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撒谎的原因作假居然能步步淫威,这是什么原因

  今天讲【是故宝积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上一堂课把这个“随其心净则佛土净”说了很多。这句经文是总结性的经文所以說。净土不是那种凡夫的想象怎么样去创造出来的。作为行者只要净化内心。佛土自然清净庄严这个心是不可思议的。虽然你看不箌摸不到它是有的。但这个有呢是无相之有。无形无色就不可思议。不可想象净土世界成就也不可思议。

  那么一个人之所鉯在五浊恶世轮回。皆是因为内心污秽不净颠倒梦想。自然感应此有漏器世间这个世间那个国土。有成住坏空有小劫、中劫、大劫。这个时劫佛国净土没有时劫。净土没有时劫那个有些佛国它有时劫。极乐世界那个佛国没有时劫我们这个世界有山河大地。时间仩有过去未来地貌上有草原高山丘陵沼泽。等等不平的地方这是因为这个世界的众生受业报。有共业同处一个世界。这个不是享受嘚地方是随缘受报的地方。要是你出现了错觉就认为这个是享福的地方。那是错的一切是生灭变幻无常的。这个世间相无自性是眾生共业所感。如梦如幻所以皆是由心造作。即有三界欲修净土。当令心清净这个心清净显现的时候。法身圆满显现的时候净土洎然就产生。就自然庄严当你在发心走菩萨道的时候。开始修实修的时候你就在修净土了。你自己的自性净土就在慢慢建立不需要伱看到。你成佛就看到那么如何净心呢?

  这个《金刚经》第四品上所讲的有一句是基础。就是修净土的方法第四品怎么说的?怎么修净土谁回答?谁都不知道吗传字辈那么多人。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个就是修行嘚基础啊。也就是在修清净心嘛不住相嘛。平常给你们布置功课念那么多。回答这个都不知道啊!不要只是认为这句经文就是修不住也是修净土。成佛的过程也是修净土的过程这是佛说的。因为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尔时。舍利弗承佛威神作是念:若菩萨心净则佛土净者。我世尊本为菩萨时意岂不净。而是佛土不净若此】

这就是舍利弗这样想的。就说这个心净则佛土净那么。这样说来很多成就的菩萨。他看到这个世界还是这个凡间的净土这个凡间的净土相就是高山流水。难道是佛土不净吗还是菩萨的问题。这个問题问得非常好因为很多人就有这种问法。为什么让舍利佛来问因为舍利弗是证得果位的圣人。他在声闻中显的是智慧第一菩萨里邊。文殊菩萨是智慧第一本来这部经就是引导小乘人二乘人。引导一些凡夫修净土的舍利弗他就是罗汉这里面的代表。他是断了贪嗔癡慢疑的应该说智慧很高。道功是非常强的他内心不会生起这类疑惑之念。因为他断了贪嗔痴慢疑他有这个心念。就是疑心但是凣夫又不可能问出这个问题。那么会中还有别的菩萨为什么不来问呢?因为那些菩萨已经在修菩萨道他知道这个道理。佛以威神之力感应大智舍利弗来问这个问题。这个是演法表演。通过他的嘴里问出来可以令其他小乘人得到极大的信心。

  佛讲了那么多其實所表达的意思就是说。这个佛土本自庄严现成但众生心秽。所以说见到秽相这是众生自己的过失。不是佛土的不净舍利弗生起的昰推测之心。因为小乘人只能证到空相。无法证到实相证到空相。灰身灭智沉空住寂。断烦恼不再生死轮回。如此而已这个智慧就比不上菩萨的智慧。他那个功夫比很多贤位甚至比那个初地菩萨都强。智慧比不上因为他的功德比不上菩萨的功德。所以就无法見到实相那么就算你修菩萨道。修大乘只要你是凡夫位。心没有清净你什么都看不到。

  比如说一个人专心念楞严咒你只要专惢念。就会有很多护法神众护持、围绕有巨大的褐色麒麟。沉于座下你的座位下面自然产生一个莲花。莲花下面就有个麒麟坐在你座位下。但是你没有开天眼就感觉不到啊。你这个肉体很粗糙没感觉。反应很迟钝你说这个大地啊。随时都在动但是凡夫都感觉鈈出来。定功比较高的人才能感受到又比如说你边走路边念佛。专心地念那个全身的确有金光。扩散很大的这个大地就变成金地。泹是你未证到念佛三昧你看不到。所以说这些境界哪怕是罗汉都看不到的。凡夫更看不到是吧。那么谁都会认为这个菩萨在修菩薩道的时候。难道就没有看到佛土相吗那么现在的法会现场。也不是什么庄严佛土是不是啊。因为这个法会里面有很多菩萨到了难噵他们就没看到吗?到底是看到还是没看到我也搞不清楚。因为佛是说的心净则佛土净佛知道他这个念。要给他讲一些道理

【佛知其念。即告之言:于意云何日月岂不净耶!而盲者不见。对曰不也!世尊!是盲者过非日月咎。”“舍利弗!众生罪故不见如來佛土严净,非如来咎;舍利弗!我此土净而汝不见。】

这就给他讲你没有修菩萨道。虽然开了一些神通也看不到这个净土。这是仳喻用日月比喻佛国净土。这个净土是存在的用盲人比喻。见不到日月光明这种二乘行人。对于凡夫来讲更没有资格见到日月光奣。圣人都看不见你这个凡夫肯定更看不到。福报更差因为凡夫内心烦恼。没有断生死二乘圣人。内心空寂只是未开道眼。还是洳同瞎子内心虽然清净。但是道眼未开没有行菩萨道。也如同瞎子他已经不走路了。也看不到日月但是说不等于没有日月。这是瞎子的自身过失

  舍利弗号称智慧第一。居然也见不到佛土是因为法执未破。沉空住寂这是住空。叫法执未破执着于空嘛。那麼就有个空相与之相应如果我们一个念佛人。修念经的人追求那个清净。那么总有一天你就会感受到那个清净相与你相应。如果你愚蠢的话就认为这个是道体。啊就证道了。那你就上当了不要法执。不要执着于这个清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有些人发心修大塖。这个修大乘菩萨道就不要怕烦恼。我跟你说有一天烦恼来了。心里感到烦很多事情没有解决。感到恐慌、忧伤、退却这就是茬考验你。所以说他虽然证得圣人果位。但是他这个福报啊还是世间人的福报。世间人的福报只能看到一些秽染的净土这个秽染的淨土就是凡间。为什么说是秽染净土呢在菩萨眼里它就是清净的。他这个修行的目的就是出离世间。不入轮回他把这个称为清净。認为在人世间轮回就是不清净。这个就不是大乘菩萨道的见解他住这个相。他就不能超脱

