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家都全民都在抢购盐盐

xilei 发布于 2011-3-23 9:57:00
郭宇宽 媒体从业者
原题:那一代人的匮乏焦虑
日前回老家,和一些年轻朋友聚会,大家聊到了这些日子的抢购盐风潮,大家共同的看法是,这些人真的是疯了,稍微对资源有些概念,就知道中国人就算把盐当饭吃也不至于缺盐,居然成箱地抢购盐,这荒唐到了什么地步?
酒足饭饱,我顺便去看望我的外公、外婆,进了家门,我一眼就瞥见,桌上码着十几包盐。顿时一种哭笑不得的感觉涌上心头。后来得知,是我姨一听说盐要断货的消息,就急冲到超市买了一箱盐,怕我外公外婆买不到,一片孝心,拎了一堆盐送上门来。
我想起当年认识的一位已故老沙漠探险家赵子允先生,那次我在西安和他吃饭,吃完了,他掏出一只塑料袋,把所有剩汤剩水都倒了进去,除了这些我们眼中喂猪的泔水,他把吃剩的西瓜皮也装了进去。更令人发指的是老先生把那一袋子令人作呕的宝贝,走到哪里都一直随身带着,直到下一次吃饭,他有机会再搜集这样一袋子宝贝,否则原先的宝物,即使发出变质的臭气他也坚持不扔。
后来我才知道,他那种在我们城市人看来变态的作风,其实是沙漠探险几十年形成的专业习惯。在沙漠中什么意外情况都可能发生,那些令我们作呕的收藏,也许是关键时候的救命粮。即使在我们看来在城市里完全没有收藏西瓜皮的这个必要,但对赵老先生来说,已经是他无法克服的本能反应。
我还看过一个纪录片,讲警犬基地的警官,把一窝从小喂大的狼,试图训练看它能不能担任警犬,发现狼和德国牧羊犬的进食习惯都不一样,德国牧羊犬,每次喂它东西,它只吃它习惯的那一份,喂多了就剩下不吃了。而狼你喂它再多的东西,它都会拼命全吃下去,把肚子撑到几乎要胀裂,但是在人不注意的时候,它会躲到一个角落,偷偷地把刚才吞下的东西吐出来,再埋起来,留着以后吃。在德国牧羊犬看来,它的主人永远不会饿着它,会按时给它吃的,就像每天的太阳会照常升起。而狼在野外餐风露宿,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经历,演化成为了它无法抗拒的生存本能,一有机会就把尽可能多的食物塞进肚子里,再找地方藏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这次抢购盐的排队人群中,大概不会有上世纪80年代后成长起来的这一批人,在这一代的印象中,不知道什么是饥饿,什么是真正的匮乏和商品短缺,他们习惯于超市中总是会有应有尽有的货物,有钱就能买到东西,很难想象计划经济年代买猪肉要排队,买大白菜要准备储存一个冬天。他们包括我自己如果不细心去体会,都很难理解我父母这一代,在成长中经历的匮乏,而这种匮乏会成为一种本能的不安全感。即使今天的商品供应已经比过去丰裕很多,当有任何风吹草动,特别是当他们视线中出现排队的人群,就会调动起他们计划经济年代的记忆和本能。我们很多人都会觉得那些排队买一箱盐的人是疯了,就好像我当时觉得收藏西瓜皮的赵子允老先生疯了;就好像在德国牧羊犬它的眼里,那些拼命往胃里塞食物,再吐出来藏起来的狼也一定是疯了。
当我看到微博上意见领袖们对抢盐风潮的冷嘲热讽,都上升到了鲁迅反思民族性的高度。我一点儿都不觉得轻松,我并不觉得能得出那样的结论,比如有人以此说,中国文化就是自私的,或者中国人缺乏理性。这种结论太过简单了。
因为我知道那些排队抢购食盐的百姓就在我们身边,而且是我们的亲人。我知道是什么样的时代经历把他们塑造成了这样。
来源:南方网
| 观点不苟同。一部分没有抢盐的人不是因为抢不到,也不会在之后热嘲冷讽抢盐的人。没有参与这种疯狂的行为,是因为他们有了理智的思考,对预期的情况作了准确的判断;当然,真要到了盐荒的时候,就不是抢盐了,而是需要革命了。
有文化传承的因素,也有制度的原因,最潜在的意识是国与人、政府与人、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缺乏安全感。
我也能理解. ——"在成长中经历的匮乏,而这种匮乏会成为一种本能的不安全感。”
不用嘲笑别人的疯狂!不要用别人的这些可笑行为来衬托你的冷静理智正确!其实你也是一样的,只是在另一个极端而已。
“沙漠探险”,扯尼玛淡!
思考很冷静,但不可否认的是大多数人都自私自利,至多考虑到自家人。上升到民族劣根性也不为过。
尧舜之制,才能产生尧舜之民
我回家也看见妈妈买了几袋盐,但是我真的觉得非常理解。她买盐不是为了防辐射而是对食品监管部门的严重不信任。奶粉问题尚且不说,吃了多少年的双汇竟然添加健美猪肉,那么自然她会想到,如果辐射污染严重之后,有没有黑心的商贩卖辐射盐,有没有贪心的监管部门为了利益视而不见。老百姓要不是这次日本核污染相信没有多少真正知道我国盐储备情况的。我相信有很多的百姓是因为怕将来吃到有污染的盐才这么做的。
说到自私自利,我也不能完全苟同,中国人是有其传统文化影响,总是希望在没有问题的时候有些储备,但是我的家人是经历了汶川地震的,在震区你会看见,没有什么所谓的自私的中国人,大家都会把自己囤积的东西拿出来接济需要的人,希望都能好好的活下去。我相信如果哪一家如果真的吃不上盐,会有好心的邻居雪中送炭的。。。。。。
不敢苟同~“沙漠探险”那个没多少信服力。人之所以为人,行为时不能用仅仅用本能来解释的;否则我们何以成为人呢?30年了~现在抢盐的国人30年前也都是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吧~30年改变不了一个人吗?不能是一个人有自己的理性判断吗?如果没有只能说是我们社会的悲哀~
有部分人去买盐是怕断货没做饭的盐了 这明显是对政府的不信任感导致的 因为认为这个政府无法保障让每个人都有盐吃,所以不如靠自己先去抢点回来 同意作者部分观点
他们有这样的记忆,我们都清楚是因为什么.
