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径是10厘米的半圆面积是多少10的圆内正方形最大边长多少?

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习知识点  一、与圆有关的概念  1、圆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而长方形、梯形等都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把圆对折,再对折(对折2次)就能找到圆心。因此,圆是轴对称图形,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半圆只有1条对称轴。常见的轴对称图形:等腰三角形(1条)、等边三角形(3条)、等腰梯形(1条)、长方形(2条)、正方形(4条)、圆(无数条)、半圆(1条)。  2、车轮为什么是圆的?答:因为圆心到圆上各点的距离相等,所以圆在滚动时,圆心在一条直线上运动,这样的车轮运行才稳定。  3、圆内最长的线段是直径,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半径。  4、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是直径的一半,直径是半径的2倍。(d=2r, r =d÷2)  5、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6、任何一个圆的周长除以它直径的商都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π=3.141592653……  我们在计算时,一般保留两位小数,取它的近似值3.14。π>3.14  7、周长相等的平面图形中,圆的面积最大;面积相等的平面图形中,圆的周长最短。  8、几个直径和为n的圆的周长=直径为n的圆的周长  几个直径和为n的圆的面积  (如图)略  9.大小两个圆比较,半径的倍数=直径的倍数=周长的倍数,面积的倍数=半径倍数的平方(即半径扩大n倍,直径扩大n倍,周长扩大n倍,面积扩大n×n倍)  10、常用的3.14的倍数:  3.14×2=6.28 3.14×3=9.42 3.14×4=12.56 3.14×5=15.7 0  3.14×6=18.84 3.14×7=21.98  3.14×8=25.12 3.14×9=28.26 3.14×16=50.24 3.14×25=78.50  3.14×36=113.04 3.14×49=153.86 3.14×64=200.96 3.14×81=254.34  11、常用的平方数:  11?=121 12?=144 13?=169 14?=196 15?=225 16?=256 17?=289  18?=324 19?=361 20?=400  二、圆的周长公式  1、已知圆的半径(r),求圆的周长(c):C=2πr  2、已知圆的直径(d),求圆的周长(c)C=πd  3、已知圆的周长,求圆的半径:r=C÷π÷2  4、已知圆的周长,求圆的直径:d=C÷π  5、求半圆的弧长,半圆的弧长等于圆周长的一半:半圆的弧长=πr或者半圆的弧长=πd÷2  6、求半圆的周长,半圆的周长等于圆周长的一半加一条直径:C半圆= πr+2r  C半圆= πd÷2+d  7、车轮滚动一周前进的路程就是车轮的周长。  每分前进米数(速度)=车轮的周长×每分的转数  8、求阴影部分的周长:总体思路,记住一点,周长的概念,所有围成这个图形的线段或曲线的长度之和。所以求阴影部分的周长时,首先把阴影部分这个图形的轮廓画出来,找出这个图形都由哪些线段、哪些曲线组合起来的。再分别求出这些线段、曲线的长度,最后相加。比如,这个图形:  首先,我找出阴影部分在哪,找出阴影部分后发现,这个阴影部分的周长是由两个圆弧、两个条线段组成。那么这两个圆弧合起来正好是一个圆的周长,所以这个阴影部分的周长=10×2×3.14+10×2+10×2  例题:  1、小红沿直径6.4米的圆形花圃边走一周,需要走多少米?(走一周的路程就是圆的周长)  2、一捆电线绕了9圈,每圈直径都是48厘米,这捆电线长多少米?(圆的周长就是绕一圆的长度,有9圈)  三、圆面积公式  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圆的面积。把圆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高相当于圆的半径;  1.已知圆的半径,求圆的面积S=πr?  2.已知圆的周长,求圆的面积S=π(C÷π÷2)?  3.半圆的面积,即整圆面积的一半:半圆面积=πr?÷2  4.求圆环的面积一般是用外圆的面积减去内圆的面积,还可以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S圆环=S外圆―S内圆=πR?-πr?=π(R?-r?)  5、正方形里最大的圆。两者联系:边长=直径;圆的面积=78.5%正方形的面积  画法:(1)画出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2)以对角线交点为圆心,以边长为直径画圆。  6、长方形里最大的圆。两者联系:宽=直径  画法:(1)画出长方形的两条对角线;(2)以对角线交点为圆心,以宽为直径画圆。  例:在长10分米,宽8分米的长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7、在圆内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最大的正方形的面积=直径×半径  8、在半圆内画一个最大的三角形,三角形的底就是圆的直径,三角形的高就是圆的关径。三角形的面积=直径直径×半径÷2  二、分数混合运算  (一)分数混合运算  1、分数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顺序相同,没有括号的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3、加法交换律:a+b=b+a  4、加法结合律:a+b+c=a+(b+c)  5、乘法交换律:a×b=b×a  6、乘法结合律:a×b×c=a×(b×c)  7、乘法分配律:(a+b)×c=a×c+b×c或a×c+b×c=(a+b)×c  8、减法定律:减法的性质a-b-c=a-(b+c)或a-(b+c) =a-b-c连减等于一次性减除  9、除法的性质:a÷b÷c=a÷(b×c)或a÷(b×c)= a÷b÷c  连除等于除以两个除数的积  三、观察物体  1.观察的范围将眼睛、障碍物的最高处这两点连成线,并将这条线延长,线的一侧没被障碍物挡住的部分就是观察到的范围。站的越高,观察的范围越大。离观察物越近,观察的范围越小。  2.天安门广场:观察角度不同,看到物体的形状也不同。  四、分数及百分数的应用  1、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作(百分数),也叫作(百分率)或(百分比)。  2、百分率一般是指(部分)占(整体)的百分之几。  3、小数化百分数时,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后面添上百分号;分数化成百分数,可以先化成小数,再化成百分数。  4、百分数化成小数时,把(百分号)先去掉,再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百分数化成分数,先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形式,再化成(最简)分数。  