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孩子开学第一天怎么办喂错东西了怎么办

(本文使用图片均自全景网)

转自公众号:,已获得授权。

文章比较长,主要分为几部分:

我为什么选择在家教育?

在家教育的挑战,我当然也会遇到!

我在开始在家教育之前,做的几点重要思考

在家教育,妈妈老师需要的一些预备


九月是开学的季节,暑假还没结束的时候,身边的亲戚朋友邻居,就已经都在谈论着孩子开学后的入学问题,每每问到我们,是否还继续在家时,我都会微笑着回应,是的我们还在家。

我们家Home schooling也有两年了!这条路虽然有艰难,然而上帝却使它成为祝福。

回头看时,真是神的怜悯和恩典。

上帝几年前给我呼召让我留在家里照顾孩子,亲自的来教养他们,那时我就明白父母是管家,孩子是上帝托付我的产业,将来要到神面前去交账的不是学校的校长或是老师,而是父母自己。因此,辞去工作留在家里,这是一件我从来没有质疑或者后悔过的事情,因为我希望花更多时间和精力陪伴孩子的成长。

前一段时间,又开始给E制作新一学年的学习计划,需要常常跳出来重新思考为什么选择在家教育,零碎时间整理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就促成了这一篇文章。

在家上学,美国称之为“在家上学”(homeschooling),简称HS,起初是流行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一种青少年教育成长方式:父母在家中自主安排子女的教育。上世纪中叶,主要在宗教家庭产生,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得到广泛认可的教育形式。这种形式带来了足够的灵活性,而使得子女的成长变得非常个性化。家庭学校不同于学校教育,意味着“以家为本”而非“以校为本”的教育。家庭学校可以调用更多的社区资源:图书馆、博物馆、体育运动中心、画廊、展览馆以及亲友和邻居的智力资源,比学校教育更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家庭学校”主张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化和人性化,按照每个孩子的天赋和能力进行教育。

2012年,我的第一个女儿出生了,那时我还在工作,产假结束回去继续工作,离开家的每一天,我都特别想她。

因为回去工作不得不把孩子交给外婆暂时照顾。这是我第一次做妈妈,希望自己是一位好妈妈,也渴望为孩子做好每一件事情。那时我的内心特别纠结,一方面舍不得放弃很好的工作机会,另外一方面更希望能够多一些陪伴孩子,不错过她成长中的每一个阶段。

四个月之后,我辞掉了工作,开始了在家的生活。

在家后,在跟孩子的每日相处中,意识到自己需要学习的太多。

我读很多关于教育的书,试图从各种书籍中找到成为好妈妈的诀窍

在E快一岁的时候,因为睡眠训练的问题,无意中在微博上关注了“anna在家教育”,当时并不明白什么是在家教育,只是觉得anna的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和理念很吸引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给对方发了私信,没想到她特别快的回复而且很热情的打***给我,告诉我一些具体实操的方法,素不相识的对方愿意为你付上时间,亲自指导你如何教导孩子训练孩子,让当时无助的我特别感动。

不久我们在北京第一次见面,当我们聊起她的孩子们时,我第一次听到她说起在家教育,那是我第一次听到这种教育方式。

一年多之后,我们第二次见面,这次我见到了她在家教育的三个孩子,这三个孩子特别的不同,他们顺服、庄重,对人有礼。

必须承认,他们的孩子们很吸引我,当时的我对于在家的教育方式有好奇,有疑惑还有羡慕。同时这种教育方式对我来说也太不可思议,我觉得自己没有能力,也没有信心,我做不来。而且我想到如果孩子在家上学,未来十几年可能更长的时间我都不能出去工作,我要每一天在家里陪着孩子们,我要放弃我的那些梦想,这让我很舍不得。想到孩子去到幼儿园,每一天我都只有短短的几个小时能见到她,只能用着有限的几个小时去影响她。大部分时间她需要呆在学校,老师影响她,身边的小朋友影响她。。想到这里我会觉得不舍。。。

而另一方面,当我看到anna家的那些孩子时,我看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看到了孩子与父母有亲密关系后带来的果子。

我想是那个时候开始,对于在家教育孩子,我逐渐开始有了新的异象。

想象是件简单的事情,做起来却是不简单的一件事情。

一开始把这个想法告诉孩子爸爸的时候,他并不同意。我能理解在家教育对于当时的他来讲,是特别新鲜的一种教育方式,毕竟这跟我们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有很大的差异。