我不清楚的是为什么经历那样的社会之后他们还会死心踏地的跟着TG
有问题的不是中国人,而是争腐。。。
九九六年遇难罗布泊,世人皆知,而当时赵子允就是他的向导。余纯顺的遇难原因是在一个应该转弯的地方却直行,最后迷路导致缺水身亡。所以很多人当年都说,
余纯顺遇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赵子允没有陪同前往。赵子允当时就反驳,说自己曾劝说余:“余纯顺,为了保证万无一失,这一百公里我陪你走。”可他拒绝
了,“唉,赵工呀,我是世界上都承认的,我是孤身徒步呀,我一个人,你要陪我走,这就不是孤身徒步了。”当年的录象也显示,余纯顺在和赵子允告别的时候,
他说:“我一定会成功穿越的,三天之后见。”但是三天之后,赵子允并没有在原定迎接的地方看见余纯顺。接下来就是赵子允在罗布泊中连续五天的寻找。在找了
五天之后,赵子允说:“余纯顺啊余纯顺,你穿越用三天,我找你用五天,到底是你探险还是我探险啊!”那年,赵子允58岁。
很早以前看赴欧央十人物节目的赵子允专题,大家有机会看看。
妖果赞同你的观点,每个人买盐的目的是不一样的。有的是害怕,有的是以防万一,有的是对ZF的质量监管不信任,多众因素聚集汇成了买盐浪潮。
当然像那种买几百斤和几百以上的就没必要了吧。
到底是天朝的制度 导致了 天朝人民
还是 天朝的人民 导致了 天朝制度?
这是一个鸡和鸡蛋的问题。
要打破这个僵局还得靠更多人的醒悟,或者是“灾难”的降临。。
我感觉我说的都是废话,唉。。
回15楼,台湾的成功已经告诉我们,兲朝制度导致了兲朝人民。
文化大革命造成的!
骗子多了,傻子不够用了;傻子多了,盐不够用了。。。
那种买几百斤上千斤的人是活该,贪心的他们只想着利用人们的恐慌发财,刚看到一则新闻:武汉的一男子花了2.7万买了13000斤食盐,结果无法退货,没有经营资质也不能卖,只能堆在家里。这种人才是活该!
我就是五零后,不见得就要跟着去抢购盐。你们家出了SB,你觉得这事就不SB?中国人的民族性是有问题的,不然鲁迅先生为什么写阿Q正传与狂人日记?你的血亲系蒙住了自己的双眼,还来这里发什么狗屁文章。
听到消息买了点盐也没什么错的,问题是一箱一箱的买就有点那个了吧?
骗子多了,傻子不够用了;傻子多了,盐不够用了。。。——哈哈
我父母一辈的人在表达上很注意的,口语上都很少说,更不会在书面表达上动用诸如狗屁SB之类的词。
听到消息买了点盐也没什么错的,问题是一箱一箱的买就有点那个了吧?
骗子多了,傻子不够用了;傻子多了,盐不够用了。。。——哈哈
22楼:我父母一辈的人在表达上很注意的,口语上都很少说,——我也同意,大多数人确实是的。
更不会在书面表达上动用诸如狗屁SB之类的词。——这个就难以苟同了,难道这个词是80、90后专用的?其他“后”用了就不可以?一个词的运用到底是根据年龄还是含义?
赵子允 NB老头儿
想起了最近看过的一个电视节目60 minutes 报道 关于美国 贫困儿童 的。
原来在美国新增了很多贫困儿童。他们上学不用花钱,但是由于父母失去工作还不起房贷,他们的房子被银行收走。这些儿童就没了地方可去。他们和父母挤在车里睡,饿着肚子睡觉,这才是美国的现实。
有些学校还不得不安排Motel作为某些家庭的临时住宿。这样Motel每天早晨就能看到一大群孩子出发去上学。
Motel的环境很复杂,小孩说那就是电视上所看到的一样,犯罪,酗酒。。。。。
他们在一夜间长大,成熟。懂得了生活的艰辛,但是也有很多人认为是自己的原因,让父母那么辛苦,他们很内疚。
我想说的是
,他们的那种没有危机意识的生活,可以依靠救济生活的意识让他们从不省吃俭用存钱以防意外。
他们过的很轻松,很快活,但是那只是美好状态下的。
屯点啥,存点啥,没有错,不用害羞,就算屯的腐烂了。
起码你心里是安的。
瘋狂搶購食鹽的人可以理解,也值得我們同情
但值得我們反思,深思一下導致這一現象發生的根源。國人天生就有一種杞人憂天、見風就是雨的優越感,並且以能第一時間搶購到食鹽而沾沾自喜,引以為傲,顯示自己多麼的牛逼。
但當政府和專家出來闢謠,出來澄清事實時,這些瘋子搶購來的鹽怎麼辦?自己吃不了,又賣不了
現在他們還敢站出來顯示自己的牛逼嘛,開始那些被他們瞧不起、沒有買到鹽的人會可憐他們嘛
我想不會,大半會在一邊落井下石、順風揚塵。誰叫你 呢,可誰TMD傻逼啊,都傻逼,也包括我。
不敢苟同作者的观点,人之所以与狼不同,在于人有理性思考,能判断当下的情况。
不安全感不是理性没有了的借口。
有一句话,大概是说:人最需要恐惧的东西是恐惧本身。 嗯,看过央视十套人物栏目的《赵子允》,当时感动得心潮澎湃了俩礼拜。。。那老头真是为数不多令人佩服的人物!有能力,有性格,可惜最后耀眼光华还是被要被滚滚世俗红尘湮没无踪。。。
他抢个三五袋,你可以理解;他抢三五箱,你还理解他干什么?直接就BS!
