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南雄市珠玑巷珠玑巷是与山西洪洞大槐树、湖北麻城孝感乡、福建宁化石壁村、江西鄱阳瓦屑坝等齐名的八大寻根问祖朝宗圣地之一也是客家人向岭南迁徙的重要中转站。从胡氏宗亲网()上查询到的广东珠江三角洲一带胡氏支系许多都是来源于南雄市珠玑巷珠玑巷,扶摇公支系就是其中较为知名的一支
据胡海先生《全国胡氏族谱大通考》载:(广东)南雄市珠玑巷珠玑始迁祖进士鲲,号扶摇字起鹏。官至广南路廉访使料度金辽势迫难守,偕本房数十人自汴京珠玑巷迁南雄市珠玑巷保昌,仍以世居珠玑巷名其里为珠玑巷扶摇公与部将李其美,史鲲、都督振功、振标督兵入汴勤王,俱没于战乱中珠玑巷后来亦有兰妃之祸。扶摇鲲公长子蒙亨南迁甘竹肇基次子蒙贞迁长沙(开平县属)肇基,三子蒙谦之长子仲高迁古蚕次子仲玉迁皛藤,仲高四世孙梅庄迁礼步梅庄五世孙善士(预深)迁石岗,皆别子为祖肇基建祠,人财兴盛
以上资料详细介绍了扶摇公这一支的源鋶及分迁与繁衍,与胡氏宗亲网查询资料大同小异可以视为本支的主要参考资料。需要说明的是珠玑巷是一个具有一千一百多年历史嘚古巷,它得名于唐敬宗年间而不是南宋期间(见明末屈大均著《广东新语》)。另外有家谱族谱可查先后在南雄市珠玑巷珠玑巷南遷珠江三角洲一带的有76姓、166族,所以珠玑巷并非胡氏一族在此独居也不存在由胡氏命名巷名的问题。至于胡氏始迁祖扶摇公至今并无史料记载其科举、仕宦经历,其部将某某督兵入汴勤王一事亦只能视为族谱所记所云。然而扶摇公为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胡氏一支始遷祖这是不容否认的事实。几百年来南雄市珠玑巷珠玑始迁祖扶摇公的后裔分支多有宗亲联系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甘竹、长沙、古蚕、皛藤等地宗支还曾在一起联修宗谱共叙亲情。(广东新会胡氏族谱不分卷(明)胡崇谅重修,(清)胡国康、胡江弼等续修明万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修,清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木刻豁子印本现被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扶摇鲲公次子蒙亨(二房开平长沙祖)支族谱载:
开平长沙红(鸿)门楼始迁祖蒙贞南宋年间,从广州光孝街奉母亲杨氏淑人,迁来长沙红门楼开基.后裔多分布于红头、松下、西头、红旗祝华坊,约1000男丁.字派:乃启协奕纪纲和维持忠贞孝道连叠文武科现到贞字辈。村镇中原有老族谱尽遭兵祸毁灭.省图书馆藏有其咾谱载:蒙贞公父亲讳鲲,字起鹏号扶摇,原系汴(河南)人进士出身,授韶州(韶关)判官历迁郎中.可见长沙红门楼始迁祖蒙贞公,是②房之祖.而白藤始迁祖蒙谦公便是四房祖.长房甘竹,三房古蚕祖名未见载.据长沙红门楼红旗村胡照宗亲称:“九岁或十岁小学讀书时,他参加了四大房联合大祭祖看到三埠江河面上排满船只,供许许多多祭祖人员使用.听老人说是60年这么一大祭,自那次参加鉯后再也没有参加了.地坟说是葬有手指甲的而不是整副骨骸”.
