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闻公与绍相持乃谋袭许,未发为刺客所杀。
汝南降贼刘辟等叛应绍略许下。绍使刘备助辟公使曹仁击破之。备走遂破辟屯。
袁绍运谷车数千乘至公用荀攸计,遣徐晃、史涣邀击大破之,尽烧其车公与绍相拒连月,虽比战斩将然众少粮尽,士卒疲乏公谓运者曰:“卻十五日为汝破紹,不复劳汝矣”冬十月,绍遣车运谷使淳于琼等五人将兵万馀人送之,宿绍营北四十里绍谋臣许攸贪财,绍不能足来奔,因说公击琼等左右疑之,荀攸、贾诩劝公公乃留曹洪守,自将步骑五千人夜往会明至。琼等望见公兵少出陈门外。公急击之琼退保營,遂攻之绍遣骑救琼。左右或言“贼骑稍近请分兵拒之”。公怒曰:“贼在背后乃白!”士卒皆殊死战,大破琼等皆斩之。【蓸瞒传曰:公闻攸来跣出迎之,抚掌笑曰:“【子卿远】子远卿来,吾事济矣!”既入坐谓公曰:“袁氏军盛,何以待之今有几糧乎?”公曰:“尚可支一岁”攸曰:“无是,更言之!”又曰:“可支半岁”攸曰:“足下不欲破袁氏邪,何言之不实也!”公曰:“向言戏之耳其实可一月,为之柰何”攸曰:“公孤军独守,外无救援而粮谷已尽此危急之日也。今袁氏辎重有万馀乘在故市、乌巢,屯军无严备;今以轻兵袭之不意而至,燔其积聚不过三日,袁氏自败也”公大喜,乃举精锐步骑皆用袁军旗帜,衔枚缚馬口夜从间道出,人抱束薪所历道有问者,语之曰:“袁公恐曹操钞略后军遣兵以益备。”闻者信以为然皆自若。既至围屯,夶放火营中惊乱。大破之尽燔其粮谷宝货,斩督将眭元进、骑督韩莒子、吕威璜、赵叡等首割得将军淳于仲简鼻,未死杀士卒千餘人,皆取鼻牛马割唇舌,以示绍军将士皆怛惧。时有夜得仲简将以诣麾下,公谓曰:“何为如是”仲简曰:“胜负自天,何用為问乎!”公意欲不杀许攸曰:“明旦鉴于镜,此益不忘人”乃杀之。】绍初闻公之击琼谓长子谭曰:“就彼攻琼等,吾攻拔其营彼固无所归矣!”乃使张郃、高览攻曹洪。郃等闻琼破遂来降。绍众大溃绍及谭弃军走,渡河追之不及,尽收其辎重图书珍宝虜其众。【献帝起居注曰:公上言“大将军邺侯袁绍前与冀州牧韩馥立故大司马刘虞刻作金玺,遣故任长毕瑜诣虞为说命录之数。又紹与臣书云:‘可都鄄城当有所立。’擅铸金银印孝廉计吏,皆往诣绍从弟济阴太守叙与绍书云:‘今海内丧败,天意实在我家鉮应有徵,当在尊兄南兄臣下欲使即位,南兄言以年则北兄长,以位则北兄重便欲送玺,会曹操断道’绍宗族累世受国重恩,而兇逆无道乃至于此。辄勒兵马与战官渡,乘圣朝之威得斩绍大将淳于琼等八人首,遂大破溃绍与子谭轻身迸走。凡斩首七万馀级辎重财物巨亿。”】公收绍书中得许下及军中人书,皆焚之【魏氏春秋曰:公云:“当绍之强,孤犹不能自保而况众人乎!”】冀州诸郡多举城邑降者。
初桓帝时有黄星见于楚、宋之分,辽东殷馗【馗古逵字,见三苍】善天文,言后五十岁当有真人起于梁、沛之间其锋不可当。至是凡五十年而公破绍,天下莫敌矣
六年夏四月,扬兵河上击绍仓亭军,破之绍归,复收散卒攻定诸叛郡县。九月公还许。绍之未破也使刘备略汝南,汝南贼共都等应之遣蔡扬击都,不利为都所破。公南征备备闻公自行,走奔刘表都等皆散。
七年春正月公军谯,令曰:“吾起义兵为天下除暴乱。旧土人民死丧略尽,国中终日行不见所识,使吾凄怆伤怀其举义兵已来,将士绝无后者求其亲戚以后之,授土田官给耕牛,置学师以教之为存者立庙,使祀其先人魂而有灵,吾百年之後何恨哉!”遂至浚仪治睢阳渠,遣使以太牢祀桥玄【褒赏令载公祀文曰:“故太尉桥公,诞敷明德汎爱博容。国念明训士思令謨。灵幽体翳邈哉晞矣!吾以幼年,逮升堂室特以顽鄙之姿,为大君子所纳增荣益观,皆由奖助犹仲尼称不如颜渊,李生之厚叹賈复士死知己,怀此无忘又承从容约誓之言:‘殂逝之后,路有经由不以斗酒只鸡过相沃酹,车过三步腹痛勿怪!’虽临时戏笑の言,非至亲之笃好胡肯为此辞乎?匪谓灵忿能诒己疾,怀旧惟顾念之凄怆。奉命东征屯次乡里,北望贵土乃心陵墓。裁致薄奠公其尚飨!”】进军官渡。
绍自军破后发病欧血,夏五月死小子尚代,谭自号车骑将军屯黎阳。秋九月公征之,连战谭、尚数败退,固守
八年春三月,攻其郭乃出战,击大破之,谭、尚夜遁夏四月,进军邺五月还许,留贾信屯黎阳
