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端在进行三级跳远比赛时为什么想到的是迈克尔乔丹名言 乔丹

【殘奧】男子三級跳遠F11 中國李端打破世界紀錄奪冠_中國窗-香港商報
--深圳報業集團系列報刊--
----------------
深圳特區報
Shenzhen Daily
深圳青少年報
中外房地產導報
深圳報業集團出版社
【殘奧】男子三級跳遠F11 中國李端打破世界紀錄奪冠
2008年 09月 12日 13:43    中國窗
  
    中國選手李端在比賽後慶祝 圖片來源:新華社
    【中國窗】訊 北京時間9月12日,北京殘奧會田徑比賽展開第五個比賽日的爭奪,今天上午在國家體育場進行的男子三級跳遠F11級決賽中,中國選手李端以13米71奪得金牌,並打破世界紀錄。阿塞拜疆選手澤伊尼丁-比拉洛夫和西班牙選手哈威爾-波拉斯分獲銀牌和銅牌,他們的成績是12米80和12米71。
    衛冕冠軍中國選手李端今天的狀態非常好,前三跳第4位出場的他雖然在第三跳時失敗,但前兩跳分別跳出12米27和13米33,前三跳過後排在首位。
    在後三跳中,他繼續發揮穩定,第五跳失敗,第四跳和第六條分別跳出12米76和13米71的成績。最終,他憑藉最後一跳奪得金牌,並打破西班牙選手RODRIGUEZ
    Jose在1998年創造並保持了10年之久的13米47的世界紀錄。
    阿塞拜疆選手比拉洛夫六跳僅兩跳成功,前三跳第7位出場的他第二跳跳出10米69,其他兩跳失敗,排在第8位。在後三跳,他僅第五跳成功,成績為12米80,正是這一跳幫助他獲得銀牌。
    西班牙選手波拉斯發揮穩定,六跳均成功,且每一跳成績都在12米以上,六跳的成績分別為12米28、12米03、12米69、12米20、12米71和12米64,最終他以第五跳的成績奪得銅牌。
(來源: 北京2008年殘奧會官方網站) 編輯: 藍博
    友情鏈接: |
全球商報聯盟: |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Hong Kong Commercial Newspapers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No part may be reproduced in any form without the prior permittion求视频:2008残奥会李瑞_百度知道
求视频:2008残奥会李瑞
  “失去了光明,灵魂不能坠入黑暗;看不见道路,脚步不能停滞不前;战士可以受伤,但受伤的战士仍然是战士;军人可以倒下,但军人的意志不能被打垮!”——李端  基本情况  姓名:李端  性别:男  籍贯:吉林长春  生日:  身高:1.92米;  体重:83公斤  项目:跳远  所属:沈阳军区解放军盲人运动员  最佳成绩:2004年,在雅典残奥会男子F11级跳远和三级跳远比赛中分别以6.40米和13.10米(打破残奥会纪录)连夺两枚金牌,终于实现了“听到国歌声”的心愿。  李端,1978年生,辽宁省盲人田径运动员。  李端自幼参加篮球训练,13岁进入沈阳军区体工队,两次入选国家青年队,荣获全国青年男篮比赛的扣篮冠军,并跟随沈部男篮征战甲A联赛。1996年,一个灭火器的意外爆炸使他双目失明。失明后担任按摩医师。  1998年,省残联到盲校招运动员,李端当场被教练选中,入选辽宁省残疾人田径运动队,这一年便获得全国选拔赛的冠军。1999年荣获第七届“远南”运动会跳远冠军。2000年悉尼残奥会上,获得三级跳远银牌和跳远铜牌。2003年12月,随国家队在北京、上海集训。2004年,在雅典残奥会上夺得男子F11级跳远和三级跳远两枚金牌。2006年,在IPC田径世界锦标赛上,获男子F11级跳远金牌和三级跳远银牌。2008年,北京第29届奥运会,李端以13米71的成绩让鸟巢沸腾了,他获得了男子三级跳远F11级的冠军,还将由西班牙运动员保持了10年的13米47的世界纪录提高了24厘米。  残奥冠军李端:在黑暗中奔向辉煌  来源:中国教师报 作者:本报记者 叶 飞  因为要采访李端的原因,记者特别留意在5月15日~20日举行的第七届残运会,关注每一场比赛。整整9天,2000多名运动员用他们的行动让记者再一次感受到:健康的身心何等重要,体会受伤的身体运动何等震撼。  