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旁边有个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每次一青梅煮酒论英雄烧煤家里都有味,那个烟筒离我的卧室太近了,家里还有五个月的小孩,协

1.大清宫女的行为准则  在大清后宫中,宫女是不许单独走路的,往往是两人同行,即便家属来探望时,也要由老太监领着出入。许打不许骂(怕骂人时口无遮拦,说出“不该说”的话),但打人不打脸,无论谁都不许对宫女掌嘴(这一点非常人性化,毕竟脸是女人最大的本钱),除非宫女做出“非常”出格或下贱的事情来。一旦某个女人在后宫中被打脸,她便比最下等的奴才还不如,必然会在整个后宫中引起巨大轰动,并“名垂青史”。宫女睡觉不许仰面朝天(样子太难看,有失体统),必须侧着身子,蜷着腿,否则就要被挨打。宫女绝不允许认字,在宫里行走时要“行不回头,笑不露齿”。宫女给慈禧敬烟、敬茶时,一定要从“侧面”递上去(从正面递上去会挡住她的视线),有事需要在她屋里进出时,一定要侧着身子趋着脚尖走,走路不能脚后跟擦地,不许发出声音,更不能屁股对着人走。要躬着身子,轻轻地退着走,但不能猫着腰走。    
2. 大清后宫的两大特色  大清后宫的两大特色:一、数千间的房子没有烟囱(宫里怕失火,不烧煤更不许劈柴烧,而是全部烧炭),二、整个宫里没有一个厕所(把前述炭灰积存起来循环利用,拉大便用便盆盛炭灰,完了必须用灰盖好,解小便用便盆,然后倒在恭桶里,然后交给小太监们刷洗干净。)  
3.慈禧的饭局
  慈禧一顿饭要点一百二十多道菜,但她不能透露自己喜欢吃什么,非但不能透露,还必须严格遵守一个“潜规则”:吃菜不能过三匙。其实就算她想多吃几口,恐怕也没有这个机会,具体过程是这样的:每次吃饭时,她的身旁都会有个“侍膳太监”专门服侍她吃饭,但同时有四个“资深”太监站在她的身旁或身后,“监视”她吃饭。当慈禧的眼睛看向某道菜时,侍膳太监就会知趣地将这道菜往她身边挪,并用羹匙舀一匙到她的布碟里。如果慈禧吃完后点点头,或者说“这菜味道不错”时,侍膳太监就会给她舀第二匙,但与此同时,他会将这个菜往下撤,如果此时慈禧嘴馋提出想再吃一点,旁边的四大资深太监就会厉声道:“撤!”,这样一来慈禧非但吃不到第三匙,而且会面临惩罚:至少在十天之内,她肯定是吃不到这道菜了。制定如此严厉的家规,显然是为了保护最高统治者的安全:如果让外人知道了皇帝或皇太后喜欢吃什么,那很显然,就会有人在这上面打主意了,到时会使他们面临很大的风险,因此历朝历代,宫廷里的许多机密事件虽不准说,但会秘密存档,以备后代相关人士查阅。而皇帝喜欢吃什么,却一直被列为绝密中的绝密,而且是不存档的。  
4.慈禧的袜子  慈禧对鞋袜非常讲究,她经常对身边的人来说,对鞋、袜子一点也不能委屈,稍微不合适就全身不舒服。慈禧穿的袜子的原料是软白纯绸,做工考究,花样繁多,但不管做的如何精美,同一双袜子也只穿一次,绝不穿第二次。据她的贴身宫女估算,就穿袜子这一项,慈禧每年就要花费一万多两银子(当时普通太监一个月的工资是二两银子)。    
5.皇上临幸妃子的常规程序  当皇上准备就寝的时候,太监会把“承幸薄”呈到御前(生病或经期的女子当然不在其列),由皇上任意选择。选择好了后,由太监打着灯笼去召唤,当然,承幸薄上的女子俱已恭候多时,等太监一宣布,被选中的妃子再稍事修饰,太监在前面带路,贴身侍女在后面护送,一行人便进入皇帝寝宫的偏殿。在这里,早已有宫女在等待,她们服侍妃子梳洗打扮,脱光衣服,准备妥当以后,喊声“承旨”,然后由太监将“赤身裸体”的妃子(没穿衣服,但会用斗篷围着)“背”进皇帝的寝殿,当然,偏殿和寝殿只有几步之遥。在整个行房过程中,太监会在不远处紧张守候,他们担负着一项光荣使命,却也是重大职责:确保皇上在性高潮来临时不出现意外。  
6.皇帝的防身术  为了确保至高无上的皇帝的安全,皇帝和他的大臣们会绞尽脑汁无所不用其极。比如在秦始皇的大殿上,柱子里布满了强有力的磁石,而且卫士们是不许佩戴刀剑武器的(当然,秦始皇自己可以佩戴)。再比如,慈禧严格规定她的屋子里不许有任何刀子、剪子,那么需要剪指甲的话该怎么办呢?那就需要遵循以下的程序:以剪脚趾甲为例(慈禧的手指甲有专门的呵护和保养,其复杂程度令人惊叹),给慈禧洗脚的宫女在征得慈禧的同意后,向侍寝的宫女(监视人)轻声说:“请剪子”,但监视人并不会马上将剪子给她,而是先向慈禧转禀,得到她的再次确认后才会将剪子交给宫女,并亲自监视洗脚的宫女完成,完毕后立即将剪子收回,妥善保管。当然,给皇帝剃头就要复杂的多了,由于古时候没有电,剃头需要用刀,如此一来其危险性自然可想而知了。以给光绪帝剃头为例,据知情人回忆,理发师每次当差,都要先在下处进行检查,剥去身上所穿的所有衣裤,换上皇家特制的衣服,窄袖、青衣、小帽,然后在皇帝面前叩头,请刀子。得到皇帝的恩准后,由皇帝的侍卫将剃头用的特制的刀子赏给他。在理发过程中有严格的分工,洗头擦脸都由近侍的太监做,理发师只管操刀,而且他只能单膀工作,左臂自然下垂,右手持刀挨皇上的头皮(这个很难),理发过程中只准顺刮,不准逆刮(莫非逆刮就是大逆不道了?),而且整个过程他要屏住呼吸,不许向皇上的头吹气(理发师的肺活量一定要大)。在整个理发过程中,皇帝的贴身保镖们死死盯着理发师,眼睛也不敢眨一下,周围一片寂静。而每次理完发,理发师都会象死里逃生般双腿发软,惊魂不定,怔怔地直着眼睛,半天说不出话来。    1—6条参照《晚晴后宫生活揭秘:宫女谈往录》  
7.令狐冲和任盈盈  众所周知,金庸先生对中国历史和古代文化浸淫很深,以他的小说《笑傲江湖》两大主角的取名(“令狐冲和任盈盈”)为例,便可以发现他对《道德经》的领悟很深。在道德经中,“冲”和“盈”是非常重要的概念,是老子着重关注和论证的对象。比如在道德经的第四章,老子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道是空虚的,但它的作用是无穷无尽的),在第四十二章中,他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万物背阴而向阳,阴阳二气相互激荡而成新的和谐体),而在四十五章中,他又说:“大盈若冲,其用不穷”(最充实的东西好像是空虚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总之,在老子看来,冲(空虚)是神圣的“道”的重大属性,是异常重要的特征,“冲”会转变成巨大的“盈”(姑且称为盈盈),而“盈”积累到某种程度(姑且称为盈盈),表现出来的就好像“冲”(空虚)一样了,说得偏激一点,冲就是盈,盈就是冲。进而我们可以领会到,“冲”和“盈”就象“阴”和“阳”一样,乃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那“令狐冲”和“任盈盈”自然也是天造之合不可分割,我们由此也可以领悟到金庸先生的良苦用心。  
