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60刀剑王者武器武器。怎么才能出极品?

■■■3天打造8把130刀剑同时鉴定■■■难道我的打造方法错了吗
| 940 1
■■■3天打造8把130刀剑同时鉴定■■■难道我的打造方法错了吗
听潮玉螺
当前离线
2664 精华 积分
2736 人气
1204 贡献度
185 性别
女 在线时间
1720 小时 最后登录
2011-7-31 1
发表于 2007-9-4 08:51 
■■■3天打造8把130刀剑同时鉴定■■■难道我的打造方法错了吗
打了一年的武器没出一把好的
连500以上伤害都没出过
所以一气之下就决定同时打造8把同时鉴定
希望能出个像样的 打造师是同一个,每天上来以后挂体满体就叫我去铁打,因为是朋友8把武器她没收一分钱只求能出个JP,她让我记录了每把武器要的石头,找的NPC以及打造时辰 下面是完成以后8把武器未鉴定的图,为了区别所以样子一样的武器我就放在不同仓库,满完美的,8把武器包括了6种不同样子,只有斩妖出现了3次 第一把出炉的四法,打造师一直说8把里面她感觉最好的就是这把,一直想叫我提前鉴定,说是保证JP.
强化石:玄武 找的NPC:龙神/龙神/龙7 打造时辰:子时 第二把斩妖,也是打造师相当中意的一把
强化石:青龙 找的NPC:风波神/龙神/T7 打造时辰:子时 第三把斩妖
强化石:朱雀 找的NPC:龙神/张猎户/龙7 打造时辰:子时 第四把灵犀
强化石:白虎 找的NPC:T7/龙神/风波神 打造时辰:子时 第五把还是斩妖
强化石:朱雀 找的NPC:风波神/张猎户/T7 打造时辰:丑时
(稍微迟到了下时辰错误) 第六把魏武,我最喜欢的一把武器因为喜欢曹操的关系吧
强化石:白虎 找的NPC:龙神/龙7/龙神 打造时辰:子时 第七把青龙,满喜欢的一种武器
强化石:玄武 找的NPC:翻天怪/T7/龙7 打造时辰:子时
4 最后一把哓风,个人也是相当中意的一把武器样式
强化石:朱雀 找的NPC:龙神/风波神/翻天怪 打造时辰:子时
鉴定时辰子时
我家是紫气豪宅
满3J和4J家具 半夜12点鉴定,11点50分打扫一次,过12点修理一次所以全部指数都是100
附带给大家发下我最好的朋友的武器要大出他那样的我绝对满足了
还有一个图没截是2天前还有个好朋友新打的武器专用的命中539伤害596加了27体27耐
打造师绝对没有问题,技能140熟练也是区里数一数二的高
4出过很多的JP
4以前陆续给我做过不少武器从来没出过国标就算现在我也一样还是相信她的手艺
只是想说几率和运气的东西会害死人
打造永不止步,不出专用誓不罢休
PS:发现所有找翻天怪的武器都爆了所有找龙神的武器都减体了
而且是找龙神次数越多减得越多
不过找NPC不是我们能决定的
貌似找T7也不好的
另外,因为我的强化石头都是提前收好的所以都是子时一放完书铁马上就在子时同时就给了强化石然后直接开始跑打造环基本不跑T7的话15分钟内都打完了
会不会太快了就不好啊
本帖最后由 jiuri 于 2007-9-5 13:34 编辑
幸福就是牛吃猪猪吃牛小猪猪打小牛牛
2009-8-13 10:31
←幸福就是牛吃猪猪吃牛小猪猪打小牛牛
2009-8-13 09:29
RP不错~~
2009-8-12 11:37
钱不少,可以继续烧#89
2009-8-12 11:03
不给你分好像对不起自己
2009-8-12 09:59
我打造150
裁缝练金142
武器没出几个象样 ...
2009-8-11 15:40
好整齐的属性啊#89
2009-8-10 21:16
继续努力
2009-8-10 20:50
谁挖的炆啊
2009-8-10 19:45
跟熟练没关系.RP问题.阴德问题.打造和拥有者 ...
2009-8-10 19:09
可怜分。。我打100刀两把·两把血刃·两把纯 ...
2009-8-10 18:01
488 420
2009-8-10 17:32
我记住了130强化国标属性。
2009-5-27 20:02
2009-1-4 19:17
我对你的人品佩服的五体投地
2008-1-30 10:19
实在看不下去了..........
2007-12-17 16:44
了你的武器,我就记住了488-420#14~~~~
2007-12-14 11:46
书铁很贵#14..
2007-12-13 18:21
白天鉴定的 还好
减的很少
国标也少
2007-11-20 19:24
2007-10-25 10:55
幸福就是牛吃猪♀猪吃牛♂小猪猪打小牛牛
碧海银贝
当前离线
3161 精华 积分
3231 人气
308 贡献度
男 来自
济南 在线时间
1863 小时 最后登录
2011-7-8 2
发表于 2007-9-4 08:56 
占楼 看看~
王者归来
山东2区 琅邪台
破浪飞鱼
当前离线
4841 精华 积分
4934 人气
409 贡献度
16 性别
男 来自
福建二区-武夷山 在线时间
1695 小时 最后登录
2011-5-5 3
发表于 2007-9-4 08:59 
等你鉴定委
[fly]一点温暖,二分感恩,三分安宁,四分珍惜,构得十分幸福!
东海水民
当前离线
926 精华 积分
971 人气
139 贡献度
火星装备制造厂 在线时间
396 小时 最后登录
2010-11-17 4
发表于 2007-9-4 09:01 
你还相信时辰、好房子鉴定这个东西吗?
