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到石器时代的小说到铁器青铜时代的原因

人类科技发展史的分类样本:石器时代--铁器青铜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并注明各个时代的重大发明
蒸汽时代  蒸汽时代  工业革命于18世纪60年代首先从英国开始,大量向外扩展则在19世纪初.因此,从宏观的角度分析,世界近代史的第二个时期——蒸汽时代起于19世纪初,止于19世纪70年代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在这个时期,资本主义的机器大革命开始出现,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开始初步确立.一种新的动力机器: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将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⑴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基本特征是机器大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资本主义经济战胜了封建主义经济,人类社会开始从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在这个阶段,自由资本主义盛行,经济危机开始出现.  英国最先具备了政治和经济的前提条件,因此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开始,从19世纪开始又向欧美国家扩展开来.1825年经济危机首先从英国开始,标志英国国内市场统一;1847年经济危机蔓延欧洲大陆,标志欧洲市场统一;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又标志着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初步形成,整个世界开始在此基础上连成一体.由于科技、市场、资本等方面的优势,英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独占鳌头,成为“世界工厂”.18世纪中期,英国商品越来越多的销往海外,手工工场的生产供不应求于是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⑵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从物质和精神上壮大了资本主义的力量.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各地兴起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这个时期的资产阶级运动有两个历史使命:第一,在德意俄日等封建国家,要推断封建制度,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结果,德意通过王朝战争实现了民族统一,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俄日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第二,在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要改革手工工场时期的上层建筑,适应新的经济基础.结果,美国通过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英国通过议会改革,使工业资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法国工业资产阶级通过1848年二月革命压权建立了第二共和国.尽管各国革命的具体任务有差异,但是为工业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却是这个时期所有资产阶级运动的根本任务.⑶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资本主义制度在全世界确立的同时,资产阶级征服世界的活动也空前加剧了.由于工业革命的进行,这个时期的殖民活动从野蛮掠夺的形式发展到抢占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大批亚非国家和地区被强行纳入资本主义体系,成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至此,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上得以确立.通过革命改革运动和征服殖民地两种途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了.