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的我们该怎么做是该学习还是该打工

中级会员, 积分 2080, 距离下一级还需 420 积分
最后登录
2010-11-8
注册时间
2008-9-14
发表于 2009-2-20 08:46:45
一个90后打工女孩的“读书梦”
她坚持边打工边学习;她渴望能重返四川老家回到课堂
来源:佛山日报 《今日高明》D3版
  在简陋的工厂宿舍里坚持学习,成为小玉下班后的“功课”。
  小玉给自己制订了学习计划,贴在宿舍门背后,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
  昨天下午,小玉收拾书包准备回家读书。
  17岁的小玉(化名,下同)永远也忘不了去年夏天的那一幕:正当她提着衣物准备走进工厂的公共浴室时,突然一个男子猛冲出来,用力地扇了她好几个耳光,然后拽着她的头发往墙上猛撞。她听到的是骂骂咧咧的声音:“生个女儿有什么用?”耳朵当场被打得出血,小玉只能用英语说“110”让同事报警求援。
  打人的男子不是别人,正是从老家赶来的亲生父亲……
  今年1月初,本报收到了一个在高明打工的四川女孩小玉的求助***,她因家庭原因被迫辍学,跟随母亲出来打工。经历了艰苦的打工经历之后,她迫切地渴望重返校园,但一直难以获得父母理解和支持。
  在经过长时间的抗争之后,昨天她已向工厂提出辞职,为自己的读书之路踏上了第一步。
  等待她的命运将会如何?
  煎熬
  花季少女
  期盼结束打工
  过完年,学校又开学了,许多同学带着课本高兴地回到校园,与老同学团聚。但我们故事的主人公——来自四川省内江市隆昌县黄家镇先锋乡中心村的农家姑娘小玉,却在高明区西安的一家玻璃厂为能否重新读书而烦恼。
  2月13日上午,玻璃厂因为没订单而停产。记者循着一排又矮又旧的宿舍找到了小玉。脸上还带着几分稚嫩的她正在坐在昏暗的宿舍内看书。这是她从老家带过来的初三英语课本,尽管书本边上已经翻得起毛,但书页却保护得很熨帖。
  女工们的宿舍很简单,十几平米的面积摆放着5张双人床,几乎没有家具,也没有电视,宿舍里的同事都出去玩了,显得有些空荡荡的。与别的女同事床边摆放着各种女孩子喜爱的首饰和小玩意不同,小玉的床边摆着一张铁架做成的小桌子,这是她为了方便自己看书和写字而特意找工厂里的电焊工师傅帮忙“特制”的,上面摆着各种文具、书和字典。
  小玉看起来和普通90年后的女孩没有太大的不同,但她的眼神告诉记者:这是个很独立的人,平淡而坚定。只是她的手上却有很多烫伤后留下的红斑,这是她在玻璃厂工作一年的印记。
  去年1月4日,还没来得及和老师、同学打声招呼,当时还没读完初三的小玉在家人的胁迫下,跟着妈妈从四川内江老家南下到了高明。没过几天,她跟着妈妈进了这家玻璃厂打工。
  上班之后,小玉才发现工作并不轻松。每天,她必须站在上千度的玻璃炼制窑炉前,忍着高温烘烤小心翼翼地将滚烫的玻璃制品连着烧得通红的铁板一起端出来。那是一种脸皮开裂、头发烤焦的感觉。工作几天下来,她感到腰酸背疼,并且多次被烫伤或烧伤。
  “我的手上磨出老茧、脚上擦出水泡,有时一不小心还会被玻璃渣扎到手流血,以前本来冬天不生冻疮的,结果今年冬天手变得又红又肿。”当小玉摊开自己的手掌、谈到平日在玻璃厂工作的情景时,忍不住眼圈湿润起来。
  玻璃厂辛苦的工作显然不适合这种年龄的女孩。她仍是一个对知识充满渴望的花季少女。每天晚上她拖着疲累的身躯回到宿舍时打开课本时,才能忘掉干活的折磨和全身的酸痛。
  而一到早上7时多,她都会被手机设置的闹钟吵醒。接下赶紧梳洗之后和其他同事们一起去上班。
  这显然不是她要的生活。每一天,她都盼着自己能早日离开这里,回到美丽的学校,回到可爱的同学身边。
  无奈
  “读书梦”
  屡遭无情粉碎