那我告诉你我没看时辰打的,30白虎。翻天翻天龙神
清水小鱼
当前离线
138 精华 积分
142 人气
4 贡献度
男 来自
吉林 在线时间
39 小时 最后登录
2009-9-8 5
发表于 2007-9-4 09:02 
东海水民
当前离线
771 精华 积分
795 人气
145 贡献度
0 在线时间
920 小时 最后登录
2011-1-10 6
发表于 2007-9-4 09:04 
希望LZ能出极品
江边小龟
当前离线
359 精华 积分
395 人气
10 贡献度
男 在线时间
237 小时 最后登录
2009-2-24 7
发表于 2007-9-4 09:05 
占个位置
听潮玉螺
当前离线
2664 精华 积分
2736 人气
1204 贡献度
185 性别
女 在线时间
1720 小时 最后登录
2011-7-31 8
发表于 2007-9-4 09:06 
这次要是出垃圾我就以后什么都不信了
2008-6-9 11:01
幸福就是牛吃猪♀猪吃牛♂小猪猪打小牛牛
东海小蟹
当前离线
1861 精华 积分
1983 人气
211 贡献度
0 在线时间
1749 小时 最后登录
2011-1-31 9
发表于 2007-9-4 09:08 
等着看。
╭⌒╮┅~ ¤  ╭⌒╮ ╭⌒╮
,︶︶︶︶,''︶~~ ,''~︶︶  ,''
╬ ╱◥███◣╬╬╬╬╬╬╬╬╬╬╬╬
╬ ︱田︱田 田 ︱
东海小蟹
当前离线
1859 精华 积分
1956 人气
214 贡献度
男 来自
湖南凤凰 在线时间
761 小时 最后登录
2010-2-27 10
发表于 2007-9-4 09:10 
等待你的结果
听潮玉螺
当前离线
2561 精华 积分
2656 人气
1332 贡献度
山東貳區★太清宮 在线时间
1553 小时 最后登录
2009-10-9 11
发表于 2007-9-4 09:11 
赶紧鉴定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return true;} else {window.open(this.src);}"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
听潮玉螺
当前离线
2664 精华 积分
2736 人气
1204 贡献度
185 性别
女 在线时间
1720 小时 最后登录
2011-7-31 12
发表于 2007-9-4 09:11 
维护中号还上不去截不了图
武器昨天晚上12点老公已经鉴定好放在家里了
幸福就是牛吃猪♀猪吃牛♂小猪猪打小牛牛
清水小虾
当前离线
12 精华 积分
12 人气
0 贡献度
男 在线时间
1 小时 最后登录
2007-12-4 13
发表于 2007-9-4 09:11 
等待。。。
江边小龟
当前离线
419 精华 积分
436 人气
16 贡献度
男 来自
云龙湖九洲同盟 在线时间
200 小时 最后登录
2011-3-21 14
发表于 2007-9-4 09:12 
块鉴定阿
东海水民
当前离线
926 精华 积分
971 人气
139 贡献度
火星装备制造厂 在线时间
396 小时 最后登录
2010-11-17 15
发表于 2007-9-4 09:13 
维护好了,速度啊
| 940 1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11-8-1 20:16
界面风格
Powered by
2001-2007
Proce ed in 0.148557 second(s), 8 queries, Gzip enabled.您好,欢迎来送宝!
> 商品信息 【级】【修罗 男 87级 妖族 】高攻力修 60斗神武器 40斗神套 75极品法宝 工作没时间便宜甩
刀剑英雄2游戏帐号
商品单价:
商品编号:de-20101122-2700789975
游戏区服:
商品件数:1
支持使用“5元抵用券”!
已售件数:
此帐号首次交易
该商品已出售! 剩余时间:过期7个月18天 温馨提醒:
购买不成功,诚信保障买家利益,平台先行退款! 您的购买金额要大于抵用券金额方可以使用!每张抵用券只能使用一次!
so ao综合描述:
★★★★☆ 有***扫描件,帐号资料齐全! 1. 此帐号卖家已提供***扫描件!
卖家信息
作为卖家
卖家信用:
卖家好评率: 100.00%
出售成交率: 100.00%
作为买家
买家信用:
买家好评率: 0.00%
购买成交率: 0.00%
咨询***: 账号描述
商品详情
坐骑:五色牛 装备:60斗神武器 40斗神套 技能:全满 游戏币:4000000 其他:
当前游戏信息
坐骑: 五色牛
装备: 60斗神武器 40斗神套
技能: 全满
游戏币: 4000000
Proce ed in
0.0989 second(s)
(恒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2008-2010
公司***:(86)0668-2552008
网站法律顾问:[原创]刀剑如虹-中华尚武文化载体[唐刀威武到今天]
 发帖于:
发布时间:2008-9-27 10:39:59
共50条评论
浏览1595IP
文武是一对对立的事物,上升到文化层次,统统叫做文化了,武也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古人云:“合之以文、齐之以武”,可见一文一武,人类之道也。中华武学文化源远流长,从三皇五帝到当今时代,三皇凭文治被尊为皇,五帝凭武力王道被尊为帝;从姜子牙的《六韬》到***的‘十大军事原则’,正义与非正义,王道与霸道,侵略与反侵略,柏杨说温良忍让的中国人在外敌欺凌面临危亡的时刻,每次都迸发出勇敢顽强的抵抗精神。我感觉这种精神是有所传承的,已经深深根植于中国人的心灵深处。和平时期似乎看不到她的存在,但我认为还是有所体现的,精神的载体做为形式,是内在的一种体现,有时往往形式也决定内在,或者说激发内在。
刀剑是武学文化的最基本载体,国家利器、捍卫生命的根基。最能体现人类的一种精神,一种面对危难和威胁时刻的勇敢精神。我喜欢刀剑,虽然有点叶公好龙,至今没有真正收藏一把,虽然我基本上不赞成狼图腾的思想,但我还是认为中华文化应当补上尚武精神,这样才使得中国人的精神好像就全面了。
这里先贴自己喜欢的汉剑唐刀,其他的慢慢补充,不知能否或有共同的感受?