孩子不久就到该开始考虑该上哪家幼儿园的阶段,那时刚好赶上新闻上接连出了好几期关于幼师虐待孩子的事件,加上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幼儿园,因此当时我并没有马上送孩子去学校,而是带着她每天外面玩。不上幼儿园的日子,我们一起读很多的绘本,一起做手工,一起去公园。。这些对她有很大的影响,一直到现在她都可以特别专注的一个人做手工,读书很久。

那个时候,我虽然没有开始正式的在家,但却一直在观望,感恩的是加入到一个全国HS的群,才知道哇原来国内已经有这么多的家庭开始了在家教育。心情其实是很挣扎的,因为知道这是一种于家庭于孩子有益的教育方式,但却因为信心缺乏。也因为我明白这是一条几乎没什么退路的路,一旦选择了就意味着放弃国内的体制教育,放弃学籍。我心中对于未来有很多的担忧,万一几年后孩子不适应在家怎么办,万一以后没有***找不到工作怎么办,或者未来国家管控怎么办?做决定的当时心情是很复杂的,因为孩子户口在北京,在这个城市上学,未来可以享受到很多北京的教育福利,自己主动就这么放弃了吗,是不是值得呢?

这后面我们和anna一家因着在同一家事工服侍,又有机会一起在香港开会,王先生那次回来之后忽然对我说,我们其实是也可以尝试在家教育的。我知道他是透过anna一家了解了很多。当他同意可以在家后,我心里又开始为难了,因为我明白这件事情最终的执行者是我,那我的那些兴趣那些爱好怎么办?我的梦想怎么办?

我很爱孩子,但还没有想过说要把自己未来的十几二十年都要留在家里教孩子。现在想来,当时是多虑了,因为在家里,你仍然可以继续拥有梦想,因为你可以带着孩子一起来实现:)(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以后有机会再说)

之后不久,就是九月新一学期的开学了,小区其实有一家特别好的学校,是那种可以从幼儿园读到高中的私立学校,幼儿园呢就在我家楼的马路对面。我记得特别清楚,幼儿园开学的第一天,看着邻居们带着孩子去幼儿园,听着里面传来儿歌的广播声和孩子们的欢笑声,我的心忍不住有些动摇,我问自己在孩子还不能自主选择的时候,我替她做了这个选择是不是正确?

但有一点我和丈夫一直都特别的确信就是,我们要按照神的心意养育儿女。在家教育这条路,越往前走越发觉得自己的缺乏,需要去学习了解的东西太多,感恩的是,也有很多的网络资源可供学习和参考。这个过程当中我觉得自己比孩子成长了更多,所以,在家教育是孩子和妈妈共同的成长。

就这样我和丈夫祷告、商量以后,做出了一致的决定,孩子的幼儿阶段教育,都由我们自己在家来实施。每日除了照顾她基本的生活需要之外,更需要智慧的安排每天的时间和课程,为孩子安排每天的活动……这一切让我觉得忙碌而充实。

就这样,两年前,我们正式走上了在家教育的路。

我为什么选择在家教育?

在家教育最吸引我的地方是这种教育方式可以让我跟孩子的关系更亲密。

因为在家里学习,我跟孩子相处的时间大大增加,我花时间去教导她,有时间照顾她,有时间跟她聊天,彼此建立很深的关系,还有时间跟她们一起学习圣经,学习上帝的话语。但是如果她去到学校里,我一天也许只能见到她几个小时,没有时间影响她,也没有机会真正的教养她。

知识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在家里,我可以把我们认为重要的东西交给她。这样我也会了解到孩子在学习什么,以及她每一个阶段的变化和进步;可以更多关注孩子的性格,如何跟周围的一切相处。

对我自己来讲,可以来把控整个家庭的生活节奏。不需要去学校,我们的时间和计划可以更加灵活的安排,对于孩子爱好的事情可以最大化的满足。

在我居住的社区里,大部分都是爷爷奶奶辈的带孩子,我看到身边的很多父母为了生活为了工作奔波,花了很多钱把孩子送到学校,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自己却因为忙碌错过了很多孩子成长的宝贵瞬间。

孩子出生后,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我自己自我成长以及和上帝关系愈加亲近的几年。

言传身教,其实是对做妈妈老师最大的考验,孩子就好像是你的一面镜子,在他们的面前,你自己一览无余。道理大家都会讲,但是能24小时在孩子面前活出自己的信仰并不容易,但我相信这是一个很好的历炼的机会。

