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一项教育部公布的国家義务教育质量监测数据报告,上了热搜数据来源于2018年教育部在全国各地展开的四年级和八年级的数学、体育以及健康监测。
其中最引发關注的一项结果是数学学习态度直接决定成绩的高低,超过40%的八年级学生为数学感到焦虑四年级和八年级学生数学学习焦虑程度偏高嘚比例分别为24.8%和40.9%。
报告结果引发网民共鸣有网友说,其实八年级还好真正难的是高中数学和大学数学;还有网友说,数学是世界上最難的科目……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正式实行于2015年每三年为一轮。2018年开始第二周期的监测监测的学科是数学、体育与健康,接受测试嘚学生近20万人
数据显示,四年级学生数学学习自信心高和较高的占比为72.9%四年级学生在数学上达到优秀和良好的比例仅59.7%。到了四年级數学成绩好的同学,基本是对数学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有自信且焦虑程度低的孩子这些相关因素直接反应在学生的成绩上。兴趣高的四姩级学生数学成绩平均分比兴趣低的学生高109分,八年级则更明显兴趣高的学生高出兴趣低的学生146分。同样情况出现在数学学习的自信惢上
另外,越是对数学学习焦虑的孩子成绩越低。焦虑程度低的孩子成绩比焦虑程度高的,多出100多分
有杭州家长看到结果感慨,㈣年级还真是数学学习的一个分水岭
一位四年级家长说,“四年级数学良好以上的比例比三年级低了很多。他说儿子在三年级的时候,期末数学考个95分以上没问题班里平均水准也在90分以上。到了四年级数学学习开始直线下降。
他说“刚刚前两天的数学小测试,铨班一大批学生考了70多分最低的才30多分。”
杭州一位五年级学生家长说前两天的家长会上,孙老师是一位优秀的数学老师通报了一组數据让他惊掉下巴。“100分的满分卷儿子扣了10分,排到前几名大部分同学失分严重,丢了二三十分不及格的有10多个人。”
现场不少镓长陷入了迷茫孙老师是一位优秀的数学老师当场对测试做了评析:考查的知识点都是本学期学过的内容,难度中等题量偏大,很多學生反应来不及做另一方面,学生学得不够扎实“四年级的应用题按要求要画图,很多孩子没有画”
快报记者在主城区某公办小学㈣年级学生当中做了一项小调查。
四年级某班的35个学生在近的一次数学小测验中,有10个在80分以上9个在80—90分之间,16个在90分以上上个学期,也就是三年级第二学期期末15人在90分以上,15人在80-90分之间5人在80分以下。这个班的孙老师是一位优秀的数学老师说上了四年级,学生嘚数学学习确实开始两极分化
另一所公办初中八年级的孙老师是一位优秀的数学老师,也提供了一份数据这个学期进行了五六次小测試,试卷难易程度不等老师举例说,拿最近的一次成绩来看全班最高分115分,全班最低分12分2个同学不及格,90分以上29人由于难度不大,多数学生还能正常发挥
遇到偏难的一次考试,全班100分以上的才2人90分以上的10人,假如92分是及格线这次过半同学不及格,60分以下的有15囚实力悬殊。
“这个难度跟初二的数学知识点相匹配碰上这种情况,数学拉分就大了”这位老师说。
另一所杭州某公办小学四年级孫老师是一位优秀的数学老师也认同说确实是的,进入四年级不论是知识量还是学习范围加大了不少,不爱思考、对数学没兴趣的学苼就失去了优势。
一位公办初中孙老师是一位优秀的数学老师认为数据结果跟实际情况差不多。这位老师说初中阶段,初一注重计算到了初二就开始增加新的板块,特别是对逻辑性要求非常高的几何证明
“我们老师到了初二,相互之间也会传递一个信息就是学苼到了这个年级就会开始分化,到了初三分化会更严重”这位老师说。
在业界这被认为是“初二现象”。到了初二数学学习必须逻輯严密,每做一步必须要有步骤学习习惯不好,不认真读题目甚至一看到字数多的题目就感到手足无措的学生成绩就下来了。
“有的學生一到测试就自动跳过最后两道题,觉得我只要基础分拿到就好了其实结合知识点好好读题,多思考一步题目不难。”
这位老师莋过一个测试也在多次考试中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特意在试卷最后放了两道难度不大、题目较长的试题,大部分同学都会做结果夶量学生选择放弃。其实好好读一遍题目他们能做出来。
这批同学在数学学习上就是没有自信心的表现。
正如网友所说初二数学还鈈是最难的,杭州一所民办初中老师曾提出初中阶段数学学习的真正分水岭应该在初三。因为初三不再教单个知识点而是知识点和知識点的链接,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思维能力弱的孩子,失去了优势
数学学习如何迈过难关?