本文内容于 2008-12-3 11:37:55 被温带杨编辑
转载请注明出自铁血tiexue.net, 本贴地址: http:// .tiexue.net/post_3072232_1.html
关于 [原创]刀剑如虹-中华尚武文化载体[唐刀威武到今天] 的相关贴文
更多相关:
搜索更多内容:
看看有没有您感兴趣的内容
[原创]刀剑如虹-中华尚武文化载体[唐刀威武到今天] 的精彩评论
对唐刀的喜爱不减,继续传一张现代仿制最像的精品
作者:刀友论坛[古刀新作]版主清锋先生的作品,纯银手工雕刻,手工锻造极品刀身,红木嵌银丝鞘,唐大刀。甚是喜欢。
附:清锋先生诗作一首
《看唐大刀怀古》
长安抽刀满琳琅,
太白推却琥珀光。
贞观一举泛青册,
今朝再度回盛唐。
把酒笑谈匈奴事,
抚琴浅吟楼兰殇。
哂道倭人求上器,
不惜舍命过汪洋。
唐大刀,纯银镂空嵌珠装具,转折起伏都非常规整精密,气度非凡。
古法锻造烧直刃刀刃,花纹灿烂,特级研磨,整把刀手感舒适,战场帝王级用剑。
全长:100cm
柄长:18.5cm
刃长:73.5cm
重量:1.25kg
装具:纯银镂空镶珠
鞘:红木嵌银丝
柄:鲛鱼皮
本文内容于 10/10/2009 2:14:02 PM 被温带杨编辑
上文有些考证有错误,后来在我的另一篇帖子《更正:《唐朝陌刀,想象一下被这样的刀砍到会怎么样。...》里面有详细探讨
考证一下西北军破风八刀与苗刀、戚家刀的关系。由于最早看的文章没有留存,现在找不到,只找到相关的资料,也可以佐证破风八刀源于苗刀。请看下面的资料
[1899 年,马凤图当时12岁,拜盐山县黄林彪为师,习通备大架子,十二大趟子,劈挂,青龙等拳及六合***要法,双手刀法,七十三剑(宣化剑)等艺。]——百度资料
[1924年在张家口与张之江创办冯部的新武术研究会,并任冯部白刃战术研究室主任,主编《白刃战术教程》。期间与胞弟马英图一起创编了寓***于棍的"风磨棍",被西北军广泛用于训练和实战的“破风八刀”以及劈挂拳第三路飞虎拳。]——百度资料
[1926年他带着张之江郑重赠与的一柄剑,还有一部他经常阅读的《纪效新书》,只身到了西北,]——百度资料
[由于晚年遭遇“文革”劫难,他没来得及完成关于通备武艺体系的论著,一部叫《游艺录》的手稿也不幸散逸殆尽。更不幸的是有少数文稿在转移保存过程中被坏人窃取,近年来,有人公然以这些文稿为凭据,冒称“门徒”、“管家”,以粗制滥造的伪造品,冒用“苗刀”、“疯魔棍”等名目,公开传布。]——秋声古韵的博客
苗刀古来有法有势而无名,有人说当时的双手刀就是苗刀,也有说双手刀是少林传下来的刀法。笔者觉得双手刀不论是否是苗刀,看视频感觉其技击之理基本相同,呵呵,外行看热闹了。不过马凤图老先生十分喜爱戚继光的《纪效新书》,我想他练的双手刀即使不是苗刀,相信也会受到戚继光的一些武学思想的影响。最重要的是后面这段资料,有人拾到马老遗失文稿,冒充马老门徒,便有冒充苗刀、疯魔棍的记载,证明马老的双手刀确为苗刀,即为苗刀就是戚继光时代双手刀的一脉相承,即明晰这个传承,则马老在西北军编辑《白刃战术教程》,其中的破风八刀便自然是从双手持刀的苗刀演化而来的了。
一代宗师——文通武备的武术家 马凤图
本文内容于 2008-12-7 10:06:58 被温带杨编辑
大开眼界啊!!
楼主应该接受上面那位朋友的意见,把文章名字改一下。因为全篇几乎全是讲刀(剑),应该用一个更贴切和吸引人的名字;如叫“汉剑唐刀”或“刀剑如梦”。
君不知铁血多尚武之人,楼主以中国文化为题虽立意高远,却难免曲高和寡。。。
呵呵,纯属个人建议哈。。。。
回楼上,《大刀》电视剧恰好看过,里面郑家的渔阳刀法说是乃戚继光所创,也很有点历史的蛛丝马迹,戚继光时代有个武术名家渔阳老人,他传下来的是剑法,不是刀法。不过抗战时期西北军的大刀法的确和戚继光时代对付倭寇的刀法有点联系,西北军所练的破锋八刀法,简洁实用,是马凤图马英图根据苗刀法创编的,或者是马师兄弟的徒弟担任西北军教练创编的,总之这里记不清了,也没有再查资料。总之有资料这样说,真假未知,呵呵
有兴趣的兄弟可以看看《亮剑2大刀向鬼子们头上砍》:一个关于中国大刀的故事。
本文内容为我个人原创作品,申请原创加分
关于苗刀名称的由来,我比较倾斜于矛刀说,传到北方后,矛苗谐音容易混,于是北方人称之苗刀了。
理由如下:
苗刀的刀型始于戚继光时代,这已经得到公认。明代出现倭寇后,戚继光不但借鉴日本刀造出戚家刀,还借鉴在战场上得到的日本刀法的倭夷原本《隐流之目录》,继而“从而演之”,结合刀法自创演练法,史称“辛酉刀法”。
后来师承刘云峰的少林武术宗师程宗猷向刘学习倭刀法,学成后写成《单刀法选》。 石电的传人吴殳将倭刀术写成《单刀图谱》,收入其武学名著《手臂录》中。 单刀法选和单刀图谱虽然出自不同的师承,但据考证确是同出一处,应当更多保留的倭刀原貌。
