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作者:G幽H灵O是S我T 序言:现在等终极版之前,FNV的要素该出的都差不多了,那么我们就开始来深入的探讨一些内涵性的东西了。各种翻译贴和讨论帖越来越多,那我也跟风来一个。 这一次我来就FNV里面让许多人乐此不疲的手工系统做个考证。本帖来考证莫哈维地区的各种食品和饮料的配方和它们的内涵。 我没有用汉化,所以名字都用英文的了。 大角羊排,需要一块相对应的羊肉,制作要求生存技能50 Bighorner是战后西部地区一种比较重要的家畜,关于它是什么东西变异来的,以前有过争议,毕竟它的幼兽叫做Calf(牛犊)。不过由于双头牛的广泛性,Bighorner基本可以确定就是战前的美国大角羊。 羊作为人类的家畜历史悠久,由于其生存力强、繁殖较快等优点而被广泛饲养。而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文化,羊肉都是主要的肉类食品之一,在伊斯兰教地区更是如此。 羊排是羊身上最主要的食用部位之一(但不是最佳,最被人称道但也最贵的是羊脸上的肉)。我们知道,现实中对于羊肉的烹调关键点是如何祛除其膻味,与胡萝卜同煮是主要的方法。当然,在战后的世界,有羊肉吃就被想那么多了。 黑血肠,技能要求50,材料:一份血肠,一份山德根、一瓶葡萄酒、一份变异洞穴菇 在古时候和废土世界,生存是人面临的最大问题,而如何保持足够的食物也是他们必须面对的课题。因此有经验的生存专家就想到了把动物的碎肉灌成香肠这一做法。 香肠是一种对动物食品物尽其用的典范,它甚至可以利用动物的血制作(即血肠),但却是西方的代表性的美食之一。西式香肠的肠衣很薄,并加有蒜等调味品,喜好的人很多。 现实中,欧洲是西式香肠的发源地,而欧式香肠的做法也很经典,如同上问我们提到了,在用来灌肠的肉里面加上蒜,适当加一些红酒等。所以FNV中的血肠的高阶产品黑血肠,其实就是仿造的欧式香肠。 技能需求20,材料:一份肿头蛾肉,两个仙人掌的果实 所谓Slider,按照维基的解释,在指食品时,是指一种在现实中的美国的餐馆会提供的西餐中的开胃菜,是一种比汉堡略小的夹肉饼,拿到中国,呃,差不多相当于喜饼大小。当然,里面估计还会加蔬菜和黄油之类东西。 而这个废土版的开胃小吃,则是反了过来,利用烧熟的肿头蛾的肉裹着仙人掌的果实。在核心模式下,我们看到它既能减少饥饿又能减少口渴,但数量都不多。这是因为仙人掌果比较多汁,能够补充水分。这同时也体现了它只是一种佐餐用的小吃,比较方便易得。 双头牛排,要求技能35,材料:一份双头牛肉 在废土上双头牛是最重要的家畜,在FO系列也是没缺过席。双头牛可以驮运货物,双头牛皮用来缝制衣服、肉用来吃、牛奶可以去除体内的放射性残留,是废土一宝。 牛的饲养历史也很悠久,在农业社会时代,牛是重要的劳动力,用处也很广泛。这种忠实而温驯的家畜,即使在游戏中的战后的世界里仍然为人类发挥着他们的作用。而中国,牛的形象也深入人心,可见牛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牛排是西餐的代表,相信身在本朝的各位去吃西餐时肯定都要过牛排,而且也知道西式牛排的代表性特点之一就是多数是不完全熟的。牛排的烹调方式很多样,相信大家都知道,不再提。 而值得说的是,在早期版本里面,要想做牛排,还需要一种原料,就是红酒。呵呵,红酒烤牛排,那可是道地的法式牛排哦。西部废土人民还是很知道享受的。 技能要求:80 材料:2个蚂蚁蛋,1个芝士通心粉,1个双头牛肉 需要取得配方后才能制作,配方位置:Ultra-Luxe厨房,Philippe处的架子上 在Strip的营业的三大家里面,Ultra-Luxe是以他们的美食和浴池作为招牌的,而他们的主打风格是“高雅的贵族风”,餐厅也是最高档的,以至于经常能买得到罕见的死爪蛋卷。 而这道Brahmin Wellington,是这里的招牌菜,由餐厅主厨Philippe先生所创造。