我想到圣经里讲到__【申33:25】……你的日子如何,你的力量也必如何。

对孩子来讲是这样,做父母的,更是这样。

知识方面,其实我能够交给孩子的很有限,但在家学习,很重要的是父母陪伴孩子,帮助他们建立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

在家学习的时间地点上也可以很灵活,我们只需要每天完成当天的计划,其它的时间就可以带着孩子出去玩,近一些的去家附近的公园、图书馆,远一些的去动物园或者博物馆等等。

对于一些孩子感兴趣的领域,我们会一起探索学习,比如画画、手工、烘焙、弹琴、骑车,最近我们在学习弹琴和制作标本,总之孩子有兴趣的,就一起学。也许不能做到很专业,但只这个学习的过程本身,已经很享受。

而因为在家教育,亲子关系也更好了,孩子们每天在无条件的爱和接纳里成长,很有安全感,虽然有时会被管教,但仍然能够很快悔改并相信父母对她们始终不变的爱!

在家教育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可以按照孩子的不同恩赐来教导他们,比如E她很喜欢艺术相关的活动,画画,手工,布艺,每天花很多时间来做手工,我花了很多时间来支持她,尽可能多的提供她需要的各种材料。

在家教育需要关注孩子在品格,习惯,能力和兴趣等多个方面的培养,帮助我们的孩子知道神对他们的期望,尽量多的了解孩子的心,以便能鼓励她们做正确的事。

一提起自己的孩子是在家上学,很多时候别人就都会问:那她的社交怎么办呢?她如何跟同龄人接触呢?只是留在家里会不会性格孤僻呢?***是不会的,因为她们可以在上学以外的时间里交到朋友,在公园里,在图书馆或者教会。

其实我最初时,对于在家教育最担心的也是孩子社交能力,但几年过去了,我看到小E是一个十分外向开朗的孩子,她完全没有这方面的障碍。我也慢慢知道,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是孩子懂得与其他人相处的基础和关键。在美国大约有200多万的孩子(早前的数据)选择在家教育,一说起在家教育,很多人都会比较担心把孩子封闭起来在家里会对孩子不好,但很多的结果表明,在家教育培养出来的孩子往往在社交、谈吐一些方面效果更加显著。他们可以在父母的引导下,与不同年龄段的人建立友谊,不仅仅只局限于同龄人,还有与年长或者年幼的。他可以接触到不同的人:小区里的邻居,外出时遇到的人,来家里做客的客人。。接触到的人多,就扩大了孩子的范围和机会。

许多孩子只会和同龄人玩到一起,却不知道如何与比自己年幼或者年长的人相处。在小的时候,孩子自然而然的会习惯跟自己同龄的孩子一起玩,但他们最需要学习的却是如何跟自己不同年龄段的人如何相处,比如比自己年龄大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会不会关爱呵护他们。在家教育的孩子有机会去接触不同的人群,这也将帮助他们对周围人更加包容和接纳,一旦这些学会了跟同龄人相处也不会是问题。他们的社交能力并不会减弱,反而是纵向的更加广度的发展。 

(本文使用图片均自全景网)

转自公众号:,已获得授权。

文章比较长,主要分为几部分:

我为什么选择在家教育?

在家教育的挑战,我当然也会遇到!

我在开始在家教育之前,做的几点重要思考

在家教育,妈妈老师需要的一些预备


九月是开学的季节,暑假还没结束的时候,身边的亲戚朋友邻居,就已经都在谈论着孩子开学后的入学问题,每每问到我们,是否还继续在家时,我都会微笑着回应,是的我们还在家。

我们家Home schooling也有两年了!这条路虽然有艰难,然而上帝却使它成为祝福。

回头看时,真是神的怜悯和恩典。

上帝几年前给我呼召让我留在家里照顾孩子,亲自的来教养他们,那时我就明白父母是管家,孩子是上帝托付我的产业,将来要到神面前去交账的不是学校的校长或是老师,而是父母自己。因此,辞去工作留在家里,这是一件我从来没有质疑或者后悔过的事情,因为我希望花更多时间和精力陪伴孩子的成长。

前一段时间,又开始给E制作新一学年的学习计划,需要常常跳出来重新思考为什么选择在家教育,零碎时间整理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就促成了这一篇文章。