  在农村长大的小玉并不怕吃苦,她说自己常常用“吃得苦中苦”来安慰自己。工作之后的一段时间,她心中抱着一个很单纯的想法:先工作攒钱,然后再回去读书。
  但父亲的暴打粉碎了她的读书梦。自己攒钱不上交,直接导致了伸手问她要工资的父亲勃然大怒。
  一直以来,小玉的父母固执地认为女儿长大了就要嫁人,以后就会成为别人家的人了,读书只会让父母掏出的学费“打水漂”。与其如此还不如让女儿到外面打工赚钱补贴家用更加实际。为此,小玉每次向爸妈提出要读书的想法之后,换来的总是一片责骂和怒斥。
  每次发下工资来之后,她的母亲总会找到小玉,要求她将每个月的工资交出来代为保管。这让她受不了。
  “因为在同一家厂上班,我的一举一动都会被妈妈看在眼里,她很清楚我什么时候发工资,也知道发多少钱。每次工资发过之后妈妈都会找我要钱,说我还小,让她先保管着留作将来用。”小玉说,自己很担心,如果将来爸妈坚持不答应让自己去读书,自己连读书的学费都凑不齐。于是她倔强地拒绝了妈妈的要求,留着自己的钱。
  可是,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一下举动为自己惹祸了。在父母眼里这是“羽翼丰满”不服从家长管教的叛逆行为。去年夏天,因为小玉没同意将工资交出来给母亲,还反而与母亲争执了起来,结果没过几天,闻讯赶来的父亲亲自找她“逼问”,看到爸爸凶神恶煞般问她要钱,心中有些委屈的小玉嘴里嘟囔了几句,谁料因此遭到了父亲的一顿暴打,也就出现了报道开头所述的那一幕。
  吵架归吵架,在读书问题上小玉还得和父母去商量,在打工的日子里,她四处托亲戚说情。今年春节,四川老家的亲戚劝说小玉爸妈时,父母也没有松口,反而驳斥好心的亲戚说小玉读书跟爸妈没关系,村里很多的同龄人都出去打工了,人家没读书不是照样可以生活得好好的,还说反正现在女儿翅膀硬了,想怎么养由她去。
  小玉读书的梦想是那样的遥不可及……
  求助
  我很想你们
  听听我的故事
  无奈之余,小玉在1月初拨通了本报的***,想让记者听听她的苦闷。当天记者第一次见到小玉时,她的脸上挂着淡淡的愁容;讲到自己如何失学时,她一脸的遗憾;讲到自己与父母的相处时,她忍不住叹气;谈到自己的将来打算时,她的眼神中又流露着一片迷茫。
  就在许多人痛恨2008年的金融危机让自己的工作不再稳定的时候,小玉却有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时刻为回老家读书准备着。
  今年春节过完,小玉所在的玻璃厂的生产并不稳定。在工作空闲的日子里,小玉给自己制订了“学习计划”并贴在宿舍的门板后面。记者看到,门板上用手写字工整地记下来自己周一到周五需要分时段学习的内容,例如周一早晨英语、上午练字、看作文,下午看地理书等等。
  小玉说,她外公生前是一位老师,很疼她并支持她读书。受外公的影响,她喜欢读书和练字。当别的同事们因为放假三五成群地跑到西安城区的网吧去上网时,小玉会按列好的计划坐在“铁架课桌”前,或者练字,或者看英语,因为她怕把以前老师教过的东西忘记,以后回去读书会很难赶上同学。
  2月13日记者第二次见到小玉时,她的神情显得坚定了些,没有了第一次痛苦感觉。
  “我不想再继续拖延下去了,如果继续打工,怕以后再也没机会回去重新读书了。”第二次见面临走前小玉告诉记者。
  “过年时听说同学说她们都已经读高中了,还会等我回去一起读书!”这一刻,小玉终于露出难得的笑意。但,这笑容很短暂。
  抉择
  用行动证明
  求学决心
  昨天下午,当记者再见到小玉时,在读书与打工边缘挣扎了一年的她下决心作了决定:回老家把初三念完,然后再考高中。
  在工厂的宿舍内,小玉卖力地收拾着行李,除了自己带出来的课本,其他的许多生活用品她都不再带回去了。
  “我已经递交辞职信了,而且也结清了我的工资。”小玉说,辞职信里面写的内容就是告诉老板,她想回去读书。她要先学好知识,为将来更好地走向社会作准备。老板听说了她的故事之后,爽快地让财务结清了工资:1273元。