以上在做任务时相信我们都已经了解了。不过这里我们不谈任务,只说这个任务中的奖励之一,也就是这一道招牌菜的来由。 首先要知道,这道菜其实并不是由Philippe原创的,它在现实生活中是真实存在的,当然肯定不是用什么Brahmin做的。这道菜的原型叫Beef Wellington,威灵顿牛柳,是一道高档的英国菜,也是英国这个被称作全球伙食最差的地方勉强能算拿得出手的东西。现实中的威灵顿牛柳,是选用上等的牛柳肉,涂抹上欧洲特产的鹅肝酱,再裹上脆皮泡芙,放到烤箱里烘烤入味而成。这个菜名据传是来自于历史上的威灵顿公爵(也就是著名的威灵顿将军)。 而作为废土上的山寨版,牛肉勉强还算是那块牛肉,而其他配料就换成了废土上可以找得到的东西。两个蚂蚁蛋,一盒通心粉,早期版本还要加上一份面粉。那么这些材料都有什么用呢? 考证党们认为,关键在于蚂蚁蛋和面粉。废土上是找不到战前的鹅肝酱的,于是变种蚂蚁的蛋就成了替代品。而由动物的卵生产的西餐配料,大家应该都能想得到,就是蛋黄酱。用蚂蚁的卵搅成蛋黄酱,涂在肉上,再用湿面粉裹一层,过油一下炸出脆皮,然后就进行烧烤,烤好装盘后再加上通心粉做配餐就行了。但也有人认为,两个蚂蚁蛋,说不定一个用来做酱料,另一个还有别的用途,就是和通心粉一样做配餐。用动物卵做成的高档配餐?那东西可造了孽了——或许大家想到了,就是鱼子酱。这东西,一般的人还真享受不了。顶级的俄罗斯黑鲟鱼鱼子酱,在我国能卖到10800元每罐。但用蚂蚁的蛋能做出鱼子酱之类东西的风味吗?听起来可笑,但其实很难说,毕竟能当上主厨的Philippe不是无能之辈,而做好这道菜也需要80的生存。 当然,这道菜虽然色香味俱全,却不是生存的首选,毕竟它只能减少100的饥饿。因此它就是一道可以偶尔用来改善生活的奢侈菜品。 技能要求:30 材料:1个午餐盒、1份午餐肉、1份土豆泥、1份豌豆炖猪肉 这是商队和远行者的标准套餐,它的特点是容易做、能提供充足的热量,但缺点自然就是味道不怎么样,甚至可以说,其实压根就没什么味道。 他的做法很简单,把这几种速食食品倒在一起,装进饭盒加些水,再进行加热(早期的版本还要先用辐特宁做处理),热好后搅拌一下就行了。做好的各种东西,差不多成粘稠的糊糊状,尝起来索然无味,但能让人吃的很饱。 的确,午餐肉、土豆泥,脱水豌豆这些东西,都没有什么味道,但确实很能充饥,从这顿盒饭在核心模式下至少能减少200的饥饿就能看出来。这也说明了FNV里面,食物的好吃与否和它所能提供的热量并非成正比(中餐就是典型的代表,论色香味和风格,我们完全有资格自豪地说比起全世界我们都高出不止一个次元,但其实论热量和营养,中餐其实是一般水平),对比一下上面那道菜就能看出来。 这也是废土生存的法则之一,能活下去是最重要的,是否享受并不重要。当然,人们仍然会尽力让生活质量变得更好。 技能要求75 材料:2瓶啤酒,1份双头牛肉、1份辣椒、1个新鲜土豆 需要取得配方,配方位置:Cook-Cook处,架子上 恶魔帮的“三大魔将”里面,Cook-Cook是最能打的,同时他还有个爱好,就是烹饪,以恶魔棒的厨子自居。在任务中,邮差被要求提着他的首级去领赏。而额外的福利就是可以找到这份Cook-Cook开发出来的浓汤的配方,也算是这个家伙为社会作出贡献了。 从NPC口里推断Cook-Cook看来是个不怎么卫生的凶残家伙,但食谱是无辜的。这道浓汤虽然不如固态的东西饱肚子(饥饿只减80),但确实很养人,味道也不会差。 西式浓汤在西餐里是很平常的(而在东方是稀饭……),而看一下这道汤的配方,我们都不会太陌生,土豆炖牛肉么,喝过的人肯定不少。土豆炖牛肉在东西方都是大众级别的菜品,在欧洲差不多是番茄炒蛋水平。而关于这个搭配,最著名的是什么呢?***在东欧地区。俄罗斯人会把甜菜、番茄、胡萝卜等蔬菜和土豆与牛肉一起煮(准确的说,甜菜是主料,土豆和牛肉是配料),成为红色的浓汤,就是著名的红甜菜汤,或者更大众的叫法——罗宋汤。