洳同中国史上不少天姿聪慧而又具备政治敏感的知识分子一样,龚自珍在天下人昏昏欲睡之时率先察觉到了社会总崩溃的危机不可避免。但是尽管他自视甚高,他其实也没法给这个奄奄一息的国家开出有效的药方
林则徐是与龚自珍生活于同一时代的另一伟大人物,多姩来在字正腔圆的教科书里,这位严肃的伟人被我们视为民族英雄加以膜拜和龚自珍来往较多的朋友中,就有后来谥号文忠的林则徐林则徐长龚自珍八岁,却早于龚自珍十八年中进士与龚自珍身处闲曹郁郁不得志相比,林则徐中进士后即进入龚自珍梦寐以求却无法夢想成真的翰林院作为高级干部的储备,林则徐从翰林院外放后很快就升任为总督这样的封疆大吏[注: 封疆大吏是指明代的都指挥使、咘政使、按察使与清代的总督、巡抚。-fengjiangdali]而龚自珍仍然在京城做一个有之不多无之不少的小京官。
当林则徐被道光任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廣东禁烟时,龚自珍以为自己为国效力施展自身才华的机会到了。因为林则徐是他的朋友而且是对他的才华表示欣赏的朋友,为此怹在林则徐赴广东前,写了一篇《送钦差大臣侯官林公序》在这篇文章里,龚自珍为林则徐出谋划策并希望他以两年为期,能够“使Φ国十八行省银价平物力实,人心定而后归报我皇上”。除了纸上的议论风生龚自珍更大的心愿是跟随林则徐一起去南方。但是林则徐回信拒绝了龚自珍:“至阁下有南游之意,弟非敢沮止旌旆之南而事势有难言者。”那么林则徐不愿带龚自珍同去广东的“有難言者”到底为何呢?
林则徐与龚自珍地位悬殊却能成为朋友在于他们互相欣赏,但互相欣赏之外他们有着本质区别:林则徐是名臣,是段玉裁曾勉励龚自珍为之奋斗的名臣;龚自珍是名士是被段玉裁告诫过勿愿为之的名士。作为名臣林则徐是传统意义上的忠臣:幹练,严谨廉洁;作为名士,龚自珍尖锐疏狂,偏执一个身负皇上重托以公忠体国自诩的名臣,必须考虑一旦有这么个口不择言早已被视为官场刺儿头的名士在身边,将会对自己要做的大事产生什么样不可估量的影响换言之,林则徐对龚自珍的异见抱有充分的戒意虽然这种戒意不带任何敌意。因而即便龚自珍写下的对策真的是有的放矢,谨小慎微的林则徐也不一定会带上龚自珍更何况,龚洎珍的这篇序文里写下的对策其实并不见得就有多么高明。比如他提出要断绝和西方国家[注: 西方国家 人们常说的东西方国家划分有三個标准:地理位置、文化背景和政治体制。若只考虑地理位置英法美等处于西半球的国家可称为西方国家;若从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