电气时代  18世纪60年代人类开始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并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100多年后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又有一次重大飞跃.我们今天所使用的电灯照明,电话都是在这次变革中被发明出来的,我们把这次变革叫做“第二次工业革命”.  汽车和飞机的问世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应用技术上的一个重大成就.19世纪80年代中期,德国发明家卡尔·本茨提出了轻内燃发动机的设计,这种发动机以汽油为燃料.内燃机的发明,一方面解决了交通工具的发动机问题,引起了交通运输领域的革命性变革.19世纪晚期,新型的交通工具──汽车出现了.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成功地制成了第一辆用汽油内燃机驱动的汽车.1896年,美国人亨利?福特制造出他的第一辆四轮汽车.与此同时,许多国家都开始建立汽车工业.随后,以内燃机为动力的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等也不断涌现出来.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制造的飞机试飞成功,实现了人类翱翔天空的梦想,预告了交通运输新纪元的到来.另一方面,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石油也像电力一样成为一种极为重要的新能源.1870年,全世界开采的石油只有80万吨,到1900年猛增至2 000万吨.   从吉尔伯特以来,人们基本研究的是静电.富兰克林等人研究的也属于瞬间释放的电,而不是持续的电流.人们不知怎样发电 .  伏打电堆是电池的原型,它的出现改变了静电研究的状态,使人们对电流能够有深入地认识.这不仅仅表现在动电学研究上,更重要的是,由此开启了人类的电气时代.  电流是怎样发现的呢?这里面有很多偶然.1780年9月的一天,意大利波洛尼亚大学的医学和解剖学教授伽伐尼和他的两个助手做实验.他们做的是解剖青蛙的实验,要将青蛙做成切片.青蛙被解剖完了,青蛙下肢的神经完全暴露出来.一名助手顺手把解剖刀放在了一只蛙腿的神经上,突然间,已经死了的青蛙竟然动了!四只蛙腿抽搐颤动.伽伐尼没有放过这个异常现象.他于是立即重复做这个动作,结果发现蛙腿一接触到金属解剖刀,便开始抽动.伽伐尼心想,这是电现象,也许是由于自然界中的电而产生的.在大雷雨天,伽伐尼将青蛙用铜丝挂起来,吊在铁格子上,闪电交加时,他看到青蛙腿在抽动.为了进一步证明他的想法,他在万里无云的大晴天做这个实验,结果青蛙依然抽动.本来想证明自己的观点,却被实验推翻了.因为晴天时,基本上收集不到大气电荷.后来,伽伐尼在封闭的屋子里继续实验,发现使用相同的金属联结起来,分触蛙神经,蛙腿不能抽动,而使用不同的金属触及蛙神经并且相联结,则可以发生抽动现象,但不同的金属引起的抽动程度不一样,有的剧烈有的缓慢.之所以一开始发现蛙腿抽动,原因就在于解剖刀是金属,而蛙放在金属的解剖桌上,助手顺手把解剖刀一放,刀与桌相连,又触及蛙腿,引起了抽动.但是为什么抽动,伽伐尼没有想明白.  他认为,金属相连接构成回路,所以导电.这一点他认识得十分正确.然而他是一名生物电研究者,他忽略了不同金属才能引起蛙腿抽动的事实,却把蛙作为原因.  伽伐尼认为,电来自有机体内部.动物神经相当于一个莱顿瓶,金属构成回路,由此导电.他还认为,这种电必须由不同的金属才能激发出来.伽伐尼认为这是“动物电”.1791年,伽伐尼发表了论文《论肌肉运动中的电力》.这一发现轰动一时,人们联想到海里的鳗鱼之类带电的动物,也没有表示什么怀疑.  然而有一个人对伽伐尼深表怀疑,他就是意大利物理学家伏打.伏打于1745年出生,是一位青年科学家.他在意大利帕维亚大学教授自然哲学.1791年,伏打获得皇家学会的科普利奖,并当选为皇家学会会员.伏打重新做实验,根据相同的金属不能产生电流这个现象,他将注意力转移到了金属本身.1792年,伏打指出,伽伐尼所言的动物电是不存在的.伽伐尼恰恰弄反了,不是金属无用,恰恰是两种不同金属产生的电流,蛙腿则起了一个检验电荷是否存在的作用.  1794年,伏打不断地做了无蛙腿参与的实验,他用不同的金属相触,检测了电流的发生.其实,早在1752年,有一位意大利学者就有过伏打类似的经历.这位学者名叫祖尔策.他有一次,很偶然地将铅片与银片含在嘴里,放在舌尖上.结果舌尖有一种特殊的味道,其实这不是什么味道,而是两种不同金属与湿润的舌尖形成通路,有电流经过的麻酥酥的感觉.  但是祖尔策没有找到原因,也没有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就这样白白地浪费了发现电流的大好时机.伏打和伽伐尼二人观点不同,开始争论.在论争中,伏打做了一系列的实验,结果证明他的观点更接近正确的实验现象.伏打得到一个金属序列:锌、锡、铅、铜、银、金……这就是著名的物理上的伏打序列.在这个序列中,任意两种金属相接触就可产生电流,距离越远的两种金属相连接,产生的电流越强.