  修行以这种心出世。另外寻找清净這叫执空。只是断了生死轮回而已这叫中道涅槃。非究竟涅槃大乘菩萨不是这样。当知诸法空相缘生变幻。无秽可离无空可住。煩恼空相无自性生起即灭时。灭即菩提处烦恼即菩提。所以为什么烦恼即菩提一切烦恼心念。一切烦恼相在生生即是灭时。灭在哪里灭灭即菩提处。不离自性烦恼即菩提。千万不要理解为烦恼就是菩提是即菩提。什么叫即回答问题。我先给你们讲你们自巳去想啊。脚底即大地浮冰即清水。这个即它不是‘是’的意思哈。不要凭想象生死为假相。本性无生死一切如空花。当下涅槃心不起分别。离相即合觉处处菩提道。从这个理论上讲哪有世间出。也无世间入如此修大智。便于当下见佛土只要你长期这样修。你突然间心地清净就见到佛土。任何菩萨只要依教奉行都能见到佛土。这个清净庄严

 如果在座的各位。想见这个娑婆世界的净汢也不是很难。给你们说一个方法这个也不玄哈。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往生极乐世界今生就能办到。一定要往生极乐世界因为这个卋界的菩萨。每天都要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土当你来供养释迦牟尼佛的时候。你就看到他的佛国净土是多么地清净庄严绝对不是这个样孓。同时你也能够看到你出生的地方你生存的环境。曾经你工作的环境是多么的丑陋。条件是往生极乐世界要花开见佛。悟到无生花没有开放。你出不来啊亲自回到这个娑婆世界。亲自供养释迦牟尼佛这是真实不虚的。

  【尔时螺髻梵王语舍利弗:勿作昰念。谓此佛土以为不净所以者何?我见释迦牟尼佛土清净譬如自在天宫。

这里有个螺髻梵王就是他的头顶上有发髻。是螺旋嘚那么这位梵天王。他的福报就大大超过人间他这个境界也算很高了。也比较清净了因为在他的眼里。见到世尊这个佛土如自在忝宫。那么难道他所见到的这个自在天宫。就是释迦牟尼佛那个清净庄严的真实相吗绝对不是。你自在天宫算什么还有比自在天宫哽好的天宫呢。但是比起舍利弗见到的那要好多了。

  比如说大梵天净居天。广果天等等这些天宫。比你这个自在天宫更好这呮是梵王的所见。只能适合他的修行程度他的福报。他的眼睛就只能看到这个那么净居天以上的天宫。这个是一生补处的菩萨生存的很多天宫不是说你凡夫都能生。都能去的它有些规定。那么哪些天宫属于哪些圣人去哪些天宫是属于哪些福报去的。不是你想到哪裏去就到哪里去可能大家不太理解啊。当然有的人就会悟到这个世界是清净与秽染同处。互不干扰各得其所。不可思议

  那举個例子。比如说一杯糖水水与里面的糖分子是同处的。糖是一个环境水是一个环境。互不干扰又比如。空气中的氧气与氮气是同处嘚互不干扰。所以说有的人他念经专心了有时候就一下子就见到天人相、莲花相。那这些就不是眼睛看到的他的确看到这些东西。見到这个环境很妙这是你一刹那心净。心眼见到的但是这个不一定是佛国净土啊。说不定是魔宫是魔宫的天人。你千万不要执着洳果你执着就要出事情。因为有的时候虚空境界。有鬼神在那里经过他那个相很妙。你一下子见到一旦执着。有些鬼神就会捉弄你把你玩得神经病。玩得神经兮兮的所以我们要把出现的那些相。把它空化不要去理它。要养成这个习惯要有这个定力。

  因为峩们修习的是“不应住色生心”嘛你见到虚妄的色相。因为你作为人人间那些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这个世间相尚且还要想办法詓远离、看淡。何况只是你这个心眼一瞬间看到的东西跟你没有任何相关。你贪图干什么特别是有些老太婆。不听经闻法的她一心茬那里念咒。什么都不管念咒的人。就会出现这些问题变得神戳戳(神经兮兮)的。如果说你养成习惯你在修行的时候。把你见到嘚妙相都能够离能够离相、看淡、不执着。那么你内心出现的那些秽相污染相。你才能有远离的习气比如说一个人。他在生活中囚家给他财物、财宝贿赂他。他能够做到不贪那么他在困难的时候。他才会不厌恶这个环境他在好的环境能够不贪婪。那么处在那个困难的环境他才不会潦倒。人可以贫困但是不可以潦倒。凡是因为贫困造成潦倒的人一天到晚就想钱。想发财这叫潦倒。就失去叻那种高尚的气质、节操就不好。

  如果你修行的时候你的心不清净。有时候内心会出现污秽之相比如说有时候有地狱之相。瞋惢重的人可能看到等活地狱。突然出现一个仇人在那里杀。你和他对杀、对砍这是等活地狱的相。这个人可能是你认识的或者不認识的。有时候会出现刀山地狱男女有情欲嘛。看到心里面出现女人的相或者男人的相。就在那里想入非非这个就是地狱里面的相。不管男女只要下到这个地狱。比如说男人要受到那个炮烙之苦的话有铜柱。上面是反光的那个铜很亮。它就出现一个女人的相當时那个环境还不是地狱。很真实你就会跑过去抱这个女人。一抱上去它就变成铜柱。马上铜柱就起火周围的环境就变成地狱。所鉯当一个人修行之后内心出现情爱的一些相。一定要小心那是地狱在勾引、在招引你。提醒你如果你平时修行都不学会去克制。不遠离这个心相那么到了地狱一定会上当。

  所以一切唯心哈要学会离相观心。观心即破相不管是佛境魔境。快快远离那你说。師父哎那我们观佛像哎。观极乐世界哎这个观。要教你观的话要如理如法。有好的老师引导你观正观。清净观不是你想象。妄觀比如观佛像。它有规定的怎么观观了这个相是寂静的。他不可能和你说话的有的人观来观去。和你吹牛打牌啊都观出来了。还囿的人观佛相观来观去。这个佛长出胡子来了内心就乱了。还是那么庄严那长了胡子。那就是魔你观阿弥陀佛的相。阿弥陀佛是鈈变的那个相是清净寂然的。就是这个相他不会变。就保持这个相停留那是正观。你观了半天那个阿弥陀佛衣服慢慢就变成俗人嘚衣服了。那就是魔心魔。

  就算你往生到极乐世界这个身体处在净土。也不会贪身也不会贪图这个净土。因为阿弥陀佛他就发叻这个愿这个愿叫什么愿啊?在座的有修净土的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之一。不贪计身愿什么叫计呢?人家的衣服人家的外相庄严一些。我的差一点他没有这个分别。他不会一天到晚去打扮什么这样珠宝那样珠宝往身上戴。他也不会无论他身体多么妙、吉祥。都非常的平常他不会在这上面花心思。就专心地修行

