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物质和生活哪个更重要越来越发达,人类越来越不幸福?

全文20000多字。
1、 如何确立积极的心态,解读幸福-人生的意义是成为更好的自己,体验并享受人生。解读比信息更重要,信息背后的信念很重要。一项发现:一部分人更成功主要因两件事:一件事是他们真正相信自己能够做好,有目的有动力,认为自己能做到会成功。第二件事是他们经常问问题,一直处于好奇开放的状态,想要了解这个世界,是终身学习者。2、 幸福源于什么?—怎么提问很重要,要提积极正面的问题。3、 摆脱抑郁不等于幸福。-幸福不会自动出现,并不是没有痛苦就能感到幸福。要摆脱舒适的麻木和沉默的压抑,要主动追求快乐和幸福,克服舒适区外的紧张,寻找更多的刺激、享受和激情。至少注重优点的程度和注重缺点的程度要一样,要培养自己的潜能。4、 建立强大的心理免疫系统-培养积极性和个人优点,培育能力,增强自身长处,培育激情,改善人际关系,追求有意义的生活、找到热情所在。强大的心理免疫系统不代表不会得病,只是意味抵抗力变强,能更快恢复和快乐。积极心理学健康模式-你生病是因为你的生活不够健康,没有追求让你健康的东西,你要加强你的健康。疾病模式-你生病就去治病吧。5、 相信世界因你而不同-人们若想在世间有所作为,真正实现改变,他们面对最大的障碍是低估了自己实现改变的能力,忽略了长期主义和复利的作用。6、 内在的改变才是快乐的根源-影响我们幸福水平的是我们的期望是正确还是错误。正确的希望是相信内在的改变,我们体验幸福的可能性主要是由我们的心境决定的,我们要改变的是自己的认知心境,要改变我们对世界的诠释。重要的是我们维护什么,我们经历集中的焦点是什么,是内部的转变,而不是外部的信息或外部的结果。期望过高过低不会影响我们的快乐水平,通过降低过高的期望来增加可能的快乐并不重要。7、 我们是否该接受自己的本性-人类本性是固有的,我们有欲望,有生而有之的本能,无论好坏,我们要接受它,通过研究内心来理解引导。人都会感受到痛苦的情绪,压抑情绪,情绪只会被加强,要准许自己为人,要有一个空间(与挚友/家人一起时),在那里无条件接受自己。接受自己的嫉妒心,接受自己会紧张等。8、 不要因为自己更快乐而内疚-亚里士多德说过:快乐是人生的意义和目的,人类存在的终极目标。生命的主要活动是寻找快乐,快乐是可传染分享的。快乐的人可以让别人感觉更好,也可以帮助我们超越现在的思想范畴,拓宽我们的思想,有助于我们建立人际关系。积极情绪能够拓宽人们的瞬间的想法和行为指令,并建立持久的个人自愿,通过体验积极情绪可以实现改变,变得更具创造力,更博学适应力更强,更易融于社会,获得更健康的人格体验。消极情绪会让我们的意识和思维变得狭窄收紧,只去关注一件事。9、 成为你想在世上见到的改变-多数人都是照你做的做,而不是照你说的做。10、信念是能够自我实现的预言-我们创造我们的现实,自我定义就是命运。11、加入积极群体,个体对群里有从众心理-情景如此强大,所以要强调积极的影响。要创造积极的环境,创造更有道德更成功的自我,并欣赏那个自我。12、如何创造强大的积极环境-创造一种让你感觉温暖觉得开心的环境:比如自己心爱的人的照片;纪念品/鲜花/艺术品/名人名言等,通过这些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13、积极心理学不是简单的成功学-如果你相信自己会成功,那成功的可能性会变大,但是离不开刻苦勤奋与不懈的坚持,而且失败也是避免不了的,要从失败中学习。对生活充满信心的人,也会创造自己的人生,适应能力更强,对困难挫折应对力更强,这些能力可以慢慢培养,但需要时间和经历。14、如何实现理想和现实的统一打通信念和现实,内部和外部实现一致:(1)更新自己的想法;(2)忽视抛弃不一致;(3)主动验证现实;(4)创造新的现实。由信仰决定的主观解读,爱迪生发明灯泡:我没有失败五千次,而是成功了五千次,成功证明了哪些方法行不通。最成功的人往往是失败次数最多的人。乐观主义者,有很高的积极性,全力以赴,即使失败,不放大失败,只是某一次没成功,可以从中吸取教训,坚信下次会做更好,仍然努力,屡败屡战,坚持直至达到自己目标。15、避免不现实的乐观主义,提高幸福的基础水平-相信有好的结果但如果发生残酷的现实有勇气直面,坚信最终会取得胜利。成功人士具备的品质:乐观、热情、勤奋。越努力越幸运。要提高快乐的幸福水平就要提高自己的自尊水平,要去面对而非逃避,去面对意味着把自己放在风险线上,不是在惶恐中冒险,而是在放松时放手一搏。去承担失败的风险,去解决去处理,去面对那些对你来说重要的事情,去参加表演,在讨论时说出未曾表达的观点,去你十分想去但从未去过的地方。自我知觉理论:如果面对了尝试了,会觉得这个人很有勇气,有很高的自尊,自己也同样去做。另外,一旦我们经历失败会意识到其实没想象中那么糟糕,恢复后,可以应对,我一定是个有适应力的能力,努力面对,会有更多的成功,在失败中学习成功。16、变得更加乐观的三大技巧-(1)采取行动,尽管去做,把自己置于风险之上,去面对困难;(2)想象力,形象化的力量,想象自己成功的场景,想象过程和结果,引发情感来创造行动;(3)认知疗法,思想驱动情感。评估-情感-行动,创建理性积极的评估和想法。17、最有效的疗法,认知疗法-最幸福的人也经历了很多痛苦,只是对事情的评估正面积极,我们的内在主观评估成为了自我实现的预言,要消除非理性的思想。非理性想法—放大(放大或夸大发生的事情,全有或全无的态度)、缩小(隧道视野)、虚构(捏造,无中生有,不要过度个人化或过度责备)。18、我们正处于顺境还是逆境-对幸福而言,人们感知世界的方式比客观环境更重要,重要的不是外在,更重要的是内在幸福,不取决于我们的处境,而依赖于我们的思想状态,依赖于我们选择关注什么,我们的情感是由内部和外部状况一起决定的,如何去诠释非常重要。在满足基本需求和基本自由之后,幸福感主要和我们如何认知现实有关。改变自己的认知方式、改变关注的事情,改变问题。认知重建是学习乐观的诠释事情,永远不要浪费一次好的危机,危机中存在发展的潜力。所有伟大的领袖,都经历过艰难的困境,留下了一段充满传奇的往事。当改变思维模式,看到积极的方面,即使在监狱也能看到阳光。悲观者在每个机会中看到困难,乐观者在每个困难中看到机会。同样的事情,不同的诠释,只有记住我们参与创造了我们经历的大部分事情。积极者和消极者的区别在于积极者明白这个世界不会事事如意,我们可以扭转坏事,事情会好转,一切会变得顺利,可能需要时间,可能要过一段时间才能看到曙光,可能要过上一段时间才能忘记羞辱痛苦和失望。但一切不好的都会过去。积极者明白这些感觉都是暂时的,他会允许自己有人之常情,会明白事情最后会好转的。19、乐观主义让我们变得长寿。20、怎么变成乐观主义?-为什么大部分人是悲观主义,因为网络对我们的认知塑造影响太大了,容易让我们形成非理性想法。我们的关注点要从为什么这么多人失败转变为为什么情况这么困难,但还有人成功时,关注创造现实。21、让感恩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我们的思维被扭曲,注意力拘束在少数负面信息上,忽略了大部分正面信息,如何改变这种错误思维?(1)创造好的消息,看好的艺术作品(画展/电影/书/雕塑等);(2)适应消极,同时把感激当成一种生活习惯,培养感激的习惯,感激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将感激变成性格中的一部分,感激生活,变成生活的鉴赏家。每天感恩,并且保持新鲜感。生命中的苦难无法轻易抹去,但同时不能拒绝无视生活中美好的事情,要对这些美好心怀感恩。在纸上写下感恩的东西,专注别的事物,不再为无奈可悲的处境耿耿于怀,而是专注各种可能和美好事物。准许为人准许自己感受到各种情绪,感恩则是让自己不苦苦沉思痛苦的情绪,去关注美好的事物。22、大脑中快乐神经的秘密-改变很难,但是是可能的,如何实现改变?一步奏效的办法是不存在的,没有捷径,需要时间去实现改变,但改变的过程也可以是很享受的,乐趣无穷,令人兴奋。左侧前额皮质用的多的人比右侧前额皮质更快乐。冥想或做瑜伽,能够改变大脑的通道,让左侧比右侧更活跃,更易受到积极情绪的感染,对痛苦有更好的承受能力,利用神经的可塑性和神经形成可以改变大脑。从内在改变自己需要痛苦的挣扎、跌倒,再次爬起,经历各种各样的苦难,一步步实现改变,缓慢的渐进式的改变,剧烈改变同样需要时间与精力。23、如何实现情绪的改变-ABC理论,A是情感情绪,B是行为行动,C是认知思维。快乐由三部分构成:(1)遗传基因,这是既定事实,无所谓好与坏;我们要认识到自己的天性,理解并充分善用这种天性;快乐可以通过努力和各种尝试争取到,后天努力很重要;(2)外部环境,除去极端案例,外部环境对幸福感只有百分之十的作用。(3)由意向活动决定(40%),包括我们的所作所为所想,我们对世界的诠释及关注的焦点,即ABC理论。渐进式改变:冥想。专注力意味着看到事物本来的面目,而不是试图改变它,关键是消解对负面情绪的反应,而不是去抵制,准许自己为人。突变式改变:高峰体验理论,是人类生活中最精彩、最幸福的时刻,是极乐体验的高度浓缩。一般来自深度的美学体验,包括创作时的喜悦,完美的性体验、为人父母以及其他的人生体验(听音乐、跳舞等)。如何可增加高峰体验可能性:准许自己为人,允许自己感受痛苦情绪,也更容易感受到积极情绪。专注力感受,全神贯注感受当下,做爱做的事情,做觉得有意义重要的事情。警惕匆忙赶时间,容易充满压力和焦虑。获得高峰体验后如何提高改变神经通路的可能?重演和描述高峰画面。24、让行为转变走在思想的前面-立刻改变,而不是等待,会提高幸福基点。态度会影响行为,行为也会影响态度。大脑不喜欢不一致的情况,要让两者达到对等,要么改变行为,要么改变态度。听课看书等只是改变态度,要达到真正的改变,必须行动起来,让行动与态度一致,否则未改变的行动会慢慢影响态度,行动比态度更有力。习惯是一种行为模式、思维模式,行动比语言更加有力。很多时候,即使我们假装快乐,假装很有自尊,我们的情绪也会因此改变。一方面,我们要准许自己为人,接受自己的痛苦情绪,但另一方面也要积极接受,用对自己最有意义的方式去面对。大部分行为上的变化都是渐进式的,突发式关注如何应对,承担风险,当我们去应对时需要冒险,需要做一些不太愿意做的事情,即离开舒适区进入学习区。在逆境中寻找转机。想要改变,别无他法,必须有真正实质性的行为改变,做到时就会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25、成功本身是成功最好的催化剂-很多时候,我们需要不断地弄假成真,因为我们的身体、行为给我们的思想及情感提供了信息,并且影响着它们。要想实现持久长远的改变,态度上的改变必须要和行动相一致,除非我们开始做出行动改变,否则态度上的改变就是短暂的,我们很快就会回到原来的状态。要想改变人生轨迹,就要从两种基本方法中选择:其一,你可以指引你的能量和注意力,用其整理你的思想,集中注意力,鼓励力量,释放情感以及想象乐观的结果。这些措施可以让你最终获得自信,鼓足勇气下定决心做出承诺,获得充分的激励,去做你要做的事情。第二,你可以直接去做,直接采取行动。这比你之前采取一系列的复杂准备工作更加有效。能够形成良性循环。我们大部分人在大部分时候都蜷缩于舒适区,这很好,但当我们处在舒适区的时候,很少能发生变化,当我们跳出舒适区,就到了拉伸区,这是改变实际发生的地方,再越过就是恐慌区了。此时的我们就有了焦虑和困扰,这通常是不健康的区域,对于改变来说是不健康的,因为这时通常我们都会回到原来的状态。可以打个比方,舒适区就像结冰的水,拉伸区就像流动的水,恐慌区就像是沸腾的水,非常躁动,非常难以控制,而且十分危险,最好是待在拉伸区。比如说你现在意识到运动很重要,你看了很多这方面的研究,你看到它确实很有作用,于是开始每天锻炼,然后打算每天跑8英里,问题就来了,你拉伸过度了,有可能会受伤;如果你继续坐在电视前,你就处于待在舒适区的状态,对于改变来说不是什么好事。拉伸就是每天从两英里开始,然后逐渐增加,拉伸自己,但不要过度拉伸。但有的时候,我们必须要进入恐慌区。因为有些东西无法或几乎不可能逐渐的改变,例如成瘾。然后我们就处在了沸腾区,处于恐慌之中,所以我们才需要帮助。在此时,我们需要有人抓住我们,安慰我们,保护我们,因为这是一个反复无常的替代,十分的危险。但一般来说,如果你想要改变健康的方式就是在拉伸区。26、制定了目标总是完不成怎么办-建立习惯比自律有效得多。停止试图更多的自律,因为自律本身对于成功、对于幸福,对于改变都是不够的。为什么所有人完不成他们的新年计划,但都刷牙呢?起床跑步训练上床睡觉,这正是运动员所做的事情习惯,所以他们才能保持在外界看来似乎很高水平的自律,有时候甚至是非常人的自律,但这其实并不是自律,这些都是习惯。建立习惯需要定义准确的行为,然后在特定的时间内指向它们,并且以深深扎根的价值观为动力。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对我们重要的,我们关心的事情打造成习惯。人们听到习惯时,常见的恐惧心理之一是他们认为这样会降低我们做事的激情和创造力,事实恰好相反,正是因为习惯(比如七点到十点写作),才会让许多伟大的艺术家和作家,能够创造,有机会专注于主题,而不是分心到其他事物上去。一旦开始专注,就有了创造的空间,关键在于要花时间来建立习惯。保持习惯需要一定的自律,但建立习惯需要大量的自律,因为我们时常会回到旧的习惯上。27、如何建立良好的习惯?-我们塑造习惯,习惯反过来塑造我们,要想改变那些我们养成了很多年对我们生活更加重要的习惯,会难上加难,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建立习惯需要大量的自律,而我们的自律是有限的。开始一件习惯需要大量的自律,但是一旦开始了一个月后,它就已经成为习惯刻骨铭心。你的大脑神经通路已经形成,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去建立下一件习惯了。如果准备好了的话,不要超过两个,最好是一个。逐步的改变好过雄心勃勃的失败,成功建立在成功之上。需要小的成功,然后逐步积累最终的成功,唯有长期的坚持和熟悉,方能使事情变得容易。通过训练,我们可以实现改变,可以重塑自我。在校队或投身社团的人会知道,当你在特定的组织投入很多时,你的时间必须要常规化,那样你就知道你该在什么时候训练和学习,你有这样好的规划形成,就会形成高效的创造力的行动。我们的自律是有限的,这是人们的本性,应该被遵守。要开始着手建立新的习惯,习惯非常重要,会让人真正变得真正高效率,并且有重大的价值,是作出持久改变的唯一方法。28、如何实现认知改变?- 认知重建,如何诠释是一条神经通路,如果像一个积极者一样诠释世界,大脑中的神经通路就会是积极的,就会积极的进行诠释,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强。如果是一个消极者,对相同的经历就会有非常不同的诠释,因为两者大脑中的神经通路非常不同。作为积极者,更能看到每段认生中的积极方面。基因对于我们幸福的影响只有50%。同样的经历,双胞胎同样的基因,迥然相异的诠释,一个延续了儿时的地狱,另一个则创造了天堂,这都是因为诠释的不同。快乐幸福并不在于我们的地位或是银行账户的状况,而在于我们内心的想法。幸福没有捷径,通常来说,寄希望于找到捷径,最终会导致更多的不快乐。对同一事物,可以从认知上重建对他们的理解。比如从希望被别人喜欢转化为希望别人了解自己,认知不再是得到认可即变得完美,而是作为一个人被了解,准许自己为人。29、如何实现顿悟?-在某个领域成为专家或在某个领域具有创造力的人,都至少花过10年苦工,这就是准备,你要获得顿悟,必须要将自己沉浸在那件事情之中。第二个阶段是孵化,你需要将自己沉浸在事物之中,然后什么都别做,你就是沉浸其中,一开始你可能发现什么都没发生,但如果你有这样一个神圣时刻,且好好利用它,奇迹终将发生,顿悟经常就在这个孵化的时间里,在这个休息时间里,在这个你有机会反思自己的时间里。