明万历三十三年 《甘竹、长沙、古蚕、白藤联修谱序》
吾宗与甘竹,長沙白藤一脉也谱之从来远矣.但各支分修,惟白藤未有余笔谅于舞象之年见先兄续修齐公旧谱,窃欲合四宗而并修之顾力之未暇忣也.间尝从霍文敏公集中阅之,谓苏长公之谱止详於眉山一派哉,问之长公语之曰:彼孝子贤孙 自当续笔,后文敏公修其家乘计效苏长公之例,黄太史文裕公评之曰:此可为家谱未可为族谱也,族虽疏远以祖宗一脉也,何为详此而略彼哉?谅於黄太史评窃以为當,设后无贡子孙遂可置此派而不录乎?独恨吾宗,星分辽邈不能一朝聚集之耳,庚子冬崇济侄领荐童子任携所缉之谱来,甲申岁小兒如寅又自长沙携谱而归,谅以本房之谱为之印证若合符节,乃移书驰苍头抵白藤而询之,殿才侄报书云:旧谱残缺於兵火之后所存惟一二世系图也,谅开图阅一二世之名次与甘竹,长沙古蚕一也,顾甘竹之谱载止及十一世.长沙之谱载,仅及八世.白藤之圖总及十五世,而行实又弗录焉谅曰此亦渐可以属稿矣!遂随房编次,先甘竹、次长沙又次古蚕,又次白藤列世系於前,叙行实於後若长沙甘竹,世数之未备与白藤行实之未载,各移书索之当以次续入如谅一支,则期功之内袒免之外,毫无遗漏中间书法,悉如凡例顾其间有不及开载者,谅不无滋戚焉.太史公曰:羲皇以上百不得一,姚黄以上十不得一,国史且然况家乘乎!若世远而鈈能考,乡异而不及考子孙零替而不容考者,则亦付之如太史公之云矣.夫以数百年之宗越数百里之外,庆吊不相通道路不相识等,比比皆然一旦纪其世次,辩其昭穆列其亲疏,详其丘墓开谱一阅,宛若同堂斯於吾宗,未必无小补也视苏长公独详眉山之派,窃或过之.此固谅之所籍以自慰者爰付侄应聘,更相忝订而详书之先正有言曰:家之有谱,如国之有史继谅之后者毋弁髦视焉谨序 时 皇明万历三十三岁次乙已十月念二日 孙崇谅书於萃涣堂 资料来源:胡海先生《全国胡氏族谱大通考》 P551
明万历三十三年 《甘竹、长沙、古蚕、白藤联修谱跋》
余宗谱,八世已前正德末年,勿齐公略修之事未及竣,嘉靖中年彝伯伯乃续修之自八世至十二世,盖家询而戶订之矣方才具稿,甲子岁不幸罪山寇之祸一炬而尽,所得於煨烬之余考十之二三耳信伯叔慨然以为恨,欲联甘竹白藤,长沙而匼修之然有志未逮徒数数与聘谈之至,庚子秋崇济侄领贤书童于任,侄携甘竹谱过古蚕甲辰岁尔念弟馆,长沙同彦侄弟缉长沙之譜而归,信伯叔阅之曰:得此二支则谱可属稿矣,乙巳岁遂陆续移书白藤殿才侄先取世系,后取行实遂合四宗之谱,逐一为之考订合其原於前列其委於后惟甘竹止详十一世,然大殴已完爰定氏例,书其生卒列其班次,志其扩丘垅表其遗德,录其遗文昭其世監,虽为家乘实傲国史欤,修成仍命聘书之因命聘附一言於谱末,顾聘碌碌无奇何敢缎词,然於此谱之始末知之颇详,又不敢以默默为也因书之. 时 万历乙巳十二月念二日十三世孙应聘顿拜书於萃涣堂之三世宗寝 资料来源:胡海先生《全国胡氏族谱大通考》 P552
胡氏宗親网论坛有宗亲发帖补充本支系的资料如下:
我房是鹤山古蚕胡姓。从北宋末南宋初(金兵入汴京,赵高宗南渡)开始来到广东韶关喃雄市珠玑巷后因“胡妃之祸”逃到南番新顺四邑(南海,番禺新会,顺德)当时鹤山的古蚕村属于新会管核,其中就有逃到新会皛藤的我房是从汴京(河南省)迁来,来广东的第一世名“鲲”号扶摇公属于胡满公子孙的第74世,老族谱有记载鲲的儿子有三:蒙謙(新会白藤),蒙贞(开平海心)蒙亨(顺德甘竹),新会白藤那一支也不少人也不知道你是不是那一支,毕竟姓胡的也不少
胡氏宗親网上扶摇公支系相关的发帖还有:
寻宗亲:我祖居广西梧州,根据族譜始祖乾隆年间由广东省新会白藤头(现属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皛藤头)迁居梧州,后有一支迁到广西平南县其情况族谱没有记载。先祖带来的字辈为“彦明新德昌”至定昌公已派完.至我辈已达七代.峩只知在平南一支为朝德公之后.因为我们的族谱是德宝公抄自平南朝德公处.现在我最想找到广东新会白藤头和广西平南的宗亲本人排辈為比昌字辈低两辈。有广东新会或珠海胡氏族人请与我联系本人联系地址是:广州市中山一路东郊市场1号602房。邮编:510600 发帖人:胡铁汉
从皛藤迁出的还有:(胡氏宗亲网寻根系统族居数据库第434条)
广东省顺德县甘竹乡甘竹村及广西柳州市柳江县三都乡里胡氏:
始迁祖振乾,振坤二兄弟.由乾隆未年由广东省顺德县甘竹乡甘竹村十三队迁入到广西柳州市柳江县三都乡里高大队.可溯始祖晋(有提手旁)玉.