而戚继光的《辛酉刀法》则不同,在日本阴流刀法和中国刀法的基础上,融进了***的招数,刀把长直光滑,正是其适合使用***扎、刺、挑的招数,所以戚家刀被当时习练者称为矛刀,即兼有矛和刀的招数也。戚家刀是个总称,长短都有,当时将长的叫矛刀很可能是一种俗称。
“历史上的苗刀,有势、有法而无名,程氏为使这一珍品便于记忆,流传久远,故“依势、依像、撰其名”。根据这个记载,看来苗刀的名称来源于程氏。
不管那一说正确,我认为在战场上使用的武器不同于尚方宝剑,或为君王打造的刀剑,其名称多源于这些使用它们的战士或侠士,有人以为这样的一代名刀没有一代宗师或者名人为之命名,则是说不过去的,于是多方查找引经据典,未免牵强附会。
日本刀术的三大流派
一、最古老的是中条一刀流。
由中条兵库头长秀(?—1348)创建,所以,中条长秀应算是最早创立流派的剑术家。之后沿着中条一刀流的剑术主张,产生了富田流、一刀流、北辰一刀流、无刀流等流派。
二、神道流。
中条一刀流为开端的派系出现后,过了一个多世纪,即15世纪前半叶,剑士饭条长威(1387—1488)创立了神道流,全然天真正传香取神道流,从此发展出卜传流、萨摩示源流、心形刀流等。
三、阴流。
大约又过了半个世纪,阴流在剑术师爱洲移香斋(1452—1538)的手中降生了。(这时已进入战国时代,有一种说法,阴流是天上的神(指鹈户明神)为这个血腥的时代而教给世人的珍贵杀人技。)众所周知,这以后很快便产生出新阴流、柳生新阴流、、直心影流等许许多多的“新阴流”,而形成一个庞大的派系。
注意一下这三大派系的时代背景,不难看出剑法流派的诞生、发展和成熟,正是从南北朝到战国时代的乱世。在战乱中,“活下来”比任何严酷的修行都还要有效地刺激武士们大幅度提升实力。因此,剑法的飞速进化是很自然的。
初期剑术的核心,便是“一击必杀”。在战场上,斩杀或被斩杀都是在一瞬间便会决定,所以,最初的一击通常也是最后一击。而在“一击决胜负”的思想下,就要求剑士必须做到能迅速集中精神,准确的对敌手的破绽进行会心一击。以后的300年间,基于以上理论而总结出的“在被斩前斩杀对手”这句话,成为所有流派的座右铭,书写出血腥的剑士 历史。
中国刀及其术与日本刀及其术,在这个传过来传过去的过程中,各有所创新,感觉这种创新其实都是有所取、有所舍的,唐代适合马上劈砍的横刀及其术和陌刀对付骑兵的招数,在传入日本后得到扬弃,变成了适合山地多林木地区的刀及其术,但其直接、凶悍、简捷、巧妙却是一脉相承。日本刀在明代又传回中国后,又与中国刀的闪展腾挪和利用腰力的抡圆劲势相结合,更兼把***的招式融入其中,简单说日本刀有秋乏春,中国刀在明代则是春有余而秋不足,经此抗倭战争的洗礼,致使中国的长刀春秋相合,威力倍增。
再补充说一下什么是刀法上的春和秋,练武术的都知道,不用我在此班门弄斧,这是说给那些和我一样没练过武术的人的。‘春’指刀术的技巧,就像春天的花朵,百花繁盛、层出不穷。‘秋’指刀术练到极致透出的透骨杀气。还没有说准确,‘秋’应当是踢足球的射门意识。是刀没到而其气已夺人心魄的威势。是举刀即必杀的果敢利落,似秋霜杀落叶一样力透枝叶的筋脉。不知这样说明白没?所以,人们都说关老爷的刀是春秋刀。据说唐代以前的武圣人是姜子牙,宋代以后普遍尊关羽为武圣,不论当时统治阶级如何想,我想如果从直接杀敌的载体——刀剑及其术的角度看,关老爷流传下来的春秋刀法,的确把冷兵器的要诀概括准确了。
本文内容于 2008-10-8 11:02:01 被温带杨编辑
中华苗刀
这一节书接上回,开始说苗刀。现在有中华苗刀网,上面的介绍多牵强附会,把苗刀的历史上述到汉代环首刀、唐刀、明代戚家刀,并列举了大量毫不相干的各地出土古刀证物,并依此说“故苗刀也称***”,仿佛苗刀非源远流长不能体现它的身价。说完这些后,却又有一句这样的话“历史上的苗刀,有势、有法而无名,程氏为使这一珍品便于记忆,流传久远,故“依势、依像、撰其名”。颇有点自相矛盾的味道。这里提到的程氏即著《单刀法选》的程宗猷。我看不如实事求是,看来是程氏为这种长刀起的名字。如此说来,苗刀既是戚家刀,也是单刀法选里面的仿制倭刀之刀了。
明代以后几百年间,这种刀术就又仿佛在人间蒸发一样,不再广为人知。直到清末时期,河北连镇杨氏(其名不洋)于东北一个游方僧人处得此刀法。后传桑园镇谢晋汾,谢又传当时闻名南北的著名武术家刘玉春,刘又传给原中央国术馆教授郭长生。苗刀原只有一路、郭长生集前人苗刀之精华,揉进了通臂二十四势的疾绞连环步,创编了二路苗刀,此外还创编了苗刀进***等器械对练套路,使苗刀的技艺水平和实战威力大大提高了一步。