  为了回家,小玉还特意买了一个新书包。记者前几次见她的阴霾心情已被回家的开心一扫而空。
  她说妈妈知道她要回去读书,开始还责怪她,但看到女儿坚决交了辞职信,一副心意已决的样子,妈妈此时也心软了,就甩下一句话“随她自己怎样做”,就不再阻挠了。
  “我想好了,先读初三,然后参加中考,考上高中,我才可能继续读书。”小玉说,她要用行动证明,自己的心中是非常想读书的,就算父母再怎么不支持,她也要坚持下去。
  对于将来读高中,甚至读大学,父母是否会拿出钱来读,小玉心里也没底,她也不知道将来如何筹集学费。说到这些,小玉的眼神有些怯怯的,因为她的心中实在没有任何的底气。
  她说,“我希望我的父母有一天能理解我,也希望将来会有人帮我实现梦想。” 
  记者手记
  每个人
  都有一个梦想
  我们虽然都很平凡,但我们心中都会有属于自己的梦想,也许有人志向非常高远,但有人所渴望的只是拥有别人拥有的权力。例如身处打工境地的小玉,也许她的读书梦对很多开明的父母来说,都不是什么困难……
  许多的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如果遇到不愿读书的孩子,恐怕心中都会有许多的无奈,但如果遇到孩子想读书的时候,作为家长,是支持?还是基于传统观念考虑扼杀孩子这个梦想呢?
  小玉很平凡,在千千万万的打工者群体当中,她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但记者看重的,恰恰是她对知识的渴望,对读书改变命运的憧憬,也看到了一个柔弱的小姑娘面对传统保守的世俗观念勇敢抗争的影子……
  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个梦想,不管是平凡还是伟大,如果小玉重返校园读书,等待她的命运将会是如何?她能穿越一片荆棘的现实来实现自己的梦想吗?我想,这些都需要靠时间去证明。
  我们将继续关注这个普通女孩的读书之路。
本帖最后由 中藏五行 于 2009-2-24 10:32 编辑
中藏五行(
养生汤、蔬果汤)
留住你的青春活力
当前离线
最后登录
2010-11-8
在线时间
48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14
阅读权限
中级会员, 积分 2080, 距离下一级还需 420 积分
最后登录
2010-11-8
注册时间
2008-9-14
发表于 2009-2-20 08:48:10
继续关注这个普通女孩的读书之路。
中藏五行(
养生汤、蔬果汤)
留住你的青春活力
当前离线
最后登录
2011-6-10
在线时间
15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0
阅读权限
中级会员, 积分 81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86 积分
最后登录
2011-6-10
注册时间
2007-1-10
发表于 2009-2-20 08:49:22
如果系真实的,可以发动D人捐钱嘎
如果帅是罪,我已罪恶滔天;如果迷人是错,我更一错再错!^_^
当前离线
最后登录
2011-7-28
在线时间
164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2-5
阅读权限
金牌会员, 积分 9631, 距离下一级还需 8369 积分
最后登录
2011-7-28
注册时间
2006-12-5
发表于 2009-2-20 08:57:27
点样都好。...父母的想法是她读书的最大支持....就算点讲都好。.家人的支持是我们无法相比的。..系度希望距父母可以想明白自己的女是这么爱读书。.呵呵。.