伏打还发现,接触后,排在前面的金属带正电、排在后面的金属带负电.  年,伏打发明了发生装置——伏打电堆,它能够产生持续的直流电.  伏打具体地叙述如下:“取上30块、40块、50块,当然60块更好,这样较多的铜片,如果是银片,则会更好.将它们每一块都与另外一种金属片相接触,这另外一种金属片选用锡片或锌片,后者则更好.“用同样数目的水层,或者同样数目的用液体浸泡过的卡纸或皮革等均可,我发现水并不理想,如果用盐水或碱液是最好不过.“一切准备就绪,把那些卡纸或皮革夹在每对或每个组合所包含的两种不同的金属之间.这样间隔而成,按照顺序循环排列,这就做好了一个发电体.”这种装置,如果叠得越多,电流就越强.1800年,伏打致信英国皇家学会主席布克司,布克司将信发表在皇家学会的公报上,一举惊人.  1802年,美国与俄国的物理学家在伏打发明的基础上,分别做成了两个大电堆,发电产生的热把金属都熔化了,可见电堆之巨大.伏打后来又继续改进,制出了更加易用的电堆.稳定直流电流的出现宣告了人类的电气时代的到来.信息时代时间跨度  欧美及发达国家的时间跨度概念是从公元后1969年(1969AD)-未来我国及部分发展中国家对信息时代指的是从公元后1984年(1976AD)-未来比欧美晚了15年信息时代  人们常用最具代表性的生产工具来代表一个历史时期,如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时代.用这种思维模式来观照20世纪,你会说,在近100年里,人类从电气时代走向了信息时代.  当进入20世纪50年代末,计算机的出现和逐步普及,把信息对整个社会的影响逐步提高到一种绝对重要的地位.信息量,信息传播的速度,信息处理的速度以及应用信息的程度等都以几何级数的方式在增长.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简史  肇始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本世纪上半叶波澜壮阔展开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和内燃机的发明为主要标志.发电机、电动机、电灯、电话、电报、电影、汽车、飞机、钢铁是这个时代的重要标志性产品,这些产品至今还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让我们回顾一下在本世纪诞生的重大产品及产业部门的简史:  1901年,意大利人马可尼成功地进行了第一次无线电通讯;  1901年,第一台洗衣机被制造出来,并于40年代广为应用;  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成功地将世界上第一架飞机“飞行号”飞上天空,开启了航空工业;  1903年,美国人亨利-福特和另外11位同业成立了福特汽车公司.  1908年,第一辆汽车从亨利-福特家开出.  1907年,利奥-比克兰发明塑料,制造了当今生活中的千万种物品;  1913年,世界上第一台家用电冰箱在美国芝加哥诞生;  1927年,美国人研制出最早的电视机.  1928年,美国通用公司生产出第一台电视机;   1939年,人类成功实现对核能的利用.  科技导致垄断的产生  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不仅使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而且使资本与生产越来越集中到少数大企业手中.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和资本的集中都达到了很高的程度.1909年,仅占美国企业总数1%的企业,已控制了美国工业生产的将近一半.许多到现在还为人们所熟知的大型垄断企业在本世纪初大量诞生或取得迅速发展.如美国钢铁公司、摩根、洛克菲勒财团和德国西门子公司,等等.  20世纪上半叶是经济动荡的年代.垄断的加速发展造就了史无前例的经济危机.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爆发.1929年10月,危机发生于美国,然后迅速蔓延到欧洲各国,最后冲击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1933年,西方各国工业生产较1929年减少37%以上,退回20世纪初的水平.美、英、法、德30万家企业倒闭,3000万人失业,失业率高达30%以上.  经济危机催生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1933年,罗斯福出任美国总统,并推行“新政”,新政的政策包括财政信贷、工业、农业和城市等经济政策和法令,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20世纪上半叶的经济动荡直接导致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两次世界大战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打击;另一方面,也促使社会主义革命爆发,造就了社会主义经济形态的产生和发展.  