8.封建与专制无缘  自从留日归来的陈独秀先生提出“封建社会=前现代=落后”这一著名等式以来,“封建”概念就被泛化成灾,其原本的真正的意思反而变得陌生起来。直到今天,我们依然习惯性地将“封建社会”归入贬义的行列,认为它是落后的、闭关锁国的、腐朽的,是造成中国现代落后于西方社会的根源。许多词汇,比如“封建专制主义”“封建地主阶级”“封建官僚主义”“封建礼教”“封建专制皇权”,我们读起来朗朗上口,没有丝毫不适。    正所谓一个词语扼杀了一个朝代,其实我们真的误会“封建社会”了。    “封建”的原义是分封建国,是周灭了商以后,面对广袤的土地和当时的实际状况,周公苦思冥想设计出来的一整套建国方略,它有三大现在看来“匪夷所思”的特征:第一,地方(诸侯国)不必向中央(天子)交税,当然,有些地方特产需要进贡给天子,但也仅此而已,中央(天子)没有对地方(诸侯国)的财政管理权和干涉权,如果天子穷困,地方诸侯国理论上应该进行救济(类似于现在的人道主义救援),但天子无权要求地方缴纳税款或粮食。第二,地方(诸侯国)拥有自己的军队,这些军队由诸侯国的首领统治,不受中央的管制(如果夷狄入侵,天子发出抗击外敌的号令,地方诸侯“理论上”应该响应号令踊跃参加,但是一旦战争结束,各个部队仍旧各自归国,天子无权对各国部队再进行干涉和领导)。第三,地方各诸侯国国君想要采取什么治国理念,采用什么样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管理模式等等问题,中央天子一概无权干涉。    这就是“封建社会”的本义和精神,其实它早在两千多年前便已经结束,将它送进坟墓的正是大名鼎鼎的秦始皇。从秦朝到清朝,中国就一直实行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它以“家天下”为鲜明特征,而大多数人却误以为它就是封建社会。    其实封建跟专制一分钱的关系都没有,封建和专制根本就是水火不容的:既然实行了封建,那就要层层分权,就根本没有条件实行专制。有些问题其实用脚趾头想想也能明白:在一个地方诸侯拥有自己的部队和独立的财政权,中央却无权干涉的国度里,你怎么去专制?!    封建社会是产生不了官僚主义的,官僚主义只有在皇帝带领的中央集权的土壤里才能培育出来,封建社会其实并不落后,更不会闭关锁国和压抑人性,相反地,封建社会是高度开放的、自由的、个性异常张扬的,在许多学者看来,封建社会是中国人人性最为张扬的时代,是中国人性之花开得最为绚烂的时代,封建社会一结束,中国人就集体进入了冬眠。    别再提什么“封建礼教”,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中提到“仁义道德”会吃人是不假,但鲁迅先生从没有把矛头直接指向封建社会。况且礼教的创建是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出的馊主意,是在君主专制的社会中产生的。在封建社会里,思想文化是异常发达的,不可能出现由一种思想一统江湖的局面。当时有众多思想和信仰可以供人们自由选择,道家、法家、儒家、阴阳家、纵横家、墨家、名家、杂家等等等等,孔子那时候还是处处碰壁,惶惶如丧家之犬呢!    也别再认为封建社会是保守的、压抑的,只要你去读读《诗经》,就会发现说封建社会保守是全然骗人的,诗经里面有些关于情爱的描写的细节就是放在今天,仍然有些触目惊心。阅读司马迁的《史记》中关于封建社会人物的列传,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个鲜活的有棱有角的人物形象,相反地,阅读班固的《汉书》中的人物列传,就会让我们觉得黯然失色,甚至昏昏欲睡,别以为这是因为两人的写作手法或水平的差异造成的,其实环境才是主因。因为司马迁运气好,小时候没有经过洗脑,而班固毕竟是经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运动的,其思想和文风难免受到影响了。    其实从朱元璋骂孟子的文章、并试图将孟子的牌位逐出文庙殿这一事情最能说明封建社会和君主专制社会的区别了。当时朱元璋读了孟子的文章后破口大骂:“如果这小子活在今天,我弄死他!”孟子的什么思想戳到了朱元璋的痛处?我们从朱元璋后来删除的那85条内容上便可以发现,孟子的“民为贵,君为轻”是朱元璋最为痛恨的。孟子是不幸的,因为他生在封建社会里,当时思想文化异常繁荣,而他的仁义主张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际功用上并无出彩之处,因而得不到各诸侯国国君的青睐和重视;孟子是幸运的,因为他生在封建社会而不是君主专制社会里,正是在封建社会里,他才可以在殿堂之上直指国君的无能和腐败,他才有胆量明言暗示“如果国君你不称职,那也应该下台,让贤能的人来担任”。如果换作在君主专制的朱元璋的明朝,恐怕早就被弄死了。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有组织有纪律的社会啊!
  好文,记号。    
  9、朕与万岁    为了凸显自己的尊贵,皇帝们往往会想办法将自己与众人隔离出来,“舞文弄墨”是其中的措施之一。在先秦时期,“朕”字的意思是“我的”,是人人都可以用的,但秦始皇称帝后便霸道地宣布,以后“朕”字只能由皇帝独享,从此也就结束了国君们自称“孤”“寡人”的传统;汉武帝之前,“万岁”两字非常常见,大致相当于现在的“非常好”,人们在高兴欢呼情不自禁时,或者在见到地方郡守县令时往往都会喊万岁(不用跪拜),但汉武帝对“万岁”这两个字情有独钟,便宣称以后万岁二字属于皇帝专用品,从此以后我们发现在朝堂上多出了一项礼仪(群臣给皇帝下跪磕头,大喊“万岁万岁万万岁”,而之前对皇帝是不用下跪磕头的)。武则天就更过分了,她称帝后为了凸显自己的政权特色,自创了一个新字“曌”(意思为如日当空、光明正大、光照四海),称自己为“武曌”,她将旗帜的颜色改为紫饰金色,八品以下官员过去穿青色服装,现在改为碧色,她将“洛阳”改名为“神都”,将“吏”“户”“礼”“兵”“刑” “工”六部分别改为“天”“地”“春”“夏”“秋”“冬”六官,还将中书省改名为凤(凰)阁,将门下省改为鸾(一种神鸟)台,著名的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曾开玩笑说,“如果这时候有人骤到神都,很可能被这金碧辉煌的神都所炫耀,也可能因为‘凤阁鸾台’把一个大帝国的政府错认为是一个动物园。”  
  10.圣旨是怎样出炉的?  