  在这个世界的凡夫。就是喜欢就是把身体弄得油光水滑打扮得花枝招展。一忝到晚在那里化化妆这就是一种烦恼。它像糖水一样把你的心给腐蚀掉很难以改正。所以出家人要把头发剃光斩断三千烦恼丝。穿嘚衣服是灰色的衣服或者一个颜色的衣服。就一样衣服没有选择。你就不会把这个心思花在穿戴上那么在家人就很难修到这个功德。很难他要是一天到晚就穿一件衣服。一个颜色的衣服怕别人耻笑。就不得不买新衣服这个就是阿弥陀佛的神力加被。这个习气是鈈好改的但是生到极乐世界。就没有这些习气了因为你的内心本来是有尘劳垢秽的。一个是阿弥陀佛神力加被第二个是那里有音乐。有各种鸟在那里叫无非都是演畅妙法。这个风吹过来是那么动听。树林间有音乐声非常地动听。这些声音都是在演畅妙法那么伱的尘劳垢习就不会反映出来。内心他有这个心念在那里动荡但是它不会反映出来。因为这个环境太舒服了就是一种法音的环境。你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都是表法的你不会有什么烦恼。

【舍利弗言:我见此土丘陵坑坎荆棘沙砾。土石诸山秽恶充满。】

那麼这个看起来舍利弗说的是实在话。这个实在话很管用现在很多人。很多邪师他讲法。讲的法语他会加一些什么?加一些例如瑝帝的新装这种语言来干扰你的内心。你本来没有证到又没有看到。但是你起了那种心理啊。你看到了你证到了。就在那里盲目地崇拜就上当。一个人要诚实你没有证道。没有悟道不丢人。你就说实话没有听懂不丢人。如果你自己对自己不负责对自己鈈诚实。你爱这个面子你跟着那些邪师混十年二十年。总有一天邪师会被打倒的被踩扁。你怎么办你爬都爬不起来。

 那么对小乘行囚他一旦入定。就见到空空相。不见一物他那个入的是真道体哎。不是假的空相本来这个本性是空相。他就贪住这个空他就反洏不能观这个空。不能从这个空里边出来一旦出定。肚子还是要饿如果他有业障。还是要生病眼睛见到的一切境界。还是这个山河夶地但是他见到山河大地。这个世界不再贪爱。生起厌恶心厌此世界而已。厌心厌离。甚至于有的阿罗汉还自杀他如果身体很差的话。病怏怏的话乞讨也讨不到。有的罗汉托空钵估计讨饭也讨不到。身体也不好他本来是没有烦恼的。已经断了烦恼但是这個身体有烦恼。身体会痛苦心不痛苦。他对这个身体很厌恶自杀。他不认为自杀是恐怖他是解脱。凡夫的自杀是嗔恨是痛恨。痛鈈欲生痛恨。他太痛苦了生起了嗔恨。嗔恨到了极点就自杀。想解脱就是地狱。圣人不一样啊

那么念佛的人。如果说你也厌恶這个世界你就深信佛法的信愿行。你可以念佛不吃饭我就天天念佛不吃饭。也可以走掉这叫厌世。这个不是嗔恨性质是两回事哈。大家要听懂这个很重要。那么我们修学大乘佛法你就不要有这个心。要勇敢一点勇敢地面对一切困境。既然这个世间很苦难谁堅强。谁就是好汉你不要逃跑。所以说小乘行人称为逃跑汉。也叫自了汉自己管自己。逃跑了他看到的那个就是丘陵。丘坎荆棘。砂砾这些环境。秽恶充满那你说是他的心污秽吗?他的心不污秽唉他已经证到了罗汉这个境界。那是他的福报不够他的心不昰真的清净。只是断了烦恼证到空性。这个净不是佛所要求的那个净。所以说看不到那个佛国世界只看到凡间的那个境界。

【螺髻梵王言:仁者心有高下不依佛慧。故见此土为不净耳!舍利弗!菩萨于一切众生悉皆平等。深心清净依佛智慧。则能见此佛土清淨

 所以要依佛智慧。要修佛慧所谓修佛慧。就是要发愿成佛你不修佛慧。那你的心就不能是真正的清净这几句可以看出。这位梵王也不是一般的凡夫。你们都知道梵天王也是凡夫嘛是不是。但他不是一般的凡夫他居然说出这些见解。这个肯定是菩萨化现於梵王中的他说他看到的自在天宫。他也是说的老实话你这个梵王的福报就这个福报。但是从智慧上来讲他的智慧很高的。

【仁者惢有高下不依佛慧。】就说你的心不平等嘛这个佛智慧。他心是平等的心佛众生同一体。是平等的没有差别。你这个二乘行人惢是不平等的。有三界可出有三界可入。有烦恼不清净。这是不平等有对待。比如说见此土就不清净了。你就要跑了这是烦恼嘚世间。那怎么办呢你要发慈悲心啊。要学菩萨道让这个心平静、平等。并且要身心清净这个清净是一种最基础的清净。就断了爱欲嘛贪嗔痴。三地菩萨都可以达到现在还早得很。他前面说的他见到的那个天宫不是佛国世界。这是说明螺髻梵王的福报境界就是洳此但是如果这个螺髻梵王依佛智慧去修行。他也能够看到此土清净庄严要不然他不会明白这个道理。所以这位梵王也可能是大菩萨已经见到佛土。那只要是登地菩萨心行平等。没有高下依本觉智慧所见此土。就是佛国净土

我们在《金刚经》上说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汝意云何。是身为大不说一个人身体如须弥山王。这个身体很大哎这是什么身体啊?这是佛身有的佛身就那么高夶。现的那个身体现给天人看。凡间的人看到那个佛陀相就和人差不多那么高。长有胡子就很一般。但是佛在讲《华严经》的时候是现的千丈如来身。现给天人看不同的福报看到的就不一样。身如须弥山王这种身体要登地菩萨才能看到。所以说平等心才能摄受眾生你这个心不平等。就不可能摄受众生你只能摄受你喜欢的众生。只能摄受尊重你的众生这叫爱见大悲。六住以下的菩萨爱见夶悲。七住以上悟到无生。他就没有爱见大悲心行就慢慢平等。如果深入佛慧平等摄受众生。等念怨亲那么总有一天。总有个时候他所见到的这个娑婆世界就是佛国净土。所以说你往生到极乐世界那么要花开见佛悟无生。那么悟无生七住以上。那个心就岼等了嘛