这个过程要理解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你必须经过准备和孵化才能达到顿悟的时刻。摩根(美国史上最成功的企业家)-我可以用九个月完成一年的工作,但我不能用十二个月。休息对于创造力很重要。30、日记,为什么写?怎么写?—有时候简单的干预是很有效的。让被干预对象产生良好感觉后,这种感觉会极大影响其后的生活,有利于其生活。改变是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的,关键在于如何干预,写日记是一种很好的干预方式。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都来自同一通道,如果压抑着某些事情或停止一些痛苦的事情,我们常常会间接的无意识的抑制一些积极的情感。写日记可以让情绪尽情流露,打开了一条闭塞的通道,一条包括痛苦和积极情绪流动的通道,能感受到更高层次的快乐,更加阳光。关联性的作用性:(1)理解能力,能理解世界对我很重要。能够看到感觉到理解到世界,困难挫折以及生活的高低起伏对我来说都是宝贵的经历;(2)管理能力。能利用内部和外部的资源处理得了承受得了,有处理突如其来困难的自信。(3)能够产生关联,意义性。困难出现是有意义的。31、 如何系统地实践改变?-那些自尊心很弱的人在认知层面上会瞧不起自己,自我评价很低,当你瞧不起自己时,会变得内向,会感觉没自信,更别说动力了,也因此会产生不良的影响,进而产生不好的情感,然后有可能会变得碌碌无为,也就是在行动层面上不足。通过自我认知理论这种行为进而影响到我对自己碌碌无为的认知,我处理不好事情,我逃避事情,这样又会进一步使自尊降低,进而自我评价更低,导致更低落的情感,进而形成一个向下的螺旋,直到在某些情况下,开始自暴自弃了。而那些自尊心强的人,很自信,相信自己,认为自己能做好,那样会导致高水平的激励。通过自我实现的预言能够提高个人动机以及导致强烈的情感。我充满动力,反过来就会有更多的行动,因为我做的更多,相应的,我就把自己置于更高的水平线上,那时我对自己的积极评价就会更多,然后进而产生更加积极的情绪。最终呈现出一个上升的螺旋。例如一个有社交恐惧症的人,如何对这种情况进行治标。(1)情绪治疗,其中一个方法是药物治疗,另一个是冥想。(2)行为疗法。逐步将自己暴露在产生恐惧的刺激线上,首选走出家门,先通过想象来曝光,之后再付诸实践,因为我们的大脑分不清楚想象和现实的差异,逐渐就会走出更远,直到可以走进一个商场,没有之前那么焦虑。(3)过程中介入认知处理不理智的想法。认知疗法的三要素,有将事情的影响过度放大吗?有轻视自己的一些才能吗?有小瞧自己与别人相处方面的成功,编造不是现实的场景吗?克服焦虑的实例:作者容易焦虑,感到紧张,在观众面前讲话很紧张和焦虑。首先从认知方面,分析自己是否存在三种不理智的认知想法,有没有将事情扩大化,缩小化或者编造场景,将事情灾难化。调整认知后,开始调整情感,通过运动(锻炼的效果基本上和吃抗焦虑药物效果一样)、瑜伽、音乐。最后是行为,通过曝光来治疗焦虑,先给自己的家人、朋友等让自己感到安心的地方演讲,然后慢慢增加听众数量,通过想象来曝光,想象久而久之会让人变得自信。改变是非常困难,不容易的,需要很多时间,但这个过程本身就非常值得,旅程本身和目的地一样的重要。32、 目标本身比实现目标更重要-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我们应该不断设定目标,设定目标的人,一般掌控事情更成功。目标使我们专注,设定目标有助于成功,因为我们的思维不喜欢内部和外部的不一致。有了目标就会为实现目标投入许多,许多好事情会接踵而来,我们开始发现内部和外部的资源,发现一些以前没有看到的事,因为我们的问题变成了我怎样才能成功,然后我们曾经忽略的事情就变得清晰起来,我们比以前有能力成功。实现目标本身并不会带来更多的幸福,实现目标会带来短暂的幸福,但很快就会回归到基础水平线上。并不是实现目标给人带来幸福,而是拥有目标给人带来幸福。目标真正的作用是解放我们,让我们享受当下,享受过程。当你专注于某件事时,你会有更加清晰的方向感,你会变得更加开心,目标是达到结果的一种手段,这个结果就是体验当下。幸福并不是登上山峰,也不是在山的四周没有方向的乱爬,幸福是向上攀登的过程,它与设定目标有关,与设定一个终点相关,然后就去释放自己享受过程。如果你选择了某条路,然后后悔了,请记住,走哪条路其实并不重要,走哪条路你都可以很开心,只要你全身心投入进去,当然有些目标比其他的更好,思考你的目标很重要。自我和谐的目标是最根本的目标,和你价值观、个人兴趣以及你所在乎的东西相融合的目标对你来说是最重要的东西,目标是你自由选择的,不是因为责任和义务在做,而是处于你内心深处最在意的事情。如何找出自己的目标:找出所有你能做的事情,然后从中挑选出你想做的事情,把这些想做的事情一一写下来,写成一个清单,然后,从你想做的事中找出你最想做的事情。看着这些,然后从中找出你最最想做的事情,然后就去做!幸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精神性,精神性,是指对于重大意义事情的感知,所以,如果发现一些极具意义及其重要的东西,意义非凡,我就对他有了一种精神性的体验。选择自我和谐的目标,会过上很好的精神生活,说比做容易,实现自我和谐是非常困难的,要求我们有精准的自我知觉能力和抵抗社会压力的能力,那种压力有时会把人抛向错误的方向。人生实在太短暂了,短暂到我们完成不了我们必须做的事,我们要抓紧时间去完成自己想实现的目标。33、 涓滴效应,优先做你喜欢的目标-自我和谐的目标让我们更加的快乐,因为我们在追求自己在意的事情,增加我们人生旅途的乐趣,除了增加幸福感,也能够解决内在的心理冲突,比如可以帮我们解决焦虑,解决疑惑,解决有关存在的问题,我是谁,我在干什么,为什么在这儿。制定目标能让我们暂时忘却那些存在的重要的但通常很难的问题,让我们远离焦虑,远离沮丧,能够集中精力在我们十分想做的事情上,制定自我和谐目标的人会更努力工作全身心投入自己想做的事情上,增加成功的可能性(追求自己热爱事业的人更容易成功)。当我们能够选择,当我们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时,有助于我们幸福,我们成功以及我们的健康。34、 测试出你的人格优点-应用自身人格力量来获得积极心态,对抗逆境。人格优点:感恩、善良、热爱学习、公正、欣赏美和卓越。当你按照自己的人格力量开始行动时,你会觉得充满活力和动力,这是发自内心的,很本能的,我们应该更加专注于那些对我们来说更本性的力量,因为这是我们能够获得更多的地方,当我们利用这种力量时,我们最能够成长,最能够发展,学到的也是最多的。自我和谐的目标非常重要,制定一个自己喜欢的目标,然后用自己擅长的特长去做,一定是更有可能成功的结果。具体方法:找到前十二位优点,从中找出五个最能够让我感到充满活力充满动力,最能够成长发展的,运用到接下来的生活中,每天都应用,将它转化为一种习惯。反向练习是找出一个想要解决的问题,然后问自己如何能够应用其中一种或几种力量来解决这个问题。例如用热爱学习的力量克服焦虑(学习克服焦虑相关的书和与了解这方面的人聊天)35、 什么样的职业规划更具有幸福感?—人们对于工作的概念可以分为三类:工作,职业和使命。将工作仅视为是工作的人动力是工资,视工作为不得不做的事,对工作无期待,只想结束工作。将工作视为职业动力是酬劳和晋升。将工作视为使命动力来自工作本身,是一种自我和谐的目标,是为自我和谐奋斗的过程,期望世界变得更美好,通过工作实现自我价值,成为想成为的人。将工作视为使命并不意味着不会时不时觉得自己在做工作。使命取决于工作的种类,更取决于对工作的理解。要听从暗示天命的声音,听从指引你使命的召唤,最好的工作就是听从自己的内心。当追求自己热爱的事业时,追求自我和谐的目标和自我和谐奋斗的过程,我们才能够真正活着,才能够将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甘地说过,你必须成为你希望改变的样子。36、 关于制定目标的几点建议-制定目标并写下目标实现的最早期限,写下具体的明确的期限,能给予我们力量,给予我们动力,使我们感到自由是通往最终目的的一种方式,最终目的就是过程本身。当人们有了目标而没有实现这些目标或者是实现了目标却没有制定新的目标时就会感到精疲力竭,就会失去动力,想要去明确目标。信仰是自我实现的预言,长期成功的最佳预言者就是信仰。如果我们只看结果不看过程,我们比较不容易相信我们能够取得这样的结果,而这有可能导致成功破灭。(比如如果科学家如果只讲取得的成果,人们会不相信自己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如果科学家既讲取得的成果,也讲取得成果的艰辛过程,人们会觉得自己有可能会取得这样的成果)制定一个长期目标,然后将它拆解成短期或中期目标,然后制定计划,基于这些计划建立习惯,一步一步地来,将成果计划,就会更容易相信这些是可能的,也就更容易达到那个目标。37、 如何应对压力-处在压力之下,更容易变得狭隘和约束,降低效率和创造力。但压力实际上培养了我们的耐受力,让我们变得更强大,在长远上,让我们更快乐。问题的关键在于恢复,那些既成功又快乐的人,他们会感受到压力,然而,他们很注重恢复。就像专业运动员,在重要比赛前,他们都会恢复,他们不会每天都去举重。如果我们不懂得休息,我们会付出代价,在生理层面上,我们会受伤,从心里层面上来讲, 我们会感到焦虑,最终可能导致抑郁。压力没有关系,它是一件好事,如果我们能恢复,有时甚至是很令人兴奋的。我们要做的是将我们对生活的理解,从一个马拉松运动员变成短跑运动员,从不停的跑跑跑变成短跑,恢复,短跑,恢复。这样会更有创造力,更快乐,这样的关键在于维持灵活性。第一种恢复是最小级别的十五分钟冥想或一小时健身或午餐休息等,中间级别是睡一个好觉。每周都要放松一天。有一些人能够成功地过着健康快乐的生活,他们有以下特质,他们为自己培养习惯,他们除了为工作和生活培养习惯,还为个人恢复培养了习惯。38、 多则劣,少则精,用心享受一件事情-压力本身是一件好事,从心里情感上给自己压力,我们就会成长会变得开朗,更坚强,关键在于修复。要有足够的修整,否则压力会转变为慢性压力,变成长期焦虑,最终变成抑郁。修整可以让工作效率更高,更具创造性,更加快乐。如果片刻不停运作,会错过身边和自身的风景,错过获得快乐幸福,欣赏日常生活中美的机会。现代生活,我们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活动,生活中有太多美好的人和事,但是多过了头,常常会导致沮丧,过犹不及,专注是关键。不要做过多的事情,明确真心想要做的,然后坚定不移地执行下去。39、 我们如何战胜拖延-五分钟起步(就五分钟,坚持住就好,这五分钟往往能产生一个向上的螺旋,不是通过思想不是通过心灵,而是通过你的行动),另外,懂的奖励自己;除此外,公布出去,破釜沉舟,告诉大家你的目标;目标列成一张表,分阶段一一突破。允许自己为人,偶尔拖延一下也未尝不可。所有的拖延者都有一个特点,对行动的要求有所误解,以为要有所行动,必须要先受到激励。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要先开始行动,行动会慢慢改变我们的态度,因为通常在行动之后我们会有惯性。物质充裕在我们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几乎不会影响我们的幸福感,真正影响我们幸福感的是我们感觉时间充裕,感觉我们能够充分享受正在做的事情,而不是东奔西跑,压力巨大,时间充裕的人往往容易获得幸福感。要用生活的乐趣来修复压力的损伤,听喜欢的音乐或和家人朋友一起享用晚餐。当我们一起享受时光的时候,我们不仅仅是快乐而且是有价值的,聚焦工作聚焦修整能使工作效率提升,明白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找到最合适的简化程度,对某些事情说不,找到效率、创造力以及快乐的理想状态。摩根:他可以在九个月完成12个月的工作,但不能花12个月,因为他需要休息。简单,简单,再简单。你要做的事情应当是两三件,而不是成百上千件,简单,简单,再简单。我们努力奋斗,竭尽全力,给予自己一定的压力,然后再通过充分的修整得到恢复,这才是可持续。40、 舍弃你的完美主义-从完美主义变成追求卓越。人无完人,没有人会处在糟糕的极端,也没有人会处在卓越的极端,关键在于如何变得快乐。完美主义害怕失败,对失败有无用恐惧。脱离完美主义,指对于人生经历,对走出的每一步,尤其是对于失败,要采取一种不同的方法和态度,我们并不是放弃成功,而是要更好地享受我们的幸福,因为它才是我们人生的终极财富。学习失败,从失败中学习。小时候摔倒了会哭鼻子,但又马上站起来,有时候摔倒我们可能还会笑,刚学习走路时的激动,是一种学习的喜悦。完美主义为了不犯错不献丑而逃避,而不是应对,这会影响到我们的自尊心信心乐观精神以及长期的快乐指数。要记住我们是如何学习的,成长没有捷径,学习也没有捷径,乐观快乐成功更没有捷径。遇到失败或需要克服恐惧的时候多看看这句话,万一最坏的情况发生了会是什么样,充其量就是我学到了一些新东西,最坏的情况也不过是我会很伤心,但是我也会复原。危机代表有危险的地方就能学习和成长。一个人犯的最大错误就是害怕犯错。例如林肯失败很多次最终当上了美国总统:他谈到失败的经历说:失败让人痛苦,他不享受失败,但是他挺过来了。学习别无他法,成长别无他法。放手去做,放手去行动,正确看待失败。最成功的运动员往往也是失败最多的运动员。要想提高成功率,就要将失败率翻倍。41、 完美主义的思维陷阱-失败会让人嫉妒失望沮丧尴尬,但那些最为成功的人,都能够认识到失败以及从失败中学习的价值。年轻的成功者和年老的成功者有一个相通点,那就是至少一次一般来说多于一次的显著失败,无论是竞争中的失败或者是失去工作或者受到屈辱,失去亲人等严重的考验,他们都将这些失败当做一个关键点,一次生活的转折点,一些帮助他们实现今天成就的因素。失败并不是好事,但那些成功的人能够好好利用这些已经发生的事情,将这些事情看做是机遇,一种学习的经历,一块垫脚石,这就是失败对于适应力和完善人格的作用。完美主义是对失败的无用恐惧,尤其是在自己在意的方面,没有一个人不害怕失败,不管我们喜不喜欢这就是天性,但对于失败的无用恐惧是一种让我们面对问题时裹步不前的畏惧。完美主义和追求卓越在面对人生时采取的认知和情感模式不同,一个追求卓越的人可能比完美主义更具有野心。举个例子,从a到b(两点之间直接最完美最有效率),完美主义在面对时抱有的情感和认知模型是一条直线,追求卓越的人明白他们进步的时候,不可避免会遭到失败,明白他们有时候不一定能拿到想要的分数,但是他们会吸取教训,明白他们需要不断的失败,五次,十次,有的时候甚至一万次。要想达到成功没有捷径,要想达到快乐,也没有捷径,自然规律是我们必须遵守的,追求卓越就要克服困难。完美主义存在直线思维,在让自己反抗自然规律,这并不是说我们应该享受失败,而是当我们有直线思维时,会因为难以接受的事实感到沮丧。完美主义会有自卫性,不喜欢横生枝节,不喜欢被批评被干扰,因为这些都是对直线路径的偏离。一个追求卓越的人是心胸开阔的,欢迎时不时的建议和批评,并不是他喜欢这样,而是他明白这个是必要的,这是成长和发展中重要的部分。完美主义会被失败所困扰,总是盯着那些我们未能达成的部分。追求卓越的人既享受达成目标,也享受过程中的每一步,这就是旅途,即便是失败,也能有机遇。完美主义者会过度夸大化问题,非黑即白,我要么是完美的,要么是一无是处的。我们要明白现实是怎样的,明白事物的过程是怎样的,对于完美主义者是没有自我接受的。而对于追求卓越的人来说,能够接受现实中存在的各种弯路,他们明白没有一步登天的捷径,能够接受失败,能够将自己视为一个整体并且给予接受。对于完美主义者来说,只有一种方式是合适的,那就是固定不变,没有任何的提升空间,没有丝毫的偏离,更没有问题和错误。在他们眼中,只有一种方式,而不是更有动弹性,更具弹性,更加自发的过程和旅途,在行为中实现自我证实。完美主义者恐惧失败,这种恐惧来自内心。