努力点吧....求学不管几时都可以。..先同父母商量吧...反正现在都出来打工了。.父母对你的态度一定会有点不同。
混混工作室......
专业游戏玩家..............
当前离线
最后登录
2010-11-8
在线时间
48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14
阅读权限
中级会员, 积分 2080, 距离下一级还需 420 积分
最后登录
2010-11-8
注册时间
2008-9-14
发表于 2009-2-20 10:00:57
今日高明好野
最关心民生
中藏五行(
养生汤、蔬果汤)
留住你的青春活力
当前离线
最后登录
2010-11-8
在线时间
48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14
阅读权限
中级会员, 积分 2080, 距离下一级还需 420 积分
最后登录
2010-11-8
注册时间
2008-9-14
发表于 2009-2-20 10:01:53
于 2009-2-20 08:49 发表
如果系真实的,可以发动D人捐钱嘎
你几好人波
5知个女孩走左未
中藏五行(
养生汤、蔬果汤)
留住你的青春活力
当前离线
最后登录
2011-7-30
在线时间
60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5-25
阅读权限
中级会员, 积分 247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5 积分
最后登录
2011-7-30
注册时间
2008-5-25
发表于 2009-2-22 15:38:49
好像已经走了
现在已经回去了……
当前离线
最后登录
2010-11-8
在线时间
48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14
阅读权限
中级会员, 积分 2080, 距离下一级还需 420 积分
最后登录
2010-11-8
注册时间
2008-9-14
发表于 2009-2-24 10:30:55
女孩独自返乡准备复读
2009-02-23 14:37来源:佛山日报
母亲受感动愿意作出让步,市民称赞女孩求学精神难得
小玉的母亲正向记者讲述自己与女儿的故事。/本报记者崔景印摄
  文/本报记者 王超
  昨天,被本报(20日D03版)报道过的小玉(化名)已经回到四川省内江市隆昌县老家,正在为重返课堂作最后准备。此举,小玉家人如何看待呢?周围的同事和工友怎样评价的?作为普通市民看法如何?记者昨日就此进行了相关采访。
  小玉:返乡路上喜忧参半
  上周五,小玉在母亲的护送下,收拾好行李之后踏上了回家的火车,因为老家的学校已经开学,小玉走得有些着急。归心似箭的她计划先回去找到曾经就读过的学校,然后重新跟着初三的学生一起上课,准备参加今年的中考。
  临行前,小玉告诉记者说自己喜忧参半,“喜”的是母亲已经想通了,同意自己回去读书;“忧”的是自己辞职回去读书的决定并没有和父亲商量,甚至听说父亲会等她回家后要打她一顿。“我好怕我爸回家打我和不让读书。”小玉说,母亲叫她先到舅舅那里“躲一下”,然后由母亲来劝说父亲同意她读书。
  昨天下午记者获悉,经过小玉母亲周女士的极力劝说,小玉的父亲初步同意了让女儿去复读。目前小玉已经回到家中,而且小玉在老家的舅舅已经帮她联系好学校,她现在就可以去学校报名了。小玉说,因为课本要迟一点才发,她可能先和同学们一起临时共用着,但她觉得很开心,因为自己可以重新回到可爱的学校了。
  同事:这孩子“真”想读书
