/page/wenwu/zy.asp?id=401(白发布衣:要去开善寺一定要注意,从高碑店市出来(别在市里问没人知道)东南方向,走东高线问路要问新城镇怎么走,东高线走到南场村和北场村之间时向南拐了,不要拐直行奔东,过一个小桥,桥下有荷花,不过现在只有杆儿了,走到头是个丁字路口,左转向南走一百多米,路东边有个叫大饭店的餐馆,记住一定要回头有个牌子写着《大饭店停车场》指向东边的一个小胡同(我就是在这儿折了好几回),走进胡同就看到了,开善寺本不开放,结果运气很好,碰到了紧挨着寺庙西面主的一个姓郭的大哥,聊了几句这大哥特意打电话叫来了管理员,才开门进去的。)河北保定市高碑店市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幢(省级)年代:简介: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幢原位于高碑店市军城办事处李中旺村北小学校内,经幢石质为大理石,幢身、檐盘、顶盖、底鹰已散乱。幢身高2.02米,周长1.28米,盖顶周长1.84米,底座周长1.92米。幢身主体是八面柱形,满刻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全文,最末一行刻:“使宅百人将太原王庆宾刻字并书”皆楷字。顶盖八面,每面刻一龛,龛内浮雕一袒胸长带侍女乐伎,各持乐器,有琵琶、笙、筝、笛、排箫、埙、撞玲和拍板,做演奏状。另一块也是八面,每面刻龛形,龛内浮雕一立状长袍幞帽之男舞乐伎,五人做奏乐状,三人做舞状,乐器有腰鼓、琵琶、排箫、横笛和笙,雕工精美,神态生动。此幢文物普查时疑为辽代所建,然观其主体为单柱加华盖形,与易州龙兴观道德经幢做法相同,而辽代经幢则多为层檐宝塔形。1988年2月,该经幢被高碑店市政府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2月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资料来源:http://travel.0312.net/page/wenwu/zy.asp?id=400山西山西忻州市定襄县回凤砖塔(县级)年代:简介:回凤砖塔位于忻州定襄县城西北约13公里处回风村北约一里远,有建于宁元佑元年(公元1086年)。塔高十米余,共七层。下层方形,内有方木拉架,出檐式样为平砖一出又砖角四出,再布瓦收檐。上面六层皆呈六角形,从下至上逐层收小,每层出檐作仿木斗拱。上层有仿木椽飞,并布瓦收顶。最上竖有铁铸尖顶。据史料记载,它建于公元1086年,全部砖砌结构高有十多米,共有七层。1981年1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远远望去,如今砖塔已明显整体向南倾斜,走近看下层被风雨侵蚀。回凤砖塔被称作“五台山下第一寺院”的洪福寺也正在遭受同等的厄运,土城墙是洪福寺与其它寺庙相比较最为建筑独特的一处,高而厚的土墙将偌大的寺院遮得严严实实,宛如一座城堡。七岩山因山势陡峭、洞深水长而成为定襄县的又一处自然景观,金代诗人元好问由此山曾写下“落景未知还”的名句。山西忻州市定襄县神山魁星塔(县级)年代:简介:忻州市定襄县。清。1981年1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山西忻州市代县阿育王塔(国家级)年代:简介:在代县城内东北隅边靖楼旁,始建于隋仁寿元年(公元601年),原为木结构,称“龙兴”,唐宋几经废兴。元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改建为砖塔。