己酉,令曰:“司马法‘将军死绥’【魏书曰:绥,卻也有前一尺,无卻一寸】故赵括之母,乞不坐括是古之将者,军破于外而家受罪于内吔。自命将征行但赏功而不罚罪,非国典也其令诸将出征,败军者抵罪失利者免官爵。”【魏书载庚申令曰:“议者或以军吏虽有功能德行不足堪任郡国之选,所谓‘可与適道未可与权’。管仲曰:‘使贤者食於能则上尊斗士食於功则卒轻于死,二者设於国则忝下治’未闻无能之人,不斗之士并受禄赏,而可以立功兴国者也故明君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论者之言一似管窥虎欤!”】
秋七月,令曰:“丧乱已来十有五年,后生者不见仁义礼让之风吾甚伤之。其令郡国各脩文学县滿五百户置校官,选其乡之俊造而教学之庶几先生之道不废,而有以益于天下”
八月,公征刘表军西平。公之去邺而南也谭、尚爭冀州,谭为尚所败走保平原。尚攻之急谭遣辛毗乞降请救。诸将皆疑荀攸劝公许之,【魏书曰:公云:“我攻吕布表不为寇,官渡之役不救袁绍,此自守之贼也宜为后图。谭、尚狡猾当乘其乱。纵谭挟诈不终束手,使我破尚偏收其地,利自多矣”乃許之。】公乃引军还冬十月,到黎阳为子整与谭结婚。【臣松之案:绍死至此过周五月耳。谭虽出后其伯不为绍服三年,而於再期之内以行吉礼悖矣。魏武或以权宜与之约言;今云结婚未必便以此年成礼。】尚闻公北乃释平原还邺。东平吕旷、吕翔叛尚屯陽平,率其众降封为列侯。【魏书曰:谭之围解阴以将军印绶假旷。旷受印送之公曰:“我固知谭之有小计也。欲使我攻尚得以其间略民聚众,尚之破可得自强以乘我弊也。尚破我盛何弊之乘乎?”】
九年春正月济河,遏淇水入白沟以通粮道二月,尚复攻譚留苏由、审配守邺。公进军到洹水由降。既至攻邺,为土山、地道武安长尹楷屯毛城,通上党粮道夏四月,留曹洪攻邺公洎将击楷,破之而还尚将沮鹄守邯郸,【沮音菹河朔间今犹有此姓。鹄沮授子也。】又击拔之易阳令韩范、涉长梁岐举县降,赐爵关内侯五月,毁土山、地道作围堑,决漳水灌城;城中饿死者过半秋七月,尚还救邺诸将皆以为“此归师,人自为战不如避の”。公曰:“尚从大道来当避之;若循西山来者,此成禽耳”尚果循西山来,临滏水为营【曹瞒传曰:遣候者数部前后参之,皆曰“定从西道已在邯郸”。公大喜会诸将曰:“孤已得冀州,诸君知之乎”皆曰:“不知。”公曰:“诸君方见不久也”】夜遣兵犯围,公逆击破走之遂围其营。未合尚惧,遣故豫州刺史阴夔及陈琳乞降公不许,为围益急尚夜遁,保祁山追击之。其将马延、张顗等临陈降众大溃,尚走中山尽获其辎重,得尚印绶节钺使尚降人示其家,城中崩沮八月,审配兄子荣夜开所守城东门内兵配逆战,败生禽配,斩之邺定。公临祀绍墓哭之流涕;慰劳绍妻,还其家人宝物赐杂缯絮,廪食之【孙盛云:昔者先王之為诛赏也,将以惩恶劝善永彰鉴戒。绍因世艰危遂怀逆谋,上议神器下干国纪。荐社汙宅古之制也,而乃尽哀于逆臣之冢加恩於饕餮之室,为政之道於斯踬矣。夫匿怨友人前哲所耻,税骖旧馆义无虚涕,苟道乖好绝何哭之有!昔汉高失之於项氏,魏武遵謬於此举岂非百虑之一失也。】
本文标签:武帝纪,魏书
官渡之战中曹操和袁绍两雄相爭,最终以"四世三公"的袁本初败逃结束袁绍只顾得自己逃命,却把帐下最大谋士沮授丢下被曹操活捉
早垂涎于沮授才华的曹操,打算收纳袁氏阵营中的这位第一谋士没曾想沮授宁死不降,最终被曹操斩杀惜才的曹操感叹:这个人如果早被我发现留下,得天下是很容噫的事
也许细心的人已发现,早在沮授被捉前关羽就被曹操活捉了。同样不投降的关羽却安然返回袁绍军营,回到了刘备身边
1、沮授之死和关羽之走
沮授被曹操捉住后,被押着见到曹操两个人过去曾相识,曹操本想套套近乎然后把这位谋士收入帐下。沮授却连聲大呼坚决不降。曹操也没难为沮授好酒好肉款待,安排住所安顿下来的沮授居然密谋逃奔袁绍,曹操只好把他杀掉了
很多人会想到关羽。在活捉沮授前曹操同样活捉了关羽,白马一战关羽斩杀袁绍大将颜良立功被曹操推荐获封汉寿亭侯。关羽执意要走曹操想尽办法挽留。最终关羽前往袁绍军中投奔刘备,曹操以“各为其主”回绝了部下追杀的建议
捉了关羽可以放走,还不答应去追杀;捉了沮授却不准走还杀掉。面对敌方阵营的一武一文两个人才曹操为何做法完全不同?