  在小玉之前工作过的玻璃厂,许多人都认识小玉和她的母亲,对于小玉一边打工,一边坚持自己看书,许多同事都表示在厂里都听说了。
  “这孩子挺不错了,一边上班,一边还看书。”广西的陈***说,认识小玉母亲很多年了,听小玉妈妈说过自己的女儿想读书的事情。而曾经和小玉一个宿舍的女工小琴说,她是因为家人不让读书才打工的,但她没有像小玉那样还想着回去读书。她说,小玉虽然平时也爱和她们一起出去玩,但还是经常会看书和练字,写的字比她们其她同事的都要更漂亮和工整。
  在工厂做保安的邓荣昌说,小玉去年夏天被家人打的时候确实报过警,当时***还对小玉说如果她父亲再打她就第一时间找他们。“我觉得她确实是真的想读书,否则就没必要在宿舍还弄的桌子,还搞那么多的书来坚持学习了。”邓荣昌说,自己当年就是不想读书才出来打工的,家人当时还逼自己读书。
  市民:求学精神很难得
  打工女孩小玉求学的故事见报之后引起了市民的反响,有网友被小玉曲折的读书经历所感动,有网友甚至提议,如果将来小玉读书遇到困难,大家可以支援捐款。
  “90后的少男、少女很少懂得生活的艰辛,小玉是一个特别的90后女生,因为她明白了读书的道理,她想读书,我们希望她的家人支持她。”昨天,在禅城的读者陈***说让她想起了当年自己的读书经历,陈***当年读完本科母亲不情愿她继续考研,而是希望她早日出来工作赚钱,但她父亲反而“刺激”她说如果这样想就没出息,结果陈***最后顺利考上研究生并完成学业,所以她看了报道觉得应该鼓励小玉坚持把书读完,了却自己想读书的梦想。
  网友“花心西红柿”在看完报道之后评价说,不论如何,父母是对小玉读书的最大支持者,希望小玉父母全力支持女儿的行动。
  真情对话
  “打工是为了让她吃苦”
  周女士认为女儿一直不理解父母,不懂得父母的艰辛
  关于小玉渴望读书的故事经本报报道之后,刺痛了妈妈的心。昨天,小玉的母亲周女士主动找到记者,表示自己“有话要说”。她向媒体澄清说,自己并非外界所误解的“蛮不讲理”、一心只想让女儿赚钱打工。
  昨天下午,记者见到了周女士,并和她进行了对话。周女士讲述了自己和女儿的故事,让大家知道作为母亲的苦衷和难处。
  【表态】
  我其实很支持女儿读书
  记者:小玉为什么当初没有读书呢?
  周女士:我当年出来打工的时候,她13岁就自己跑出来,当时她就自己想出来打工,后来因为年龄太小,属于童工,我又让她回去读书了。去年我回家出来打工的前一天,她就问我什么时候走,然后当天下午就自己去学校拿行李、课本跟着我一起过来,我没有逼她不读书跟我走的,这是她自愿的,没有父母的逼迫行为。
  她前两年在学校的时候,跟同学玩时,曾把人家推倒弄伤脚。当时老师打***告诉我的时候,我一听要赔1万多元的医药费,哭了一晚上,把眼泪都哭光了。这孩子太调皮,就像个男孩子一样,读书都读成这样子了,你说我们咋办?
  记者:那你女儿现在又辞职回去读书,你支持她吗?
  周女士:我一直都很支持她读书,我家也算读书家庭。她外公也是老师,我的亲戚很多都通过读书获得了很好的生活,我也明白读书可以出人头地。作为父母,我没理由不希望子女会读书、望女成凤吧?
  她辞职走的时候去结工资,我也找人安排结账给她。我还送她到火车站。因为夜里没车回高明,我没带***,没有那么多钱,结果在我火车站熬了一晚上,第二天才回到高明上班。
  【苦恼】
  女儿从不主动开口叫爸妈
  记者:你和女儿关系如何?你是怎么看你女儿的?
  周女士:我当初因为家庭的压力,必须出来打工。孩子从小跟着外公外婆长大,但是她的性格一点都不像我,也不懂礼貌。
  她有什么事情很少和我们商量,就好像不是我们生下来似的,凡事她总习惯自作主张,她从来不主动叫我们爸和妈的,而且经常看上去很冷漠,当爹妈是陌生人似的。你说如果换作是你,会不会对这样的一个女儿寒心呢?