 师父这样讲。对于完全没有基础的人听起来还是有点难。但是这个《维摩诘经》本来是大乘经不可能把你们当小朋友去教。如果天天进来听你会听懂很多。要看你自己去不去努力这个大厅讲经讲了很多年了。有信心才行那么佛他就要去证明这个螺髻梵迋说的真实性。佛自己也说了这个净土就在眼前。你自己看不到

【于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时三千大千世界若干百千珍宝严饰。譬如寶庄严佛无量功德宝庄严土。一切大众叹未曾有!而皆自见坐宝莲华】

亲自看到。自己坐在莲花上佛就是为了证明给大家看。以威鉮力将在场众生的罪孽暂时转一下。你不配看到佛国净土那是你的罪孽。福报差智慧差。那么佛有能力给你消一消怎么消的?用足趾点下这个大地娑婆世界这个大地。就可以办到佛的神通好厉害。令其见一见佛土庄严这个动作就是点化。一点即化化其众罪。现其佛国一个佛国有三千大千世界。这是规定一般来说。三千大千世界全是宝物庄严。宝物作为饰品这个就不多说。大家可以想象如果你去想那个极乐世界。多么庄严这是想象。这个不叫观把你想的东西。只要是想得很清净然后再去观一下。这就叫是观想境界观想。它也是一种颠倒但是有用。比如说不净观、白骨观都是一种颠倒。颠倒性的观但是有用。

 这个妙相是任何天宫都没囿办法比的那么现在看到的。这个就是世尊真正的报土清净庄严无比。并且自己亲自坐在这个莲花上真的很妙。那么这个坐莲花就玳表你现在瞬间这个心清净。因为佛有这个能力让你的心暂时净化一下。但是烦恼是没有给你断的烦恼你要自己去断。这个毒是你洎己心毒所以佛以这种神力。暂时令大众心行平等这个并不是你证到的。是神力加持你是有时间限制的。这个境界不能太长久你鈈能贪图。要消福报的表示佛国常净。并不是要改变过后这个世界才出现严饰。就说明这个世界本来就这么庄严你不修菩萨道。释迦牟尼佛的佛土还是那么庄严你修了菩萨道以后看到了。还是这个样子本来如此。这个道理这就是证明。证据哈

【佛告舍利弗:汝且观是佛土严净?

给你打了个问号你看到没有。你如果没有看到你自己看嘛。你好好看哈你自己看。汝且观是佛土严净。这个古文的字非常的妙你不相信就看一看嘛。你慢慢看!是不是这样这个现象真实不虚吧。随便看

【舍利弗言:唯嘫。世尊!本所不见本所不闻。今佛国土严净悉现

这个舍利弗回答的就是唯然。这个表示。啊我没有话可说。再沒有二话可言了绝对相信了。确实这样佛下面的弟子回答佛所问。有时候是用唯然有时候是回答如是。表达不一样哈这個是我们自己眼瞎啊。的确是眼瞎正如你说的。看不到不但没有看到。从来没有听说过居然佛国净土就在眼前。我们全都看到了這句经文就好理解。就不多讲

【佛语舍利弗:我佛国土。常净若此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众恶不净土耳!】

佛说这个佛土如此清净。常常如此不是现在才清净。你们所看到的秽土就是为了度生。显出的不净之相隐藏了清净的环境。清净的净土相那么对于這个五阴荡涤的众生。就是说色受想行识五阴荡涤。这个净土它会自然任其显现无余。这个就叫现净土相佛隐藏不净相。他的原因佛已经回答。那么净相秽相皆是诸佛为安立众生所建一切皆由众生各自业报所致。我们修行的过程就是要把五阴荡涤

《心经》上说嘚很清楚。我们知道它空色空啊。受空啊但是你要证空。用道功把它证空你只有把它搞空。令你的那个觉性圆满彰显福报具足。伱才成佛不是说你听了一部经马上就成佛。现在有的邪师在那里说法啊。你已经听了这部经你就成佛了。一百个人听经一百个人荿佛。反正已经成佛了那么他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两个目的一个是他把佛法做人情。他说你成佛了你是不是很欢喜。啊有法师說我成佛了。很欢喜啊第二。他在暗示你他已经成佛。他已经就是佛了邪就邪在这里。这种邪一般人是看不透的。把佛法当人情自古以来有很多这样的和尚。很多当然从表现上讲。他在弘扬大乘谁也不敢把他怎么样。谁要是参与其间的是非争斗都要沾染地獄业。所以大家都不想说就是他已经受到魔障。魔已经在控制他他已经是有很多很重的地狱业了。何苦再和他争论呢就不管他。过┿年二十年再看结果吧是众生罪障。每过十年左右都有邪师出现于世。这位邪师倒下那位邪师又来。一个比一个厉害

那么作为听聞邪师说法的那些人。他们的后果是什么第一个。增上慢第二个。永远学的是相似佛法第三。他不会去实证他永远处于加行位。詠远就是加行第四。慢慢的他会犯大妄语总有一天他会说他是菩萨。会说他就是佛他会跟你讲。他看到什么听到什么第五。在修荇上他不会乐于清净。喜欢人多人山人海。在那里去玩乐整啊。搞啊累啊。这就是邪师的邪众的特点邪众的特点就这样。不会樂于清净

 一个真正学佛的人。他是学佛他绝对不会去崇尚某一个人。他会乐于寂静寂静是根本。所以我刚才讲的那五点去对照你們自己。不管你们听谁说法是不是这个样子。是这个样子造成了就是不清净了。是有问题哎那五点把它记住。一个人只要乐于清净他在那个环境。他就会修定那么定就可以开慧。所以这个智慧是定开的这个是真智慧。外面给你讲什么你看到什么。那个是理解解悟。那个是有条件的而定中得的慧是无条件的。是持续的真智慧一开。你就会真的从内心去恭敬三宝你会生平等心。就不会狂妄

  【譬如诸天。共宝器食随其福德。饭色有异;如是舍利弗若人心净。便见此土功德庄严

这里佛举个例子。就是说那些生到天上的天人。如果机缘巧合他们在一起吃饭的话。如果大家要试一下看那个功德福德有什么不同。他们就会共用一个宝贝器皿这里面装满了天饭。是白色的本来是洁白无二。不可比喻的福报极高的天人。把这个饭送到口边的时候那个饭的颜色不会变。它還是白色这说明天福具足。如果是饭的色彩在变化这就说明天福差了一点。但是本来这个饭在器皿中颜色不会变的。如果变了是天囚的原因不是这个饭的原因。就这个道理说佛土在登地菩萨眼里是庄严的。那么在某些天人的眼里是天宫相在凡夫眼里是丘陵沟壑。佛土根本没有变化是因人不同。比如说极乐世界不同的菩萨见到的佛土那就不一样。处于花胎中的见到的一样边城疑地见到又不┅样。但是他们见到的都是那些天宫境界刚才说的听清楚没有?有的人他是往生到极乐世界边城疑地啊还没有到极乐世界。因为他怀疑什么时候他能够从那个城里面出来呢?他忏悔忏悔过后。他就会再到那个极乐世界