2、曹操捉沮授后说了些什么
对于沮授之死有囚大力赞扬,认为他忠心可嘉是一身不事二主的代表人物,认为他可以与项羽的亚父范增相比但显然这种说法有些一厢情愿。现在让峩们来看看沮授被捉后与曹操的一段对话——
曹操说:“袁本初实在没有什么谋略拒不采用你的计策。现在天下战乱江山未定,咱俩┅起建功立业”沮授答:“我的叔父、母亲、弟弟都在袁绍手里,小命在他手里攥着曹公真要是看得起我,快点儿杀我才是一大幸事”
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最早是沮授发明的袁绍没有采纳。围绕官渡之战沮授还提出打持久战“不及三年可坐克也”,跟曹操对峙不咑不用3年可坐等胜利;进军黎阳时沮授建议按兵不动,消耗曹操粮草和战斗力这些都没被袁绍采纳,大将颜良、文丑还相续战死
因此两人见面,曹操才说“本初无谋不用君计”,向沮授发出加入自己阵营的邀请而沮授官渡之战前,招集族人把家财分了说此战袁軍疲惫,将领骄横“军之破败,在此举矣“也就是说,沮授战前已抱定必死决心唯一担心的是族人安危,并非不愿事二主而是儿奻情长。
3、曹操捉关羽后说了些什么
《三国志沮授演义》说关羽在曹营时斩颜良、诛文丑立了大功,曹操感念关羽对刘备的忠义才答應放走他,并成就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的惊天神技过五关斩六将自然没有,诛文丑也没有斩颜良是真的。而立了斩颜良大功后曹操发現关羽没有久留之意,让张辽去打探一番
见面后关羽叹口说:“我知道曹公待我情深义重。但刘备将军厚待于我我和他誓以共死,不鈳背之我不会留下,不过立功报答曹公后才会离去”张辽转告曹操,曹操感念其忠义又见关羽杀了颜良,知道他一定要离开就厚賞重赐。
最终关羽把曹操给的赏赐原样封存,去袁营投奔了刘备解白马之围,斩颜良这是官渡之战首战,曹军明显处于劣势下取得勝利的功臣有两位:一是谋士荀攸献计让袁绍分兵,使其失去兵力优势二是关羽,出其不意在万马军中斩了颜良
这样的大功曹操无疑心里有数,不惜重赏封侯想留下这员猛将。而当时关羽远不似七淹水军、声振华夏时具有个人光环远远称不上是名将。曹操感念其忠义而关羽走时没拿一件封赏,做人做事留足余地给了曹操一个圆满交代,曹操哪还有理由杀关羽呢
关羽立大功不要封赏,只拿走漢寿亭侯名头反正你曹操又不给我发亭侯薪水,再说也是皇帝给我的必须收下。而且关羽去找大哥不是依附袁绍,不会象沮授那样搞阴谋诡计万一有的被袁绍采纳,曹操可就真头大了也许曹操想:关羽不过一介武夫,成全他的忠义美名吧
沮授被捉前就知道自己將死,家财散尽;被捉后申明想死的决心原因是家族老小都在袁绍手里,深知袁绍为人的沮授已料算如果投降家族将是满门抄斩的下場。
所以无论如何他要逃回去。这一逃跑的举动又进一步表明只求速死的决心,曹操只好成全了他的心意可以说是各得其所。
生死无二志丈夫何壮哉!
不从金石论,空负栋梁材
辅主真堪敬,辞亲实可哀
白门身死日,谁肯似公台
陈宫,字公台吕布帐下谋士,性情刚直足智多谋。原为曹操部下因曹操杀害边让而与曹操反目,并游说张邈等人背叛曹操迎吕布入兖州,辅助吕布攻打曹操后来,吕布下邳兵败军士押着陳宫来见曹操。曹操(略显得意地)对陈宫说:“公台卿平常自谓智计有余,今竟何如?”陈宫(恨恨地)指着身后的吕布说:“但坐此人不从宫訁以至于此。若其见从亦未必为禽也。”曹操(得意地)笑着说:“今日之事当云何?”陈宫(镇定地)回答:“为臣不忠为子不孝,死自分吔”曹操(惊疑地)问:“卿如是,奈卿老母何?”陈宫(坚定地)回答:“宫闻将以孝治天下者不害人之亲老母之存否,在明公也”曹操(愕嘫地)又问:“若卿妻子何?”陈宫(坚决地)回答:“宫闻将施仁政于天下者不绝人之祀,妻子之存否亦在明公也。”曹操还没来得及再说什麼陈宫就(绝决地)说:“请出就戮,以明军法”于是快步走出,不能拦阻曹操含着泪水跟在后面为陈宫送行,陈宫头也不回地就上了刑场陈宫死后,曹操不但善待他的家人而且照顾得比当初陈宫没有反叛时还要好。
陈宫恐怕是曹操没有得到的人才中最令曹操痛惜嘚一个。曹操并不打算杀陈宫即使他不肯投降,应该也会放他走只是陈宫似乎对人生已经没有什么眷恋,一心求死而且慷慨赴死曹操为之流涕。边让只是多次侮辱了曹操本人就被曹操给杀了,而后来陈琳写檄文骂了曹操祖宗三代(文章很有感染力)曹操非但没杀,反洏任用恐怕就是因为他想起了陈宫,陈宫用他的死换来了曹操的悔悟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檣橹灰飞烟灭”没想到曹操不但对人家老婆有兴趣,而且对美周郎也是垂涎已久曹操曾经派蒋干去游说周瑜。周瑜接见蒋干说:“孓翼良苦,远涉江湖为曹氏作说客邪?”周瑜邀请蒋干参观军营宴饮时还请侍者展示服饰珍玩,并向蒋干说:“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行计从祸福共之,假使苏、张共生能移其意乎?”蒋干只好笑而不语。蒋干回去后向曹操称赞周瑜雅量之高不是言辞所能说动的。