他们将自己视为失败者,也恐惧别人将自己视为失败者。我们不是说要享受失败,我还没有遇到过享受失败的人,我们要将失败当做一种反馈和成长的机会。完美主义者只关注目的,别的世界不重要,但对于追求卓越的人来说,旅途和终点都是成功的一部分,而正是这种模式上的差异,最终导致了天差地别。42、 你是一个逐利者吗?-完美主义者只能感受到暂时的轻松(在他们达到目的后的一段时间的短暂轻松),他们会感到持续的压力。逐利者的生活只关注从a到b,轻松半个月,又从b到了新的a。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要记住我们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一个追求卓越的人,不会放弃他们的雄心,也不会放弃整个旅程。追求卓越的人常常会获得更高的成就,他们并不只是关注短时间的放松,而且还关注长久的满足。生活中会有起起伏伏,但是也能享受旅程中的每一天。我从没遇到过完美的人,我认为这样的人是不存在的,如果根本不存在完美的人,那对于每个人来说,失败都是不可避免的,为失败困惑的完美主义者只能专注于失败,而追求卓越的人则会发现旅途中每一步都有成功的机会。完美主义者常把时间浪费在必须读清楚每个字,我要做到最好,要么全部,要么没有,有时候这样是合适的,比如医生做一场完美的手术,但更多时候不需要。完美主义者常常低自尊,因为自尊第一个基础是自我接受,而完美主义者是不会接受自我的,第二个伤害自尊的原因是完美主义者常会遇到长期且不可避免的失败,因为根本没有完美的人。而如果我一直失败,或者一直将自己当做失败者,就不太容易有高自尊。另一个原因是完美主义者更不愿意尝试,因为怕自尊心受伤,但这样会导致自尊心更低。这会导致一个向下循环的螺旋。完美主义者总是对失败感到恐惧而不是兴奋。43、 追求卓越着的二八法则-20%的时间放在重要的事情上,更多的时间与人交流,做自己想做的事。尝试新事情小事情,这些小事有可能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这些小小的对于直线方式的偏离实际上能带来更多的好运,因为我们看见以前没有见过的东西。完美主义让人瘫痪,当我们被失败所困扰的时候,就更不会付诸行动。完美主义是固化的,追求卓越是发展的,发展是我们最良好的感受,最出色的表现。我们焦虑以及无聊的时候感受不到发展,只有乐观愉悦兴奋的时候才能感受到。追求卓越的人不固有思维,有了失败后可以及时调整重新出发。44、 完美主义是如何产生的?如何克服-完美主义产生的根源:一、社会影响;我们都不是天生的完美主义者,孩子天生就比我们更能享受学习的过程,我们畏惧失败,他们却不断跌倒,又重新爬起来,所以是社会影响导致了我们对于失败的恐惧,是一种几乎从出生就开始不断被加深的观念即成果才是真正重要的,比如我们学走路时,经常被赞赏学会走路等成果,而不会赞赏过程,这些都让我们觉得失败不好,尽可能追求直线,逐渐形成了一种直接的模式,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让我们如此内化这种模式;二、当你仅仅注重天赋的时候,你就是在创造完美主义的思维模式,而不是专注于旅途当中努力的思维模式,如果你称赞孩子的智力,当他们失败的时候,会认为自己不再聪明,然后失去对眼前工作的兴趣,相反,被称赞努力的孩子,在失败面前不会气馁,甚至会更加有动力。重视努力让孩子拥有一个他能够掌控的变量,这能让他们认为自己能够掌控自己的成功;强调自然的天赋,让孩子无法掌控成功,这个不会给孩子提供面对失败的方法。被称赞智力的人会产生这样的思维模式,要么我很聪明,要么我不聪明,我很畏惧不聪明,所以我去选择容易一点的任务吧。当我无法做到的时候,这就是攻击,是对我完美主义的侮辱,这是对于直线的偏离,相对的,如果努力才是最重要的,好的,把我试试看吧。如果我们确实有这个问题怎么办?请记住,根本没有完美的完美主义,也没有完美的追求卓越者,你们必须选择你能够快乐的生活方式。选择你认为能够更加快乐的生活方式,不会有现成的答案摆在你面前。我们该怎么去参加追求卓越的模式呢?首先是自我认知,了解你自己。第二步是专注于对努力的嘉奖。当我们专注于努力的时候,就能够改变这种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即使这种思维模式已经存在很多年了,神经具有可塑性。完美主义一直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们能够做的就是接受这一点并采取行动。45、 人所不欲,勿施于己-完美主义的模式是一条从a到b的直线,追求卓越的模式更像是一个蜿蜒曲折的螺旋上升。完美主义者和追求卓越的人从表面上可能完全一样,内在却截然不同,追求卓越的人也许同样充满雄心壮志,有着同样目标,也可能达到了同样的目标,但这个人同时享受了过程。重点是要学会享受过程,朝着认为有意义的目的迈进,过程才是最重要的。如何克服完美主义?第一是认识它,我仍然可以充满抱负,无需放弃成功,只不过与此同时要享受过程。第二是思维模式是可塑的,完美主义者意识到自己是完美主义者时经常会感到难受,用完美主义的方式克服完美主义,这不会有用,只会进一步完美主义。要做的是主动接受,我仍然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可能永远会有这方面的性格,但没关系。不仅要放下执念,同时也要不执著于放下执念。我们要将其视为一件工具,视为一种成长的工具,一种了解自我的方式,使我们更加深入挖掘自己,然后得以成长。接受它,然后行动去改变它。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下一步我们不一定要外在的表现出行为,也可以在内心中模拟你的思想,我们可以幻想自己是一个追求卓越的人。我们的大脑是无法分辨现实和想象区别的,这样先通过幻想,这样会更容易去做。制定一个终极目标,可以让你得到解放,即使过程有失败无所谓,还没到最后。人所不欲,勿施于己,对自己也要宽容,不要将不现实的毫无共鸣的标准强加给自己,46、 心理成熟的标志,换位思考-当感到焦虑或者压抑或者失望的时候,当遭遇困境的时候,可以运用三步法技巧来帮助自己度过(这个技巧要经常使用,经历一次困境就应用一次,应用越多,生效越快)。第一步是许可接受:允许自己为人,接受现实。第二步是积极诠释它:这是让我成长的工具,会帮助我更好了解自己,更好成为自己,发掘失败中的闪光点及机会。还有个技巧是转移注意力,执着于分析每种情况感觉,反复思考并不一定能带来帮助,有的时候,最好的方法是当消极的想法或负面情绪出现时,要将注意力转移到别处,比如听听音乐和别人聊天等,这和逃避很不一样,只是说,当某种情绪或想法反复的出现,我们往往采取的手段都是徒劳的斗争。第三步是转化角度:换个角度思考,这真的很重要吗?这件事到底是不是小事,其实只需要问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它在一年后会不会有影响,或者是更加长久的时间,从长远来看,它真的那么重要吗?心里成熟是指根据自己的意愿转化角度的能力。这既是一种帮助我们享受当下的能力,也是一种让我们站在时间和空间的长河中看待问题的能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通过对事物的认知重建,我们可以训练我们的思想,使其按照我们的意愿实现转化。47、 最有效的灵药,用身体调节心灵。-我们不仅要关注脖子以上的部分即认知疗法,也要注重脖子以下的部分,即行为治疗。如半个小时的锻炼,每周四次;每周六到七次十五分钟的意念锻炼;每天十二个以上拥抱。锻炼是一种必需品,就像氧气那样的必需品,人体的构造设计生来就不是在电脑前干坐一整天,也不是一整天拿着手机聊天的,我们都有对锻炼的需求。如果不能满足某种需求如对锻炼的需求,我们都要付出代价,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48、 最持久的心理疗养,运动疗法-自然的命令就是让我们活跃的运动,锻炼是自然要求我们必须遵守的法则。神经是具有可塑性的,我们的大脑在不停地形成新的神经通路,我们锻炼产生的化学物质和形成新的神经通路是相通相连的,换句话说,我们在跑个步后,这时我们的大脑最适合形成新的神经通路,通过锻炼能帮助我们释放恰好的化学物质,我们会更加有创造力,达到自己的最好状态。49、 运动疗法,从轻松点的开始-通过运动来调节心理很重要的一点是恢复,过度锻炼有时会和训练不足的症状十分相似,过度锻炼可能会导致高水平的焦虑,失去动力,这是完美主义的一种症状。每周的锻炼频率及强度要听你身体的需要。运动量和幸福之间存在一个最佳的平衡点,太少了不好,太多了也不好。最大心率值一般是220-你的年龄,保持在最大心率65%-75%水平,一般可获得锻炼的最温和效果。50、 如何克服运动惰性-跳舞、健身、打球等,可以换着花样来,如果只能一种运动,有氧运动是最佳选择,每周三四次每次半小时是最低要求。产生运动惰性可能因为运动刚开始是痛苦的,要克服这种运动惰性最简单办法就是进入状态,必须开始,开始时可以听音乐看视频等来分散注意力,慢慢进入状态会克服身体的不适。没有时间也会产生运动惰性。比如在考试期间因压力太大有太多事情要做首先会放弃运动,其实最不应该放弃的就是运动,运动是一种投资,虽然你失去了45分钟,但是获得了更多,运动会使你的记忆力得到提高,所以你能够更加充分的利用学习时间,你的创造力提高,精神更加的集中。去运动,去把他规律化,不要去分析太多,尽管去做运动就好了,运用五分钟法则克服拖延症。运动能够释放神经递质,包括肾上腺素、血清素、多巴胺,这些物质与重要的神经药物相类似。51、 静思练习的注意事项-把注意力放在一件事上、深呼吸是基础,集中、分心、集中……将思想锻炼得更加专注,更加留神。快乐的人通常更加活跃的部分是左前额皮层。神经可以重塑,冥想可以改变大脑机能,会让人变得更容易感染积极的情绪,对痛苦的抵抗力更强,免疫力增强。 学会深呼吸,变得放松。52、 睡觉是一种投资-充足的睡觉(8小时左右)有很大的回报,会增强免疫系统和精力,会有更强的记忆力和创造力,另外,在晚上,我们的大脑要处理很多我们白天经历的事情,它经常解决我们白天经历过但没解决的问题,比如做梦通常晚上做的比较早的梦都是一些不愉快的梦,晚些时候更容易是愉快的梦,这是因为晚上第一部分是我们解决问题的时候,当我们解决了一些问题之后,我们的梦就变得愉快了。当我们睡眠时间不够的时候,我们没有办法在短暂的睡眠中解决那些潜在的问题,不管你有没有意识到,问题还没有解决,我们的心里就会为此付出代价。此外,睡眠充足有利于美容,充足睡眠的人能够保持美丽,更具幸福感,更有活力。无论从哪方面来讲,睡眠都是一项很好的投资。睡眠小贴士-找到属于自己的合适的睡眠时间,自己内在的身体节律,早睡还是晚睡,睡多久;如遇无法保证睡眠时间时,可以分散开小段小段休息,比如白天小睡个二十分钟;晚上吃太多或运动太晚会导致血液流动依然很快,心脏跳动很快,晚上依然很有精神,所以晚上尽量不要吃太多;失眠的人要对自己说这是一个思考和反省的机会,想的烦了就会睡着,不要为难自己。 53、 神奇的魔法,抚摸和拥抱-触摸会增强免疫系统,提升幸福感。54、
爱情,需要一个恢复的地点-最幸福的群体也会经历焦虑抑郁沮丧失败,但他们恢复得更快,有更强大的免疫系统,同时,他们比普通人拥有亲密和亲近的关系。因为当你快乐时,你会分享快乐给真正在意的人,放大了你的快乐,也带给了他们快乐,是一个双赢的过程;同时当你有亲密关系时,亲密关系会帮你克服困难。在认知学上,有一个刺激的最优水平,一般内向的人有较高的刺激基准水平,外向的人有较低的刺激基准水平,内向的人需要降低刺激水平,所以喜欢自己待着,相反外向的人有较低的刺激水平,这个水平没有达到他们最有水平时那么愉快,于是他们出门参加派对。所以内向的人在跳舞前可以喝一杯酒,因为当着许多人面跳舞会提高我们的刺激水平,酒精可以降低我们的刺激水平,于是跳舞就变得从容了。与此相反,外向的人需要喝咖啡,咖啡是保持清醒的刺激物,让他他们上升到了自己的最有刺激水平。总之,我们的举止不能脱离本性,一个内向的人可以表现的很外向,外向的人也可以表现的很内向,但这些会消耗他们的精力,他们都需要一个恢复的地方。外向或内向没有好坏之分,关键在于认识你自己,知道你自己的人际需求是什么,你的行为可以脱离你的本性,但需要一个恢复的场所。55、 真爱,真的存在吗?-爱情或婚姻失败的一个重大因素是寻求刺激是人类本性的一部分,新鲜事物总是更加有趣更加令人着迷,我们天生是会改变的探测者,当新事物出现时,我们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上,都会感受到激励。即使遇到了梦中情人且这个人爱你不少于你,也是如此。完美的爱情不存在,但真爱存在,真爱存在于不完美的人中。一个研究发现:最成功的爱情关系,他们多年来享受在一起的时光且这辈子最棒的性生活是在五十多岁或六十多岁,越到后面的才是越精彩的,因为那时候的生理水平会有一个较大幅度的释放提升,这种释放甚至比年轻时候更加强烈。56、 付出是爱情增值的秘诀-如何让爱情持续的美好下去?第一个方法是努力,努力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成功方法,是个人成功的方法,也是感情成功的方法,成功没有捷径。如果我们认为拥有一段至死不渝的幸福恋情最关键的在于寻找真命天子,这里的寻找心态就相当于固定心态,一旦有矛盾发生的时候,我们会开始琢磨,估计是我还没有找到我的真命天子,会导致恶性循环。现实证明了完美的恋情并不存在。找到对的人很重要,培养起一段感情更加重要。在刚开始要恋情顺利非常容易,蜜月期或者一开始的一两年,但在这之后,当最初肉体的生理本能这些淡去时,我们开始意识到我们的伴侣并不完美时,这正是爱情真正开始的时候,也是真爱得以培养并且形成的时候。是什么让恋情变得独特呢?不是找到真命天子,而是选择与你的恋人培养恋情,通过共同的努力共同在一起,共同度过困难,奉献彼此,这是创造一段恋情的方式,这是让两个我变成一个我的方式。最稳固的婚姻里,丈夫和妻子是彼此深度融合的,他们不仅在一起生活,还支持着彼此的愿望和抱负,为他们的生活融入共同的目标。我们需要主动的爱情,主动的参与其中去表达。爱情最开始是自发的,但随着激情淡去,需要主动去维护。自我知觉理论,付出越多越重视这段感情。57、 卸下伪装,被了解而非被认可-维护爱情的另一个秘诀,从想要被认可变成想要被了解,被认可是取悦别人,被了解是表达自己。这种改变对维护激情、恋情/友情/亲情等、快乐,维持个人内心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快乐都至关重要。培养亲密的关系需要逐渐去了解对方,不停加深理解,像了解自己那样去了解对方,如果下定决心想让对方了解自己,就必须敞开心扉,分享精妙绝伦与不怎么自豪的故事(不怎么自豪的故事也许是我们的缺点,是让我们觉得不舒服的,不为人知的世界,很多情况下只有经过长年累月的信任累加,才会逐渐袒露出来),当我们表达自己的时候,更有可能获得一段美好的恋情。58、 5比1的黄金感情冲突-如何处理感情中的冲突,情侣间发生冲突时很正常,要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允许个人有不足,也要允许我们的关系存在不足之处,冲突的重要性在于能够增强我们的免疫系统。如果恋情从来不发生冲突可能会无法得到巩固和加强,会变得非常脆弱,当冲突无法避免时,恋情就难以为继。没有冲突的感情很可能是压抑了情绪分歧,换言之,我们没有被了解,我们需要去改进。59、 爱情保鲜的小细节-爱情在细节中如每天的常规,肢体的碰触、眼神的凝视等,被赞美;好的性生活。60、 情感冲突的几大禁忌-健康的冲突是认知冲突,而非情感冲突,认知冲突是针对人的行为和思想观念提出质疑,而不健康的冲突是攻击某个人的自身和他的情感。比如答应扔垃圾却忘了,攻击某人会说你是个懒鬼,答应扔垃圾却没扔,我不能再信任你了,针对行为是你说过扔垃圾但没扔让我感到很生气。