众所周知,圣旨是异常神圣的,它可以决定一个人的生,也可以决定一个人的死,然而,我们关心的是,那些神圣的圣旨是如何出炉的,它面世前应该经过哪些程序?  在电视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当一个皇帝有了某个“灵感”,或者做出了一份决定时,他就会对身边的大臣或者太监说:“来人,拟旨。”然后他说,大臣或太监在旁边写,(有时甚至他自己亲自拿起笔写起圣旨来),正如周国平所说,“旅游业败坏风景,电视机培养白痴”,这未免太把圣旨当儿戏了!  以唐朝为例(唐朝的丞相的权力比汉朝的小,但要比宋朝的大),所谓“圣旨”,皇帝是没有资格自己写或者让身边人写的,说得偏激一点,“圣旨”跟你这个皇帝的关系不大。一份圣旨的常规出炉程序是这样的:由中书省(武则天称帝时将它的名称改作了凤阁)的中书舍人们针对某件事情各自写一道圣旨(初稿),写好后送给自己的领导中书令(或中书侍郎),中书令(或中书侍郎)在其中选一道自认为写得最好的,再加以修饰润色,形成真正的圣旨(熟稿),然后送交给皇帝盖个章(皇帝如果有自己的不同意见的话也可以用红笔写在圣旨的空白处,但他理论上没有直接否决圣旨的权力),然后再交给门下省(武则天称帝时将它的名称改作了鸾台)审查盖章,最后再交给尚书省(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执行。也就是说,圣旨真正的决定权是在中书省,皇帝的任务是签字盖章,而门下省如果觉得这道圣旨不行,那他有权将它直接驳回,哪怕皇帝已经盖好章同意了也没用。只有经过以上程序,并且有中书省、门下省、皇帝三方共同盖章的圣旨才是有效的圣旨,否则就是非法的。    非法的圣旨在历史上非常少见,一旦出现,必然会背上千古骂名。比如一代女皇武则天有一次就只盖上了自己的印章,却绕过凤阁鸾台而发布了一道“假圣旨”,结果引起群臣诟病,唐中宗想任用亲信,却又怕宰相们不同意,过不了中书门下这两关,便也开始绕过中书门下而发布“假诏书”,但他毕竟心怯,便在签字时用了墨笔(按规定需要用红笔),在封存诏书时用了斜封的方式,暗示尚书省通融着执行一下,不料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此事后来被人知晓,人们称呼那些被中宗私底下封的亲信为“斜封官”,这连被封官的亲信们都觉得丢脸。  
  @于是乎
10:07:25    好文,记号。           本帖发自天涯社区手机客户端  -----------------------------  谢谢支持
  11.意想不到    在古代,商品的交换媒介——钱币(现在我们则主要用纸币),刀剑叉戟等武器的生产原料钢铁以及每日必须的、前阵子我们还冲进超市疯狂抢购过的食盐,这三样东西竟然统统由民间私营企业来生产经营,直到汉武帝时才将它们收为国有。  
  欢迎大家多提意见
  继续更啊。好看。
  毛主席万岁
  12.汉朝的两个账户    在汉初,国家拥有两个账户,皇室财政和国家财政是严格分开的。当时国家的主要收入“农业税”和“人头税” 归大司农管(“人头税”包括算赋和口赋,每人从十五岁到五十六岁都要缴纳算赋以作战备基金,通常每年缴纳一算钱即一百二十钱,在汉惠帝时期还荒唐地推出了“剩女费”,规定女子十五岁至三十岁不嫁人的,应依法缴纳五算钱,当然,剩女费的计算方法应该用我们现在的累进计数法,而不能简单地认为是600钱。口赋是对七岁到十四岁的青少年征收的税款,每人每年交二十三钱,但值得注意的时,这二十三钱中有二十钱是划入皇家财政,供皇室消费用的,另外三钱用来补充“车骑马”,属于战备基金,归大司农管),属于国家财政,皇室无权染指(很显然,在汉代,相比于农业税,人头税的负担更重,口赋的征收在现代的我们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为逃避人头税,许多人纷纷逃离土地做起了奴隶,比如著名的将领卫青之前也做过奴隶);而山川、树林、海洋渔业以及商业税(数额不会很大)等等税收归少府管(当然,还包括地方官员对皇帝进贡的货品),属于皇室财政,皇家的吃喝用度、宗庙祭祀等等消费支出都要从皇室财政中列支(由于皇家宫室陵墓建造所需费用巨大,而且又带点国家性质,所以也从大司农掌管的国家财政中列支)。尚无资料证明皇家曾挪用过公款消费,史书却记录了一件皇家向国家账户捐款的事情,那是汉武帝打匈奴时期,他把西汉文景时期的积蓄全部用光了,然而匈奴依然气焰嚣张,他便拿出自己的私房钱来捐助国家财政继续打匈奴(他其实是想通过自己带头捐款,激发大家的爱国主义热情,让民众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不料民间对他应者寥寥,于是他命令当时的财政部长兼经济学家桑弘羊想办法,后来就诞生了举世瞩目的将货币、食盐、钢铁产业国有化的政策)。    不过到了汉光武帝时期,国家财政和皇室财政就合二为一了,当然,此事也就变成了一笔糊涂账。  
  @loli很性感
12:12:57    继续更啊。好看。  -----------------------------      谢谢支持
  没有了么?不错,
  13.“文景之治”时期百姓的苦难生活  众所周知,西汉初年的“文景之治”奉行的是“与民休息”的政策,  统治者尊崇老庄哲学,尽量不扰民,并通过减刑、轻税等措施来减轻百姓的负担。“文景之治”期间积累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文景之治的积累,也就不可能有后来的汉武帝的大肆打击匈奴。然而,我们关心的是,“文景之治”时期百姓的生活负担到底如何?是不是如大家想象中的那么轻松美好?  让我们先看看《资治通鉴》中关于这段时期的描述:  汉文帝元年(即公元前179年),刚刚上台的汉文帝就下诏救济鳏、寡、孤、独和穷困的人。文帝还下令:“年龄八十岁以上者,每月赐给米、肉、酒若干;年龄九十岁以上的老人,另外再赐给帛和絮。凡是应当赐给米的,各县的县令要亲自检查,由 县丞(令)或县尉亲自送米上门;赐给不满九十岁的老人的东西,由啬夫、令史给他们送去;郡国二千石长官要派出负责监察的都吏,监察所属各县,发现不按诏书办理者给以责罚督促。”(这道诏书令人心感温暖)  在公元前178年正月,皇帝亲自耕作,为天下臣民做出表率,九月, 文帝下诏说:“农业,是天下的根本,百姓依靠它而生存;有的百姓不从事农耕的本业,却去从事工商末业,所以百姓生活艰难。朕对此甚为担忧,所以现在亲自率领群臣从事农业耕作,以提倡重视农业;今年只向天下百姓征收田租的一半。”(吊诡的是,他并未因此“重农抑商”,对工商业课以重税,其实整个汉朝,除了汉武帝统治时期的某段时间,其余时间工商业的税收并不重,尽管统治者整天在喊要“重农抑商”)。
  到了公元前177年,诏令免征晋阳、中都百姓三年的田税。  公元前168年,“赐农民今年减税一半”。  公元前167年,文帝又下诏说:“朕亲自率领天下臣民进行农耕,供应宗庙祭祀的粮食,皇后亲自采桑养蚕,供应祭祀的祭服”,到了六月,文帝又下诏书说:“农业,是天下的根本,没有什么事情比农业更为重要。现在那些辛苦勤劳的农民,还要缴纳租税,这样做,使从事农耕本业和从事工商末业的人没有区别,说明鼓励发展农业生产的政策不完备,应当免除农田的租税!”(这份诏书的最后一句令人错愕,也是充满歧义的,在下面一段会进行分析)。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汉景帝的作为。汉景帝元年五月即公元前156年,朝廷恢复向百姓征收田税的一半,税率为三十分之一。(周朝的田税是十分之一,秦朝的税收已无明文,大致也应该是十分之一,刘邦统治时期曾采用过十五分之一,但更多的时候是十分之一,直到汉惠帝元年即公元前194年才定下来采用十五分之一的税率,此税率沿用至公元前167年,对于从公元前167年——公元前156年这段时间的税收,许多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学者认为这十二年之间国家是免除田税的,但也有的学者认为,在当时的财政状况下,免除十二年的税收国家是吃不消的,这样的话会使军队、官员们连粮食都不够吃,因此公元前167年的那道诏书的意思很可能是免除当年的田租。