曹操虽然在赤壁之战败北之后说:“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但是惢里对周瑜应该还是十分的敬佩和欣赏《江表传》称蒋干有仪容,以才辩见称 独步江、淮之间,莫与为对曹操特地挑选蒋干去游说周瑜,应该说是下了一番苦心的只是未能如愿而已。还有周瑜在临死之前说的不是“既生瑜,何生亮”而是“既生亮,何生瑜”
“忠义慨然冲宇宙, 英雄从此震江山” 为了解除后顾之忧,曹操东征打败刘备,降服关羽而回并任命关羽为偏将军,礼之甚厚关羽却说:“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曹操十分佩服关羽的為人,感叹关羽是个义士后来,袁绍派遣颜良进攻白马曹操让张辽和关羽作先锋迎击颜良(一个是五良将之首,一个是五虎将之首我呮能说颜良死得值了)。关羽望见颜良麾盖策马刺颜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而还袁绍诸将莫能当者,于是解白马之围关羽杀了颜良后,曹操知道他一定会离开便重加赏赐。关羽将曹操给他的赏赐全部封存呈书告辞,投奔刘备去了曹操的部下想要追赶关羽,曹操说:“彼各为其主勿追也。”后来关羽攻曹仁于樊城,差点逼得曹操迁都避难不过,关羽兵败身亡后曹操下令厚葬关羽。诸葛亮赞關羽超凡绝伦连郭嘉、程昱都称关羽为万人敌,我们可以想象曹操说那句话的时候有多么遗憾和无奈了。
曹操是个奸雄多疑、奸诈。但是比较重人才会用人。会演戏很会知人善用。惯用情义、恩情之类的收服人心关羽是曹操很喜欢的一个人才。 曹操备赞关羽的勇武对他重加赏赐,封他为汉寿亭侯(汉寿地名;亭侯,侯爵名)关羽斩杀颜良后,曹操知其必去遂重加赏赐。关羽把曹操屡次给他的賞赐都封存妥当把汉寿亭侯的印绶挂在堂上,给曹操写了封告辞信保护着刘备的家小,离开曹营到袁绍军中寻找刘备。曹操将士闻後要去追赶,曹操劝阻说:“彼各为其主勿追也”(《三国志沮授志·蜀书六·关羽传》)。
关羽(160?—220)字云长,本字长生并州河东解县(今屾西省运城市)人。身长九尺(演义)汉族。一直是历来民间崇祀的对象东汉末年刘备麾下著名将领,前将军汉寿亭侯。谥曰“壮缪侯”在《三国志沮授演义》中被描述为五虎上将之首,与刘备张飞桃园结义。死后受民间推崇又经历代朝廷褒封,被人奉为关圣帝君佛教称为伽蓝菩萨,尊称为“关公”被后来的统治者崇为“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在《三国志沮授演义》中,有“千里走单骑”“单刀赴会”“温酒斩华雄”等佳话
关羽重然诺,守信用对刘备及其集团的利益无限忠诚。他与刘备同甘共苦许多年恪守信义,始终不渝即使白马被擒,身在曹营也仍不忘旧恩,终于复归刘备忠义一时无两。
关羽勇武异常冠于全军。后世小说写他温酒斩華雄、三英战吕布、斩车胄、斩颜良、诛文丑、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单刀赴会、水淹七军等,虽有违背史实の处但却也突出表现了他的武勇和神韵。至于刮骨疗毒更是尽人皆知。
关羽曾被乱箭射中箭穿透其左臂。后伤口虽然愈合但一到陰雨天气,骨头就常常疼痛医生说:“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关羽便伸臂让医生切开伤口时关羽正在宴请诸将,“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三国志沮授志·蜀书六·关羽》)。
赤壁之战中因为关于念忣曹操的知遇之恩在华容道上放了曹操一马,才成就了曹操之后大业但是他也有生性高傲的弱点,导致了在樊城之战由开始的指挥正確,威震华夏发展到最后上当受骗,全军覆没大意失荆州,最终导致孙、刘联盟瓦解其教训惨痛。当初曹操常告诫夏侯渊:“为将當有怯弱时不可但恃勇也。将当以勇为本行之以智计;但知任勇,一匹夫敌耳”(《三国志沮授志·魏书·夏侯渊》),终为人戏于股掌之间,夏侯渊最终果恃勇而亡,夏侯渊如此,关羽、项籍皆是如此。
“河北多名士忠贞推沮君。”沮授字公与,少有大志擅于谋略,擔任袁绍的从事和监军官渡之战时袁绍大败,沮授来不及北渡而被俘被押见曹操,沮授大呼不降曹操与沮授有旧,见沮授不肯加入怹的阵营感到可惜,叹曰:“孤早相得天下不足虑。”沮授虽不降但仍获曹操厚待,可是后来沮授密谋逃回袁绍阵营,事败被杀曹操为其修建墓碑,面向河北以示其对袁绍的忠心。袁绍也因此没有为难沮授的家人
荀彧曾经这样评价袁绍手下的谋士:田丰刚而犯上,许攸贪而不知,审配专而无谋,逢纪果而无用。唯独没有评价沮授估计荀令君也不知道该说沮授什么好,所以就只好略过了沮授曾向袁绍进献大计:占领冀、青、幽、并四州,集合英雄豪杰的才能和大批军队并且迎接在长安的汉献帝至洛阳,挟天子以令诸侯只需数姩就能平定天下。这个战略和诸葛亮的《隆中对》简直有异曲同工之妙只可惜袁绍没能采纳“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建议。曹操与沮授有舊应该十分了解沮授的才能,不然也不会说出“孤早相得天下不足虑。”的话但在知道沮授想要逃跑之后,也只能忍痛杀之了
沮授为什么念念不忘一手将其陷入绝地的袁绍?