塔为圆锥体、佛教藏式造型。塔基平面为长方形,南北长50米,东西30米,高1.5米,塔建于塔基正中央。塔平面为圆形,砖砌,周长60米,高40米。作覆仰莲瓣及重涩混肚与方涩的须弥座式,雕刻着各种花饰、荷瓣和印度的“陀罗尼经”。塔身上施曲尺形弥座,座上承刹杆。原有砖作相轮十三层,两层已毁,上覆盖盘,中装金顶宝珠。造型秀美,雄健挺拔,雕艺高超,为我国藏式塔中之佳作。2001年6月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山西忻州市代县洪福寺砖塔(省级)年代:简介:位于忻州市代县城关镇东8公里峪口乡峪口村乡政府院内。建于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为八角五层五檐楼阁式砖塔,通高18米。塔基为方形石砌须弥座,由三部分组成:底层为石条砌边的正方体;中层为小于底层的正方体,正南面开券洞门,踏旋转楼梯可通塔顶;第三部分砌以雕花砖栏杆,栏杆内三层莲瓣承托塔身。塔身工艺更为精湛,平面呈八角形,每层檐均砖雕仿木构椽飞、斗栱等构件。塔顶为攒尖顶。2004年6月列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山西忻州市代县洪济寺砖塔(省级)年代:隋仁寿初年(600年)简介:位于忻州市代县磨坊乡东若院村。始建于隋仁寿初年(600年),宋乾德五年(967年)大修后留存至今,金正隆、元延祐、明天顺年间均有修葺。塔由塔基、塔身、塔顶三部分组成,通高4米。塔基平面呈六边形,砖雕圆柱支撑。塔身由水磨砖构筑,呈六棱体,每面均精雕形态各异的窗户,塔顶中段为正四面体,饰有锐喙、圆眼、口鸣图案化十分强烈的鸟纹和太阳纹,十分罕见。2004年6月列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山西忻州市代县浮屠塔(县级)年代:明简介:忻州市代县。明。2002年8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山西忻州市代县白人岩寺远公塔(未知)年代:2005年8月初6简介:东晋义熙十二年(公元416年)八月初六日,一代名僧慧远圆寂于庐山东林寺。为纪念慧远大师为中国佛教作出的不朽功绩,缅怀祖师法乳深恩, 日(农历八月初六日)在白人岩寺隆重举行了“慧远大师‘回归故里’及远公塔落成庆典”暨“慧远大师与白人岩净土文化座谈会”。乡人六刘福堂先生不忍大师远离故土,远离首创的白人岩寺,于2005年8月初6乘机飞往庐山,把大师的一钵灵土捧回白人岩,并造作了石塔,藏入其中。白人岩位于山西代县,与五台山、雁门关相邻,为慧远早年演教之地。山西忻州市繁峙县正觉寺经幢(未知)年代:简介:忻州市繁峙县县城正觉寺内。山西忻州市繁峙县岩山寺经幢(未知)年代:金代正隆三年(1158年)简介:位于忻州市繁峙县城东南40公里处天岩山北麓的天岩村岩山寺内。岩山寺原名灵岩院,寺院始建于金代正隆三年(1158年),元、明、清三代历经多次修葺,现存建筑有山门、钟楼、东西配殿、南殿、禅院等。寺的南殿为文殊殿,为金代修建,元代时经过大规模修整,殿面宽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殿内佛坛上现存佛、菩萨、弟子、金刚等多尊塑像,都保存着金代始建时的建筑风格。殿内四壁绘满壁画,现存壁画9700多平方米,这些壁画都是金大定七年(1167年)由宫廷画师王逵所作的。