在家上学,美国称之为“在家上学”(homeschooling),简称HS,起初是流行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一种青少年教育成长方式:父母在家中自主安排子女的教育。上世纪中叶,主要在宗教家庭产生,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得到广泛认可的教育形式。这种形式带来了足够的灵活性,而使得子女的成长变得非常个性化。家庭学校不同于学校教育,意味着“以家为本”而非“以校为本”的教育。家庭学校可以调用更多的社区资源:图书馆、博物馆、体育运动中心、画廊、展览馆以及亲友和邻居的智力资源,比学校教育更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家庭学校”主张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化和人性化,按照每个孩子的天赋和能力进行教育。

2012年,我的第一个女儿出生了,那时我还在工作,产假结束回去继续工作,离开家的每一天,我都特别想她。

因为回去工作不得不把孩子交给外婆暂时照顾。这是我第一次做妈妈,希望自己是一位好妈妈,也渴望为孩子做好每一件事情。那时我的内心特别纠结,一方面舍不得放弃很好的工作机会,另外一方面更希望能够多一些陪伴孩子,不错过她成长中的每一个阶段。

四个月之后,我辞掉了工作,开始了在家的生活。

在家后,在跟孩子的每日相处中,意识到自己需要学习的太多。

我读很多关于教育的书,试图从各种书籍中找到成为好妈妈的诀窍

在E快一岁的时候,因为睡眠训练的问题,无意中在微博上关注了“anna在家教育”,当时并不明白什么是在家教育,只是觉得anna的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和理念很吸引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给对方发了私信,没想到她特别快的回复而且很热情的打***给我,告诉我一些具体实操的方法,素不相识的对方愿意为你付上时间,亲自指导你如何教导孩子训练孩子,让当时无助的我特别感动。

不久我们在北京第一次见面,当我们聊起她的孩子们时,我第一次听到她说起在家教育,那是我第一次听到这种教育方式。

一年多之后,我们第二次见面,这次我见到了她在家教育的三个孩子,这三个孩子特别的不同,他们顺服、庄重,对人有礼。

必须承认,他们的孩子们很吸引我,当时的我对于在家的教育方式有好奇,有疑惑还有羡慕。同时这种教育方式对我来说也太不可思议,我觉得自己没有能力,也没有信心,我做不来。而且我想到如果孩子在家上学,未来十几年可能更长的时间我都不能出去工作,我要每一天在家里陪着孩子们,我要放弃我的那些梦想,这让我很舍不得。想到孩子去到幼儿园,每一天我都只有短短的几个小时能见到她,只能用着有限的几个小时去影响她。大部分时间她需要呆在学校,老师影响她,身边的小朋友影响她。。想到这里我会觉得不舍。。。

而另一方面,当我看到anna家的那些孩子时,我看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看到了孩子与父母有亲密关系后带来的果子。

我想是那个时候开始,对于在家教育孩子,我逐渐开始有了新的异象。

想象是件简单的事情,做起来却是不简单的一件事情。

一开始把这个想法告诉孩子爸爸的时候,他并不同意。我能理解在家教育对于当时的他来讲,是特别新鲜的一种教育方式,毕竟这跟我们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有很大的差异。

孩子不久就到该开始考虑该上哪家幼儿园的阶段,那时刚好赶上新闻上接连出了好几期关于幼师虐待孩子的事件,加上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幼儿园,因此当时我并没有马上送孩子去学校,而是带着她每天外面玩。不上幼儿园的日子,我们一起读很多的绘本,一起做手工,一起去公园。。这些对她有很大的影响,一直到现在她都可以特别专注的一个人做手工,读书很久。

那个时候,我虽然没有开始正式的在家,但却一直在观望,感恩的是加入到一个全国HS的群,才知道哇原来国内已经有这么多的家庭开始了在家教育。心情其实是很挣扎的,因为知道这是一种于家庭于孩子有益的教育方式,但却因为信心缺乏。也因为我明白这是一条几乎没什么退路的路,一旦选择了就意味着放弃国内的体制教育,放弃学籍。我心中对于未来有很多的担忧,万一几年后孩子不适应在家怎么办,万一以后没有***找不到工作怎么办,或者未来国家管控怎么办?做决定的当时心情是很复杂的,因为孩子户口在北京,在这个城市上学,未来可以享受到很多北京的教育福利,自己主动就这么放弃了吗,是不是值得呢?

这后面我们和anna一家因着在同一家事工服侍,又有机会一起在香港开会,王先生那次回来之后忽然对我说,我们其实是也可以尝试在家教育的。我知道他是透过anna一家了解了很多。当他同意可以在家后,我心里又开始为难了,因为我明白这件事情最终的执行者是我,那我的那些兴趣那些爱好怎么办?我的梦想怎么办?