健康是最重要的,但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我国青少年的体质一直呈下滑趋势,虽然呼吁的声音不断,但各类教育机构尤其是中小学校,出于安全等各种各样的考虑,有意无意地限制了青少年体育运动的开展。  令人欣慰的是,从4月份开始的“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健康第一、快乐体育”的观念正在逐步落实到实践操作层面。  其实,体育运动之于人的意义,绝不仅仅是带给你一个强健的体魄,更重要的是它会帮助你形成对于未来的态度,就像李端,谁能说他的快乐不是建立在体育运动之上呢?  “你的眼前是什么?”  “黑,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无边无际!”  在开始对李端的采访之前,对是否应该提出这个问题,记者颇为踌躇。但他的回答很平静,很坦然,多少有些出乎意外。  “就像你带上眼罩一样,”停顿了一下,李端补充说,“只是你摘下眼罩就能回到光明世界,而我,已经在这样的黑暗中生活了11年,哈哈!”  略带东北味的普通话、爽朗的笑声让记者觉得采访前的犹豫有些多余。  其实,在采访之前与李端的短信联络中,记者已能感觉到到他良好的心态。5月15日下午,刚刚在昆明第七届全国残运会上走下赛场的李端给记者发来短信:“顶风冒雨抗寒拿下一块金牌,哈哈!”这天,李端夺得了F11级(全盲)跳远项目的金牌。在随后的两天时间里,同样是顶风冒雨抗寒,李端相继拿下了三级跳远和标枪的金牌。  在收到李端短信后的第一时间,记者拨通了李端的电话,走进了一个残奥冠军的内心世界。  李端的失明,源自他18岁那年的一场意外,之前,他是沈阳军区一名专业篮球运动员,一名军人。  那个时候,李端已经是全国篮球扣篮冠军,在篮球场上正如日中天。他渴望像乔丹一样优秀,成为令人羡慕的灌篮高手。  大郅扣篮扣不过我,你知道不?  李端的篮球生涯可以追溯到1983年,那一年,曾是吉林省女篮主力队员的母亲把刚满五岁的李端送到了体校,开始学习打篮球。13岁时,他以篮球特长入伍,成为沈阳军区青年男篮的一名专业篮球运动员。  当时的李端身高已经达到了1.82米,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业训练,他惊人的弹跳力、出色的球感和扣篮技术,为他赢得了在球队中越来越重要的位置。1993年,国家成立“国家男篮少年队”,15岁的李端和王治郅、李可、陈可、遇俊锴等15名出类拔萃的小球员得以入选。在国家少年队,李端一点点成为了主力后卫。  在国家少年队集训期间,主力后卫李端和中锋王治郅一直被分在一个组里进行接传球训练,逐渐成为惺惺相惜的朋友。但在当时的青年联赛和全军的比赛中,李端和大郅却经常是对手,常常要兵戎相见。  1993年,在江西进行的全国青年篮球联赛的扣篮比赛中,李端获得了冠军。“大郅扣篮扣不过我,你知道不?他大个子跳起来,不好看。”他笑着说。  说起扣篮,李端最为陶醉的是自己腾跃而起扣篮时的感觉:“那种在空中滑过的感觉,像是在天堂。”李端曾为自己设计过4个拿手的扣篮动作,“我最拿手的一个动作,是运球到篮下三步起跳时,将球抛向空中,然后飞身在空中接球双手灌篮”。  李端说,他每次完成了那个动作,就会在落地时单腿跪地做个“沉思者”雕塑的造型。说起这些时,李端的语气中微微透露出些许得意。那些日子,李端把迈克尔.乔丹当作自己学习的榜样。“乔丹伸着舌头,右手单手扣着篮球,飞翔在空中的身体缩得很小。但一瞬间,乔丹就会将身体在空中展开,完成他那漂亮的扣篮,我当时的目标,就是把扣篮动作做得比他还完美”。曾经认真研究过乔丹扣篮动作的李端记得那些经典动作的每一个细节。  17岁的时候,他成为中国篮球CBA联赛沈阳部队队的主力后卫,国家青年队主力后卫。“我当时平均每场比赛能够拿到10分以上。”李端说。  黑暗:无边无际  日,正在全力备战CBA赛季的李端在打扫卫生移动一个灭火器时,灭火器的底部突然爆炸,灭火器的上端部分在强大的压力下,飞了起来,直接击中了李端的脑门……  “我当时只觉得眼前一黑,就什么都不知道了。”李端回忆说。  15天后,李端才从昏迷状态中苏醒过来,醒来的他,发现自己躺在医院里。一天,趁护士换纱布的机会,他悄悄地摸了一下眼睛,发现右眼处成了窟窿,左眼球虽然还在,但没有任何光感。  