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岁患癌工人数小时走千米路 完成***遗体愿望
2011-07-29 06:29
填写***志愿书当天,杨锦民蹲在第四军医大学解剖楼门前休息。 (家属提供)
7月25日,去世前两天,杨锦民打着吊瓶和家人照了最后一张全家福。 (家属提供)
“临走时,他还叮嘱我一定要按照遗嘱办。”7月27日,49岁的杨锦民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段路,他唯一的遗嘱就是让妻子一定要把他的遗体***出去。当天,他的遗体被运走,以供解剖和科研用。
听了“兜兜”事迹
有了***遗体想法
昨日上午,第四军医大学基础部人体解剖与组胚学教研室给杨锦民颁发了荣誉***,***由杨锦民的妻子和母亲代领。***上面写道:“杨锦民同志志愿把遗体***给医学事业,这种高尚的精神将永远受到人们的赞扬。”
今年49岁的杨锦民是市政一公司机械化分公司一名电焊工人。4年前不幸患上了食道癌,后经手术治疗有所恢复。今年年初检查时发现癌细胞已扩散至全身。
“就在那个时候他有了***遗体的想法。”杨锦民的妻子胡晓萍说,当时,各大媒体都在报道“兜兜”的感人事迹,这更加坚定了丈夫***遗体的想法。
家人反对***
父女多日不说话
“我要***遗体。”76岁的老母亲起初听到儿子的这个想法后非常生气,她说:“人去世了就应该入土为安,以后也好有个让家人去纪念的地方。”同样反对的还有杨锦民的女儿,为此父女俩好几个月都没有说话。
胡晓萍说,自己刚开始也不能理解丈夫的想法,后来,看到丈夫一天天消瘦,被病痛折磨得不成样子。她改变了想法,并劝说女儿和婆婆改变看法,一家人一起帮助丈夫完成这个心愿。
今年3月7日,杨锦民和妻子从位于和平门外的住处坐出租车前往第四军医大学填写***遗体志愿书。从第四军医大学大门口到解剖楼的路程不足1000米,杨锦民却走了好几个小时。
胡晓萍至今还清晰记得那一幕,当天她和丈夫拍了很多照片。“那个时候他已经患病多时,身体也由原来的130多斤瘦到了70多斤,每走几步就要休息一阵,普通人只需要走10多分钟的路程,我和丈夫足足走了好几个小时,才走到学校的解剖楼下。”
***遗愿实现
遗体将用于医学科研
7月27日上午10时45分,杨锦民永远闭上了双眼。胡晓萍第一时间通知了第四军医大学基础部人体解剖与组胚学教研室将丈夫遗体运走。“不要火葬,把我交给医院就行了。”胡晓萍说,丈夫临去世前还不忘这样叮嘱她。当天,杨锦民的遗体被运走,以供解剖和科研用。
去世前两天
打着吊瓶照全家福
昨日中午,记者来到了杨锦民的家里,他家在7楼顶层,屋子里非常简陋,没几件像样的家具。
电脑上一张全家的合影引起了记者的注意,照片上杨锦民坐在轮椅上打着吊瓶。胡晓萍说,这张合影是在7月25日拍摄的,当时丈夫感觉到所剩时间不多,而且儿子也将在第二天去北京工作,于是就在楼下一边打着吊瓶一边和家人合了影。
家属心愿
希望给遗体***者建纪念碑
胡晓萍告诉记者,***遗体是丈夫的生前遗愿,现在她已经完成了丈夫的这个遗愿,但同时她也了解到,遗体被用于医疗教育和科学研究后,将由受***的部门统一火化和安葬。作为家属,她希望相关部门能为这些***遗体者修建纪念碑,以供家人祭奠,寄托哀思。
记者了解到,北京首都医科大学志愿捐赠遗体接收站自1999年开办以来,已有近万人登记***,并且已有很多例得以执行,缓解了教学、科研使用遗体不足的尴尬。而为了纪念这些热心公益事业的逝去者,在政府财政支持下,首都医科大学为***遗体者还专门修建了一座纪念碑以示尊重与怀念。
尴尬现实
3年46人在四医大登记 仅10人***
从2008年至今,共有46人在第四军医大学基础部人体解剖与组胚学教研室登记,志愿***自己的遗体,但实际得以执行的却寥寥无几。
“3年来,只有10例***得以执行。”工作人员史安民说,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立法的支持,他们和***者之间只能本着自愿的原则进行。***者没有死亡之前,很多家属都会顺着***者的意愿在***书上签字,一旦***者去世,有些家庭成员就会反悔,***工作也就被终止。“去年就有一例,遗体都拉回到解剖室好几天了,后来家属反悔,我们只好让家属又把遗体拉走。”他说。
史安民告诉记者,遗体***的情况直接影响着教学和科研,以他们教研室为例,以前8名学生可以解剖一具尸体,现在近20名学生才能解剖一具尸体。
无法可依 ***者美好愿望不易实现
记者了解到,我省目前尚无遗体***的条例和机构,很多市民虽有***的意愿,却很难实现。
据悉,对遗体***我省目前尚无一套成熟的程序办法,我国目前已启动立法实践,并在10个省市进行试点,并指定由各省红十字会负责受理***申请,但陕西省不在试点范围。
“2005年,曾有人大代表向省人大提交了有关遗体***的议案,但还没有讨论通过。”西安市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崔锦绣说,没有立法支持,很多市民虽然有***遗体的美好愿望,但执行起来却很困难,而且很容易陷入纠纷。