改革开放后,国学繁盛,中华武学得到弘扬,苗刀多少年来,和通臂二十四势一样,单传秘授。刘玉春在曹锟苗刀连十年没教完第一路苗刀,郭长生在中央国术馆也是十年没教完第一路苗刀,可见苗刀的丰富内涵。同时,历代先人对苗刀这一珍品多保藏不轻传。故多少年来只有郭家内部传习。
这招式看来像是现代创新了,好像《单刀法选》等图示没有这样象反背偷逃一样的招式
1991年7月,前中央国术馆教授郭长生曾有言嘱其子,要将苗刀编著成书以流传后世。郭瑞祥遵奉父命,按其言传身授编著了《苗刀》专著,于1986年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1992年沧州电视台又拍摄了《苗刀》专题片。郭瑞祥又曾亲自到浙江龙泉遍访造剑名师打造苗刀,终于有人根据郭老的描述打造出极品苗刀,复原了这一古老的兵器,随着中华苗刀名声的鹊起,现在浙江各刀剑工艺厂都号称能够制作正宗的中华苗刀。苗刀从武术家的称手器械成为繁盛的工艺珍藏品。不过也算是一种武学文化的繁盛吧,其实和太极拳一样,习练者多,得真传者少。
本文内容于 2008-10-7 20:41:14 被温带杨编辑
补充上文:石电传下来的倭刀术经过吴殳的演练精研,也是有所创新的,吴殳写单刀图谱时已经50岁以后了,所以对刀的理解和感悟到了如火纯情的不惑阶段,并且没有提到师承石电,显然有了自己的创新改革。
戚家刀与当前红火盛行的中华苗刀
书接上回,戚家长刀为何成了日本刀的克星,窃听本人从网上其他同志的文章中窃取七并八凑的最贴近真实的组合。
说来话长,还得从唐横刀说起,唐横刀的制作和刀法同时传入日本,唐刀演化成日本刀,而在中国的钢甲得到发展后,骑兵用的横刀的致命弱点便显现出来了,即损坏后无法修复,只能报废,于是百炼钢的横刀被灌钢法制造的中高碳钢取代,性能降低了,但可以在厚度和重量上得到弥补。而日本由于资源匮乏,只有少数将官才能披得起钢甲,士兵多为竹甲,对刀的损害不大,于是横刀制造得到延续和发展。唐刀法经过日人的改革也成为适合日本山地丛林作战的日本刀法,相传有三大流派,至今真正的日本刀绝技也是基本失传,留下的都是科普级的低档刀术。于是发生了这样有趣的故事,被日本人排成电影(艺术源于生活嘛):日本著名动漫《浪客剑心》中有这样一个情节,1878年,从小流落上海黑帮的雪代缘(图1)找“拔刀斋”绯村剑心报误杀姐姐之仇,他使用了从中国学来的倭刀术——这种结合了中国剑术和武术身法的华丽刀法攻击力极强,一度击败了拔刀术达人绯村剑心。
日本人的刀术为何要到中国才能学到真传?这主要要归功于戚继光了,唐刀在中国的流传主要封闭在少数人手里,世代单传没有得到推广,世人难见(如抹眉刀),以至于到了明代出现倭寇后,明朝茅元仪在其所著重要兵书《武备志》中称:“长刀,倭奴所制,甚利于步,古所未备。”失传多年经过日本演化发展的唐刀技术一朝显现,竟无人能识。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写到:“长刀自倭犯中国始有之,彼以此跳跃光闪而前,我兵已夺气矣。倭喜跃,一迸足则丈余,刀长五尺,则丈五尺矣。我兵短器难接,长器不捷,遭之身多两断。”寥寥几笔已经把源于实战的甘苦之言表现得淋漓尽致。以文武双全闻名于世的明朝军事家、诗人何良臣在军事名著《阵纪》卷2《技用》中说到:“日本刀不过三两下,往往人不能御,则用刀之巧可知。”
个人感觉,‘刀不过两三下’即撂倒对方,正是唐刀技法的描述。而喜跳跃,一闪即已近身,造成明军‘短器难接,长器不捷’。似乎是日本山地丛林战的创新。戚继光是个用脑子打仗的将军,因敌制敌,善于研究对策,不但借鉴日本刀造出戚家刀,还借鉴在战场上得到的日本刀法的倭夷原本《隐流之目录》,继而“从而演之”,结合刀法自创演练法,史称“辛酉刀法”。
看下图的辛酉刀法,大概长刀都有自然而然的手扶刀脊的动作,我看确实是唐刀的一脉相承
也有人对戚继光在战场上得到阴流之目录藐视怀疑,网名千年妖道朋友认为《辛酉刀法》前面附录的阴流目录很清楚的写着“阴流之目录 猿飞”几个日文行草汉字。阴流之祖爱洲移香斋的儿子 爱洲小七郎曾经在去明朝旅行的时候传授“猿飞阴流”。所以戚继光的 阴流目录应该是得自 爱洲小七郎在中国传授的“猿飞阴流”。这也是非常有可能的。
后来浙江刘云峰也学到了日本刀法,得之真传。安徽的少林武术宗师程宗猷见到刘云峰,认为刘云峰刀法与南北皆闻的刀法名师郭五相比,“胜于郭多矣。”遂向刘学习倭刀法,学成后写成《单刀法选》。
朝天刀式
还有一位江苏的军旅武术家石电(即石敬岩,武学名家,擅长***术、双刀、倭刀等,征战四十余年,六七十岁时战死沙场)也学得日本刀法。其传人中比较著名的有在崇祯初年传授的陆桴亭、吴殳。吴殳将倭刀术写成《单刀图谱》,收入其武学名著《手臂录》中。