灭火器意外爆炸,对李端的打击极为惨重:右眼球被击碎、左眼视神经挫伤,上颌骨、颅骨骨裂,鼻梁骨粉碎性骨折,右手食指第一节被炸掉。那一年,他刚好18岁。  说起这些,李端坦诚自己当时非常消沉。刚从昏迷中苏醒过来的那几天,他不吃不喝,不想见人,甚至一度想到过自杀。“啥也看不着了,篮球也打不了了,别的我也不会。那我还活着干啥啊,我就拉倒了得了。”但一件事改变了李端。  那是一个与李端住同一个病房的癌症患者,在被确诊后,跳楼自杀。他的亲人悲痛的哭声让李端清醒了许多。“死太简单了,这样离开这个世界,自己是解脱了,伤心的只有亲人和朋友,这是对亲人的不负责任呀。”  “我是家里的长子,我要让这个家好起来。”他下定决心,来勇敢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黑暗世界!  但厄运并没有放过他,大半年后,为治好他的伤东奔西跑的父亲因为耽误了治疗时间,被无情的胃癌夺去了生命。  “事故使我从天空跌进了谷底,父亲去世又让我从谷底跌进了地狱。”李端说。但父亲的去世似乎让他一夜之间成熟了。“开追悼会的时候,我感觉自己一下子长大了,责任大了,我是长子啊,家里的顶梁柱啊。我已经这样了,但弟弟还在上学,我不能把他再给耽误了。”  比起他们,我幸福多了!  不能打篮球的李端想到了去学按摩,这是许多盲人赖以养家糊口的职业。还有一点就是,他觉得自己学好了按摩,就可以给队友服务,不用离开部队。  1997年8月,已经提干了的李端被部队送到沈阳盲校学习盲文。识读盲文主要靠手指的触觉,但李端的右手食指第一节没有了,摸读的难度很大。李端醒了就学,不分昼夜。  刻苦的李端仅用15天时间,就掌握了盲文基础知识,创造了盲校成立以来的最快学习记录。  在盲校学习期间,他不但学会了盲文,还学到了盲人的生活技巧,也一点点找回了自信。  盲校的同学中许多是先天失明的小孩子,对这个世界上的许多东西缺乏感知。有一次,李端说他坐过飞机,有些同学就问:“是坐在飞机翅膀上吗?”  类似这样的问题,李端回答过很多,比如“红色是什么样的”,“电视机是方的还是圆的”……此时,李端感到自己并不是这个世界上最失意的人。  有的小同学在听到李端的回答后,甚至说:“那你还不如我们呢!我们从来就不知道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所以我们也感觉不到痛苦啊!”这些稚气的取笑让李端感慨万分:“这个世界我还看到了十几年,比起他们,我幸福多了!”  掌握了盲文的李端开始攻读中医按摩。学习按摩要熟悉掌握人体经络和穴位,李端看不见,就用录音机把老师讲的内容录下来反复地听,在母亲、弟弟和同学的身上反复练习,去盲校看他的队友,也时常成为他练习的对象。  队友也经常鼓励李端:“李端你按摩的手艺真好,我这儿这原来很疼的,经你这么一按,现在好多啦!”不到3年的时间,李端顺利完成了生理学、中医基础学等22门专业课程的学习,每门功课的成绩都在90分以上,顺利获得了中级按摩师证书。  李端又回到了训练场和赛场,又听到了熟悉的哨音和篮球在地板上咚咚的撞击声。与以前不同的是,这一次,他是作为一名专业按摩师回来的。  我一定要得冠军  1998年,还在他学习按摩的时候,辽宁残疾人运动队到盲校招收运动员时,发现了李端。由于李端身体条件好,一下子就被教练选中了。“一想到上赛场,夺奖牌,争冠军,我就激动不已,浑身是劲。”说起当时的情形,李端的话语中仍然透着激动。  李端的第二次运动生涯就这样开始了,根据他的身体条件,教练让他重点训练跳远,把标枪作为副项。  “刚开始训练跳远时,我总觉得前面是万丈深渊,根本不敢往前跑,好像背后总有一根绳子在拽我。”虽然有教练在前方拍手引导方向,但李端常常跑着跑着就莫名其妙地摔倒了,每天都摔得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助跑步子大了容易犯规,步子小了又影响成绩;跑歪了,两脚常常落在沙坑外边的硬地上,墩得生疼,或者磕在沙坑的边沿上,扭伤挫伤。  “每到遇见困难时,我都在心中默默告诫自己:战士可以受伤,但受伤的战士仍然是战士;军人可以倒下,但军人的意志不能被打垮!”李端说,“军人的字典里只有顽强不屈,勇往直前!”  从立定跳远开始,一步一步往后退,李端助跑的起点离沙坑越来越远,而奔跑的速度越来越快。