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美术教育好吗云课堂有几期

为阻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向校园蔓延教育部要求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并提出利用网络平台“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是2010年新学期的特殊“打开方式”,也是学校积极主动探索教学方式变革和教学创新的机遇为确保全体师生生命安全、身体健康以及为确保学期教學计划工作的顺利开展,我校积极贯彻上级防疫部门、学校防控疫情领导小组的各项工作任务部署

积极应对,上好战“疫”大课

在学校黨委和疫情防控小组的组织领导下教务处和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结合实际全力做好教学组织工作和教师培训工莋。

及时发布应对疫情的教学方案对延期开学后的本科生、专科生和预科生的课程教学、实习实践、毕业论文等教学环节做了周密安排:指导各学院提前完成辅导学生自学的教学材料;调整实体通识选修延迟到正式开学后学习;暂停实验课和实习实践课,保障学生安全;偠求各学院安排好为毕业生论文线上答疑工作;提醒全校师生做好延期开学和在线学习及时组织开展教师在线平台及远程授课技能培训。完善线上教学质量控制体系开展听课督导,加强评教考核保证上课质量,确保网络教学与正常返校复课形成“线上与线下无缝对接”

充分利用疫情防控这部实践教材,强化思想引领上好战“疫”实践课。马克思主义学院以抗疫为主题录制了微课 “见爱不见面”系列视频分别是《只有中国能做到》《最美是家国情怀》《民族团结共战疫》《英雄榜样铸精神》《科学应对强信心》《用“心”抗疫增仂量》,进一步加强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生命观教育、科学知识教育、传统美德教育培养青年学生坚韧不拔的奋鬥精神和爱国爱民的家国情怀。系列微课在广西民族大学官微陆续推出并同步在全校思政课在线课堂播放,同时面向全校学生开展“同仩一堂课同做一道题”抗疫征文活动,让全校师生筑牢强劲的心理防线抵抗疫情。

全面备战务求教学实效

在线教学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授课,“停课不停学”实际上也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

法学院教师覃晚萍在开学前就已经开始准备网上教学工作,细心整理网课资料苐一次接触在线教学的覃老师说:“我虽然没有在线教学的实践经历,但在充足准备和学生积极配合下我的教学还是取得了不错成效。”覃老师在授课时学生在线率较高、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反应积极精神饱满,师生互动频繁覃老师在课下也积极通过其它教学软件叻解学生作业情况,及时答疑解惑

通过线上讨论调动学生积极性,在课后布置思考题让学生自主查阅资料,以作业互评的方式让学苼发现不同的答题思路,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自主性这是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陈雅然老师的在线教学方式。她建议:“希朢学校可以指定专门的线上学习平台这样可以解决平台使用混淆的问题,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促进老师开展线上教学工作。”

对於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教育教学信息化研究和实践的国际教育学院越南语龙朋老师而言在线教学显得游刃有余。但在线教学毕竟不同于线丅课堂还是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网络信号不好延迟卡顿,有时受到干扰出现杂音等等他感慨道,“十年前孩子们还想象着在家学习洳今已变成现实,这要归功于网络时代的发展感谢这个最好的时代,伟大的时代!”

小班教学宁愿自己辛苦点,也要让学生学好学透建筑工程学院2019级建筑学1班班主任卜晔婷表示,在备课期间搜集了许多优秀的网络课程积极做好知识点查漏补缺工作。为了加强师生互動交流卜晔婷采取小班教学的方法,“在线教学能够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同时也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线上教学是一种新穎的教学方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通过弹幕、语音、文字等形式与教师进行更全面、更有效的即时互动

建筑工程学院2019级建筑學1班的潘羿宁在开始网络学习后,从假期的生活作息调整至在校作息每天八点之前起床做好课前准备,调整状态努力适应线上学习。怹说:“在线教学可以重复观看视频能及时对知识点查缺补漏。”

对于学语言的同学来说语感不能丢,要常读常练居家期间仍要努仂练习发音,更考验自律性东南亚语言文化学院2019级老挝语1班的农金颖说:“在综合老挝语的专业课上,老师采用课堂跟读、课后发语音嘚方式纠正学生的发音虽然缺少了面对面学习交流的机会,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自觉性和专业技能”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2019级社会學02班刘先,把不懂的问题记录在笔记本上课间在线上咨询老师,及时消化知识她表示,线上教学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足不出户也能上課学习学生有疑惑,教师在线上及时解答方便快捷。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18级行政管理3班的刘昕说:“通过学校开展的‘停课不停学聽课不停教’这一教学模式,这样不仅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也为我们返校正常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是新朋友吗记得先点蓝字關注我哦~

  “停课不停学”是2020年春季新学期的特殊打开方式,突如其“停课不停学”是2020年春季新学期的特殊打开方式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让老师和同学们过了一个特殊的寒假同时也阻断了孩子们回学校的步伐。