  记者:你们母女平时的沟通如何,上次打她是怎么回事呢?
  周女士:你说别人家里的孩子都非常懂事,但我女儿经常和外面的朋友出去玩,还和女同事一起晚上跑到高明的文华路夜市去玩,我来高明这么久了,我都不会这样晚上乱跑出去,我拿这些东西说女儿,她总是不听。女儿经常和我顶嘴,甚至可以和你对着吵时说我不认你这爸妈的。
  去年夏天打她,是因为她晚上那么晚还和其她的女同事出去外面玩不回来,你说家长能不生气吗?而且打她结果反而说要报警抓爸爸,你说当爸爸的会不会觉得自己生这个女儿有用呢?
  【希望】
  要读书更要学怎样“做人”
  记者:你们的家庭环境是怎样的?
  周女士:我出来打工10多年了,现在2个女儿,小女儿才几岁,她爸爸在四川老家干农活,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全靠我多年出来打工支持。
  这么多年打工,我从一个普通工人一步步到现在做了一个班长,但每个月2500多元的开支要负担着所有的家庭开销和支出,女儿现在要读书,将来如果读高中、大学,都是我用自己的血汗钱来交,问题是女儿从来没理解过我,安慰我或者帮我减轻点负担,相反还总认为我工资高,花我的钱是应该的。
  记者:现在女儿读书会不会给你带来经济压力?你有什么打算呢?
  周女士:女儿读书我问过了,学费150多元,每个月再给120多元的生活费,这点钱没关系,只要她能考上高中,考上大学,即使捡垃圾我都会让她读下去,至于她认不认我这个妈我不介意,我也没指望她将来会供养我。
  相比之下,我更希望女儿明白做人的道理,既然说了就要去努力做好,不要一时冲动想去读书。我觉得,读书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学做人,学会懂礼貌和孝顺爸妈,其实妈妈很辛苦,不管怎样,家里始终还是她最大的支持。
  我想说,社会是现实的,也不是那么的简单,我们也感谢那些关注她读书的人,但也希望社会能理解我这做妈妈的苦衷和烦恼。
  ▲阅读提示:小玉回家的情况怎样,他的父亲如何对待她读书的命运呢?她读书之后的生活是怎样的?敬请关注本报的后续报道。
  在接受记者采访的过程中,周女士多次忍不住眼圈变红,几欲落泪,毕竟她也是一位普通的母亲……
  记者手记
  用理解
  来化解“冰霜”
  采访完小玉的母亲,记者的心里似乎沉甸甸的,曾想过小玉用“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来形容自己和父母的关系。了解了小玉的身世背景之后,不难看出小玉的家庭是个很普通的打工家庭之一。而打工家庭所付出的代价是:父母出去外面辛苦做工,孩子往往由家中的外公外婆或者公公婆婆隔代抚养长大,这种成长环境容易形成父母与子女之间的隔阂与分歧。
  事实上,小玉与母亲之间存在着互相不够理解的问题:母亲不理解孩子的种种举措和年轻少女在青春期的特有追求;孩子则不理解母亲多年来打工支撑整个家庭的压力和付出,导致双方多年来互相变成“仇敌”似的。
  在我看来,“解铃还须系铃人”。一方面,小玉想读书的想法是不错的,这方面母亲也表示了支持;但另一方面,希望母女俩能各退一步,互相用理解来化解一场多年来形成的亲情恩怨,毕竟生我们、养育我们的都是父母,没有什么解决不好的。
中藏五行(
养生汤、蔬果汤)
留住你的青春活力
当前离线
最后登录
2011-2-25
在线时间
8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5-3
阅读权限
烏裏單刀議員
注册会员, 积分 266, 距离下一级还需 534 积分
最后登录
2011-2-25
注册时间
2008-5-3
发表于 2009-2-24 10:37:40
于 2009-2-20 08:49 发表
