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米4盒子为什么写的是3000亳安

给10000毫安充电宝冲满电要几个小时
问题描述:
给10000毫安充电宝冲满电要几个小时我刚买了一个充电宝 10000毫安的 不太会用 大家帮帮忙教教我怎么用 用不用把充电宝的电用完再给充电宝充电
问题解答:
一、开启设备: 轻按一下电源按钮代表开启超航移动电源,满电量会出现一排4个炫丽的电源指示小蓝灯,可以让您实时了解电池容量.如果打开电源20秒内没有使用 ,移动电源会自关闭,避免因误触而短路或造成走电. 二、给移动电源充电 由于移动电源出厂时需要经过测试,因此客户收到时只余少量电量,敬请先对移动电源充电后再使用. 1.把转接线和MICRO USB插头连接手机充电器(或接到电脑USB接口处)可给移动电源充电,蓝色小灯会以渐进形式闪烁代表正在充电中; 2.充满电后四个小灯会全熄灭,这代表电源已充满电量. (充满移动电源大约需时5-7小时左右)
我来回答:
剩余:2000字
有可能是移动电源输出电流达不到手机要求的电流.还有可能是移动电源内部损坏
移动电源的电芯和手机电池一样,都是3.7V10000MAH X 3.7V= 37WH,充电器和移动电源管理线路的损耗大约占去50%,所以按实际耗电75WH计算,也就是0.075度电,1度电可以充十几次了.
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从理论上讲,替换是可以的,但有个安全性问题,由于充电宝的电路板设计时是根据电芯的大小,性能来量身设计,如果替换,可能会导致发热,转化率低等问题;特别建议你:聚合物和18650不要并联混合使用,目前还没有哪个厂家这样做,安全性根本就没有测试过;这不是闹着玩的,之前也出现过手机电池、笔记本电池起火爆炸
三节串联使用,然后买现成的升压电路板 再问: 我用6节1.2V镍氢电池(每节1300MMA)每三节串联一组,两组并联接到升压电路板上,充电8小时后理论容量7800MMA,我的手机电池为1800MMA,可是给手机充电到70%左右充电宝就没电啦,不知是何原因?
这个要看你充电器的输出,还有是标准充还是快充?标准充有计算公式,快充一般厂家会在包装上标明大概的充电时间.如果充电器会自动断电就不需要算来算去这么麻烦,让它自己工作好了.标准充的充电时间=(1.1.5V)×电池容量(mAh)÷充电电流(mA)
10000毫安按实际使用来算,充电效率在90%左右,电池容量也只能用到90%这样,再加上你放置时间会掉些电.这样算出来你实际充到手机电池里的电量就是充电宝的80%,最多可以充4次电.
那要看你的给它的是一种什么充电方式.还有就是所配置的充电器是哪种.原厂的充电器一般就是3~5个小时之间.其它的充电器就不好说了,充一下电式一下不就知道了.满了手机会提示
因为电能在传输过程中是有损耗的,你的充电宝给手机充电时手机会发热吧,那就是电能转化为热能,损耗掉了
建立在没有虚标的基础上.锂电芯平均电压是3.7V,不能按输入电压5V计算.10000MAH X 3.7V=37000 MWH =37WH37 / 1000 = 0.037 (度)充电器和移动电源的输入损耗共约50%(实际损耗可能更多),所以需要加1倍,也就是大约0.074度电,充13次半用1度电.-----------
一千毫 安是一安,1万毫安是10安,10AX3.7V=37W,1000W一小时一度电,1000W÷37W=27.03小时才会消耗一度电
两次不到,在冲的过程中会消耗很多电能,质量好的5000ma实际输出在3600ma左右就很不错了. 再问: 两次的话是不是也太坑了。。。 再答: 你的问题没问清楚,是冲电宝的使用寿命,还是充电宝充满电能给手机冲几次?以为是5000ma,50000ma实际输出在36000ma,能给手机冲15次左右。使用寿命看品牌质量了。
选一个充电电流稍大的试一下,比如苹果有ipad用的2a 5v,只要保证是5v的输出就行,电脑usb口也是5v的,但冲的慢因为电流小.另外也有可能是电量误判,说不定后面几格就快了,理论上4000毫安是手机电池的2-3倍,时间也应该相应翻倍 再问: 刚买时是一丁点电都没有的,充电器是5V 1A的输出… 目前充了3小时只亮了
REMAX移动电源 手机充电宝 iphone4s配件 双USB接口 10400毫安 动力盒子,10400毫安超大容量,双USB接口.易购价:¥118.00
移动电源对手机好不好,其实主要看它的内芯稳不稳定,避免对手机电池造成损害,稳定的内芯在任何情况下使用都很安全,对手机电池好,价格自然也就贵点.在这方面品胜做的应该还不错,我就在用他们的电霸.之前用过羽博的,充了不到5次就坏了,结果联系他们售后.让人蛋疼
7个小时左右、、、五次不到一点 再答: 我给我小米2s充电也是四次多点也是2000毫安电板 再答: 我也有小米移动电源、充7小时左右就满了、说明书也是这么说的
30000不可能是实际容量给你的,如果30000是真实数据的话,在你手机关机状态下冲的话,15次是理想状态.但是你开机状态就说不准了咯,还有你手机电池是新的还是旧的,这个也是有影响的,楼上的人都太理想化了,实际应用起来是算不出来的,只能在某种特定条件下估算出来
锂电池分为液态锂电池和聚合物锂电池.锂聚合物电池是锂离子电池升级换代产品.相对于现在流行的锂离子电池而言,它具有容量大、体积小(薄)、安全(不会爆炸)等优点.
是不是充电宝没电了,反而把手机的电充到充电宝去了?
你是多少钱买的?现在很多黑心的卖家,把一次性电池,放进充电宝外观的盒里面,然后加块电路板,让充电宝可以充一会电,但电用完之后就是垃圾一件,你可以拆开看一看 再问: 是在移动买的呀,应该不会有问题吧。 我的充电宝是冲一段时间就自动停了,过一段时间需要手动开关才又开始充电。这样对手机电池多不好呀 再答: 一般不会有这样的话
也许感兴趣的知识&figure&&img data-rawwidth=&470& data-rawheight=&313& src=&https://pic3.zhimg.com/50/7dcb55dc7f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7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7dcb55dc7f_r.jpg&&&/figure&
一看到这个问题……内心一震,因为有一个四十五十年前的中国科学家空难的故事,在我知道后永远都忘记不了。虽然和题目有点不完全一致,还是想把这个事情讲给大家听。&br&&br&如果你在北京呆过,就知道冬天的北京冷的瘆人,北京的冬天给人的感觉是惨白惨白的,有种粗狂的厚重。日的凌晨的北京城就是这样,那一天曙光刚刚从东边亮起,光中夹杂着一丝白透白透的雾气。&br&&br&那时候,北京首都机场于日投入使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首个建设并投入使用的民用机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四个开通国际航班的机场(前三个开通国际航班的分别是上海龙华1926年、昆明巫家坝1937年及重庆白市驿1939年)。&br&&br&首都机场所在地在顺义县,当时还是隶属于河北。后来顺义划归北京,机场就归属朝阳区所有,所以首都机场是在顺义土地上,但是归属于朝阳。这是几十年后的事情了。&br&&br&说回到日的凌晨,北京城曙色未白,寒气逼人,凌晨6点左右,首都机场附近的村民听到一声巨大的轰响,随后就是一个巨大的火球和浓浓黑烟直冲云霄,把白雾照的血红,后来人们隐隐约约的知道,是一架小型飞机在即将着陆时突然失事。一头扎在了机场附近的玉米地里。&br&&br&现场惨不忍睹,飞机残骸散落的到处都是,十三具烧焦的尸体散落一地,面目全非,甚至肢体都散落各处,难以辨认。随后有一批解放军士兵赶来这里,空气中散发着令人作呕的肉类烧焦的味道。显然,这种情况下几乎不会有任何一个生还者。(后来有一个重伤的唯一生还者)&br&&br&但是这种情况下,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一处,因为在那样的情况下太不寻常了:&br&有两具烧焦的尸体紧紧的抱在一起。两具尸体早已烧的面目全非,如同半个焦炭,但是却保持着紧紧拥抱在一起的姿势。许多年轻的战士都被这画面吓到到了,所有人都站在原地不敢动弹。后来来了首长,人们才有勇气尝试把他们分开。他们抱得很紧很紧,加上瞬间死亡,所以尸体无比僵硬。把他们分开的时候,必须很用力,就像掰断一大块木炭,由于缠绕在一起,把他们撑开的时候不断发出断裂的声响。&br&&br&当“轰”的一声把他们终于分开,所有人立即脑袋嗡的一声,一片空白,时间仿佛定格一样,所有人都无法说出一句话,因为把他们分开后,他们惊讶的发现,两具尸体的胸部中间,是一个皮质的公文包,虽然有点烧焦,但是在两个人相拥的身体的保护下依然完整,打开后:&b&一份热核导弹试验数据文件完好无损&/b&。&br&&br&看到眼前的一切,前来接应的士兵当场跪地痛哭,那就是他们力学所的副所长:&b&郭永怀和他的警卫员牟方东。&/b&&br&&br&DNA鉴定技术要到80年代才被发明应用到毁坏尸体的辨认鉴定上。郭永怀和他的警卫员牟方东早已被烧的辨认不出来,认出他们的方法,根据郭永怀的司机说。&br&&blockquote&邵春贵(郭永怀司机):郭永怀是怎么认识得他呢,他是个花白头,他那时候59岁吧,头后头有一片都是,躺着连着脊梁那块没有烧完,剩一点点头发,认出来是他。&/blockquote&&br&郭永怀的死讯,第一时间知道的是三个他一生最重要的人。&br&&br&&b&一个是他的妻子李佩先生&/b&,李佩当时还在合肥的中科大,被紧急电报叫到北京,据说,她知道这件事后什么都没说,硬是强扛着一滴眼泪都没留。&br&&blockquote&那时,李佩已随工作单位——中国科技大学到安徽合肥工作,她接到所里的紧急电报,连夜乘火车到北京,一进家门就感觉出异样,老郭的领导同事站满了屋子,茶几上放着一片熏黑的镜片和怀表,当领导把飞机失事的消息告诉李佩时,她没掉一滴眼泪。采访时,李佩的外甥女陪同在她身边,回忆当时情形,她说,“姨妈一言未发,就站在阳台,久久望向远方……”&/blockquote&另一个是中国核试验的最高负责人的&b&周恩来总理&/b&。&br&&blockquote&据国务院工作人员后来回忆,郭永怀飞机失事的消息第一时间传到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失声痛哭,良久不语,&/blockquote&还有一个是他亲如兄弟,&b&永远的“大师哥”钱学森&/b&,钱学森知道郭永怀死去的消息嚎啕大哭,恸哭不已&br&&blockquote&“是的!就是那么十秒钟吧!一个有生命、有智慧的人,一位全世界知名的优秀应用力学家就离开了人世:生和死,就在那么十秒钟。”(写在《郭永怀文集》的后面)&br&&/blockquote&&br&郭永怀牺牲后的第22天,我国第一颗热核导弹试验获得成功。