最后,教练根据他的身体素质给他制定了一个12步起跳的跳远方案。从此,这12步就成了李端训练的中心内容。“我的眼前永远是一片黑暗的海洋。我每天都在这片黑暗的海洋中,不断地重复这12步。”李端说,“我总想着,前面有一条把我从地狱引出来的小路,就这么跑着跳着,说不定哪一天,我就跳出这片黑暗了。”  凭着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艰苦的训练,在当年全国选拔赛中,李端就获得了冠军。1999年1月,他作为残疾人第一次走上国际赛场,参加远南残运会。在那次运动会上,李端赢得了跳远金牌和其他项目的3枚银牌。  2000年,李端参加了在悉尼举行的残疾人奥运会,在带伤的情况下夺得一枚银牌和一枚铜牌。颁奖时,站在领奖台上的李端,看不到国旗,也听不到国歌。“我当时心里很不好受,我是盲人,看不到国旗升起;因为不是金牌,无法听到国歌。那个时候我就想,我一定要得冠军,这样我就能听到国歌在赛场上奏响。”  从悉尼回国后,李端把自己手机的铃声自编成了国歌的前奏,以激励自己。编辑这段近30秒的前奏对于许多健全人来说,可能都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李端硬是用他九个半手指编出了精准的旋律!  重新找回在空中滑向篮筐的感觉  4年时光转瞬即逝,2004年雅典残疾人奥运会上,李端跑出了自己最完美的12步起跳,随后,他在空中滑行了6.40米,成为世界上重度盲人在那一年跳得最远的人。紧接着,在三级跳远比赛中,他以13.1米成绩,获得了第二枚残奥会金牌。  说起当时那堪称完美一跳的感觉,他说:“那就是10年前我在空中滑向篮筐的感觉,像是在天堂。”  在雅典奥运赛场上,李端两次听到了国歌声。当《义勇军进行曲》在雅典的上空奏响的时候,李端激动地把他残缺的右手放到胸口,合着旋律大声地唱了起来。他唱国歌的声音很大,以至于有国外媒体把他评为“本届残奥会声音最大的人”。  拿下雅典残奥会两块金牌的李端可谓功成名就了,从国内冠军、远南残运会冠军,到残疾人世锦赛和残奥会冠军,他已经实现了“大满贯”。但李端仍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在祖国首都的赛场上,升起五星红旗,奏响国歌!  5月20日,已经回到沈阳休整的李端告诉记者,他在家休息的时间只有20天,马上就要投入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备战中。  高高兴兴 平平淡淡  ——李端的另一面  尝试着闭上你的双眼,以最快的速度在平地上奔跑,当你终于忍不住睁开眼睛的时候,你大概就能感受到,李端在黑暗中奔跑的恐惧。  不同的是,你睁开眼睛,黑暗就消失了;而李端,永远无法逃出那无边无际的黑暗。  选择了残疾人运动的李端,在赛场上,他要在黑暗中追求速度、精确和尊严。但赛场下的李端,要学会在黑暗中生活。  李端的生活自理能力很强,他的东西只要别人不动,他就能找到。李端自己说,盲人没了视力,其他器官就变得很敏感了,听觉、触觉的感知就很精准。  家务活,李端也能干一些,擀饺子皮儿是他最得意的手艺。  事实上,李端在家里的日子每年只有两个月,绝大多数时间,他和教练金帆都是在全国各地的训练场和赛场上。  训练之余的李端,最爱干的三件事是:做梦、听收音机、打电话。  “做梦的时候,我的脑海里才能真切地浮现电视里才有的画面,有时候突然被梦惊醒后,真想再睡过去,继续刚才的梦境,但很多时候都睡不着了,呵呵。”  通过收音机,李端可以收听很多新闻,他对治疗盲人复明的信息非常关注。一次,他听说国外研制出来一种设备,盲人可以通过这个设备感知每个人的存在。他很是高兴,期望自己也能早日用上这种设备。  打电话是李端最愿意采用的沟通方式。“在电话的两端,双方都是平等的!”李端说。  生活中的李端是快乐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和妻子戚彦英有了一个健康活泼的儿子。无论在什么地方,李端每天都要往家里打电话,听听儿子的声音。李端给儿子取了个小名叫“梦想”,希望儿子将来能够打篮球,实现他没有实现的篮球梦想。  “不管怎么样,生活都要继续,高高兴兴的、平平淡淡的。”李瑞说。  