戚继光、刘云峰、石电、吴殳、程宗猷等为日本刀术在中国的传播和改良发展做出了贡献。辛酉刀法已经推陈出新,增加了中国刀的轻灵与腰力,揉进了***术。看来中国人的长处在悟性,日本人的长处在学习。单刀法选和单刀图谱虽然出自不同的师承,但据考证确是同出一处,相传石电和刘云峰同学日本倭刀术,他们的刀术直接来自日人,应当是更多保留了日本刀术的本来面貌。
本文内容于 2008-10-7 10:00:36 被温带杨编辑
看多了就好点,O(∩_∩)O
斩马刀头的花纹和寒光
明代斩马长刀(疑似戚家长刀)
本文内容于 2008-10-6 12:53:49 被温带杨编辑
刀文化的传承杂谈
唐代横刀一长一短配备给骑兵,日本武士佩刀也是这种方式,武当派太乙门的摸眉刀也是这种佩刀方式,这似乎有着一种传承关系,或者是长短搭配的现实功效决定的一种自然的相同。牛尾刀在清代演化出各种刀,如八卦刀、鬼头刀、雁翅砍刀等,陌刀消失后,宋***始盛行斩马刀,以及明代的长刀,从功能上说都是一脉相承,是步兵对付骑兵的利器。
值得一提的是中日在刀上的交流,日本刀源于唐刀,明代抗倭战争中,戚继光又借鉴日本刀打造出戚家刀,据资料记载戚家刀也是一长一短,长刀比日本刀更加轻灵,并借鉴长***的招数在刀把上进行了巧妙的设计,使戚家长刀兼有刀和***两种功效,戚家刀可以使出***的招数,所以成为日本刀的克星。戚家短刀是配合盾牌使用的,并且与狼先组合的严密防守攻杀凌厉的阵法。通常为四人组合,名曰鸳鸯阵。基本打法是前排短刀盾牌滚进,后面长大狼先刺杀掩护,长短结合,杀得倭寇丢盔卸甲。
我以此观察,戚家长刀可能就是明代的长刀(上面有图),后来戚继光奉命平定来自草原的骚乱,戚家长刀杀得草原骑兵人仰马翻。
(有时间接着写)
本文内容于 2008-10-6 14:47:05 被温带杨编辑 以下是引用温带杨
在第22楼的发言:
楼上看来也是刀友啊!我看到的现代工艺刀剑,较好的价格在2000-5000元左右,网上看到最高的有1万到两万的,更高的是河南棠溪宝剑,赠给奥委会的奥运剑好像几十万一把。
呵呵,我哪里是什么刀友。只是稍微有点兴趣,知道一点而已
感觉抗日战争时中国军队的制式大刀又是宋代直手刀的刀把和清代民间盛行的压把弯刀(也叫牛尾刀)的结合
抗战大刀
中国式弯刀的起源和演化
这一章还是干巴巴的考证方式来阐述,本人实在是因为不会武术,也不会刀剑的打造,说不出品质和应用上的感觉,所以只是考证,完全凭个人主观感觉的考证,当不得真正的学术考证。
君不见现在的武术表演单刀都是弯刀形状吗?刀身前重后轻,刀头宽大上翘,刀把下压,俗称牛尾刀,制造上的技术要求称为‘三道弯’。我的考证是:它是宋代的直手刀和元代的蒙古刀的结合并创新,产生了适合步战的压把弯刀,到清代定型,基本接近当代的武术表演单刀了,盛行于民间,军队制式武器没有用的。
下图为宋代直手刀:感觉是在汉代以来的环首刀基础上,结合长柄大刀的刀头演化而成。
压把弯刀的演化过程图(其演化过程为:蒙古刀——雁翎刀——柳叶刀——压把弯刀),雁翎刀和柳叶刀为明清两代军队制式武器,长短轻重虽使用者的喜好变化较大。
本文内容于 2008-10-3 11:26:00 被温带杨编辑
补上一张戚家刀的图
(感觉上就是雁翎刀和日本刀的结合)
本文内容于 2008-9-28 11:18:03 被温带杨编辑
楼上看来也是刀友啊!我看到的现代工艺刀剑,较好的价格在2000-5000元左右,网上看到最高的有1万到两万的,更高的是河南棠溪宝剑,赠给奥委会的奥运剑好像几十万一把。
就是唐刀啊,纯手工制作,现在至少也得几万吧,的确是好刀啊!
我华夏的尚武精神由此可见,大家不要看明朝时倭寇的倭刀比明朝普通官兵的朴刀厉害,其实倭刀也是得了我华夏唐刀的真传。
楼上所言极是,刀既是杀人物件,也是救人利器,作为冷兵器,它们都更直接的渗透着令人透骨的杀气,现代导弹鱼雷虽然外表看不出这种寒气,但杀伤力却是上百倍的增强了。
所以我觉得冷兵器最能体现一种尚武精神和武学气息,汉剑古朴正直、锋利刚健,唐刀威武华丽、劲健雍容。都蕴含着中国人的性格和品质,中华大地没有孕育出草原游牧民族的弯刀,也没有象日本一样推陈出新出凶悍霸气的日本太刀,就是戚继光借鉴日本刀而制造的戚家刀,反而在日本刀的样式中演化出轻灵俏直的感觉,这不能不说是人性和文化的差异使然。正直朴厚、轻灵飞动作为中国人的一种品质在刀剑上也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本文内容于 2008-9-27 21:27:54 被温带杨编辑
多谢楼上意见,刀刃非有冶金知识不能说好,所以唐刀制造方面没有涉及,想想还是说文化好说,O(∩_∩)O
楼主作此好文着实不易啊
但是是不是改个名字直接介绍唐代刀刃为好呢!