2年后的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br&&br&郭永怀是他是中国力学科学的奠基人和空气动力研究的开拓者,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长。两弹一星一共23位元勋,两弹一星早期指的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在三个领域中,唯郭永怀先生一个人三个领域都涉及。&br&也是两弹一星中唯一以烈士身份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科学家。&br&&br&其实关于这个问题,上面这些就足够了,但是如果你对郭永怀是谁有兴趣,可以接下去看,我来讲讲郭永怀的故事,感觉也正好有个机会。&br&&br&日出生于山东省荣成市滕家镇一个农家,以一个农村娃的身份,和所有当时的中国科学大师巨匠一样,经历了极为动荡和波澜壮阔的中国近代史。&br&郭永怀以四里八乡第一个公费中学生从青岛大学附中一路经由南开大学预科到北京大学学习物理。天知道在那个时代,对于一个农村孩子来说,需要经历多大的努力和传奇才能在风雨飘渺的中国和中国最高学府学习物理。&br&&br&当然,和所有大师一样,郭永怀考取了1938的美国庚子赔款留学基金。&b&在3000多名参考者中,力学专业只招一名。考试结果,郭永怀与钱伟长、林家翘一起以5门课超过350分的相同分数同时被录取&/b&(原本只有1个名额,后来经过叶企孙教授、饶毓泰教授的极力争取,三人被一同录取,叶企孙教授的故事,以前柴静写过)&br&&br&郭永怀因此得以漂洋过海,去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学习应用数学。1940年8月,上海,一艘驶往加拿大的“俄国皇后号”邮船上,二十几位意气风发的年轻人,留下了这张弥足珍贵的合影,&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ffa4de046dffdf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1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ffa4de046dffdf_r.jpg&&&/figure&(1940年8月,中国第七届留英公费生在俄国皇后号邮轮上。后排右3郭永怀,前排左1林家翘,前排左5钱伟长,后排左2段学复,他们中有不少后来成为扬名世界的科学巨匠,其中就有这三位。)&br&&br&郭永怀和钱伟长、林家翘这三个年轻人,都进入了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应用数学系,并且三人仅花了半年时间,就同时拿下了硕士学位,这样的学生让当时的数学系主任J. L. Synge教授赞叹了许多年:“想不到中国有这样出色的人才,他们是我一生中很少遇到的优秀青年学者。” &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1c5c227e432bb4ccf373af_b.jpg& data-rawwidth=&350& data-rawheight=&47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0&&&/figure&(年轻时候的郭先生)&br&在加拿大完成了学业后,郭永怀1941年5月,郭永怀进入加州理工大学。师从素有“航空之父”之称的流体力学大师冯·卡门(von Karman),研习空气动力学。在这里,他遇到了之后影响他一生的知己师兄——钱学森。比起活跃的钱学森,郭永怀像个害羞的大男孩,所以钱学森最喜欢做的就是开车带着这个小师弟去兜风。据说当时,开学开车接郭永怀到加州理工的也是钱学森。&br&&br&郭永怀的PhD论文选择的是当时最有挑战性的“跨声速流动研究”,并在1945年一举拿到了博士学位。钱学森对这位小师弟赞叹不已,他说:&br&&blockquote&“郭永怀博士论文找了一个谁也不想沾边的题目,但他孜孜不倦地干,得到的结果出人意料。”&/blockquote&随后,导师冯·卡门(von Karman)的大弟子威廉姆·西尔斯(W. R. Sears)在康奈尔大学创办航空研究院。导师冯·卡门对威廉姆说:“你就让郭永怀就跟你一块到那去好啦。”于是郭永怀因此成为了康奈尔大学的航空研究院的创立者之一。&br&&br&不过郭永怀没有车,也没有什么钱,去康奈尔大学看来路途要一顿舟车劳顿了。这时候,豪爽的大师哥钱学森一拍胸脯,他刚要去麻省理工MIT任教:“我有车,送你一程嘛!”于是他就开着车,两个年轻人一路穿越大半个美国,自西向东,从阳光加州一路3000多公里开到波士顿。&br&&br&这段经历目前资料里几乎都没有提及和描写,但是你可以想象到,这是何等美好的时光。两个热爱科学意气风发的年轻人,一路向东,像《摩托日记》一样,一路浏览美国大好风光。没有比此间的少年更美好的时光了了。就像杜甫写的《酒中八仙》写的那种美好:&br&&blockquote&“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blockquote&钱学森自己在《写在郭永怀文集后的话》中这么写:&br&&blockquote&“相隔近3000多公里他和我就驾车旅行,有这样知己的同游,是难得的,当他到了康奈尔而留下来,我还要一个人驾车继续东行到麻省理工学院时,我感到有点孤单。”&/blockquote&千金易得,知己难求。&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9ebd742ef7f091dca1eec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5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9ebd742ef7f091dca1eec_r.jpg&&&/figure&(郭永怀与李佩女士在美国家门口)&br&随后郭永怀在康纳尔大学尽情挥洒才华,在这里也结识了他的妻子李佩先生,由于我不是学物理的不是太懂,就引用下官方资料:&br&&blockquote&50年代是高超声速空气动力学研究的活跃时期,郭永怀在这个新的、重要的研究领域中做了大量工作。郭永怀的研究直接为科学界突破声障而来,并为此一跃成为康奈尔大学航空院的三大支柱之一,他为此还创造性地开辟了一种全新的计算方法,钱学森把这种方法命名为“PLK法”,其中的K指的就是郭永怀&br&&/blockquot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fd26f95b8dbee_b.jpg& data-rawwidth=&581& data-rawheight=&30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1&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fd26f95b8dbee_r.jpg&&&/figure&(日,郭永怀在Langley航空实验室。第一排:右4冯卡门,左2钱学森,第3排:左2郭永怀)&br&&br&随后的历史又风云突变,新中国建立、朝鲜战争。&br&&blockquote&1953年8月,中美继签定朝鲜停战协定后在日内瓦举行大使级会谈。经过中国政府的努力,美国政府不久被迫把禁止中国学者出境的禁令取消,但以“维护国家安全”为由设置种种障碍。&br&&/blockquote&&br&郭永怀的婚后的生活平静而简单,有一天,大师哥钱学森又开着车他的那辆车来到康奈尔大学,找他的郭永怀小师弟,其实此时郭永怀应该已经是教授了。大师哥脸色很难看,因为美国政府一而再再而三捣乱,拒绝他的回国签证,有国不能回,TNND岂有此理!!直肠子的大师哥钱学森满腔怒火,郭永怀是个温婉安静的人,拍拍大师哥的肩膀让他再等等,因为郭永怀的心中,也有一个回国梦。&br&&blockquote&郭永怀研究的学科经常能接触一些机密资料,美国方面让他填写一张表,上面有一项内容便是“如果发生战争,是否愿意为美国服兵役”?如果不同意便会失去涉密资格,但郭永怀毫不犹豫地填了“否”。&/blockquote&熟悉历史的你可能会知道,1955年,中美大使级会议达成侨民可自由回国的协议后。1955年,钱学森大师哥终于突破重重阻力回到了国内,大师哥远隔重洋不断写给小师弟写信——&b&快来快来!!这里是科学家的乐园!!快来!快来!带人来!带书来!!!快来!快来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我们给你已经准备好了办公室和住房!离我家也很近!!我们是邻居了!你来的话可以带计算机,哦!电冰箱也可以带!北京夏天有点热!!&/b&&br&&br&郭永怀手里还有一个答应了威廉姆·西尔斯做的一项研究工作,郭永怀重情重义,所以心中虽然汹涌澎湃,需要等1年才能回国。不过他的回国心一旦显露,就有许多黑衣人来找他了,郭永怀家附近突然有许多陌生人出没。&br&&blockquote&李佩:他就一叫门,我一开门,他说我是移民局的,就说我来找你谈谈话,结果他就跟我谈了半天话,他还拿了一个录音机,结果他那个录音机失灵,所以根本我跟他谈的话根本他就没有录上。&/blockquot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4bb3c7c99d4785efcee8e70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54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4bb3c7c99d4785efcee8e70_r.jpg&&&/figure&这是1956年,威廉姆·西尔斯(W.R.Sears)和康奈尔大学同事们送别郭永怀的野餐会照片,在这次野餐会上,一向恬静沉默郭永怀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他高喊着,把自己尚未发表的论文手稿全部一页一页扔进了炭火堆,在场所有人都惊呆了,郭永怀此举是为了不让移民局再有借口不让他回国,夫人李佩也感到无比惋惜,郭永怀却说:&b&没关系,知识都在科学家的脑袋中,他们拿不走。&/b&&br&&br&1956年秋,郭永怀夫妇乘坐的“克里弗兰总统号”邮轮慢慢离开港口,美国——这个生活了16年的异乡慢慢从视野中消退。他们将经由日本回国。回到了阔别16年的中国。据说,他们看到中国的第一眼,是灰色的海岸线上一些零散着的灰色的石头房子,那里是日后的深圳,抵达中国后毛主席亲自接见了他。