因男女生理的差异,面对批评冲突时,男人会倾向于逃避,女性善于处理和应对这种争执带来的不适。幸福的婚姻是基于深厚的友谊,这意味着尊重对方,享受和对方的相处,这些情侣能深入了解对方,熟知对方喜欢什么,讨厌什么,性格中有什么怪癖,理想和梦想是什么,对彼此有持久的尊敬,不仅是大的问题上表现出来的喜爱之情,在日常琐碎中也能够表达出来,爱情就在细节,在于事无巨细的了解与分享。61、 因为你,我成了一个更好的人。创造优点而非单纯的感知优点。看到那些不存在的优点,或是别人没看到的优点,然后让这些东西/潜能变成现实。62、 做一个积极有建设性的回应者-积极的事情发生时,幸福感就会有一个峰值,积极有效的回应比如一起回忆积极事情的细节,一起庆祝,会延长峰值,使积极事情延续更长时间。63、 爱情可以是自私的-在一段健康的恋情中,当我变成了我们,必然会有牺牲,但这是一种健康的牺牲,这样的恋情,它的基础不是责任感,不是否定自我的利他主义。我们越是独立,就越是相互依赖。64、 是什么决定了幽默的效果-幽默本身是一种选择,有意识地去选择怎样来看待世界,是用痛苦和不公平的眼光,还是用一种适应性的强有力的眼光,幽默是一种正面的眼光。通过幽默,我们可以用一种正面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就像乐观主义那样,使得人们提高对于一种情况各种可能性的意识。65、 幽默的心理来源-(1)幽默是一种社会可接受的用来疏导一些欲望,把本我冲动释放出来的方法,所以许多幽默本质上是和性及攻击有关的,如首次约会讲一些隐晦的黄段子或者拿政治任务开玩笑。(2)幽默是一种社会的纠正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展轨迹,终点是自我实现即实现我们的潜力,幽默是轨迹上的一个点。在这个点上,每当我们偏离这条轨迹,当我们做一些阻碍我们自我实现的事实,幽默就会马上纠正我们。我们笑这些人是为了纠正他们,阻止他们偏离轨迹的发展方向,这样他们就能够迈向自我实现的目标。幽默是一种纠正器,是一种心理释放。(3)幽默是正面视角,我们通过这种视角看待世界。66、 幽默是一种神奇的灵药-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是释放化学物质,进入我们的体内,让我们准备做出或战或逃的反应系统,它能够让你暂时当一回超人,你变强了,你变快乐,你的忍耐力变强了,你更加有活力了,但是当你把这些化学物质注入自己身体内时,虽然你的身体暂时变强了,但其实它在损害你身体内的所有器官,长期的压力是有影响的。我们身体有另一个神经系统-副交感神经系统,让我们的身体冷静下来,负责减慢我们的呼吸率和心跳率,让我们真正地恢复过来。而幽默就像正念和冥想能够激活副交感神经系统,比如笑本身是一种药,也是一种运动,可以增强我们的免疫系统。幽默能更好地帮我们对抗现实,加强我们的身体。当我们感到压力时,皮质醇水平会上升,而这个时候引人发笑会降低皮质醇水平,降低压力带来的影响。幽默还能提高忍痛度。67、 幽默与爱情,如何培养幽默感-幽默非常具有传染性,能帮助我们社交,竞争合作都不如幽默的事情能够增加两个人的感情。幽默是表达认知能力的一个重要信号,就像我们喜欢别人良好的体格一样,我们也喜欢良好的认知能力,我们喜欢能够用不同视角看待世界的幽默之人,幽默不仅能极大影响看待世界的方式,还会帮助应付现实。幽默能够让我们对那些消极的不好的或者让人烦恼的事情有所改观。增加幽默感的几种方法:(1)将日常生活中好笑的事情写进日记,拿一天中发生的事情发挥,改变他们的方向,直到你能够从中发现一些幽默,长期以往,你的大脑会逐渐形成一种模式,这种模式能够帮助你找到生活中好笑的事情;(2)观察幽默的人,当你观察幽默的人时,因为神经元镜像,你就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一些幽默的规律。(3)两问处理法:为什么我这么幽默?为什么别人没用发现我很幽默?不断的问自己,绝对能提供自尊,除此外,还要笑看自己的错误。我们要努力说一些笑话,对着很创伤的事情笑出来,要去暂时麻痹我们自己的内心。(4)多找点花样打破固有的模式。打破模式的次数越多,就越能看见一个情况里的可能性。越是在那种痛苦冲突、悲剧、经济倒退以及大萧条的时候,没有什么能够比幽默更加的重要。68、 自尊是幸福感的基础-是否自尊水平高与是否快乐一样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如何变得快乐,如何提高自尊水平。自尊是一种相信自己能够应付生活中的基本挑战,值得享受快乐的感觉,由两个部分组成,能力感和价值感。我们在生活中作出各种各样的判断,没有一个判断比对自己做出的判断更重要,因为我们时刻都有自我意识,它影响着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无论是我们孤身一人还是和别人在一起。歌德曾说过,最大的罪恶就是让他否认自己,所以自尊非常重要。提高自尊的益处:无论处于什么年龄,自尊能够让我们的心理抵抗能力和应付困难的能力得到加强。自我概念就是命运、信念和自我实现的预言。如果我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值得快乐,相信自己有能力,那么我成功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强。除此外,自尊高的人普遍情商也高。最后,自尊和快乐高度相关,低自尊的人往往和焦虑并存(这里说的焦虑不是自然的焦虑,如站在悬崖上往下看,都会感到焦虑,这种焦虑是健康的,是人的天性。而不健康的焦虑是毫无缘由的焦虑)。我们时刻都有自我意识,时刻在评估自己,如果这种评估显得不够格,如果评估很低,通常会导致抑郁进一步导致失眠患病以及身心失调,我们的免疫系统会变得非常脆弱。当我们自尊较高时,心理的抵抗能力就会变强。强健的免疫系统并不意味着不会生病,而是会少生病,即使生病,也会更快恢复。69、 如何做到自尊却不自恋-培养自尊的5条重要实践(1)正直,言行一致,低要求许诺,高要求履诺,就是以行动对自己说我的话很重要,我很重要;(2)有目标,确定自我协调的目标,努力去追求有目标有使命的生活;(3)担起责任,没有人能够帮你,只有靠你自己才能创造生活。(4)要自我接纳,每天都要允许自己有人的天性;(5)要有主见,有支持自己信仰的东西。70、 为什么有人很成功,却又很自卑-三层自尊的渐进模型,第一层:依赖性自尊;第二层:不取决于其他因素的自尊;第三层:本质上不必把它称为自尊,是一种自我感。这三层次的自尊是一个渐进式的渐进,指必须通过第一阶段才能够达到第二个阶段,必须通过第二个阶段才能达到第三个阶段。即便在最高的层次,前两种自尊自尊依然存在,我们会一直拥有依赖性和独立性自我感。第一层依赖性自尊,他们的价值感由他人决定,他们喜欢也需要他人的评价,把他们的评估当做一种自我感,高度依赖性自尊的人主要由他人的想法和言论进行驱动;同时通过比较来获得能力感。每个人都有依赖性自尊,只是程度不同。不存在完全不受他人想法言论及社会干扰的人。这个是人的天性,想要去支配天性,就必须要服从天性,盲目的反天性只会进一步加剧。第二个层面是独立性自尊。在价值感方面,我用自己的标准来评估自己,我会参考和听取他人对我的意见,但最终还是由我自己做决定。在能力感方面,我不与他人比较,而是和自己进行比较,我比过去的自己进步了吗?第三个层次是无条件的自尊,他们的价值不取决于他人的评价,也不取决于自我的评价,我有充分的自信,我不参与任何的评价。其次,这种自尊的能力是相互依赖的。我不去和他人进行对比,我不去和自己进行比较,我处在一种状态中,我和他人是相互依赖的,但又是怡然自得的。比如一个高度依赖性自尊的人写书,动力主要来源于获得赞赏和表扬,会把自己的书与他人对比,高独立型自尊的人写作的快乐和满足来源于比过去写的更好了以及他们对于这本书的自我评价。而无条件自尊的人只是在写书,一旦他们有了灵感,他们就能够写出一本好书,他们在别人的好书中也能够获得同样的满足和快乐。所有人都有一定程度的依赖性自尊,一定程度的独立性,一定程度的无条件自尊。关键在于程度,这种架构是逐渐成型的,通常需要一辈子的时间尝试着把无条件自尊培养的越来越强。达到超然的境界,我们的头脑会变得清晰,懂的把握住现在,对别人的一举一动不再那么敏感,但并不意味着冷漠回避他人的情感。相反,我们超然之后,我们和他人的关系变得更加的和谐。可以把无条件自尊比作看电影和电影中的角色产生共鸣,因为电影中的角色不会威胁我们,所以很容易和他们融为一体。如果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拥有这样一种情感想象会是多么强大。培养无条件自尊需要时间,普通人大概五十岁左右才能够被了解,而不是被认可。71、 人非生而自尊,人非生而自卑-要达到第三层自尊需要时间,需要一次次的跌倒和一次次的站起来,学会从失败中学习,需要学习接受自己,需要敞开心扉接受伤害犯错,需要做一个彻彻底底的人。活出自我,活出真实,达到真正的谦虚,知道自己的价值,非常自信。一开始我们是没有自我感的,我们区分不了我还有妈妈或者是世界上其他物件。慢慢的,我们发展出了自我感,但这个自我感完全依赖于外界,不管是身体还是心灵上。过了一段时间,通常是青春期,我们开始渴望听到自己的声音,让别人听到自己的声音,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我们的界限,同时有时候又需要打破界限,我们需要去试探现实,需要去确定自我。如果我们这么做,随着时间的过去,我们同时就开始了一个新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真正的分化。这时候,独立的自我变得太过强烈,我们能够和它们产生联系,然后我们进步,这个需要很长时间。我们不能跳过这一层,我们需要无条件的自我关注或者我们需要一段关系或者极端关系来帮助我们培养无条件的自我关注,这样我们能达到下一层,如果我们在青少年时期安静守规矩,没有确立自我,活出自我,那么我们不可能顺利达到下一层。通常,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需要做的事情就是首先来确立自我,这样子才能达到下一层。但不管怎样,这个过程都不会顺顺利利,因为没有完美的成长环境自然而然的通过这些过程。我们在艰苦中随着时间不断进步,我们克服困难,犯错跌倒,然后再重新爬起来。慢慢的,独立的自我,无条件的自尊就开始浮现,我们对自己更有信心。45岁以下能够自我实现的人几乎是不存在的,人在五六十岁才能酝酿出一段关系中的最高层次的情感。即使是自我实现的人,仍保留着一丝丝独立性自尊和依赖性自尊,这种自尊是不会彻底消失的,但它在这个时候变弱了,不再占有主导地位。72、 自尊者尊人,尊人者自尊-培养独立是我们相互依存的一个重要途径。当我们有独立自尊感时,我们的幸福感会更强,会变得更加平静,我们不会不停去向别人证明自己,总是处于一种警惕的状态是一件很疲劳的事情。让我去表达自己,我们也许会受到伤害,如果他们不喜欢我,我会伤心,但是没问题,我承受得住。我很坚强,我可以接受,存在感更平静了。如果我们表达自己而不是时刻想着去表现自己,想象一下,我们的生活会变得多么轻松。73、 自尊稳定性比自尊度更重要-依赖性自尊和自尊的不稳定性高度相关,独立性自尊和稳定性高度相关,独立性自尊与全身心的投入也就是心流之间的关系:有高度独立性自尊的人最有可能体验到心流,更有可能全身心投入到一件事情当中。独立性自尊的人更注重表达自己,注重学习和成长,而学习和成长必定要跌倒,然后再爬起来。学习只有这一个途径。而那些高度依赖性自尊的人更注重证明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更依赖于别人的看法,更加完美主义害怕失败。74、 我们如何确立自尊-自我知觉理论:如果想在某个生活领域得到改善,最好的方法就是让自己的行为变得好像改善了一样,如果我想要高自尊,我的行为就要像一个有高度自尊的人,因为自尊是一种态度,是我对自我的态度,是我对自我的评价,要提高这种态度,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表现出一个高度自尊人的行为,所以榜样的作用是很重要的。提高自尊的方法:(1)有高度独立性自尊的人通常更加平静,所以独立性自尊是一种态度,平静是一种行为,也就是行为平静的人,他们的独立性自尊会随着时间而增加。正念冥想练习会带来平静,会提升独立性自尊;去关注自己,活出自己,运动能带来平静,因为运动在体内释放了某种化学物质。假设你中了一个咒语,从现在起,在你的余生中,没有人知道你会做什么,除了你自己,没有人知道你有多好,你有多宽厚,多仁慈,除了你自己,没人知道你多富有多强大多重要,只有你知道你的成就,只有你知道你有多好的操守道德和性格。在这样一个世界,你会怎么做?做这样一个练习,并不是说让你在匿名世界中怎样生活在现实世界中就应该怎样生活。这个方法的意义在于在这样一个世界中做这样的练习,它能够磨炼我们抛开赞扬和声望的情况下,我们会做什么样的选择。你热爱什么,你真正想过的是怎样的人生,你希望十年、二十年之后,你会变成什么样子,什么对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就算没有别人的认同、点头和赞扬和欢呼,反对和批评,你也会去做么。你在那样的一个世界里会做些什么呢?这个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些高度独立性自尊的人会追求他们的兴趣,那些追求他们兴趣的人会获得更高的自尊,那些有经常性心流体验也就是经常体验全心投入的人,他们的独立性自尊也会增加。你什么时候体验过心流,忘我过,静下心来问一下你自己,因为它能够预测你的未来在什么情况下产生心流。你想要过什么样的人生,你真正想要做的是什么,有高度独立性自尊的人会付诸行动,会应对不断加强自己,因为他们总想要学习成长,进一步发挥更大的作用,触及更多的人。应对的人随着时间的过去,会获得更高的独立性自尊,即使他们这样做的时候有跌倒过,即使失败了四五次,他们也会重新站起来,变得更加强大,他们的独立性自尊会随着时间不断增强。75、 为什么人们会随波逐流-当我们说实话的时候,我们是在给自己传递一个信息,我的话是很有价值的,当我们不说实话的时候,当我们说谎的时候,或者说当我们想不停的表现自己的时候,我们其实是在说这样的我是不够好的。我需要变成另外一个人,这样子别人才能够喜欢我。我们需要被了解而不是被认可,用这个方法去坚持一周,直到行为改变我们的态度。我开始更加重视我说的话了,当我跟自己传达我是谁,而不是想让别人觉得我很厉害时,当我肯定自己时,当我时不时的说不时,这样我就能简化我的生活。我该说事的时候就会说事,即使这个事不是很受欢迎,但是我应该这么说。想象一下这样的生活,当你不用不停地表达或表现自己时,我们会感到多么的自由,我们能够被了解,能够活出自我,这样的我们会是多么的轻松多么的充满力量。我们会觉得自己多么的真实,我们会有多么的快乐。我们体内都有着一股无可匹敌的潜力,它散发着微弱的光芒,当我们找到它时,它就会散发出万丈光芒。以上都因人而异,仅供建议参考