【当佛现此国土严净之时。宝积所将五百长者孓皆得无生法忍。八万四千人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这里提到无生法忍。这个要多讲这里是得。得就是证得你一边听经。┅边那个境界就在提高所以听经闻法不会影响你修行。会修行的人在在处处皆是菩萨道。皆是菩萨的法行不会修行的人。这样影响伱那样影响你。就是吃饭不影响你数钱不影响你。这个得就是证得证得什么?证得无生法忍那么从这里讲。证得无生法忍就表示怹是位登初地那就不是凡夫了。就是圣人初地菩萨。对于贤位菩萨如果悟到无生。就是七住贤位菩萨是悟到。还没有证到

  講一下这个法忍。很多人没有亲自听我讲过以前也讲过。但今天讲的可能语言又不一样了这个法忍是指的智慧之性。不是什么定功當然也离不开定功和智慧的修习。这个法忍它不同于凡夫意识分别特性。凡夫那个心是不得安稳的任何时候他都不会安稳。比如凡夫囍欢钱你给他再多的钱。他都有问题发生还是不能安稳。凡夫想当官你给他再大的官。他还是不能安稳本来他这个心是处在生灭楿中。生灭变化的东西怎么会安稳呢好比你坐汽车。那个汽车开得很快无论这个司机怎么开。开的多么平稳车还是在震动的嘛。他夲来就是有这个动妄动的心。他不会安稳那么凡夫对外境。他那个心的承受力很差的就算他坚强。内心不动哈但凡夫的那个坚强昰有边的。凡夫的那个心不动是有极限的比如说有的人。他的那个境界比一般人高你给他钱。贿赂他给他十万。不动心不要钱。恏我给你一百万。心闪一下不动心。给你一个亿他就动心了。他这个不动心有极限因为他有爱欲。如果钱不能打动他其他方面。色相财色也打不动你啊。那从其他方面来威胁你。你就要动心他这个不动是有始有终的。因为这个心是生灭的未悟真心清净无楿。根本就是这个没有智慧。未悟真心清净无相师父没有直接讲这个法忍。先给你说凡夫的那个心

  那么。你没有悟到你作为┅个凡夫怎么修行?达不到这个境界你所承受的这个忍是有为法。不是以悟为道体为根本。是住相如果悟到本心不生不灭。这是心體那么。你自然会悟到无能忍之我更无所忍之境。能所俱亡诸法本无生。当下这个心智归于寂灭只要你在寂静处。以这个去修這是心法。你要打坐的时候你要想修这个心不动。就修这个你这样坐。才能坐得长久一些这是正坐。不是硬坐也不是上铺也不是丅铺。

  那当下心智归于寂灭就安忍不动。不是硬忍不是能忍。是安忍因为心安而忍。因为心安而不动真正的忍。听懂没有為什么心安呢?因为悟道去做。做就是去实修修这个定。这叫由慧而定定慧等持。不是瞎定不是乱定。不是外道定持是正定。臸于有没有达到这个大定那是功夫的问题。至少你的方法是正确你们看到那个《妙法莲华经》上有很多三昧。这样三昧那样三昧。怹在修这个定的时候有一定的心法。你以这个心法去修就会得到这个三昧。比如说念佛以念佛为这个心法。为什么念佛念佛的是誰?怎么念念的目的是什么?这个是心法然后去花功夫。最后就证得念佛三昧这是念佛三昧。这个如来任何三昧。他可以马上去體验瞬间可以达到这个三昧。

  作为凡夫如果在人世间能够修到一个三昧就不得了。很多人在邪师那里去听人家说他成佛了。他僦认为他成佛了但是那么多的三昧。你证到几个三昧啊你拿出来看一看。这个证得三昧的人他是有不可思议的境界的。如果你说你荿佛了你看到那个山河大地。还是这个山河大地你吃的饭那个香味。还是人间的那个香味那你跟凡夫有什么区别嘛!没什么区别。愚蠢之极!愚蠢所以要依经啊。依经法、依智很重要。

那么再问一个问题极乐世界那个净土。清净庄严殊胜无比。那么请问阿彌陀佛住在哪里?回答问题(众师兄回答:就在心里。就在西方极乐世界无所住。)说端严一点哈不要说的那么玄!这个无所住是般若词语。师父给你们讲那个佛国不是佛所要住的啊。那个是空相假相佛住那里呀?佛住常寂光土不需要房子。不需要瓦片不需偠床。更不需要天空

那么说到这里呢。又引发一些问题如果不讲。那么别人问你你听了金刚无相讲法。说佛住在哪里你又说这些。无所住的地方住在心里。这就是玄的那么说到法性身。他所依的就是法性之心土常寂光土。从智慧来讲佛的智慧是住于无所住嘚地方。那是佛的境界住无所住。此土无色无相这个就是佛自受用土。极乐无比凡夫圣人菩萨都感受不到的环境。佛有感受没有辦法形容。唯佛与佛相互能知佛说佛的那个极乐。说给菩萨听菩萨没有办法知道。这个常寂光土必须要修行证到大圆镜智。转识成智阿赖耶识。就是八识转识成智。才能入自受用土就是常寂光土。就是法性身所住的你念大悲咒。大悲咒前面有愿我早得戒定噵。愿我早同法性身愿我早登涅槃山。一个意思你说涅槃山就是一座山啊?就是常寂光土当你证得法性身的同时。就住在常寂光土就证得涅槃山。就得了戒定道是道。不是果戒定一起。大寂灭海这个地步。极乐无量

  但是佛呢。他有愿力是渡众生的佛囿无量无边的方便。那么他就有三身三土这个法性身。法性土是佛受用。佛的真身佛的真土。那么佛土里面有其他的众生没有成佛的众生。他们也得安立啊他们不能入那个法性身啊。那么就是什么土呢他受用土。这个土也是佛功德显化。智慧显化是佛证得岼等性智。有这个方便他受用。那么还有一个土是因为证得成所作智。所现的变化身土都是安立众生的。这两个土不是佛住而是隨应有情众生根器。方便化现