而罗宋汤的做法是很多样的,除了甜菜外,其他食材都可以更换、添加或减少,这也就是它能成为西式浓汤的代表的原因之一,万变不离其宗。换句话说,这道菜其实算是著名的罗宋汤的废土版。看来Cook-Cook也没有原创的能力啊。 技能要求50 材料:1份狼肉 别忘了,这里是你都不知道死神什么时候会来的废土世界,那么,当你非常饿的时候,如果有烤熟的肉吃,你还会在意是什么肉么?——至少莫哈维废土不会突然冒出来什么叫做安戴尔的地方,所以大可放心。退一万步说,古代饥荒时“米斛万钱,人相食”的人间地狱景象也不算少了,不差你一个。 饥饿是很可怕的,所以说,狗急了要跳墙,人饿了能吃狼。 那么什么是Coyote?Coyote翻译为“郊狼”,和土狼有些关系,但并不是土狼(土狼是“Hyena”)。不过它是在沙漠地区出没的一种食肉野兽,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那么Coyote有什么著名形象么?——有!都看过兔八哥吧?里面有只整天想抓跑得飞快的鸟的“歪心狼”记得吗?原文就叫Coyote。 技能要求55 材料:1份双头牛排,1份桶仙人掌的果实,1份松子 沙拉,又是西餐的代表菜品,其特点是制作极为简易,说白了不少沙拉就是把生的蔬菜混在一起,加些佐料拌一拌就成了,相当省事。 不过多数沙拉是以纯素食为主,带有肉的沙拉比较罕见,毕竟肉是不好搅拌的。当然肯定是熟肉,毕竟就算是西餐牛排也不会让你吃全生的。从游戏里面的这道沙拉看来,选用的是多汁的桶仙人掌果,和热量很高的松子,至少拌起来不会那么麻烦,而且营养全面,毕竟有块牛排,口味也不会太差。某种程度上说,一块牛排,加两道配餐,正好就是一份标准的西餐配备不是么。 10:Dog Steak技能要求40 材料:一份狗的肉(这个“的”还是不能省去的……) 和狼一样,当人饿急的时候,就算被西方称作人类最好的朋友,狗也免不了被吃的命运。从这个角度看,人在某种程度上真的是很虚伪的。(虽然,在传统东方文明的观念里面,狗的名声本来就不好。) 在FO系列里面,狗和狼等犬科动物是在战后罕见的能保持他们战前摸样的生物之一,这个设定一方面是因为毕竟当初制作组里面养宠物的人还是有不少的,另一方面也是考虑到如果没有任何一种外形熟悉的生物,可能也会减少乐趣的原因吧。 技能要求60 材料:1份丝兰蕉果,1份蜥蜴肉,1份辣椒 作为干旱地区的主要物种之一,蜥蜴是生存能力很强的动物,而西部的废土世界,蜥蜴大行其道,从而成了废土居民的主要狩猎对象之一,出场率相当高,也是F2当年的怨念之一。 蜥蜴的皮可以用来做衣服,肉也可以入口。而在长久的生存史中,人们发明的比较高端的食用蜥蜴的方法,自然就是肉串了。 烤肉串,是人类的经典美食之一。而FNV里面这种烤肉的方法,被称作“Kebab”(有时会显示成Kabob,意思都一样),这种烤肉,特指伊斯兰地区的清真烤肉,或者范围再缩小一些,最贴切的就是著名的土耳其烤肉。 土耳其烤肉是伊斯兰地区的代表美食之一,代表性镜头就是把肉片串在一个柱子上,呈圆柱形,然后烧烤,吃的时候用刀一层层地切下来,可以卷在饼里,也可以用签子串起来,直接吃也无所谓。当然,土耳其烤肉的独特酱料也是很有名的,吃前一定要蘸一些。 由于这种烤肉的盛名,相关的周边也很多,别忘了,F3和FNV的火焰刀就叫“Shishkebab”,直译过来,还是土耳其烤肉的意思。 而这种烤蜥蜴肉,从材料上就可以很容易的推断出,这是将肉块和蔬菜块(早期版本还需要野牛葫芦)交替穿起来(骨肉相连……),然后烧烤,最后撒上辣椒就好了。当然,这种肉串并不像我们吃的那种烤羊肉串的那种小串,而是在烧烤店里能看到的大型串,否则就不会有这种效果了。而且由于和蔬菜一并烧烤,虽然加了辣椒,它还不至于让人越吃越渴。 总之,烤蜥蜴肉串无疑是废土上最出色的小吃之一。 技能需求25 材料:1份蜥蜴肉 目前为止我们已经看到了羊排、牛排、狗排甚至狼排等各种烤熟的动物肉。那么,上面已经提到,蜥蜴由于体积增大和生存能力强在战后成了主要的猎物之一,则出现蜥蜴排也没什么可奇怪的了。 