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通大桥视频11月22号什么时候解封?

筑就万里长江新地标
——苏通大桥建设纪事(上)
  在中国高速公路规划图上,有一条纵贯东部沿海的交通大动脉,这就是沈阳至海口的高速公路。刚刚通车的苏通长江大桥,就在这条高速公路跨越长江的节点上。
  苏通大桥地处华东路网咽喉。苏通大桥的建成,使南通自北岸跨越长江的时间从1小时缩短到5分钟,上海一小时经济圈的半径被再次扩大,江苏沿海经济发展犹如强弓满弦,长三角一体化的新动力正蓄势待发。
  创下了四项世界纪录
  在长三角区域中,南通和苏州与上海的直线距离几乎相等,构成了一个等腰三角形。上世纪70年代,南通和苏州两市的经济总量比为1∶1.09,但90年代以后,差距被迅速拉开到近一倍。究其原因,南通“难通”是重要制约。南通人对苏通大桥的企盼已太久太久!
  岂止是南通?随着连云港、盐城、南通经济带乃至环渤海湾经济带的发展,经南通过江来往上海和杭嘉湖的车辆日益增多,2000年已达1.3万辆,接近南通四个汽车摆渡码头的营运能力。当进入经济全球化时代,经济发展和快速交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时代呼唤在南通和苏州之间的江面上架桥!
  然而,这一带江面复杂的自然条件是世界建桥史上少有的:一年中风力达6级以上有179天;降雨天数超过120天;江面宽阔,水深流急,主塔墩处水深达30米;通航密度高,日均通过船只近3000艘,高峰时期达6000艘。
  山高人为峰,江阔桥更长。苏通大桥全长32.4公里,其中跨江大桥长8146米,双向6车道,设计日通车7万辆,创下了四项桥梁世界纪录:主跨1088米、基深120米、塔高300.4米、索长577米。仅就“主跨”而言,此前世界纪录是日本多多罗大桥,主跨890米;中国纪录是南京长江三桥,主跨648米。
  苏通大桥是当今世界上最大跨度的斜拉桥,是中国迈向世界桥梁强国的标志性桥梁。今年3月,苏通大桥还被国际桥梁大会授予该协会的最高荣誉“乔治·理查德森大奖”,成为国际桥梁技术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程,也成为万里长江的一个新地标。
  创新支撑的桥梁工程
  在苏通大桥工地不远处,跨路横牌上12个大字格外醒目:“创新是苏通大桥的历史使命”。
  “我们不是为创新而创新,而是复杂的难题逼着我们必须创新,是为了安全、优质、高效而创新”,大桥现场总指挥、江苏省交通厅厅长游庆仲说。
  2006年11月,“苏通大桥建设关键技术研究”被科技部批准立项,成为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第一个桥梁工程项目。
  安全。按照设计要求,主塔墩能够承受5万吨大型船舶的撞击,而在设计主塔墩承台钢套箱时,设计人员产生了一个新奇的构想:在主塔墩完工后,不再拆除这个庞然大物,既能防撞又能有效消解撞击力,减少船舶受损。经过反复计算认证,专家顾问组支持了这个新方案。设计人员又用大量袋装砂、级配碎石和镇压块石,给河床披上近10万平方米的防冲刷“铠甲”。经两年长江大汛、天文大潮的检验,“铠甲”无损,河床如初,避免了深坑冲刷,在国内首次成功实现了桥基河床永久性防护。
  优质。北塔基础施工平台上,流传着这样一道算式:131-1=0,就是说,131根桩中只要有1根桩不是I类桩,桩基质量就等于“0”。当初,在搭设基础试桩施工平台时,12根长60米,直径为1.4米的钢管桩打入江中,却被湍急的江水瞬间拦腰折断吞没。试桩失败“逼”着大桥建设者去创新攻关,新的桩基引导装置就像一个张开嘴的环形限制圈,钢护筒进去之后,把“嘴”一收,精度大大提高。131根直径2.8米、长120米、重60余吨的桩基,每根精度至少在1/400以上,即每400米垂直偏差只有1米,而国家标准是1/100。在软土上如此精准地打下群桩,建起一个半个足球场大的施工平台,被喻为“豆腐上插牢了筷子”,让世界桥梁建筑界为之惊叹,N-1=0的优化公式也由此传开。
  高效。干工程偏爱晴天,然而,由于阳面和阴面存在着温差,会使塔身产生4至5厘米的摆动,人们称之为“背日葵”现象。再加上风的影响,塔顶顶端最大摆幅可达1米。为了及时校正,建设者们在塔身安装了200多块光学棱镜,随时观测数据。同时,桥塔每升高20米,就利用全球定位系统校验一次,使垂直误差始终控制在7毫米之内。这一方法使得原先在夜间进行的测量可以白天进行,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
  桥成法立。苏通大桥已攻克了千米级斜拉桥结构与技术、超大群桩设计与施工技术、桥墩防船撞技术、超大群桩基础冲刷防护技术、300米超高塔等多项世界级技术难题,形成了千米斜拉桥建设核心技术群;已完成22项工法编制,9项通过评审,其中6项已经颁布为国家级工法,被推广应用。
  价值观与工程“无缝连接”