&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ee585ace824e3b47a309d3e6ab77d501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ee585ace824e3b47a309d3e6ab77d501_r.jpg&&&/figure&(郭永怀在力学所办公室)&br&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应该说还算幸运,年被认为是新中国建设的黄金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大师哥钱学森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小师弟郭永怀和钱伟长担任副所长。他们使力学研究所很快成长起来。大师哥钱学森性格爽朗大刀阔斧,小师弟郭永怀文静细腻,他们的合作亲密无间,后来被人用一种娱乐明星一样的明星组合来称呼他们这个科学男神二人组:&b&冯卡门Brothers(冯卡门兄弟)&/b&&br&&br&1959年6月,苏联毛熊单方面突然致函中共中央,拒绝向中国提供原子弹的数学模型和技术资料,并撤走所有技术和专家。1960年3月的一天,后来被称之为中国原子弹之父的钱三强突然上门来找郭永怀,俩人走进书房,门一关,足足谈了三个小时。走时两个人兴奋无比。原来大师哥钱学森把小师弟郭永怀拍胸脯120%强力推荐给钱三强,让他要他承担自主研发原子弹的力学保障工作。(钱学森先生贡献主要是导弹跟人造卫星),大师哥可以说是力排众议推荐小师弟的,因为小师弟郭永怀的专业和原子能没有关系。&br&&blockquote&谈庆明(中科力学所研究员):党中央去征求钱学森意见,我们要发展原子弹,你有什么意见,他当时就说我毫不犹豫地推荐郭永怀去。这个问题对我们来讲是一个问号,因为郭永怀在美国学的是空气动力学,他没有摸过原子弹,美国人也是绝密的,苏联也是绝密的,他怎么懂啊。那么钱先生用了四个字毫不犹豫,实践证明他担当了这四个字,他解决了问题。&/blockquote&正是这一次拜访,郭永怀的名字和中国原子弹联系到了一起。105名专家学者组成了一支特殊的队伍,郭永怀正式受命担任九院副院长,负责原子弹的理论探索和研制工作。这样他和实验物理学家王淦昌,理论物理学家彭桓武一起,组成了中国核武器研究最初的三大支柱。&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7f714be6ccbe84d6c901f76f0839fd12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7f714be6ccbe84d6c901f76f0839fd12_r.jpg&&&/figure&(60年代,查看爆炸成型实验结果,右1郭永怀,右2钱学森)&br&最开始郭永怀要经常往返大西北和北京,和夫人李佩也没多少团聚时间,所以有时候回来晚了,夫人睡着了,他就自己在自己的小手提箱里装点衣服就离开了。&br&&br&随后到了核武器研制的关键时刻,1963年国家决定把郭永怀和北京的专业研究队伍直接迁往青海核武器研制基地。那个基地可以真的说的是穷山恶水鸟不拉屎啊!!这个基地位于海拔3800多米的高原地区,气侯变化无常,冬季最低气温零下40度。别说鸟了,试验现场荒凉的寸草不生。加上缺氧和当时物质匮乏,许多研究人员都营养不良高原浮肿,50岁的郭永怀因此显得特别苍老,满头白发。&br&&blockquote&爆轰物理实验,是突破原子弹技术的重要一环,为了取得满意爆炸模型,郭永怀带领队员反复试验,甚至自己跑到帐篷去搅拌炸药。在多次试验后,郭永怀提出了两路并进,最后择优的办法,一举为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确定了最佳方案,这种方案后来被应用于中国整个第一代武器研制过程。(原子弹外面需要炸药引爆)&br&&/blockquot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80b6e48fc4c7a18deba2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29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80b6e48fc4c7a18deba2_r.jpg&&&/figure&(1964年10月第1颗原子弹爆炸前夕,试验指挥部领导与专家合影,左4郭永怀,左5彭恒武,左6王淦昌,左7朱光亚,左8张爱萍,右1邓稼先)&br&&br&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装置爆炸试验取得圆满成功,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成功。当蘑菇云升起,全体工作人员一片沸腾,但郭永怀却啪嗒瘫晕在试验现场,他实在太累了身边工作人员把他架到临时帐篷里的铁皮床上。带着傲人的成果,他们坐飞机回到北京,哎呀,两手空空可不行,他们带了好多好多哈密瓜给北京的元帅首长们,无名的英雄们受到了不能公开的热烈欢迎。&br&&blockquote&邵春贵:爆炸了以后,我们去接他,到西郊机场去接他们,他们都坐一架飞机回来。带好多哈密瓜,叶剑英都去接,元帅们都去接,都到机场去了,下来握手,那都知道爆炸成功了嘛。&/blockquote&随后郭永怀的目标就是我国第一颗导弹热核武器发射试验。&br&时间过得飞快,由于是倒叙写这个故事,我们知道,时间的指针,终于要到那一天——日。&br&&br&在苍茫无人知的青海基地整整呆了两个多月的郭永怀,在试验中发现了一个重要线索。他要急着赶回北京,把这个新得到的数据带到北京。同事们劝他:“晚上不安全,您就明天去吧。”郭永怀笑笑说:“晚上好,睡一觉就到了。”&br&&br&从青海没有飞机,需要赶到兰州,那里才有机场,他叫人赶紧联系飞机,在兰州换乘飞机的间隙里,他还认真地听取了课题组人员的情况汇报。夜幕降临了,郭永怀终于觉得能休息了,于是登上了飞往北京的飞机。&br&&br&郭永怀的确在飞机上睡了挺多时间,他太累了,兰州飞往北京需要几个小时。天空从漫天星斗的藏青色的蓝天,慢慢从东边泛起鱼肚白。即将要降落北京机场。看来这一趟还是很顺利的,中途也没遇到什么气流。飞机开始降落,起落架落下,飞行员开始降低高度。2000米、1000米、500米。然而在离地面400多米的时候,飞机突然失去了平衡,开始猛地坠落。飞机从400米高空坠落的时间只有大概不到10秒,完全没有任何让人反应的时间。&br&根据后来这位唯一的重伤生还者回忆,在飞机开始剧烈晃动的时候,他只听到郭永怀大喊:&b&“我的文件!我的文件!!”&/b&随后这位生还者便失去了意识。&br&如果以后有机会把这个故事排成拍电影,真的难以想象,仅仅10秒之内,郭永怀是怎么做出这个决定的,也不知小战士当时是否害怕。&br&但是他们就做了这一个令人动容的决定。&br&&br&尽管周恩来总理下令彻查这次空难事件,但是至今是个谜团,没有答案。胡适说,郭永怀是个对政治毫无兴趣的人,据他的同僚说,1964年(sorry,原先错写成了1958年),毛主席接见了研究所的科学家,许多人都激动的上前和主席握手,郭永怀傻乎乎的站在原地憨厚的笑。&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63ac5dabb2ecc_b.jpg& data-rawwidth=&337& data-rawheight=&45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37&&&/figure&在中科院力学所中的一个清静的小院子里,竖立着郭永怀的塑像,这是是1989年建的,当时一个小插曲是,郭永怀由于工作性质,很少留下照片,所以为他建雕塑的时候,竟然没能找到一个他的正面近照。好在雕刻师功夫了得,只做了少量修改,便完美呈现了郭永怀先生生前的样子,根据他的学生们说:对!郭老师就是这个样子的!&br&(更新,sorry,有朋友指出这张图是中科大的郭永怀先生的雕塑,中科院力学所的雕塑应该是下面这张)&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8c996dc6e22c9befbd5b5adb_b.jpg& data-rawwidth=&455& data-rawheight=&55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5&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8c996dc6e22c9befbd5b5adb_r.jpg&&&/figure&(雕塑题目:郭永怀 雕塑作者:李祯祥 建设地点: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br&&br&但是与其他塑像不同的是,郭永怀先生的塑像下安放着两个人的骨灰。&br&&blockquote&李佩:我不是把郭永怀的骨灰盒给挪到力学所,原来他不是在八宝山的一个四室,也不是什么室里头,有他一个地方,就把那个小牟的骨灰,就搁在另外一个地方。那个时候他的学生已经给他搞了一个塑像,我说就在这个塑像的下面,就给他挖一个穴,就把小牟的也搁在一块,因为小牟也是为着跟着他,所以才牺牲的。&br&&/blockquote&&br&&b&参考资料:&/b&&br&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的郭永怀纪念网站&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kepu.net.cn/gb/kpdt/gb/special/_gyh/index.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kepu.net.cn/gb/kpdt/gb/&/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ecial/_gyh/index.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br&凤凰卫视日《我的中国心》对李佩先生和郭永怀先生的专题节目&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news.ifeng.com/history/phtv/wdzgx/detail_/.s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news.ifeng.com/history/&/span&&span class=&invisible&&phtv/wdzgx/detail_/.s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news.xinhuanet.com/politics//c_.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风骨先生—专访“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烈士夫人李佩&/a&&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sd.xinhuanet.com/sdsq//content_3636356.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郭永怀:&两弹&元勋&/a&&br&力学家风采:鸿雁传书寄深情——记钱学森与郭永怀的深厚情谊&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log.sina.com.cn/s/blog_4991bfd801000clp.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怀念中国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a&&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tv.cntv.cn/video/Cfbb393f5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大家》