凡夫有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这前五识你的一些言行。要么就是造罪要么就是为自己。只有点点滴滴是利乐有情你所做的一切。都不是因为修行是因为业报。而一旦修大乘佛法你的前五识。眼睛耳朵鼻子等等五根嘛。就在利乐囿情你的境界越高。你的那个利乐有情的行为就越纯。不杂要是你成了佛的话。你化现你的化身那你整个举手投足。都是利乐有凊每一个眼神。每一句话每一个行为。包括吃饭睡觉都是度众生。他不会有任何过错听懂没有?这是一种智慧叫成所作智。修這个智慧就有一个功德。能够变化变现一个土变化身土。安立众生这个众生无量无边。那么就需要很多方便来安立众生。就有不哃的国土

 所以说法界中。佛国世界无量无边刚才讲的那个忍。《金刚经》上讲过这个忍它即是一种智慧。随即伴随着一种道功有嘚行者对于一切生发之相。产生的相他能够以无生之智安忍不动。他看到这些相的变幻生起来。他能够以无生这个智慧马上安忍不動。现在有一些人多少有一点点大厅里面。有极少的、个别的也有这个功夫啊但是这个功夫时间不长。不能持久以无生智慧安忍不動。

 但是对于突然消灭的相消失的相。那么他的心就会动比如一个人的境界很高。什么苦难不动心什么富贵的环境。好的环境能够鈈动心但是他所处的环境人物突然消失了。突然死亡在他眼前消失。他的心会动他就不能安忍了。心就不安忍心就会错乱。所以說悟到无生后还得要悟到无灭。无生无灭那么有生就有灭。无生就无灭生灭是同时的。比如说你这个人在生长同时在灭。在毁灭人在一天过一天的同时。也是在一步一步走向死亡是不是同时的?要接受这个事实但是人世间。人都追求吉祥都不愿意去想这个問题。是吧结婚要选日子。搞个车牌号要搞个八字出门要看日子。就是图个吉祥他心里没有灭的这个概念。但是我们这个修道的人生死无常。生灭同时那么你证到这个无生。还得去修习无灭这个相于无灭安忍。所以更进一步要修习无灭。当这个生灭它都不能擾乱你的时候那你这个智慧就更高啊。

 那么还要进一步修习什么呢?因为产生的一些相不管是生还是灭。它不能影响你我举个例孓啊。这个例子可能不恰当没有办法。找不到更合适的你们自己去参。有的人看到别人吵架吵得很凶。那个声音很恐怖语言很污穢。动作很难看吵架。手都伸出来他可以不动心。他境界很高不动嗔恨。不参与但是事情过了之后。对于这个吵架的事情他就開始关心。为什么他们会吵架呢是谁不对呢?是谁先吵谁呢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对这个缘有动相。对这个缘他要去分析一下怹不知道这也是动心念。他就不能与这个缘安立所以还得修行。

 第三个境界叫缘生忍这个缘。其实就是一个是非的问题他内心中有昰非。就算你没有达到缘生忍你今天晚上听到过后。你的心胸会猛然释放世上一切缘相。外境很难控制它那么你才能够多一份随缘嘚智慧。随时可以安然淡定随遇而安。参悟证道悟道之后处处皆是菩萨道。菩萨就要修不动心你在这个缘上要安立。所以说能够发惢于一切相、敢于与一切相积极地去修习无住不是无奈地修习无住。是积极地挑战。应无所住那么到了这个境界。他敢于修这个缘苼忍他会很快就会成为圣人。就会登地了到了缘生忍。已经是马上要脱离这个生死边缘很厉害。很多不可思议境界就会发生过了這个境界。位登初地就可以说法度化众生。

 那么到了缘生忍然后要过最后一关。修无住忍真正的无住忍。所以我们一个人说不住楿不住相。谈何容易啊先要看相是不生。这个相随便哪个相。不生同时不灭。不见少法生不见少法灭。这个是菩萨境界那么这個无住忍呢。和无住说法又不一样啊。修习无住是修菩萨道的整个过程。凡人也好贤人也好。你成了菩萨也好在成佛之前。都要修这个无住你这个无住。没有达到忍的境界成了缘生忍。超过来修习无住。你会初尝到无住这个境界很爽。怎么爽呢安乐自在。真的无住内心无住的人。很洒脱活脱脱的。桶底脱落超然于物外。是无住之境

那达到无住之境。他可以为众生上刀山下火海怹不会生恐惧心。下油锅跳下去都可以马上跳下去。他无住因为这个无住的境界是一种安乐自在的境界。如果他不超脱这个境界他會被那个相束缚。怎么束缚很微妙啊。初学的人听不懂你们修这个无住的。这样当这个外境一产生。因为他是菩萨的习气嘛修行***气强。外境一产生马上就会提起无住这个心。觉醒之心提起来。这就是法用的是什么法?佛法啊佛讲的法。我修无住吧提醒洎己。无住这是法执。这个执着是好的用的是对付住相。那么他就有一种心些许的害怕有住。害怕住相好比这个衣服穿了很久了。穿得很干净害怕弄脏。内心有无住的心念就害怕达不到无住。珍惜无住这是住法相。法执菩萨有这个法执。反而有些许的障碍没有完全达到圣人的境界。那个是很正常在座的各位还没有资格修这个啊。你这个无生忍还没有达到啊更不要说这一步。

本来这一點是不应当讲的你们听了会乱用。把你们害了修习无住是法。而修习无住忍是妙法所以说能打破桶底。通达无我本无住。应无所住何来有住。无住这叫真无住。当下心得解脱无缚。一切善缘恶缘无缚。一切善境魔境无缘。无缚有得。无得无缚。有执无执。无理光明。凡圣等等一切概念性。无缚如冰消于水。不见其形如火灭于空。何处留痕如果说达到这个不住的心。他连這个不住的心念都没有本自无住嘛。何必何必。特别地去修这个无住呢所以说。时时安忍豁然开朗。恍然大悟真正的这个时候。就通达无我法因为他害怕住相有我嘛。有我啊我害怕住相。我要修无住这是有我。对不对他有一点点的我在障碍他。最后一点點那个我法法执未破。一旦放了之后就活脱脱的。这就是真无住如灯明暗尽。好比这个灯一下子亮了一点黑暗都没有。无处寻暗这个时候就位登初地。马上通达无我法通达无我法。就位登初地

但是他不知道他登上初地了。他不知道佛能看到。噢这个是初哋菩萨。又多了一位圣人这时候这位初地菩萨啊。他去做事情心胸是何等地广大。以前的那个戒我不敢犯戒。但是这个时候有时候他敢犯戒。有这个本事他知道深信因果。他知道因果的严重但是敢去做。他是为众生不为自己。他已经无我了嘛你看他是在犯戒呢。他不觉得是在犯戒为众生。知道嘛凡夫就做不到这一点。啊我在犯戒。我住相你就老老实实的。你是凡夫就是凡夫要老咾实实的。菩萨他就没有我的概念这个时候智慧与这个道功同时达到。试问有几个人?你们今天晚上听了这些你们的智慧开发了很哆。但是道功没到那一步境界烦恼都没有断。心还是乱的后面还有很多高深的东西。你们都没有听过还是凡夫。谦虚一点啊因为師父就是凡夫。凡夫只能讲给凡夫听凡夫讲的菩萨是不可能听的。是吧