西壁是佛教的僧传故事,以宫廷建筑为中心,描绘了释迦牟尼一生的事迹;东壁为经变和本生故事,《大方使佛报恩经》孝养品中的须提太子割肉孝养父母的经过,仍清晰可辨;北壁的西边画的是五百商人乘一艘大船扬帆远行,不幸遇难,风堕罗刹国,后得到罗刹女营救的故事,东边画一塔院,其中矗立有八角七级高塔一座,形体秀美,结构精巧,下边还有城墙堞楼;南壁绘有殿台楼阁和供养人像,整个壁画故事情节富于变化,绎丽动人,宫廷市井,天上人间,海市蜃楼,云气腾没,山林果圃,婴儿戏耍,官贵庶民等等无所不有,而且画面构图严谨,笔力遒劲,建筑瑰丽精巧,人物神态逼真,设色浑厚,技法纯熟,是中国金代壁画中十分优秀的作品。并且这些壁画内容丰富,内蕴深邃,为我们研究宋金时期的宗教、建筑、美术等问题提供了十分宝贵的形象资料。山西忻州市繁峙县天岩村塔年代:简介:位于忻州市繁峙县天岩山北麓的天岩村村口山顶。路线:从108国道砂河镇判成帝村向南山西忻州市繁峙县寿宁寺经幢(未知)年代:金天会年间建;金天会十五年(1137)、至宁元年(1213)、元大德年间、明嘉靖年间均进行过修建简介:位于繁峙县东山乡南峪口村北30米寿宁寺殿前,金天会年间建。寿宁寺创建年代不详。据碑文记载,金天会十五年(1137)、至宁元年(1213)、元大德年间、明嘉靖年间均进行过修建。寿宁寺原先的规模十分宏大,占地面积6000余平方米,坐北向南,三进院落。一进院有山门、天王殿各3间,钟、鼓楼各1座,客堂3间。新中国成立以后,山门、天王殿被拆掉,其材料用于修建村里学校。二进院有过殿,歇山顶,四面皆有斗拱,建筑雄宏,气度非凡,是繁峙古代木构建筑之最。可惜于1972年被拆除,将其木材用于建筑砂河水泥厂。东面的关帝庙、西面的阎王殿各3间,也被拆毁。三进院原有大雄宝殿5间,东西朵房各3间,于民国四年(1915)失火烧毁。随后由寺僧本亮、本秀主持重新修建了正殿和东西朵殿。正殿面宽7间,进深3间,硬山顶,中5间设廊,殿内塑有3尊佛像,殿前有元至正年间和明嘉靖年间石碑各1通。资料来源:http://hk.plm.org.cn/gnews/.html山西忻州市繁峙县公主寺(未知)年代:北魏年间建在山寺村,明嘉靖年间迁至现杏园乡公主村简介:忻州市繁峙县东南15公里杏园乡(铁家会乡)公主村东南公主山上。公主寺,因魏孝文帝第四女信诚公主所建而得名。属于五台山塔院寺下院。该寺最初于北魏年间建在山寺村,明嘉靖年间迁至现杏园乡公主村,与此村原有的文殊寺合二为一,改称为“五台山公主文殊寺”。由于公主寺在佛教界影响颇大,自清代起便去掉“文殊”二字,干脆称公主寺了。宋仁宗之前,这曾是尼姑庙,后来就成了和尚庙。现在又为尼姑所居。公主寺占地六亩,中轴线上有坐北向南的三进大院,分置过殿、大雄殿和后殿。第一院的东西两侧各有一座垂花门另有一院北为圣母庙,南有戏台。寺院整体布局合理,建筑讲究对称。最有文物价值的是明代遗物大雄殿和过殿。山西忻州市繁峙县秘密寺(县级)年代:秘密寺自唐建立简介:秘密寺位于山西省繁峙县岩头乡岩头村东维屏山秘密岩,紧邻省道繁五(繁峙—五台)公路,是五台山秘魔景区的代表性景点,由秘密寺、中庵、天井大峡谷、五台山龙洞、七佛湾五处知名景观组成。秘密岩又称秘魔岩,寺以崖名,故称秘密寺,又称秘魔寺。秘密寺自唐建立,历代重修,原建规模甚大,有茅蓬32处,现仅存前院、中院、后院、西庵、中庵等处,前院有天王殿。东西两厢及正殿5间,南北藏经楼各5楹;中院有配殿及正殿皆5间;后院部分殿堂残坏,仅北阁五楹尚存;中庵包括三圣庵、观音洞、金佛楼3处。秘密寺始建于北齐,唐代高僧木叉和尚辟为闻名全国的禅宗道坊。在参天绝壁之上的五合山龙洞,是传说中文殊菩萨指令500神龙藏修之所,游客向洞内探视,时常可见各种奇异幻景,自古就有“朝五台山不朝龙洞只朝了半座五台山”的说法。天井峡谷为山西省十大峡谷之一。整个秘魔岩景区壁立千仞,苍松滴翠,山花烂漫,流水潺潺,自然景观之美,不但堪称五台山之最,也为世所罕见。