《唐六典》上说: 盖用障身以御敌的刀为障刀。即一般的护身刀,多数为朝廷发给将官大臣的随身携带的刀。现代仿制的障刀多数为没有刀镡(即刀护手)的刀,(见下图)。我想有护手的可能也会有的,有了刀镡就像横刀了,这只是猜想。还是看看现代翻版的障刀,没有了刀镡,携带的确方便,尤其对文官来说,还可以当拐棍使唤,哈哈。
障刀(除了没有刀镡,其余与横刀完全相同)
本文内容于 2008-9-27 15:22:07 被温带杨编辑
三、仪刀、障刀考
上面介绍了唐刀中的横刀和陌刀,还有障刀和仪刀。
据出土的墓葬壁画等揭示,唐仪刀就是汉***始出现,盛行于隋唐的环首刀。障刀没有样式的记载,由于障刀多是朝廷奖励给将军的并在腰间佩戴的刀,猜想就应当是横刀的豪华版。
看下面的仪刀:
真正唐刀的神韵:
看看古今唐刀的对比,我认为古刀直而不僵,刀身内外散发着利器的气势。而现代仿制的唐刀显得僵直,失去的真正唐刀的神韵。
见图,对比一下马上就看出差别,上面的是日本收藏的唐代唐刀,下面的是浙江龙泉市的刀剑工艺厂仿制的唐刀。
看看简装唐横刀的样式
二、横刀考
横刀是唐六典记载的四种唐刀之一,传统的源流说法是横刀是在汉代以来的环首刀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我的看法是:横刀是把汉代以来的环首刀和当时突厥骑兵的刀结合到一起逐步改进演化而形成的,各位看简装横刀的刀柄刀鞘的样式就很明了的,明显有我国西域游牧民族风情的影子。
我国保留下来的横刀多数是锈蚀严重的出土古刀,真正完整保留的横刀样式是珍藏于日本正仓院的古代流传到日本的唐横刀。
下图是日本正仓院收藏的正宗唐代横刀,在日本也叫七星剑和水龙剑,其实都是刀
本文内容于 2008-9-27 15:20:19 被温带杨编辑
陌刀的没落和消失
据一位研究历史的专家考证,威武豪华的唐陌刀在唐末时期的战争中就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为什么这么名声赫赫的武器被淘汰了呢?而且淘汰的如此彻底,以至于今天谁也说不清楚它的模样。
1、战争成本说
该专家考证,由于唐末频繁的战争,各节度使对武器的需求非常大,陌刀的制作复杂,工艺要求高,一把刀的造价也是相当高的,曾有一位节度使差一点被唐刀的制作搞的倾家荡产。另外还有就是频繁的战争,使士兵的更换速度也很快,陌刀的使用技术非长期磨练才能掌握,上战场的普通新兵还是使用普通的武器较合适,于是钩镰***、长柄斧等制作简单的武器,也可以发挥步兵对付骑兵的作用。这些都是陌刀被冷落的原因。
2、战争特点说
这个是我个人的判断,有些文章也略微提及,但不详细,唐代初期,对付骑兵的战斗非常多,所以陌刀逐渐取得战场的主导地位,尤其后来频繁的对突厥的战争,逐步使陌刀成为唐军的制式武器。
具体说,陌刀的兴盛是和唐军的战术战法分不开的,唐代的军队临敌列阵非常象古罗马的阵型。罗马阵型是:中军前方为盾牌方队,后面是弓箭手,弓箭手后面是抛石机和大型弓***,以及指挥部。中军的两翼是轻骑兵,护卫中军方队,并从两侧迂回包抄敌军。
唐军的阵型与罗马的很相似,中军前方为三排陌刀手,后面是弓***手,弓***手也有长***和陌刀,随时可以支援陌刀队。中军的两翼也是轻骑兵,轻骑兵一色长槊加横刀,并配备弓箭。轻骑兵的作用既有护卫中军的作用,也有两翼包抄敌军的作用。但唐军的这个阵型更加灵活,中军步兵和两翼骑兵均可以独立作战,是互相配合的关系,不像故罗马的步骑依赖性那么高。中军步军和两翼轻骑后面是重骑兵,其作用是支援两翼轻骑兵,或当前面步军队列被冲垮后突然冲上去压制敌人。
可以看出这个阵型是个庞大的集群,只有在广阔的原野上才能发挥作用。而唐末的战争多发生在中国内部大江南北,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适合这种对付突厥的阵型,战争的形式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于是逐步产生武器的多样化,十八般兵器始于唐末,到宋代基本得到定型。豪华长大的陌刀退出了战争的舞台。
3、彻底失传的猜测
唐军的制度是制式武器实行管制,不许民间制造,其制造技术封锁在军队之中,军队抛弃陌刀后,没有了民间的继承,以至于彻底失传,连什么模样都无法令后人知道。
相传郭子仪在平定安史之乱时,有一次见安庆绪把5000名陌刀放在弓***手的后面,看到这个阵势郭子仪大笑,小安没有得到唐军武器和阵法的真传,无法发挥陌刀和弓***联合的优势,焉有不败之理。
陌刀的最后一次上阵是在宋朝开国之初,有一位宋将得到了唐军陌刀阵法,于是组织军队训练,在一次与辽国的战斗中初试锋芒,取得胜利。辽国也有能人(唐代名将李光弼的民族,个人猜测唐军的阵法契丹人知道的应当不少),马上说这是唐军的战法。破解的方式我看可能有n种,只要不用骑兵去冲击陌刀阵就可以大大降低陌刀的威力,比如改变战争方式,不待对方布阵完成就发起进攻;比如进入混战后,陌刀可能还不如一把匕首。之后再也没有见到关于陌刀和唐军阵法的记载了。
本文内容于 2008-9-27 11:33:38 被温带杨编辑
一、唐陌刀考
我这里的考证其实全是个人爱好,不是什么专家的真正的历史的考证。
1、陌刀的起源:
据《唐六典》记载(我这里只凭记忆写到这里),唐陌刀源于汉代的断马剑,相传长三米。断马剑是我国南方的军队为对付骑兵而发明的一种武器,即为剑自然是双面开刃,双面刃的优势是横扫过去后不用翻腕子直接可以再横扫回来,有人依此推断唐刀也是双面开刃,有人根据宋代的《武经要略》猜测陌刀是三尖两刃刀的样式。那为什么不再叫剑而改叫陌刀了呢?我想显然在刃上有所区别了。现在制作的唐刀即横刀,源于日本保存至今的唐横刀样式,唐横刀有切刃和诸刃两种,切刃单面开刃,诸刃即只在刀尖处双面开刃。我想唐陌刀很可能是诸刃的,陌刀保留一面刀脊不开刃即增强了刀的厚度,也可以方便单手扶之,增强了长刀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刀尖部两面开刃保留了断马剑的功能,使陌刀在战场上敌离身远则劈扫,近身则可以手扶刀脊以抹的动作弥补其短处。今天的武当派太乙金晶门有一门独门武学叫抹眉刀,世代相传源于唐刀,抹眉刀就有手扶刀脊的招数(见下图)。