***真他妈的太伟大了,嗝屁那么多年了还在影响着这个国家。
所以说,近几十年来,中国人民在人性上没有取得任何进展。。。为什么呢
我不这么想,他们抢那么多,只不过想发灾难财,转手卖高价,只不过没想到没脱手盐价就下来了
网上冷嘲热讽的,嘲笑抢盐的是SB,
深谙抢盐目的的,嘲笑冷嘲热讽SB,
冷嘲热讽的SB,嘲笑理性分析为SB,
笑而不语的酱油,嘲笑你们都SB... 其实吧,看怎么看,舆论主要是说哪些想囤货涨价的人,会影响广大百姓的大囤,我看作者理解也并不透彻,但也的确有的报道确实是狗屁,同样用作者的思想,在中国,有这样的官,舆论,新闻工作者,不也是一种传统,习惯?这也是他们的生存,生活之道。我们可以理解为解决自己生活问题的小囤积,但绝对为大囤积感到可恨,但又有什么办法,中国的市场经济就是如此。很简单,你们看看日本的商品在地震有多少涨价?又涨了多少?人家幸免的商人还有免费为受灾人提供的,人家囤积油了?中国,大到囤地,小到板蓝根,食盐...种种原因不是有人想囤,是有人说囤可以有利润,用马克思的话,当利润在百分300时,他们就顾不上绞刑了. 先有大核民族,后有盐荒子孙啊 中国真想改变这种,传统,任重道远
不能完全认同 确实 老一辈的人挨过饿 尝过我们这一代人没有尝过的痛苦和折磨。可你看看日本人,在如此大灾之中没有一个人去抢盐。为什么?二战之后,日本的情况比我们的60年代有过之无不及,日本人也是受过苦的 ,可他们信任政府,政府把他们从苦难中带了出来。而中国政府呢,正是苦难的根源吧 。对政府,对社会的信任程度 造成了这次抢盐的本源
一群装B犯。抢盐你理解,文革你理解,专制你也理解,屠杀你更是理解,还有TMD什么是你不理解的?什么事件没有原因?SB还有理由呢,就是你这样的太多了
物資匮乏?
西方工業化社會幾百年沒見過因為飢荒大量餓死人的狀況,為什麼某國卻出現了3年的
飢荒,上千萬的死亡,把那段歷史拿出來談談又如何?
有本事分析搶鹽是因為物資匱乏,咋不談談物資匱乏的根本原因。
物資匮乏?
西方工業化社會幾百年沒見過因為飢荒大量餓死人的狀況,為什麼某國卻出現了3年的
飢荒,上千萬的死亡,把那段歷史拿出來談談又如何?
有本事分析搶鹽是因為物資匱乏,咋不談談物資匱乏的根本原因。
装B犯。抢盐你理解,文革你理解,专制你也理解,屠杀你更是理解,还有TMD什么是你不理解的?什么事件没有原因?SB还有理由呢,就是你这样的太多了
另一个角度,有时不理解父母的近乎抠门的生活习惯,想来也与不安记忆有联系吧
发表评论:
(为防止垃圾广告,请您输入密码:dapenti)
  日历 August 2011
  我的分类(专题)
  最近日志
  最新评论
  公告
凡属于本站的原创作品,转载请说明出处:
来源:喷嚏网-www.dapenti.com
媒体约稿:
  链接
  广告
Powered by
Copyright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 ed in 0.203 second(s), page refreshed 139913701 times.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个人资料
中国人中国龙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9,804,103
关注人气:
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相关博文
推荐博文
字体大小:
民众抢购食盐 中国为何“无盐以对”?