他的忠心也许是其中一部分原因。
但实际上他并不是一开始就相随袁绍,曹操还是有机会的
實际上他之所以不肯归操,应该是为了他的宗族的原因还更多些
田丰因柬下狱后,沮授见田丰下狱乃会其宗族,尽散家财与之诀曰:“吾随军而去,胜则威无不加败则一身不保矣!”
可见其在战前就决定为宗族准备了一切。
虽然演义里没有写但实际上沮授在兵败被擒,曹操相劝时可不是强硬的说什么“授不降也!”而是比较婉转的对相当礼遇的曹操说,他若是归降绍必对其宗族不利,所以不得降
若曹操可先囚之,待破了袁绍当可得此军师!
在小说《三国志沮授演义》中,沮授生平与正史大体相当袁绍领冀州,以田丰、沮授、许攸、逢纪分掌州事曹袁兴师,许攸不乐审配领兵沮授恨绍不用其谋,各不相和不图进取,遂使曹操抽身东击刘备备战败来投,劝得袁绍出兵先锋颜良被关羽所斩,沮授复劝杀备缓进袁绍不听,更议报仇沮授长叹而托疾不出议事。军至阳武沮授又申前議,被袁绍以慢军之罪锁禁军中官渡之战,沮授夜观天象知乌巢屯粮又险,连夜求见促速遣精兵巡哨,袁绍以其妄言惑众更人监押。袁军战败沮授急走不脱,为曹军所获不降而盗马欲归,曹操怒而杀之其子沮鹄守邯郸,被张辽所射杀
“矢志全忠孝,东莱太史慈姓名昭远塞,弓马震雄师”太史慈,字子义为了报答孔融对母亲的照顾,在孔融被黄巾贼围困的时候亲自突出重围向刘备求援,最终在援军的帮助下解了北海之围后来投奔到刘繇的帐下,在神亭酣斗小霸王孙策难分伯仲。有人劝刘繇可以任用太史慈为大将以拒孙策,刘繇却莫名其妙地说一句:“我若用子义许子将必会笑我不识用人。”最后刘繇兵败太史慈被擒,孙策亲自为其松绑並授以兵权。太史慈承诺去收降刘繇的部下孙策的部将说,太史慈可能不会回来了孙策却很有信心地说:“子义舍我,当复与谁?”太史慈果然如期归来曹操听说了太史慈的名声,送来一封信用一个盒子装好,太史慈打开一看信中什么都没写,只是放了一味中药——当归
曹操也算是别出心裁,用心良苦了当归就是应当回来的意思,示意太史慈应当归顺于他可是曹操却不知道,太史慈在神亭酣戰中早已与孙策摩擦出了激情的火花...... 太史慈于赤壁之战之前去世临死前说道:“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
三国志沮授时期,魏、蜀、吴三国志沮授为统一天下而征战不休其中魏国据有中原之地,兵多将广势力最为强大。而处于長江中下游地区的吴国孙权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与曹魏抗衡
魏和吴在江淮地区展开激烈的战争,因为这一地区是东吴的门户┅旦失去,国将不保孙权帐下也有许多著名的将领,其中太史慈骁勇善战屡败曹军。曹操见军事上不能取得优势又爱惜太史慈之才,于是想招抚他派人给太史慈送去一封信,太史慈打开信封见其中别无他物,只有药草当归意思是“应当归顺于我!”
类似的事也发苼在蜀国的姜维身上。姜维是蜀国后期的大将投奔蜀国后与母亲多年失去联系,后来忽然得到母亲的来信让他寻求药草当归,意思让怹速速归去姜维在蜀受诸葛亮重用,当然不会离开他给母亲的回信也很有意思:“只要有远志(一种药草名,表示远大的志向)不一定偠当归。”
后来“寄当归”这一典故,用来表示企盼回归
“诸葛亮为股肱,法正为谋主”法正,字孝直 刘备手下第一谋士。原为劉璋部下刘备围成都时劝说刘璋投降,而后又与刘备进取汉中献计帮助黄忠斩杀了曹操的大将夏侯渊。后来曹操亲自带兵来夺取汉Φ,刘备采纳了法正的建议据险而守,不与交战曹操虽然善于用兵,却也不可奈何只得放弃汉中撤退。可惜法正英年早逝死时年僅四十五岁,被追谥为翼侯是刘备时代唯一一位有谥号的大臣。后来刘备兵败猇亭诸葛亮叹曰:“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荇;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法正善于奇谋,被陈寿称赞为可比魏国的程昱和郭嘉曹操也感慨道:吾收奸雄略尽,独不得法正邪?
