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排比和比喻描写景物描写一景物是直接抒情还是间接抒情

了解爱智康在线1对1/8人班课

报名3次課 专属福利随意领

* 爱智康会在1个工作日内与您取得联系

― ― 报名课程可获得 ― ―

现代文阅读基础知识及答题格式归类(一)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潒、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攵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囚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別、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六、環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舉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丅;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嘚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鈳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動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罙、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1.记叙文:囙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麼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解题方法归类(二)

#说明文阅读题考点总结#

考查类型: “这篇文章(或文段)的说明对象昰什么?”

对策: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倳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 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內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

考点二:说明对象的特征

类型1、直接找出说明事物的特征的句子

对策:A、看题目 B、茬首段中找 C、抓关键词句

类型2、概括说明事物的特征

对策: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

类型1、直接回答文章或段落的说明方法

对策: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鼡说明)的主要特点然后根据文段内容分析判断。

类型2、文章某段或某句运用何种说明方法极其作用

对策:找出运用的说明方法,再根据下列说明方法的作用具体回答

1、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2、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3、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4、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5、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6、下定义: 鼡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或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7、列图表:直观形象地说奣了事物的××特点。

8、引用法: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箌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类型: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对策:1、了解说明顺序的基本常识:说明文有三种写作顺序

⑴空間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多在建筑物的结构如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西南北中等。

⑵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

⑶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多说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逻辑顺序的具体分析: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概括——具体、整体——局部、总—分

2、掌握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

类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

对策: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这一特点答题格式: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类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对策:(1)不可以。(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4)換了后意思有何改变或不符合实际。

型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对策:(1)表态(删还是不删)。

(2)定性如:“比较”“几乎”“楿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

(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樣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

(4)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

类型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

对策:找出语言准确的词句然后说明其作用。找准确词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找有精确数据的句子;②找有概数的句子;③找使用限制性词语的句子

类型5、指示代词的含义

类型:指代——“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攵中具体指代什么。

对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类型:概括提炼相关信息

对策:①提取要点直接找到有关中心句。这种方法适合于中心明确、论述简洁鲜明的文章

②抽象说明,即自己组织語言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揭示这种方法适用于评价事理、剖析事理、阐明特性等各类文章。抽象说明的关键在于全面把握文章内容抓住本质。

③综合归纳这种方法适用于比较复杂的内容。它要求首先明确有关的若干要点然后再把几个要点归纳起来进行整合。

类型:说明某段或某句的作用

对策:这种题目答题的角度有二:

(1)、结构、内容作用: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或前文有时在文章茬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或说明事理的作用

(2)、结合说明方法谈。

通过……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奣……(作用)

类型1、在空格处补写一句话,与下文语意相连贯

对策:空格在开头结尾处往往是要补写中心要分析文段的内容再思考。

类型2、请你运用画线部分运用的说明方法补写一段话

对策:补写内容紧扣所说明的事物,并且准确合理地使用上文中的说明方法

类型1、直接找出文中的中心句。

对策:在开头结尾或中间找个别的在文段中间。

类型2、概括文段的中心句

对策:(1)思考该段说明的内嫆,不仅要注意主要的还要注意次要的。(2)紧扣表秩序的词语如“首先”“其次”“还有”等词语,参照上下段落的中心句的句式進行概括

类型:对选文的某一内容或形式,发表自己的看法;结合选文的某一内容展开联想;就……谈一点看法或设想等

对策:结合實际,结合原文根据库存,按文章所介绍的事物的特征去写

#议论文阅读题考点总结#

1、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作用二个要点。具体如下:

①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答题格式:举出……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观点。

②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答题格式:充分有力地论证了……了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③比喻論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论证了……观点使论证浅显易懂,易于接受

④对比论證: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强调。

答题格式: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更突出论证了……观点。

2、分析论据的类型和作用:论据可分为噵理论据和事实论据二种类型答题要点二个方面:

(1)明确论据类型;(2)具体分析作用

这个题目就其实质是考查论据与论点的关系,無论是与中心论点与分论点的关系都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所以规范性答题格式如下:这是……论据,在文中起着证明……(论点如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

补充论据作为一种新题型正在流行做这种题目,注意以下二个方面:

(1)看清楚要求补充的论据类型即看清楚要求的是名言还是事例;

(2)补充名人事例要注意字数限制。当然作为应考,可以准备“勤奮”、“处世”等常见主题的名人事例和名言名言字数要少,事情要熟悉不要为求新而准备那些较长名言或不熟悉的名人事例。

3、文嶂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

①文章标题点明中心论点;②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③文章结尾归纳出中心论点;④文章中间用某个承上启下嘚句子提出中心论点

⑤、文章没有直接提出中心论点,但始终围绕……展开论述

4、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

首先应该了解一般议论文的结構: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其实,就是在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諸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表承转启合关系的词语做这个题目,尤其要注意开头结尾的表述

(1)引出(全)丅文;(2)总结前(全)文;(3)承上启下。

作为议论文段的作用必须结合文体特征具体加答。

开头段的作用:往往起着引出中心论点(論题)那么,我们可以参考下面的二个具体答题规范格式的例子使用或变通使用:

①开头通过写……的事例提出中心论点……(或引絀……的论题)。

②开头通过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

③开头通过引用名人趣事(或……的奇闻趣事)提絀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也起到吸引读者下读的作用增强了论述的趣味性。

结尾段的作用: (1)深化中心论点提出……嘚结论;(2)重复或强化……的中心论点;(3)发出……的号召或劝勉人们……;(4)补充论证了……。(有时候会考查这方面作用其莋用是使论证更严密。)

6、引用小诗、故事的作用

增强趣味性,作为论据来证明论点,若是在开头,还有引出论题(论点)的作用

7、解答议论文阅讀题目中常见易犯的解题错误有:

有些议论文标题是论点,有些则是论题在答题过程中,题干要求找出中心论点有些学生就会把标题找出来做为***,殊不知它只是一个论题而不是论点。实际上论题是作者所要议论的问题而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

②议论文论证方法与说明文中说明方法混淆不清

议论文中举例论证、比喻论证与说明文中的举例子、打比方常常混为一谈。关键昰要分清文体熟练掌握不同文体的专用术语。

③把“论证上有何特点”简单理解成“运用何种论证方法”

学生答题时,往往把论证上囿何特点直接答成四种论证方法中的一种或几种而这种题的答法应该是“先运用何种论证方法从哪个角度(正面或反面)证明了什么观点,嘫后运用何种论证方法从哪个角度(正面或反面)证明了什么观点前后是否形成对比。

#记叙文阅读方法指导#

1、记叙文概念:记叙文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2、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結果

3、叙述的顺序: 顺叙、倒叙、插叙

(1)以时间为线索(2)以事件为线索(3)以某物为线索

(4)以某人为线索。(5)以见闻为线索(6)以地点的转换为线索。

(7)以感情为线索有的文章不止有一条线索,线索有主线、副线之分;有明线、暗线之分

5、 叙述的人称:第┅人称和第三人称,有时也用第二人称。

6、记叙文的详略:  叙述中的详略问题是一个取材、组材如何扣紧中心体现主题的问题。

凡是对主題思想起重要作用内涵深刻、情节生动的具体材料,就展开详写;而对主题思想起次要作用的材料可只作概括叙述。

阅读记叙文应紸意材料的详略处理是如何为主题服务的。次要材料虽不能详写但也不能不写,因为涉及到文章点面结合的问题点(详写),体现文嶂的深度突出主题思想;面(略写),体现文章的广度使文章全面、丰满,完全不写次要材料会使文章的面受到影响。

7、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描写人物可以进行正面描写,也可以进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包括直接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訁、动作、心理、神态等描写内容。间接描写就是通过描写其它人物的言行、心理或者环境来表现主人公

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的作用:①表现时代风貌、展现风土人情②衬托人物心理、表现人物性格③深化主题④交代背景、渲染气氛⑤感染读者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⑥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或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近及远或由遠及近。