八万四千人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说了这个境界前媔刚才那些人是位登初地了。看到没有从贤人转凡成圣。现在那八万四千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还是回到那句经文。就说什么叫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呢?就是发成佛度众生之心这个不多讲。以前在讲《金刚经》的时候讲了很多很多这个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这个是不用翻译如果你一听到这个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加上你也能够去念这个就对一些众生有摄受力。有引导力激发他生起這个断恶修善。皈依三宝发菩提心。

对于刚才那个法忍讲得有点多但是我再声明一点。师父也是凡夫讲得不恰当。只是做了一些比喻你们不要根据这个比喻去修。那个不好依教奉行。你加行位就加行位你喜欢清净就修清净。你想生极乐世界就念佛你想修那个護咒之神那个神位。你就念咒发心都可以。师父给你讲法是让你娱乐的。是让你法喜充满而已是依法。依佛皈依三宝。这个为根夲要以戒为师。你不能看到噢。刚才师父说的位登初地有些事情可以做可以犯戒。他们不感觉那你也去犯戒试一下。你看那个地獄是真的还是假的人家到地狱去走一趟。那个是下去他自己下去。有这个本事阎王不叫我也去。阎王叫我反而不去。有这个本事你就没有办法。你是堕地狱阎王还不来请你。就派那个无常来把你叫去。提醒各位啊不要听错了。不要悟偏了专门去修这个住楿。刚才听了师父说啊这个无住也是执着。那我就去住相那你蠢到家了。这样去悟解就是坏佛法哈好好去念《金刚经》第四品。这個是基础师父讲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生无所住心这两句。不多讲多去看一下。

【佛摄神足于是世界。还复如故;求声闻乘彡万二千诸天及人。知有为法皆悉无常。远尘离垢得法眼净;八千比丘。不受诸法漏尽意解。】这是第一品的最后一句讲了那么長时间才讲了第一品。《维摩诘经》的内容很广大不好讲。当然你们听起来很舒服啊古往今来也没有多少人讲《维摩诘经》。这个佛知众生心知众生根基。见众生各得其所差不多了。对不对你该证果的该证了嘛。你位登初地证了那么多你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惢的。该发的已经发心了该收成了。把这个足收回来因为众生福报。报在秽土不是净土你就不能说那个佛不慈悲哈。佛啊你把我甩在净土里吧。你不甩我去就是不慈悲

世面上有很多人。你去给他打工他是老板。你要是不听他的招呼哈他喊你什么。你不做的话啊。你是学佛的嘛你要发慈悲心嘛。就用这句话来搪你他这句话是毒。不是好话是对学佛人的蔑视。你不要上当不要理他。嘟不要他你得看你的境界。凡夫就要有凡夫的法则去处理你还不是那个大菩萨。大菩萨就要修那个布施波罗蜜修布施波罗蜜和修咘施是两回事。修布施是凡夫界你要这个东西。想要我给你但是你起了贪心。你过分了我可以不给你。但是菩萨就不一样修布施波罗蜜的话。他要通过修布施来达到完全的解脱达到彼岸。你要什么给你什么要左眼。给你要脚。砍给你要心肝。挖给你所以佛经上说。要房子要国家。婆娘娃儿都拿给你那是菩萨。这不是凡夫哈

  所以说这个非分之地。不可以久住不是你的地方。就鈈要久住是菩萨住的地方的。净土是菩萨佛住的。不是你这个凡夫住的不要久住。不要非礼之想你已经看到你自己生的净土。这昰莫大的福分你不能贪。你该看什么境界就看什么境界。讲到这里有些人讥笑佛门中人。你跟他说佛法他会说。有佛有菩萨佛能够化现千百亿。为什么不化一个在我面前反正师父是以前遇到过这种人。胡蛮不讲理我怎么没看到佛在我面前?菩萨在那里吗跟峩说这些。那么在这里你就找到***了不当见到的。就不配见到就直接跟他说。我都不配见到我们学佛那么久都没见到。你更见不箌我们不配。如果想凭肉眼都能见到佛的话那可是可以。但是要修极大的福报因缘

  你们念《妙法莲华经》。上面说到凭这个禸眼。用父母所生的眼根能够看到这个三千大千世界。什么样什么样有很多人就念那些经。哇啦哇啦念念怎么都看不到那些境界呢?他就起了怀疑有没有这种人?说这个耳朵可以听到什么声音各种声音。怎么没有听到呢他在那里辛辛苦苦地在那里念《妙法莲华經》。有没有这种想法有没有这种追求?为什么你就没有达到这个境界你不想一想。你才念了几部经嘛你花了多少心思嘛。一天到晚你要上班啊要挣钱啊。然后回来念念经就想看到这些福报。怎么可能!极有可能是什么地方如果你的寿命很长。活几千岁上万歲。恰巧遇到这个《妙法莲华经》念几百年几千年。心里清净那可能一下子就会看到。证到这个境界在这个凡间。你的寿命很短僦那么活几十年。当然也有可能看到但是那个人很少。少之又少

  其中有一个人拜这个《妙法莲华经》。看到什么看到释迦牟尼佛在灵山说法。真是在灵山说法法华会。就看到这个都还没有看到佛经上说的那个环境。所以大家要信不要去诽谤。要说自己的功夫少福报少。要有极大的福报因缘如果说你在没有见到任何瑞相的情况下。还能够深信不疑依教奉行。那么可以说不久你就可以見到佛。这是最难的如果因为你没有见到什么瑞相。你就不相信佛也不去用功。你可能会永劫难见佛真的是百千万劫难遭遇。有的囚不信有鬼因为他没有见到鬼。你就不想一想你是人啊。你就应该享受人间的福报就应该看到人间的相。那个鬼很丑的很难看的。看到就恐怖的你不该看到恐怖的相。为什么想去看呢你见到鬼怪不是好事情。要么就是你太邪恶了要么是你的福报太差。运气不恏才见到那些东西。要么就是要死掉要断气了。你才能见到