我很爱孩子,但还没有想过说要把自己未来的十几二十年都要留在家里教孩子。现在想来,当时是多虑了,因为在家里,你仍然可以继续拥有梦想,因为你可以带着孩子一起来实现:)(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以后有机会再说)

之后不久,就是九月新一学期的开学了,小区其实有一家特别好的学校,是那种可以从幼儿园读到高中的私立学校,幼儿园呢就在我家楼的马路对面。我记得特别清楚,幼儿园开学的第一天,看着邻居们带着孩子去幼儿园,听着里面传来儿歌的广播声和孩子们的欢笑声,我的心忍不住有些动摇,我问自己在孩子还不能自主选择的时候,我替她做了这个选择是不是正确?

但有一点我和丈夫一直都特别的确信就是,我们要按照神的心意养育儿女。在家教育这条路,越往前走越发觉得自己的缺乏,需要去学习了解的东西太多,感恩的是,也有很多的网络资源可供学习和参考。这个过程当中我觉得自己比孩子成长了更多,所以,在家教育是孩子和妈妈共同的成长。

就这样我和丈夫祷告、商量以后,做出了一致的决定,孩子的幼儿阶段教育,都由我们自己在家来实施。每日除了照顾她基本的生活需要之外,更需要智慧的安排每天的时间和课程,为孩子安排每天的活动……这一切让我觉得忙碌而充实。

就这样,两年前,我们正式走上了在家教育的路。

我为什么选择在家教育?

在家教育最吸引我的地方是这种教育方式可以让我跟孩子的关系更亲密。

因为在家里学习,我跟孩子相处的时间大大增加,我花时间去教导她,有时间照顾她,有时间跟她聊天,彼此建立很深的关系,还有时间跟她们一起学习圣经,学习上帝的话语。但是如果她去到学校里,我一天也许只能见到她几个小时,没有时间影响她,也没有机会真正的教养她。

知识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在家里,我可以把我们认为重要的东西交给她。这样我也会了解到孩子在学习什么,以及她每一个阶段的变化和进步;可以更多关注孩子的性格,如何跟周围的一切相处。

对我自己来讲,可以来把控整个家庭的生活节奏。不需要去学校,我们的时间和计划可以更加灵活的安排,对于孩子爱好的事情可以最大化的满足。

在我居住的社区里,大部分都是爷爷奶奶辈的带孩子,我看到身边的很多父母为了生活为了工作奔波,花了很多钱把孩子送到学校,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自己却因为忙碌错过了很多孩子成长的宝贵瞬间。

孩子出生后,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我自己自我成长以及和上帝关系愈加亲近的几年。

言传身教,其实是对做妈妈老师最大的考验,孩子就好像是你的一面镜子,在他们的面前,你自己一览无余。道理大家都会讲,但是能24小时在孩子面前活出自己的信仰并不容易,但我相信这是一个很好的历炼的机会。

我想到圣经里讲到__【申33:25】……你的日子如何,你的力量也必如何。

对孩子来讲是这样,做父母的,更是这样。

知识方面,其实我能够交给孩子的很有限,但在家学习,很重要的是父母陪伴孩子,帮助他们建立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

在家学习的时间地点上也可以很灵活,我们只需要每天完成当天的计划,其它的时间就可以带着孩子出去玩,近一些的去家附近的公园、图书馆,远一些的去动物园或者博物馆等等。

对于一些孩子感兴趣的领域,我们会一起探索学习,比如画画、手工、烘焙、弹琴、骑车,最近我们在学习弹琴和制作标本,总之孩子有兴趣的,就一起学。也许不能做到很专业,但只这个学习的过程本身,已经很享受。

而因为在家教育,亲子关系也更好了,孩子们每天在无条件的爱和接纳里成长,很有安全感,虽然有时会被管教,但仍然能够很快悔改并相信父母对她们始终不变的爱!