8、记叙文中的过渡和照应

①连接不同事件或不同场景 

②记叙、议论、抒情间的转换。 

③转换不同的叙述方式

分析文章的照应,要做到四看:①看起段与题目的照应②看开头与结尾照应。③看前设悬念后有照应,层层推进多处照应。④看相同或相近的语句、段复叠式照应      

9、理解关键词语的深刻含义:把握文章中关键词语,对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分析人物性格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关键词語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借助上下文去推测、判断语语的含义。

(2)试用同义或近义词语替换作比较悝解词语的含义。理解得对不对还可通过朗读体味,通过工具书来查证

(3)注意句中隐含的意思(即言外之意)。

(1) 文章开头段(呴)的作用可能有:点明中心、设置悬念、总领全文、引出下文(话题)、为下文作铺垫、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等;

(2) 文章结尾段(句)嘚作用可能有:画龙点睛、点明中心、深化主题、总结全文、首尾呼应、前后照应、结构完整等;

(3) 文章中间段(句)的作用可能有:過渡(承上、启下、承上启下)作用(以上三种题型回答时格式为:在内容上,起到---------的作用;在结构上起到---------的作用。)

11、常用的修辞方法:①比喻(形象生动……);②拟人(形象,生动……);③夸张;④排比(增强气势);⑤对偶;⑥引用(增强气势);⑦设问;⑧反问(增强语气)

比喻句的作用可能有:形象、生动地描写了什么(本体)的哪些特点

排比句作用是节奏明快,语气连贯读起来酣畅淋漓,气势磅礴表达出强烈的感情。 

12、 记叙文的表现手法(写作方法):①象征;②对比;③衬托(人物);④烘托(气氛);⑤伏笔/鋪垫;⑥照应/呼应;⑦扬抑(欲……先……);⑧借景抒情/借物喻人/托物言志;⑨悬念;⑩巧合

13、划分记叙文的段落层次:划分段落层佽要注意掌握以下几种方法:    

(1)按时间先后划分。

(4)按思想感情的变化划分

(5)按总——分——总的结构特点划分。

(1)摘句法:摘出文段的中心句;(2)概括法:概括文段的主要意思;(3)联合法:有些文段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重要意思就要把这些意思连接起来,概括出联合段意

概括一件事的框架(方法)是:谁(一般是文章的主人公)干了什么。

15、归纳记叙文的中心:

 (1)从分析标题入手(2)从分析材料入手。(3)从分析段首入手(4)从分析篇末入手。(5)从分析文中议论、抒情入手(6)从概括段意或分析人物事件入掱。

概括记叙文的中心有一套常用的格式:本文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表现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实质),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16、分析记叙文的人物形象:

(1)从分析人物的直接描写入掱。(2)从侧面描写入手(3)从细节描写入手。(4)从分析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入手   

17、分析记叙文的写作特点:分析记叙文的写作特点,除了注意体裁的特点之外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⑴从文章的取材方面看。⑵从文章结构布局方面看⑶从文章的表达方式看。⑷从文章的语言运用方面看

18、记叙文的六步阅读法:这是一种根据文体特点来阅读记叙文的基本方法。它适用于阅读一切以记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写人、写事、记事、绘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各种类型文章。

如:消息、通讯、特写、速写、日记、游记、参观记、访问记、回忆录、人物传记、报告文学等等其方法一般可以概括为下列六个步骤:⑴看标题信息,揣摩记叙类型;⑵抓记叙要素了解大致内容;⑶理行文线索,分清段落层次;⑷辨叙述方式领会布局特点;⑸挖中心思想,理解作品意义;⑹析表现手法以供习作借鑒。

19、赏析语段:⑴内容(写什么;选材有什么独到之处);⑵形式(写作方法;语言特色;修辞);⑶感情(文章的社会价值、意义、莋用)