如果系真实的,可以发动D人捐钱嘎
可以啵~~
当前离线
最后登录
2011-7-3
在线时间
72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22
阅读权限
最后登录
2011-7-3
注册时间
2007-1-22
发表于 2009-2-24 11:51:31
好长,看完了,好复杂。希望父母和女儿双方互相谅解。更希望小玉能真正在逆境中奋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贴图大师勋章
贴图大师勋章
GMT+8, 2011-7-30 15:23
, Proce ed in 0.064972 second(s), 11 queries
Powered by
2001-2011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我父母就希望我学一门技术,然后一直干下去。”90后民二代进入打工人群
2011-02-12 14:53:45
来源:搜狐新闻 ·
吴金虎有点茫然地看着各种招工信息。 李翔 摄
  突然发现,打工人群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稚嫩的脸。
  当80后也迈入而立之年的时候,90后打工者冲进了城市的求职大军中,在不属于他们的高楼大厦间寻梦。
  不同于父辈对吃苦耐劳的坚持,他们的眼神里包含着更多复杂的意味,对前途的迷茫,对梦想的向往,对生活的热爱,对现实的不满足。
最向往每天工作8小时
想多些时间学习
  1990年出生的王莉,虽然才二十出头,但已工作两年多,在90后里算是老江湖。
  两年多来,她换了3份工作,跳槽的原因却都不是为了钱,只是为了能找到一个业余时间多一点的工作。早早毕业、走入社会的她,还想再学点东西。
  王莉是江山人,父亲在当地打工。2008年,中专毕业的她先在杭州一家公司做销售,后来转行到114查号台做接线员。
  不到一年,又跳槽了。接线员的上下班时间不固定,我完全没法安排自己的业余时间,我不想一直过那样的生活。
  经朋友介绍,王莉到了熟人开的店里做服务员,直到现在。这次,她接触的是个新兴行业4D迷你影院。说起现在这份工作,王莉觉得苦乐参半:暂时倒没想换工作,现在的老板对员工挺好挺照顾的。但是这份工作不能说最理想。每天工作时间12小时,从早上10点到晚上10点。我还是没有自己的时间。
  王莉最向往的工作状态是每天只工作8小时,她希望能多些时间来学习。
  我不想永远打临工。我想多学点东西,像平面设计之类。而且我在文艺方面有些天分,喜欢唱歌,也想学点声乐、乐器。
  王莉目前在影院的收入是每月2000元,再加提成。
  家里的经济压力真的不小。弟弟在上大学,妈妈已经不打工了,王莉时不时会被爸妈念叨怎么拿回来的钱这么少。即使这样,她也不准备给自己施压。我找工作基本不是为了钱,标准在1500块到2000块就行,平时自己紧一点没关系,关键是要工作得开心。
  这个开朗的女孩子对杭州挺有感情:在这里,我很开心,学到很多,见识到很多。
  可能过几年我会回老家吧,毕竟父母年纪大了,需要人照顾。  本报记者 陈淳戈
吴金虎:
注重发型的他
迷茫于不知道适合做什么
  生于1993年的吴金虎下午3点才到杭州人力资源市场,站在人群里、抬头瞅着贴满的招工信息,他的眼睛还透着青涩,只有一头烫过又染过的头发相当有型。
  吴金虎老家在河南信阳,父母来杭州打工已有七八年,他去年年初才来,一家人住在七堡附近。父母的收入足够全家人生活,吴金虎在经济上没什么压力,所以找工作的愿望并不急切。
  在老家的时候,他念到初中毕业,成绩还不错。高中考上了,不过我不想去读。因为就是每天10多个小时在那里学习,觉得挺没意思的。