残奥会冠军拍卖金牌捐四川 将爱心升华  曾在日夺得北京残奥会F11级三级跳远金牌的中国选手李端,在昨天进行的男子T11级跳远比赛中再夺一金。赛后,这位在雅典残奥会上也获得过金牌的前CBA球员表示,想将两块金牌等一系具有纪念意义的物品捐献出来拍卖,用善款为四川灾区残疾人建立一所康复中心。  “大家能看见我,但是我却看不见大家,但是我知道人多力量大。我有一个梦想,希望拿出这届北京残奥会的一块‘金镶玉’、一块雅典残奥会的金牌,以及我获得金牌时所穿着的运动鞋,让爱心人士将它们升华,能够在四川地震灾区建立康复健身学习的场所,帮助受灾最厉害、最穷地方的残疾人得到康复。让这些四川灾区的残疾人,通过这种场所克服残疾重新站起来。”李端表示:“北京以后肯定有第二次、第三次举办奥运会的机会,希望在地震中致残的孩子们能够继续努力学习,得到锻炼,将来在国内外的比赛中获得金牌。”  [编辑本段]大历十才子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拜新月  开帘见新月,即便下阶拜。  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  闺情  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  披衣更向门前望,不忿朝来喜鹊声。  听筝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编辑本段]唐末文人李端  李端,唐末文人,在唐僖宗朝,因巴结大宦官田令孜而得进士及第。《唐摭言》卷九:“李端,曲江人,亦受知于(田)令孜,擢进士第,又为令孜宾佐,俱为孔鲁公所嫌。文德中,与郁俱陷刑网。”  隋唐时期:  李端  字药王,隋唐时期京兆三原人。其祖父李崇义为后魏殷州刺史,封永康公爵位,故此李端以长子身份袭其爵位。父李诠,为隋赵郡守。其弟为唐代开国功臣李靖。由于李氏家族虔信佛教,兄弟取名皆出自佛教中的药王佛和药师佛(李靖,字药师)。  [编辑本段]革命烈士 李端  姓 名:李端  性 别:男  民 族:汉族  籍 贯:江西金?  出生年月:1890年  牺牲日期:1916年3月  幼年丧父,靠祖母抚育成人。最初肄业于南昌私立大同中学。校长周鹿苹见其体格强壮,有大志,送往上海体育专门学校学习,肄业后回江西,正赶上武昌起义,又去武汉投军,任鄂军敢死队长职务。阳夏战斗,伤一腿,退居后方医院养伤。南北议和后回江西,历任省立农业专门学校、第一师范学校、第二中学校体育教员。并以个人工资收入资助大同中学。湖口起义失败后,他一面与陈英士通消息;一面在赣广结同志,准备声援,设机关于大同中学和启智贫儿小学两处。内联北洋军阀干部及陆军步兵第二十四团,外联红会纯正分子。不久被人告密于日晨被捕。审讯时,慷慨陈词,英勇不屈。3月就义于南营坊小校厂。
其他类似问题
李瑞的相关知识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残奥冠军李端:在黑暗中奔向辉煌
&&&&&&&&&&&&&&&&&&&&&&&&&&&&&&&&
因为要采访李端的原因,记者特别留意5月15日~20日的第七届残运会,关注每一场比赛。整整9天,2000多名运动员用他们的行动让记者再一次感受到了,健康的身心何等重要,体会受伤的身体运动何等震撼。
赛场上,曾有这样一个身影,她在起跑前就已经倒下,她的双腿已经严重变形,支撑她站立起来本已困难,可她选择了奔跑。在20秒内,她的对手已经到达终点,而她只前进了20米。100米的距离,她用了近3分钟才“跑”完。
这个时候,我们体会到的是疾患对于人的限制,也感到了一颗不屈不挠的心带来的震撼。
健康是最重要的,但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我国青少年的体质一直呈现下滑的趋势,虽然呼吁的声音不断,但各类教育机构尤其是中小学,出于安全等各种各样的考虑,有意无意地限制甚了青少年体育运动的开展。
令人欣慰的是,从4月份开始,“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的展开。“健康第一、快乐体育”的观念正在逐步落实到实践操作层面。
其实,体育运动之于人的意义,绝不仅仅是带给你一个强健的体魄,更重要的是它会帮助你形成对于未来的态度,就像李端,谁能说他的快乐不是建立在体育运动之上呢?