选择放弃是一种智慧,放弃选择更是一种勇气。现代人的痛苦不是选择匮乏,而是选择泛滥。“选择越多,幸福越少”,著名心理学家巴里·施瓦茨的《选择的悖论》将告诉你如何明智地放弃选择,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以赢得最大的快乐。当今世界为我们提供了更多选择,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人们的满足感却降低了。这本充满挑战而又富有趣味的作品,将告诉你怎样一步步走向充实美好的人生。施瓦茨教授提供的证据表明,我们拥有大量选择,但生活并没有因此得到改善。这一结论对于那些换了900个电视频道仍然无法决定看什么节目的人来说并不陌生。无论是选择保健计划、大学课程,还是买牛仔裤,不计其数的选择令我们筋疲力尽。不但没有解放我们,反而限制了我们。我们通常认为,拥有更多的选择会更快乐,但事实恰恰相反,过多的选择只能让我们离真正的身心健康越来越远。现代社会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物质越来越丰富、思想越来越丰富、信息越来越丰富,我们生活在一个“过度沉浸”的环境之中,需要面对成千上万的信息,因而也出现了一个概念叫“大数据时代”,反映出各种信息的丰富。这种丰富从线性逻辑,或者从简单的西方经济学的逻辑来讲是好现象,因为选择越多,人们就越有自主性、越有自由、越有快乐的感受,这是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原则,也是消费社会的基本原则。西方的很多科学发现,都可以在东方智慧中寻根溯源,例如多并不一定是好,少却有可能是优秀。淡泊明智、宁静而致远、寡欲、多沉,都是这个基本思想的反映,同时也是对世界、人生、信息、知识、追求作出选择的重要标准。选择的泛滥不仅会影响我们对商品和服务的追求,还会影响生活的很多方面。面对铺天盖地的选择,人们要决定在哪里生活、学什么专业、做什么工作,以及如何组建家庭。年轻人深受选择自由之苦,富家子弟更甚。这本书涉及人们在生活中所要面对的所有选择:教育、职业、友谊、性、恋爱、生儿育女以及宗教信仰。选择无疑会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让我们可以掌控自己的命运,离“心想事成”的目标越来越近。选择也是拥有自主权的重要指标,而自主权又会对人们的幸福感产生重大影响。身心健康的人都渴望并需要做自己生活的主人。可另一方面,“有选择是好事”并不代表选择越多越好。稍后,我就会向你证明,选择太多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我们的文化推崇自由、事事自己做主以及选择多元化,在这种氛围中,我们不愿放弃任何一个选择。但若想牢牢抓住所有的选择,可能会使人作出糟糕的决定,导致焦虑感上升,压力和不满增加,严重时甚至会患上抑郁症。多年前,大名鼎鼎的政治哲学家以赛亚·伯林(Isaiah Berlin)提出一个重要观点,他把自由划分为消极自由(negative liberty)和积极自由(positive liberty)。消极自由是一种“不做”(liberty from)的自由,人们有免受他人强制的自由,不按他人意愿来做事的自由。而积极自由是一种“去做”(liberty to)的自由,做自己生活的主人,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有意义、更有分量。通常情况下,这两种自由是如影随形的。要是人们无法摆脱想“不做”的事情,也就不会有“去做”的自由。但这两种自由并非总是同时出现。自由在自尊、公众参与、能动性和自我成长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但不是所有的选择都可以让人更自由。尤其是增加物品和服务的选择,对于我们上面所说的这种自由毫无裨益。实际上,过多的选择会占据原本可以用于其他事情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反而会侵犯我们的自由。我发现,尽管选择越来越多,许多美国人对生活的满意度却变低了。这部分提出了一个问题:选择机会的增多是否真的让我们更快乐?结论是,大多数时候并非如此。同时,这个部分还会解释增加选择不会让人们过得更好的原因,比如适应、后悔、机会成本、期望值上升以及那种被其他人比下去的挫败感。综上所述,选择太多或许真的是导致抑郁症在西方国家蔓延的诱因。1.想过得更好,就应该在选择的自由上自愿接受一些限制,而不是完全拒绝束缚;2.想过得更好,就该追求“足够好”,而不是“最好”;3.想过得更好,就该降低对选择结果的期望;4.想过得更好,做决定时就不应该给自己留退路;5.想过得更好,就应该少关注身边的人在做什么。而这一点恰恰是研究决策的社会科学家提出的基本原则。他们认为,如果人类是理性的,那么增加选项就会让社会更美好。那些在意自己有没有选择权的人会从中获益,而那些不在乎选择权的人可以自觉忽略这些多余的选项。这种观点在理论上很有说服力,不过在现实中却行不通。假如你想买一台新车,而且很在意安全性和可靠性。于是你把《消费者报告》反反复复地看了很多遍,发现它对沃尔沃汽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评价是最高的,于是你决定买一台沃尔沃。那天晚上,你参加了一个鸡尾酒会,在无意中跟朋友提到自己的决定。没想到她对你说:“我朋友简6个月前刚买了一台沃尔沃,除了毛病多之外毫无特色。先是漏油,然后打火失灵,车载录音机也卡带。才半年时间,这部车已经被送去修理5次了。”你可能会想,幸好朋友告诉我这个消息,否则差一点买错车,但可能倒霉的正是你。《消费者报告》的评价是根据数以千计的数据总结出来的,这些数据涵盖了市面上每个品牌每个型号。因此当《消费者报告》说一款车性能可靠,乃是基于数千位车主的用户体验得出的综合结论。这并不是说每一台沃尔沃都一样好,但平均来看,沃尔沃车主对自己爱车的好评度高于其他车主。仅仅是一位朋友告诉你一位沃尔沃车主的看法,就可以推翻《消费者报告》总结了数千位车主的评价而得出的结论吗?当然不能。从逻辑上来说,你朋友的话对你的决定应该是没有影响的。但不幸的是,很多人都会轻信这种道听途说的“证据”,甚至会因此否定《消费者报告》的建议。因为这些故事生动逼真、细节丰富,而且是活生生的事例,所以大部分人都会十分重视这类信息。一般来说,那些更具戏剧性、更离奇的死因,例如意外、他杀、台风、洪水或者火灾,导致的死亡人数会被高估,而那些常见的死因,例如糖尿病、哮喘、中风、肺结核,导致的死亡人数却会被低估。人们为什么会作出这种错误的估算?这项研究的负责人翻阅了美国东部和西部的两份报纸,统计了报道各种死亡事件的新闻。他们发现,各种死亡消息的比例和人们估计的比例惊人地相似。他杀、事故或火灾这类事件的报道生动醒目,让人印象深刻,因此人们错误地把这些故事出现在报纸的频率当作真实发生的频率。这种偏差会让人们错误地判断不同事件的风险,最终作出非常糟糕的决定。锚定效应在我们通往明智决定的道路上,可获得性可不是唯一一块绊脚石(就像阿喀琉斯之踵)。假如你要决定该花多少钱买一件西装,一种方法是把这件西装和另一件西装作比较,即把后者当作锚,即参照标准。在一家均价1 500美元以上的西服店,一件800美元的细条纹西装就显得非常便宜。不过,如果是在一家均价低于500美元的商店,它就变成了奢侈品。那么,这件西装究竟是价廉物美的平价货还是铺张浪费的奢侈品呢?除非你的预算很紧张,否则根本无法判断。在这个评价系统中,每一件商品都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下才能显示出价值。一家出售高档厨具和美食的商店有一款价值279美元的自动烘面包机。一段时间后,商店又摆出另一款更大容量的豪华型烘面包机,售价429美元。这款高价面包机没卖出几台,不过那款相对便宜的面包机销量却翻了一番!有了这款高价面包机做锚,279美元的面包机就显得很实惠。为什么总是有商品在促销呢?其实就是商家在玩锚定的小把戏,让消费者有一种捡到便宜的感觉。和促销商品相比,原价货品就是一个锚。同一个问题的两种逻辑意义相似的说法会导致不同的决策判断,当消费者认为某一价格带来的是“损失”而非“收益”时,他们对价格就非常敏感。丹尼尔·卡尼曼和阿莫斯·特沃斯基把这种现象称为框架效应(framing effect)。是什么因素决定了一个价格是打了折扣还是收了附加费呢?光看价钱肯定没办法作出判断,还要考虑市场标准价或参考价。如果汽油参考价是1.55美元,那么用现金支付就等于拿到折扣价;如果参考价是1.45美元,那么用信用卡支付就会被看成加收了附加费。也就是说,两个加油站对汽油参考价提出了两种不同的假设。可见,我们宁愿选择一个获益很小但风险极低的结果,也不愿意做风险更高但回报可能更大的决定。这看上去像是再普通不过的道理。比如,大部分人都愿意选择毫无风险地拿100美元,而不愿意冒可能一无所有的风险去尝试拿200美元。但是如果这个选择必然包含损失,那么我们就会愿意冒更大的风险,比如争取只有二分之一的机会能拿到的200美元,而不愿直接失去100美元。人的头脑中存在一种心理账户,会将现实中客观等价的支出或收益在心理上划分到不同的账户中,作出不同的决策。在展望理论提出之前,解释人的风险决策行为的理论是期望效用函数理论(Expected utility theory)。该理论假定人都是理性的。各人主观追求的效用函数不同、对各种可能性发生所认为的主观概率不同,导致了判断和决策的因人而异。但为保持理性,效用函数必须具有一致性(同一个结果有同样的效用),主观概率也必须满足贝叶斯定理等概率论基本原理。而展望理论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观测,发现人的决策选择取决于结果与展望(即预期、设想)的差距,而非结果本身。人在决策时会在心里预设一个参考点,然后衡量每个结果是高于还是低于这个参考点。对于高于参考点的收益型结果,人们往往表现出风险厌恶,偏好确定的小收益;对于低于参考点的损失型结果,人们又表现出风险喜好,寄希望于好运气来避免损失。另一方面,人对于概率的反应也有一些非线性,对于小概率会反应过敏,对大概率则会估计不足。这一现象导致阿莱悖论,但却是人的真实心理反应。例如:中彩票概率虽小,总有人去做发财梦;出车祸概率虽小,多数人还是愿意买保险,让保险公司盈利。期望效用对概率的依赖则总是线性的。由展望理论引申出的三个基本结论:1、大多数人在面临获利的时候是风险规避的;2、大多数人在面临损失的时候是风险喜好的;3、大多数人对得失的判断往往根据参考点决定。简言之,人在面临获利时,不愿冒风险;而在面临损失时,人人都成了冒险家。而损失和获利是相对于参照点而言的,改变评价事物时的参照点,就会改变对风险的态度。当人们连续消费同一种物品或服务时,其总效用虽然在增加,但边际效用,即每单位物品或服务带来的效用增加量却在递减。为了更深入地理解为何是曲线而不是直线,让我们单独分析左右两部分曲线。曲线的右半部分描述的是人们对正面事件的反应,你可能已经注意到,随着客观事件积极程度的增加,快乐程度的升幅却降低了。就好比说,赚到100美元时主观幸福感可以提升10个点,但赚到200美元的时候却没有提升20个点,可能只上升了18个点。随着客观收获不断上升,满足感的增长幅度不断减小。这条曲线的形状正体现了经济学家长期探讨的边际效用递减律(law of diminish marginal utility)。人们越来越富有,但每一笔额外增加的财富带来的满足感却越来越少。当决定自己的收益时,人们倾向于规避风险,都有风险厌恶症。而当人们面对损失时,一个个都变得极具冒险精神,都是寻求风险的冒险家。这条曲线还有另一个鲜明的特点:描述损失的一半比描述收益的一半斜率更大。也就是说,失去100美元的失落感会比得到100美元的愉悦感强烈得多。有研究者估计,损失对人的心理影响几乎是收益的两倍。事实上,我们都讨厌损失,卡尼曼和特沃斯基称之为损失厌恶(loss aversion)。图中最后一个关键的要素是零点的位置。零点既是损失与收益的分界点,也是快乐与不快乐的分界点。在加油站付现和刷卡的差价问题上,究竟是现金支付有优惠还是刷卡有附加费呢?如果你认为付现有折扣,那么就是把刷卡的价格作为零点,而付现就是一种收益;如果你认为刷卡有附加费,那么就是把付现的价格作为零点,而刷卡则是一种损失。所以,仅仅只是文字表达的毫厘之差就足以影响人们的心理感受,从而对我们的选择产生深远影响。这种影响并非我们喜闻乐见的,因为无论是打折还是附加费,都不过就是对同一个东西的不同表达罢了。同样,人们对酸奶“含5%的脂肪”与“95%无脂”的说法也有偏见。人们会觉得95%的脱脂奶比含有5%脂肪的酸奶更健康,而没意识到两者根本就是一码事。人们更愿意持有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而不愿意用它交换另一个可能更好的替代物。这种现象被称为禀赋效应(endowment effect)。一旦东西给了你,它就是你的了。而一旦你拥有一个东西的所有权,即便只是几分钟,放弃它就意味着损失。前景理论对此的解释是失比得更严重,无论是咖啡杯还是钢笔,一旦被“赋予”某人,它就会比另一个东西更有价值。而失去钢笔产生的不快要远大于得到咖啡杯得到的快感。所以你就不愿意换了。沉没成本是由过去的决策导致的、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决策改变的成本。最大化者要确保他们的每一个决定都是最佳选择。可是,又有谁知道哪个选择才是绝对的最佳答案呢?唯一可能的方法就是穷尽所有的选项。因此,在浏览过所有选项之前,最大化者无法作出选择。要是不把所有商品都作一番比较,他们就无法确定自己买的是不是最划算的。最大化者的决策方式意味着一项艰难的任务,而随着选项的增加,这项任务会变得越来越恐怖。和最大化者对应的是满足者(satificer),他们满足于足够好的东西,而不去想还有更好的在后面。满足者也有自己的标准,他们会苦苦寻觅符合自己标准的东西,一旦找到就立刻收手。如果他们走进一家商店,找到了一件尺码、质量和价钱都合适的毛衣,就会立即买下来,故事到此为止。满足者不会去想,转过这个街角是不是还会有更好的毛衣或者价钱更低。比起最大化者,满足者好像更甘于平凡,不过事实往往并非如此。其实满足者也可以和最大化者一样斤斤计较。他们唯一的差别是,满足者最终会为很不错的选择感到满意,而最大化者追求的是绝对的最佳选择。虽然最大化者总是朝着“最好”努力,但几乎永远无法对最终的选择感到满意,因此,最大化者可能更容易成功,但满足者更容易幸福。面对泛滥的选择时,最大化者会比满足者遇到更大的麻烦。如果你是一个满足者,那么选择的数量不会对你的决策有多大影响。当发现一个物品好到足以符合你的标准时,你就不会再四处搜寻。因此,无数的其他选择就不会对你造成影响。但如果你是一个最大化者,那么每增加一个选项都可能会让你深陷三重困境:无止境的焦虑、后悔和怀疑。问卷结果证实了我们的假设:最大化倾向高的人生活满意度更低、更不快乐、更不乐观而且更有抑郁倾向。事实上,那些最大化倾向分数很高(得分在65到91之间)的人的抑郁量表得分已经达到患抑郁症的临界水平了。但是,这个研究反映的只是最大化与不快乐的相关程度,并不表示最大化就是不快乐的原因。相关关系并不等于因果关系。不过,我相信最大化倾向的确是导致人们不快乐的重要因素,而且我认为,学会满足不仅是应对这个选择泛滥的世界的关键,而且可以让我们更轻松地享受生活。要是对每一个决定都后悔,人生将无比艰难,或许所谓的最佳选择根本不存在。如果你总感到后悔,选到心头好的快感也会很快消逝。更让人难受的是,往往你刚刚下定决心作出选择,悔意就油然而生了,想象着你会发现更好的选择,这种想象可能让你在做每个决定时都深陷不安乃至悲哀的状态。因此我们有必要问问自己,究竟应该用什么标准来衡量一个决策的质量,是客观结果还是主观体验?我认为,在大多数时候,自己的感受才是评价一个决策好坏的关键。经济学家的消费决策理论认为,人们会最大化他们的偏好或满意度。在现实生活中,“满意度”和“偏好”很明显是主观而不是客观的。如果我们对某个事物感到失望,那么客观上的最佳效果也就一文不值。但最大化并不是一种测量效率的指标,而是一种思维方式。如果你的目标是得到最好的,当你要为现实中的种种限制妥协时,就会很难受。最大化者永远体会不到满足者的满足感。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你总是会保留寻找更好的选择的可能性。这是个好消息,因为这意味着我们大部分人都有可能做一个满足者。通过更多地采取满足者的策略,打消凡事都要“最好”的期望,总是被无数选择困扰的人就可以知足常乐。有些人可能已经意识到做最大化者的坏处,但他们还是无法摆脱这个凡事都要最好的世界。他们可能希望生活在一个压力小点儿的世界,但是理想却照不进现实。