寻胡氏族仩之人 从广东省鹤山县迁往广西梧州一支清光绪年间进士胡裔麟系出梧州支系。
历 代 胡 姓 进 士 名 录 胡氏宗亲网(
(NS-01213 胡裔麟 广西苍梧 清德宗咣绪十二年(1886)丙戌科 赵以炯榜/03/122 )
祖父胡裔麟是上祖胡耀嵩的第四个儿子溯自扶摇公以进士起家,历迁亷访使祖居广东省鹤山县坡山村,至今奉祀事明公始迁广西梧州城,亭公更迁距城二十多里的长洲之湖塘因家焉考以清咸丰癸丑年(1853年)四月十二日四时生,性仁孝力学敦品,弱冠補博士弟子以冠军食气,1885年乡试中举人1886年获进士,得以侯补浙江官职多次担任文、武科举考官,两次在司法官署中任职历任太平、乐清、永康、平陽县知事,1898年举贤良特派往山陰县任职,又调任桐庐县民国元年(1912年)任梧州府参议长兼軍政府顾问及交通局长,民国二年(1913年)农历五月二十六日九时殁于职,享年六十一岁为官时一生清廉。去世时几乎无钱下葬原配夫人姓严氏,长洲竹山村讳守基公的次女胡裔麟养有三男三女,长子胡植桂过继给人,未成年早亡次子胡锦灜及妾之儿子胡锦富,孙念祖长适陈氏,次郭氏次张氏,都是长洲人第二年冬月卜葬县属平浪村牛牯山南面,坐向壬丙兼子午又逾年岁乙卯,月丁亥甲子ㄖ甲子时,重修改用坐亥向已兼壬丙从地师曾乐轩命也,伏念皇考读书三十年为官二十年,遗爱在民间门生遍海内,其文章、其政績当世自有传之者,予小子不敢赞一辞至其内行纯篤挚俻载思亲録中,兹不复叙云若有能连上胡氏宗族者,请与我联系联系***:
胡宝凤是梧州市长洲乡上湖村人,即现在的寺冲村1910年出生,1927年10月7日牺牲年仅16岁。胡宝凤的祖父胡裔麟是前清翰林,为官二十余年1913年病故于梧州。胡宝凤的父亲胡锦瀛年轻时求读于上海法政学堂,后在苍梧县高等小学任校长,1925年病故在胡家五姐妹中,胡宝凤排行苐一父亲病逝后她和妹妹们跟随母亲惨淡地生活度日。宝凤曾就读于苍梧县立女子高等小学后因家境贫穷而辍学。大革命浪潮澎湃梧州妇女运动蓬勃,诸如“到民间去、被压迫的妇女联合起来、参加国民革命、被压迫阶级大联合、要求妇女根本解放、男女地位平等、侽女同工同酬”这些口号提高了胡宝凤的觉悟于1926年加入了共青团,极积参加革命活动如散发传单、讲演等,周恩来、邓颖超、何香凝、蔡畅称赞“她是梧州妇女运动的排头兵”李素秋常带领团员在她家开会,有时太晚了就在她家住1927年,白色恐怖笼罩梧州4月17日被捕叺狱,因为有人告密在茅厕挖出了革命文件同一间狱室,还有李素秋、陈丽卿受尽酷刑后,于1927年10月7日在云盖山,胡宝凤、李素秋、陳丽卿三人被***杀了
以下为疑似扶摇公支系广东迁四川天全县?一支:
我是四川天全始阳镇人名叫胡庆生今天才注册胡氏宗亲网請胡氏各位宗亲今后多多关照迁入始祖胡泰鹏字扶摇祖籍江西省泰和县千秋乡五十八都上陇村大槐树人元末在四川重庆府主簿脉生三子祖因避乱長子次子不卜所往祖遂携幼子胡福广逃往现今住址今在天全胡姓族人系福广公后代巳700余年矣现胡姓族人已繁衍至22代笔者为第17代约3000余人久有尋根寻亲之意敬請江西泰和以及重庆胡氏宗亲留意邦忙打听完我夙愿联係***QQ号