记者从省卫生厅得知,在我省尚无立法的情况下,无偿捐赠遗体的志愿者一般都是和医学院校直接联系,根据要求签订捐赠协议并公证。此外,北京、南京、镇江、扬州、郑州、天津、石家庄等地都已开展了遗体***工作,而上海、山东等地已出台《遗体***条例》,将遗体***纳入了法规化管理。
新闻链接
“兜兜”用爱诠释生命
兜兜,42岁,真名叫路琳婕,出生在西安一个普通工人家庭。2008年,被确诊为宫颈癌晚期。2010年5月,兜兜决定***遗体。当年8月开始,本报等媒体对兜兜持续关注。兜兜的爱心故事迅速在全国传递。
2010年10月,兜兜签下***志愿书,完成了生命的最后交托。10月22日中午,兜兜去世。根据生前遗愿,兜兜遗体被送往交大医学中心完成遗体捐赠。遗体将用于医疗科研工作。
***者向医学院校提出申请,填写《公民志愿***遗体申请登记表》。
经过医学院校审核通过申请。
***者去世后,家属第一时间通知受***部门运走遗体做技术处理。
受***部门授予***人荣誉***。
本组稿件由记者王海鹏
(责任编辑:郝保明)
看完这篇文章后您的感受如何?
分享到:
我要评论
条评论
您可以
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已阅读并同意中国雅虎的
,为我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
干旱达该县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极值,重旱面积达29.6万亩,25.13万人饮水困难
日本女主播竹内由惠的迅速走红,可谓给2011上海游泳世锦赛增色不少,我们搜罗了一些竹内由惠的生活照,一起看看…
张尚武短短数天之内从在地铁内卖艺的前体操冠军,找到了工作和住所…
社区精选
Copyright 2011 Yahoo.com.cn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
阿里巴巴集团 -
文明办网举报*** 010-65986060静静地聆听您心灵的语言,在心与心的交流中,让我们一起寻找精神的家园~~
所属机构:
吧主: 转贴到:
作者: 浏览:44 回复:
1楼 发表于 2011-5-7
如果让水发出饱和蒸气的力,必先把水烧到摄氏二百十二度的温度。二百度不成,二百十度也不能办到。水在压力下一定要沸腾,才能发出蒸气,才能转动机器,才能推动水车。"温热"的水是不能推动任何东西的。
许多人都是想用温热的水,或将未沸腾的水,去推动他们生命的火车;而同时却还诧异着,为什么在事业上自己总是不尽人意。
一个人态度的温热,对于他自己的事业工作所产生的影响,与温热的水对于机车所产生的影响相等。
凡是有着强有力的中心意志,一定是个积极的、有建设与创造本领的人。每个人都会向往一件事,希冀一件事,但真能做事、成事的,却只有那些怀着中心意志或意志坚强的人。
有着坚强的中心意志的人,在社会中一定能够占得重要的位置,并为他人所敬仰。他的言语行动,表现出有定力、有作为、有主见、有生命之目标,而又必求达到其目标。他坚定地朝着目标前进,有如急矢之趋向红心。在这样的一种意志之下,一切的阴影都会消融逝去了。
目标的认清,意志的坚定,从这中间,是可以生出一种可以使人成功的力量来的。
假使一个人于某一日,在心中决定了一个新的中心意志,新的生命目标。那么,从那一天起,他就是一个新生的人。他的耳目所接触的四周都已气象一新。昨天还在包围和阻碍他的种种恐惧、狐疑、不快的思想及罪恶的试探,现在烟消雾散了。因为,一个新的中心意志,已经把那些东西一起赶掉了。他的生命现在是统一而不是混乱,积极而不是消极。他一切的酣睡着的能力,现在是已经唤醒而准备行动了。
有些青年人很想在事业上发愤上进,但为了细故,往往会于一夕之间,抛掉事业,而去迁就环境。他们常常自己怀疑,现在的事业究竟与自己的性情是否适合。他们一遇挫折,就要灰心;一听到别人在别种事业上得到成功,就要生出羡慕,而要想自己也向那方面去试试。
假使一个青年对自己从事的事业态度游移,则可断定,他还没有怀着一个中心意志,他的事业总还与他的天性不尽适合。否则,他的事业,应当与他的中心意志相符,与他的天性相合,而他的事业就是他生命中的一部分,不能分离。
在心中决定一个中心意志,寻觅到最高的生命理想或目标,并且觉得不能不实现,必须实现而后已;不论怎样费力、怎样费时,也仍然不会放弃追求、停止努力。
这是使我们的生命成为有价值与得到胜利的原则! | | 共 1 页
发表回复
内容: (输入URL后缀为jpg、jpeg、gif、bmp、swf的链接) 大家在看什么心理贴子
相关心理贴子
服务声明:本站旨在提供心理咨询互动交流平台,心理咨询师及网友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07 - 2011 PSY525.CN.All Rights Reserved.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