残奥冠军李端:在黑暗中奔向辉煌
“你的眼前是什么?”
“黑,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无边无际!”
在开始对李端的采访之前,对是否应该提出这个问题,记者颇为踌躇。但他的回答很平静,很坦然,多少有些出乎意外。
“就像你带上眼罩一样,”停顿了一下,李端补充说,“只是你摘下眼罩就能回到光明世界,而我,已经在这样的黑暗中生活了11年,哈哈!”
略带东北味的普通话、爽朗的笑声让记者觉得采访前的犹豫有些多余。
其实,在采访之前与李端的短信联络中,记者已能感觉到到他良好的心态。5月15日下午,刚刚在昆明第七届全国残运会上走下赛场的李端给记者发来短信:“顶风冒雨抗寒拿下一块金牌,哈哈!”这天,李端夺得了F11级(全盲)跳远项目的金牌。在随后的两天时间里,同样是顶风冒雨抗寒,李端相继拿下了三级跳远和标枪的金牌。
在收到李端短信后的第一时间,记者拨通了李端的电话,走进了一个残奥冠军的内心世界。
李端的失明,源自他18岁那年的一场意外,之前,他是沈阳军区一名专业篮球运动员,一名军人。
那个时候,李端已经是全国篮球扣篮冠军,在篮球场上正如日中天。
那个时候,李端的梦想是成为中国的“迈克尔.乔丹”,他在篮球队的位置是主力后卫,与迈克尔.乔丹在篮球场上的位置一样,他渴望像乔丹一样优秀,成为令人羡慕的灌篮高手。
&&&&&&&&&&&&&&&&&&&&&&&&&&&&&&&&&&&&&&
大郅扣篮扣不过我,你知道不?
李端的篮球生涯可以追溯到1983年,那一年,曾是吉林省女篮主力队员的母亲把刚满五岁的李端送到了体校,开始学习打篮球。13岁时,他以篮球特长入伍,成为沈阳军区青年男篮的一名专业篮球运动员。
当时李端的身高已经达到了1.82米,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业训练,他惊人的弹跳力,出色的球感和扣篮技术为他赢得了在球队中越来越重要的位置。1993年,国家成立“国家男篮少年队”,15岁的李端和王治郅、李可、陈可、遇俊锴等15名出类拔萃的小球员得以入选。在国家少年队,李端一点点成为了主力后卫。
在国家少年队集训期间,主力后卫李端和中锋王治郅一直被分在一个组里进行接传球训练,逐渐成为惺惺相惜的朋友,但在当时的青年联赛和全军的比赛中,李端和大郅却经常是对手,常常要兵戎相见。
1993年,当年在江西进行的全国青年篮球联赛的扣篮比赛中,李端获得了冠军。“大郅扣篮扣不过我,你知道不?他大个子跳起来,不好看。”他笑着说。
说起扣篮,李端最为陶醉的是自己腾跃而起,扣篮时的感觉:“那种在空中滑过的感觉,像是在天堂。”李端曾为自己设计过4个拿手的扣篮动作,“我最拿手的一个动作,是运球到篮下三步起跳时,将球抛向空中,然后飞身在空中接球双手灌篮”。
李端说,他每次完成了那个动作,就会在落地时单腿跪地做个“沉思者”雕塑的造型。说起这些时,李端的语气中微微透露出些许得意。那些日子,李端把迈克尔.乔丹当作自己学习的榜样,“乔丹伸着舌头,右手单手扣着篮球,飞翔在空中的身体缩得很小。但一瞬间,乔丹就会将身体在空中展开,完成他那漂亮的扣篮,我当时的目标,就是把扣篮动作做得比他还完美”。曾经认真研究过乔丹扣篮动作的李端记得那些经典动作的每一个细节。
17岁的时候,他成为中国篮球CBA联赛沈阳部队队的主力后卫,国家青年队主力后卫。“我当时平均每场比赛能够拿到10分以上。”李端说。
&&&&&&&&&&&&&&&&&&&&&&&&&&&&&&&
无边无际的黑暗
日,正在全力备战CBA赛季的李端在打扫卫生移动一个灭火器时,灭火器的底部突然爆炸,灭火器的上端部分在强大的压力下,飞了起来,直接击中了李端的脑门……
“我当时只觉得眼前一黑,就什么都不知道了。”李端回忆说。
15天后,李端才从昏迷状态中苏醒过来,醒来的他,首先感受到的是无边无际的黑暗,他唯一能确定的,就是发现自己躺在医院里。一天,趁护士换纱布的机会,他悄悄地摸了一下眼睛,发现右眼处成了窟窿,左眼球虽然还在,但没有任何光感。
灭火器意外爆炸,对李端的打击极为惨重:右眼球被击碎、左眼视神经挫伤,上颌骨、颅骨骨裂,鼻梁骨粉碎性骨折,右手食指第一节被炸掉。那一年,他刚好18岁。