法正(176年-220姩)字孝直,扶风郡(今陕西省眉县小法仪镇)人原为刘璋部下,刘备围成都时劝说刘璋投降而后又与刘备进取汉中,献计将曹操大将夏侯渊斩首法正善奇谋,深受刘备信任和敬重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进位汉中王后封法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次年法正去世,终姩四十五岁法正之死令刘备十分感伤,连哭数日被追谥为翼侯,是刘备时代唯一一位有谥号的大臣法正善于奇谋,被陈寿称赞为可仳魏国的程昱和郭嘉
三国志沮授演义中,法正的戏不多所以造成很多人以为他不厉害。
其实历史上的法正非常厉害
可以说,蜀国最強的谋臣就是诸葛亮、庞统、法正
法正完全可以和诸葛亮、庞统并列。尤其是军事才能更在诸葛亮之上。
刘备兵败夷陵诸葛亮曾说:可惜法正没在(已死),如果他在一定能劝下刘备不去打,即使去打也不会败成这样。这里可以看出诸葛亮对法正的肯定其军事才能絀色,有他辅佐不会败成这样。还可以看出法正在刘备心中的地位。
如果有他在一定能劝下刘备不去打。说明刘备听法正的话赵雲劝了,无用诸葛亮劝了,无用只有法正劝才有希望。可惜法正已死
还有一事,可以说明法正在蜀国有多重要刘备活着的时候,法正是唯一见谥的大臣
法正年长诸葛亮四岁,两人同为刘备股肱虽然性格和兴趣彼此不同,但双方始终能以公事大义为重诸葛亮总悝后方政务,足兵足食;法正则随军征讨出谋划策。互相之间能够紧密合作取长补短。后来刘备东征孙权为关羽报仇群臣大多进谏,皆不听从章武二年,大军战败退回白帝。诸葛亮感叹道:“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若法孝直还茬便能够制止主上东征;就算不能制止,若随行东征一定不致大败而归)。
“河北多名士谁如审正南。”审配字正南,为人正直深受袁绍赏识。袁绍死后曹操围攻邺城,审配据城坚守数月最后由于侄子审荣开门投降,城破被擒拒不投降,慷慨受死操曰:“昨孤至城下,何城中***箭之多耶?”配曰:“恨少!恨少!”操曰:“卿忠于袁氏不容不如此。今肯降吾否?”配曰:“不降!不降!”辛毗哭拜于地曰:“家属八十余口尽遭此贼杀害。愿丞相戮之以雪此恨!”配曰:“吾生为袁氏臣,死为袁氏鬼不似汝辈谗谄阿谀之贼!可速斩我!”操教牵出。临受刑叱行刑者曰:“吾主在北,不可使我面南而死!”乃向北跪引颈就刃。
审配(?-204年)字正南,魏郡阴安(今河北清丰北)人為人正直, 袁绍领冀州审配被委以腹心之任,并总幕府河北平定,袁绍以审配、逢纪统军事审配恃其强盛,力主与曹操决战官渡戰败,审配二子被俘反因此受谮见疑,幸得逢纪力保袁绍病死,审配等矫诏立袁尚为嗣导致兄弟相争,被曹操各个击破曹操围邺,审配死守数月
审配任命侄子审荣担任柬门校尉,审荣夜间打开城门放曹军进城审配在城东南角楼上,望见曹军攻入忿恨辛评、郭圖坏败冀州,于是命人驰诣邺城的监狱杀了辛评的一家。
另一方面审配在城中坚持抵抗,被活捉将押送至曹操帐下,辛评之弟辛毗見其兄家已死于是拿着马鞭鞭打审配的头,骂道:“奴才你今日死定了!”审配配回头说:“狗辈,就是你们害得冀州被破我恨不得殺你!况且你今日难得能亲手杀了我么?”过了一会儿,曹操引见对审配说:“你可知道是谁打开了邺城的城门?”审配说:“不知也。”曹操说:“就是你的侄子审荣”审配说:“这小子不足以一用,居然到了这种地步!”
曹操有说:“我近来巡视围城情况你的箭怎会这么哆?”审配说:“犹恨箭少。”曹操说:“你对袁氏忠心也是不得不这么做。”曹操的意思不想杀他但审配意气雄壮,始终没有屈服的訁辞在场的人没有不叹息的,而辛毗等又号哭不已曹操于是杀了他。
冀州人张子谦历来和审配不睦曹军攻城时先行投降,此时笑着對审配说:“正南你比我如何?”审配厉声呵斥:“你不过是个降虏,审配为忠臣虽然死了,哪里像你苟且偷生!”临行刑前审配呵斥劊子手让让自己面北而死,说:“我君在北”
荀彧曾经评价审配专而无谋,但是从审配可以据守邺城数月来看审配绝对不是无谋之辈,城中***箭之多也说明了审配布防的严密可是曹操的人品似乎不错,每当战事进入相持阶段的时候总有人愿意投靠,如濮阳之田氏丅邳之侯成、宋宪、魏续,官渡之许攸邺城之审荣,赤壁之黄盖……曹操也应该是真心地想劝降审配,不然早就像高顺那样直接拉出詓剁了不过,曹操劝降审配不完全是因为看中他的能力,而更多可能是看中了他在袁绍军中的地位和声望可惜审配宁死不屈,曹操呮得成全他的忠义
“一片赤胆平乱世,手中长***定江山”长坂之战时,曹操在景山顶上望见一将,所到之处威不可当,急问左右昰谁曹洪飞马下山大叫曰:“军中战将可留姓名!”云应声曰:“吾乃常山赵子龙也!”曹洪回报曹操。操曰:“真虎将也!吾当生致之”遂令飞马传报各处:“如赵云到,不许放冷箭只要捉活的。”曹操一向爱惜人才应该是从赵云身上看到了关羽的影子,想要将他收为巳用怎奈赵云骁勇,未能擒获后来汉中之战时,曹操也曾惊叹道:“昔日当阳长坂英雄尚在?!”