(2011-03-18 18:34:59)
标签:
分类:
中国为何“无盐以对” (英国)FT中文网18日报道风向不力的美国人向来惜命,开始抢购碘片——日本强震发生隔日,美国碘化钾大厂A ex库存的1万多包14锭装钾片旋即销售一空。A ex的碘片商品「Iosat」每包售价10美元,但拍卖网站电子湾(eBay)已有人喊价540美元,喊涨54倍。
  暂无危险的中国民众向来未雨绸缪,在少数人被谣言和恐慌绑架率先发难以后,更多民众的危机意识被唤醒,加上日常断盐的威胁已经超过想象中核辐射,终促使大批超市无盐以对。广东、浙江、江苏、安徽多地现抢购食盐现象,一些商家趁机提价,为此推波助澜。
  有人说:日本人在核辐射中等待碘盐,中国人在抢购碘盐中等待核辐射。是的,发展下去,很多人还无缘遭受核危害,先因为没盐吃要了命。
  一个好消息是:在房地产行业退烧后,一轮扩大内需的曙光来了。想不到的是,居然是食盐——由于中国过去多年碘缺乏高发,过量食用碘盐几成社会公害,现在反而成为了许多人的救命稻草。
  一个古老国度里面,拧巴而神奇的事总是此起彼伏。
  目前无权威数据表明,究竟有多少中国人花了多少银子囤积了多少袋碘盐和富含盐的商品,但敏锐的股市率先作出回应:盐业上市公司被爆炒,云南盐化开盘即一字涨停,双环科技、兰太实业均涨停,甚至涪陵榨菜亦大涨7.41%。
  在应战核危机之前,一场盐危机已迫在眉睫。
  有人将其归为政府部门公信力的缺失和预判能力的低下。这是老毛病了,但不限于此。
  比如官方借助媒体阻击谣言的努力从未停止。发改委接连发出呼吁,声称中国食盐供应充足;中国盐业总公司成立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启动应急工作机制,要求各地盐业公司确保食盐市场安全供应;专家纷纷依据科学常识号召广大民众理性消费,合理购买,不信谣、不传谣、不抢购。在江苏,17日一早派出全省1300多名价格执法人员下到基层一线,防止食盐乱涨价,制止市场价格违法行为。
  但恐怖的羊群效应仍在扩散。
  因此,除了政府公信力危机暴露无遗外,很多深层原因更值得探究。
  这是公众焦虑感和缺乏安全感的一次集体释放。在这个转型社会,情感缺失,信仰迷失,价值混乱,制度滞后,利益分割,难有共识,于是大难临头,难免人人自危,进而各自为战。
  这是整个社会诚信体系崩塌结出的恶之花。在人与人信任成本高得惊人的前提下,面对劫难,不信任任何别人组织,完全依赖自身力量生产自救便成了普遍选择。此起彼伏的公权力寻租诱发的腐败、公共知识分子的公公化都扮演了催化剂。
  根子却在科学素养的缺失。遥想五四,德赛二先生光临敝国,却由于反封建任务始终没有完成,奴化、应试教育幽灵不散,导致万千民众面临自身安危,常常被谣言和迷信蛊惑——中国第八次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显示,到2010年,全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为3.27%。前段时间,鼓吹只吃绿豆、茄子就能治病的张悟本被戳穿,道士李一的行骗接踵而至。骗子尚且横行,何况真实的核辐射威胁呢?
  总之,如果不能有效遏制目前蔓延的抢盐风波,将带来这样一个恶果:垄断专营下的中国盐业生产销售体制会为此付出惨重代价:私盐泛滥,大量工业用盐充斥食用市场,给公众生命安全带来巨大戕害。
  笔者有一个心愿:宁为核辐射所伤,不被盐危机所害。
  毕竟前者是天灾,后者属人祸。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石述思 相关阅读:
中国网民: 抢购盐是对公信力不信任   “你家买盐了么?”昨天一大早,这句话成了许多中国人相互打听和问候的话语。
  尽管中国官方第一时间站出来辟谣,保证供应充足,但“食用碘盐可防辐射”以及“海水受污染将导致海盐不安全”的谣“盐”像是一阵风,从中国北部刮到南部,从浙江至重庆,甚至到拉萨等多地都发生市民跟风抢购食盐的情况。
  对比处于灾区的日本人的从容应对,不少中国网民昨天批评扫购盐的同胞无知和盲从比地震海啸更可怕,指他们缺的不是碘盐,缺的是知识、素质和自我判断能力。
  不过,更多的网民指出,抢盐的根源其实在于中国人缺乏安全感,以及对外部信息以及政府部门公信力的不信任。
  有网民在微博上写道:“不是因为‘轻信’,而是源于‘不信任’;‘不信任’的前面,写着‘经常被骗’,背后写着‘无安全感’。”
  面对危机或灾难而蜂拥抢购物资的一幕曾多次在中国上演。1988年物价闯关失败,掀起抢购风,有人囤积400斤盐。2003年沙斯爆发时,不少人也忙着抢购板蓝根,抢购白醋,甚至抢购大米,一瓶2元(人民币,下同)的白醋,最高被商家哄抬至100元,而最终的结果是:板蓝根也好,白醋也好,都无法有效防御沙斯。 《金融时报》文章:
民众对政府信心不足   伦敦《金融时报》中文网特约撰稿人陈杰人认为,恐慌抢购表现了人们之间的互信不高,也表现在民众对政府的信心不足。
  他写道:“在一个文明国家,人们遇到类似食盐这种恐慌,可能会首先认真、理性、独立思考,然后听听专业人士、专业机构和政府监管部门的意见。但在中国,大家只迷信自己掌握的现在,而无法充分寄望于依赖于社会综合管理体系所形成的稳定预期。人们只相信实实在在抢购到的、摆放在家里的盐,而不是相信未来的安全和稳定。”
  日本的一场地震,在中国人的内心发生如此之大的波澜,与一些抓住群众的恐慌心理,并利用微博、论坛、短信等形式快速传播制造更大的恐慌不无关系。
  比如各地抢盐情况出街后,网上昨天流传一个消息:由于担心日本核泄漏造成的辐射伤害,浙江慈溪一男性市民昨日过量食用食盐“抗辐射”,被家人发现后送入医院,经抢救无效不幸死亡。据称这是此次日本大地震中本土以外的第一个遇难者。
  网上还调侃道:“世界上最痛苦的是什么?辐射来了,盐没了。世界上最最痛苦的是什么?辐射没来,盐买多了。世界上最最最痛苦的是什么?人辐射死了,盐还没用完。世界上最最最最痛苦的是什么?辐射没死,吃假盐吃死了。”