郭永怀 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a&&br&&b&PS下:&/b&&br&其实关于郭先生的资料,由于他工作的原因,目前发布出来的都是官方文章,所以能做的只能从官方文章里找出一点点线索,因为李佩先生采访中也说了,关于郭永怀先生到底怎么死的,也是最近几年才从报道里知道,之前连她夫人都不知道他空难的细节。包括郭先生工作到底做什么,也不曾对夫人提及,核爆炸后李佩其实只知道那一天郭老特别开心,请朋友到家里吃饭,问他为什么这么开心,他也是只字不提,之前是完全不知道的。包括到底飞机失事在北京的西郊机场还是首都机场依然至今是个谜团,只能说关于他老人家的研究,目前来说基本90%都是找不到资料的,连回忆录和关于他的书籍都没有。包括唯一的那个生还者也是谜团,有的资料说没有生还者,但是在2011年中科院研究生院新生演讲上,却提到了“生还者”的证词。&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cas.cn/xw/zyxw/yw/2457.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牢记责任 勇于奉献——中科院研究生院2011级开学典礼侧记----中国科学院&/a&&br&总之,资料十分有限,希望在未来几十年,几百年,关于这些英雄的故事能够终于从历史里浮现出来,更全面的让大家知道。
一看到这个问题……内心一震,因为有一个四十五十年前的中国科学家空难的故事,在我知道后永远都忘记不了。虽然和题目有点不完全一致,还是想把这个事情讲给大家听。 如果你在北京呆过,就知道冬天的北京冷的瘆人,北京的冬天给人的感觉是惨白惨白的,有种…
&p&下次再遇到拿这个说事儿的,把下面这段给他/她念一遍。&/p&&p&=&br&周总理对格瓦拉的评价 (节选自 周恩来《在外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日)&/p&&p&现在日本学生的思潮还是复杂的,有托派思想,有格瓦拉派的“游击焦点”或“游击中心”的思想。 所谓格瓦拉的“游击中心”,就是跑到那里放一把火就走。就象我们的盲动主义似的,脱离群众,没有党的领导。这种思想,在世界上相当一部分群众中有影响,我们过去没有注意。这一年各方面来的人多一点,谈一谈,才发现了。&/p&&p&格瓦拉跟卡斯特罗在某些问题上有点不同意见,但基本上他们是一致的。古巴的武装斗争成功是带有偶然性的。当然有群众,没有群众,他也不能成功。由于当时反动独裁统治很厉害,群众非常反对,而且美帝没有意料到那个地方会被武装的小队伍夺取政权,所以,是个偶然性的胜利。他们不是依靠长期坚持武装斗争,建立农村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来逐步取得胜利的。那个地方小,不可能时间搞得那么长,美国在那里还有关塔那摩军事基地。但是,自从这个偶然性胜利以后,他们又想在拉丁美洲到处用这种方式推翻亲美政权。格瓦拉就跑到国外去搞这一套。首先跑到非洲的大刚果,过去叫做刚果(利奥波德维尔),现在叫刚果(金沙萨)。那个地方有武装斗争。在卢蒙巴牺牲以后,基赞加又不行,剩下的一些游击队,有的在北部,有的在东部。东部靠近坦桑尼亚那里有一个指挥的人,到过中国,见过毛主席,名字叫米都迪迪,是很坚强的一个人,一直在东部搞游击战争。结果格瓦拉跑进去了,经过坦桑尼亚,搞了一百多个人都是正规化的。跟他的日记上与的差不多,到一个地方,过的还是西方生活,吃牛奶,吃罐头。人家是农业国,不是吃罐头的,所以吃完了就成问题了。 &/p&&p&《格瓦拉日记》我们国内有没有翻成中文?(耿飚:有,印了一些),很值得大家看一看。你们做外事工作的,当人家给你扯起格瓦拉的“游击中心”时,你不懂得不好,看一看那本书就懂得了。那上面有卡斯特罗的序言。格瓦拉在刚果(金)东部的时候,带了一百多人,他不是帮助人家打游击。而是把游击队集中起来,对抗刚果的雇佣军,打阵地战。雇佣军有美帝、比利时等几个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本来刚果的游击打了两年多,很有成绩。格瓦拉一去,就把人家的军队集中起来,脱离群众,打阵地战。他曾通过我们驻坦桑使馆,送了一封信给我,上头有格瓦拉的签名,我不大清楚,格瓦拉怎么从坦桑尼亚到了刚果。他在信中,提出要什么东西。很奇怪,要一个很大的广播电台,要使整个非洲,连美洲都可以听到。游击战争怎么能用这样大的电台?想法不对头,我没理他。后来,我们驻坦桑尼亚使馆证明,他们从那里撤退了。怎么撤的呢?因为阵地守不住了,要分散,背靠着湖,米都迪迪想从湖里绕路撤走,结果落水淹死了,牺牲了很好的一个游击英雄。而格瓦拉坐船回到了坦桑尼亚,走掉了,给人家惹了一场祸,使人家遭到了失败。&/p&&p&格瓦拉离开刚果,回到古巴,后又转到玻利维亚山地,从阿根廷那边带来了一批古巴人、阿根廷人,也有一些玻利维亚人。完全是搞盲动主义,不找群众,甚至把群众抓起来做俘虏,怕人家走漏消息。武器没地方存,存在山洞里。这样怎么能发动游击战争? 虽然格瓦拉会西班牙文,到处可以用,但毕竟在本地没有群众基础。他每天都有日记,写得一清二楚,就是采取大烧、大杀,脱离群众最后被俘,反动派把他杀了,因此,全世界都闻名了。后来,卡斯特罗得到他留下的日记,还给他写了一个序言。“游击中心”,外国字叫“游击焦点”,主张到处点火。我们说“星星之火”是可以燎原的,但必须那个地方有了燎原之势,才能燎原。他们认为不管有无条件,只要放一把火就可以烧起来,这完全是冒险主义和拼命主义。其结果是游击队员一个个牺牲了,最后他自己被杀。&/p&&p&我国革命过去有盲动主义血的教训,有战争的失败经验教育我们。拉丁美洲人民没有这个经验,他们觉得格瓦拉是个英雄。我见到智利的一位朋友,他跟我说,他没想到在他儿子的房子里挂了两个像,一个是毛主席的像,一个是格瓦拉的像,进去一看,使他大吃一惊,后来他发现,智利农村这样的情况很多。现在我们知道,不止拉丁美洲,甚至非洲、日本都有这种情况,不但挂毛主席的像,也挂格瓦拉的像。青年就是崇拜英雄嘛。知识分子开始辨别不清,尤其在初期找出路的时候,各种想法都有。我们搞了二十二年的武装斗争,艰苦奋斗,经过万里长征才取得了胜利。他们想点把火就一举成功。所以,他们就看不到格瓦拉失败的教训,而觉得他是一个“英雄”。&/p&
下次再遇到拿这个说事儿的,把下面这段给他/她念一遍。= 周总理对格瓦拉的评价 (节选自 周恩来《在外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日)现在日本学生的思潮还是复杂的,有托派思想,有格瓦拉派的“游击焦点”或“游击中心”的思想。 所谓格瓦拉的“游击…
&p&日9:22 AM 更新:&/p&&p&一夜醒来,关注翻了数倍。令我不胜惊喜之余,感受到一丝心悸。评论区,大家讨论纷纷,得出了许多悲剧意味的结论,发了诸多负能量的感慨。&/p&&p&坦白讲,我对“正能量”持保守怀疑,总认为那是以点带面的自我欺骗,大多只是蒙蔽双眼的致幻剂。但是,引发这么多的负面思考也远非我本意。&/p&&p&文革的惨剧有目共睹,无须赘述。但是,由此认为中华民族盘踞着无可救药的劣根性,我认为这个结论是太过武断的。我更愿意相信,特殊时期,人们只是被裹挟进了“路西法效应”的魔咒。&/p&&p&书中一个男孩的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原本是同情受批判者的,可是当鞭子一下一下的抽过,全场响起一声声呐喊,声音愈来愈大,愈齐,愈鼓动人心。拳头一齐向前挥,身子一齐向前倾,上千人都一个姿势。小男孩不知不觉也跟着挥拳喊打,真情绪来了,仇恨来了。一时热血沸腾,义愤填膺。&/p&&p&这是人类的通性,《乌合之众》里说得明白:当一个个体进入到群体之中,尤其是在“广场效应”的大气压下,他就已经不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想,这才是每一个个体和群体都应该警惕的危险信号。&/p&&p&《一百个人的十年》已经解禁,书店有售,网上也可以下载或购买电子版(如有需要,可以私信像我索取PC端的EXE版本。仅作浏览之需,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下面援引的几段文字,只是书中一个章节节选的几个段落。这些情节在书中只是稀松平常,更大更深远的灾难都得到了昭示和昭雪。文革中,所有“人之为人”的美好品质,都被践踏得恍若烂泥。它是肉体的屠杀,更是精神的虐杀。有人他杀,有人自杀;有人杀了自己的父亲,有人错怪了父亲的一整个生命;有人眼看着天空的塌陷,却依然用自己的脊梁撑起了它的一角;有人把自己化成凄烈的月光,只为了证明太阳的存在。&/p&&p&命运并不会饶过谁,它就像一片乌云,不知何时就飘到了你的头顶。&/p&&p&我喜欢加缪的《鼠疫》。它让我看到,即使灾难降临,即使不幸的火种蔓延大地,人仍然有机会、有权利做一个正向放大的人。只是,文革不同于鼠疫,它是人为的,是一派踩着另一派攀爬的人的斗争。&/p&&p&乔治奥威尔说:“一切成立的前提,是承认一加一等于二。”作为基础的常识和普世价值得到认同,是这个世界正常运行的地基。当严重扭曲常识的教条像暴雨一样袭来,不管是淋在雨中还是避在屋檐,请保持身躯的正向直立,哪怕一时无法辨明是非曲直,也万万不要盲目持起大刀和长矛,嚯嚯然向无辜者砍去。就算这些教条发自伟人之口,就算它被包装得如金似玉。&/p&&p&最后,希望这段文字和这本书带给你收获。希望把对苦难的悲悯化作对身边人的温柔。希望生活善待每一个无愧良心的人。如果——仅仅只是如果——文革一般的灾难再次来临,希望你不要做掀动巨浪的暗涌,希望你不要做巨浪里的一滴水或一粒沙,希望巨浪的毒液没有溅到你身上——就跑吧,带上爱的人,逆着巨浪袭来的方向,越远越好。&/p&&p&我最希望的,是在每一个平凡而安稳的日子里,清晨的阳光厚颜无耻地爬上你的脸庞,然后,你微笑着向它还礼。