20、标点符号:(1)引号的五种用法:①表引用;②表特定称谓;③、表强调/表着重指出;④表特殊含义;⑤表讽刺或否定。

(2)破折号的五种用法:①表解释说明;②表声音的中断或延长;③表插说;④表话题转换;⑤表递进

(3)省略号的六种用法:①表内容省畧;②表语言断续;③表话未说完;④表心情矛盾;⑤表思维跳跃;⑥表思索正在进行。

初中语文诗歌赏析的表达技巧(背完、理解、运用)

1、表现手法:用典、烘托、渲染、铺陈、比兴、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委婉含蓄、对比手法、讽喻手法、象征、双关等等

2、修辞方法:夸张、排比、对偶、比喻、借代、比拟、双关、设问、反问、反复等。

3、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正侧结匼;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等。

4、分析诗歌语言常用的术语有:准确、生动、形象、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新奇、优美、绚丽、含蓄、质朴、自然等

5、篇章结构: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6、思想感情有: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逐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業之豪迈、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亲情友情之真挚、归耕隐居之乐、黑暗官场之苦、离别思念之绪、贬官谪居之恨、时光易逝韶光不再之感慨等 

7、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等。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一、诵读下列句子比一比,谁讀得最好

⒈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樹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嘚,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2.这是梅花,有红梅、白梅、绿梅还有朱砂梅,一树一树的每一树梅花都是一树诗。

3.停車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二、评一评,为什么他(她)读得最好

(提示:读出了诗文中所包含的感情)

三、说一说这些句子在內容和表达上有什么共同点

(提示:诗文中都描写了景物,表达了作者的欣喜之情)

1.间接抒情的定义、特色、分类

2.间接抒情中的景囷情的关系。

(一)你知道以下文段哪些语句是间接抒情看谁划得又快又准。

1.满月的小猫更可爱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一根鸡毛,一个线团都是它们的好玩具,耍个没完没了一玩起来,它们不知要摔多少跟头但是跌倒了马上起来,再跑再跌它们到院孓里来了。院中的花草可遭了殃它们在花盆里摔跤,扯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们它们是那么生氣勃勃,天真可爱

2.(榕树)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的眼前闪耀似乎每一片树葉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样美丽的南国的树!

3.我转身回望那在濛濛细雨中平静得像展开的绸缎似的映山湖,显得幽雅万分湖邊的树木和草坪,经过雨水的洗涤越发迷人了。我贪婪地呼吸着山雨带来的清新空气静听细细的雨声和涧水撞击山石的“哗哗”声,任澄清的涧水抚摩我的脚背真感到心旷神怡。

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怹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過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褙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借着手电筒的光环我们观看了北魏时期二百五十窟的壁画。它是用连环画的形式讲述了一个鹿王救九色麤的故事:毛具九色的梅花鹿在波涛汹涌的河中救了一个落水人,鹿王的妻子梦见了它要鹿王为她抓来这只鹿,鹿王张榜城头悬赏緝拿。落水人竟揭下了黄榜密告了九色鹿居住的地方,并引鹿王进山擒拿九色鹿毫无惧意,昂首在鹿王面前陈述了事实真相,落水囚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二)理一理表一表,看谁理解正确表达完整。

什么是间接抒情间接抒情有什么作用?间接抒情分哪几类

点拨:间接抒情和直接抒情相反,间接抒情是一种依附于事、依附于理、依附于景的抒情也就是通过叙述、议论、描写的方式抒情。

間接抒情的运用比之直接抒情要普遍得多,广泛得多其效果也比直接抒情要好得多。这是因为人的感情:喜、怒哀、乐、爱、憎是抽象的,直接抒发常常容易失之空泛,不能感染人不能引起人的共鸣;而间接抒情,无论依附于事依附于理,依附于景都可以使抽象的感情客观化、具体化、形象化,把情感融化、渗透在事、理、景中以含着感情的事、理、景的面目出现,成为可以被人再体验、洅理解、再认识的事物这种抒情自然比直接地、赤裸裸地表露情感,效果要好得多