蜥蜴排在废土上属于最大众级别的食品之一,只要有蜥蜴的地方,就有猎人,也就会有蜥蜴产品,从F2的克拉马斯到FNV的好春镇,这种动物不知促成了多少个传说的出现(当然,外加多少次的读档……)。 至此所有的动物排都介绍完毕,我们可以总结出来,在野外生存时,能吃上一大块烤熟的动物肉,是最现实也最幸福的事儿了。 (但是,对于我们这些东方民族,野外挑战可能更大一些,因为以谷物为主食的传统饮食结构会形成特定的体质,导致如果长时间没有吃谷物主食如米、面等,即使常吃高蛋白动物性食品,体质也可能严重下降。这就是为什么古代中国很少搞长期长途远征的原因,粮草是永恒的软肋。匈奴和蒙古?他们是游牧的,光吃肉无所谓……) 技能需求30 材料:1份螳螂腿、1份牧豆豆荚、1份葡萄酒 烤螳螂腿,又一种废土上兴起的美食,从其做法上来看,味道不会太差,毕竟又是用红酒来烤的。至于辅料需要的豆子,主要用途第一是做配菜,第二则是用来填入螳螂腿的壳内,作为调味料。 【有人看到这里估计应该会问了,按照你写的规律,烤螳螂腿会不会又是什么山寨的产物呢?其实,不能单纯的说山寨不山寨的,毕竟本身游戏的内容就来源于现实,游戏里的食谱来源于现实是很正常的,而西方人在烹饪方面的创意又实在是差得远,花样比较少,让他们完全原创也多少有些为难不是。相比之下吐个槽——本朝当年招待蒙哥马利元帅,厨师利用现场材料即兴创造一道虾肉菜品,被以高傲著称的蒙帅评价为“这一辈子里吃得最美的一顿”。所以说,在这方面非要以我们的标准看待西方人的东西也不太公平。】 话说回来,烤螳螂腿的原型,根据目前的资料可以总结为两种,第一是烤蟹腿,螃蟹腿多数人都吃过,也比较好联想。而第二则是法国人的招牌菜之一——烤蜗牛。 法国人的烤蜗牛是世界知名的,英国人和法国人互相吐槽时,就管法国人叫Snail-Eater和Frog-Eater,就是吃蜗牛的人和吃青蛙的人,因为法国人的两大招牌就是烤蜗牛和青蛙腿(当然其实南方人更习惯叫田鸡腿)。这里我们继续吐个槽,且不说在本国人看来世界其他国家的饭菜多数都可以属于渣渣,但毕竟法国人的美食还是有名的,而吐别人槽的英国人的伙食则差不多被公认为是主要国家里面最无味最难吃的(整天就重复的Fish 法式烤蜗牛,先把蜗牛的肉从壳里取出来,填入蒜、奶油等各种调料,再把肉塞回去,在壳上开几个小孔,然后烧烤,烤好装盘就行了。吃的时候一手拿钳子夹着壳,一手用特别的叉子把肉叉出来吃。由于调料比较多,而且配上了红酒,所以香味浓郁。当然,废土版烤螳螂腿,也具有美食一贯的缺点——好吃而不顶用,无论补血还是填肚子都乏善可陈。 技能需求65 材料:1份啤酒、1份玉米、1份斑豆豆荚、1份鼹鼠肉 这道鼹鼠肉汤,是游戏里面出现的另一种西式浓汤。和前面的由Cook-Cook创造的废土版罗宋汤有相似之处,体现为二者都需要加入啤酒,且主料都是肉类。而且,二者的功用也差不多,都对健康有好处(补血不少且增加力量),但毕竟是流食不顶饿(饥饿减得少)。从取得的先后顺序来看,鼹鼠汤在废土流行了有一段时间了,属于一开始就已知配方的大众食品。因此,虽然上面我们已经考证了Cook-Cook的汤是罗宋汤的一种,但也有可能是受到了这道汤的启发才出现的。 变种大鼹鼠这种东西,在F3和FNV中的部分特性完全不同(当然可能是制作组的原因),东海岸的大鼹鼠似乎极难驯服,并且多数生活在有人居住的地方附近。而西海岸的大鼹鼠虽然也经常攻击人类,但相对来讲温驯的多,很容易就可以被驯化成为家养动物(比如Sloan矿工们的小宠物Snuffle,维加斯诊所附近也有养鼹鼠的农场)。不过至少擅长挖洞而且肉可以吃这两点是完全相同的。 我们在F3和FNV的一些资料中都知道大鼹鼠有些令人不快的气味(其实双头牛也一样),所以为了能吃肉而不至于在嗅觉上太反胃,炖着吃是一种比较直接的做法。或许用红酒来烤双头牛排,也有这一方面的考虑。