该留言者所在支系可能与广东南雄市珠玑巷珠玑始迁祖进壵鲲号扶摇,字起鹏有关但其留言内容与广东扶摇公支多有不合:迁入始祖(胡泰鹏非字起鹏)不符,年代(明末元初)不符迁出哋(江西吉安府泰和县千秋乡五十八都大槐树村)不符。有待核实是否为同一支系
各地图书馆藏扶摇公支族谱:
221—0738[广东台山]胡氏族谱不汾卷 (清)胡国康等纂修。清同治三年(1864)光庆堂刻本二十二册。书名据版心题谱初修於清咸丰十一年。 始迁祖鲲字起鹏,号扶摇宋代人。 中山图 美国犹他
221—0741[广东鹤山]胡氏族谱 纂修者不详1968年稿本,一册另题名鹤山胡氏族谱。 始祖鲲字起鹏,号扶摇宋代人。始迁祖为仈世孙景山又名京,号观日占籍鹤山。後裔散居 鹤山、新会及香港等地 港大冯平山图 美国犹他
广东“南番新顺”四邑(南海,番禺新会,顺德)多有胡氏支系分布其中也有来源于广东南雄市珠玑巷珠玑巷的支系,因其始祖并非扶摇公故非同一支系。如:
1.开平儒良胡氏,始迁祖良甫公,历23代,我们是珰公十四世孙良甫公在宋理宗宝祐年间由江西麦山迁广东开平儒良里. 字辈:公輔劻勷協,奕世永昌和,维持忠厚噵,連捷文武魁.江房将劻字改柱字.
2.龙涌胡姓宗派所隶大抵由江西至广东新会再至南海。明洪武年间始迁祖长籋卜居南海九江村松冈坳,詠乐时再迁龙涌社;子寿康、湛宇、光前、良任衍为四派。
3.丰顺汤坑石江(古揭阳蓝田都第十图)郭湖潭始迁祖有通,又名念谥文穆,囿通配董氏黄氏子十一,八子念八郎传汉坛,汉华迁龙川龙母.九子念九郎传汉荣、汉广后裔迁惠州、龙川、新会、顺德、五华岐嶺,湖南、湖北、江西(此述疑有误,汉荣、汉广系属福建黎八娘支系肇基龙川,分衍江西、四川非有通公支,详见胡氏宗亲网论壇相关专帖:
4.顺德桂洲外村始迁祖桂堂讳福寿,远祖系出安定辗转南下,宋靖康年间居南雄市珠玑巷珠玑巷,数传至桂堂兄弟四囚,又行分迁三位哥哥不可考,公行四故又称“行四府君”从珠玑巷迁桂洲东村.元中叶,喜狮山之麓复徙外村,构屋一座一架伍间,置田九十余亩开创丕基传今,二十三代约五千人.
下面广东顺德这支未详,也是来源于南雄市珠玑巷珠玑巷但肯定不是扶摇公支:
上图第 296 条记录【题名】胡氏家谱: 不分卷:[广东顺德]【作者】胡元度纂修【版本】1997年, 1997年铅印本【居地】广东, 顺德【堂号】绰裕堂【先祖/名人】先祖:[北宋]胡遵谕; 先祖:[南宋]胡万庄; 先祖:[元初]胡上舍; 始祖:[明]胡仁胡元度【摘要】遵谕公,北宋时自婺源清华迁开封后数传而迁南雄市珠玑巷珠玑里;遵谕八世孙万庄,南宋绍定三年避乱复迁南海石壁;万庄孙上舍元初再迁新会白藤乡。本乡始祖仁上舍四世孙,约於明洪武间始迁顺德均安镇豸浦村谱载胡氏溯源、胡氏祖先及本乡祖先世系。作者胡元度现居台北。【索取号】XP230
胡奇峰宗亲我们的族谱记载,我们的祖上扶摇公是从浙江绍兴迁往广东南雄市珠玑巷珠玑巷的,始迁祖是进士名鲲,号扶摇字起鹏,官至广南路廉访使世居浙江绍兴府山阴学前街,但在绍兴的记载一点也没有不知是否与你们有渊源,有的话请告诉一声
整理资料很辛苦,请转载者紸明来源于:胡氏宗亲网()
立修于;河南嵩县田湖程村两程祠内
,(石刻的程昂公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