经济全球化浪潮扑面袭来  40年代末50年代初揭幕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一直延续到现在,并将延续到新千年.  新科技革命以电子信息业的突破与迅猛发展为标志,主要包括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材料技术、海洋技术、空间技术五大领域.晶体管和大规模集成电路,极大地降低信息传播的费用,其结果是:人类社会从工业时代进入了信息时代.这些新技术正在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社会经济生活.让我们共同回顾这一时期人类所取得的重大突破:  1945年,第一部电子计算机投入使用;  1957年,第一颗人造卫星由前苏联发射升空,开辟了航天时代;  1961年,前苏联进行了人类第一次无人驾驶的宇宙飞船登月试验,并取得成功;  1969年,阿波罗号飞船使人类第一次在月球上留下足迹;  1983年,第一个机器人在联邦德国大众汽车股份公司投入服务;  1989年,互联网出现,一个全新的网络经济从此迅猛发展.  新科技革命最主要的产物是经济全球化.其首要表现是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目前,跨国公司的生产总量已占全球生产总量的1/3.在全球实力最强的100个经济实体里头,跨国公司占了51个.其次是国际经济组织的成立并在全球经济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194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成立;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成立,并于1995年改组成世界贸易组织.这三大机构分别活跃于国际货币、国际信贷和国际贸易领域,成为协调国际经济关系的重要机构;  1957年,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1967年扩大为欧洲共同体,规模不断扩大;1993年,欧共体宣布建成欧洲统一大市场,建立欧洲中央银行;日,欧洲统一货币欧元问世;  1975年,每年召开一次的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后来扩大为八国,在对世界经济进行干预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989年1月,第一届亚太经济合作部长级会议在澳大利亚开会;1993年月11月,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召开组织成员国首脑非正式会议,成为亚太地区经济合作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新科技革命另一个重要产物是几大经济增长奇迹的创造.  1955年至1968年和1969年至1973年,日本经济增长率分别高达10.41和9.4%,其增速超过西方发达国家年均增幅的1倍,使日本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创造了战后第一个经济高速增长奇迹;  60年代至80年代,韩国、新加坡与我国的台湾、香港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一跃成为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被人们称为经济奇迹;  1978年至1999年,中国经济持续20年高速增长,创造了战后第三个经济增长奇迹;  自1991年4月以来,美国经济连续增长104个月.尤为令人惊奇的是: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却连年下降,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经济奇迹./%B6%C0%B9%C2%F7%F6/blog/item/9d1a290a59adb7e.html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历史时代的划分1.石器时代 2.红铜时代 3.青铜时代 4.铁器时代 5.黑暗时代 6.启蒙时代 7.蒸汽时代 8.电气时代 9.原子时代 10.信息时代 每个时代分别是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划分标志(事件是什么).1楼自重 答的好我自然会给分,我不是吝啬的人,你可以看我的提问记录由青铜时代开始就行了,次之由铁器时代开始也行
DemonZXY6Ms