在家教育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可以按照孩子的不同恩赐来教导他们,比如E她很喜欢艺术相关的活动,画画,手工,布艺,每天花很多时间来做手工,我花了很多时间来支持她,尽可能多的提供她需要的各种材料。

在家教育需要关注孩子在品格,习惯,能力和兴趣等多个方面的培养,帮助我们的孩子知道神对他们的期望,尽量多的了解孩子的心,以便能鼓励她们做正确的事。

一提起自己的孩子是在家上学,很多时候别人就都会问:那她的社交怎么办呢?她如何跟同龄人接触呢?只是留在家里会不会性格孤僻呢?***是不会的,因为她们可以在上学以外的时间里交到朋友,在公园里,在图书馆或者教会。

其实我最初时,对于在家教育最担心的也是孩子社交能力,但几年过去了,我看到小E是一个十分外向开朗的孩子,她完全没有这方面的障碍。我也慢慢知道,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是孩子懂得与其他人相处的基础和关键。在美国大约有200多万的孩子(早前的数据)选择在家教育,一说起在家教育,很多人都会比较担心把孩子封闭起来在家里会对孩子不好,但很多的结果表明,在家教育培养出来的孩子往往在社交、谈吐一些方面效果更加显著。他们可以在父母的引导下,与不同年龄段的人建立友谊,不仅仅只局限于同龄人,还有与年长或者年幼的。他可以接触到不同的人:小区里的邻居,外出时遇到的人,来家里做客的客人。。接触到的人多,就扩大了孩子的范围和机会。

许多孩子只会和同龄人玩到一起,却不知道如何与比自己年幼或者年长的人相处。在小的时候,孩子自然而然的会习惯跟自己同龄的孩子一起玩,但他们最需要学习的却是如何跟自己不同年龄段的人如何相处,比如比自己年龄大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会不会关爱呵护他们。在家教育的孩子有机会去接触不同的人群,这也将帮助他们对周围人更加包容和接纳,一旦这些学会了跟同龄人相处也不会是问题。他们的社交能力并不会减弱,反而是纵向的更加广度的发展。 

(本文使用图片均自全景网)

转自公众号:,已获得授权。

文章比较长,主要分为几部分:

我为什么选择在家教育?

在家教育的挑战,我当然也会遇到!

我在开始在家教育之前,做的几点重要思考

在家教育,妈妈老师需要的一些预备


九月是开学的季节,暑假还没结束的时候,身边的亲戚朋友邻居,就已经都在谈论着孩子开学后的入学问题,每每问到我们,是否还继续在家时,我都会微笑着回应,是的我们还在家。

我们家Home schooling也有两年了!这条路虽然有艰难,然而上帝却使它成为祝福。

回头看时,真是神的怜悯和恩典。

上帝几年前给我呼召让我留在家里照顾孩子,亲自的来教养他们,那时我就明白父母是管家,孩子是上帝托付我的产业,将来要到神面前去交账的不是学校的校长或是老师,而是父母自己。因此,辞去工作留在家里,这是一件我从来没有质疑或者后悔过的事情,因为我希望花更多时间和精力陪伴孩子的成长。

前一段时间,又开始给E制作新一学年的学习计划,需要常常跳出来重新思考为什么选择在家教育,零碎时间整理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就促成了这一篇文章。

在家上学,美国称之为“在家上学”(homeschooling),简称HS,起初是流行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一种青少年教育成长方式:父母在家中自主安排子女的教育。上世纪中叶,主要在宗教家庭产生,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得到广泛认可的教育形式。这种形式带来了足够的灵活性,而使得子女的成长变得非常个性化。家庭学校不同于学校教育,意味着“以家为本”而非“以校为本”的教育。家庭学校可以调用更多的社区资源:图书馆、博物馆、体育运动中心、画廊、展览馆以及亲友和邻居的智力资源,比学校教育更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家庭学校”主张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化和人性化,按照每个孩子的天赋和能力进行教育。

2012年,我的第一个女儿出生了,那时我还在工作,产假结束回去继续工作,离开家的每一天,我都特别想她。

因为回去工作不得不把孩子交给外婆暂时照顾。这是我第一次做妈妈,希望自己是一位好妈妈,也渴望为孩子做好每一件事情。那时我的内心特别纠结,一方面舍不得放弃很好的工作机会,另外一方面更希望能够多一些陪伴孩子,不错过她成长中的每一个阶段。

四个月之后,我辞掉了工作,开始了在家的生活。

在家后,在跟孩子的每日相处中,意识到自己需要学习的太多。

我读很多关于教育的书,试图从各种书籍中找到成为好妈妈的诀窍

在E快一岁的时候,因为睡眠训练的问题,无意中在微博上关注了“anna在家教育”,当时并不明白什么是在家教育,只是觉得anna的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和理念很吸引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给对方发了私信,没想到她特别快的回复而且很热情的打***给我,告诉我一些具体实操的方法,素不相识的对方愿意为你付上时间,亲自指导你如何教导孩子训练孩子,让当时无助的我特别感动。