关于这两种说法,目前尚无定论。)  公元前 142年四月,景帝下诏说:“追求器物的精雕细镂,就会损害农业;追求丝织物品的锦绣多彩,就会损害纺织业。农业受到损害,是造成天下饥荒的根本原因,纺织业受到损害,是导致百姓受寒的根本原因。天下百姓,在饥寒交迫时还能够不违法犯罪的,是很少的。朕亲身从事农耕,皇后亲自种桑养蚕,以其收获作为供奉宗庙的粮食和祭服,为天下做表率;不接受进贡,减少太宫的皇家饮食供应,节省徭役和赋税,想让天下百姓都从事农业和纺织,平常都有储备,以防备灾害;强的不抢夺弱的,多的不欺凌少的,老年人可以安享天年,年幼的孤儿可以平安长大成人。而现在,只要有一年收成不好,百姓的食物就很缺乏,造成这种局面的祸根是什么?或许是因为奸诈的人做了官吏,公开行贿受贿,贪求钱财,剥削百姓,侵夺万民。 县丞 是重要官员,执法犯法,与盗贼共盗,太不像话!命令郡国守、相等二千石官员,各自严格遵守职责;不履行职责、政绩不好的官员,丞相 要向朕奏报,议定处置的罪名。把诏书向全国公布,使天下吏民都知道朕的本意。”  公元前141年春季,景帝下诏说:“农业是天下的根本。黄金、珍珠、美玉之类的东西,饥饿时不能当饭吃,寒冷时不能做衣穿,把它当做货币使用,不知它何时使用何时废止。近来有时年成不好,或许是因为从事工商末业的人多,从事农业的人少。命令郡国官员,一定要提倡发展农桑,多种树,这样就可以得到衣服和食物等用品。官吏如果征发百姓,雇他们去开采黄金、珍珠、美玉,就按偷盗的罪名,把所得作为赃物来定罪处置。二千石官员如果听之任之,也按同样的罪名处置。”  从以上的记载你会发现汉文帝和汉景帝对农业是非常重视的,也用实际行动来减轻百姓的负担,给人的印象是生活在那个年代的百姓一定会幸福安康的。那么当时百姓的真实生活状况如何呢?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竟然非常穷困和脆弱,在寻常年份竟发生众多农民背井离乡纷纷逃离的现象,而遇到天气异常的年份,竟然就会出现人吃人的现象。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现象?原来在汉朝,除了农业税,还有人头税,而后者才是真正致命的税收。    大家知道,虽然推翻了秦朝的统治,但汉朝的开创者们并未进行分田,而是沿袭秦始皇的做法,让百姓自己报自家拥有多少田(均田制的创建是隋文帝时候的事情),也就是说,虽然改朝换代,但并没有大洗牌(所以人们习惯称“秦汉”),对于那些未参加起义的普通百姓来说,颇有点换汤不换药。让我们来算一下西汉“文景之治”时期普通民众家庭的经济负担(由于自耕农所占比例很小,而且西汉土地兼并非常严重,今天的自耕农明天可能就会沦为佃农,所以以下所算的是租用地主土地耕作的佃户的负担):  据汉代人口统计,平均每户约为5人,每人租14亩,共租70亩土地。  西汉初年正常年份每亩产量大概在20—22公斤左右,那么每户农民每年产粮约为21*70*2=2940市斤。根据规定,地主往往要拿走“产量”的一半当租金(从这里你会感到地主的可恶,因为按国家规定的十五分之一税率算的话,农民只要缴纳=196市斤就够了,而现在他要上交给地主=1470市斤粮食,地主则只要从中拿出196市斤上交国家就行了。也就是说,按照当时的实际情况,国家虽然实行减税或免税,农民实际上是得不到多少受益的,受益的只是拥有土地的所谓地主们和少量的自耕农。)    让我们继续,现在每户农民家里有余粮1470市斤,据统计,汉代军人的口粮是每人每月51市斤,每年要600市斤,当然,军人的饭量比较大,普通家庭恐怕可以适当减点,那么就按每人每年500市斤算好了。那么每户人家每年就需要粮食2500市斤,也就是说,要想吃饱饭,正常年份每户人家每年缺粮达1030市斤!(这还不包括种子饲料费,因为地主只是收现成的,类似于现在的高利贷。)    当然,这只是农民负担的一部分,负担的大头“人头税”还没有算进去呢,接下来我们算一下人头税:    依然按每户人家5口人计算,其中应纳算赋的人约占全户2/3,算赋每人120钱,应纳口赋的人约占1/6,每人23钱。每户中适合服兵役、劳役的人为一个半人,每人300钱。  则每户应纳算赋:5*2/3*120=400钱  口赋:5*1/6*23=19钱  更赋:1.5*300=450钱  西汉应该纳常备军役,每人纳代役金2000钱,每户1.5人,那么应出1.5*钱,即便打个半折,每两年服役一次,也要1500钱,综上所述,普通家庭每年应负担的钱的总数为:  400+19+450+钱。  文景之治时期,对于农业税有时会进行减免,但对人头税却从未减免,其实整个汉朝,减免人头税的次数也是屈指可数的。    也就是说,文景之治时期,即便在正常年份,要想吃饱饭,每户人家缺粮1030市斤,另外每年要交税2369钱,至于种子饲料费,生活费等等还没包括进去呢!    看了以上的数据,你或许会说所谓的“文景之治”怎会如此?不禁会让人想这让人怎么活呀!难怪那时候百姓纷纷逃离做起了奴隶,因为做奴隶后虽然丧失了人身自由,但好歹不用缴纳巨额人头税了!    或许真如后人所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4. 1949年的毛泽东访苏    1949年12月,毛泽东首次访苏。随行人员有陈伯达、翻译师哲、负责警卫工作的汪东兴和机要秘书叶子龙。正式参加会谈的,有毛泽东、陈伯达以及驻苏大使王稼祥。过了一个多月,周恩来率领李富春、叶季壮等政府人员到莫斯科,参加了后半部分的会谈。        毛泽东乘火车到莫斯科时,只有莫洛托夫等人到车站迎接,斯大林没来(二次大战期间,日本外相访问苏联时,斯大林都曾亲自到车站迎接)。        会谈开始进行得很缓慢,经常出现僵局。有时为了缓和气氛,斯大林会讲一点笑话。比如有一次出现了冷场,斯大林为了缓解紧张情绪,对中方代表陈伯达说:“我读过你写的《人民公敌蒋介石》,你的书里曾经引用了一段小罗斯福写的对开罗会议的回忆:宋美龄在与小罗斯福私下交谈时,故意把手放在小罗斯福的膝盖上,向他眉目传情,令小罗斯福大吃一惊。这段故事很有趣。”说完斯大林自己笑了,其他人也笑了,但毛泽东听不懂俄语,师哲翻译的速度又慢,所以一脸困惑,不知道大家为何而笑。接着斯大林就拿起酒杯站了起来,走到陈伯达的面前,微笑着对陈伯达说(用俄语):“祝中国杰出的哲学家、历史学家陈伯达同志身体健康!”(但他并未向毛泽东敬酒)。        到了第二天,毛泽东并未叫陈伯达一起参加会谈,之后又有两天没有叫他参加。文革期间,此事被揭发,陈伯达背上了“里通外国”的罪名。(毛泽东曾对身边的人说,我这个人是有点多疑的。)        访苏期间,还发生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有一天,王稼祥来到毛泽东的住所(当时毛泽东住在莫斯科郊外斯大林的别墅里),王稼祥由于耳朵不好,所以戴着助听器,进门后他连连用手指着助听器,神情紧张。陈伯达于是跟他一起出去,王稼祥说他的助听器里有异常的反应,可以肯定主席屋子里装有窃听装置。(此事事关重大,如果将它告诉毛泽东,毛泽东可能会马上翻脸,而当时中国面临的困难众多,不能不仰仗苏联的帮忙,如此一来会出现非常不好的局面。于是两人经过商议,大胆决定先不告诉他。在1953年斯大林去世后,陈伯达才将此事原委告诉毛泽东,经过王稼祥的确证后,毛泽东也没有深追究。)  
  @老衲法号快来  14:06:13    没有了么?不错,  -----------------------------      谢谢支持。
  15.毛泽东与道德经  延安时期,成立“新哲学会”后,陈伯达讲授中国古代哲学,毛泽东每次都会去听,会后,毛泽东常常留下来谈点哲学方面的问题,两人渐渐熟悉了起来,后来陈伯达写了几篇哲学方面的文章,如:《墨子哲学思想》,《孔子的哲学思想》,《老子的哲学思想》等,发表前都送毛泽东请教。毛泽东对《墨子哲学思想》,《孔子的哲学思想》两文提了一些意见,前后写了三封信,关于墨子的一封直接寄给陈伯达,关于孔子的那两封通过张闻天转交给陈伯达。(虽然毛泽东收藏有老子《道德经》的各个版本,并时时进行研读,按理说对老子的哲学思想是很有发言权的,但吊诡的是,他却没有对陈伯达的《老子的哲学思想》这篇论文进行评论。)  
  这样的速度有点慢啊,看不过瘾。
  好贴!请求楼主允许我摘录一些内容转帖?