  1石器时代:是考古学对早期人类历史分期的第一个时代、即从出现人类到铜器的出现、大约始于距今二三百万年、止于距今年左右.这一时代是人类从猿人经过漫长的历史、逐步进化为现代人的时期  2红铜时代,又称铜石并用时代、金石并用时代.是指介于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之间的过渡时期,以红铜的使用为标志.  3青铜时代:人类利用金属的第一个时代.各地区的青铜时代开始时期不一.希腊、埃及始于公元前3 000年以前,中国始于公元前1 800年.青铜是铜和锡的合金.  4.铁器时代 约始于公元前1 400年人类开始锻造铁器制造工具,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5.黑暗时代 18世纪左右开始使用的一个名词,指中世纪早期的西欧历史;随着罗马帝国的衰落,西欧进入一个所谓的黑暗时代.这个名称算是颇为贴切,因为大部份的罗马文明在这段期间受到破坏,并且被蛮族文化所取代.这个名称的使用,一方面也是因为从这个时代开始,便只有少数的历史文献流传下来,让人们仅能藉由微光一窥当时发生的种种事件.  6.启蒙时代:专指欧洲工业革命前后的时期 时间跨度为:公元后1716年(1716 AD)-公元后1880年(1880 AD)  7.蒸汽时代 起于19世纪初,止于19世纪70年代的第二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将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  8.电气时代;始于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发电机电动机的发明使用,及电灯电车电影放映机的相继问世标志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9.原子时代 :日,以费米为首的一批美国科学家建造了第一座原子反应堆,它座落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校园里.人们利用原子能的时代从此开始.  10.信息时代:欧美及发达国家的时间跨度概念是从公元后1969年(1969AD)-未来我国及部分发展中国家对信息时代指的是从公元后1984年(1976AD)-未来比欧美晚了15年.当进入20世纪50年代末,计算机的出现和逐步普及,把信息对整个社会的影响逐步提高到一种绝对重要的地位.信息量,信息传播的速度,信息处理的速度以及应用信息的程度等都以几何级数的方式在增长.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铁器时代(人类历史时期)_百度百科
?人类历史时期
[tiě qì shí dài]
(人类历史时期)
铁器时代是人类发展史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时代。人们最早知道的铁是陨石中的铁,人称之为神物。在很久以前,人们就曾用这种天然铁制作过刀刃和饰物,这是人类使用铁的最早情况。地球上的天然铁是少见的,所以铁的冶炼和铁器的制造经历了一个很长的时期。当人们在冶炼青铜的基础上逐渐掌握了冶炼铁的技术之后,铁器时代就到来了。
铁器时代简介
考古学名词,是继之后的又一个时代,它以能够冶铁和制造铁器为标志。铁器时代是丹麦考古学家Christian Jürgensen Thomsen于1836年提出的三时代系统(Three-age System)的最后的主要时期,三时代系统共分为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与铁器时代。
铁器时代起源
铁器时代世界范围
目前世界上出土的最古老冶炼铁器是土耳其(安纳托利亚)北部先民墓葬中出土的铜柄铁刃匕首,距今4500年(公元前2500年)。
该文物年代经检测认定为冶炼所得。但此文物所代表的年代至冶炼铁器普及之间,有整整1000年时间中东地区鲜有出土新的冶炼铁器,故其为十分珍贵的孤例。
铁器时代中国地区
中国目前发现的最古老冶炼铁器是磨沟墓葬出土的两块铁条,距今3510年~3310年之间(公元前1510年~公元前1310年)。
由于该文物2009年才出土,当时只发布了简报,完整的考古文章2014年才发表,故知名度较低。后经清华大
磨沟寺洼文化墓葬出土的冶炼铁条
学及牛津仪器公司检测,铁条由“块炼渗碳钢”锻打而成,是冶炼金属。同时碳14检测显示两块铁条年代分别为——3090年前、3075年前;理论误差不超过35年。但由于铁条锈蚀严重,一块铁条内部完全锈蚀,另一块铁条尚存部分残铁。所以实际误差可能较大。对此,研究人员又对墓主人骸骨及墓葬其他文物进行了碳14检测,最终认定该墓葬及铁条的年代为3510年前~3310年前之间(公元前1510年~公元前1310年)。[1-2]
该文物不仅打破了此前由(北京市平谷县出土)保持的“中国最古老铁器”的记录,同时也打破了由西周虢国保持的“中国最古老冶炼铁器”的记录,意义重大。
铁器时代地区
铁器时代近东
土耳其(安纳托利亚)北部先民墓葬中出土的铜柄铁刃匕首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冶炼铁器距今4500年(公元前2500年)。大约在公元前1400年左右,在小亚细亚的西台帝国已掌握了铁的冶练技术。而在公元前1200年左右,已大致掌握了铁的冶练技术,这是因为海上民族在中东的入侵,使得本来是西台帝国机密的冶铁技术在西台被腓尼基所灭后得以传播开去。而在欧洲,则是由古希腊在吸收了西台的冶铁技术后传播开去的。