为了更好的说明当时颅骨骨裂的状况,李端打比方说:就像一个西瓜,这么一砸,砸的地方碎了,其他的地方就裂了。我妈说我当时脑袋肿得像个猪头似的。”
说起这些,李端坦诚自己当时非常消沉。刚从昏迷中苏醒后的那几天,他不吃不喝,不想见人,甚至一度想到过自杀,“啥也看不着了,篮球也打不了了,别的我也不会。那我还活着干啥啊,我就拉倒了得了。”但一件事情改变了李端。
那是一个与李端住同一个病房的癌症患者,在被确诊后,跳楼自杀。他的亲人悲痛的哭声让李端清醒了许多,“死太简单了,这样离开这个世界,自己是解脱了,伤心的只有亲人和朋友,这是对亲人的不负责任呀。”
“我是家里的长子,我要让这个家好起来。”他下定决心,来勇敢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黑暗世界!
但厄运并没有放过他,大半年后,为治好他的伤东奔西跑的父亲因为耽误了治疗时间,被无情的胃癌夺去了生命。
“事故使我从天空跌进了谷底,父亲去世又让我从谷底跌进了地狱。”李端说。但父亲的去世似乎让他一夜之间成熟了。“开追悼会的时候,我感觉自己一下子长大了,责任大了,我是长子啊,家里的顶梁柱啊。我已经这样了,但弟弟还在上学,我不能把他再给耽误了。”
&&&&&&&&&&&&&&&&&&&&&&&&&&&&
比起他们,我幸福多了!
不能打篮球的李端想到了去学按摩,这是许多盲人赖以养家糊口的职业。还有一点就是,他觉得自己学好了按摩,就可以给队友做按摩,不用离开部队。
1997年8月,已经提干了的李端被部队送到沈阳盲校学习盲文。识读盲文主要靠手指的触觉,但李端的右手食指第一节没有了,摸读的难度很大。“我寻思我挺大个子,别老师一问啥也不会,我晚上就在被窝里学习,反正是盲文,摸就行了。”因为看不见白天和黑夜,李端醒了就学,不分昼夜。那一年,沈阳的夏天特别热,李端在他那不足10平方米的宿舍里,光着膀子也常常满身汗水,顺着手指流到盲文课本上的汗水经常让突起的盲文变得难以辨认。但为了攻下失明后的第一道关口,李端坚持不懈。
刻苦的李端仅用15天时间,就掌握了盲文基础知识,创造了盲校成立以来的最快学习记录。
在盲校学习期间,他不但学会了盲文,还学到了盲人的生活技巧,也一点点找回了自信。
盲校的同学中许多是先天失明的小孩子,对这个世界上的许多东西缺乏感知。有一次,李端说他坐过飞机,有些同学就问:“是坐在飞机翅膀上吗?”
类似这样的问题,李端回答过很多,比如“红色是什么样的?”、“电视机是方的还是圆的……”此时,李端感到自己并不是这个世界上最失意的人。
有的小同学在听到李端的回答后,甚至说:“那你还不如我们呢!我们从来就不知道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所以我们也感觉不到痛苦啊!”这些稚气的取笑让李端感慨万分:“这个世界我还看到了十几年,比起他们,我幸福多了!”
掌握了盲文的李端开始攻读中医按摩,学习按摩要熟悉掌握人体经络和穴位,李端我看不见,就用录音机把老师讲的内容录下来反复地听,在母亲、弟弟和同学的身上反复练习,去看他的队友,也时常成为他练习的对象。
队友也经常鼓励李端:“李端你按的真好,我这原来很疼的,经你这么一按,现在好多啦!”不到3年的时间,李端顺利完成了生理学、中医基础学等22门专业课程的学习,每门功课的成绩都在90分以上,顺利获得了中级按摩师证书。
李端又回到了训练场和赛场,又听到了熟悉的哨音和篮球在地板上咚咚的撞击声。这一切,都让他激动万分!但与以前不同的是,这一次,他是作为一名专业按摩师回来的。“队员们载誉归来,兴高采烈地把奖牌挂在我的胸前,他们说那冠军奖牌上有我的一份贡献。那时,我感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李端重新找回了自信,完成了人生突遭不幸后的自我挑战。。
&&&&&&&&&&&&&&&&&&&&&&&&&&&
我一定要得冠军
1998年,还在他学习按摩的时候,辽宁残疾人运动队到盲校招收运动员时,发现了李端。由于李端身体条件好,一下子就被教练选中了。“一想到上赛场,夺奖牌,争冠军,我就激动不已,浑身是劲。”说起当时的情形,李端的话语中仍然透着激动,“当时他们说,你怎么不早干残疾人体育运动呢?我说,我也是刚刚残疾呀,呵呵!”