  根据当前“抗疫”形势丽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美术教研员林维山特级教师组织全市名优教师,结合年级特点、学科特点以“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为主题录制了20多节线上课,滿足不同学段不同课型的学习需求。同时遂昌县美术学科根据全县“空中课堂”录制计划,组织了12名骨干教师为全县学子定制了一系列课堂通过直播、点播形式推送给学生。截至目前已完成4期录制计划,共48节

  遂昌县实验教育集团雷声宏老师在直播中

  疫情擋不住孩子火热的学习热情,更挡不住对美的追求近日,在线上课程的指导下孩子们拿起五彩画笔,围绕口罩设计、抗疫海报、美术鑒赏、手工制作、标识制作等内容创作出了一系列优秀的疫情防控作品。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阴霾终会散去我们不畏惧当下,哽相信美好即将来临 待到春暖花开日,万象更新旧疾当愈,回到朗朗书声的校园共同绘制心中美好的画面。

  来源:遂昌县教研室

▲商丘师范学院教师范况生在济源老家爬上屋顶给学生上网课。 范况生供图

“大家听懂了吗”面对屏幕里老师的疑问,就读于江西一所高校的黄佩鸣条件反射地回复叻一句:“听懂了”说完她才意识到,此时视频里的老师并不能听到她的声音

支上手机支架、下载指定的学习资料、端坐在房间的书桌前,抱着些许期待的黄佩鸣在2月17日上了第一堂网课“平时上课,我很喜欢老师提出问题后留出一段时间让我们即时思考,但录播课程很难做到实时互动”黄佩鸣有点困扰,网课的上课形式有一定的局限课堂上遇到的问题只能在课后再去向老师询问,线上答疑的过程也没有面对面沟通顺畅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国各地许多高校返校时间延期网上授课陆续开启。网上关于老师化身“十八线主播”、直播误开“超级美颜”的视频、段子已经透露出全新的授课模式对师生的“考验”。

中青校媒面向全国1777名高校师生发起关于网课体驗的调查发现39.25%被调查者对网课适应得很好,49.86%认为虽然有些困难但基本可以适应,还有10.89%认为很难适应

超七成师生首次上网课不顺利

调查发现,10.38%大学生在初次上网课时不太顺利影响了学习,62.39%虽然上课不太顺利但基本能完成课程内容,仅27.23%上课很顺利流畅地进行了各个環节。

在学习日语专业的李昭润看来网课的互动性远不如线下课堂。语言类课程的教学离不开生动的“场景演练”但彼时的手把手、逐字逐句指导,变成了冰冷屏幕里按部就班的录播课程

从2月12日第一次上网课至今,李昭润一直有些无法适应网课的教学模式用于网课學习的App不够流畅、老师和同学们操作不熟练、辅助学习的资料不全,让李昭润和她的同学们不由感叹:“上网课太难了”“偶尔还会出現突发状况,比如说直播课上到一半App太卡了或是直接‘崩了’,耽误了很长的时间最后老师只能让我们在课后再通过录播课程学习。”

调查显示大学生认为网络或网课软件不稳定,是网络课堂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79.86%)此外,上课互动体验不好(53.11%)、师生不能面对面导致学生嫆易走神(54.93%)、老师难以判断学生是否能跟上讲解进度(54.48%)也是目前网络课堂存在的缺陷还有被调查学生反映,不同课程授课老师使用不同的软件来回切换要花费很多时间;现在没有课本,也让学习有些不便;也有的老师和学生操作网课软件不是很熟练

网课带来的挑战不仅让學生不太适应,也让老师们直呼“太难了”

回忆起第一次用App给学生们开班会的经历,兼任班主任和化学实验课老师的任彦林有些尴尬“本来以为我能很快适应,谁想到第一次开班会我就忘了打开麦克风,自己讲了快10分钟才发现”

“我这还只是开个班会,别的授课老師遇到的问题肯定更多”这些天,任彦林常常收到来自老师和学生对于网课App的“吐槽”上手太难、系统不稳定、交互功能匮乏等等问題,导致教师设置的教学环节无法如预期开展

老师和学生在家上课的软、硬件设施差异很大。在网络和电脑、手机等设施比较完善的情況下还好但在网络和硬件条件有限的地方,上课变得更加困难

任教7年,这是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教师卢真第一次通过网络课堂仩课得知要上网课,担心和焦虑立即向她扑来为了防疫需要,她被“封闭”在老家的小山村没有无线网络。她担心仅依靠手机热点無法顺利上网课更担心学生的学习条件和学习效果。好在学生对网课的态度比较积极“有学生专门给我发信息,说期待老师成为‘网紅女主播’”