不久我们在北京第一次见面,当我们聊起她的孩子们时,我第一次听到她说起在家教育,那是我第一次听到这种教育方式。

一年多之后,我们第二次见面,这次我见到了她在家教育的三个孩子,这三个孩子特别的不同,他们顺服、庄重,对人有礼。

必须承认,他们的孩子们很吸引我,当时的我对于在家的教育方式有好奇,有疑惑还有羡慕。同时这种教育方式对我来说也太不可思议,我觉得自己没有能力,也没有信心,我做不来。而且我想到如果孩子在家上学,未来十几年可能更长的时间我都不能出去工作,我要每一天在家里陪着孩子们,我要放弃我的那些梦想,这让我很舍不得。想到孩子去到幼儿园,每一天我都只有短短的几个小时能见到她,只能用着有限的几个小时去影响她。大部分时间她需要呆在学校,老师影响她,身边的小朋友影响她。。想到这里我会觉得不舍。。。

而另一方面,当我看到anna家的那些孩子时,我看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看到了孩子与父母有亲密关系后带来的果子。

我想是那个时候开始,对于在家教育孩子,我逐渐开始有了新的异象。

想象是件简单的事情,做起来却是不简单的一件事情。

一开始把这个想法告诉孩子爸爸的时候,他并不同意。我能理解在家教育对于当时的他来讲,是特别新鲜的一种教育方式,毕竟这跟我们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有很大的差异。

孩子不久就到该开始考虑该上哪家幼儿园的阶段,那时刚好赶上新闻上接连出了好几期关于幼师虐待孩子的事件,加上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幼儿园,因此当时我并没有马上送孩子去学校,而是带着她每天外面玩。不上幼儿园的日子,我们一起读很多的绘本,一起做手工,一起去公园。。这些对她有很大的影响,一直到现在她都可以特别专注的一个人做手工,读书很久。

那个时候,我虽然没有开始正式的在家,但却一直在观望,感恩的是加入到一个全国HS的群,才知道哇原来国内已经有这么多的家庭开始了在家教育。心情其实是很挣扎的,因为知道这是一种于家庭于孩子有益的教育方式,但却因为信心缺乏。也因为我明白这是一条几乎没什么退路的路,一旦选择了就意味着放弃国内的体制教育,放弃学籍。我心中对于未来有很多的担忧,万一几年后孩子不适应在家怎么办,万一以后没有***找不到工作怎么办,或者未来国家管控怎么办?做决定的当时心情是很复杂的,因为孩子户口在北京,在这个城市上学,未来可以享受到很多北京的教育福利,自己主动就这么放弃了吗,是不是值得呢?

这后面我们和anna一家因着在同一家事工服侍,又有机会一起在香港开会,王先生那次回来之后忽然对我说,我们其实是也可以尝试在家教育的。我知道他是透过anna一家了解了很多。当他同意可以在家后,我心里又开始为难了,因为我明白这件事情最终的执行者是我,那我的那些兴趣那些爱好怎么办?我的梦想怎么办?

我很爱孩子,但还没有想过说要把自己未来的十几二十年都要留在家里教孩子。现在想来,当时是多虑了,因为在家里,你仍然可以继续拥有梦想,因为你可以带着孩子一起来实现:)(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以后有机会再说)

之后不久,就是九月新一学期的开学了,小区其实有一家特别好的学校,是那种可以从幼儿园读到高中的私立学校,幼儿园呢就在我家楼的马路对面。我记得特别清楚,幼儿园开学的第一天,看着邻居们带着孩子去幼儿园,听着里面传来儿歌的广播声和孩子们的欢笑声,我的心忍不住有些动摇,我问自己在孩子还不能自主选择的时候,我替她做了这个选择是不是正确?

但有一点我和丈夫一直都特别的确信就是,我们要按照神的心意养育儿女。在家教育这条路,越往前走越发觉得自己的缺乏,需要去学习了解的东西太多,感恩的是,也有很多的网络资源可供学习和参考。这个过程当中我觉得自己比孩子成长了更多,所以,在家教育是孩子和妈妈共同的成长。

就这样我和丈夫祷告、商量以后,做出了一致的决定,孩子的幼儿阶段教育,都由我们自己在家来实施。每日除了照顾她基本的生活需要之外,更需要智慧的安排每天的时间和课程,为孩子安排每天的活动……这一切让我觉得忙碌而充实。

就这样,两年前,我们正式走上了在家教育的路。

我为什么选择在家教育?

