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枚邮票是怎样诞生的在哪个国家诞生?

年5月上海解放后华东邮政管理總局供应处在沪招标印制邮票。当时著名的私营出版、印刷、发行综合经营的文化单位——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正处在任务不足、营業清淡、经济困难之际凭借其对我国近代文化教育事业有过卓越贡献,且有多次印制邮票等有价证券的经验在招标竞争中获胜,取得叻承印新中国的第一套邮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邮票(纪1)的光荣任务

位于上海河南中路221号的商务印书館股份有限公司管理处接到印制“纪1”邮票的任务后,即下达所属制版印刷厂(在南京西路694号现上海友谊商店古玩分店) 动工印制。

商務印书馆曾拥有我国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印刷厂1932年“ 一·二八”之役,被日本侵略者炸毁。之后,商务印书馆采取缩小规模在市区分散办厂的方式,迅速恢复营业,其中一处就是租借南京西路694号大楼(最早是威利汽车行陈列出售汽车样品用房)开设制版印刷厂。此处以承接彩色印件为主厂房底层设置铅印、零印、石印、胶印及浇铅版;二楼设厂长事务室,搭建搁楼用手排字、晾纸;三楼设照相制版承接加工“纪1”、“普1”等邮票任务时,临时增添的4台电动打孔机、1台切纸机、2台套印号码的零印机均设在三楼。

邮票画稿到厂后首先由照相间将画稿缩拍成阴版,阴版晒到照相纸上经过修整后,再缩拍成邮票一样大小的阴版用此阴版在照相纸上面晒制子模,制成25(5*5)的子模组然后用此子模组复制4次,拼成10枚(10*10)的阴版继再拷成阳版后直接在锌皮印版上晒成平凹版,即可上机印刷

关于用纸,當时由华东邮政管理总局供应处将邮票印刷用纸运送来厂是进口的70克左右的胶版纸(道林纸)。当时国内还不具备生产这种纸的条件

當时是用对开白纸在全张胶印机上印刷的。1个印刷全张由4个邮局全张组成每个邮局全张上面印有100枚邮票,也即每个印刷全张上面共印有400枚邮票上机打孔时是切成4开张(200枚) 。操作时每次取10余张在电动打孔机上打孔。打完500张之后取百余张打过孔的4开张在台板上拍一拍,使齒孔上下之间松动分开以便下工序点数。

打孔后的4开张要再切一刀,即成为100枚的邮局全张商务印书馆上海印刷厂,现在仍保存有“ 紀1”邮票的***100枚邮局全张活页样本该样本系用黑色花纹漆布制成封面,封面上烫有四行金色仿宋体字:1“商务印书馆承印邮票样本”(2 号字体)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纪念邮票”(3号字体),3“(全国通用及东北贴用者各4种)”(零号字体)4“(样本内邮票系本館自行购备,任何人不得移扯贴用)”(5号字体)在第4行上方印有金色粗线一条,使末行与上面3行分开十分醒目。

资料来源于一枚邮幣转载请注明出处。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