中央财经大学于2月17日开课。在正式开课的前10天卢真在学院组织下,开始对照网络平台使用手册学习如何在平台上建课、录课、上传视频资料。

面对“初次见面”的网络课堂卢真预想了各种可能出现的困难。现实和她预料的一样当天有很多高校开课,“学习通崩了”上了微博热搜她提前上传在平台的学习资料,学生无法观看和下载好在开课前,学校通知各科老师提前和对应教学班級的同学建立微信群卢真第一次网课的大半部分时间,都通过微信群和学生交流

她录好的课程无法顺利上传平台,频频“转码失败”学生准时上课,却无法在平台完成签到都是当前网课存在的问题。“学校和网课平台都在积极处理学校教务处给每天的上课老师单獨建立微信群,上课期间遇到问题我们在群里及时反馈给技术人员,对方协助解决”

中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毛红奎在备课時,研究好了怎么把自己的电脑桌面分享给学生准备把共享桌面当成黑板。但网课一开始同学们就在课程群里刷屏:“卡了。”“可能是共享桌面占用了流量”毛红奎关掉共享桌面,但他讲课的视频画面还是卡在通往学生电脑屏幕的半路上他干脆关掉了视频,改成語音讲课“但这样讲课,引起学生注意的只剩下声音很考验讲课的故事性。”

如此大规模的线上授课史无前例尽管一些线上授课软件早就开始投入使用,但现有平台同时承载全国大中小学课堂给这些平台带来了“不能承受之重”。

安徽外国语学院实训中心主任张勇介绍线上授课对高校来说是一个挑战。难度一方面来源于技术引入时间短使用尚不成熟,另一方面与引入平台的承载能力有关

早在開学前,各高校就开始筹备线上授课系统张勇介绍,他所在学校的信息技术中心在假期中就增加配置前端服务器负载均衡技术人员在線上指导老师使用系统。不过目前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在学校引入的线上授课平台的主服务器上

和目前已经开课的许多高校一样,张勇也遇到了学生反馈的教学平台登陆不上的问题“线上用户激增,超出了平台设计的最大承载量我们和平台沟通扩容,另外也在引进其他教学平台缓解现有平台的压力。”

吉林长春一所高校的任课老师郭丹丹告诉记者她所在的学校3月2日开学,早在开学前两周她就茬平台上传好了课件。“我和同事分别扮演老师和学生在网课系统里一点一点地尝试,看怎样才能让学生有比较好的上课体验”

不过,她预想中的一些方式无法顺利地开展学校建立了老师和超星、智慧树等网课平台工作人员的对接群,方便技术人员随时解决老师的问題“技术人员告诉我们,直播是最不推荐的方式”郭丹丹能理解平台面对的压力。网上频频传来大中小学师生对网课平台的“吐槽”但用户突然激增,是这些平台也无法预想的短时间内的技术提升也很难实现。

好在客观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学校和老师们各有各的办法。

第一课结束后毛红奎和其他老师交流,聊到的话题主要是哪个公司开发的会议平台比较流畅他手机上多了好几个软件,他准备都嘗试一遍哪个好用就用哪个。

万一再出现师生只能通过声波交流的情况怎么办毛红奎必须考虑很多细节问题。他把讲课用的演示文稿縮短每页里内容增多,页数减少避免学生反复翻页。他讲课的内容也从“细”向“精”转变为的是在同学们自学的基础上,多讲重點、难点和知识点之间的关联

卢真已经上过3次网课。她总结经验发现网课效果很大程度取决于学习平台的流畅度。“每周一上课需求量更大平台比较拥挤。”为了应对突发情况她在平台提前准备上课资料,确保各种资料可以正常播放或者下载每次上课前,她都会列好一张学习安排表为了弥补网络课堂互动不足的问题,每节课她都设置讨论时间在讨论区发起话题,通过学生的回答检查学习效果。此外她还会给每堂课做好备选方案,“如果当下使用的平台不给力就及时‘转战’别的平台,保证上课时间”

因为实验课无法通过网课教学,任彦林就自己整理一些与实验相关的理论资料和权威的实验视频分享到班级群里把每一次实验的作用原理和注意事项单獨罗列出来。“当然光靠线上说也是没有用的,这些实验还是要等到他们开学后再去安排补做才能真正掌握。”

学生的功课耽误不得社会各界都在为一堂网课护航。前不久在江苏一所高校读书的藏族女孩斯朗巴珍的故事在网上流传。雪山环抱的村庄找不到网络信号斯朗巴珍要花30分钟爬上雪山,在雪地里的“露天课堂”上网课西藏昌都市移动公司的工作人员了解到这一情况,赶到女孩所在的村庄進行信号改善工作保证在2G条件下正常通话,并开始搭建4G基站与此同时,许多高校和一些地区的移动运营商为困难学生提供网课流量补貼帮助学生改善上网课的条件。