  不错,长见识,支持楼主!
  留个记号,长见识了。  
  @bellenwang
20:39:00    好贴!请求楼主允许我摘录一些内容转帖?  -----------------------------      好的
  @loli很性感
17:56:38    这样的速度有点慢啊,看不过瘾。  -----------------------------      这些只是我的读书笔记,我也是边读边写边发,速度自然会有点慢的
  谢谢各位的支持
  16. 秦朝为什么这么短命?    秦朝短命的原因有许多,比较直观的原因就有:一、秦朝的法律严苛,让百姓怨声载道,二、徭役太重,修驰道、修阿房宫、修长城(这三项举世瞩目的工程全都是百姓义务劳动,国家并未对辛苦劳动的百姓发工资,也未进行任何犒赏和补贴),让百姓不堪重负,三、未趁早选定接班人,致使扶苏被害,胡亥篡权,四、秦二世胡亥昏庸无能,使得赵高弄权害死李斯,朝廷政局出现严重震荡,五、精锐部队分布位置距离京师太远,关键时刻没有发挥作用。    这些诚然都是原因,然而,在我看来并不是主因。    真正的原因恐怕在于秦始皇生前的一项重大决策“失当”,即他彻底结束了封建,而使整个国家一下子迈进了集权制度。是的,历史走到他那一步,不集权肯定是不行了(封建制度之所以让位于集权制度,或许可以用那个古老的定律作解释,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当然,如果你对尼采的学说感兴趣,你会惊奇地发现这里面也有权力意志在作怪),然而,鉴于当时的复杂形势,应当适当保留一点“封建”,即如同丞相王绾所言,秦始皇应该对自己的几个儿子进行分封(即“适度封建”)。如此一来,秦朝断然不会如此短命。    当然,这也仅仅是使政权过度的临时方案(从历史大势来说是一种退步),而且会给后世留下数不清的麻烦,对于这一点,秦始皇明白,李斯也明白,或许众大臣心里都很明白(秦始皇亲眼目睹了封建制度引起的征伐不断,想千秋万载永不战争,所以才力排众议冒险做出不再封建的决定)。不过,历史证明,许多时候,为了生存,需要做出适当的退让,哪怕明知道这是种退步。    然而,每当想到此事,我竟会对秦始皇产生一份敬意和感动。  
  不错,长见识,支持楼主!
  哇塞,好多东西重新认识了
  长见识了……
      然而,每当想到此事,我竟会对秦始皇产生一份敬意和感动。    支持楼主,看看现在的所谓历史对秦始皇抹黑实在是受不了,王翦征楚的无敌大军和蒙恬威震匈奴军队在秦灭亡的时候为什么没有起到一点作用?为什么秦灭亡的时候只有章邯的刑徒军在与项羽周旋?只有真正了解历史的人都会被秦始皇激动的。所谓儒学蒙蔽中国2000年,是时候休矣!
  忍不住还要说,楼主所说的封建那一段实在是经典,言论最开放的事情绝对是那个时期,至汉代独尊儒术之后,中国人就一直没有站起来过,知道现在!
  作者:ccj8927 回复日期: 11:14:27  回复
      不错,长见识,支持楼主!   作者:atance 回复日期: 15:06:01  回复
      哇塞,好多东西重新认识了   作者:阿缪ronger 回复日期: 15:57:09  回复
      长见识了……   作者:yes_9f 回复日期: 16:31:04  回复
            然而,每当想到此事,我竟会对秦始皇产生一份敬意和感动。        支持楼主,看看现在的所谓历史对秦始皇抹黑实在是受不了,王翦征楚的无敌大军和蒙恬威震匈奴军队在秦灭亡的时候为什么没有起到一点作用?为什么秦灭亡的时候只有章邯的刑徒军在与项羽周旋?只有真正了解历史的人都会被秦始皇激动的。所谓儒学蒙蔽中国2000年,是时候休矣!   作者:yes_9f 回复日期: 16:33:13  回复
      忍不住还要说,楼主所说的封建那一段实在是经典,言论最开放的事情绝对是那个时期,至汉代独尊儒术之后,中国人就一直没有站起来过,知道现在!            谢谢,问候各位
  不知外国是不是也像我国一样原始奴隶封建资本的分类方法划分历史的,似乎世界上的通史都是上古时代中古时代划分的
  记号  
  楼主好文
  学习了
  很好。
  17.不准造反  鲁迅先说曾在《阿Q正传》里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阿Q想要造反却又“报国无门”的过程,不料翻阅《史记》,我们发现在两千多年前的“楚汉战争”中,也发生了类似的事情。与阿Q事件不同的是,位居社会底层的阿Q们想革命,但中上层的“假洋鬼子”们却不给他机会,而把革命权牢牢拽在自己手里。而史记中记载的却是,位居社会中上层的郡县的长官们想同民众一起造反,但中下层的游侠、士族们却不给他们机会,耍弄手段杀了他们,自己坐上了造反派的头把交椅。    当陈胜、吴广起义在全国开展得如火如荼时,各地的民众纷纷杀掉当地的父母官们配合起义。此时秦朝中央任命的郡守、县长(令)们坐不住了:起义军随时可能冲击自己管辖的区域,到时候自己可能性命不保,即便侥幸能够保住性命,但秦朝法律严苛,只要镇压起义不力,中央就会兴师问罪,到时候恐怕仍旧难逃一死。在这样的困局下,许多郡县的长官们决定配合陈胜、吴广主动造反,比如沛县的县令就在此列,但我们必须明白秦朝的任官制度(其实后代也是如此):县市的一把手往往要由外县的人来担任,县长(令)、郡守们都不是本县、本郡人。如此一来他们不得不仰仗自己的助手和幕僚们(他们往往由当地人担任,跟当地的百姓的关系更为密切),于是沛县的县令找到了萧何和曹参。但萧何、曹参却说:“你是秦朝中央任命的官吏,如果造反恐怕号召力不够,若想造反,需要召回流亡在外的刘邦,如此民众才能响应。”沛令一时头脑糊涂,竟答允了他们的请求,直到后来才幡然醒悟,知道自己被萧何忽悠了,便紧闭城门以免引狼入室。然而此时刘邦已经来到城前,经过一番游说,刘邦成功说服里面的乡亲父老们杀掉沛令而起义(可怜的沛县县令,历史上竟然连名字也未曾留下)。然而,当众人推选刘邦当沛公时,他又开始忸怩作态,声称自己不够资格,后来在众人的再三请求下,他才“勉为其难”地接受。    项梁项羽的夺权过程与此如出一辙,但他夺取的是郡守权力(当时的郡相当于现在的省,但郡守拥有一定的军权,因此比省长的权力要大得多)。当时会稽郡守想联合项梁造反,项梁便伙同项羽杀掉郡守,趁机夺取他的印绶和兵权,短短几天,竟得到精兵八千人,毫无疑问,这使得项氏积累了雄厚的资本(他的起步资本比刘邦的要大得多,这与曹操和刘备刚起步时的状况有几分相似)。  
  有见识的人,能知道未来能发生什么。
  @独孤123  08:33:38    13.“文景之治”时期百姓的苦难生活  众所周知,西汉初年的“文景之治”奉行的是“与民休息”的政策,  统治者尊崇老庄哲学,尽量不扰民,并通过减刑、轻税等措施来减轻百姓的负担。“文景之治”期间积累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文景之治的积累,也就不可能有后来的汉武帝的大肆打击匈奴。然而,我们关心的是,“文景之治”时期百姓的生活负担到底如何?是不是如大家想象中的那么轻松美好?  让我们先看看《...........  -----------------------------  
感觉民众每年缺粮,很不可信。   不知道那时候地主和自耕农的区别呢。 或者佃农真有很多?  大家都知道,战国时期就已经改革洗牌了,普通民众利益得到很大的保护。 如果一个国家的农民每年都缺一半粮食,而另外一个国家看到这种情况肯定会改革的,以吸引对方人口。如此到后来,自然全部改革,让民众能活下去。 民众都 活不了,怎么征兵征粮?  