近年来,县乡政府和寺院在景区内修缮了部分殿堂佛像,铺设了上山朝龙洞的石阶,还在路径险要处设置了护栏、抓环。这里松柏苍翠,山岩险峻,风景奇丽。明代高僧憨山大师有诗:“羊肠百折任青藜,草莽萧萧仄径迷。绝壁倚天应隘口,断崖无路只飞梯。依人野鹤寻常下,逐客山猿日夜啼……。”其中山林野趣横溢,与台山他处,自是不同。相传秘密岩为文殊菩萨指令五百神龙潜修之所。民间还有另一说法;东海龙王的五个儿子上五台山讨要清凉石,即被文殊菩萨用法擒拿于秘魔岩山洞内。唐代的木叉和尚在此始建寺,该高僧常手持木叉,故名。在五台山台怀镇西南三十八公里维屏山秘密岩,寺以岩名。秘密岩又称秘魔岩,所以秘密寺又称秘魔寺。这里松柏苍翠,山岩险峻,风景奇丽。 &秘魔岩全景这里峰峦叠嶂,气候清凉,悬崖峭壁似神工所劈,名曰“岩山叠翠”,为繁峙十景之一。崖高百丈,崖下有寺,名秘密寺,始建于北齐,唐代禅宗高僧木叉和尚住持此寺,从而闻名遐迩。秘密寺金朝以前为五台山十大寺之一,明属外九寺之一,是山西省重点寺庙之一。 1976年5月被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4月被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秘魔岩地处群山环抱之中,这里风景秀丽,文物较多,使人留连忘返。有“百丈高崖,艳似朝霞”、“断崖无路只飞梯”、“千年古松成奇观’等景色。现存有唐代砖塔一座,五代时的砖塔及墓碑各一。宋金时代的经幢十座,明代砖塔一座,石雕佛像二十余尊。寺内有大雄殿五间,文殊殿五间,配殿、僧舍等二十余间,均为清代所建。秘魔岩寺庙主殿、钟鼓楼等建筑无不体现着五台山寺庙建筑的风格;雕刻在石壁上的佛像与云冈石窟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当你手抓插在石缝中的铁环,脚登悬空而架的铁索,提心吊胆,缘壁而行在通向龙洞的小道上时,你不禁会想起恒山古栈道的奇险。 &秘魔岩全景龙洞,在秘密寺北2.5公里处,是五台山闻名的景点,是佛教徒朝五台山必到之处。明朝《清凉山志》载:“龙洞,在秘密岩,恳祷则龙现,见者非一。”上龙洞的道路崎岖险峻,有的地方要脚踏石梯,手握铁环。登临龙洞远眺,群山环绕,古刹巍巍,千仞绝壁,高耸入云,如人仙境。名曰龙洞,其实只是一条高10余米,宽10厘米左右的岩缝。据调查,有的人在岩缝内可以看到奇异的景象:洞内变得深远、宽大、明亮,随之出现佛、人、龙及山川、河流、树木、灯光、房屋、亭榭等图象。在同一时间内有的人能看到,有的人则看不到;有的人看到这种图象,有的人则看到另一种图象。此一千古之谜需待科学解开。秘密寺原地在木叉塔附近,清初常平和尚迁建今址。寺庙坐东向西,由前院、中院、后院和左右挎院组成。该寺在1966年遭到严重破坏,塑像全毁,拆毁楼房、殿堂70余间。现存天殿3间,山门、钟楼、鼓楼各1间,大雄殿、东楼、文殊殿、南北配殿各5间,禅房6间,均为清代建筑。 &秘魔岩全景寺后悬崖下有一庵堂,名叫中庵,有3间三檐二层挑角楼, 明建。1967年拆毁,近年重建。楼内二层装1尊摩崖雕刻的弥陀接引像,高6米,庄重肃穆,明正德年间贤澍和尚建造。楼西侧为观音堂,原有3间三层楼房, 1967年拆毁,石壁上雕刻着17尊佛像, 高约1米,造型生动,神态逼真, 为明弘治年间贤澍和尚所造。观音堂西侧是三圣庵,原供释迦、老子、孔子三圣。孔子像头部1966年以前已毁,释迦和老子头像毁于1966年, 1982年藏深和尚搭茅庵居此,改塑为三尊佛像供之。从中庵沿崖根西行300米为西庵,西庵原有楼数间,清末已废。后建禅堂5 卧内塑观音、文殊、普贤三菩萨,高约I米,塑工尚佳,1966年将房屋、塑像拆毁,今为废墟。