5、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  “是”字前面的`数÷“是”字后面的数  6、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  (大数-小数)÷“比”字后面的数  7、常见的小数、百分比和分数的互化。略  8、应纳税额。计算方法:营业额×税率  9、利息=本金×利率×时间,本金=利息÷利率÷时间,利率=利息÷本金÷时间,时间=利息÷本金÷利率  10、税后利息计算方法:利息-利息×税率  11、到期后可以取出的钱数计算方法:本金+税后利息  12、生活中的百分率:  出勤率、缺勤率、发芽率、优秀率、及格率、合格率、命中率、近视率、出粉率、出米率、出油率、入学率、升学率、森林覆盖率、绿化覆盖率、收视率、体育达标率、疫苗接种率、含糖率、含盐率、正确率、错误率  达标率=达标学生人数÷学生总人数发芽率=发芽种子数÷种子总数  出勤率=出勤人数÷学生总人数合格率=合格的产品数÷产品总数  出米率=米的重量÷稻谷的重量成活率=成活的数量÷种植总数  出粉率=粉的重量÷小麦的重量出油率=油的重量÷花生的重量  命中率=命中的次数÷投篮总数含盐率=盐的重量÷盐水的重量  有关分数百分数应用题解题技巧与方法指导:  一、解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二、找单位1的方法  1、部分数和总数  在同一整体中,部分数和总数作比较关系时,部分数通常作为比较量,而总数则作为标准量,那么总数就是单位“1”。  例如我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1/5,世界人口是总数,我国人口是部分数,所以,世界人口就是单位“1”。  再如,食堂买来100千克白菜,吃了2/5,吃了多少千克?在这里,食堂一共买来的白菜是总数,吃掉的是部分数,所以100千克白菜就是单位“1”。  解答这类分数应用题,只要找准总数和部分数,确定单位“1”就很容易了。  2、两种数量比较  分数应用题中,两种数量相比的关键句非常多。有的是“比”字句,有的则没有“比”字,而是带有指向性特征的“占”、“是”、“相当于”。在含有“比”字的关键句中,比后面的那个数量通常就作为标准量,也就是单位“1”。  例如:六(2)班男生比女生多1/2。就是以女生人数为标准(单位“1”),男生比女生多的人数作为比较量。在另外一种没有比字的两种量相比的时候,我们通常找到分率,看“占”谁的,“相当于”谁的,“是”谁的几分之几。这个“占”,“相当于”,“是”后面的数量――谁就是单位“1”。  例如,一个长方形的宽是长的5/12。在这关键句中,很明显是以长作为标准,宽和长相比较,也就是说长是单位“1”。又如,今年的产量相当于去年的4/3倍。那么相当于后面的去年的产量就是标准量,也就是单位“1”。  3、原数量与现数量  有的关键句中不是很明显地带有一些指向性特征的词语,也不是部分数和总数的关系。这类分数应用题的单位“1”比较难找。  例如,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加了1/10,冰融化成水后,体积减少了1/12。象这样的水和冰两种数量到底谁作为单位“1”?两句关键句的单位“1”是不是相同?  用上面讲过的两种方法不容易找出单位“1”。其实我们只要看,原来的数量是谁?这个原来的数量就是单位“1”!比如水结成冰,原来的数量就是水,那么水就是单位“1”。冰融化成水,原来的数量是冰,所以冰的体积就是单位“1”。  三、如何根据分率句来写等量关系  四、百分数题型分类及解题方法  百分数应用题三种类型  第一大类求分率用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1.直接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一个数÷另一个数  2.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多的部分÷单位1  3.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百分之几少的部分÷单位1  例:(1)男生有25人,女生有20人,女生是男生的百分之几?  (2)男生有25人,女生有20人,男生比女生多百分之几?  (3)男生有25人,女生有20人,女生比男生少百分之几?  第二大类单位1已知用乘法: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  1.直接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单位1×分率  2.求比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  单位1×(1+分率)3.求比一个数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  单位1×(1-分率)  例:(1)男生有25人,女生是男生的80% ,女生有多少人?  (2)女生有20人,男生比女生多25%,女生有多少人?  (3)男生有25人,女生比男生少20%,女生有多少人?  第三大类单位1未知用除法: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1.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已知量÷分率=单位1  2.已知比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  已知量÷(1+多的分率)=单位1  3.已知比一个数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  已知量÷(1-少的分率)=单位1  例:(1)女生有25人,是男生的80%,男生有多少人?  (2)男生有25人,比女生多25%,女生有多少人?  (3)女生有20人,比男生少20%,男生有多少人?  四、比的认识  (一)、比的意义  1、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在两个数的比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3、比可以表示两个相同量的关系,即倍数关系。也可以表示两个不同量的比,得到一个新量。  例:路程÷速度=时间。  4、区分比和比值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可以写成比的形式,也可以用分数表示。比值:相当于商,是一个数,可以是整数,分数,也可以是小数。  5、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两个数的比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  6、比和除法、分数的联系:略  7、比和除法、分数的区别: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个数,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  8、根据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可以理解比的后项不能为0。体育比赛中出现两队的分是2:0等,这只是一种记分的形式,不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  (二)、比的基本性质  1、根据比、除法、分数的关系:  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时(0除外),分数值不变。