  真假消息混杂在一起,只会让思想不定的人更混乱,一些网民称人未死,精神都扭曲了。有网民感叹:“自然灾害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乱了,慌了,虚了。” *yunlin@ h.com.sg
网络出现“疯盐疯语”   中国国内市场一波又一波的商品抢购潮,触动了网民的神经,从而创造了不少网络词汇,反映民间的无奈。
  继“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糖高宗”,“油你涨”之后,海豚族(海量囤积一族)昨天疯狂穷追“盐王爷”,买不到的人“一盐难尽”。
  针对多地掀抢盐风潮,网络上昨天出现了一批让人哭笑不得的“疯盐疯语”,冷嘲热讽“日本没疯,中国倒先疯了”。
  网友以上下联的方式形象地形容抢盐风潮为“大核民族,盐慌子孙,有碘意思”。更有人称之为“握手盐核”。
  此外,网络上也出现套用盐的“成语”包括:流盐蜚语,胡盐乱语,危盐耸听,谣盐四起,妖盐惑众,人盐可畏;盐不由衷,盐过其实,盐多必失,盐面尽失,有口难盐,哑口无盐,无盐以对。
  还有网民把罗时丰和林淑容的成名曲《无言的结局》改编为《无盐的结局》:“曾经是对你说过这是个无盐的结局,随着那岁月淡淡而去,我曾经说过如果有一天我将吃不到你,我就无法流下泪滴,啊,让我再看看你,让我再说爱你,不要从超市离去。抢购时候说抢购,请不要说难忘记,就让那抢购淡淡地随风去,也许你会涨价,也许会更无盐,也许已没有也许……” 谁是“谣盐”背后推手? 南方都市报报道,人看似理性,在本质上却是认知吝啬者。人是群体性动物,害怕为群体所抛弃,有正确认知世界、得到群体认可的基本要求。这决定了,特立独行一定会遭遇挫折,跟随众多人的选择,在大部分时间里,可以让你做出正确的判断。
  ———迟毓凯,华南师大广东省突发事件心理援助应急技术研究中心工作人员
  谣言风波,就记者核查到的情况来看,始于浙江。
  浙江,是我国著名的产盐区。从浙江温州、宁波、绍兴等论坛可以查阅,3月15日下午开始,宁波等部分地区开始出现抢购碘盐苗头。“买不到盐,我们就上网,给朋友打***。”宁波市鄞州区的王先生向记者透露,浙江离日本较近,朋友相互通知后,大家都比较担心,这也是导致大家买盐的重要因素。
  “恰恰是行动传播才引发恐慌”
  然而,奇怪的是,3月15日上午10点到下午3点之间,很多市民的手机上都收到了这样一条短信:“BBC报道,日本政府已经确认严重核泄漏,所有亚洲国家应该立即采取必要措施……”消息还称,“首批污染物质下午4点就会到达菲律宾”。
  这让不少市民充满不安。当天夜晚,BBC不得不出来澄清,他们并未发布“日本核泄漏将影响亚洲邻国”消息。
  “我的手机连续收到了10多条这样的信息,而且都是同一个深圳的号码发过来的。”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舆情监测中心执行主任朱磊副教授认为,“BBC谣言”的这一轮散播,对食盐谣言的影响最为重大。
  朱磊分析,谣言传播主要有观念传播和行动传播两种,“但恰恰是行动传播才引发恐慌”。如果把BBC辟谣风波看做是第二次行动,那么,此前的抢购日本奶粉事件则是第一次行动,“这两次行动直接加剧了市民对日本核泄漏的反应。”
  “三人成虎!”朱磊说,从监测的舆情走势来看,3月15日,在“二次行动”的影响下,除了日本灾情外,核辐射成为市民最关心的话题。
  但问题是,市民虽然关心核辐射,但真正了解核辐射的却不到20%,再加上盐与人的生活紧密联系,因此,在“模糊性”和“卷入度”都达到极高的情况下,食盐的谣言才会快速传开。
  早在15日晚,宁波市盐业部门就积极做好食盐供应和宣传解释工作,但这并没有及时阻止食盐紧张的局面。甚至,谣言加快蔓延。
  从前天开始,谣言经过网络等渠道后,广东也陆续出现买盐热。“在多数市民对核辐射不了解的情况下,大多数人都是跟从。”业内人士指出。
  顾客担心有人想再造“蒜你狠”
  有顾客担心,抢购食盐的背后可能有人在操纵,像之前抢购大蒜一样,导致价格飞涨。“可能造谣者是无心制作,但却被人有心利用。”朱磊认为,从这两天的舆情走势分析,不能排除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谣言造势的可能。
  一个明显的现象是,昨天下午,一位三线城市的业内人士向南方日报记者透露,在部分三线城市甚至是镇上的市场,真正去超市购买食盐的人不多,但超市却早已断货。“昨天晚上,有一位商人到我们那的商店把所有的食盐都买走了。”
  这名知情人士说,甚至在一些偏僻的乡镇,商店所剩的盐也被一些中间商统一买走。但与此同时,网络上则出现了高价出售盐的情况。
  实际上,在一片辟谣声中,不少市民已经开始质疑盐商,“可能有些人想炒盐,就放出来这种消息。”
  “一些不法商贩利用谣言牟利,是价格违法行为,我们将配合打击!”昨天,中国盐业总公司在微博中公开称。
已投稿到: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后一篇:
评论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发评论 登录名:
密码:
记住登录状态
昵 称:
分享到微博 评论并转载此博文
验证码:
匿名评论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 前一篇
后一篇 gt;  
 ***:4006900000 提示音后按1键(按当地市话标准计费) 欢迎批评指正
Copyright © 1996 - 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论坛主版
» 军事
» 贴图
» 时政
» 国际
» 生活
» 兴趣
» 女人
» 娱乐
» 财经
» 摄影
» 文学
» 地方
» 情感
» 爱心
» 站务
» 河南
» 校园
» 幼儿
» 汽车
» 风水
» 旅游
» 科技
» 游戏
» 体育
» 文化
当前位置:
> 浏览帖子
阅读(43990)回复(46)
跳转到
】日本核辐射,中国百姓为什么会抢购食盐谣言乱飞?