&/p&&br&&br&—————————————分割线:以下是原文——————————————&br&&br&我是认真的:&br&&u&操纵他人人性里的恶,或者利用他人的无知,来胡作非为、达成私欲。&/u&&br&&br&不知道题主有没有听说过&b&文革期间的“63号监狱”&/b&?&br&&br&以下内容节选自冯骥才先生的《一百个人的十年》,主要对“63号监狱”的暴行做一些补充:&br&&br&&blockquote&六八年,&文革&清队期间,中国北方某大城市一座赫赫有名的大工厂,建造起一所纳粹集中营式的非法监狱,号称63号。许许多多知识分子和干部在里边受到惨无人道的迫害。十年后,粉碎&四人帮&不久,它曾经一度被揭露出来,并举办展览,昭示给世人。&b&其稀世罕见的酷刑、残忍暴虐的程度,森严绝密的组织手段,惊骇一时。&/b&如今这展览早已撤除,遗址也荡然无存,当笔者走访当年63号的侥幸生还的幸存者时,仍不敢相信这是仅仅十几年前中华大地发生的事实。一个号称有五千年文明的古国,它疯狂起来竟然胜过史前期的野蛮。而这些幸存者回首往事,余悸犹在。心灵的伤口依然流血并暴露在外。&/blockquote&&br&&blockquote&我敢说63号比法西斯还法西斯。有的刑罚法西斯也没有。比如一种'旱鸭凫水',是叫人趴在地上,用铁刷子刷脚心,又疼又痒,受不了呀,胳膊腿一动,很像鸭子凫水,所以叫'旱鸭凫水'。还有一种'肛门吸烟',拿根烟点着立在地上,叫人脱下裤子,把肛门对准烟头坐进去。&/blockquote&&br&&blockquote&每天早晨把一个油漆桶放在过道,叫他们一个个来上厕所。可刚坐在尿桶上,看守就喊:'起来!'大便只给两分钟。63号里臭虫多得吓人,有个人咬得睡不着,我一次帮他就逮了一百多个臭虫。但63号不准灭臭虫,臭虫也是他们折磨人的天然工具。&/blockquote&&br&&blockquote&他脾气很暴,把他一顿死揍打到铺底下,他还是不服,就用铁丝捆在椅子上,拿钢钎子绞紧,铁丝一直煞到肉里。直到现在洗澡时还能看到他腿上给铁丝勒过的很深的道儿。&b&那些看守还用小木棍敲他的生殖器,打得哗哗流血,留下后遗症,没有性,打坏了&/b&……工人都这么打,更甭提那些知识分子了。&/blockquote&&br&&blockquote&一天二十四小时,他们想什么时候用刑,就拉出一个人来,整得鬼哭狼嚎。他们怕外边的人听见声音,就放唱片。有架老式手摇留声机,总是那块唱片,样板戏《红灯记》铁梅唱的那段。&b&只要铁梅一唱,不知谁又受刑了。&/b&现在又兴唱样板戏了,我一听耳朵就响起那些惨叫。&/blockquote&&br&&blockquote&工程师,七十多岁,给弄到外边冻了一天一夜病倒,昏迷不醒。看守们穿上白大褂定进他的屋于,说自己是被请来的医生。两个人把他举起来在空中飞快旋转,说是请他'坐飞机',问他'美不美?'再把他扔在地上'做按摩'就是用脚乱踩……有一次,看守叫那些被整的人斗他,这叫'老黑斗老黑'。我亲眼瞅着他一条胳膊啷当着,像假的,样子很怪。这人后来神经有点不正常,屋里有屎有尿,极臭。看守叫我给他洗个操,满身全是黑泥痂!我这才发现,&b&他那条胳膊原来是脱臼了。也没人给他治,一直到死胳膊都是啷当着&/b&……&/blockquote&&br&&blockquote&有两个小青年最凶,&b&他俩把我举起来,一个抓住头,一个抓住脚,像拧洗过的床单那样拧,全身骨节都要折了。&/b&那么疼,疼得我一喊,他们就打开留声机放唱片,把声音放得特别大,好压过我的喊声。&/blockquote&&br&&blockquote&老刘死那时,火葬场不给烧,是63号那帮人架劈柴烧的。然后钉个盒子,把骨灰放在里边。有一天他们来了,拿个白布包儿,对我说:&他死有余辜!&打开包,把盒子扔在地上,是老刘!我一下瘫在地上,就喊:&救命呀--&&/blockquote&&br&&blockquote&老钱一次给四条绳子拴在手腕和脚腕上,拉在四个墙角上,吊起来打。那些打手们打完他就去喝酒,一帮人全喝醉,把他忘了,等酒醒了回来,发现他四肢全弯着,抽缩一起,摘下来一看,人已经死了。这就是他们说的&工伤死亡&!&/blockquote&&b&最后,推荐阅读《一百个人的十年》。就像文中所说:在波兰马丹涅克纳粹集中营前的石碑上刻着——我们的命运是你们的警钟。&/b&
日9:22 AM 更新:一夜醒来,关注翻了数倍。令我不胜惊喜之余,感受到一丝心悸。评论区,大家讨论纷纷,得出了许多悲剧意味的结论,发了诸多负能量的感慨。坦白讲,我对“正能量”持保守怀疑,总认为那是以点带面的自我欺骗,大多只是蒙蔽双眼的致…
四大名著是浑然天成的一个系统,一点浅陋之见。&br&&br&西游记讲的是修身,告诉你孙悟空是如何被这个世界所改变的,这是一部失败的修身史。&br&&br&红楼梦讲的是齐家,告诉你一个大家族是怎么完蛋的,这是一部失败的齐家史。&br&&br&水浒传讲的是治国,告诉你一个政权是怎么完蛋的,这是一部失败的治国史。&br&&br&三国演义讲的是平天下,告诉你英雄们是怎样怀着拯救帝国的梦想,在这个世界上被碰得头破血流的,这是一部失败的平天下史。&br&&br&在四大名著中,去体会孙悟空的奋争,不甘,和妥协,并且告诫自己,我不能这样。去体会贾家的败落,朽烂,告诉自己,我们家不能这样,去体会宋江的妥协和梁山的凄凉结局,告诉自己,我们的公司,政权绝不能妥协,绝不能丧失建立之初的信念和信誉,去体会曹操和刘备的奋斗和失败,并告诉自己,我们的天下和民族不能这样,他们曾经这样过,抛弃了帝国的英雄,选择了妥协和司马氏,也接受了惨烈的教训,我们未来最好不要这样了。&br&&br&这是中国人最完美的浪漫,在宿命中努力,冒着必死的炮火前进。&br&&br&这是中国人最惨烈的过去,坚持自己,毁灭自己,坚持天下,毁灭天下。
四大名著是浑然天成的一个系统,一点浅陋之见。 西游记讲的是修身,告诉你孙悟空是如何被这个世界所改变的,这是一部失败的修身史。 红楼梦讲的是齐家,告诉你一个大家族是怎么完蛋的,这是一部失败的齐家史。 水浒传讲的是治国,告诉你一个政权是怎么完蛋…
这个问题,需要写论文了。有兴趣的,可以找我的博客看,里边有几节相关内容。&br&&br&我摘两节过来。又,百度百科里关于所谓各种唐刀的词条和解释,基本都可以不看,真要看就当小说看,别当知识点看。&br&&br&&p&&b&二,日本刀——低温冶炼、锻造和淬火技艺的颠峰之作&/b&&/p&&p&&strong&汗青&/strong&&/p&&p&日本刀,和前面所说的其他三大名刃都有所不同,无论是从材料的获取还是其锻造及热处理技术上看,它都是一种非常独特且个性鲜明的兵器。&/p&&p&自汉代起,中国的各种技术和物品开始不断流入日本,随着越来越先进的钢铁冶炼技术及造刀术的传入,刀剑制造技术在日本经过一定时间的发展后,最终在这个岛国上稳定下来,并发展成独特的日本刀制造体系。即使到现在,其与五、六百年前的日本刀体系也没太大的变化。&/p&&p&说日本刀制造,就不能不说的是制造日本刀的原材料,尤其是其中被传说得神乎其神的“玉钢”(Tahamagane),是必须要讲清楚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进一步了解日本刀的独特之处。&/p&&p&就目前掌握的资料看,学界——主要是日本学界的主流观点,大多认为中国江南一带先进的炼钢技术,约在公元6年左右开始流入日本。之后经过了一千余年的本土发展,再伴随日本遣隋使、遣唐使等带回的中国大陆隋唐刀热处理法的传来,最终形成了制造日本刀所特有的炼钢法和制刀技艺。&/p&&p&中国早期的炼钢术——炒钢法,大致有三种形式,即单室式炒炼、双室式炒炼、串联式炒炼。而从冶炼炉的构造和工艺流程上看,日本在新新刀时期前广泛采用的踏鞴(Tatara)炼钢法,冶炼炉的结构和原理实际上和中国炒钢的单室炒炼法基本就是同一种技术。&/p&&p&但中国在西汉之后,开始使用经过初步冶炼得来的生铁为原料,再以炒钢法获取钢铁原材料,不再使用直接自矿石中取得的块炼铁来锻造刀剑产品。并且中国的单室式炒炼在燃料中逐渐开始使用高温燃料——煤炭。而日本则因为地质和地理环境等问题,一直都以木炭为主要燃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们都未使用其它更理想的高温燃料,也未在这方面有大的发展,是以当时的炉火温度最高只能达到摄氏1150度左右,远不能达到摄氏1535度的纯铁熔点,虽说含有杂质的矿石熔点要比纯铁低不少,但在这么低的温度下,铁矿石依然是很难完全融化的。也因此当时的日本人为了获取理想的材料并炼去其中的杂质,在冶炼原材料上使用了表面积远大于大块矿石的砂铁,以求能更好地融化矿石,但同时炼制的时间也变得相当长,常常需要三天三夜甚至七天的不间断熔炼。&/p&&p&只是他们虽然使用的是与中国炒钢单室炒炼法差不多的冶炼炉及制造流程,但因为原料不是生铁,而是铁矿石,之后也没有再行炒炼,所以炼出来的产品还是块炼铁。&/p&&p&这种低温冶炼法炼出来的成品,是一种不规则、通体多孔呈海绵状的块状钢铁,一般称其为“海绵铁”,这和我国古代最早炼制出来的块炼铁,本质上是同一产品。&/p&&p&日本冶炼师们在冶炼时,会先把砂铁放入炼钢炉,然后加入特制的木炭,再开始进行冶炼。由于他们使用的是木炭,而不是煤炭和焦炭,所以温度受到限制,其炉温无法获得大幅度提高,这对钢材的纯度及产生的成材形状和性能,还有最终的用途,都产生了相当大也相当重要的影响。&/p&&p&日本这种踏鞴(Tatara)炼钢法,如果再细分的话,还可以分为两个分支,一种叫鉧押法(Kura),另一种为铣押法(Zuku)。&/p&&p&鉧押法是以砂铁为原料的一种炼钢法,也见于私人小型冶炼。如有些地区会采用一种名为“真砂”(Masa)的砂铁为主要材料,这种产于日本本洲西部的“中国”地区的名为“真砂”的砂铁,要比一般铁矿石所含的锰、磷等杂质少,所以炼制出来的钢材纯度比较高。&/p&&p&按照日本的有关记载,使用这种冶炼法,大约每3400贯(1)砂铁和3400贯木炭,可以炼出300贯钢,400贯生铁和250贯熟铁,其中那300贯钢,就是制造日本刀的主要材料之一“皮铁”(Kawatetsu)的原材料。&/p&&p&(1)贯:日本江户时代的重量单位。1贯=1000匁=10000分。匁旧作钱、泉,依其发音(もんめ)又作目,1匁等于今制 3.759克。&/p&&p&由此可见,日本刀用钢的出产率和产量非常低,共需大约26.7吨的原材料,才能炼制出1吨成品钢,因此即便不计算其中的人工,光是原料成本都是相当高的。事实上,这种冶炼法也确实是一种效率底下比较原始的冶炼法,单纯从生产效率上看,相当不经济,而且对木材的消耗也极其庞大。幸亏日本是个森林资源丰富的多山国家,不然的话,只怕几百年的采伐全国就要被搞成沙漠了。&/p&&p&至于铣押法(Zuku),一般为大型商业冶炼采用,冶炼工场使用的是一种叫“赤目”(Akome)砂铁原料,由于原材料和冶炼方法不同,所以铣押法得到的成品要少些,大约26.7吨的矿石和燃料,只能炼出 0.8 吨可以用于日本刀制造的成品,其产品相当于我们国古代的白口铁,其它成品还有“左下铁”、“庖丁铁”等等。能直接用于制造日本刀的另一主要原材料“芯铁”(Shintetsu) ,就大多来源于这种冶炼法。