自由与自主对我们的主观幸福感至关重要,而要获得两者,拥有选择的机会是关键。然而,即便美国人比其他国家的人拥有更多的选择,即拥有更多的自由选择与自主控制的权利,可是从心理层面上说,他们并没有获利多少。大约两个世纪之前,亚当·斯密发现个体的选择自由可以确保社会商品以最有效的方式生产并分配。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不受政府控制的出色企业家会完美地满足消费者的诉求,供应商也将不受条条框框的约束,发挥最大的生产力。习得性无助是当人或动物接连不断地遭受挫折,就会丧失控制感,感到自己对一切都无能为力,陷入一种无助的心理状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最基本的幸福感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基于我们对环境的控制能力,以及是否知道自己拥有这种能力。有关主管幸福感的调查告诉了我们一个并不令人惊喜的结论:总体上说,富裕国家的居民比贫穷国家的居民更快乐。很明显,钱很重要。不过,调查结果也告诉我们,钱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重要。一旦人均财富脱离了贫困线,达到小康水平,国家财富的增加对国民幸福感的影响就不会很大。比如,日本的人均收入是波兰的10倍,但是波兰人和日本人的快乐水平相当;尽管在经济水平上相差不远,波兰人却比匈牙利人活得更自在;同样,冰岛人也比美国人感到更快乐。以上是对特定时期不同国家之间的快乐水平的对比,如果看同一个国家在不同时期的快乐指数,也会看到相似的情况。过去40年里,美国的人均收入翻了一番;拥有洗碗机的家庭从9%增加到50%;拥有干衣机的家庭从20%增加到70%;拥有空调的家庭从15%增加到73%。这就意味着人们更快乐了吗?事实并非如此。更惊人的是,日本的人均财富增长了4倍,但是快乐却没有一点增加。日本的人均收入是波兰的10倍,但是波兰人和日本人的快乐水平相当;尽管在经济水平上相差不远,波兰人却比匈牙利人活得更自在;同样,冰岛人也比美国人感到更快乐。如果金钱不能让人更快乐,那什么可以呢?与快乐最相关的因素就是亲密的社会关系。那些已婚的、有知己的以及和家人关系好的人比没有这些社会关系的人更快乐,加入宗教团体的人也比其他人更开心。看来,要提高主观幸福感,与人交往似乎比变成富翁更重要,但也要注意当中的因果关系。我们知道社会关系和幸福感之间息息相关,但是谁是因谁是果就不那么清晰了。与愁眉苦脸的人相比,开心果肯定拥有更多好友、更和谐的家庭或更长久的婚姻关系。所以,有可能是先有快乐,再有亲密关系。而对我来说,两者可能是互为因果的:快乐的人能吸引别人,而和别人在一起又会让自己更快乐。两本书指出物质财富的增长并没有带来主观幸福感的增加,随后还做了更深入的探讨。两位作者都认为人们的幸福感正在飞速减退。迈尔斯提供了大量数据支持这一观点: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美国人的离婚率翻了一番,青少年自杀率是原来的3倍,暴力犯罪率上升到原来的4倍,囚犯人数是原来的5倍,未婚父母生育的子女是原来的6倍,婚前同居率是原来的7倍。这些明显不是幸福感提高的标志。莱恩在书中写到,我们为了增加财富和自由付出的代价就是降低社会关系的数量和质量。我们赚得多,花得也多,但我们却很少有时间和家人朋友在一起。超过四分之一的美国人声称他们感到寂寞,而孤独感似乎不仅源于孤独,也来自亲密感的缺失。我们到邻居家串门的时间变少了,探望父母的时间少了,更不要说远房亲戚了。而这些事情再一次成为我们的选择负担。莱恩写道:“过去,我们从邻里和工作中就可以得到的东西,如今要靠我们自己去争取:找到自己的朋友,主动和家庭成员维持联系。”换句话说,社会关系不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经过一系列精心和费神的选择。建立社会关系需要时间。第一,要建立一段真正的友谊或者发展一段浪漫关系,需要花相当长的时间深入了解另一个人。只有在好莱坞电影中这种依恋关系才能迅速建立,得来全不费工夫。相比熟人关系,亲密的依恋才是人们最想要的。第二,当我们建立了这种深层联系之后,还要花时间维护它。当朋友、家人和教友需要我们的时候,必须随传随到。当意见不合或者起了冲突,我们就要努力解决它。和朋友家人联络可不是茶余饭后的消遣,而是要一笔一画写进每日日程记录在电脑里的。他们可能随时需要你,而你则要时刻准备应对。建立并维系那些意义重大的社会关系必然受到它们的约束,即便这些关系让你感到不满,也毫无怨言。一旦人们对他人作出承诺,就失去了选择的机会。要在选择自由与承诺忠诚之间获得平衡简直是不可能的任务。每个人都应该找到自己的平衡点。那些热爱选择和行动自由的人就应该远离错综复杂的关系;那些看重稳定和忠诚的人就应该努力追求它。大部分人会把这两种模式混淆在一起,搞出个四不像。如果我们没办法建立自己想要的那种社会关系,就会感到自责。而实际上我们真的常常无法做到。机会——选择一个就意味着失去另一个迈克尔在做决定前要问自己好几道难题:愿不愿意放弃高薪换取晋升机会?愿不愿意牺牲更好的工作去一个更有魅力的城市?愿不愿意放弃这两个优厚条件来换取合家团聚?愿不愿意不顾一切地和女友在一起?选择多的坏处之一就是,列表中每增加一个新选项,这些要取舍的东西就会产生负面的心理效果。不得不做选择这件事本身就会影响我们的感知,决定越重要,这种取舍对最终结果的满意度的影响就越大。经济学家认为,每一个选项的价值都不能独立于其他选项而单独评估。做选择的其中一项成本就是放弃其他机会,这被称做机会成本。根据标准的经济学假设,一个决策唯一的机会成本就是第二好的那个选项的价值。如果机会成本会让最佳选项的整体吸引力下降,而且机会成本与我们否决掉的众多选项息息相关,那么选择越多,机会成本就越大。而我们意识到的机会成本越大,被选中的选项带来的满足感就越低。为什么没有一份完美的工作,薪酬丰厚发展潜力大、工作环境好、地理位置吸引人,而且自己的另一半也能在这里找到工作,也方便自己常回家看望父母?为什么没有一个地方,可以让我同时享受沙滩、美食、购物的乐趣,还能欣赏到美景?为什么我不能同时训练思维、放松身心、锻炼身体还能和朋友们粘在一起?多项选择的存在让我们更容易想象出实际上不存在的选项——一个结合了所有选项的优点的完美选项。我们越沉浸于这种想象,对最终选择的满意度就会越低。因此,选择越多,我们就会越难受。如果最佳假期、最佳工作或是欢度周六晚上的最佳方式真的存在,那么增加选项只会让生活更美好。因为任何新增选项都可能是最佳选择。但事实上这些最佳选择并不存在。最终决定决策质量的是人们做选择时的主观感受。如果选项数目多到会让主观满意度降低,我们的感觉往往更加糟糕。基于大量的同类型研究,研究者得出结论:如果人们面临的选择需要进行权衡才能决定,而且选项相互之间冲突的话,所有选项的吸引力都会明显降低。权衡带来的消极情绪不仅会使选择的满意度下降,同时也会影响选择本身的质量。大量证据表明,消极情绪会导致我们的注意力范围缩小。我们只能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两个因素上,而不是全面考虑影响选择的各个因素,这样我们可能就会忽略掉非常重要的因素。消极情绪让我们分心,诱导我们关注情绪因素而不是选择本身。需要权衡的因素越多,选择风险就越高,消极情绪就会更强烈,这就会严重影响选择的质量。我们已经知道,如果选项增加,被拒选项的优点就会强化,导致最终选定的选项带来的满意度降低。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它可以解释为什么增加选项会降低主观幸福感。被拒选项在我们脑海中盘旋,最终选择带来的满足感就会被稀释。鉴于机会成本的消极影响,我建议人们在做选择的时候将它彻底抛诸脑后。如果机会成本只会让我们的选择变得更加复杂,让心情变得更沮丧,为什么还要去想它呢?但另一方面,如果我们不了解各个选项的吸引力,就很难判断这个选择是否明智。无论是选择一份工作、一个假期、一个治疗方案或者任何其他的东西都是如此。而一旦我们开始考虑各个选项的优缺点,机会成本的问题就会自然而然地浮现。一个选项在方方面面都优于其他选项的情况简直凤毛麟角,选择一个就意味着放弃其他有价值的东西。因此,考虑机会成本是作出明智选择的必经之路。可以用到的一个小技巧是限制选项的数量,避免机会成本不断增加。为什么选择难于登天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人们大部分时间都无须面对那些机会成本巨大的选择。在物质匮乏、机会稀少的社会里,人们面临的选择只是接近或逃避、接受或拒绝,他们问自己的问题是“究竟要还是不要”而不是“应该选A、B、C还是……?”我们深信,拥有对好坏的判断力是生存的关键,但是判断好坏远比从好的东西里挑出最好的简单多了。在习惯了千百万年的简单选择后,我们的生理机制并没有为现代社会涌现出的种种复杂选择做好准备。“可以退货吗?”“我可以拿回我的押金吗?”当我们面临选择困境时,如果能得到一个非常肯定的答案,起码可以暂时舒缓一个人的焦虑情绪。我们认为,如果发现自己做了错误的选择时有机会改变主意,机会成本就会降低。事实上,我们大多数人都愿意花多点钱换取改变主意的权利,所以我们经常拒绝购买“一经售出,不退不换”的促销商品,而选择有退换保证的全价商品。作出重大选择之所以困难,可能就是因为它们是不可逆转的。婚姻没有退货保证,职业亦然。任何改变都意味着巨大的代价——时间、经历、情感和金钱。如果要冒更大的风险,那么你可以考虑一下这两种人的生活:一种人认为婚姻是唯一牢不可破的终生承诺,另一种人觉得只要双方同意,婚姻的协议就可以改变或撤消。我们可以预见,那些把婚姻当成不可变更之诺言的人,比婚姻态度随便的人愿意花更多的心思经营婚姻。结果就是,“无法更改”婚姻的人比“可以更改”婚姻的人对婚姻的满意度更高。当那些认为婚姻可以改变的夫妻分开时,我们往往会想:反正他们不幸福,对婚约的灵活态度反倒是件好事。实际上,这种随随便便的态度正是导致婚姻失败的罪魁祸首。没人喜欢权衡得失,也没人喜欢堆积如山的机会成本。权衡和机会成本的问题对一个满足者来说非常少见,因为他们是那种追求“足够好”,而不是“最好”的人,所以他们不会因为巨大的机会成本而崩溃。此外,“足够好”的标准会减少资料搜索的工作量,不用为更多选项煞费苦心。由于需要考虑的选择更少,机会成本也会降低。并且,满足者不会满脑子都是虚构的完美世界,不存在各方面都极具价值的完美选择,也就不需要费神权衡。许多人会选择继续维系一段破裂的恋情,并不是因为他们深爱或觉得亏欠对方,也不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有履行誓言的道德责任,而是因为他们已经为这段感情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样的道理,有很多人即便发现自己压根不想做医生,却坚持完成医学院那些任务艰巨的训练。每个美国人都知道继续越南战争毫无益处,却一直坚持到最后才退出。人们会说:“如果我们现在放弃,数以千计在战争中牺牲的士兵和平民的鲜血就白流了。”这种想法着眼于过去,而不是将来。而在考虑了所有与战争合理性相关的道德和政治问题后,真正应该考虑的是,那些依然活着的平民和士兵的未来将何去何从。考虑到一个选择包含了多种复杂的可能性,实际上没有任何一个选项可以在各方面都达到最佳水平。这种状况会促使人们考虑选出最佳选项的机会成本。选项越多,其他选项在某方面优于已选选项的可能性就越高,机会成本就会随着选项数量的增加而增大,而随之增大的还有后悔程度。珍妮特·兰德曼(Janet Landman)在她那部出色的著作《后悔》(Regret)中总结到:“跟没有选项或选项很少的选择相比,那些有多个诱人选项的选择更容易受到后悔的威胁……吸引人的选项越多,后悔的可能性就越大。”我们都知道后悔能让人痛苦万分,但是,后悔也有一些重要的功能。第一,当预料到可能会后悔,我们就会更严肃地对待一个决定,并且会考虑下决定后会发生的多种可能性。这种预期能帮助我们看到一些容易被忽视的后果。第二,后悔让我们对决策中所犯的错误印象更加深刻,当下一次类似的情境再现时,就不会重蹈覆辙。第三,后悔能促使我们在必要的时候改变已经作出的决定,或者弥补这些决定所带来的不幸后果。第四,后悔是对他人发出的一种信号,表明我们重视已经发生了的事情,也为此感到遗憾,并且会尽我们所能防止它再次发生。由于我们的很多决定都会影响他人,后悔能让他们明白,我们了解他们的苦楚,使他们在将来愿意继续跟我们保持情感联系,并愿意继续信任我们。这种心理被称为适应(adaptation)。简单来说,当我们习惯了某个东西,就会认为它是理所当然的。比如,我的第一台台式电脑只有8K内存,需要5分钟才能读取一个简单的程序,但我很喜欢它,它协助我做了很多事。然而去年我扔掉了一台速度比它快几千倍、硬盘也大得多的电脑,因为它实在太笨了,根本无法满足我的需求。在过去这些年里,我需要用电脑做的事情没有多大的变化,但是我希望它能做到的事情变化就大了。再比如,刚开始有有线电视的时候,我为能够接收到电视信号感到欣喜若狂,各种电视频道的选择也让我兴奋不已(虽然和现在相比少多了)。然而现在,每当看不到有线电视节目,我就怨声载道,抱怨好看的节目太少。因为温室技术的发达,我们可以在一年四季都吃到各种各样的瓜果蔬菜,刚开始我觉得自己简直进了天堂。现在我把这种全年无休的瓜果供应视作理所当然,如果二月份买到的油桃不够鲜甜多汁,我就会很恼怒。当我已经习惯,或者说“适应了”各种资源带来的愉悦,它们就再也不能带来快乐了。人们很容易适应,所以对积极体验的热情就不能持久。更糟糕的是,人们一般都没料到这种情况会发生。愉快的记忆随着时间不断消逝,最后常常产生让人不快的结果。通过多年的研究,人们对“适应”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大部分研究关注的是知觉适应(perceptual adaptation),即人们在持续体验视觉、听觉、味觉等感觉刺激后,对刺激的反应会逐渐减弱。和动物一样,当一个特定的事件持续上演时,人们对它的反应会不断减弱。这就好比,小镇居民第一次造访曼哈顿时会被壮丽的城市景观所震撼,然而对已完全适应城市高强度刺激的纽约市民来说就见怪不怪了。当人们持续体验某种视觉、听觉或味觉等感官刺激后,对刺激的反应就会逐渐减弱。同样,无论是加薪还是中彩票,人们会逐渐习惯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恢复到平常的快乐水平。想象自己在炎热潮湿的夏日奔忙了一天,汗流浃背地回到了空调房,被凉爽干燥的空气包围的感觉真是妙不可言。刚开始,你感到清新舒爽,活力十足,甚至兴奋不已。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极致的快感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普通的舒适感。你不再感到酷热难当、全身黏糊、疲惫不堪,也不会觉得清凉舒畅和活力十足。事实上,你什么感觉也没有。你已经习惯了待在空调房里,所以根本不会察觉到它的存在。除非你又跑到酷热的室外,热气就像打开烤箱时散出的热浪扑面而来,你才能再次意识到空调带来的舒适感。1973年,13%的美国人认为有必要在汽车中安装空调。如今,这个数字上升到41%。我知道全球变暖正在加速,但过去30年里气候并没有多大的改变,真正改变的是我们心目中舒适的标准。即便我们不希望这种享乐适应发生,它也无法避免。相比生活在选择有限的世界中的人,生活在选择繁多的世界的人失去这种快感后会更加沮丧。“享乐适应”可以是因为“习惯了”某个东西,也可以是因为得到新体验而改变了参照点。假设一位女士有一份满意的工作,年薪40 000美元且很有意思。这时出现了一个年薪60 000美元的新工作机会,于是她换了工作。不过很不幸,6个月之后这间公司就开始走下坡路了。老雇主十分乐意重新聘用她,而且把她的工资提高到45 000美元。她会为涨工资感到高兴吗?