发表于:2011-03-17 14:26:07
作者:
级别:中尉
积分:5758 日本核辐射,中国百姓为什么会抢购食盐谣言乱飞?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南京理工大学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核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系主任唐双凌心情复杂:吃碘盐完全没有必要,抢酱油更是无稽之谈。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ldquo;碘盐确实有甲状腺修复功效,甲状腺特点是吃饱碘之后,就不会再吃碘了。一些美国加州民众服用碘片的原因,就是用碘127喂饱甲状腺,甲状腺就吃不下碘131了,碘127、碘131都是同位素。 但他表示,吃碘盐完全没有必要。核辐射和污染根本没有影响到中国,碘盐吃多了,不见得都是好事,每个人体质不同,有人不适合大量服用。 ldquo;吃酱油简直就是无稽之谈,根本起不到作用,腌菜一样没有用,最后他说,此次抢购食盐广东上海最为严重,我们的国民文化和素质也有待提高。 ******************************************************************************************** 日本地震,举世震惊。中国各大媒体都在关注这个邻国,尽管这个邻国和我们存在很多恩恩怨怨。尤其是日本的核电站爆炸之后,更忙的似乎到是互相间群发的手机短信。 深夜,我接到了这样一条来自湖北亲属的短信:日本政府已经承认严重核泄漏,所有亚洲国家应该立刻采取必要措施。一旦出现阴雨天气,应当留在室内,关闭门窗并在第一个24小时滞留在室内。 看内容,无疑是群发,类似的短信,我一天收到了近10条,有的来自上海,有的来自北京,也有的来自偏远一些的县级市。这些短信甚至还提醒人们:穿能遮盖全身的衣服,并一定要遮盖脖子,辐射会在第一时间命中甲状腺。俨然很专业。 对此,我凭着自己几十年的新闻从业经验,一概回复纯属扯蛋,并请他们相信媒体,相信政府。说这样的官话套话并没有谁授意,因为在这种时候,我们也只能相信媒体,相信政府。对于一些质疑,我给出的证据是,政府没有必要替隔着大海的日本撒谎,核泄漏毕竟与咱们的政府无关的。 不过,我却在思考,日本核辐射,中国为什么短信乱飞?这种偶然现象的背后有没有必然的原因? 一位从事多年正面报道的老记者对此感到欣慰,认为这是中国民众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的具体体现。以前我们叫了多年的身在家门,胸怀世界,如今日本一个地震,这才彰显出咱们真正身在家门胸怀世界了。地球村,原来以为只是一种夸张说法,现在日本发生点事,中国都有感觉,这不就是一个村的那点事么?中国发展了,民众富裕了,人们的眼光才会放远,胸怀才会宽阔。 一位终身站讲台的职业教师对此则另有看法,认为这是民众受教育程度提高的标志。这事如果放在若干年前,你能解释清楚什么是核辐射么?你能描绘出核辐射会造成什么后果么?不痛不痒,不妨碍吃喝,这事关老百姓什么事?如果你类比在医院的胸透,谁见过胸透照出人命来的?如今,全民素质提高了,连普通人都明白核辐射与甲状腺了,知识就是力量,由此可见一斑。 一位成天泡在网上的网虫则说出了自己的另类解读,认为这是官方屡屡封锁信息造成的恶果。现在我们很多负面新闻,最初都是被无端屏蔽了,实在遮掩不住,这才有限度地开放。牛奶掺杂使假如此,奶瓶性早熟也是如此,文昌推到了一尊雕像如此,浙江出现的一次车祸还是如此。习惯成自然,次数多了,时间长了,人们自然就选择自救了。小道消息为什么盛行?主要是大道消息不灵。 一位在政府机关工作多年的老***则表示担忧,认为这是政府公信力明显下降的显示。虽然现在早就进入信息时代,信息传播早就没了门槛,可我们很多官员的观念和手段还停留在传统媒体的管理阶段,从自己工作方便的需要出发,以为凭着权力,找一个理由,就可以管住嘴巴;更有一些所谓的专家,趋炎附势,专门从专业的角度注解官方的做法。殊不知这样做的多了,最后就导致的政府说话没权威了。 日本核辐射,中国怎么办?这在科学手段和信息发达的今天,是不应该成为问题。如此短信乱飞,不能打压,只能引导。我们只是希望,应该老百姓知道的问题,老百姓有权在第一时间知道。只有让老百姓知道真相,民心稳定了,社会才会稳定。这样的忠告,有关部门能听得进去吗?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分享到:
您可以点击下方图标将本帖转发到
开心网、人人网、腾讯微博、新浪微博
等网站与朋友们分享。登陆之后可享受论坛更多服务。 我知道了,下次不用再提醒
给本帖评分:
10 平均得分:
分, 共
人评分
回复置顶区
...或者对本帖发表其他观点:
作者:
发表于:2011-03-17 16:11:52
级别:五级士官
积分:1748
全国抢购食盐,这是少数人能煽动的?长期失信于民,老百姓在衣食住行中没有丝毫安全感。相信你们 还不如相信自己的眼睛耳朵。 2楼
作者:
发表于:2011-03-17 16:13:40
级别:上等兵
积分:60
关键是cctv太热心日本地震了
作者:
发表于:2011-03-17 16:44:37
级别:一级士官
积分:178 楼主分析的很对。支持,也希望政府能真正认识到这点。 虽然总是满腹牢骚,但是还是希望中国真的强大起来。
作者:
发表于:2011-03-17 15:39:47
级别:上尉
积分:7504
哈哈,广东、上海佬们,真是怕死,现了大眼了。
个人签名:
狗日不死,灭日不止!