在家教育最吸引我的地方是这种教育方式可以让我跟孩子的关系更亲密。

因为在家里学习,我跟孩子相处的时间大大增加,我花时间去教导她,有时间照顾她,有时间跟她聊天,彼此建立很深的关系,还有时间跟她们一起学习圣经,学习上帝的话语。但是如果她去到学校里,我一天也许只能见到她几个小时,没有时间影响她,也没有机会真正的教养她。

知识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在家里,我可以把我们认为重要的东西交给她。这样我也会了解到孩子在学习什么,以及她每一个阶段的变化和进步;可以更多关注孩子的性格,如何跟周围的一切相处。

对我自己来讲,可以来把控整个家庭的生活节奏。不需要去学校,我们的时间和计划可以更加灵活的安排,对于孩子爱好的事情可以最大化的满足。

在我居住的社区里,大部分都是爷爷奶奶辈的带孩子,我看到身边的很多父母为了生活为了工作奔波,花了很多钱把孩子送到学校,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自己却因为忙碌错过了很多孩子成长的宝贵瞬间。

孩子出生后,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我自己自我成长以及和上帝关系愈加亲近的几年。

言传身教,其实是对做妈妈老师最大的考验,孩子就好像是你的一面镜子,在他们的面前,你自己一览无余。道理大家都会讲,但是能24小时在孩子面前活出自己的信仰并不容易,但我相信这是一个很好的历炼的机会。

我想到圣经里讲到__【申33:25】……你的日子如何,你的力量也必如何。

对孩子来讲是这样,做父母的,更是这样。

知识方面,其实我能够交给孩子的很有限,但在家学习,很重要的是父母陪伴孩子,帮助他们建立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

在家学习的时间地点上也可以很灵活,我们只需要每天完成当天的计划,其它的时间就可以带着孩子出去玩,近一些的去家附近的公园、图书馆,远一些的去动物园或者博物馆等等。

对于一些孩子感兴趣的领域,我们会一起探索学习,比如画画、手工、烘焙、弹琴、骑车,最近我们在学习弹琴和制作标本,总之孩子有兴趣的,就一起学。也许不能做到很专业,但只这个学习的过程本身,已经很享受。

而因为在家教育,亲子关系也更好了,孩子们每天在无条件的爱和接纳里成长,很有安全感,虽然有时会被管教,但仍然能够很快悔改并相信父母对她们始终不变的爱!

在家教育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可以按照孩子的不同恩赐来教导他们,比如E她很喜欢艺术相关的活动,画画,手工,布艺,每天花很多时间来做手工,我花了很多时间来支持她,尽可能多的提供她需要的各种材料。

在家教育需要关注孩子在品格,习惯,能力和兴趣等多个方面的培养,帮助我们的孩子知道神对他们的期望,尽量多的了解孩子的心,以便能鼓励她们做正确的事。

一提起自己的孩子是在家上学,很多时候别人就都会问:那她的社交怎么办呢?她如何跟同龄人接触呢?只是留在家里会不会性格孤僻呢?***是不会的,因为她们可以在上学以外的时间里交到朋友,在公园里,在图书馆或者教会。

其实我最初时,对于在家教育最担心的也是孩子社交能力,但几年过去了,我看到小E是一个十分外向开朗的孩子,她完全没有这方面的障碍。我也慢慢知道,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是孩子懂得与其他人相处的基础和关键。在美国大约有200多万的孩子(早前的数据)选择在家教育,一说起在家教育,很多人都会比较担心把孩子封闭起来在家里会对孩子不好,但很多的结果表明,在家教育培养出来的孩子往往在社交、谈吐一些方面效果更加显著。他们可以在父母的引导下,与不同年龄段的人建立友谊,不仅仅只局限于同龄人,还有与年长或者年幼的。他可以接触到不同的人:小区里的邻居,外出时遇到的人,来家里做客的客人。。接触到的人多,就扩大了孩子的范围和机会。

许多孩子只会和同龄人玩到一起,却不知道如何与比自己年幼或者年长的人相处。在小的时候,孩子自然而然的会习惯跟自己同龄的孩子一起玩,但他们最需要学习的却是如何跟自己不同年龄段的人如何相处,比如比自己年龄大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会不会关爱呵护他们。在家教育的孩子有机会去接触不同的人群,这也将帮助他们对周围人更加包容和接纳,一旦这些学会了跟同龄人相处也不会是问题。他们的社交能力并不会减弱,反而是纵向的更加广度的发展。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