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灭君主改成什么名字了的名字可以改一下吗?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推测那个可能是谥号或者帝号什么,并不是真实的名字。比如说汤,在甲骨文里就被记为大乙(或太乙),这与其他流传下来的君主名字一致。另外纣王的儿子武庚也被称为禄父。所以我个人猜想商代的君主其实另有名字,只不过成为商王之后就会用一个带有天干字样的名字来称呼,而不再称呼其本名了。

历史不仅长,还善变,朝代更替,就连人的名字,为不与皇帝的名字犯冲,哪怕同音字你都得改了,哪怕你是菩萨,第一位就是观音菩萨,他的本名是“观世音菩萨”,为什么是男“他”呢?可能是您《西游记》看多了,观世音菩萨虽然是佛教人物,但是《封神演义》表示观世音菩萨的前世是道教的“慈航道人”,佛教从南北朝时期在中国开始流行。

佛教与我国传统宗教“道教”互有影响,逐渐形成了“汉传佛教”大成佛法,形成了佛教本土化,这也是为什么佛教的观音菩萨,与道教的财神爷一起供奉的原因了;那么“观世音菩萨”的“世”怎么没了呢?有请大唐皇帝李世民!讲话,“虽然你是从印度来的,但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欧!不对!原来你是男的,那就入乡随俗吧!”吴承恩:“陛下!性别可以改,在我们明朝,送子观音,千手观音还要很多呢!”

说到明朝还要一位皇帝不得说,他就是明成祖朱棣,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明朝第三个皇帝,按照朱元璋的意思皇位应该传位给朱允炆他爹懿文太子朱标的,可惜天妒英才朱标37岁就死了,也怪他爹朱元璋长寿,活的了70岁,也许是朱元璋对朱标寄托太多,为了培养他付出了很多心血,这种感情自然而然也就转移到了朱标儿子朱允炆身上了,虽然朱棣在军事的才能上由于朱标,但是论君王的仁厚,朱棣根本比不上朱标,这一点可以直接将他一票否决,即使朱允炆是张白纸,也比朱棣顺眼。

朱允炆年号建文,被称为建文帝,庙号呢!在古代庙号的意义重大,自汉朝以来大多开国皇帝庙号“太祖”,第二位庙号多为“太宗”,朱棣当上皇帝后根本不再明面上提朱允炆,仿佛明朝根本没有这个人一样,更别说庙号了,所以“明太宗”是给自己留着的,那么最后怎么变成“明成祖”了,这是明朝第11位皇帝嘉靖帝改的,虽然朱棣并未给侄皇帝朱允炆庙号,再说了朱允炆死没死都不知道,但是黄彦清私谥朱允炆为“神宗”还被诛死了,南明时发现与明朝第13位皇帝万历帝朱翊钧的庙号重了,万历的“明神宗”庙号可是官方的,就将朱允炆庙号改为“明惠宗”,就连朱祁钰的“代宗”庙号也是南明给的。

因为避皇帝名讳而改名的有很多,有的一直延续至今,有的又改回来了,蔡文姬原名蔡昭姬,因为避晋太祖(追谥)司马昭名讳,那王昭君怎么改回来了?王昭君的历史比较早,很多当时的史书记载的都是王昭君,所以没有彻底改掉,而蔡文姬与晋朝比较近,还有皇帝避皇帝名讳的,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将唐玄宗李隆基改成了“唐明皇”,但是读书人更习惯史书中记载的名字,又不能将所有的史书都毁了,所以庙号还以唐玄宗延续,除了避皇帝名讳,还有皇帝为了不让百姓麻烦自己改名的,他就是汉宣帝刘询,原名刘病已,还是两字名,刘贺之后就是他,“孝宣中兴”也是他。

还有一个人如其名的,他就是宋太宗赵光义,光义,光义,义气全丢光了,他哥哥宋太祖赵匡胤,为避哥哥名讳,从赵匡义改成了赵光义,也不知道谁出的注意,改得太符合他的形象了,他还有一个弟弟赵匡美,避赵匡胤名讳改赵光美,又避赵光义名讳改赵廷美,赵光义有点像明成祖朱棣,虽然没法和朱棣比,“斧声烛影”赵匡胤莫名其妙的驾崩,驾崩前一天的晚上,赵光义与赵匡胤喝酒,屋外的太监看见烛光下他们俩的身影在动,又听到了拐杖敲击地板的声音,因为拐杖的头上是一柄玉斧,象征着权力,三皇五帝时期就要这种象征,第二天赵匡胤驾崩所以被称为“斧声烛影”,太监仿佛听见几句“好为之,好为之!”

“好为之”有两种理解,一是“好好干,好好干!”二是“干得好啊!干得好啊!”意思截然相反,闹着玩呢?他们的母亲杜太后,让赵匡胤写下遗旨,百年后将皇位传于赵光义,赵光义百年后将皇位传于赵光美,赵光美再传给赵匡胤的儿子赵德芳与赵德昭,真的是闹呢?这就是沙特之前的传承方式,最近几年才改,为什么改呢?因为这样的传承方式,导致王储比国王换的还快,而且国王都是七老八十的老人;那么就因为这个就说赵光义没义气吗?

主要是赵光义不但不将皇位传位给赵廷美,还认定赵匡胤儿子和赵廷美谋反,要将其治罪,就连赵光义最喜欢的大儿子赵元佐都看不下去了当面指责自己的父皇赵光义,赵廷美死后赵元佐因病而疯,其实论才能与秉性赵光义最喜欢的不是三子宋真宗赵恒,而是长子赵元佐,可惜他疯了,次子又早亡;赵廷美于赵光义在位第8年忧愤吐血而死,享年37岁,赵匡胤儿子赵德芳于赵光义在位第5年病逝,年仅22岁,影视剧中的“八贤王”,赵德昭于赵光义在位第3年自杀而死,年仅28岁。

北宋南宋皇帝各9人,赵匡胤与赵光义的后代各8人,可是南宋面积根本与北宋没法比,而且南宋的皇帝陵墓都被毁了,南宋理宗的头骨被做出了酒杯,而北宋的巩义市北宋皇陵,七帝八陵并未被毁,最诧异的是,赵光义本人不仁不义,可是他的后代宋真宗赵恒,宋仁宗赵祯,宋英宗赵曙,宋神宗赵顼都是还可以的好皇帝,继承赵匡胤的意志实行仁政,可是南宋赵匡胤的后代就不一样了。

后人将南宋宁宗、理宗与北宋仁宗、英宗相比,宋宁宗只能说不给力,而且还逼迫宋光宗禅位给他,宋光宗比较平庸,而且南宋高宗、孝宗、光宗连着三个太上皇,弱国皇帝不好当啊!宋理宗时期的南宋很富裕,但是他荒淫无度,还出了个贾似道,头颅做酒杯的就是他,下一任皇帝宋度宗南宋直接的亡国者,将军国大权直接交给贾似道,赵光义做事就如同他的名字一样,可是他继承了哥哥意志,传递给后代皇帝,对北宋造成了积极的影响,他的后代与“光义”二字截然相反,相对南宋来说。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