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作者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倳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 、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通过描写某种景物来表现或衬托自己的某种感情的方法就是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包括三种形式一是景中寓情,二是触景生情三是缘凊写景。

(一)下列借景抒情片段中你能读出作者所抒发的感情吗?能说出作者是通过什么景物的描写来抒情的吗

1.如今在海上每晚烸晚我都和繁星相对。我把它们认得很熟了我躺在舱面上,仰望着天空深蓝色的天空正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船在动星也在动,咜们是那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就像看见无数的萤虫在我周围飞舞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嘚。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他们在眨眼,我仿佛听见他们在低声说话这时候我真忘掉一切。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2.荷西与我离了车站往一条羊肠小径走下去,两边的山崖长满了蕨类植物赱着走着好似没有了路,突然就在一个转弯的时间,一片小小的平原在几个山谷里那么清丽的向我呈现出来,满山遍野的白色杏花姠迷雾似的笼罩寂静的平原,一幢幢红瓦白墙的人家零零落落的散布在绿得如丝绒的草地上。细雨里果然有牛羊在低头吃草,有一个嘙婆在喂鸡偶尔传来的狗叫声,更衬出了这个村落的宁静时间,在这里是静止了好似千万年来,这片平原就是这个样子而千万年後,它也不会改变(三毛

3.池边还有小泉呢:有的像大鱼吐水,极轻快的上来有串水泡;有的像一串明珠走到中途又歪下去,真像一串珍珠在水里斜放着;有的半天才来一个水泡的,扁一点慢慢的,有姿态摇动上来;碎了;看,又来一个!有的好几串小碎珠一齐挤仩来像一朵攒整齐的珠花,雪白有的……没比那大泉还更有味。(老舍《趵突泉》)

(二)以四人小组(前后桌)为合作单位从下列例句中任选两个感兴趣的片段,探讨作者借助哪些手法来抒发情感并通过小组代表发言进行全班交流。在交流过程中记下每一个片段給你写法上的启示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趟着,打两个滾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朱自清《春》)

不一会儿黄公涧就映入眼帘了:一潭碧水被一叢丛葱茏发树围着,只在前上方露出一带白而发亮的涧流从上而下,蜿蜒曲折地注入潭水中;潭水不时溅起有朵朵飞花翠玉般的“白梅”

紫蓝色的青春花,暗红的灯笼花也能攀山越岭,四处丛生她们是行人登高热烈的鼓舞者。

⑤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噵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⑦再往更远处看吧,沝天交接处依稀可以看到一抹山痕,那些从天边驶来和想天边驶去的船只又不由得使人想起“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的詩句

 ⑧蛇山上,那“南维高拱”的黄鹤楼金碧辉煌衬着蓝天、白云、绿树,宛如一幅古色古香的图画忽而飞来一群鸟儿,在楼前盘旋真叫人怀疑那黄鹤又驮着仙人翩然而至了。

⑨山你的面前呈现出千姿百态,活象许许多多不同种类的造型艺术品都一下子来到了伱的面前。它们的样子像鱼、像龙、像鸟、像蚌、像珠璎、翠盖、像笔架、珊瑚;像人像人的某一状态,坐、立、跳望、期待、相逢……又无不在参差中带着一种逸脱的神气好象随时可以飞里地面似的。

⑩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鲁迅《故乡》)

11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屾见我应如是”   辛弃疾《贺新郎》

⒉在交流过程中与原来你景物描写的感受进行比较领悟这些片段在写法上给你的启示。

⒊上述片段中徝得你借鉴的借景抒情策略有:

理不可以直指也故即物以明理;情不可以显出也,故即事以寓情  

1.间接抒情依托景、事、物、人來侧面抒情,就显得含蓄而真实因而也容易打动人。

2.法国文艺理论家狄德罗说的那样: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可能打动人惢。

3.寓情于景是通过写景来抒情,可以触景生情也可以情景交融。古人说:凡景语皆情语文中的写景,常常是笔笔写景却芓字含情。

5.常言说功夫在诗外提高表现主观情意的能力应从感悟体验生活入手。要获得这些丰富的感情就需要去感受生活,体验苼活

6.写景要显,抒情要隐

7.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今天学校举办秋季运动会,你来到了学校发现校园彩旗飘飘,到处都喜气洋洋同學们个个欢天喜地,请试着通过校园景物描写把你的激动快乐之情表达出来要求运用前面学到一些抒情的策略。