任何食材都有其缺点,比如羊肉的膻味(上面已经有吧友提到了其原因是由于食草)、猪肉的腥臊味(公猪肉,因肉里有极微量的睾丸酮和淋巴残留)等,所以利用特定的食材搭配来除去不好的气味是常用的办法。现实中,啤酒等酒类饮料是除去肉类异味的不错选择,而啤酒还会起到嫩滑肉质的作用,一举两得。所以菜里加入酒类是西餐里广泛存在的现象之一。 技能需求50 材料:1份夜魔犬的血、1份面粉、1份变异洞穴菇 Squeeze的意思是“挤、榨”。这件东西按分类归于食品,但其实是介于食品和**之间的存在,因为它补血的效果很少,但提供的增益作用倒是不错。 其实想理解这是什么东西也很容易,想一想看,要用到血和面粉的会是什么?血豆腐呗。当然,按照游戏的描述,这并不是我们东方常吃的鸭血猪血等血豆腐,而是一种比血豆腐稀得多的生化产品。 因此,这东西就是将夜魔犬的血进行过处理而形成的可以食用的血液制品。如果认为什么东西是原创的,或许这勉强算是一个。但实际上,这东西的名字来源于FO系列的桌游《废土》。 技能需求65 材料:1份死亡爪的蛋、1份湖蟹肉、1份变异水果酥、1份芝士通心粉 需要取得配方,配方位置:Sloan的餐厅,为Jas Wilkins取得至少一个死亡爪的蛋后获赠。 (友情提醒:Ultra-Luxe经常出售,可以不用自己做) 这道美味的煎蛋卷是目前为止废土上最营养最健康的餐点(在极限状态下,它可以每秒加14HP,持续一分,一共可以补充高达840点的HP)。它的历史也很悠久,熟悉F2的朋友们一定知道这道菜。当年,在Modoc城的Rose旅店,老板娘Rose亲手烹制的蛋卷远近闻名,甚至能让慕名而来的Chosen One补满全部的HP。她的美食秘诀是什么?镇上没人知道。部分时空里的Chosen One出于好奇,去饲养房里一探究竟,原来Rose圈养了一只驯服的雌性死亡爪,作为蛋的来源…… FNV里面,Sloan的Jas Wilkins正好是当年Rose的侄孙女,并且从叔祖母这里学到了秘方,可以细致苦于没有一个蛋来试一试。当邮差为她找到了蛋之后,烹饪大获成功,让这道著名而经典的美味蛋卷风行莫哈维废土。 死亡爪作为实验生物,体型巨大,蛋也很重(一个7磅)。由于其幼兽的体积,蛋中所含的能量也很高。因此是不折不扣的高热量食品。 西式煎蛋卷,又是西餐的经典菜式之一。现实中的煎蛋卷需要把鸡蛋打散,和面糊在一起,摊开到煎锅上,浇上一层乳酪和黄油,煎好后,加上咸肉、蔬菜等卷起来,配上其他的配菜装盘就行了。——好吧,看到这里不用我说大家也能看得出来,这东西和我们整天吃的煎饼果子比起来,区别也就是鸡蛋什么时候放和饼里面卷的是什么东西这两点了。 那么,这经典的匪徒版煎蛋卷代换过来再简单不过,把死爪的蛋摊开,加面粉之类的煎好,然后吧蟹肉煎好或腌制一下,加上处理好的肉和水果卷起来就行了。鉴于死爪蛋的规模,这个蛋卷应该比我们平常吃的煎饼果子大个至少两圈。所以,说白了,废土第一美食煎蛋卷,其实就是西式煎饼果子…… 这个Perk其实体现的就是人的生存智慧,也就是关于如何才能更加充分地利用猎物身上的食物资源。而历史上,这个探索的结果就是两种新食品的出现,也就是游戏里的表现形式——香肠和肉酱。 前面我们已经介绍了香肠,这次的主角就是肉酱了。 Paste作食物讲,是指类似于浆、浆糊之类的粘稠或固体食品,而作素食时,也指各种的粉糕类食品,就是切糕之类的。比如枣泥糕,就叫Red Date Paste,Date就是枣。 但是肉类的就不能叫糕了,叫膏倒可以,但多少有些别扭。好在这里有个形容词“Thin”,我们平常煮粥也会说厚薄,说明这Paste比较稀一些,还不能称其为膏,所以最贴切的状态就是肉酱或者说肉泥了。从游戏里的图片也可以理解。 而Thick的Paste,就基本上是固体了。又加入了面粉和蘑菇的固体肉制品,最接近什么东西呢?***很简单——午餐肉呗。 在辐射世界里,其实是有午餐肉的,所谓的Cram,其实就是一种午餐肉。但那可是战前的食品,已经200年了,在废土上,“只要不是200年前的就是最好吃的”可是常识。 