所以感觉楼主的计算方式有些问题。 若每户真的缺粮,必然会逃亡 造反,或者开垦更多的土地! 最终总会有些盈余。  
按照现在农村来推测,活的最差的时候,也就是收入110,支出100。然后碰到婚嫁丧葬等等缺钱,就可能向人借钱了,然后沦为佃农。碰到天灾? 饿死!  
所以西汉也应当是收入2900斤粮,缴纳200斤,另外人头税可能也缴纳的相当于几百斤。
  @killywen-23 13:29:01    @独孤123  08:33:38      13.“文景之治”时期百姓的苦难生活    众所周知,西汉初年的“文景之治”奉行的是“与民休息”的政策,    统治者尊崇老庄哲学,尽量不扰民,并通过减刑、轻税等措施来减轻百姓的负担。“文景之治”期间积累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文景之治的积累,也就不可能有后来的汉武帝的大肆打击匈奴。然而,我们关心的是,“文景之治”时期百姓...........  -----------------------------      问候。有些很重要的问题是,当时的自耕农和佃农的数量比例大致是多少,当时粮食的价格是多少,还有,除了种粮以外,普通民众的收入渠道是什么,这些方面我也没什么了解。望有识之士赐教。
  原来楼主也不知道啊。。。  就改革开放后我家交粮情况来说,也是法定缴纳7%左右,另外要卖 7%。当然了,剩下的粮还要卖去换铁 种子 衣服等等。  
而古代的税率应当没GCD的税率高,或者差不多。  比如日本是24人养一个兵,算上去也相当于 4-5%的税率,外加损耗折算,税率最高也就是7%左右。
  18.新中国取名    据陈伯达回忆,国名是毛主席自己取的。刚开始有人提出沿用孙中山的“中华民国”的名称,但“多数人”都不赞成。毛主席提出,可以叫“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经斟酌又觉得这个名字太长了点,于是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后来宋庆龄到北京,知道国名已经被改后,心里很难过(“中华民国”是孙中山先生一手创建,仅仅过了三十八年就灭亡了,她怎能不难过呢?!),后来大家劝她说,“中华民国”这四个字,其实已经包含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七个字里面了,也就是说,新的取名实际上是对孙中山先生的“中华民国”的继承,她才感觉好一些。  
  顶!!!!!!!!!!
  思维新异……顶
  顶封建与专制那一段,值得人深思
  真长知识了
  19. 阴阳五行说    
如何确立自己政权的合法性,这是每个朝代的开创者们必须妥善解决的问题。周灭商后,创建了“天命”理论,理论将“天”比作象人一样有独立意志的有感情的神灵,他青睐眷顾“有德”之人。由于商纣“无德”失去人心,而周“有德”赢得民心,故周推翻商的统治完全是理所当然的合法的行为(由此我们可以合理想象历史记载中的商纣的残忍暴虐一定有水分),周的最高统治者也顺理成章地称为“天子”(既然是“天子”,那么他应该有能力也必须保证风调雨顺,所以大自然发生重大灾害时,古代的皇帝往往会惶惶不安,因为从理论上来说,他应该因此下台)。    到了秦始皇统一中国,他猛然发现自己的“德”似乎无法跟孔子推崇的周朝相媲美(若说秦朝的特色,律法完备倒是一大特色,可惜按照前例,这一项并不能为自己的统治合法性加分),如此一来自己的政权似乎不能够赢得广泛的民心。于是他急切寻找“理论工具”,后来惊喜发现齐人邹衍创建的“五行论”能够解决燃眉之急。五行论认为,天上有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地上的人有仁、义、礼、智、信,色有青、赤、黄、白、黑,音有宫、商、角、徵、羽,情有喜、怒、哀、乐、愁,味有酸、甜、苦、辣、咸等等,总之地上的物体及运动都冥冥之中跟五行有关,那么由此可以合理推出,每个朝代也应该属金、木、水、火、土中的一种特性,由于周属火(为何属火却是一个谜),那么很显然,下一个朝代应该属于能够克制火的水了。    于是秦朝的统治者们断然宣布自己朝代是属水的(为何属水,他们也没有进行缜密地论证),由于当时普遍水德属北方,崇尚黑色,数字以6为一个单元和轮回,因此我们可以发现秦朝的一些特色了:他们把“黄河”改名为“德水”(因为这个名字中有个“水”字,只是为何不干脆称呼它为“水水”呢?),把衣服旄旌节旗颜色改为黑色,把百姓改名为“黔首”(因为“黔”字的左半部份是黑字旁。每当想到此事,我都会慨然长叹,叹秦始皇心太软,一味地对传统文化进行让步。既然黑色是秦朝的幸运色,依我之见,没必要再遮遮羞羞,索性就直呼百姓为“黑黑”得了),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以前是八尺为一步),乘六马,分天下为36郡(请注意36这个数字,刚好是6的6倍,可谓大吉大利),将天下兵器收集至咸阳,铸成金人12个(刚好是6的2倍),将天下豪富12万户迁至咸阳进行管制和监控(请注意12万户这个数字,这个数字很值得怀疑,按五人一户进行计算,就有六十万人,骤然间将60万之众移至咸阳,很可能超出了当时城市的承受能力。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只是因为12是6的两倍,所以这样称呼而已,真实的数字可能是介于6万户到12万户之间),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迁北河榆中三万家,反正在秦朝,凡事都要千方百计凑成6的倍数。    或许你会隐隐觉得不对,是的,这套理论有个致命的问题:由于阴阳五行是不断运动的,是相生相克的,因此用这个理论来为王朝统治合法性正名,很容易被“逆贼”钻了空子。古语有云,“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土是水的克星,如果此时有人宣称自己是“土命”,要替天行道结束秦朝的“水命”,秦朝该如何进行理论上的还击呢?要知道这在邹衍的阴阳五行理论中是说得通的呀!    虽然秦朝人才济济,但对于这个问题,他们没有预防(或许根本就无法预防),果然,后来刘邦起义时就抓住这个问题大做文章。    据司马迁的“史记”记载,刘邦的左腿有七十二颗黑子(黑子数字很多可能是事实,但这个数字很可能造假,有谁会吃饱了撑着去仔细数别人腿上的黑子数呢,况且如此大的数字数起来是很费劲很容易出差错的),但是七十二是一个绝妙的数字,一方面它刚好是6的倍数,在当时是个幸运数字,另一方面,当时一年是按360天计算的,如果将360除以5(阴阳五行),我们会诡异地发现刚好是72!    也就是说,刘邦命中注定是占有阴阳五行中的一行的,而从后面的刘邦醉酒后挥剑斩白蛇,然后有一神秘老妪夜哭的谣言中可以解读出,他占据的恰恰是土德,由此他的起义就占据了理论上的合法性,自然就能吸附更多的有识之士加入到他的队伍当中来。  
  @独孤123
13:57:09    18.新中国取名        据陈伯达回忆,国名是毛主席自己取的。刚开始有人提出沿用孙中山的“中华民国”的名称,但“多数人”都不赞成。毛主席提出,可以叫“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经斟酌又觉得这个名字太长了点,于是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后来宋庆龄到北京,知道国名已经被改后,心里很难过(“中华民国”是孙中山先生一手创建,仅仅过了三十八年就灭亡了,她怎能不难过呢?!),后来大家劝她说,“中华民国”这四.....  -----------------------------  看到这里突然想起一个朋友的话,他说如果当时不改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不是就没有两岸两个国名了,呵呵,当时也就是当个闲话,没有想到还真有当时提议沿用中华民国的
  楼主好文,拜读了。然白玉微瑕,秦始皇宫殿柱子是磁石这段不敢与楼主苟同。    我记得荆苛刺秦时,秦始皇就是围着柱子转悠而没被刺到,身上带的剑太长拔不出来,还是赵高提醒:王负剑取之!后来秦始皇才拔出来剑,把小荆砍翻的。    是不是你说的是称帝后,咱俩莫不是说的不是一回事?  