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2、最简整数比: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并且是互质数,这样的比就是最简整数比。  3、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4、化简比:略  5、按比例分配: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6、路程一定,速度比和时间比成反比。  (如:路程相同,速度比是4:5,时间比则为5:4)  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成反比。  (如:工作总量相同,工作时间比是3:2,工作效率比则是2:3)  (三)和比的应用题有关的概念  1、求每份数的方法和÷分数和=每份数相差数÷相差份数=每份数部分数÷对应份数=每份数  2、图形求比的常见公式长方体:(长+宽+高)的和=棱长和÷4长方形:(长+宽)的和=周长÷2  3、相遇问题速度和=路程÷相遇时间  (四)比的应用  ★知识体系  1、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分配方法通常叫按比例分配。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分为三种情况,看下面的三个例子:  例(1)一年级与二年级共有学生130人,一年级与二年级人数比是5?8,两个年级各有学生多少人?  例(2)二年级比一年级多30人,一年级与二年级人数比是5?8,两个年级各有多少人?例(3)二年级有80人,一年级与二年级人数比是5?8,一年级有多少人?  五、数据处理:略  六、常用的数量关系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3、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4、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5、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6、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7、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8、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习知识点】相关文章: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总复习测验题05-15数学期末总复习讲解及训练06-18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知识点归纳02-23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计划12-31浅谈初中数学总复习05-14初中数学总复习教学05-14小学数学总复习大全05-13初中数学备考总复习05-13小学数学的总复习05-12
精英家教网 > 小学数学 > 题目详情
16.在正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圆和正方形面积的最简比是157﹕200.试题答案
分析 因为正方形内最大的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据此分别计算出圆和正方形的面积;再根据比的意义进行解答.解答 解:假设正方形的边长为a,则[3.14×(a÷2)2]:a2=[0.785a2]:a2=0.785:1=157:200答:圆和正方形面积的最简比是157:200.故答案为:157、200.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正方形和圆的面积公式的灵活应用.');
},function(){
$(".klhoverbg,.klhoverbt").remove();
});
$(".klbox").click(function(){window.open($(this).attr("data-href"))});
});
var subject='xxsx';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小学数学
来源:
题型:判断题
6.甲的$\frac{1}{2}$等于乙的$\frac{1}{3}$(甲乙两数不为0),则甲小于乙.√.(判断对错)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小学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一台洗衣机的价格是560元,买4台这样的洗衣机要用多少钱?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小学数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再涂(  )块,阴影部分就能占$\frac{5}{6}$.A.$\frac{2}{6}$B.2C.$\frac{1}{6}$D.1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小学数学
来源:
题型:操作题
11.根据下面的描述,在平面图上标出各场所的位置.(1)小彬家在广场西偏南45°方向1200米处;(2)小丽家在广场北偏西20°方向600米处;(3)柳柳家在广场东偏北30°方向900米处.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小学数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将189.93精确到个位是190,保留一位小数是189.9,精确到0.001是189.930.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小学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看图回答下面问题.(1)参加美术组的人数比手抄报组多百分之几?(2)参加象棋组的人数比空竹组少百分之几?(3)请你再提出一个问题,并解答.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小学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有3个杯子,全部杯口朝上放在桌上.每次翻动两个杯子,能不能经过若干次翻动,使3个杯子全部杯口朝下,简要说明理由.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小学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公园原有20条船,每天收入1600元,照这样计算,现在增加5条船,每天收入一共是多少元?(用比例计算)查看答案和解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直径是10厘米的半圆面积是多少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