午餐肉,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将便宜的猪肩肉加上少量火腿肉和盐、糖等香料,以及少许面粉,制成的罐头食品。由于便于储存,在二战中及战后风靡全球,成了罐头食品的代名词之一。其特点是便宜,开盖即食,非常便于储存和携带,但含有防腐剂,且口味不佳。 午餐肉这东西,给人的印象十分复杂。一方面,作为萧条时期应允而生的廉价食品,它养活了很多挣扎在贫困线的人们;另一方面,其口味的恶劣也让其成为了贫民窟的代名词,二战时美国大兵们也对这种军中的标准口粮深恶痛绝,他们管午餐肉叫“下水肉”,甚至“灵肉”(Mystery Meat)。直到现在,午餐肉也有不佳的形象。别忘了,垃圾邮件的俗称就是Spam,著名午餐肉品牌。——我们得插一句,大兵们从来都没有对军队里的伙食有什么好感。后面还有提到。 但那是太平世界的印象。午餐肉在战争、饥荒等非常时期是当之无愧的救命粮。在战火纷飞的二战岁月,苏联红军曾经将援助的午餐肉煮成泥,和着木屑夹在黑面包里吃下去;英国军官曾经当着抱怨餐点口味的美国少爷兵的面,将肉扔到地上,再从地上捡起沾着尘土的午餐肉片吃了下去。这些举动都只为节省这来之不易的高档食物。 那么,在荒芜的废土世界,如果你能吃到这东西,除了感谢老天爷慷慨地让你活下去之外,什么抱怨的话也别说了。 技能需求25 材料:1份新鲜苹果、1份新鲜的梨、1份矮松松子、1份甜麦炮弹 Trial是长途旅行的意思,Trial Mix指的就是远足所必备的高热量营养食品。和前面我们介绍了的Caravan Lunch一样,是属于重热量而轻口味的充饥供能食品。 从这份口粮的组成来看,以甜味为主,有水果和糖果,主食则是熟的松子。早期版本做一份需要5份松子,可见这份套餐里面松子是主粮。 因此这份盒饭,就是简单地把原料放在一起而已,没什么烹饪方法,所需的25生存,也只是提供搭配的常识而已。 19:MRE,为Meal,Ready-to-Eat的简称,是现实中美军的标准单兵口粮,有多种不同的编号,游戏中的是其中的一种。这也是以五六十年代为文化背景的游戏里出现的为数不多的现实存在的来自于当代的东西,因为游戏里的包装是01到02年款,2号餐。 由于现代战争对高机动性的需要,为士兵设计的的装备的总体原则就是轻便两个字。而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除了弹药之外,解决粮草问题是绝对的首要任务。而由于现代战争的快节奏,除非爆发大规模的持久战争,否则快速的军事行动里,连常规的战场炊事都成了一种累赘。 因此,制作可自加热的方便食品是各国都实行的快捷地保证供给的手段。而作为目前世界上装备战斗力最强的部队,美军在这一领域也是牵头。在二战之后,便携式MRE逐步成为了美军士兵战斗口粮的标准形式。经过了数十年的发展,现代的美军MRE设计合理、种类多样,且便携易食,质量上乘。根据用途和面向人群的不同,有标准版、穆斯林版、寒冷地区版等,每个版本还有不同的搭配和对应编号。 相比起其他国家的标准口粮,美军的另一显著特点便是膳食搭配平衡,营养充足,内容丰富。其餐点主菜众多,游戏里出现的0102款2号的主菜是猪排。另外水果等甜品是肯定有的,还有果汁和茶等饮料,还有餐纸,甚至还搭配口香糖、香烟和火柴等在战场上有辅助镇静作用的嗜好品,这种以人为本的风格也是值得肯定的。当然,美军MRE仍然有其缺点,那就是大兵们从来都不会停止抱怨的一点——口味不佳。在本朝一搜就可以找到曾有人买了93款MRE试吃,评论也一样(当然,我们的口味从来都比较高)。美军士兵曾将MRE揶揄为“Meal,Reject-to-Eat”,谁都不吃的饭。 顺便提一下我军在这方面的配备。由于中餐热量效率相对低一些,本朝的口粮在份量上比较多而重一些。以比较早期的04特种口粮为例,配备是米饭5两、鱼香肉丝3两外加60克的压缩饼干。按照多数人的饭量是绝对能吃饱的,将近1斤重。另外最近06版的评价很不错,以1号为例,包含猪肉鸡蛋卷、一块月饼、两大块压缩饼干、一份榨菜、一份饮料等。