&/p&&p&这两种冶炼法,事实上其操作原理和流程都比较接近,相对而言,铣押法要略微先进些,这两种冶炼法的产品,日本称鉧铁(海绵铁)和铣铁(即我国古代的白口铁)。&/p&&p&要注意的是,在使用鉧押法冶炼完之后,得到的鉧铁并不是整块可以使用的成品,这是一种大块的品质不均匀的海绵状钢铁制成品,冶炼师需要用大锤把这种钢铁块敲碎,然后将碎块仔细地分门别类,这个时候可以直接将部分材料拿去制造日本刀,也可以进一步加工冶炼,分别得到玉钢、破面、铁滓、左下铁、庖丁铁等各种成品料再予以分别使用。这其中,可以用来制造日本刀的原材料一般不超过三种。&/p&&p&事实上,日本的这种冶炼技术,从科技进步角度看,是相当落后的。&/p&&p&综合日本本土学者的研究成果,比较一致的的观点是,日本本土冶炼技术发展大约分四个阶段,其冶炼方式、场所及刀匠使用材料之间的关系如下(其中说的高温炉,是指与之前的温度比,而并非冶金业所指的高温炼炉):&/p&&p&&b&一,原始低温野炉(自然通风)时期。&/b&这一时期大量的是私人小规模冶炼,成品为鉧铁,也就是海绵铁,作成以后需要刀匠将鉧铁拆分后使用,上古刀基本都是这一形式的产品。&/p&&p&&b&二,初期低~中温炉(吹子)时期。&/b&这一时期为私人及零散商用小规模冶炼,产品为鉧铁和铣铁,依然需要刀匠拆分后使用,这一时期为上古刀到古刀期。&/p&&p&&b&三,中期高温炉(踏鞴)时期。&/b&这一时期开始出现鉧押法大规模商业冶炼,同时产品也多样化起来,其成品有出羽钢、印可钢、千种钢等,刀匠们开始大规模使用半成品钢,也就是玉钢锻造刀剑。这种造法成为普遍形式,是自庆长新刀起及之后。&/p&&p&&b&四,后期高温炉(天秤鞴、大胴)时期。&/b&这一时期刀匠们使用的主要材料,大多为大规模商业冶炼出来的各种成品钢(造、粒、顷钢)及玉钢,新新刀时期刀产品基本都是在这一形式下制造的。&/p&&p&实际上,日本从十六世纪才开始研究用煤炭的量产冶炼高炉,到两个世纪后的1873年,正式完成使用煤炭的高温反射式精炼炉的研发,因此新新刀时期有相当部分日本刀是采用冶金业概念上的高温炼炉的产品制造的,而传统冶炼法则日趋式微、几近绝迹。也因此水心子正秀才会发起日本刀复古运动,最后成功地将传统低温冶炼和锻造法保留至今,并将传统日本刀要使用传统冶炼和锻造这一概念也基本固定了下来。&/p&&p&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前两个时期里,刀匠们使用的原材料中,有相当部分是外来钢铁产品,即日本所谓的“舶载铁”,品种主要是中国的炒钢、灌钢产品,也有部分印度钢和南蛮铁(主要为欧洲产品,也有部分是中国产品,南蛮铁这个概念其实是个很不精确的称谓)等等。而后两个时期的刀匠们虽然主要以本土产的钢铁原料为主,但上述的这些外来钢铁产品,自上古刀到新新刀时期,日本刀匠们是一直都有使用的,不过是数量多少而已。&/p&&p&海绵铁这种比较原始的冶炼产品虽然有很多缺点,但也有一个特殊之处,那就是可以同时炼出钢和生、熟铁。&/p&&p&在中国,因为这种块炼铁产品所含的杂质较多同时又成分复杂,使用很不方便,所以最后被逐步淘汰。&/p&&p&而日本的刀匠们,因为燃料和一些其它原因的限制,在无奈之下只能最大程度地去利用这种特性,他们因此开始将不同成分的材料运用于刀具的不同部位上,同时不断改进锻造技术,从而找出了一种几乎可说是使用这种成分复杂的原始块炼铁的最好方法,并一直流传至今,最后甚至将其发展到了如果不是使用以这种方法获取的原材料制造的刀,就不是传统日本刀的地步。&/p&&p&不得不说,日本人性格中那种无论什么都力图极致和完美的精神,在这里起到了极大的作用。&/p&&p&用低温锻造技术制造的产品,最关键的是它在经过热处理后,能够拥有日本人努力追求的那种变化多端而又美丽的地铁和刃文。可以这样说,日本刀自原材料的获取到其打造成形的过程,是一种把低温冶炼和锻造、热处理技术都发挥到了极致的工艺。&/p&&p&然而这种制造方法的缺点也是明显的,那就是成本相当高昂,并且由于材料性能和制造过程的特殊性导致很不容易控制成品形状,这使得其对锻造工艺的要求非常高,期间全靠个人经验,因此非常不容易普及,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刀匠,其过程非常长也非常困难。&/p&&p&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日本刀弧度的产生,就与一般刀具完全不同。&/p&&p&使用高温炉锻造,钢材更易被打造成需要的各种形状,这是它的优点之一。世界其他地区的兵器,尤其是刀剑,其弧度基本都是打造出来的,而日本刀则不然。&/p&&p&日本刀弧度的形成,绝大部分原因是因为使用不同成分材料合成的刀身,其各部位张力不一样、在淬火时收缩比也不一样而自然形成的,并非全是直接打造出来的。所以日本刀会在淬火之后,采取回火工艺,这种回火对材料本身的硬度、强度和韧性改变不大,主要作用地是为了避免淬火形变及烧刃时因高温产生的内应力,一般回火温度在200度左右,如果温度过高,会出现不可逆的第一类回火脆性导致品质大幅度下降而成为废品。&/p&&p&回火的重要性,我有个具体事例可以很直观地证明。&/p&&p&有次我造了一柄小直刀,做完敷土烧刃后,因为有其它事,就先放下了,再后来不知怎么地大家都忘记了回火这事,直接进入研磨程序。&/p&&p&结果是我们的研磨师郑晓重在研磨的过程中,刀刃区的内应力开始表现出来。一天半夜,郑晓重给我来了个电话,说他在研磨刃尖部位时,发现了一个致命损伤——刃切。&/p&&p&就这么这一点点疏忽,导致了这件作品彻底报废。&/p&&p&另外,折叠锻打的时间长短和次数,会影响到含碳量,由于这一原因,传统日本刀的“折返锻炼”工艺有着相当严格的次数限制。&/p&&p&在古代,是没有任何仪器可以得到“折返锻炼”次数对含碳量影响这一数据的,因此这一过程的掌控只能依赖于经验和技术,掌握最合适的“折返锻炼”次数,是一名优秀刀匠所必须掌握的经验和技能。&/p&&p&所以这种制造工艺,对制造者的经验和技术要求变得非常高。尤其在钢铁折叠次数有严格限制的情况下,制造者必须在一定时间和折叠锻打次数内,获得自己所需要的刀身状态,此刻刀匠眼中直接看见的并非是最终的成品形状,真正的成品形状必须在淬火之后才能看见,所以光是这一段工艺流程内对制造者的经验和技术要求之高,就已相当苛刻,由此可见打造日本刀所需的技艺之高。&/p&&p&也因此在日本刀制造中,以独特的踏鞴低温炼钢法炼制的原材料获得,是至关重要的。而要使用踏鞴低温炼钢法得到这些特定的材料,又需要日本一些特定地区生产的、成分比较特殊的如“真砂”和“赤目”这样的铁砂。日本刀匠们正是在长期使用这些低温炼钢产品的过程中,依据经验掌握了最合适的使用方法,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锻造体系,所以想要以日本传统技术制造出真正传统意义上的日本刀,特定的原材料和踏鞴炼钢法是很重要的两个基础条件。&/p&&p&这也是日本刀能独步世界,与“乌兹”、“大马士革”、“克力士”等制刀系并列,成为世界上一大独立制刀体系的重要原因之一。&/p&&p&基于以上所述的这些原因,严格地来讲,并非凡是出产于日本、形状符合传统武士刀标准的刀,就可以叫“日本刀”的。真正可以称为“日本刀”的作品,有其特殊的要求和含义在内。&/p&&p&传统意义上的日本刀,除了要符合形制和其他方面一些硬性标准外(如区别“太刀”和“刀”等这些种类的传统定性标准),最基本的几条就是——如果它使用的不是以传统冶炼手法得到的日本刀原材料、不是采用传统炼炉打造、不是采取传统的热处理淬火工艺,那么不管其他标准符合与否,都不能算是真正传统意义上的“日本刀”。&/p&&p&换句话说,如果你拿高温冶炼得到的成品钢材去打造一把刀,哪怕形制和工艺都没问题,日本人也不会承认这是日本刀的。&/p&&p&例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军国主义分子曾使用现代工艺,使用高温炼炉及现代钢材大量生产军刀,这种其使用现代高温成品钢原料以大工业流水工艺量产的刀,一般都按标记型号被直接称为“XX式军刀”,如九五式、三二乙等,日本人则称呼其为“Gunto”,以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日本刀。值得注意的这其中一些型号的特注型,以及相当部分的九八式军刀,是以传统日本刀刀条加装军刀外装的,有相当部分是古刀、新刀、新新刀,并非机制刀。&/p&&p&这种新造机制量产军刀,在日本人看来其本身不具备艺术和文化价值,只有历史文本价值,所以按照当代日本法律,这类刀概属要销毁的违禁物品,不属文物范畴,一旦发现将直接切断进行销毁。而在日本刀业界和流通领域(譬如古董刀商店)及真正的日本刀收藏者中,这种量产军刀俗称之一就是“铁棒”,于此可略见大家对其所持的态度。&/p&&p&不过收藏日本军刀的绝大部分收藏者,都是因为看重其文物意义而进行收藏,如在中国民间及各种博物馆内,就有不少此类藏品。位于我国首都北京的中国军事博物馆内,就有着相当数量在抗战时期缴获日本军刀藏品,其中尤以许世友将军的藏品为最,经常展出的就多达十数柄,其中不乏日本古代名刀,当然也有九五式、三二乙等“模造刀”。&/p&&p&这些从日本侵略军手中缴获来的军刀,是中国人民坚苦卓绝的八年抗战的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见证和教育意义。&/p&&br&&p&图说明:笔者收藏的抗战期间缴获的日本军刀。日军95式军刀的铜镡初期型,刀、鞘编号一致,日本陆军造兵厂东京工厂陆军第一造兵厂制造的“东”字铭款,刀装由株式会社寿屋商店制造。此款刀使用的钢材是所谓的机制玉钢,整体油淬,配备给日军尉官使用。&/p&&br&&p&&strong&第四章 &/strong&&/p&&p&&b&一条杆棒打天下的宋朝和中国兵器神话之消亡&/b&&/p&&p&&b&——禁私兵、尚武精神和兵器文化传承&/b&&/p&&p&&b&汗青&/b&&/p&&p&那么,为什么日本会在唐之前一直跟着中国走、到唐之后却开始发展出自己的制刀体系和刀文化,而中国又为什么在唐代后制刀技艺就开始急剧衰落,在短短一段时间内,仅到北宋中期就衰落至如此地步呢?&/p&&p&又为什么,隔海相望的两国制刀技艺的盛、衰焦点,会一齐落在唐代呢?&/p&&p&答案一,是和中国历代皇朝对民间持有兵器的态度有关。&/p&&p&对中国历史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一件事,那就是元代统治者为了防止民间武装反抗,对民间武器的管制,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变态地步,连菜刀都被管制了。当时规定以二十户为一甲,共用一把菜刀,这一甲的领导,大概相当于我们现在街道里的居民小组长吧。那把宝贵的菜刀,平时便保管在这位居民小组长手里。大家做菜要用菜刀了,就得去小组长家排队。后来大约是小组长们嫌麻烦,因此很多时候是把菜刀用链子锁在水井边的箱子里,要用就拿钥匙去开箱子取出来。&/p&&p&我估摸着那辰光的一道好风景,应该是在饭点之前的水井边。&/p&&p&想想那时每个城市里街头巷尾的水井边,一到黄昏时分,就会有十数乃至数十个姑娘、大嫂、老太太聚成一堆,一边洗菜一边排队切菜,这情景必然十分赏心悦目。那水井边,在当时也定是个成功率极高的婚介场地。&/p&&p&这事,是中国古代史、社会史、兵器史上的一大奇观。&/p&&p&也许还是饮食史上的一件大事。&/p&&p&因为管制菜刀此举,对中国冷兵器制造的传承打击固然巨大,对饮食文化传承的影响只怕也不小。君不见取材于宋元评话杂剧的《水浒传》中,那些梁山好汉们便个个都是大块吃肉的汉子。于我想来,这等描写固然有小说家们想表现好汉豪气的成分在内,但恐怕当时村野小店里的厨子,没有自己的菜刀可以切肉,于是只能直接把大块肉煮熟了端上来给客人吃,更是其中的关键。&/p&&p&这一想,水浒好汉们由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所表现出来的豪气,顿时失色不少。接着又想,大约当时人家中,温婉女子启樱桃小口大块吃肉也是常景,因此那些民间艺术家们此举很可能是一不小心的写实描写而已。&/p&&p&一念至此,心目中一直以来因大块吃肉而来的好汉们之豪气形象,几乎荡然无存。&/p&&p&我还没写这一段时,曾以为写出来会很好笑,但写完后却一点都笑不出来了。虽然我本来确实是想说笑一下的。&br&