作者:
发表于:2011-03-17 16:40:31
级别:五级士官
积分:1859
谣言成风的社会是悲剧,跟风瞎跑的更是悲剧。
个人签名:
醉里挑灯看剑
作者:
发表于:2011-03-17 16:20:37
级别:三级士官
积分:707
核危机不可怕。素质不高真是可怕!
作者:
发表于:2011-03-17 16:30:07
级别:三级士官
积分:560
到底是哪国的宣传工具,貌似害了自己啊
作者:
发表于:2011-03-17 16:50:23
级别:上等兵
积分:132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作者:
发表于:2011-03-17 17:07:05
级别:二级士官
积分:482
抢神马碘盐啊,要抢抢碘片啊 6楼
作者:
发表于:2011-03-17 17:07:35
级别:上尉
积分:8734   身临大海,却忧无盐,这不是笑话!国人也太幽默了吧。
作者:
发表于:2011-03-17 17:15:28
级别:四级士官
积分:873
SB 才抢食盐,留钱等海鲜降价。
作者:
发表于:2011-03-17 17:25:25
级别:少校
积分:10972
引用:以下是铁索寒在 2011-03-17 16:13:40 发表的:
关键是cctv太热心日本地震了
同意!
作者:
发表于:2011-03-17 17:32:51
级别:百长
积分:93 政府公信力明显下降的显示政府要动动脑子
作者:
发表于:2011-03-17 17:40:56
级别:一级士官
积分:206
引用:以下是高高飘扬在 2011-03-17 15:39:47 发表的:
哈哈,广东、上海佬们,真是怕死,现了大眼了。 政府不能取信于民,贱民又奈何! 小事靠个人,大事只有靠政府了,大事面前政府应当有所作为,要不然养个政府干什么?不就是为众生服务的吗?古人言: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何况下载是中国人民政府呢?是中国的,政府啊别忘了,还后缀了个人民呢?一切都看政府是否作为!老百姓无知也好,怎么也好。你保证了他们的日常生活供应不就行了么?说到底老百姓是无辜的,无能的、也是无奈的、可悲的。不论何朝何代,受伤害最重的不还是老百姓吗?***时代怎么没有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因为天是老百姓的天,地是老百姓的地,政权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政权,老百姓当家做主;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老百姓相信自己的政府,相信自己的领袖。所以才会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现在在灾难面前当官的首先想到的是人民吗?我看未必(实话实说而已)。让人民相信自己的政府,怎么取信于民的功课政府该做做了!得民心者的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民心不可失!现在为何作表面文章的多,而干实事的奇少!上上行下效,上有所好,下必有所效!老百姓是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的,自己不多关照自己,会有谁会关照自己呢?老百姓的恐慌只是无知吗?5-60年代美苏对中国进行赤裸裸的核威胁,那时的中国人害怕过吗?恐慌过吗?有的只是同仇敌忾,视死如归,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英雄气概。世道变了老百姓变得无所依靠了,他们只求自保是出于无奈的,被人利用也是无奈的!老百姓是无辜的!可怜的!请不要怪罪于老百姓。阿弥陀佛!
作者:
发表于:2011-03-17 18:13:12
级别:四级士官
积分:866
引用:以下是fofo200000在 2011-03-17 17:32:51 发表的: 政府公信力明显下降的显示政府要动动脑子
中国老百姓就这样,不信人信鬼,所以外国人都爱来中国骗钱。
作者:
发表于:2011-03-17 19:41:43
级别:列兵
积分:10
呵呵,虽然大部分人跟风,可是也有少数真的没有盐的啊。悲哀。在是跟风也得有的吃啊。晕
作者:
发表于:2011-03-17 20:14:24
级别:三级士官
积分:657 谣言成风的社会是悲剧,跟风瞎跑的更是悲剧。
作者:
发表于:2011-03-17 20:26:31
级别:一级士官
积分:263 某超市,众人争相抢购食盐,唯一老太淡定地在一旁选购其他商品,并不时摇头嘲笑。旁人上前问她为什么不抢,老太答:非典那年抢的还没吃完。
作者:
发表于:2011-03-17 20:48:25
级别:五级士官
积分:1870
这样的问题,用脚后跟想想也该明白,问题是盲目跟风,盲从。
这让我想起迟浩田说过的事,七个鬼子兵扫荡了他的家乡,一个县的百姓闻风而逃,都是听说鬼子要来,没命的逃,到头来,谁都没见过鬼子。
现在都啥年代了,咋还这样呢,悲剧。
个人签名:
醉里挑灯看剑
作者:
发表于:2011-03-17 21:31:23
级别:知府
积分:14790
有人策划。 17楼
作者:
发表于:2011-03-17 21:35:48
级别:列兵
积分:16
群发短信的事情,相关通信公司值得怀疑,以往也出现过类似的情况,收到朋友转发过来的短信,有类似的小道消息,结果被大量转发,最终发财的那些移动通信公司!
作者:
发表于:2011-03-17 21:51:56
级别:外委把总
积分:447
还是我来说句
关于国人抢购食盐
由来已久
不足为奇
毛时代也有过
遭抢购的还有其他商品
多是柴米油盐之类
家庭不可或缺的东西
归根结底的原因
这些都是无可替代的
生活必须之物
非是小老百姓好骗
实在是一旦有断炊之忧
任谁都不敢大意
且不管是真是假
先出手为宜
搞到手再说
没那功夫去细加分辨
就是这么个意思
过去是这样
现在还是这样 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究竟怎么样
由此可见一斑
中国仍处在
民以食为天的时代
要让小老百姓
不轻信谣言
那得努力提高
借用一个说法
也许需几代人的努力 19楼
作者:
发表于:2011-03-17 22:20:49
级别:少尉
积分:3582 拿分走人。
作者:
发表于:2011-03-17 22:39:57
级别:上尉
积分:7510
杀掉奸商,稳定社会
个人签名:
狗日不死,灭日不止!