李端的第二次运动生涯就这样开始了,根据他的身体条件,教练让他重点训练跳远,把标枪作为副项。
“刚开始训练跳远时,我总觉得前面是万丈深渊,根本不敢往前跑,好像背后总有一根绳子在拽我。”虽然有教练在前方拍手引导方向,但李端常常跑着跑着就莫名其妙的摔倒了,每天都摔得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助跑步子大了容易犯规,步子小了又影响成绩;跑歪了,两脚常常落在沙坑外边的硬地上,墩得生疼,或者磕在沙坑的边沿上,扭伤挫伤。
“每到遇见困难时,我都在心中默默告诫自己,失去了光明,灵魂不能坠入黑暗;看不见道路,脚步不能停滞不前;战士可以受伤,但受伤的战士仍然是战士;军人可以倒下,但军人的意志不能被打垮!”李端说,“军人的字典里只有顽强不屈,勇往直前!”
从立定跳远开始,一步一步往后退,李端助跑的起点离沙坑越来越远,而奔跑的速度越来越快。最后,教练根据他的身体素质给他制定了一个12步起跳的跳远方案。从此,这12步就成了李端训练的中心内容。“我的眼前永远是一片黑暗的海洋。我每天都在这片黑暗的海洋中,不断的重复这12步。”李端说,“我总想着,前面好像就有一条把我从地狱引出来的小路,就这么跑着跳着,说不定哪一天,我就跳出这片黑暗了。”
凭着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艰苦的训练,在当年全国选拔赛中,李端就获得了冠军。1999年1月,他代表祖国参加了在泰国举行的第七届远南残疾人运动会,那是他作为残疾人第一次走上国际赛场。“在赛场上,我对自己说:“李端,你来了,你代表中国6000万残疾人来了,你代表中国来了,你要的是胜利!””在那次运动会上,李端赢得了跳远金牌和其他项目的3枚银牌。
2000年,李端参加了在悉尼举行的残疾人奥运会,在带伤的情况下夺得一枚银牌和一枚铜牌。颁奖时,站在领奖台上的李端,看不到国旗,也听不到国歌。“我当时心里很不好受,我是盲人,看不到国旗升起;因为不是金牌,无法听到国歌。那个时候我就想,我一定要得冠军,这样我就能听到国歌在赛场上奏响。”
从悉尼回国后,李端把自己手机的铃声自编成了国歌的前奏,以激励自己。编辑这段近30秒的前奏对于许多健全人来说,可能都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李端硬是用他九个半手指编出了精准的旋律!
&&&&&&&&&&&&&&&&&&&&&&&&&
重新找回在空中滑向篮筐的感觉
4年时光转瞬即逝,2004年雅典残疾人奥运会上,李端跑出了自己最完美的12步起跳,随后,他在空中滑行了6.40米,成为世界上重度盲人在那一年跳得最远的人。紧接着,在三级跳远比赛中,他以13.1米成绩,获得了第二枚残奥会金牌。
说起当时那堪称完美一跳的感觉,他说,“那就是10年前我在空中滑向篮筐的感觉,像是在天堂。”
在雅典奥运赛场上,李端两次听到了国歌声。当《义勇军进行曲》在雅典的上空奏响的时候,李端激动地把他的残缺的右手放到胸口,合着旋律大声地唱了起来:“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他唱国歌的声音很大,以至于国外媒体把他成为“本届残奥会声音最大的人”。
拿下雅典残奥会两块金牌的李端可谓功成名就了,从国内冠军、远南残运会冠军,到残疾人世锦赛和残奥会冠军,他已经实现了“大满贯”。但李端仍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在祖国首都的赛场上升起五星红旗,奏响国歌!
5月20日,已经回到沈阳修整的李端告诉记者,他在家休息的时间只有20天,马上要投入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备战中。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迈克尔乔丹集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