读史感受  品读《史记》,我不止一次深思恍惚,为我们曾经有过封建社会和西汉时期错愕不已。以我们现在人的眼光,是很难真正理解那两段时期的风情和人物的。    因为,“大逆不道”的《史记》竟然没有被列为禁书,要是在明清时期,写这样的东西,他司马迁就算有一百个头,也不够砍的。  
  文不切题    误读何在
  长见识了  期待楼主更新
  21.红楼梦中的时尚词汇    1.“新闻”:语出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贾雨村和冷子兴不期而遇,寒暄后贾雨村问冷子兴:“近日都中可有新闻没有?”其意思跟现在的“新闻”的意思相近。  2.“意淫”:语出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缪曲演红楼梦”,警幻仙子将贾宝玉比作“天下古今第一淫人”,但她同时认为,贾宝玉的“淫”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和欺骗性,世上的淫棍,往往是“悦容貌,喜歌舞,调笑无厌,云雨无时,恨不能尽天下之美女供我片时之兴趣”,但贾宝玉不在此列,他天分中有段痴情,他的“淫”属于“意淫”, “意淫”二字,可心领而不可口传,可神会而不可语达。  
  22. 蒋介石的职务  
据统计,二战期间,蒋介石担任了八十多种职务,有些职务比较能够理解,比如国民党执行委员会委员长、国民政府主席、全国军事委员会主席、海陆空三军总司令、中国战区最高长官、行政院长、最高国防委员会主席、中央计划局总主任、国民党政治工作审查委员会主席等,然而有些职务却令人大跌眼镜,比如新生活运动协会主任、全国滑翔者协会会长、中央大学校长(兼职)、四川省主席(兼职)、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农民银行四家银行“联合办事处主席”(兼职)。  
  @天之火
12:19:37  文不切题  误读何在  -----------------------------  题目只为吸引眼球,抱歉
  @jzsh-06 12:19:52  长见识了  期待楼主更新  -----------------------------  谢谢支持,我会继续努力
  23.孔子本是殷(商)后裔,但在他身上我们丝毫看不出灭国之耻、亡国之恨。相反地,他曾在公开场合高调宣布对周朝的热爱与向往(周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最喜欢的就是战国史,思想开放百家争鸣。  秦的水德和尚黑说好像在孝公商鞅变法时就确立了,水性阴平所以当法家治国,建新都咸阳来平衡阴阳,等等还有一系列改革措施。  另外关于秦始皇帝,不管怎么被人抹黑,千古一帝也是公认的。汉武帝我觉得他总是事事都想和秦始皇争一争,所以汉武也达到了他的历史高度。
  顶  
  不错,留名  
  24.孔子自幼丧父,自小丧母,未曾享受片刻父爱,也未曾有在父母亲面前尽孝的机会。了解了他的这一身世,对了解《论语》是大有好处的。比如,虽无在女人面前明显吃亏的经历,但“小气”的他却发出“唯女子和小人难养也”这千古一叹。如此一来,我们可以合理推测:如果他不是自幼丧父,如果他的父亲对他的管束很严,如果在青春叛逆期他与父母亲发生严重冲撞,那很可能他就不会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方”等等话了。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类话时他也会谨慎一些,不会说得那么轻松了。
  @法治不诛心
17:07:25  最喜欢的就是战国史,思想开放百家争鸣。  秦的水德和尚黑说好像在孝公商鞅变法时就确立了,水性阴平所以当法家治国,建新都咸阳来平衡阴阳,等等还有一系列改革措施。  另外关于秦始皇帝,不管怎么被人抹黑,千古一帝也是公认的。汉武帝我觉得他总是事事都想和秦始皇争一争,所以汉武也达到了他的历史高度。  -----------------------------  认同这一观点。不过个人认为,汉武帝是比不上秦始皇的。
  作者:0357YSH 回复日期: 17:31:03  回复
  顶  手机上天涯,随时围观热点:   作者:wjf 回复日期: 17:46:49  回复
  不错,留名  手机上天涯,随时围观热点:  谢谢两位的支持
  25.终生提倡忠孝仁义道德的孔子生前曾有过一次艳遇,此事在《论语》,《史记》和《左传》中均有记载,他孤身一人前去见当时风流妖艳传天下,犯有乱伦之罪的卫灵公的夫人南子(我们虽然没有当时两人之间的谈话记录,但从此后发生的一系列事情来推测,我们可以合理怀疑那次见面他俩至少发生过暧昧),子路闻知此事后大为不满,不料身为老师的孔子竟然马上向子路发誓说:“我和她之间没有发生过见不得人的事情,如果有,我愿意接受老天爷的惩罚,我愿意接受老天爷的惩罚!”(身正不怕影子斜,孔子自己亲口说过“君子坦荡荡”,如果真的没有发生什么,他大可一笑了之,何必在学生面前发此狠誓呢?这不是欲盖弥彰吗?)
    作者:传说中的无聊000 回复日期: 14:10:30  回复
  mark   作者:传说中的无聊000 回复日期: 14:32:59  回复
  JIHAO  欢迎常来看看
  顶大明朝
  26.司马迁在《史记》中描写陈涉吴广起义的缘由时说,他们被征戍边,结果路上遭遇大雨,道路不通,无法按时赶到目的地。而按照秦朝律法,在被征戍边时延迟赶到就要被杀头,于是“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他们“被迫”起义了。然而,我们翻阅睡虎地秦墓竹简的徭律部分发现,这种说法存在严重问题。徭律上说“御中發徵,乏弗行,貲二甲。失期三日到五日,誶;六日到旬,貲一盾;過旬,貲一甲。水雨,除興。”(为朝廷征发徭役,如耽搁不加征发,应罚二甲。迟到三天到五天,斥责;六天到十天,罚一盾;超过十天,罚一甲。碰到降雨无法进行,可免除本次征发)。  据考证,睡虎地秦墓竹简是秦始皇三十年时的法律,而秦始皇时代未曾大幅度更改律法。就是说,按照秦始皇时代的大秦律法,象陈涉吴广这种情况是可以免除任何刑罚的,更不必说被杀头了。  那么,根据史料我们可以怀疑是秦二世时更改了律法,或者司马迁在扯谎。虽然前一种情况的可能性更大,但是也不能轻易排除后一种可能,要知道,司马迁对秦始皇是没有好感的。
  27.陈胜未曾发迹,在田间地里头干活时曾对一起劳作的农民说,“苟富贵,勿相忘”(若是将来能发达,大家不要忘了彼此),但是当他起义称王后,昔日的农友来投靠他时,他马上就变得健忘起来。而他的农友说了一些昔日故情时,陈胜顿然觉得自己的威严受到了侵犯,竟然就直接把他杀了!