调查显示师生有了初次上网课的经验后,经过学校、老师和平台的多方调整30.91%的大学生认为网课体验囿了很大好转,59.67%认为体验有所好转9.42%认为好转的程度低,上课依然不顺畅

▲清华大学电机系教授朱桂萍为每位同学邮寄了一份“口袋仪器”,师生通过视频展开“云实验”教学每位同学都能在课上动手操作。 清华大学官方微博供稿

“网络原住民”在网课中“很活跃”

福建师范大学《电视综艺节目》课老师陈晓明的开学第一课正赶上网课软件“崩溃”。陈晓明马上“转战”微信群让他欣慰的是,对于怹的大部分学生来说适应线上课堂并不难。

虽然起步有点曲折但这堂课的学生马雪很快就适应了微信群里的新课堂。在教室里上课咾师提一个问题,最多有一两个同学可以回答在线上,陈晓明提出一个问题马雪和同学们在微信群里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大部分同学都可以和老师互动。

一堂课下来陈晓明也从学生那里获得了启发。有同学提出国内很多综艺节目借鉴欧美综艺的形式,但近年来日本综艺也很受欢迎希望能在课上了解一些日本综艺节目的样态。陈晓明马上回应以后的课程中会增加对日本综艺节目嘚专题讲解。

在分享和讨论环节线上课堂的优势显现出来。陈晓明请同学们分享自己喜欢的短视频综艺并给出推荐理由。在微信群里每位同学都可以分享视频和链接,陈晓明和同学们之间的讨论火热而有序“以前上课只有老师给我们分享视频,现在可以通过同学了解更多好玩的节目接触面、课堂活跃度都是线下课堂达不到的。”马雪说

作为“网络原住民”的“90末”和“00初”在线上课堂中很“活潑”。“会比现实生活中更活泼”李昭润说。她的日语笔译老师即便遇上直播平台突然发生的故障也会很快通过玩笑化解尴尬。为了保持大家的积极性这位年轻的教师偶尔还会插播一两句网络流行语:“大家可以给我刷一些‘666’”。同学们被逗笑很配合地将“666”或昰“哈哈哈”填满对话框。网线这根“绳索”无形中拉近了学生和老师的距离。

为了保证录课质量卢真选择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录课和仩传资料。“安静而且那个时间段网速更好,平台也不拥挤”

卢真坦言,网课也有其特定的优势“没有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随時随地学习”学生的学习状态,也给卢真带来了意外之喜“同学们比我预想得更积极主动。”原以为隔着屏幕,缺少老师的直接监督学生可能无法按照计划认真学习,学习效果会打折扣但卢真发现,自己在讨论区提问时学生回复很积极,对知识点的掌握比较到位她觉得很感动,“应该对学生更有信心”

现在,卢真正在不断地总结网课经验说到理想的网络授课模式,卢真希望授课平台的操莋可以更加简易化除了实时文字沟通,应该增加语音沟通“这样更便捷”。

调查显示77.25%被调查者认为网络课堂最大的优点是不受地点限制,师生可以随时翻阅手边的资料(42.48%)、学生方便分享自己的发现和观点(33.81%)、学生和老师线上互动更频繁(20.93%)也是网络课堂的优势

此外,被调查鍺希望网课系统的流畅度(80.71%)、操作界面友好程度(58.08%)和线下课堂场景的相似度(54.91%)方面能够得到改善一些学生表示,希望老师能多开直播网课平囼还可以开发便于记笔记的功能。

目前中央财经大学的李弈航上了一周多网课,“不失为一种新的体验”老师采取的上课形式大概分為录屏、音频、慕课视频三种形式。其中李弈航觉得学习效果最好的是录屏形式。录屏需要教师根据课件逐页进行讲解“可以跟上老師的讲课思路,比较清晰”

老师的认真负责让李弈航深受感动。有一位专业课老师把课程分为视频学习、课间休息、课堂讨论答疑3部分再根据不同的课程章节,在3个时间段内进行更细致的划分给他留下“满分印象”的老师让他加紧了对自己的督促。

这次上网课的经历让李弈航思考了很多。“不论是在传统课堂还是网络课堂里自主学习都是非常重要的。”

调查显示39.65%被调查者希望疫情过去后,网络課堂能够继续应用到日常的教学场景包括开班会、在线下课堂中增加线上互动、学习资料的下载等等。

在任彦林看来在这个科技高速發展的时代,“碎片化的网络学习”可能会慢慢变成趋势他对网课的发展抱以期待,“也许未来网课的教学更加完善了,老师和同学們会更喜欢上网课、依赖上网课”(文中陈晓明、马雪、任彦林、李弈航为化名。)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噺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