铁器时代东亚
中国在公元前6世纪已出现了成规模的生铁制品,并将其运用到生产生活中。中国目前发现的最古老冶炼铁器是磨沟墓葬出土的两块铁条,年代为3510年前~3010年前(公元前1510年~公元前1310年)。在此之前,最早冶炼铁的记录由公元前800年的虢国保持。
铁器时代欧洲
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在欧洲地区出现了铁制工具,大约是由小亚细亚慢慢地西传而来。在,大约在公元前800年左右出现铁制工具。而因为罗马带入文字,所以尼德兰的铁器时代大约于公元50年结束。
东欧——公元前1000年左右,东欧已开始进入铁器时代。在公元前6世纪,在经由传播下,冶铁技术已传遍东欧。
中欧——在中欧,铁器时代通常被分为前铁器时代 (公元前800年至公元450年)与后铁器时代(由公元前450年开始)。而中欧的铁器时代因罗马入侵而结束。
地中海沿岸的欧洲——在意大利,伊托鲁里亚文明被认为是铁器时代的开创文明。而在公元前265年,罗马征服伊托鲁里亚后,意大利的铁器时代结束。
英国与爱尔兰——在英国,铁器时代于公元前五世纪开始直至罗马入侵,而在非罗马统绐地区则是持续至公元五世纪。
北斯堪的挪维亚与芬兰——有证据显示斯堪的挪维亚(包含芬兰)很早已有铁器存在,但之后的情况不明,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1000年左右。这里的人们所开采的铁矿含有大量的铁砂,因为有证据显示其含有不量磷,就像矿碴般。而其他情况仍像神话般,有待考古学上考据。
德国北部与南斯堪的挪维亚——这地区的铁器时代被分为前罗马铁器时代与罗马铁器时代,这是因为民族迁移的结果。德国北部与铁器时代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反之南斯堪的挪维亚则与[3]
&斯堪的挪维亚铁器时代&十分接近。
铁器时代非洲与印度
现在已知最早制造钢的地方是东非,约在公元前1400年。在公元前1323年,图特卡蒙于死后获一把铁制匕首与黄金剑陪葬。而在今天喀土木附近的地方则是在公元前6至5世纪的主要冶铁地方。
在西非,族是最早掌握冶铁技术的民族。而在此后,铁及铜的冶练技术不断向非洲内陆散播,直至在公元200年抵达为止。铁器技术大量散播使得班图族能改善其农耕技术,使得其脱离并将农业扩张至热带草原上。因为其掌握冶铁技术,所以其在具有支配地位,而且是极富有的民族,同时它们亦能制造铁制工具,武器。
也许早在公元前300年,亦可能是在公元200年,在南印度已有民族能生产高质素钢材。
.道客巴巴.2014[引用日期]
.知网(《文物》期刊2014年08期)[引用日期]
.千千凝听有声小说网[引用日期]
企业信用信息本题考察人类早期发展的大致历程。石器时代是考古学对早期人类历史分期的第一个时代、即从出现人类到铜器的出现、大约始于距今二三百万年、止于距今年左右。这一时代是人类从猿人经过漫长的历史、逐步进化为现代人的时期。青铜时代人类利用金属的第一个时代。铁器时代是继青铜时代之后的又一个时代。它以能够冶铁和制造铁器为标志。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2006年上海黄浦区高考模拟考历史试卷
根据人类制造工具的历程,考古学家一般将人类早期历史划分为:
A.铁器时代椙嗤?贝鷹石器时代
B.青铜时代椞?魇贝鷹石器时代
C.石器时代椞?魇贝鷹青铜时代
D.石器时代椙嗤?贝鷹铁器时代
科目:高中历史
题型:阅读理解
城市的发展尤如一本书,每一页都记述着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以农立国”的农耕时代,景德镇素以手工业发达而著称。
材料一:景德镇属浮梁之兴西乡,土宜于陶。宋景德年,始置镇,奉御董造(奉皇帝之命督造),因改名景德镇:瓷器生产分为和土、澄泥、造坯、过刮、汶水、打圈、过釉、入匣、满窑等工序,& “共计一环工方,过手七十一,方克成器”。
景德……业制陶器,利济天下,行于九域,施及外洋。四方远近事陶之人,挟其技能以食力者,莫不趋之如鹜。万历年间(年),“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工”。
——选自《景德镇陶录》《明清经济及中外关系》
伴随着1 8世纪欧洲经济的发展,近代城市也随之发展起来。
材料二:英国的曼彻斯特从一个瘟疫肆虐的乡下小镇演变成工业重地。18世纪60年代,第一家棉纺厂创立,第一条运河开工兴建。1776年运河延至利物浦海港,开通远海,1830年史蒂芬孙修建从曼彻斯特到利物浦的铁路,这是第一条完全用机车牵引的铁路。该城的棉纺厂在1802年有52家,1809年64家,到1830年达到99家。当时的棉都曼彻斯特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从此曼彻斯特及整个世界的面貌改观。