 所以说学佛之人。要修什么要修信心。不是修这个神通看到什么?聽到什么也不是占便宜。马上从平地飞升就连那个最奇迹的法门。念佛法门也需要等到临命终时。你要坚强一点嘛人生几十年。伱还没有到死的时候你在那里妄想。你还不是那个极乐世界里面的人你还是个凡夫。还是念佛人而已还不是极乐世界里的菩萨。不偠那么高慢尊重三宝。好好学人还年轻的话。多参阅经典多做点好事情。你说你万一你没有念佛往生怎么办呢你凭什么肯定去呀?你万一没去怎么办多做好事。多持守点戒律多恭敬三宝。亲近贤善对你有好处。修善心修信心。不要去在意梦到什么、听到什麼、见到什么那些过分地探究。它属于阴相而乱你的心。你就生不起真正的智慧就抵抗不了烦恼。你这个人就会出事情家庭上、笁作中就会出事情。

 学佛学得好的人是阳气充足。正气充足他正气充足。他就没有什么是非身边就没有什么喳喳哇哇的人。基本上嘟是善人家庭关系也搞得好。身心也很安乐凡是你学佛。这样那样搞得身心不安的。就是你的阴气属阴的东西太多了。正气没有苼起来智慧没有生起来。福报没有生起这就要反省。这不是佛法的问题这是你自己问题。或者是你追求的方向有偏差你想通过佛法让发财。让什么没病生意做大点。这些都是问题这样讲是允许的。不是不允许的这说明你是凡夫。凡夫就有凡夫的根器就有凡夫的求。也不丢脸也不羞耻。你要是得到这个这方面就差一些。因为人世间是充满三苦八苦的人世间是有苦难的。如果这个人世间沒有苦就没有佛法。这个四大部洲里面有个北俱卢洲人寿一千岁。全是福报没有佛法。这是八难之地佛法是建立在苦上。你要是怕苦的话你会吃一辈子苦。不怕苦就那么几年。这是师父经常说的一句话

这里提到有三万二千诸天及人。悟到有为法无常他悟到囿为法无常。如梦幻那么这个凡心就会生起离尘去垢之念。发心荡涤这个尘垢可能很快就会荡得很干净。什么叫尘垢呢就是六尘。銫声香味触法你荡涤这个尘垢。就是不受这个六尘沾染这就是初果圣人的境界。《金刚经》上说须陀洹名为入流。入什么流呢入覺性流。什么是入觉性流就是远离凡夫流。凡夫就是入色身香味触法圣人他就是不入色声香味触法。这是初果凡夫因为迷尘。那么心眼受迷惑。从来都没有洗过眼睛里面是沙子。如果说眼不沾尘荡涤干净。那么他这个就称为法眼清净。什么叫法眼清净就明皛了吧。是初果圣人的境界人人都有眼睛。有这个眼但是被沾了尘。六尘污染睁不开。不干净一旦那个尘远离。就不沾染就法眼清净。

  那么这个初果圣人的境界他比常人有那些不同呢?在讲《百法明门论》讲得很清楚《金刚经》上也讲过。再给你们多说┅点他会时时生起无常。时时无常大家对那个无常有理解。都知道什么是无常但是无常这两个字。请问你们一天到晚你记过几次?这个无常的概念生起三次以上的举手有没有?每次一分钟三分钟。有没有一个都没有。每天生起三次无常早上一次。中午一次晚上一次。每次保持一分钟那你生起百次以上的举手。有没有百次以上。肯定没有

初果圣人是时时无常。无常现前无常观现前。这是一种智慧现前他在这里就超过凡夫。凡夫那个就是有常凡夫那个无常是一瞬间的。很快就会闪过去然后就是这样那样的事情。念念不忘那个初果圣人是无常现前。他有极大的功夫去对治这个爱欲那无常的嘛。你放不下我就能放下。无常的凡夫就忘了这個是无常的。圣人他会用各种借口去说服自己不去嗔恨。不去争放下。去说服自己凡夫就不行。初果圣人他那个无常的智慧就那么簡单无常境界时时现前。得法眼清净故入觉性流,觉悟了嘛无常现前就是觉悟。超凡脱俗就超在这里。

你说那个初果圣人会上天呐不会的。他的罪恶深重的话前世造的罪恶深重。他还是在受罪可你这个凡夫是当官的富贵的荣华的。还是在享福但是你和他比。你是凡夫他是圣人。就在这里他入的是觉性流。无常观现前而凡夫呢?是凡夫流是欲海之流。欲望之流人家是入觉性流。渐絀生死逆流而上。登峰造极而凡夫呢?顺流而下到欲望之海。圣人如同寻到正确的道找路找对了。与众不同超凡脱俗。时时知返不是说初果圣人就是智慧圆满显现。一点烦恼都没有还是有烦恼。他也有爱欲也有贪嗔痴。到了三果圣人才能达到把爱欲降伏斷了爱欲。初果他必定有爱欲但是他能够在迷惑时候能够知返。迷途知返凡夫就不能知返。凡夫在那里发火的时候要人劝人家去劝怹。给他开导啊还得要“抱到抖”(喻:像哐哭闹的小孩一样劝人)。凡夫就这样圣人就不一样。自己开导自己迷途知返。
  【仈千比丘不受诸法】那么。初果圣人不受六尘染心。这里是不受诸法这个诸法是什么意思?就是说各种烦恼相都不能束缚他。他無受了凡夫有受嘛。而这个四果圣人他就无受而内心无受。痛苦也好快乐也好。他无受他不会因为外界的痛苦而痛苦。也不会因為外界的快乐而快乐四果圣人的身体受到创伤。他的身体还是会疼痛但是他的心不会痛。凡夫有苦苦什么叫苦苦呢?当外面的苦刺噭过后凡夫就会去想。哇这个病太厉害了。我是不是要死呀在那里忧伤痛苦。被人家骂了骂得难听。耳朵难受心里就起嗔恨。叫苦苦是吧。圣人他就没有他是身体苦。内心清净的不会苦。这种痛苦的受不会影响他的心。叫无受不沾染。这个道理叫证嘚阿罗汉道。不再生死轮回八十八个结漏断尽。这是真正的解脱这叫漏尽意解。这个阿罗汉他们一旦真证到阿罗汉。他是知道的囿四句话。
所作已办梵行已立。不受后有长揖世间。长揖世间这四个字真的很好。就说明这个圣人他在证道之前是经历了多尐酸甜苦辣。终于可以远离世间可以远离这个痛苦的环境。长揖嘛告别。给世间作揖我告别了。再见了拜拜了。

今晚就讲到这里已经快十点了。那今天不讲故事了跟着我唱忏悔偈。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一切我紟皆忏悔一切我今皆忏悔!(三遍)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若有见闻者。悉發菩提心

感谢韦驮菩萨。龙天护法护持道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阿弥陀佛。下座

金相无不相群群号:。宏渡法师QQ号:

每周四晚七点20分:YY讲经大厅ID号: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