答案极有可能是不会。60 000美元的薪水,即便只是昙花一现,也会让人重新定义薪水的基线,或者说是参照点,低于这个参照点就意味着损失。如果是半年前,薪金从40 000美元上升到45 000美元的确是件很了不起的事,而现在,感觉就像是从60 000美元被削减到45 000美元一样。人们常说“我从来没喝过这么好喝的酒”、“我从来都不知道性爱是这么刺激的一件事”或是“我从来没赚过这么多钱”。新鲜事物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快乐标准,所以我们曾经觉得足够好或者更好的东西,就可一不可再了。要是我们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权衡众多的可能性、选项或者体验,适应就会让人失望透顶。要是在人们刚刚中奖时询问他们,他们无疑会比一般人快乐很多。如果在事故刚发生后立刻询问受害者的感受,肯定要多糟糕有多糟糕。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彩票中奖者和事故受害者都习惯了他们的新处境,此时这两种人的“快乐温度”就会趋于一致,和普通人没多大区别。从长远来看,中彩票和意外伤残的主观感受之间的差异并没有预料中的那么大,也不会像人生刚出现重大转变时影响那么强烈。正如我在前面提到的,这些戏剧化的享乐适应产生的原因有二。第一,人们对好运或是厄运都已经习以为常。第二,评价积极体验的新标准使得很多日常的快乐(如刚泡好的咖啡香味,春天里开的花和清新的微风)在对比之下变得不值一提。事实上,中奖者评价自己的日常生活时,认为他们的快乐程度低于其他人。因此,无论是对事情的反应还是选择的参照水平都发生了改变。发生在事故受害者身上的改变可能会更多。事故造成的即时后果对受害者是巨大的冲击,他们再也无法自由活动,而且尚不具备任何适应截瘫生活的技能。过了一段时间,他们逐渐适应,自己也不像最初设想的那般无用。除此之外,他们还开始注意到那些行动不便的人也能做的事,并且开始欣赏这些事,于是他们就不会老想着自己遭遇不幸的意外了。经济学家提勃尔·西托夫斯基(Tibor Scitovsky)在他的著作《无快乐的经济》(The Joyless Economy)中探讨了适应现象的后果。西托夫斯基提到人类需要体验快感,人们买东西时会体验到快感,只要这个东西对购买者来说是新奇的。但是一旦他们适应了这个东西,对它失去了新鲜感,快乐就会被舒适替代。在刚买新车的数周内,开车会让你激动不已,但是过一段时间,你就只是感觉舒服而已。当然这总比开旧车要过瘾,但也缺少怦然心动的感觉。感觉舒服也挺好的,但人们更喜欢快感,这是舒服替代不了的。人们对快乐的追求就像在跑步机上跑步一般,无论如何努力都前进不了,而且必须不断努力才能维持相同程度的快乐感受。面对这种无法避免的失落感,人们会怎么应对呢?有些人干脆直接放弃,不再追求物质带来的快感。大部分人追求新奇的事物,寻找那些即便反复使用仍能体验到快感的新产品或是新体验。虽然到了一定的时候,这些新产品也会不再让人兴奋,但人们始终追逐着消费带来的快感。心理学家菲利普·布里克曼(Philip Brickman)和唐纳德·坎贝尔(Donald Campbell)把这个过程称为享乐跑步机(hedonic treadmill)。无论你在跑步机上跑得多快,你始终都到达不了任何地方。由于这种适应过程,无论你的选择有多明智,不管它为你带来了多少快感,你对快乐的主观体验最终都会回到原点。一般来说,人类在预测自己对各种经验的感受时都表现得差强人意,如果人们提前知道自己中奖后的主观幸福感并没有多大提高,可能就不会买彩票了。在一项此类研究中,研究者询问一组来自美国中西部的大学生,如果他们住在气候宜人的加利福尼亚州会有什么感觉。研究者认为住在加利福尼亚的学生整体上会比中西部的学生更加喜欢当地的气候,也更加满意自己的生活。在第一点上他们是对的,第二点却不然。加州的学生的确更喜欢当地的气候,但他们并没有比中西部的学生感到更快乐。误导研究者的原因可能是他们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天气上。加州阳光灿烂、温暖宜人,但并不代表那里的学生就不会遇到问题,比如课程太无聊、作业负担太重、钱不够花、和家人朋友有矛盾以及感情生活不顺利等。相比寒冷的下雪天,阳光明媚的午后可能会让学生的焦虑程度有所降低,但是两者之间的差异并没有大到可以改变他们对生活的看法。即便考虑到适应的作用,人们在预测自己长期的感受时,都高估了获得荣耀之后的快感,或是铩羽后的坏心情。人们往往高估自己听到健康方面的坏消息时的反应,比如HIV病毒检测呈阳性。人们还会低估自己患重病后的心理调节能力。那些身患各种常见疾病的老年患者能够乐观地看待自己的生活,比主治医生预期的情况好多了。我们几乎能适应一切,但在预测未来时却会忽略或者低估自己的适应能力。如果假设自己每年多赚25 000美元,你很容易想象自己拿到这一大笔钱时的感想。错就错在,你认为一时的感受永远不会改变。丰富的选择会让我们花费在决策上的时间和精力等成本增加,从而加剧适应过程。时间、精力、机会成本、预期后悔等因素是我们在做决定前需要付出的固定成本,这些成本将会分摊在受这一决定影响的每一个日子里。要是这个决定能给人提供长时间的满足感,那么付出的成本就显得无足轻重了。但要是它只能让你感到短暂的满意,成本就凸显出来了。选择越多,花在决定上的工夫就越多,我们就更希望可以尝到选择带来的甜头。适应会让这些甜头持续的时间大大缩短,让我们觉得根本不值得花那么多精力。在一个选择上投资越大,希望得到的回报就越大,而适应会让我们为自己做的亏本投资感到懊恼万分。而且很明显,适应现象对最大化者的影响远比满足者更为深远。不断增加的选项会带来时间和精力的问题,而这个问题产生的影响在最大化者身上最常见,他们对自己的每一项决定都投入巨大,深受权衡之苦。因此当最大化者发现自己的决定带来的快感不过是昙花一现时,往往感到失望至极。快乐并不等于一切,主观感受也并不是我们生存下去的唯一理由。经过精心调查付出大量精力小心谨慎作出的选择,可能比一时冲动的选择在客观上效果更好。百里挑一的结果也应该优于矮子里拔高个的质量。但是也别以为快乐一文不值,主观体验并不是微不足道的。要是适应过程让人们在主观上觉得这些选择并不值得如此费力,选择就变成了一种负担。如果你生活在一个悲多于喜的世界,适应就非常有益,它可能是唯一可以给你力量与勇气,让你活下来的东西。但要是你活在一个喜多于悲的国度,那么适应就会打击你享受好运的尝试。大部分现代美国人就生活在这样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尽管我们不能为所欲为或者拥有想要的一切,但是世上再没有其他人像美国人一样自由地支配自己的生活,物质丰盛,并且拥有选择的自由。尽管适应无法否定自由与富裕带来的物质进步,却让我们从这些进步中享受到的满足感大打折扣。要是我们能找到阻止适应的良方,就能在提高人们幸福感的路上走得更远。但是适应是我们应对世事的基础和普遍方式,它就像被嵌入神经系统一样,我们能够直接干涉的东西少之又少。然而,只要了解适应的过程,我们就能预测它的后果,到了它真正发生时就不会那么失望。这就意味着,我们做决定时应该考虑的不仅仅是自己明天的感受,还要考虑到几个月甚至几年后的状况。在选择过程中考虑适应过程,可以让当下看似沉重的选择压力变小,也会让我们对足够好的选择感到满足,而不是执著追求“最佳”选项,由此避免时间与精力的浪费。现代生活中,许多人们原本能够体验到的满足感都悄然流失,部分原因也许是,可用来跟我们的体验相比较的事实在太多了。再一次,我们看到过量选择导致了人们的不满。同样,在考试中取得B+可能让你的快乐值落到享乐原点的任何一边,取决于你是希望得到B还是A?你预期自己能得到B还是A?你平时得B还是A多一点?你同学得了多少分?社会科学家亚历克斯·迈克洛斯(Alex Michalos)在讨论体验的质量时表示,人们建立满足的标准基于对3个差异的评价:“已有的和想要的之间的差异,自己有的和别人有的之间的差异,现有的和曾经拥有过最好的之间的差异。”米哈洛斯发现,满足感并不能用客观经验的差异来表述,而应该用对上述3个差异的感知来衡量。我还要补充第4个:现有的和预期之间的差异。随着物质生活和社会状况的不断改善,我们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也在不断提高。当我们使用过了高质量的物品后,便开始为“鉴赏力的诅咒”所困扰,不再满足于过去完全可以接受的低质量物品,享乐原点不断提升,预期和渴望也节节攀升。在某些方面,标准的升高是进步的表现。只有当人们的需求增加时,市场的供应才会加大。客观地说,在某种程度上,正是因为社会成员对好东西的标准越来越高,我们的物质生活才会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好。人们建立满足的标准基于四点:已有的想要的之间的差异,已有的和预期之间的差异,自己的和别人的之间的差异,现有的和曾经拥有过最好的差异。为什么在收入翻了一番(美国)或是翻了5倍(日本)之后,人们的主观幸福感并没有同步上升。如果现实和预期能够同步,人们就可以生活得更好,但不会感到自己生活得更好。前景理论。这个理论认为,评价跟标准有关,一个体验要是比之前的更好,就是积极的体验,要是比之前更差,就是消极的。要明白我们对体验的评价机制,就有必要先弄明白我们是怎样设置享乐原点的。语言影响体验的框定从而影响原点的设定。如果一个加油站的标语写着“现金支付大特价”,就是把原点设为刷信用卡的价格,如果标语写成“刷卡加收附加费”,则是把付现金的价格设为原点。虽然两家加油站的收费没有任何实质上的区别,人们却不乐意另交附加费,而对折扣感到高兴。但是语言的表述方式并不是唯一影响原点设定的因素,预期也是其中一个。“我对这顿饭(或者考试成绩、酒、假期、工作、浪漫关系)的预期怎么样?”人们经常这样问自己。事后他们又会问“事实上有多好?”如果实际体验跟预期的一样好,人们会感到满意,但不会因此而非常高兴。真正的兴高采烈只有在体验高于预期时才会出现,体验不达预期则让人不开心。过去的体验也会影响原点的设定,某种程度上说这跟适应有关。我们常常自问:“这次有上次那么好吗?”如果一样好,我们会再次感到满意,但也同样不会非常高兴。43%的受访者认为他们过得比父母更艰难,其中有一半是来自富裕家庭的孩子。深入调查发现,富裕家庭的孩子对生活的期望太高,有的来自他们自己,有的来自父母。他们总是谈到“太多”:可以参加的活动太多,可以买的商品太多,要学的东西也太多……当低收入家庭的孩子谈到电脑和互联网让他们更轻松地完成功课的时候,富裕家庭的孩子却说,因为电脑和互联网的存在,要筛选的信息太多。这使得人们越来越倾向于成为最大化者。从定义大概就能看出,成为最大化者就意味着有高标准和高期望。因为这一点,也因为预期在快乐评价中起到的作用,对于满足者来说处于“享乐温度计”正极一端的体验,对最大化者来说却可能处于负极。由此得出的教训是,期望太高会适得其反。和我们做的其他事相比,控制期望也许更能保证我们的生活质量。适度期望的好处在于,它留出了一点空间,使得许多体验能够成为美妙的惊喜、附加的愉悦。问题是如何才能做到,即使在实际体验越来越好的时候,还能把期望保持在适当的水平。我们所构建的反事实思维可能会形成上行假设(想象一个更好的结果)或者下行假设(想象一个更坏的结果),社会比较亦然。人们可以把自己跟做得更好的人进行比较(上行社会比较),也可以跟做得更差的人比较(下行社会比较)。通常,下行社会比较能使“快乐温度计”的度数升高,上行社会比较则会降低。上行社会比较容易导致嫉妒、恶意等消极情绪的产生,还会引发挫折感、低自尊,使人不开心,感到压力重重。反之,下行社会比较能够提升自尊,增加积极情绪并减少焦虑。人们之所以会受社会比较的驱使,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乎自己的身份地位,而身份地位又是社会比较的一部分。有些成就和财产之所以能带来满足感,是因为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它们。如果别人就快赶上我们的脚步,走在别人前面的欲望也会随之增加,为的是继续保持我们的优势地位。经济学家罗伯特·弗兰克(Robert Frank)[5]在著作《选择适当的池塘》(Choosing the Right Pond)中提到,我们社会生活的质量取决于我们渴望成为哪个池塘里的大鱼。如果只有一个池塘,每个人都把自己的地位跟别人进行比较,那么绝大多数人都是失败者。毕竟,在一个有鲸鱼的池塘,即使是鲨鱼也会显得渺小。所以说,与其跟全部人比,不如从整个世界里划分出一个合适自己的群体,在我们自己的池塘里,每个人都可以是成功者。在小公司做一个薪金第3、年薪12万的律师,比在大公司里年薪15万却只能坐到中层职位要好很多。让自己快乐、在地位的角逐中胜出的方法,就是找到一个合适自己的池塘。但是随着电信产业的发展(包括电视、电影和互联网),几乎每个人都有办法得到任何人的信息。40年前,居住在市郊蓝领街区的人并不会在意自己的薪金低于平均水平,因为他们只是跟身边的人比较,大家的状况都差不多。在蓝领街区,很少有东西会激发人们改善生活的欲望,现在可不一样了。如今,我们每天都能无数次地看到那些富人过的是怎样的生活。我们就像在一个巨大的池塘里游泳,想象着自己也可以过上别人的生活。这样一来,即使生活质量实际上得到了改善,这种不切实际的高比较标准也会降低中低阶层对生活的满意度。然而,就算真的能够劝导人们少关注一点身份地位,他们还是不会对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感到满足,因为他们有理由相信,无论一个人拥有多少东西都不足够。我们的社会和经济系统建立于稀缺资源和热门商品的不公平分配之上,导致人们生活在无休止的社会比较和不满中。所以,若想改变个体的态度,不改进体制是行不通的。地位商品指可以彰显购买人与众不同的身份或社会地位的一类商品,通常是市场上的稀缺商品。赫希把这类物品称为地位商品(positional goods),即人们得到它们的可能性取决于自己在社会上的地位。无论一个人拥有多少资源,如果别人也享有同样的资源,那么他能享受到地位商品的可能性就很小。有时候,这些物品之所以能代表地位,仅仅是因为供应数量有限。不是每个人都能弄到一幅梵高的真迹挂在客厅。能够拥有这些商品的人越多,它们的价值就越低。如果我们不那么热衷于地位竞争,大家都会好过一点。地位竞争让人压力倍增,生活失去了应有的模样。家长总是希望孩子做到最好,鼓励他们努力学习考上好大学。因为每个家长都这样做,大家不得不把孩子逼得更紧。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孩子送到课后培训机构以及教育夏令营,由于每位家长都这么做,因此他们又借钱把孩子送到私立学校,甚至聘请私人教师和教练,希望把孩子培养成伟大的音乐家或者运动员或者别的什么,总之希望她能与众不同。每个人都这样做,至少那些还没有破产的家长都会义无反顾地参加这场角逐。与此同时,那些可怜的孩子被家长们的期望折磨得对所有事情都失去兴趣,而家长们为了孩子的未来不得不强迫她做这些。即使对课程缺乏兴趣,学生们还是得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即使对现有的工作还算满意,人们还是到处寻找更好的机会。这就像在人山人海的体育场看比赛,前排观众为了看清楚一点而站起来,后面的人也跟着站起来,为的只是跟之前看得一样清楚,从而引发了连锁反应。到最后每个人都站了起来,如果有个人坚决不站起来,那么他就等于没有来看比赛。同样,当人们追求那些代表地位的物品时,也会情不自禁地进行竞争。不参赛就意味着失败。我们不能从这个研究中确切得出哪个是因哪个是果。到底是不快乐的人比快乐的人更喜欢反思社会比较,还是反思社会比较使得一个人不快乐?我猜两个都有道理。反思的倾向把不快乐的人困在一个由社会比较形成的向下的心理旋梯中。基于已有的研究,可以确定的是,社会比较对于获得选择的满足感毫无益处。如果意识到最大化者的欲求,那么这个结果其实并不让人惊讶。