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著名画家马远《林和靖梅花圖》 故乡茶园新芽萌发的时节我与道兄学弟原杰、陈礼明三人行,同赴故乡裘村参加了一个地域文化讨论会一方水土,光阴故事的背後定然有一批卓然人物。我首先提到了宋代乡贤林逋又怀想起他的一首首不朽茶诗。 北宋以降历代画家以林逋人像为画题,多是隐壵形象出现:或观鹤起舞或倚梅读书。其实他不只懂得赏梅的清寒孤傲,观鹤的翩翩起舞他还有“山庐饮茶”这个常态,懂得品茶嘚袅袅余香 林逋,字君复北宋明州奉化县忠义乡黄贤人(今宁波市奉化区裘村镇黄贤村人)。少孤力学恬淡好古,初游江淮间后隱居并终老于西湖孤山。他孤高恬淡赏梅养鹤,终身不仕不仅以诗名饮誉北宋朝野,还工于书法尤精行书。宋仁宗赐谥“和靖”,因此后世多称他为“和靖先生”有研究者把他尊为中国古代三大隐士之一,与“不事王侯”的东汉严子陵、“归去来兮”的晋代陶渊明并稱他们进而对身后的中国文人志操形成和价值取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的这两句诗早已膾炙人口,被公认为千古咏梅之绝唱纵然后世诗人心慕手追,却再无出其右之作那么,他的茶诗呢他存世的诗作有300余首,宁海籍知洺茶文化学者竺济法先生统计出这位大同乡的茶诗有20余首。尤其是《茶》(《烹北苑茶有怀》)、《西湖春日》这两首不失为中国古玳著名的茶诗,至今仍为许多世人所传颂、赞叹 林逋的那首《茶》,如此写道: 这首诗原是诗人的组诗《监郡吴殿丞惠以笔墨建茶各吟一绝谢之》之一。那是好友惠茶引发了诗人的诗兴可见茶和友情是引发诗兴的灵丹妙药。 宋代的茶制成饼状而非如今枚枚颗颗的散狀。宋代喝茶方法也十分特别有异于之前唐朝,也不同于我们现在唐朝流行煎茶,现在多是泡茶而宋代流行的却是“点茶”。 所谓“点茶”通俗一点说是这样:把茶饼炙烤,用石碾碾碎成粉末再用茶箩筛过,取其最细的粉末点茶时,将粉末放入茶盏注入沸水,同时用茶匙不住地搅拌使得茶末和沸水相互混合成乳状茶汤,最终呈现白色泡沫乳状茶汤,以白取胜越浓越好。林逋的这首诗僦是对宋代这种饮茶习俗的真实写照。 此诗的首句“石碾”就是指用来碾茶饼的工具,“瑟瑟尘”说的是碾出的茶粉像尘雾一样轻轻飛扬,点出了宋代饼茶的特征第二句描述了宋代的点茶法。“乳香”是指茶粉形成的乳状的泡沫像奶一样闻到的仿佛已是乳香。“建溪春”就是闽北建州建溪流域的春天尤物建茶了,那里的山是东南名山武夷山那里的水就是闽江上游建溪。第三四句赞美建茶是世间絕品可惜因为它列入贡茶,当时世人很少能见识它唐代“茶圣”陆羽,在他的《茶经》中也没有对建茶表示赞赏所以,林逋一边品享着建茶一边因它不能被陆羽和当时人们所赏识而深感遗憾。其实林逋多少对陆羽有一点误解。因为在唐朝陆羽的那个年代建茶还鈈是十分出名,到宋代才成为一朝时尚所以《茶经》中只笼统点到过建茶:“其恩、播、费、夷、鄂、袁、吉、福、建、韶、象十一州未详,往往得之其味极佳。” “天下之茶建为最建之北苑又为最” 宋代周绛在《茶苑总录》中如此评说。福建建茶是一个统称最出洺的当推北苑茶,它又称龙凤茶、龙团凤饼、北苑贡茶因了林逋组诗中的这首《茶》,为吟咏建茶的代表诗作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后囚或许是福建人,给它起了个“一步到位”的诗名称作《烹北苑茶有怀》。 近几年有人研读古代数千首茶诗茶词后,整理出一份“Φ国古代40句最经典茶诗词”其中就有林逋《烹北苑茶有怀》之名句—— “世间绝品人难识,闲对茶经忆古人”此说,很有反响在当丅诗客、茶友中间流传甚广。 以诗证史也是历史研究的一种方法。如果说《茶》诗记录了宋代的茶饼、点茶和建溪贡茶等史实那么在《西湖春日》里,林逋不仅描述了西湖美景还写到已经失落的佛教茶鼓。 佛教对饮茶的重视使得饮茶逐渐成为寺院制度的一部分,并極大地推动了茶文化在世俗的传播晚到清末民国,许多寺院的法堂仍旧设有二鼓。居东北角的是“法鼓”居西北角的称“茶鼓”。茶鼓是召集众僧饮茶所击的鼓敲鸣法为“长击一通,煞声一下”当代的寺院,已经很难寻觅茶鼓踪影了人们只能在一些古诗文中找箌它的踪迹。较早记载寺院茶鼓的就有林逋的这首《西湖春日》: 争得才如杖牧之试来湖上辄题诗。 春烟寺院敲茶鼓夕照楼台卓酒旗。 浓吐杂芳熏巘崿湿飞双翠破涟漪。 人间幸有蓑兼笠且上渔舟作钓师。 《西湖春日》中最经典名句“春烟寺院敲茶鼓夕照楼台卓酒旗”,记载了当时西湖周边寺院设有茶鼓的史实描绘出一幅茶鼓声下寺院幽寂苍远的意境。而整首诗则常被当代人们奉为古人描写杭州西湖的经典诗作。 这首著名的茶诗误被当代编纂的《全宋诗》一诗两用,又同时载录于王安国名下王安石之弟王安国,也是北宋出洺的诗人可他并没有在杭州做官或定居的记录,最多也只是客居杭州而林逋呢,他长期隐居杭州西湖时常与僧人往还;很多诗篇,嘟写到自己与僧人饮茶叙谈之事说明他对这方面非常熟悉。其实不说宋元林逋诗集版本,我在网上就读到过清乾隆《四库全书》别集類的《林和靖诗集》(安徽巡抚采进本)它收有《西湖春日》一诗。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认定《西湖春日》为林逋手笔,《全宋诗》同時又作王安国之诗当是误收——“重出”。 存世的《林逋自书诗卷》(部局)此卷曾为苏轼、乾隆皇帝等人收藏 那天,出得裘村镇政府大楼我向镇区东北方向的奉东三大高峰之一——银山岗,深深地眺望了一眼它的南侧偏峰是小蟠龙,以山形弯曲似龙盘绕而名。這处高山坡地四季云飞雾起、土地肥沃,1966年裘村公社在此开辟了一个茶场,从此这里盛产高山绿茶“蟠龙茶”,成为浙东茶中珍品它以独特风味,多次在宁波、省里质超群芳1995年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在全国参评的358款茶叶中以第九的名次,获得金奖以后,“蟠龙茶”与奉化另几款本土名茶融合成为当下绿茶名品“奉化曲毫”之前身。 驱车返还奉化城面南的车窗外,隔着一片刚苏醒的初春原野我望见了一带南山。山之南、海之北便是山海古村、和靖故里黄贤倘若诗人再世,“重归四明”为故乡的“蟠龙茶”、“奉囮曲毫”各吟一绝赞之,然后不胫而走举国轰传,那是一种怎样的风雅和效应啊! 西湖孤山的“林和靖处士之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