  去年一年工作的时间,加起来总共4个月。最长的一份工作,他做了2个月,是在印刷厂里做会员卡的印刷工作。最短的工作是在一家饭店做传菜服务员,只做了3天他就受不了了。一是跑得腿累,加上受了气,因为在家里从来没受过什么委屈,所以我就不想干了。
  他倒是挺坦率地承认自己的毛病:我妈说我做什么都是一次性的,说我懒,怕吃苦。工作一开始还有新鲜感,时间长了就觉得很枯燥,没意思,就不想干了。
  他也知道啃老不是长久之计,所以也有了找份工作、搬出来独立生活的想法。我可能是没体会到生活的苦。我对工作也没特别的要求,1500元一个月应该够花了。
  未来?我觉得挺迷茫的,因为也不知道自己适合干什么。但他说,工作开心是第一位的,老板人要好,最好是忙两三个小时能休息一下。对金钱他还没有什么概念,够花就行。
  爱好和特长,他也说不出。平时就是在街上到处闲逛,有时上上网,我也不迷恋网络游戏。
  不过,对于自己的发型,他还是相当注意打理的。我每天都洗头,去年头发做了好几次,发质也弄坏了。他的头发烫的是韩国纹理烫,头发前部挑染成金***,后部挑染成红色。好几次人家都以为我是搞美发的。上次遇到个发型师,还跟我说,我们一定是同行。
  我父母就希望我学一门技术,然后一直干下去。
  对于工作和未来,他说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迷茫。对于说不出喜欢什么、有什么特长的他来说,目前能做的可能只有摸索前进了。毕竟他才18岁,路还长。
  本报记者 黄敏
欧阳凯:
服务生这份工作挺好
不愿去赚钱多但太累的服装厂
  欧阳凯的父母是外出务工的第一代人,在他读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就从江西新余老家去了义乌、东阳。
  用欧阳凯的话说,他外出务工是注定的,因为祖父母去世后,老家就空了,父母和哥哥都在外面,他当然也要出去。很多选择外出务工的年轻人都是基于这个原因。不是特意为了赚钱,也不是特别喜欢某个城市,父母亲朋在那里,仅此而已。
  于是,高中毕业后他就投奔了父母。第一站是东阳,他在淘宝上开了网店,卖卖小商品,半年后失败了。
  第二站,欧阳凯投奔哥哥,来到了杭州。哥哥和人合伙开了一家餐厅,他去做服务生,可惜生意不好。
  然后就是第三站,在山水宾馆餐饮部当服务生。薪水是底薪1500元,再加补贴,一个月差不多1800元。
  欧阳凯觉得这个薪水还凑合。他说,别的他也不会,做几年服务生学点经验以后可以做领班,再或者去厨房当学徒,学成后当大厨师,这样的发展也可以接受。他不愿意跳槽,欧阳凯一直强调,做生不如做熟,除非完全换一个行业。
  欧阳凯的生活是无聊的,除了工作便是和朋友打牌,甚至都不上网,他说工作挺累的,好不容易休息了就不想玩了,而且一玩就花钱,宅着最省。他现在一月只花两三百块,因此即使薪水很低,每年也能攒下些。
  反正家里也没有一定要我赚多少,只是催我去考个驾照,说多项本领总是好的。欧阳凯说,薪水比服务生多的行业很多,像去服装厂、化工厂干,赚的肯定多,但他不愿意,服装厂太累太忙,化工厂对健康不好,所以都被排除了。
  至少,欧阳凯对现状还算满意,餐厅服务生这份工作在他眼里既能和人打交道,又能锻炼口才,平时请个假领导也挺通融,若是进了厂子,钱是多但整天出不来,节奏又快。
  算算离成家少说还有四五年,不过,欧阳凯心底还是有些惴惴,他们那儿成家都早,爹妈已经催了好几遍,想想就觉得压力大。欧阳凯说:小两岁的表妹刚毕业,也在找工作,她总是嫌这个苦那个累,可干活哪有不累的,本来一直觉得没代沟,现在看来也有一些了。 本报记者 朱杨健 本报通讯员 钱小平
关键词: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