贴吧里有网友试吃过,对配方比较满意,但对口味评价中等。看来,方便食品到底比不上炊事班,我军战士对口粮口味的评价也差不多——“比不上大肉包子”。——问题是反恐等交火前线上哪儿去蒸包子? 另外,由于各国现代的MRE都是严格的脱水真空包装,所以可以贮存非常久的时间。由于这东西设计原理和Caravan Lunch等一样,属于热量大于口味的设计,再加上其成分是经过专业考虑的,所以可以很好地达到充饥的目的。对于核心玩家的福音就是这东西很好找,LR满地都是,重量也比较轻。而如果在最后的决战中说服基友尤利西斯,更可以在打通之后经常回去找他保证源源不断的供货。 技能需求25 材料:1份曼他特、1份胜利核子可乐、1份伏特加 这是一种混合饮料。早期版本还需要红酒,因此是3种饮料外加一种药物的混合。 在西方,混合饮料的最主要表现形式就是鸡尾酒。(在东方……呃……农夫果园算么?) 鸡尾酒,是指由西式酒类饮料(主要是伏特加、琴酒、特奎拉等味道比较浓烈的酒)为主料,加上果汁和调味香精等,并配上柠檬等水果,搅拌均匀之后形成的混合酒精饮料。因为主料的不同、调料的变化、调制顺序的变化等而呈现口味和外形千变万化的特点。 相传,鸡尾酒最早于1776年由美国的一名女侍者发明,她为招待一位军官而将剩下的酒类混合在一起,并将一根鸡毛作为装饰递给军官,军官品后大加赞赏,从此这种饮料便以鸡尾而闻名。 现实中,真的存在过一种叫做“原子鸡尾酒”的饮料,而且还真就在拉斯维加斯。那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内华达南部的莫哈维沙漠地区因为人烟罕至,而成为美国军方的核试验基地,而附近的一代赌城拉斯维加斯的商人们便趁机以此为招牌做起了生意。拉斯维加斯曾经的最高建筑可以远眺到核试验的场景,甚至可以望到蘑菇云腾空而起,因此该宾馆便以此为卖点,推出了“原子鸡尾酒”,当然,它和原子物理只有名字上的联系。 在那个疯狂的核军备竞赛的年代,原子能作为大国力量的体现受到了疯狂的崇拜,人们恨不得把任何东西都和核能沾上边,军方要设计核动力飞机、核鱼雷、甚至核炮弹。因此这东西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21:【BTW,在1996年,据说设计是原第一高楼的复刻版的新酒店营业了。这家Du场兼酒店的名字是同温层之塔(Stratosphere,和B-52一个绰号)。至于什么外形? 【现在明白为啥某建筑里面有个地方叫Cocktail Lounge了吧?现在明白为啥里面的雪球是Test Site了吧?现在……将来有兴趣找个豪华套房住两天不?】 |
收音机装逼指南(2003年旧文)
新手最关心的话题就是如何选购入门器材。其实这个问题并没有标准***。要找到合适的起点,我们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发烧定位”——是做BCLer还是DXer,亦或是逐渐要向HAM靠拢……就算是做BCLer,也要搞清楚自己对哪些波段、哪些类型的电台最感兴趣,如此才不至于无的放失。其次,还要对不同类型器材的定位有所了解。知己知彼,方能胸有成竹,百战不殆。
我们在浏览国外网站时,常会见到以下名称:BCLer、SWLer、Monitor、Scanner、DXer等。BCLer笼统指广播收听爱好者。正如BV5OC所说:“如果你喜爱收听FM广播,当然也可以称为BCLer,有人则喜欢收听远方的AM电台广播,当然也称为BCLer,自然喜欢收听短波广播者也可以称为BCLer。因此要是一个人喜欢收听短波广播,可以自称为BCLer,也可以自称为SWLer。”SWLer是“Short Listener”的简写,意为短波收听者,应是BCLer大家庭的组成部分(HAM常讲的SWLer则以收听业余无线电信号为主,在此略去不谈)。Monitor的意思则是***员,一些电台与机构常邀请听众或有经验的BCLer***特定的电台或频段,以了解信号情况或搜集信息。Scanner关注的范围更广一些,他们往往装备了宽频/全频接收机,以侦听HF/VHF/UHF业务通讯为乐,带有一点猎奇的味道。DXer则指那些利用、创造一切条件,专注于截收远程、罕有电波的爱好者。至于是否收集QSL卡,倒不是分类的主要依据。