此图抹眉刀招式来自武当太乙门人士王子鹏的个人博客
2、陌刀名称的由来
我同意有的考古专家的说法,即刀的名称不是源于古代文人笔下,而是源于使用它们的战士,这些战士多数不识字,对刀的名称叫法可能与自身的战斗生活息息相关。汉代把挂在臀部的刀叫捭刀,又说捭通陌,传到唐代时的士兵时候,也许是叫着方便就把这种长刀叫陌刀了。这个当然也是专家的设想,但这种思路我认为还是对的。我也可以猜想陌就是代表野外,陌刀就是野外作战用的刀,也可以自圆其说。
据记载陌刀的威力十分巨大,一次李世民太原遇险被包围,身边只有12把陌刀护卫,就这12把刀居然保着李世民杀出重围,陌刀威名从此鹊起。
唐中期高仙芝与阿拉伯作战,副将李嗣业善使唐刀,挡嗣业者,无不人马俱碎。又说此刀列队前进时,如墙而立。足见此刀的确是原野作战的利器。
本文内容于 2008-10-7 20:47:20 被温带杨编辑
一、唐陌刀考
我这里的考证其实全是个人爱好,不是什么专家的真正的历史的考证。
1、陌刀的起源:
据《唐六典》记载(我这里只凭记忆写到这里),唐陌刀源于汉代的断马剑,相传长三米,断马剑是我国南方的军队为对付骑兵而发明的一种武器。即为剑自然是双面开刃,双面刃的优势是横扫过去后不用翻腕子直接可以再横扫回来,有人依此推断唐刀也是双面开刃,甚至根据宋代的《武经要略》记载猜测陌刀是三尖两刃刀的样式。那为什么不再叫剑而改叫陌刀了呢?我想显然在刃上有所区别了。现在流行制作的唐刀即横刀,源于日本保存至今的唐横刀样式,唐横刀有切刃和诸刃两种,切刃单面开刃,诸刃即只在刀尖处双面开刃,作用与断马剑相同。我想唐陌刀很可能是诸刃的,陌刀保留一面刀脊不开刃即增强了刀的厚度,也可以方便单手扶之,增强了长刀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同时刀尖部双面开刃又保留了断马剑的功能。使陌刀在战场上敌离身远则劈扫,近身则可以手扶刀脊以抹的动作可弥补其短处。今天的武当派太乙金晶门有一门独门武学叫抹眉刀,世代相传源于唐刀,抹眉刀就有手扶刀脊的招数(见下图)。
2、陌刀名称的由来
我同意有的考古专家的说法,即刀的名称不是源于古代文人笔下,而是源于使用它们的战士,这些战士多数不识字,对刀的名称叫法可能与自身的战斗生活息息相关。汉代把挂在臀部的刀叫捭刀,又说捭通陌,传到唐代时的士兵时候,也许是叫着方便就把这种长刀叫陌刀了。这个当然也是专家的设想,但这种思路我认为还是对的。我也可以猜想陌就是代表野外,陌刀就是野外作战用的刀,也可以自圆其说。
据记载陌刀的威力十分巨大,一次李世民太原遇险被包围,身边只有12把陌刀护卫,就这12把刀居然保着李世民杀出重围,陌刀威名从此鹊起。
唐中期高仙芝与阿拉伯作战,副将李嗣业善使唐刀,挡嗣业者,无不人马俱碎。又说此刀列队前进时,如墙而立。足见此刀的确是原野作战的利器。
真正的唐刀在中华大地上已经失传,目前各刀剑工艺厂制作的唐刀是借鉴日本收藏的唐刀样式,在唐代叫横刀,日本叫唐样大刀和水龙剑。日本刀就是在唐样大刀的基础上逐步演化而成,日本刀的反复段打、夹钢、淬火等技术都是延续了制作唐刀的技术。有人用唐刀是日本刀的祖宗来轻视日本刀,我不这样看,日本刀的名声不是吹出来的,它的确有推陈出新、青出于蓝的地方。如改直刀为弯刀,应当说是歪打正着,是日人淬火时钢坯材质应力作用下的自然弯曲,再校正即影响性能,或者多人段打时控制不协调的自然结果,日本刀弯曲不但增强了刀的性能,而且便于劈砍。
其实唐刀分为四种:仪刀、障刀、横刀、陌刀。真正的唐刀是陌刀,只有陌刀和横刀是应用到战场上的武器,陌刀是步兵制式武器,横刀是骑兵制式武器。陌刀的样式至今没有人考证出它的原貌,大多数的都是猜测。个人认为下面这个图的古刀非常有可能保留着唐陌刀的影子(有人说这是明代禁军的大刀,年代上说的比较贴切)。我想在唐代对付骑兵的刀,差不多应当是这个样子:
本文内容于 2008-9-27 10:59:49 被温带杨编辑
古代刀剑制作工艺,现在还流传着百炼成钢、好刚要用到刀刃上等成语和俗语。百炼钢又称花纹钢,是两种不同性能的钢放在一起反复折叠段打而成,通常用硬度高的钢和韧性好的钢来折叠段打,这样刀剑的硬度和韧性能很好的结合,刀的性能也就越好,由于这两种钢的硬度韧性不同是由于其含碳量不同造成的,折叠段打到一起后,颜色就不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花纹,俗称花纹钢,古代通常的宝剑都是有花纹的。折叠一次算一炼,通常有10炼、30炼、60炼的钢,最高有达到100炼的,钢的硬度和韧性达到最好,削铁如泥、切金断玉,故称百炼钢。但达到百炼要娴熟的技术和经验,折叠次数多容易把钢坯打坏,一般人不容易做到。
看看下面的刀剑花纹:
本文内容于 2008-9-27 10:49:38 被温带杨编辑
继续贴图,大家感受尚武精神。
发表对 [原创]刀剑如虹-中华尚武文化载体[唐刀威 的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回复
本贴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本版热门贴图
本大区热门贴图
本版热门
本版精华
清月道人 09-26
黑色的河 09-25
随风追忆 09-25
ahchh 09-25
瞄准松岛!!!! 09-25
sywq 09-25
sywq 09-25
sywq 09-25
铁血社区 Ver2.3
2001-2009 京ICP050083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