作者:
发表于:2011-03-17 22:59:17
级别:上等兵
积分:145
呵呵,什么社会啊,还不如到日本去还安全些,至少人家会排队不会被同胞挤死!!!!
作者:
发表于:2011-03-17 23:24:38
级别:中尉
积分:5221
发改委如果按照户籍每人发放5斤盐票,每月保证供应500克,不就行啦。
作者:
发表于:2011-03-18 00:02:58
级别:列兵
积分:42
哈哈 每月国家给发5斤盐不喉死了
作者:
发表于:2011-03-18 00:46:24
级别:一级士官
积分:262
作者:
发表于:2011-03-18 13:49:32
级别:六级士官
积分:2136
作者:
发表于:2011-03-18 14:03:49
级别:一级士官
积分:190 最大的可能是全国的盐储量过多生产过剩,幕后黑手通过突发事件,恶意炒作,大量倾销食盐,就像炒房地产一样,老百姓又被忽悠了!O(&ca _&ca )O哈哈~ 钱多!人傻!速来!
作者:
发表于:2011-03-18 15:11:31
级别:列兵
积分:38
此次国内抢购碘盐事件是个别不法商贩散播谣言哄抬盐价.不久前发改委发布上调油价.多少有车族排队通宵加油大家都忘了?难度他们都是没有素质?国内百姓明知道 盐价涨了多买几包盐就是没素质?在通货膨胀的轮番轰炸下.任何关系到百姓食的问题再哄抢也与有没有素质无关。
作者:
发表于:2011-03-18 15:43:49
级别:上尉
积分:8766 29楼
作者:
发表于:2011-03-18 18:29:10
级别:二级士官
积分:420
不光是 不法商贩 主要是美日雇佣者 和哈日哈美分子造谣 制造混乱 这问题我们国家一直没有重视 国家没有统一的思想认识 人家一捣乱 我们就顶不住 没有免疫力
作者:
发表于:2011-03-18 18:41:13
级别:列兵
积分:11
引用:以下是懒得上贴在 2011-03-17 21:31:23 发表的:
有人策划。 有道理,利欲攻心啊,恶毒
作者:
发表于:2011-03-18 18:41:33
级别:大校
积分:33511
个人签名:
虽不悦耳,但是真言。
作者:
发表于:2011-03-18 18:54:14
级别:京府通判
积分:6832
奸商和蠢民同在 愿老天收了他们
个人签名:
***语录:人民,只有人民,才能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作者:
发表于:2011-03-18 19:38:34
级别:列兵
积分:11
作者:
发表于:2011-03-18 20:04:25
级别:四级士官
积分:1171
我买盐,是家真的没有了!可三天了还买不到。我在沈阳
作者:
发表于:2011-03-18 20:17:18
级别:中尉
积分:5372
呵呵呵,我说真话哈,咱家一年也吃不了几斤盐............我才不去买呢!
作者:
发表于:2011-03-18 20:29:26
级别:一级士官
积分:293
日本人没疯 中国人倒是抢盐抢疯了 悲哀
作者:
发表于:2011-04-01 11:04:54
级别:中尉
积分:5493
据【法新社北京3 3月30日电】法国总统萨科奇今天在北京与中国国家主席***举行了会晤,会谈中中国国家主席***极其罕见,且语气严肃地告诫萨科奇:“安理会就利比亚问题通过决议,目的是制止暴力,而不是制造人道主义危机,像今天这样的军事打击所造成的殃及平民的人道危机,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个人签名:
搞不懂
作者:
发表于:2011-04-05 11:51:20
级别:少校
积分:10219
引用:以下是过客zhang在 2011-03-17 16:11:52 发表的:
全国抢购食盐,这是少数人能煽动的?长期失信于民,老百姓在衣食住行中没有丝毫安全感。相信你们 还不如相信自己的眼睛耳朵。 我认为好的才顶,否则没这闲工夫。呵呵,友情帮顶,你好我也好,
个人签名:
搞不懂
跳转到
论坛热点
< 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ac_as_id = 2384;ac_click_track_url = "";ac_format = 0;ac_mode = 1;ac_width = 280;ac_height = 210 lt;/script> lt 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http://static.acs86.com/g.js"/script
img src="http://dvsend.china.com/cc/007UShttp://dvs.china.com/385/dot.gif" width="0" height="0" border="0"
< 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ac_as_id = 2384;ac_click_track_url = "";ac_format = 0;ac_mode = 1;ac_width = 280;ac_height = 210 lt;/script> lt 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http://static.acs86.com/g.js"/script
img src="http://dvsend.china.com/cc/00B22http://dvs.china.com/385/dot.gif" width="0" height="0" border="0"
< cript src="http://dvsend.china.com/cc/009POhttp://cast.ra.icast.cn/p/?id=2084"/script
< 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 300x250,创建于2011-5-20 */
var show_url = '< cr' + 'ipt type="text/java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src="http://www.samboc.com/svr/show.js?mark=0';
show_url += ' =000013d60000239c0000c0b7C8012c00fa';
show_url += '&url=' + window.locatio show_url += '"' + '/script';
document.write(show_url);
/script> lt 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 300x250,创建于2011-5-20 */
var show_url = '< cr' + 'ipt type="text/java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src="http://www.samboc.com/svr/show.js?mark=0';
show_url += ' =000013d60000239c0000c0b7C8012c00fa';
show_url += '&url=' + window.locatio show_url += '"' + '/script';
document.write(show_url);
/script
img src="http://dvsend.china.com/cc/00BVKhttp://dvs.china.com/385/dot.gif" width="0" height="0" border="0"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