Band机器至少包括以下几种:便携型(还可进一步细分为口袋式等多种类型)、台式、专业型等等。BCLer可能接触到的还有Wideband(HF/VHF/UHF)或某个具体波段的机器。而Wideband机器中,手持机与台式机也是完全不同的使用风格。比如VR-500或IC-R10这样的手机,其实更适合Scanner使用(而且前提是你所在的地区不要太偏僻),用来收听HF广播就是花钱买罪受。
大多数人其实离BCLer的定位比较近:对广播收听有一定兴趣。但主要还是收听本国语言的强台。偶尔听听其他信号。如果条件允许,也听听HF段的SSB/CW信号。他们未必有条件(也不需要)架设大型天线。这样的爱好者,买台质量好的收音机,便可以充分地享受收听的乐趣了。当然,收音机永远都只是收音机,它和收信机虽然都叫“Receiver”,但用途和设计思路有巨大的不同。有人难以理解这一点。常常拿收信机的标准(DX机器的标准)来要求收音机,就未免不太现实了。说白了,收音机只是给老百姓收听日常电台用的,哪怕是所谓的“BCL收音机”,性能也不会有本质的不同。我曾和许多朋友讲过,收音机做到7600GR的层次就差不多到头了。更好的机器(SW55、SW100、SW77)性能不会随价格呈线性变化,每一点有限的提升都要靠烧钱来获得。7600GR是有潜力的机器,一副好天线会明显提升它的性能,但如果你对7600GR+AN-LP1天线的接收能力还不满足,就到了把眼光转向大机器的时候了;如果是对音质挑三拣四,建议转投卫星发烧或音响发烧;如果嫌干扰台信号去不掉,那神仙也无可奈何。
如果想做DXer,外语能力与器材同等重要。因为你的DX对象的目标区域很可能不是中国大陆。而器材方面,也不是通常的收音机所能胜任的。因为它们甚至无法承受长一点、粗一点的天线。我逢人便讲军机的好处。性能正常的退役军机确实是中国DXer最具性价比的选择,339的底子不会比HAM2000差到哪里去。拉上二十米长线,改善一下收听环境,足够我等烧得不亦乐乎。
当然,如果你喜欢泡论坛,或只是对收集形形***的收音机感兴趣,也没有什么错。大家都得到了乐趣,这就够了。但一定要记清:某些玩家买7030、V21之类的机器不过是九牛一毛。可你要追星最好先摸摸自己的口袋。否则你追求极品干脆去买航天飞机。也不要听了高手闲人们的挑唆就去买什么旧胆机,那玩意只适合怀旧而且难修!
听听广播。任何一台质量合格的收音机都够用。如果想做BCLer(热衷拿QSL的那种),一定要买数调机(尤其是新手)。不要迷信二次变频和纸面上的指标。PL757A和DE1101真的是足够用的机器。越来越觉得玩收音机就像玩相机。有人一辈子都在用傻瓜机。有人一辈子在玩单反135,有人上了120的道从此踏上不归路,可偏有大师阅尽沧海又捡起了旁轴相机。你说得清谁比谁烧?(最近又看到Miller Liu先生的一段话,觉得一针见血:你要买高阶接收机最好先评估自己对HF的兴趣是否真的可以持久,不要只是希望拥有而已,这是许多玩无线电的通病,最后都是以贱卖机器收场,也许你的兴趣(广播加些许SSB通讯)用ATS-909就已经可以满足了。)
一言蔽之:7600GR是高级傻瓜机,HAM2000是入门级单反机EOS888,SW77勉强算是F60,SAT700/900是LEICA M6/7,穷DXer心中也有自己的阿尔帕:56/70-2。实在没钱,咱也有便宜的一次性:R333。这些机器拍个大路风景都是绰绰有余。偏要计较器材层次?说句不好听的:如果家里连暗房都没有,还穷讲究个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