《清凉山志》载:“秘密寺在西台外秘密岩,岩谷幽深,陷者星布,唐木叉和尚于此藏修,始建寺。”相传秘密岩为文殊菩萨指令五百神龙潜修之所。民间还有另一说法:东海龙王的五个儿子上五台山讨要清凉石,即被文殊菩萨用法擒拿于秘魔岩山洞内。唐代的木叉和尚在此始建寺,该高僧常手持木叉,故名。秘密寺自唐建立,历代重修,原建规模甚大,有茅蓬三十二处,现仅存前院、中院、后院、西庵、中庵等处。前院有天王殿,东西两厢及正殿五间,南北藏经楼各五楹;中院有配殿及正殿皆五间;后院部分殿堂残坏,仅北阁五楹尚存;中庵包括三圣庵、观音洞、金佛楼三处。其三圣庵原供释迦、老子、孔子三像;观音洞三层分奉弥勒、三大士、关羽等石雕像,摩崖造像十八尊,高约一点五米;金佛楼三层八间,内奉石雕巾金接引佛一尊,高及七米,明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造。寺外有龙洞,洞外面龛雕文殊像,龛旁雕侍理像两躯,皆为明物。旁有甘露泉源,清流不息。泉前有七佛崖,雕造佛像两层,上层七佛高约五十厘米,下层七佛高约一点五米,似为元制。寺前还有金代石幢、砖塔两座,一为木叉祖师塔,唐建明修,六角四层,高约十米;一为玄觉大师塔,五代北汉天会七年(公元963年)建,六角二层,雕莲瓣与门窗,形体不大,建造尚佳。资料来源:http://hk.plm.org.cn/gnews/.html山西忻州市繁峙县秘魔岩塔林(未知)年代:唐代、五代天会七年(963)、北宋天圣八年(1030)、北宋嘉柿二年(1057)、北宋嘉柘四年(1059)、北宋崇宁三年(1104)、金皇统七年(1147)、金大定十七年(1177)简介:岩头乡岩头村东。唐木叉祖师塔;五代玄觉大师塔;金皇统七年幢;明代八角四层楼阁式砖塔;明天顺四年幢;经幢,宋金时代的经幢十座, 普同塔(明万历),殿前石、砖塔各一座(金代)唐代所建木叉和尚砖塔1座.造形古朴,8角4层,高约7米。五代天会七年(963)所建玄觉大师墓塔,砖砌,6角2层,高约3米,雕莲花瓣与门窗,形态不大,建造尚佳。塔上镶碑I方,记载了玄觉大师的生平。 &秘魔岩全景北宋天圣八年(1030)刻“佛顶尊胜陀罗尼记”1尊,高64厘米,直径34厘米,日面刻,海面宽12厘米,记载了玄觉大师的徒弟绍温的生平。文字俊秀遒劲,楷、行、草各种书体皆有,潇洒自如,虽不是出自名家之手,却表现了宋代书法的特点。北宋嘉柿二年(1057)所制“眢琏大师功德幢”1尊,原8面,今存5面。幢高 96厘米,海面宽17厘米。北宋嘉柘四年(1059)所制的“佛顶尊陀罗尼经幢”1尊现存4面,每面宽18厘米。北宋崇宁三年(1104)所制“殁故大师福全功德幢”1尊,现存5面,每面宽20厘米。高1.04米,8面刻高81厘米,8面刻。还有经幢1尊,年代不详,从它所置的地方和书体看属北京经幢,高76厘米,直径40厘米,8面刻,今存4面,文字流畅。金皇统七年(1147)所制“预修广云塔铭”8棱幢1尊,高96厘米,8面刻,每面宽27厘米,保存较好。金大定十七年(1177),刻“宣密之塔”8棱经幢一尊,高74厘米。资料来源:http://hk.plm.org.cn/gnews/.html山西忻州市五台县佛光寺祖师塔(未知)年代:北魏孝文帝时期(公元471-499年)简介:位于五台县豆村镇北约6公里佛光山佛光寺内。塔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公元471-499年),是创建佛光寺的初祖禅师的墓塔,砖结构,平面六角形,二层,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塔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