笑不出来,不单是因为前文之故,还因为在最后润色这部书稿的过程中,偶然看见一条新闻,说近来我国的安保措施又有进步,推出了购买老鼠药和菜刀需要实名登记的制度,其报道中洋洋自得和夸耀之情溢于言表,于是我便实在很难理解制定这一规定的官员和对此大表赞扬之意的记者了——他们怎么居然就好意思把这事当政绩来夸耀?&/p&&p&本来在中国史上,对菜刀实行管制的,就只有一个元朝,现在好,我想以后也许有一天历史课本上会这样说:在中国史上,对菜刀曾经实行过三次管制,一次是元朝,为了防止汉族人民对其统治不利;还有两次,则分别是2008年和2010年。&/p&&p&如果可能,我一定会建议把提案实施这一制度的那些人士名字都写上去,好让他们就此一直光宗耀祖下去。 &/p&&p&知道元朝禁菜刀、禁私兵的人很多,但不太为人知道的是,在这个问题上,其实宋代比元代好不了多少,最多不过五十步笑一百步而已。&/p&&p&事实上,中国历代皇朝对民间拥有武器这一问题,一直都是争论不休的。&/p&&p&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首先做的几件事之一就是销天下之兵作十二铜人。到汉代,庙堂上有过关于是否要禁私兵的争论,类似争论唐朝也有;到了宋、元两代,统治者们终于开始将禁私兵这一讨论付诸于实施,且其表现出来的态度,在很短时间内就达到了登峰造极近乎变态的地步。&/p&&p&汉、唐两朝的一些皇帝,对民间私兵这一问题,其实是看得很透彻的,或者也可以说他们对自己的统治非常自信,因此对此并不是很在意,故没有开展大规模禁私兵的运动。顾炎武的《日知录之馀》中,就有汉、唐时期两次关于禁私兵争论的详细记载。&/p&&p&其一发生于汉武帝时期。当时的丞相公孙弘上奏,要禁止民间拥有弩。他的理由是一旦十贼持弩则百吏不敢前,因此他认为只要禁了民间拥有弩,那么贼人就只能拿其他短兵了,这样一来官兵就可以大胆上前捉拿,贼人也就不敢作奸犯科了。&/p&&p&当时的光禄大夫吾邱寿王对此表示反对,他说臣闻古人作五兵,不是用来为害,而是用来禁暴讨邪的。人们安居则以此制猛兽、备非常,有事则以设守卫、施行阵。秦兼天下以后,废王道、立私议,灭诗书而首法令,去仁恩而任刑戮,于是虽然杀豪杰、销甲兵,但天下百姓还是以农具为武器汹汹而起,最后以乱而亡。所以圣王才会重教化而省禁防,因为他们知道光有禁防是不足恃的。现在陛下英明、治国有道,天下安定,虽然也还有些盗贼,但这是地方官的过失,不是因为民间有弩的缘故。而且《礼》有大射之礼,我只知道圣王有合射以明教化,没听说过他们要禁弓弩的。因此要禁的是地方上巧取豪夺和盗贼一类的行为,而不是兵器。不然的话,如果是坏人,那么坏人本来就不怕违法,所以坏人依然会去持有弩,而好人自卫要使用弩却会违反法度,他们反因守法而失去了防卫的能力。因此禁弩不但无益于禁奸,还害得百姓没有了自卫的能力,又废了先王的大礼,让人们以后再也无法学习圣贤们传下来的大射之礼。&/p&&p&汉武帝于是用吾邱寿王的话去问公孙弘,公孙弘为之折服,汉武帝遂不纳公孙弘禁民间藏弩的建议。&/p&&p&在这里,汉武帝的态度其实着有很明显的倾向性。书曰“上以难丞相弘”,这个“难”字,就表明了汉武帝一开始就不支持公孙弘建议的态度,是以他才会用吾邱寿王之语去“难”公孙弘。&/p&&p&汉弩,在当时是一种极为先进的的远程攻击武器,其射程和精度都远远大于弓,如果只论射程和杀伤力不考虑其他,这东西甚至不比近代初始火枪差,因此说它是当时的高精尖武器一点都不夸张。汉军之所以能克制匈奴,此物居功至伟。如汉名将李陵率丹阳兵而教以骑射,之后孤军杀入匈奴,以五千汉军步卒对十万匈奴步骑混合军团,激战八天、杀伤匈奴过万,全仗此物。最后在距离汉关百余里处,李陵因箭支耗尽外加叛徒出卖,致使全军被围而遭覆灭。余读书至此,每每憾之兼且恨之——如使李将军多十万箭,则不但匈奴无能为,且可立不世之功矣。&/p&&p&然如此凶物,汉武对民间私人可以拥有一事全不以为意,足见其人胸襟之大、自信之高,而在此之外,于我看来更有其高瞻远瞩的一面。且不去说上古六艺和《礼》《诗》这些典籍的礼义,从吾邱寿王之语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时至汉代,习射依然是当时礼法的一项常规内容,而正是这种自小要接受的全民射礼训练和百姓可以持有兵器的政策,使得汉人武勇之风不灭,中国的中原历代皇朝多不敌北方游牧民族,惟汉、唐两朝不但不惧,更能克之、征之,武力威振塞外,不可谓与此全无关系。&/p&&p&亭 林先生书中另一事,乃是唐时故事。说是当年唐中宗即位时,拜郑惟忠为黄门侍郎,朝中有人请禁岭南首领之家畜与兵器,郑惟忠曰为政者不可轻易革除民间习俗,晋人《吴都赋》里就说南方是“家有鹤膝,户有犀渠”,一贯如此,现在一朝禁之,岂无惊扰?中宗然之,于是此议不行。&/p&&p&所谓“鹤膝”,乃是指矛属兵器,“犀渠”则是水牛之类的牲畜。&/p&&p&这两位汉唐天子,一个认同禁私兵并不能减少犯罪,其胸襟和自信,绝非泛泛;一个以变易风俗是为扰民而不禁私兵,亦称宽厚。&/p&&p&事实上我国两千年前这位叫吾邱寿王的官吏的言论,极透彻地揭示了私人拥有武器这个问题的本质所在——那就是民间持有武器不是问题,根本问题是在于统治者的治理不善,以及违法犯罪行为本身。&/p&&p&禁私兵,并且把私兵概念扩大至民间日用品的这种行为,在我看来,是统治者非常不自信和积弱的一种极端表现,因为这种行为产生的唯一根源,就是惧怕老百姓有一天会拿起菜刀来,对他们的统治不利。&/p&&p&只是问题在于倘若你治理不善,即使你禁了菜刀,老百姓们也会举着木棍站起来和你过不去。宋、元两朝,甚至连祭祀用的带刃仪仗和菜刀都禁了,可大规模的人民起义依然不断就是明证。如果天下大治,统治者又何惧老百姓手中有些许低级自卫武器,譬如菜刀。再怎么样,老百姓的武力也不可能和全副武装、拥有重武器的警察及军队比肩吧,区区几把菜刀有什么好怕的,无端示人以弱、示人以愚,曝一己之怯,令人见笑。&/p&&p&又况且罪犯之所以是罪犯,恰恰就是因为他们不怕法、敢违法。既然罪犯本就不怕法令,那么请问,这个禁私兵的法令对他们有什么用?罪犯们依然是想拿什么就拿什么,难道你禁菜刀,罪犯就不会拿菜刀去犯罪了?又如果他们拿水果刀、板砖、棍子呢?那是不是连板砖、木棍也要禁呢?作为统治者,不想着平天下不平之事造福人民,却想凭一纸法令就让罪犯们因此不拿武器去犯罪,全然不顾百姓生活是否因此受影响和不便利,这种想法和行为,实在太过愚蠢和幼稚,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p&&p&其实,现今欧洲瑞士政府执行至今的武器持有制度,也足可证明吾邱寿王观点的前瞻性。&/p&&p&制定于十九世纪前叶、一直沿用至今的瑞士宪法第十八条规定,每个瑞士士兵,都可免费得到由国家提供的第一批武器、装备及被服等物,而其中的武器可以一直由士兵保管。因此瑞士人在服完兵役后,可以把在部队使用过的武器——包括冲锋枪在内,带回家保存。只要你出具一份不将这些武器用于违法行为的保证及一份无犯罪行为证明,在兵役完成前参加两次射台和野战射击演练就可以了——这后一条尤其有意思,瑞士政府还要确保你会熟练使用这些将被你带回家的武器。&/p&&p&据瑞士政府2003——2005年的统计,瑞士人服完兵役后有30-40%的人选择将在部队使用过的武器带回家保存;而据我国新闻媒体的报道,在这三年内,瑞士政府因此将11万4千枝自动步枪和手枪发放给了私人拥有。&/p&&p&与此同时,瑞士政府从来都认为瑞士不存在因这一枪支保存制度带来的后果及问题,就在不久前又再次发表了同样内容的声明。也就是说,瑞士政府认为其国家在与此有关联的诸如社会治安等各方面,和不发放枪支及禁枪的国家没有什么不一样的。&/p&&p&事实上,瑞士的社会治安确实相当好,它比世界上绝大部分禁止民间持有枪支的国家都安全得多,也比绝大部分禁止民间拥有刀剑、禁止拥有小匕首,甚至对菜刀进行管制的国家更安全。&/p&&p&国家鼓励和支持民间拥有军用武备,安居则制猛兽、备非常,有事则设守卫、施行阵,此乃我国上古圣贤藏兵于民之大义,复见于今日万里之外的异国,叫人情何以堪。&/p&&p&我想,我在这里可以说的,大约只能是这样了:一条很有意思的法律,一个很有意思的政府,一个很有意思的国家,及人民。&/p&&p&从宋朝开始,中原皇朝自秦汉、隋唐以来的雄风不再。&/p&&p&这种雄风不再,不单是指在兵器制造及兵器文化上表现出来衰落和消亡,也包括了国力和民风,以及意识形态上的巨大变异。&/p&&p&有宋一代因所谓“重文轻武”导致的积弱固然众所周知,但宋朝皇帝们大禁私兵的态度,对整个宋朝的国、民积弱所起之力,也不可小觑。在我看来,禁私兵和国、民积弱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孰为根本,不是那么好定论的。&/p&&p&金庸先生的小说《射雕英雄传》在开篇内,有一处写大宋百姓们互相说笑,其中某甲道:“金兵有甚么可怕,他们有一物,咱们自有一物抵挡。”某乙道:“金兵有金兀术。”甲道:“咱们有韩少保。”乙道:“金兵有拐子马。”甲道:“咱们有麻札刀。”乙道:“金兵有狼牙棒。”甲道:“咱们有天灵盖。”&/p&&p&每读书至此,则令人郁郁不能自解。&/p&&p&这虽然是小说情节,却十分符合宋朝重文轻武之积弱和当时的社会状况。实际上,大宋朝的百姓们,也确实只能用天灵盖去抵挡金兵的狼牙棒。&/p&&p&这甲乙二人,之前说的是官、兵层面,如金将金兀术自有宋将韩世忠抵挡,金兵的拐子马部队则有宋军的麻札刀与之抵敌,还勉强两两相当。但到了民间层面,因为在大宋天子的严令和各级政府机构的威压之下,大宋百姓自开国起就失去了任何可以抵抗敌军的自卫兵器,到这时真的只能用自己的天灵盖去抵挡金兵的狼牙棒了。&/p&&p&宋代自立国后,就在一直大力奉行防民甚于防川的政策,大张旗鼓地禁民间持有兵器、禁民众聚会等等,不但对民间私蓄兵器者处罚极严,甚至对造刀的工匠也要一并进行处罚。&/p&&p&那么大宋政府要禁止持有的所谓的兵器,又到底是个什么概念呢?