  “迎潮汐顶风浪再苦亦乐;横长江建苏通人生一搏。”建设者自撰的这副楹联,道出了他们共同的心声。
  俗语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苏通大桥建设工期长达6年,包括设计、施工、监理、科研、检测、咨询、海事等多个方面的上万名建设者,来自不同单位,进场时间也不尽相同,是什么力量将大家凝聚在了一起?是“崇尚劳动、为民造福、尊重科学、勇于跨越”的“苏通精神”。
  “苏通精神”是大桥建设者用汗水铸就的。根据工程建设的进程和需要,指挥部因势利导,有效地将“苏通精神”与建设者的具体工作相结合,不断将先进的理念下沉并渗透到工程建设的每个环节、每个建设者心中,实现了价值观与工程的“无缝连接”。
  苏通大桥连续钢构辅桥项目经理文武松告诉记者,工地有一句流行语:“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爱人”。这里有一个感人的故事。2005年春节前,工地领导向每位员工发了一张调查表,想了解员工家属在何地上班,好安排员工过节团聚,没想到在收回的调查表上,所有党员都写上这几个大字:“爱人是大桥”,自愿放弃了探亲的机会。中交二航局负责北塔桥的工长李洪军5年没有回家,他说,“大家把对亲人的思念都化成了对大桥的无私奉献,我们要像爱护婴儿一样呵护大桥。”
  2006年9月,主塔封顶时,指挥部开展了“把国旗和党旗插在世界最高桥塔上”的主题活动,很多员工将自己手中的劳动与国家荣誉联系在一起,通过吟诗、演讲抒发作为大桥建设者的责任和光荣。
  员工想着大桥,领导惦着员工。工人们每月都能收到一张电话卡,小小的电话卡在工人们和家中亲人之间架起了一座亲情的桥梁。二航局项目部聂小英和丈夫是“工地夫妻”,只好把几岁的儿子送回老家由老人带。聂小英说,“电话里,儿子经常会问‘妈妈什么时候回来啊?你们不要我了吗?’问得人心头发颤。我告诉他妈妈再过几天就回家,儿子又会说,‘我给你留了好多好吃的,这回可得在家多住几天啊!’听得人满脸欣喜。”
  在大桥工地上,建设者最多时达到1.7万人。在开工之初,指挥部就决定,不让员工成为建桥的匆匆过客,要将他们的功绩载入工程史册,因此,凡在大桥工地施工3个月以上的员工,都会获得一个精美的纪念证,内有照片、姓名、工种、工作时段,以及指挥部的致谢辞。大桥合龙后,施工人员的名字将被铭刻在大桥公园展览馆外的硕大实物铸件上,这些名字将永远与大桥朝夕相伴。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湘潭一大桥今起解除交通管制 比预定时间提前一月
4日零时解除交通管制后,车辆在一大桥畅通无阻。(湘潭日报记者 康军 摄)
  红网湘潭站11月4日讯(湘潭日报见习记者 蒋菁菁)11月4日零时,因施工进行交通管制的湘潭一大桥解除交通管制,恢复正常通行,比预定的时间提前了一个月。“终于不用绕道了,方便多了!”一位私家车主高兴地说道。
  由于滨江风光带河东中心城区段的景观大道滨江路为双向六车道,设计路幅宽40米,且须下穿一大桥河东引线,一大桥原有3跨的桥涵不能满足滨江路的设计要求。再加上一大桥桥涵已超过使用年限,旧桥涵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市政府决定对一大桥河东桥涵进行整体拆除重建。改造后的一大桥河东桥涵为双向六车道。
  一大桥桥涵改造工程于8月5日动工,框架桥采用两跨15米钢筋混凝土浇框架,桥梁两侧采用钢筋混凝土档墙与道路衔接。建好后的桥面两侧新增了护栏和绿化带。
  为早日缓解交通压力,方便市民出行,负责承建该项工程的市政工程公司抓紧施工,采取24小时作业制,人员三班倒、机器不休息。他们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前完成施工任务。该项目日前已通过有关技术部门检测,达到设计要求。
( 9:43:42) ( 10:29:50) ( 9:22:28) ( 11:01:19) ( 16:55:49) ( 9:01:19) ( 10:29:55) ( 20:16:08)人和大桥解封明日恢复通行
  时报讯(记者&李慧燕&实习生&刘思旻&通讯员&交通宣)&于今年3月22日临时封闭的国道G106人和大桥,将于明日开始恢复通行,除禁止核定载重1.75吨以上货车通行人和大桥外,其余车辆可正常通行。  据了解,人和大桥因白云区人和镇流溪河坝出现险情,于今年3月22日凌晨2时40分起临时封闭,近日,经过水务、公路部门分别对河坝、大桥检测并进行了加固维修,目前水务部门已排除与人和大桥一体的水坝隐患,公路部门已完成大桥薄弱部位的维修加固。为尽快解决人和大桥两岸群众出行问题,将从6月12日(星期四)凌晨起,按大桥临时封闭前的交通管制措施恢复大桥交通。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苏通大桥纪录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