——摘编自《曼彻斯特科学博物馆说明书》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东京社会风貌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材料三:19世纪70年代,新政府实施以西方国家为榜样的政策,动员国人学西方。很快,西方的现代科学技术、政治经济制度、思想观念连同生活习俗纷纷传入。政府制定了行为规范条例,通过天皇“垂范”和媒体的宣传倡导,要求普通百姓的衣、食、住、行逐渐“欧化”。……随后,政府颁布法令,废除武士特有的象征身份等级的发型和佩刀特权,即宣布
&“断发脱刀”。1883年在东京银座大街建成英式建筑“鹿鸣馆”,馆内有18个西洋式活动厅,用于招待西人和本国达官贵人,举办的所有社交活动均按西方仪式。欧式砖瓦建筑不断兴建,瓦斯路灯格外引人注目。这个时期,画家放弃了自己民族风格,民族音乐让位于贝多芬、瓦格纳,连日常生活方式也会全盘学西人。人们争穿洋服,食牛肉,以为时髦;官员着礼服,佩绶带,俨然洋人。一时间,“欧化”铺天盖地。福泽谕吉描绘当时的情景,称欧美文明“如火燎原,旧文明一扫殆尽”。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分析景德镇制瓷业发展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曼彻斯特发展成为近代城市的因素。
(3)结合材料三中日本东京所发生的变化,指出日本“新政府”推行的相关政策,并对这一政策进行评价。
科目:高中历史
题型:阅读理解
城市的发展尤如一本书,每一页都记述着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在“以农立国”的农耕时代,景德镇素以手工业发达而著称。
材料一:景德镇属浮梁之兴西乡,土宜于陶。宋景德年,始置镇,奉御董造(奉皇帝之命督造),因改名景德镇。瓷器生产分为和土、澄泥、造坯、过刮、汶水、打圈、过釉、入匣、满窑等工序,“共计一环工方,过手七十一,方克成器”。
景德……业制陶器,利济天下,行于九域,施及外洋。四方远近事陶之人,挟其技能以食力者,莫不趋之如鹜。万历年间(年),“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工”。       
——选自《景德镇陶录》《明清经济及中外关系》
伴随着1&8世纪欧洲经济的发展,近代城市也随之发展起来。
材料二:英国的曼彻斯特从一个瘟疫肆虐的乡下小镇演变成工业重地。18世纪60年代,第一家棉纺厂创立,第一条运河开工兴建。1776年运河延至利物浦海港,开通远海,1830年史蒂芬孙修建从曼彻斯特到利物浦的铁路,这是第一条完全用机车牵引的铁路。该城的棉纺厂在1802年有52家,1809年64家,到1830年达到99家。当时的棉都曼彻斯特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从此曼彻斯特及整个世界的面貌改观。
——摘编自《曼彻斯特科学博物馆说明》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东京社会风貌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材料三:19世纪70年代,新政府实施以西方国家为榜样的政策,动员国人学西方。很快,西方的现代科学技术、政治经济制度、思想观念连同生活习俗纷纷传入。政府制定了行为规范条例,通过天皇“垂范”和媒体的宣传倡导,要求普通百姓的衣、食、住、行逐渐“欧化”。……随后,政府颁布法令,废除武士特有的象征身份等级的发型和佩刀特权,即宣布&“断发脱刀”。1883年在东京银座大街建成英式建筑“鹿鸣馆”,馆内有18个西洋式活动厅,用于招待西人和本国达官贵人,举办的所有社交活动均按西方仪式。欧式砖瓦建筑不断兴建,瓦斯路灯格外引人注目。这个时期,画家放弃了自己民族风格,民族音乐让位于贝多芬、瓦格纳,连日常生活方式也会全盘学西人。人们争穿洋服,食牛肉,以为时髦;官员着礼服,佩绶带,俨然洋人。一时间,“欧化”铺天盖地。福泽谕吉描绘当时的情景,称欧美文明“如火燎原,旧文明一扫殆尽”。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四&&&1980年8月,深圳经济特区正式建立,经过30年的不懈努力,深圳迅速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大城市,综合经济实力跃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创造了世界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发展史上的奇迹。深圳经济特区广大干部群众以蓬勃的进取精神和创新实践,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1)根据材料一分析景德镇制瓷业发展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曼彻斯特发展成为近代城市的因素。
(3)结合材料三中日本东京所发生的变化,指出日本“新政府”推行的相关政策,并对这一政策进行评价。
(4)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深圳特区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有哪些重要贡献?