我们且来看一看史书是怎么记载的吧。&/p&&p&大宋开宝三年(970),那位杆棒开国皇帝颁布了一条法令,曰京都士人及百姓均不得私蓄兵器。其后禁令波及全国连绵不绝,粗略简之,就可见有淳化二年(991),天禧五年(1021,景祐二年(1035),庆历八年(1048),嘉祐七年(1062),宣和六年、七年(1125)等再三再四颁布的各种禁私兵法度。&/p&&p&这一系列禁令,涉及面极广,不但禁了上阵用的军用武器,一度连老百姓日常开山种田的工具刀都给禁了。在《宋会要辑稿·兵》里,有仁宗年间的一份诏书,其曰:“仁宗天圣八年三月诏曰:川陕路不得造着袴刀。利州路转运使陈贯言:着袴刀,于短枪竿、拄杖头安者谓之拔刀,安短木柄者谓之畲刀,并皆着袴。畲刀是民间日用之器,川陕路险,全用此刀开山种田。今若一例禁断,有妨农务,兼恐禁止不得,民犯者众。请自令着袴刀为兵器者禁断,为农器者放行。乃可其请。”&/p&&p&这里还好,在利州路转运使陈贯的建议下,朝廷只禁了长柄的“拔刀”。但在《宋会要辑稿·刑法》中,又有记载说徽宗宣和七年,朝廷再次下令禁断民间使用及锻造“博刀”等刀具(所谓“博刀”,其实与朴刀、畲刀、袯刀、刳刀、着袴刀等等乃是同一样东西,是不同地方、不同时间的不同称呼,参见本书附录《宋刀一种小考——朴刀》)。&/p&&p&而《宋史》卷一百九十七的兵志则道:“景祐二年,罢秦州造输京师弓弩三年。诏:‘广南民家毋得置博刀,犯者并锻人并以私有禁兵律论。’先是,岭南为盗者多持博刀,杖罪轻,不能禁,转运使以为言,故著是令。”在这条禁令里尤其值得我们注意、且与本节主题有极大关系的一点是,官府不但禁了“博刀”这种百姓日常生活用具,甚至连其制造者都要得罪,这对兵器制造技术以及兵器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无疑是极致命的。&/p&&p&兵器兵器,兵用之器也。按说朝廷既然禁的是兵器,当是禁民家私藏兵用之器,弩这种程度的高精尖武器自不用说,肯定算兵器,把长刀、大剑算上去也不为过,可如果连老百姓种田开山的随身工具刀都算是兵器,那就很有点闹笑话的意思了。&/p&&p&这种连民间生活用具刀都企图禁绝的仇民、防民政策,不仅腰斩了中国之前积累了千余年的兵器制造技艺传承,也灭绝了中国兵器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可能,使得中国兵器从会当凌绝顶的世界顶峰水准瞬间跌落尘埃,从此被弃于世界名刃行列之外,最终沦为了既没有文化内涵也没有制造技艺传承的铁片子。&/p&&p&与此同时,宋自开国起还一直严厉管制各种民间集会,即使是民间祭祀和庙会。各地官吏们屡屡上奏朝廷提请警惕和禁止祭祀、庙会、社会的记载,于史不绝。由此宋朝政府又出台了一系列禁止在这些民俗和宗教仪式上使用仪仗兵器的禁令,如《宋会要辑稿·刑法》有天禧五年的诏曰:“神社枪旗等严行铃辖,如有违犯,内头首取敕裁,及许陈告。”&/p&&p&这里要注意的不仅仅是此条禁令本身,还有其最后一句:“及许陈告。”&/p&&p&陈告,说白了就是告密。中国历史上对这一行为的评价多是负面的,无论政府还民间,或者是各学家,都普遍持反对态度。因为这很容易形成诬告风气。如武则天时期,就因为这事闹了一次风波,最后虽然实施了这一许可,但对武周此举的历史评价,就一直是负面的。&/p&&p&赵宋为了对付私兵和民间集会,连这一招都使将了出来,足见其对此忌讳之深。&/p&&p&到宣和六年,大宋朝廷在这个基础上又再次宣布,在祭祀、社会等民间群体活动中,只要是带刃的家伙就一概不许用,哪怕你是用于仪式的仪仗摆设,并对此给出了官方建议,说在祭祀这类需要仪仗的活动时,你可以用竹木做成兵器形状,贴上蜡纸假假地算是个刃就拉倒了,不然的话……官府抓你没商量。&/p&&p&禁私兵禁到这个地步,金兵来了大伙儿自然只能投降没商量了。经过了赵官家那么多年的整顿治理,大宋朝早就帮着金兵把民间反抗用的家伙给彻彻底底扫干净了,金兵杀到,如果你不想投降的话,那就用你的天灵盖去顶人家的狼牙棒吧。&/p&&p&也所以,我们经常在各种影视剧及小说里看见的,那种宋朝书生佩个宝剑到处溜达这场景,在宋朝是绝无可能存在的。因为只要不是官兵官吏,你扛个平头西瓜刀出门都要挨抓,别说挂个宝剑满大街街招摇了。宋元流行“杆棒”,小说和平话、杂剧里放眼看去满篇都是棍棒,罕见刀剑,是有道理的。&/p&&p&不过我并不认为这是由于大家仰慕那位传说中一条杆棒打天下的太祖而群起仿效之故,而是那位自己使一手好杆棒的太祖皇帝,不许百姓家拥有刀剑闹的。&/p&&p&也因此宋朝的书生,唯一能做的就是和这位军汉出身的皇帝一样,出门扛条木头棍子防身。佩宝剑在身,以文武双全的风流倜傥形象去泡妞这种事,在大宋朝显然连门都没有,只有罪犯和强盗才敢这么干。&/p&&p&所以我很怀疑北宋那会儿之所以还允许老百姓用小水果刀,并且居然还有“并刀”这种名品,只怕全赖如李师师一流的美女们之力。否则周邦彦们大约在勾栏瓦子中,只能看见无数漂亮姑娘正在用牙齿和手指努力对付橘子这类水果,“纤手破新橙”尚可为之,前面“并刀如水”那一句,肯定是要改一下的了。&/p&&p&私以为,或可使金庸小说常用到的一个词——“并指如刀”,大家都去练点徒手功夫,以方便日常吃喝吧。(1)&/p&&p&(1)并刀,宋时并州所产之名刀,当是日用小刀。宋人张端义《贵耳集》卷上:道君幸李师师家,偶周邦彦先在焉,知道君至,遂匿于床下。道君自携新橙一颗云:“江南初进来。”遂与师师谑语,邦彦悉闻之,隐括成《少年游》云:“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后云“严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师师因歌此词。&/p&&p&在禁止民间持有和制造兵器的同时,宋朝的官造兵器也被严格置于中央政府管制之下,其对各地官军使用之兵器亦防禁极严。如《宋史》兵志说熙宁五年,“帝匣斩马刀以示蔡挺,挺谓制作精而操击便,乃命中人领工造数万口赐边臣”;元丰元年冬,“鄜延路经略使吕惠卿乞给新样刀,军器监欲下江、浙、福建路制造,帝不许,给以内南库短刃刀五万五千口”等等,可见当时各地部队兵器的制造及供应,哪怕是边军所用,也被置于宋皇帝及其派出的太监直接管制之下。&/p&&p&另外,有宋一朝之义勇颇多,所谓义勇就是团练乡兵,乃是仿唐府兵而来,尤其是克制金人骑兵的弓箭手,有相当部分是义勇,因此宋各路都有“弓箭社”这个组织,其实就是现在的预备役一类。然而到了宣和七年,《宋史》兵志内却出现了这么一条记载:“私有兵器,在律之禁甚严。三路保伍之法,虽于农隙以讲武事,然犹事毕则兵器藏于官府。今弓箭社一切兵器,民皆自藏于家,不几于借寇哉”,于是乎一切兵器要归公,这路的弓箭统统被收缴上去,让义勇们把弓箭带回家的那位官吏,也因此被罢了官。&/p&&p&敢情在宋朝皇帝和官吏们眼中,大宋百姓,哪怕你是预备役士兵,只要有了兵器就等于是把兵器“借寇”了。这种视民为仇,把全部老百姓都当成潜在敌人和威胁来对待,畏民犹甚于畏敌的思想和态度,正是宋皇帝们禁私兵的根源所在。&/p&&p&宋家皇帝此等阴暗心思和小家气度,比之汉唐,相去实不可以道里计。宋自开国起就呈现出一派全面挨打的积弱气象,以至于把两个皇帝搞进了五国城去坐井观天、后宫娘娘们弄进了金人的洗衣局,最后更偏安一隅做了多年儿皇帝,良有以也。&/p&&p&宋朝之后,汉唐雄风和尚武精神固然不复见,而我国传承了一千多年的兵器血脉,也同时宣告彻底终结。&/p&&p&在我看来,这种终结,不单是制造技术和器物形制上的终结和衰退,也是文化和精神上的终结和阉割。这是中国兵器文化和制造技术消亡的第二个大原因。&/p&&p&对宋朝重文轻武观念和制度之由来,学者们讨论很多,讲得也都很透彻了。比较通行的说法,是认为在经历了唐末割据和五代十国的长期混战之后,文化及传统湮灭颇多,各种人才尤其是知识分子缺口比较大,因此宋在平天下后相当重视科技文化的重建和继承,是以形成了这一局面。&/p&&p&不过我以为除此之外,还有着另一与此深度一样,角度不同的原因。&/p&&p&赵宋官家出身行伍,又仗着武力黄袍加身,从主家孩子手里篡夺的天下,其心中对带兵武人和百姓以武犯禁的恐惧心之重,非比一般皇帝。这一点,只看赵大官人一得天下就即刻上演了一场杯酒释兵权的好戏文,便可窥知一二。而之后赵宋一力推行重文轻武之观念与制度,又严禁天下百姓拥有私兵,乃至于禁断百姓们的日常生活刀具,则均是此种恐惧的具体表现。&/p&&p&韩非子说“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这两者一向是中国统治者的大忌。赵宋官家禁绝民间私兵,等于斩断了侠以武犯禁的支撑点,而后再将文人们归于固定的程序和法度之下,使文儒不能乱法只能去风月,于是两个心腹大患去矣。&/p&&p&在这种治国理念和法度下,之后发展起来的程朱理学,实是帝王家管控天下百姓和文人们的最理想工具。于是到了明朝,仅仅只朱棣一代,便将大明天下搞得家孔孟而户程朱,以至于文人们整天沦于道德清谈,到最后把朱明朝廷变成了一个问钱粮不知、问甲兵不知的道德腐儒们的乐园。&/p&&p&是以自宋兴起的宋元两朝大规模、长时间的禁私兵运动,再加上程朱理学,从社会现实和意识形态两方面联手,一起阉割了中国传统尚武精神。&/p&&p&统治者们终于如愿以偿,他们用道德和风月,把原本豪壮的中原装点成了一个外强中干的花花世界。&/p&&p&其实这种衰落的演变轨迹,在文学上也表现得非常明显。&/p&&p&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对此就讲得很直接。他说诗自唐中叶以后,除一二大家外,殆为羔雁之具;词自南宋之后,除稼轩一人外,亦为羔雁之具,此为中国文学升潜之关键。羔雁之具,是上古应酬礼品,先生此话,等于直指此后的诗词都是装点用的样子货,徒有其表而已。说白了,就是在气势和意境上都落了下乘的匠作。&/p&&p&这个评语,精准之极。只是又何以会如此呢?余以为,此与中国自宋开始的意识形态大演变有直接关系。&/p&&p&春秋战国时期,各家诸侯及学派同时兴起,百家争鸣;汉承秦之天下后,拓疆定边,雄武不已;至唐国力发展至鼎盛,文治武功赫赫,是以这一时间段内的学术和文学都处于一个不断上升和发展的阶段。故唐代诗词,外则气象壮丽华瑰、空灵飘忽,内则意味深长、气度恢弘,格调和意境之高,后世不复见。至宋,除东坡、稼轩寥寥数人外,多只谈风月,极尽缠绵悱恻之能事,已然丧却了唐时气象,以至词道大盛。至于明清……明清有诗人和词人么?我能想起来的、大约勉强能和唐宋中游诗人比肩的,是那位大大有名的奸臣才子:阮大铖。也许还有另外一位奸臣才子严嵩,也可提一提。&/p&&p&人道唐宋之后无诗词,却不说唐宋之后无才子。只因才子们的灵气,被自宋开始的那套专门用来囚禁人们灵魂的所谓道统给扼杀了,造就出了一批又一批刻板的腐儒和道德学问家,如王国维所言,再无李太白“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独有千古之气象。于是,唐宋以后,无诗。&/p&&p&同理,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亳与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