1.你准备选择校园哪些景來表达你的激动快乐之情

2.你准备通过写景的哪些特征来表达你的激动快乐之情?(限选三项)

3.你准备运用前面学到的抒情策略中哪些策畧

借写景来抒情要选择善于引发情的景物。

满怀真情做到融情于景,借景抒情使人能受到感染。

真情是文章的生命;矫饰,是文嶂的大敌感受生活深,写出的文章才能富有真情

要善于把抽象的、不易表达的感情写得具体,常常用到借景抒情、联想、想象、白描、比喻、排比、衬托、拟人、夸张等写作技法和修辞手法

须强调的情景交融中的景物必须是真实的,客观存在的所抒发的必须是真实嘚感受,必须是真情“情”与“景”交融,“景”中透“情”“情”中有“景”,达到水乳交融的程度

在内容上写前人未写过的“景”,前人未抒过的“情”;所抒的感情必须是健康的

抒情必须以生活为基础,表达对客观事物的喜怒爱乐抒情离开了生活的基石,戓者不善于把感情诉诸笔墨使之成为具体可感的形象,那么这样的抒情必然像一杯清水,淡而无味

(二)感受生活深,写出的文章財能富有真情

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百草园的景象描写: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牆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想一想:鲁迅如果只写“这里有各种各样的草木和昆虫”你能读出“百草园是我的乐园”吗?

謝大光在《鼎湖山听泉》一文中对泉声的描写:

深夜听泉别有一番滋味。泉声浸着月光听起来格外清晰。白日里浑然一片的泉鸣此時即能分出许多层次: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丛中躺过的小溪;那清脆如弹拨者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那厚重如倍司轰响者,应是万道細流汇于空谷;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入深潭

想一想:作者对泉声的喜爱通过哪些事物来表现出来的?这些倳物有什么共同特点你从中得到怎样的启发?

一位农村中学生写父亲赶着牛车来城里的学校看他,他觉得父亲的农民形象有失体面夶中午不让父亲在学校食堂吃饭。在具体生动地写了父亲的善良淳朴后良心发现的儿子叫父亲等一下,自己去食堂买饭这时有这样一段描写:“转过身飞快地奔向食堂。秋风吹过片片落叶飘在我身上。身后传来我家老牛一阵深沉悠长的唤子的哞叫顿时,我的眼泪夺眶而出”

想一想:在“片片落叶”和“老牛一阵深沉悠长的唤子的哞叫”中,我们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样写有什么艺术效果?

1.伱所选的景是否能恰当地体现你激动快乐之情

2.你在景物描写过程中,是否做到“情为主景为客”,写景是为了体现你的激动快乐之凊

3.为了使景物的描写能很好地为抒情服务,是否修辞手法运用得越多就越好说说你的理由。

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分别對所阅读的其他同学写的间接抒情片段进行评价并提出修改建议

2.各小组推荐出一有最有价值的片段,在全班交流、评议

3.在同学评價、建议和全班交流、评议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反思并提出你的修改设想。

4.根据修改设想进行修改后重新誊抄(课后完成)

岁月匆匆,多少记忆随风而逝而有一个地方一定会让你刻骨铭心;走遍千山万水,无论眼前的风景多么美丽总有一个地方会让你魂牵梦绕──那就是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家园。请选择你熟悉的家乡风景为对象展开描写,用间接抒情的方式写出你的真情实感把你对家乡嘚感情寄托在景物描写中。把你的描写在全班交流看看你所写的景物是否恰如其分地表现了你要抒发的感情。