科目:高中历史
题型:阅读理解
城市的发展尤如一本书,每一页都记述着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以农立国”的农耕时代,景德镇素以手工业发达而著称。
材料一:景德镇属浮梁之兴西乡,土宜于陶。宋景德年,始置镇,奉御董造(奉皇帝之命督造),因改名景德镇:瓷器生产分为和土、澄泥、造坯、过刮、汶水、打圈、过釉、入匣、满窑等工序,& “共计一环工方,过手七十一,方克成器”。
景德……业制陶器,利济天下,行于九域,施及外洋。四方远近事陶之人,挟其技能以食力者,莫不趋之如鹜。万历年间(年),“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工”。
——选自《景德镇陶录》《明清经济及中外关系》
伴随着18世纪欧洲经济的发展,近代城市也随之发展起来。
材料二:英国的曼彻斯特从一个瘟疫肆虐的乡下小镇演变成工业重地。18世纪60年代,第一家棉纺厂创立,第一条运河开工兴建。1776年运河延至利物浦海港,开通远海,1830年史蒂芬孙修建从曼彻斯特到利物浦的铁路,这是第一条完全用机车牵引的铁路。该城的棉纺厂在1802年有52家,1809年64家,到1830年达到99家。当时的棉都曼彻斯特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从此曼彻斯特及整个世界的面貌改观。
——摘编自《曼彻斯特科学博物馆说明书》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东京社会风貌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材料三:19世纪70年代,新政府实施以西方国家为榜样的政策,动员国人学西方。很快,西方的现代科学技术、政治经济制度、思想观念连同生活习俗纷纷传入。政府制定了行为规范条例,通过天皇“垂范”和媒体的宣传倡导,要求普通百姓的衣、食、住、行逐渐“欧化”。……随后,政府颁布法令,废除武士特有的象征身份等级的发型和佩刀特权,即宣布 “断发脱刀”。1883年在东京银座大街建成英式建筑“鹿鸣馆”,馆内有18个西洋式活动厅,用于招待西人和本国达官贵人,举办的所有社交活动均按西方仪式。欧式砖瓦建筑不断兴建,瓦斯路灯格外引人注目。这个时期,画家放弃了自己民族风格,民族音乐让位于贝多芬、瓦格纳,连日常生活方式也会全盘学西人。人们争穿洋服,食牛肉,以为时髦;官员着礼服,佩绶带,俨然洋人。一时间,“欧化”铺天盖地。福泽谕吉描绘当时的情景,称欧美文明“如火燎原,旧文明一扫殆尽”。&&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四& 1980年8月,深圳经济特区正式建立,经过30年的不懈努力,深圳迅速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大城市,综合经济实力跃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创造了世界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发展史上的奇迹。深圳经济特区广大干部群众以蓬勃的进取精神和创新实践,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1)根据材料一分析景德镇制瓷业发展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曼彻斯特发展成为近代城市的因素。
(3)结合材料三中日本东京所发生的变化,指出日本“新政府”推行的相关政策,并对这一政策进行评价。
(4)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深圳特区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有哪些重要贡献?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青铜时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