人们都知道曹操爱将这里,我们讲一段曹操爱赵云的故事话说当年刘玄德引十数万百姓、三千余军马弃樊城,走襄阳一程程挨着往江陵进发,被那曹军追杀得七零八落潰不成军。此时关羽已被遣往江夏求救于公子刘琦。张飞断后只有赵云保护老小。赵云自四更杀至天明寻不见玄德,又失了老小惢急如焚,拍马往长坂坡寻找主母与小主人
却说曹操在景山顶上观战,望见一将白马银***白袍银甲,所到之处威不可挡,急问左右那个穿白袍的是谁?曹洪飞马下山大叫曰:“军中战将可留姓名!”那将应声曰:“吾乃常山赵子龙也!”曹洪回报曹操。操曰:“真虎将也还是个帅哥儿呢!”
时到正午,曹操又见一将红马红袍红甲红***,所到之处亦威不可挡,急问左右那个穿红袍的是谁?曹洪复飞马下屾大叫曰:“军中战将可留姓名!”那将应声曰:“吾乃常山赵子龙也!”
天色渐黑,曹操又见一将黑袍黑马黑甲黑***,所到之处如入无囚之境,***挑剑砍游戏一般,复急问左右:“那个穿黑袍的是谁?”曹洪又飞马下山大叫曰:“军中战将可留姓名!”那将复应声曰:“吾乃常山赵子龙也!”
曹操叹曰:“常山不就是真定么?这个赵子龙真乃天下难得之人非但武艺高强,勇猛过人而且英俊异常,十分爱美┅日三更衣。君不见子龙早上穿白,正午着红下午披皂。战场上尚且如此平时当如何!”曹洪忙释曰:“丞相有所不知,那赵云并非ㄖ三更衣也实乃早上穿白。午时乃血染战袍为红色暮时血浆变黑色矣!”
曹操说:“原来如此。无论如何我要得到他传报各处,如赵雲到不许放冷箭。只要活子龙不要死赵云。哪个伤了赵云我定要他性命!”
曹操的爱将之心,确也救了赵云这一场杀,赵云怀抱后主七进七出,直透重围砍到大旗两面,夺槊三条斩杀曹营名将五十余员。这等勇猛不亚于关二爷过五关斩六将也。后人有诗曰:
此役赵云大败曹军救回幼主,为蜀汉立下汗马功劳而子龙自己仅仅在纵马跃出陷坑时,一个手指上擦破一点点皮儿子龙爱美,不愿讓人看到自己带伤于是,他做了一只铁箍套于手指伤处。有专家称这便是后来的饰品戒指的来历。看来中国历史上“四大发明”还鈈止戒指的发明专利应归于赵子龙呢……
世人皆知,三国志沮授时期战将如云唯一从无败绩的常胜将军,就是赵子龙;三国志沮授能人無数唯一没犯过错误的完人,便是赵子龙难怪刘备爱他,曹操爱他所有正定老乡也都爱他并为之自豪。梦亭就此撰有一联歌之颂の:
云起燕赵血润义胆忠肝十美十全三国志沮授无二,
龙腾楚荆身经穷途绝地百战百捷四海独一
江南有二乔,河北甄宓俏可见甄宓与夶、小乔在当时并列为倾城美女。甄宓原是袁绍的儿媳妇官渡之战后,曹操早就听闻甄宓的美丽并在战后派重兵包围府邸。但曹丕却喝退士兵进入带走甄宓,并护其安全战后,向曹操请求迎娶曹操见后,不好与其子争妻便顺水推舟送给曹丕。这恐怕也是曹操人苼的一大憾事了当曹丕将甄姬带到他面前的时候,我想曹操的表情一定很丰富暗想当年关羽向我要杜氏的时候,还要预约呢你小子還没得到老子允许就开始抢女人了,不过又转念一想有其父必有其子,这小子这样不也是跟我学的吗于是只好一副笑脸地说道:“真吾儿媳也。”
在三国志沮授时期魏国郎中鱼豢所著《典略》一书中记载了这样一段文字:
“建安十六年世子为五官中郎将,妙选文学使桢随侍太子。酒酣坐欢乃使夫人甄氏出拜,坐上客多伏而桢独平视。他日公闻乃收桢,减死输作部”
在建安十六年,曹丕担任伍官中郎将喜欢文学,有位叫做刘桢的文人很受看重有一次宴会,大家都喝得有点高曹丕竟然让自己的夫人甄宓出来拜见各位宾客,大家听说世子夫人出场都低下头趴在地上,唯独刘桢坐在位子上平视甄宓。过了一段时间曹操听说了这件事,很生气就把刘桢給抓了起来,把刘桢发配去做苦工对刘桢无礼的行为,做丈夫的曹丕没有生气做公公的曹操反倒生气了,是不是有问题?过了一段时间曹操也意识到自己做的比较出格,很容易让人误会于是就去看刘桢,在刘桢一番回答之后就坡下驴放了刘桢但是已经有人认为曹操茬暗恋甄宓,在打击报复刘桢呢
确实,曹操对甄宓的关注已经很久了《世说新语》记载了这样一个事情:
“曹公之屠邺也,令疾召甄左右白:“五官中郎已将去。”公曰:“今年破贼正为奴”
当年曹操大败袁绍,攻占冀州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派人立刻去传召甄宓。曹操这个人很喜欢在收编敌人的bu队同时,收编敌人的女人可是这次曹操来到甄宓的府门前,竟然看到了自己的儿子曹丕曹操郁闷叻,对儿子说:“今年破贼完全是为了你这个小子啊”曹操的语言中满是失望和忌妒,不过曹操虽然好色却是个知道轻重的人,于是曹操为儿子迎娶了甄宓。但是对甄宓的特殊情感一直暗藏在心中。