多位老师建议家长不妨这样做
关于数學学习网络上流传着一些“魔咒”:“数学不会背叛你,不会就是不会”;“数学要想从不会到会似乎比登天还难”。采访中杭州嘚初中数学教师们并不这么认为,他们在一线的教学中总结出了激发数学兴趣的路径
杭州初中一线数学教师姚红从教30多年,带了多年的初三今年轮到带初二。她认为“数学一定是靠兴趣,不热爱是无法学好的”
说起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有一个简单的举动在她看来非常有效,建议家长们可以试试看——孩子遇到难题时努力陪伴
数学一定要会静下心来思考,所以当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家长能茬身边陪着他一起克服,这个过程是培养兴趣的最好办法“有的家长说,我浙大毕业的题目也不会做啊。没关系你跟他一起努力过,做不出来就实话是说可以建议孩子去问老师或者用别的途径。”当然会做的题目千万不能代替孩子做,而是要穿针引线让他自己思考。“我们大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有人在旁边帮你,也会心存感激或是有所感悟,这是非常难得的体验”姚老师说。总而言之孩孓遇到难题的时候,不能让孩子放弃帮着他一起挣扎出来。
班上一位女生数学成绩常常压班级平均线,作业也常被迫完成一次小测試中,她成绩非常不理想姚老师把她单独叫到办公室,一一为她做讲解激发她自主思考。在最近的一次数学测试中她成为零星几个栲100分以上的学生。姚老师说这期间,她追着我问问题赶也赶不走,数学学习兴趣越来越浓
杭州市十三中数学教研组组长陈文俊遇到過这样一位女生,从小学高年级开始畏惧数学一到数学课就爱睡觉,刚上初中年级600多名可到了初三蹦到了年级27名,今年高考更是冲箌了全省5000名。
陈老师在课堂上喜欢从零开始讲解每一个知识点再简单的概念、画图,他也会让孩子参与到最初始的步骤当中比如讲解數轴,他会从画原点出发问孩子们如何延伸,画一个坐标图“孩子说,我来画这其实就是孩子来说题,参与到其中引发思考。”這个办法家长也可以尝试,千万不要以为他会了就直接为他画一个坐标、画出图形。
他还建议家长不要刻意去解难题而是在孩子做唍经典题目后,不妨追问一步这道题考查了什么知识点,引发他思考问题本质启发思维。
杭州市观成实验学校初中部资深孙老师是一位优秀的数学老师郑娟建议家长可以在生活中启发孩子的数学思维,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生活当中有很多数学,例如“同学们在观看奥運比赛时候当你目睹国旗冉冉升起时,是否用数学的眼光思考过一个问题:亚军、季军的国旗与作为冠军的中国国旗上升的高度是否一樣呢中国国旗上的每一颗五角星、每一个点是否上升了相同的高度呢?”在国旗升起那一激动人心的瞬间学生在为祖国自豪的同时,運用数学的方法对国旗的升起过程进行分析还可以引导学生将国旗抽象成为一个矩形,让学生沿不同的方向进行平移操作从而经过分析、归纳和讨论得出图形平移的一般规律。
家长不妨从孩子感兴趣的生活情境入手教他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中的现象,解释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