  顶  
  从前着迷三国时期的历史。读孙皓晖的《大秦帝国》,开始感觉战国的历史很有味道,那真是中国仅有的思想自由的时代。
  支持第16点对秦始皇的评价:用文言说,止戈为武;用白话说,干革命总是要付出代价的!  
  德国曼海姆大学3名男生在校内发布广告,向女同学提供“免费性服务”、帮助女生缓解学习压力,提高成绩。到目前为止,他们3人已经收到82封咨询的电子邮件,其中9人已经预定。他们还说,至今已经发生过5次一夜情。
  @hellohenny
22:40:02  从前着迷三国时期的历史。读孙皓晖的《大秦帝国》,开始感觉战国的历史很有味道,那真是中国仅有的思想自由的时代。  -----------------------------  那是中国文化轴心时代
  @点额鱼
23:17:07  支持第16点对秦始皇的评价:用文言说,止戈为武;用白话说,干革命总是要付出代价的!  -----------------------------  能看这么多条,说明你也很有耐心,谢谢
  29.当羽翼渐丰时,许多人劝陈胜称王,陈胜向陈余、张耳咨询意见,结果他两人提出建议:为能赢得广泛的民心,先别忙着自己称王,应当寻访六国遗少当傀儡,而将大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如此才能成就大业。但不知为何,陈胜并未将这意见当回事,而是早早就称王了。这令许多正在观察天下大势的人(比如范增)大为失望,我们也可以看到后期的陈胜队伍中没有什么人才。
  30.陈胜称王后,立国号为“张楚”,所谓“张楚”,顾名思义,就是扩张楚国的意思,然而如果联系当时的实际,我们便可以发现这个取名存在一个严重问题。  让我们看看之前的国名,夏、商(殷)、周,统统是一个字。再看看春秋战国时候的诸侯国,秦、魏、赵、韩、燕、楚、鲁、陈、卫、蔡、吴、越等等,也统统用一个字来表示。也就是说,按当时的取名规范,国名只能用一个字来表示的。  那么,就没有两个字的国家吗?有的。比如匈奴、中山、月氏、吐蕃、南诏等等,这些在中国看来是藩属蛮夷国家,名字本身似乎夹杂着一丝不屑。  那么,难道陈胜竟连这一点取名规范也不懂吗?  不是的。其实从这个名字本身就可以看出陈胜的矛盾挣扎:按捺不住想称王,然而又怕称王后失去民心,为了掩盖自己的私心,向天下人昭示自己的造反乃是出自公义,于是他取了这么一个带些谦卑的、不入流的名号。
  28.“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胜在鼓噪大众造反时说。这句在现在看来非常普通的话在当时却非同寻常:因为在漫长的周朝封建社会中,一个人能否当上王侯将相确实是由“种”决定的。  陈胜吴广起义之所以能迅速成气候,是跟秦始皇彻底结束封建,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密切相关的:若是在拥有诸侯国的封建社会里,陈胜吴广很可能被迅速消灭在诸侯国中,而不会对中央(天子)造成冲击。
  31.公元前288年,秦昭王自称“西帝”,并劝齐王称“东帝”,消息一出,韩、赵、魏、楚、燕众诸侯国都表不满,迅速组成联军进军秦国,要求秦昭王把名号里的“帝”字拿掉。秦昭王无奈,只好去掉帝号,仍旧称王。  到了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认为“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要求众大臣为他商议名号。结果丞相、御史大夫、廷尉上奏说:“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因此建议秦始皇采用泰皇的称谓。”但秦始皇只采用了个“皇”字,另外自己加了个“帝”字,创造出了一个新的词语“皇帝”,用以显示自己的卓越业绩和无上权威。  每当想到此事,我都会想,秦始皇之所以青睐“帝”字,或许也是为了替昭王出一口恶气。
  32.历史有惊人的相似性和重复性。昔日赵武灵王的儿子和大臣发动宫廷政变,将他困在沙丘活活饿死,致使本已壮大的赵国迅速走向了下坡路。后来秦始皇也在沙丘病逝,儿子和大臣也发生了宫廷政变,秦朝也迅速走向了灭亡。  不知秦始皇临终前有没有想到赵武灵王?
  33.秦始皇认为谥号的创建使得子议父、臣议君,非常不敬,故而取消谥号,并自称始皇,然后是二世、三世以至于无穷。然而,其实大臣们只能叫他“皇帝”,而不能叫他“秦始皇”,“始皇”也有些谥号的味道。
  34.西方国家对中国的称呼“china”源于秦朝的“秦”字。
  35.公元前228年,秦国终于平定赵国,评定赵国后,秦国表现出了强大的克制和容忍:没有屠城、没有对赵国进行抢掠和杀戮、没有杀赵国王室和将军、没有杀赵国降卒,更没有烧毁王宫和城郭。然而,伟大的司马迁用看似轻描淡写的笔触记录了一笔:“秦王之邯郸,诸尝与王生赵时母家有仇怨,皆坑之。”  这是史记中记载的秦始皇坑杀无辜百姓的唯一事例(坑儒事件显然是造假),后人也往往根据这一事例草率地将秦始皇归入残暴的行列。然而,从事后发生的一系列事情来看,秦始皇其实终身受童年的创伤所影响,因此他的这一行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并未过分。  就算秦始皇不是一个仁义之君,他也远远称不上一个暴君。
  36.在封建社会(比如春秋战国时期),性、处女观念远比后世的淡薄(即便今日看来依然有些触目惊心)。比如明知在他之前,赵姬与吕不韦就已经上过床,失去了处女之身,但秦始皇的父亲秦庄王不怕戴绿帽子,依然娶了赵姬,并立为王后。秦庄王依然对夺去他的爱妻处女之身的吕不韦委以重任,君臣之间没有因为此事而感到一点别扭(后人也因为此事而编撰出了秦始皇是吕不韦的私生子)。
  37.秦始皇四年十月,为缓解因为蝗虫灾害引发的饥荒和瘟疫,曾为商人的吕不韦想到了一个“馊主意”:国家政府公开买官卖官。以粮食换爵位,百姓拿出一千担粮食,便可以获得爵位一级。  这开创了政府公开买官卖官的新河。
  38.主张“仁义道德”的孔子认为法律是不可公开的,即便要公开,也只能适当公开一部分,让民众知道法律的全部内容,那么对统治者来说会显得被动和不利(孔子是多么的虚伪)。
  39.孔子当了鲁国的大司寇,代理丞相职位时,立刻派人逮捕了鲁国的著名学者少正卯,然后在毫无罪证的情况下杀了他。  当被学生问及他的这一行径的合法性时,孔子竟然大言不惭地说:“少正卯通达事理,但心思险恶;行为做事不同寻常人,又意志坚定;说话言不由衷又很善辩;博闻强记;跟着干坏事又能弄得冠冕堂皇。人有其中的一条就应该杀了,少正卯五条兼备,不得不杀。”(人有恶者五,而盗窃不与焉:一曰心达而险,二曰行辟而坚,三曰言伪而辩,四曰记丑而博,五曰顺非而泽。此五者有一於人,则不得免於君子之诛,而少正卯兼有之。)  原来仁义道德不离口的孔子竟然认为杀人可以如此随便,照他的意思,凡是不合他心意的人应该统统杀掉!  我终于明白了仁义道德是多么的可怕,比严刑峻法还要可怕百倍!
  40.孔子之所以要诛杀少正卯,可能也与自己的生源严重流失有关。据荀子记载,在孔子讲学的时候,少正卯也授徒讲学,而且学生很多,曾使孔子的讲课处“三盈三虚”,好多次竟然没人去听听孔子的授课了。
  顶  
  @抗日大镖客
11:45:35  顶  本帖发自天涯社区手机客户端  -----------------------------  谢谢支持
  写的不错。
  @朴_溪_堂
15:50:15  写的不错。  -----------------------------  谢谢支持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同时转发到微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青梅煮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