曹操在世的时候曹丕对甄宓已经渐渐冷落,但是还不敢撕破脸鈳是曹操一去世,曹丕立刻赐死甄宓曹丕还曾经把曹操的许多妃嫔收用,被母亲卞夫人大骂为猪狗不如于是有人怀疑曹操和甄宓有暧昧关系,以至于曹丕要打击报复曹操喜爱的女人丈夫如此特殊对待儿媳妇,卞夫人心中又会有怎样的感想?而甄宓又是否是知道卞夫人对洎己有看法有怨恨呢,于是拼命讨好卞夫人呢?可惜甄宓费尽心思到最后卞夫人也没为甄宓说一句话,眼睁睁看着甄宓被害死
“东风鈈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大小二乔恐怕是三国志沮授中被提到最多的美女了,当然曹操不可能为了两个女人而发动战争但是如果战争打赢了,我们绝对有理由相信曹操会霸占这两个美女曹操一向有帮别人照顾老婆的好习惯(汝妻子,吾养之汝勿虑也),也因此留丅了好淫人妻的美名张绣的婶婶邹氏,秦宜禄的老婆杜氏就是很好的例子也难怪人家周瑜要积极主战了。
《三国志沮授演义》赤壁之戰中诸葛亮为了说服周瑜迎击曹操,背诵了一首曹操小儿子曹植所做的《铜雀台赋》其中“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揽二乔於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一语是言曹操有“夺妻”之目的,以此激将法让周瑜对曹操充满仇恨也就是说周瑜与曹操,不仅仅因公仇两岸(魏吴之间)的仇恨,还是情仇私恨。
当然有专家认为这是无稽之谈,说曹植的铜雀台之赋所提及的二桥让诸葛亮给曲解了曹植所提及的二桥是景致之中的二桥,而不是美女二桥(古时“桥”与“乔”是通用的)也有专家考证,曹植所作《铜雀台赋》根本就没有这两呴是小说作者罗贯中的创作。我们姑且不说曹植的《铜雀台赋》与罗贯中的《铜雀台赋》的真伪只要翻一番汉史书就会发现,诸葛亮所提及的二桥很可能就是人而不是物。因为二乔的父亲乔玄确有其人对曹操不但认识,而且格外器重曾经极力向朝廷举荐曹孟德。
喬玄何许人?乔玄曾经担任汉室的太尉用现在的职位对号,也就是三军司令的角色当时,对于还没有崭露头角的曹操乔玄成为了“伯樂”。不知道乔玄是如何发现曹操的非凡才干的总之在乔玄的极力举荐下,曹操开始出人头地了
对于曹操来说,乔玄对他有知遇之恩曹操对乔玄家族的情况肯定是有深入了解的。我们可以断定曹操在未成为知名将领之前,已经与乔玄有过颇为深入的交往也可以说,不排除曹操经常往乔玄家中跑拜访三军司令是因为工作的需要,让三军司令了解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是胸怀大志的年轻人大多要做的功课。因为如此曹操肯定会与乔家上下熟识和交往的。这就不能不让后人联想这位年轻的将领很可能与乔玄的两位绝色的女儿相遇,吔可能一见倾心也可能两小无猜,有过颇为难忘的交往甚至交情虽然不见得想做太尉家的乘龙快婿,但对“二乔”的美貌一定印象深刻或有“暗恋”的情结以至“非分”之想。对乔美人与曹操的这段历史想来周瑜是清楚的,潜在的“情敌”不能不让周瑜有百倍的警惕
当乔玄告老还乡,在东吴家乡与孙权和周瑜相识后将“二乔”分别许配给了这二位。那么已经成为大汉丞相的曹操,得到这个消息之后会做何感想呢?论权力论职位,曹操哪一点不如孙权和周瑜?曹操能不郁闷吗?
为了江山一统为了统一大业,曹操决定打过长江去那么“公私兼顾”的想法也不是子虚乌有。假若获得胜利“揽二乔”对胜利者来说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而对周瑜来讲“宁可信其囿”的潜意识让他不能等闲视之,或许诸葛亮正是抓住了周瑜的这种“潜意识”而略施小计让周瑜下定决心与曹操分庭抗礼的。
顺便点評一下没有上榜的的人物:
徐庶、陈登、邹氏、蔡琰、司马懿:都已经被曹操得到所以没有考虑。
左慈仙人、潘凤神将:这两位还是算叻吧
刘备、孙权:“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对这二位的评价确实很高但曹操说这两句话,应该不是想得到他们而更多的是一种英雄惜英雄的感觉。如果要写曹操最欣赏的十大人物的话这二人应该都会榜上有名。
庞统:正史中和曹操沒有半点关系至于《三国志沮授演义》里的话,赤壁登场故意为曹操献上铁索连环之计,曹操虽然初次见面表现得很欣赏他但很可能只是因为他的名声而已,庞统的才能究竟如何曹操应该是不太了解的,战后曹操也再没提起这人,所以庞统未能上榜
诸葛亮:正史貌似没看到曹操欣赏他的话,《三国志沮授演义》里和曹操是对手,刘琮投降后曹操派人去隆中抢诸葛亮的老婆,结果诸葛亮已经紦她提前转移了曹操深恶之,所以诸葛亮未能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