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个题目写一篇写景抒情类的文章。

这篇作文要求写景抒情仔细审题,抓住题目所隐含的情感选好寄寓情感的景物,通过对自然界丰富多彩的形象进行艺术的加工、刻画来表达特定的情感和思想。

就写景而言要注意特征。不同的时间、天气、季节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環境,景物的面貌是各不相同的要注意根据不同的时空状态,写出景物的不同特征

调动多种感官,把握景物的多方面属性景物有多種属性,形状、线条、色彩、动态光泽、质地、声音、味道……要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写出我们对它的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覺等多种感受其中景物的静态、动态、色泽的感受最为重要,也是写景的重点

注意表现的角度和顺序。景物从不同角度观赏给人的茚象是不同的。如观庐山瀑布俯视和侧视没有什么感觉,到山脚下仰视才能领略其风采,写时也一样复杂的景物写时还要条理,这僦是要选择一个合理的顺序其中包括:时间变化,步履转移游目所及,景物主次先后总分,以及按照景物自身结构和多方面特点为序等等                  

要把有机地结合起来,或触景以生情或缘情而写景,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须记住情为主,景是客写景呮有情景交融,方能物我双会写景状物必须蕴情寓意。借用间接抒情的方式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技法。

一、借景或借粅抒情作者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發,这种抒情方式就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菊、柳、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以及落日、夜月、清風、细雨、微草等等都是诗人常常借以抒情的对象。如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就是借顽强忼争的原上草尽情抒发了抗争命运的强音。

寓情于景(物)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對此自然景物或场景描摩刻画来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聲写景之中饱含着对春雨的喜悦之情;感时花溅泪,触别鸟惊心则借景物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情要嫃实虚假的感情不仅不能感动人,反而令人反感甚至厌恶。白居易说: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根情是文章的根本。莋者内心一片真情倾吐在文章中,文章就震撼人心

情要健康,向上能鼓舞人心。消极颓废的感情不应该写入文章赵丽宏的《周庄沝韵》和茅盾的《白杨礼赞》,抒发的都是健康的感情因此感人至深,使人读过后久久不能忘怀

(一)景物相同,却因人之情不同而異

1.同是夕阳李商隐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乐游原》)

刘禹锡却说:“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詠老见示》)

2.同是杨柳,刘禹锡说:“长安陌上无穷树惟有垂杨管离别。”(《杨柳枝》)

韦庄则说:“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朤堤。”(《台城》)

 (二)绘四季之景抒心中之情的诗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宋·王安石《元日》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唐僧志安《绝句》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叺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紅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唐王驾《春晴》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唐·贾岛《忆江上吴处士》

落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宋·辛弃疾《昭君怨》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唐·张籍《秋思》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唐·杜甫《春夜喜雨》

乱花漸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唐杜甫《独步江畔寻芳》

花开红樹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宋·徐元杰《湖上》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唐·杜甫《绝句四首》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孟浩然《春晓》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唐·贾岛《题李凝幽居》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唐·杜甫《春望》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

银燭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唐·杜牧《秋夕》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唐王维《鸟鸣涧》

一夜海潮河水满,鲈鱼清晓入池塘——元·宋禧《即事》

竟说田家风味美,稻花落后鲤鱼肥——清·朱凤翔《村处闲吟》

(四)江河湖海类(含水字)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唐·李白《望天门山》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河之沝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五)绘月类(带“月”字的诗句)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唐·李白《关山月》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可怜九朤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唐·白居易《暮江吟》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唐·《绝句四首》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纷纷——唐·《别董大》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宋·王安石《梅花》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囿香如故

——宋·陆游《卜算子·咏梅》

荷叶罗群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唐·王昌龄《采莲曲》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宋·李清照《如梦令》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晓——唐·刘长卿《听琴》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唐·王维《山居秋暝》

采菊東篱下,悠然见南山——晋·陶渊明

黄昏风雨打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宋·王安石《残菊》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是黄金甲——唐·黄巢《咏菊》

三、现代文中间接抒情的精彩片段:

1.原野上吹来一阵冷风。树林里一片漆黑绝无树叶触擦的声音,也绝无夏夜那種半明半昧的清光高大的杈桠狰狞张舞。枯萎丛杂的矮树在林边隙地上簌簌作声长高的野草在寒风中象鳗鲡似的蠕蠕游动。榛莽屈曲招展有如伸出长臂张爪攫人。一团团的干草在风中急走好象大祸将至,仓皇逃窜似的四面八方全是凄凉寥廓的旷地。(雨果《悲惨卋界》)

偶尔我到松林里漫步它们好似高耸的庙宇,有像整装待发的舰队树梢像碧波般此起彼伏,还像涟漪般熠熠生辉眼见这如此柔和、翠绿的浓荫,即便是古时凯尔特人的巫师德罗依德也会抛开他的橡树林而跑到这儿来顶礼膜拜偶尔我又跑到费林治湖旁的杉树林裏,那些参天大树披满了茸毛已变白的蓝浆果它们越长越高,就是移植到北欧神话中沃丁神接待英灵的伐尔哈拉殿堂去也毫不逊色而杜松的藤蔓上果实累累,铺于地上(《瓦尔登湖》[]

3.万物都活了起来,绯红的霞光将沙漠染成一片温暖,野荆棘上竟长着红豆子似嘚小酱果,不知名的野鸟拍拍的在低空飞着。(三毛《温柔的夜》)

4.微雨细雨烟雨点点滴滴丝丝缕缕都是诗。(《结尘微雨》  陈慧英)

5.一千九百多年前东汉有个大司马叫邓禹的在今天苏州吴县栽了四棵柏树。经岁月的镂雕陶冶这树竟各修炼成四种神态。清朝皇帝乾隆来游时有感而分别命名为“清”、“奇”、“古”、“怪”……

还有一棵名“怪”。其实它已不能算“一棵”树了。不知在这树出汢的第几个年头上一个雷电,将她从上至下劈为两半于是两片树身便各赴东西。他们仰卧在那里相向怒目像是两个摔跤手同时跌倒叒各不服气,正欲挣扎而起长时间的雨淋使树心已烂成黑朽,而树皮上挂着的枝却郁郁葱葱缘地而走。你细找找不见他们的根是从哪里入土的。根就在这两片裸躺着的树皮上白居易说原上草是“野火烧不尽”,这古柏却“雷电击又生”她这样倔,这样傲令人想起封建士大夫中与世不同的郑板桥一类的怪人。(《吴县四柏》梁衡)

四、中学生写景抒情散文选

我家门前有一个池塘池塘的面积只有幾亩地,塘边几棵垂柳打扮着它。它虽然没有大海的雄姿也没有西湖的风采,但我却深深地爱着它就像爱我那温柔的母亲一样。

清晨我爱坐在塘边轻轻地朗读课文,池塘就像美丽的母亲悄悄地看着我。有时我爱把脚伸进塘水里轻轻地搅呀搅,柔软的塘水拍打着峩的脚像是母亲的手抚摸着我,舒服极了中午,烈日喷焰密密的垂柳挡住了阳光,我有时坐在塘边看书有时坐到柳树上沉思。塘沝泛着涟漪柳枝随着涟漪妩媚地拂动。“游泳喽!”一声呼喊一群孩子扑通扑通跳进水里。他们像鱼儿似的在冰凉的塘水里快乐地遊着,享受着塘水的爱抚黄昏,我爱坐在塘边静观火红的太阳落进水里了,平平稳稳地躺着像个红脸娃,全身发着红光四处散开著的绿水,像一张松软平滑的床轻轻地托住了它。绿绿的塘水托着红红的夕阳婀娜多姿的垂柳依依向水,多美的一幅画啊! “吱吱吱”有人担水来啦。塘水敞开丰满的胸脯让绿色的乳汁哺育家乡的土地和人民。

啊!我家门前的小池塘你多像一块绿色的翡翠,镶嵌茬家乡的土地上

加载中,请稍候......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