最大化者要的是最好的,如果不比较,你又怎么知道你有的就是最好的呢?而面对如此多的选择,要从中选取最好的一个变得难上加难。最大化者只能成为与他人比较的奴隶。满足者就没有这些困扰。只要求“够好”的满足者,可以利用别人的体验帮助自己判断,但他们不需要这样做。他们能够依赖自己的评价制定标准。一份“够好”的工资,能够让他们买得起体面的房子,买几件不错的衣服,偶尔过一下夜生活,如此而已。别人赚多少钱对他们并不重要。几十年来,美国人的“幸福指数”在持续地缓慢下跌。作为富裕程度首要指标的GDP比30年前翻了一番,认为自己“非常快乐”的人的比例却在下降,降幅在5%左右,看上去不多,可一旦转换成人数则有1 400万之多。那些在20世纪70年代觉得自己非常开心的人,现在都不这样认为了。当被问及更具体的问题,如对婚姻、工作、经济状况和居住环境等是否感到满意时,也得到了相似的答案。看来,社会越富有,人们越能自由地追求自己想做的事,反而越不快乐。今天的美国中产阶级体验到的控制感和自主感,是任何时代任何地方的人都无法想象的。数百万计的美国人过上了自己梦寐以求的生活,鲜受物质、经济和文化的束缚。他们自己,而不是父母,决定自己结婚与否以及何时跟何人结婚;他们自己,而不是宗教领袖,决定自己的衣着打扮;他们自己,而不是政府,决定自己要看的报纸和电视。这种自主性,加上关于抑郁症的无助理论,好像预示着抑郁症理应消失于美国大陆。然而,我们看到抑郁症病例的数量正在爆发式地增长,以致塞利格曼称之为流行病。更严重的问题是,抑郁症患者有年轻化的趋势。据估计,目前大概有7.5%的美国人在14岁前就经受过抑郁的困扰,这个数字比10年前多了一倍。我认为近年来控制感的增加导致了人们对控制的期望值升高。我们越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就越希望自己能得到更多。我们的教育应该既有趣又实用;我们的工作理应既激动人心又富有社会价值,而且还要收入丰厚;我们的伴侣应该既是性感尤物,又忠贞不二,不但有过人的头脑,还要善解人意;我们的孩子应该漂亮、聪明又乖巧,还要个性独立;我们买到的东西一定要是同类产品中的佼佼者。面对浩如烟海的选择,我们不再因为一样东西“够好”就感到满足。我相信,强调选择的自由以及现代社会所提供的大量可能性,是人们形成这些不切实际的期望的主要原因。从某种体验里得到的愉悦和满足,既来源于这个体验本身,也来源于我们对这个体验的期望。比如说,减肥的人会把实际的体重减少量跟预期的进行对比。如果你想要减5磅而实际减了10磅,感觉大概再好不过了,可当你希望减15磅却只减了10磅,那可就不高兴了。再比如,学生会把实际成绩跟期望成绩进行对比,本来以为只能拿C结果得到了B,那就会感觉很好,如果本来想要A,那就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如果我关于当代美国人对体验质量的期待的看法没错,那么几乎所有的体验都会令人失望,甚至会被当作一种失败——一种阻碍人们作出正确选择的失败。随着期望值的普遍升高,美国文化比过去更强调个人主义,这也许是对生活的全盘控制欲的副产品。某种程度上说,个人主义倾向越小,就越可能被家庭、朋友和社区的需求紧紧束缚。如果真心依恋他人,就不能想做就做、为所欲为。今天的美国年轻人结婚时最难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怎么权衡个人的自主权和婚姻的责任与义务。无法达到的期待,加上为失败承担个人责任的倾向,形成了致命的组合。我们可以预期,这个问题对最大化者来说尤其尖锐。在失去机会、后悔、适应和社会比较的时候,最大化者比满足者更多地受到高期望和自责的折磨。最大化者会花很多工夫去做决定,并且对结果有极高的期望,从而也可能经受极大的失望。1.把精力集中在最重要的选择上我们知道,拥有选择的机会对主观幸福感非常重要,但是选择本身也有劣势,选择越多,这些劣势也就越明显。拥有选择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但缺点却以微妙的方式逐渐累积。也就是说,并非某个特定的选择出了问题,而是所有选择共同导致了最后的结果。放弃选择的机会并不容易。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意识到,大多数时候对我们最重要的,是某个决定导致的主观感受而非客观结果。就算你能得到更好的车子、房子、工作、假期或者咖啡机,如果你在做选择时很不满意,那么就根本没有从中得到什么好处。很多时候,正是因为有过量的选择,才产生了更好的客观结果和更糟糕的主观感受。3.做一个满足者,而不是最大化者在选择过量的社会里,最大化者会受更多的苦。最大化者常有不切实际的期望,他们害怕后悔,不愿失去机会,害怕跟别人比较。当选择的结果不尽如人意时,最大化者将会非常地失望。学会接受“够好”的选择既可以减轻负担又能增加满足感。尽管在客观上,满足者可能不如最大化者做得那么好,但是如果“最好的”可望而不可及,最后还是只能选择“够好的”,满足者就会比最大化者感到好受很多。4.别太在意机会成本做决定之前想想别的选项并没有错,如果无视这些“机会成本”,可能会高估最佳选项的优点。可另一方面,我们对机会成本考虑得越多,就会越不满意最终的选择,所以反倒是不要多想那些已经被否决的选项为好。光是想想那些被淘汰的选项的优点,就会削弱对最终选项的满意度,鉴于此,有人建议我们干脆把机会成本通通忘掉好了。可是如果不跟别的选项比较,我们就无法知道自己所选的到底有多好。比如,所谓的“好投资”,就是相比其他投资,这项投资的回报率更高。由于缺少绝对标准,适当考虑机会成本也是必须的。5.做不可逆的选择几乎所有人都愿意在允许退换的商店买东西,却没有意识到,当某个东西允许换货,我们就很有可能真的去换了。当我们可以对某个选择反悔,满足感就会降低,要是某个选择是不可更改的,我们就会采用多种心理机制,使自己将所选择的那个和别的比较时感到好受一点。如果某个决定是可逆的,这些心理机制就没什么效果了。在我看来,做重大决策最能体现不可逆选择的威力。有个朋友告诉我,他的牧师在一次婚姻的布道中平静地说:“是的,人嘛,都觉得别人家的草坪更绿一点。”他的意思是,我们总是无可避免地遇到比自己妻子或丈夫更年轻好看、更聪明风趣、更善解人意而且更有共鸣的人。他的话让在场的教友大惊失色。但寻找终身伴侣跟到商场购物不同,两者不能相提并论。面对更具吸引力的选择,收获幸福和安宁的唯一途径就是对自己说:“我已经选择了自己的终身伴侣,就算那个谁长得再好看,也与我无关。”挣扎于你和伴侣的爱是不是真的,苦恼性生活的质量和数量是否达到平均水平,以及总是想你能否做得更好、找到更好,皆是痛苦之源。一旦做了不可逆的选择,你就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改善已有的关系上,而不是进行无谓的猜疑。7.告诉自己不后悔无论是感到自己可能后悔还是真的追悔莫及,后悔带来的刺骨之痛都会影响人们的选择,有时候甚至会让我们不愿意做选择。虽然后悔在很多时候都有其合理性和启发性,但当它强烈地影响了我们的选择时,就该想方设法减少它。我们可以用下面的方法来减少悔意:■采用满足者而不是最大化者的标准;■在做决定前,减少选项的数量;■对决定的好处心存感激,而不要纠结于不好的方面。生活是如此复杂,任何一个我们以为能改变一切的决定,其实都渺小无比。我有一个因一事无成而倍感挫败的朋友,过去30年来,他每天都在后悔自己当初放弃了去常春藤盟校读书的机会。他经常念叨:“如果当初去了常春藤,现在一定会不一样。”其实,就算他去了理想的大学,也有可能被汽车撞了,或者因为挂科而被开除,或者患上抑郁症,又或是突然就觉得不喜欢那个地方了。我想告诉他的是,年轻时的他做了这样的决定,肯定有很多和他内在性格特征相关的复杂因素。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回过头去读一所名校,改变不了一个人的性格特征,也无法解决他所要面对的问题。所以说,他的工作或者生活,不一定会因为上了一所名校就有所改变。但有一件事是可以肯定的,如果他能抛开那些后悔情绪,一定会过得更开心一些。8.为适应做好心理准备我们会适应任何有规律可循之物。生活艰难时,适应能使我们免受困难的冲击。生活不错时,适应就会让我们踏上“享乐跑步机”,消耗我们从积极体验中获得满足的能力。我们没有办法阻止适应的发生,我们能做的,就是对不同阶段的体验作出符合实际的期望。关键是要记住,无论高档音响设备,还是豪华轿车、九百多平米的豪宅,都不会像我们最初体验到的那样,源源不断地给我们带来欢乐。学会在愉悦感减弱后依然感到满足,当适应发生时才不会感到很失望。我们也可以采用满足者的策略,通过减少做决定所花的时间和精力,来减少适应带来的失望。除了小心“享乐跑步机”之外,我们还要小心“满足感跑步机”。这是适应现象带来的双重灾难。随着时间的推移,除了因为适应了某种体验而觉得它没有那么好,我们还会因为适应而觉得原先感觉良好的标准不够好了。此时,怀有感恩之心就能帮到你。想想那些让我们感觉更差的方面,能避免我们把现在感觉良好的事当成理所当然。9.控制过高的期望我们对体验的评价大多受到期望的影响,若想增加选择的满足感,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不要对它们期望太高。然而说比做容易得多,尤其是在这个鼓励高期望的世界,到处都是选择,以至于让人以为总能找到完美选项。要想把降低期望的任务变得容易一些,你可以:■减少选项的数量;■做一个满足者而不是最大化者;■留心那些突如其来的意外事件。10.学会避免社会比较我们通过与他人比较来评价自己的体验。虽然社会比较能提供有用的信息,但也常常减少我们的满足感。所以少一点比较,我们的满足就会多一点。类似“少管别人在做什么”的建议很容易说出来,但要做到就不简单了。别人在做些什么显而易见,而我们中的大多数好像都很在意地位,因为有些生活中的重要资源(比如好大学、好工作、好小区里的好房子)只有同辈中的优胜者才能获得。然而,社会比较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影响恶劣,所以还是少一点比较为妙。满足者比最大化者更懂得如何避免社会比较,学会接受“够好”,就足以降低对他人在做什么的关注。我在其他的一些建议里也提到过,当用绝对的标准来衡量问题时,人们对结果的感觉会没那么好。不采用绝对标准,是避免社会比较的好办法。11.把选择的限制看成解放而非束缚随着我们面对的选择越来越多,选择的自由最终会变成选择的暴政。常规的选择过程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使每一天都变成煎熬。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学会把选项的限制看成是解放而不是束缚。社会为选择提供规则、标准和规范,而个人经验则形成习惯。遵循规则(比如系安全带,一晚上喝酒不超过两杯)使我们得以避免一次又一次地作出费劲的决定,帮我们省时省力,把时间花在那些尚无规矩可循的选择上。想想养在鱼缸里的鱼,生活在这个受到限制但也受到保护的世界里,小鱼可以去试验、去探险、去创造、去谱写它的未来,而不用担心挨饿或者被吃掉。没有鱼缸也就没有了限制,但小鱼可能要拼尽全力才能活命。有限制的选择和有约束的自由,使得小鱼可以想象各种美妙的可能性。
作者:王利杰,来源:王利杰(ID:wanglijie1979)幸福感幸福感是一种大脑的一系列化学反应,无论外界的刺激如何提高,这种化学反应带给人类的体验总是有天花板的,而且很早就已经接近了上限。所以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无论科技如何发达,物质如何丰富,幸福感并没有提高多少。吃冰激凌很愉悦,找到真爱也令人愉悦,但是吃很多冰激凌所得到的愉悦既不能线性增加,也不能等同于找到真爱。幸福感的核心是你的收获和期望的差值,而不是收获的绝对值;所以,我们要向内心寻找幸福,改变认知模型,降低期望值都有助于幸福感的提升。但是,事物都有两面性。人类的进步也得益于先辈们的冒险追求和持续探索,而内在的驱动力就是欲望、好奇心和不满足。如果全人类都降低期望值,很容易获得满足感,从而停止外在的追求、不再冒险,那么人类社会的进步速度也会大大降低。如果有一种药物,能欺骗大脑,直接催生这种幸福化学反应,让人类轻易得到幸福感,满足感,那么人类就会沉迷于这种药物而无法自拔。这种药物确实存在,我们称之为海洛因,或者简称毒品,因为绝大部分人一旦尝试,就几乎会不可避免地上瘾,放弃外在的所有努力和追求,只想借助着一种最轻松的方式获得满足感体验。所以我们都不敢轻易尝试挑战自己的“定力”。做为骑象人,我们很难驾驭“本能”这头大象。在通过电极刺激老鼠获得快感的试验中,那只可怜的老鼠就会不停地按下电源开关而无法自拔,直到精疲力尽后倒下。人类的自控力并不比老鼠高多少。还有一个令我细思极恐的事实是,战争导致了互联网和很多科技的发明、发现;如果没有残酷的战争,人类科学进展和生活水平,要比现在落后的多。多么痛的领悟,再次说明了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而是中国文化中的太极那般,白中有黑黑中有白啊。生物也是算法算法指的是进行计算、解决问题、做出决策的一套有条理的步骤。算法并不是单指某一次运算,而是运算时反复采用的方法。生物行为也是算法控制的,生物算法是通过感觉、情感和思想来运作的。
有只狒狒看到附近树上挂着一串香蕉,但是旁边埋伏着一只狮子。狒狒该冒着生命危险去摘香蕉吗?这就需要生物的概率算法做运算了。
不去摘香蕉饿死的概率和摘香蕉被狮子抓住吃掉的概率作对比。
这里面需要测算狒狒与橡胶的距离、狮子距离香蕉的距离、狮子的状态、狒狒的速度、狮子的速度预估、狒狒的饥饿程度、香蕉的成熟度等等。最后狒狒得出一个决策结论,然后去执行。
狒狒的生物算法会让狒狒感觉到饥饿,看到香蕉又会流口水,但是狮子出现却让狒狒感到恐惧和颤抖,所有的情感和欲望都在大脑里面通过神经递质交互,最后根据这个生物自己的胆子大小以及对香蕉食物的喜好程度等综合做出决策,导致执行。
如果这次生物算法运算的结果是抢香蕉,否则要饿死,那么狒狒就可以瞬间感受到一股力量充满四肢,肌肉紧绷,血脉膨胀,帮助它快速冲向香蕉并逃离狮子的追踪。
最终,能够传承到今天的生物,都是算法比较优秀和能够适应环境的,否则就会中途夭折,物种灭绝。
人类每时每刻的选择,都是算法决定的,小到该吃什么穿什么,大到择偶和投资,都是生物算法的结果。而且据统计,99%的人类决策是由进化而成的“直觉算法”主导的,而且是严重受到底层欲望驱使的,那个所谓的理智的大脑只不过是为这个直觉算法的结论寻找一个逻辑上靠谱的因果关系而已,只是起到了“解释”的作用,并不主导决策。一见钟情的本质就是生物算法,所以你不能预测你会对谁一见钟情;甚至当你遇到一见钟情的人之后,你会发现Ta跟你的很多所谓的爱情观并不完全吻合。当你跟一个恋人走到了尽头而分手以后,回看当初,你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鬼迷心窍爱上Ta。这里的鬼迷心窍所提到的“鬼”就是“算法”。不过呢,人类的决策算法相对于其他动物而言,具有强更大的“自我升级能力”,这个自我升级就像人工智能领域的“机器深度学习”一样,人类通过读书、思考、实践这个循环来不断训练并提高自己的决策算法,然后让自己在物种繁衍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优势。这个提高决策算法的过程就是认知升级、认知迭代的过程。
生物算法还决定了,哺乳动物天生都会依恋母亲以及一些柔性物可以给予的接触感,比如纱布或者毛茸茸的玩具,科学家称之为接触性安慰(contact comfort)。母亲和婴儿之间都有母婴联结(Mother-infant bond),这也正是哺乳动物这个词Mammal的来源,其词根是拉丁文的mama,语义就是乳房。
意识和伦理道德机器没有情绪和欲望这样的主观体验,而人类有,可人类大脑本质上也是一系列神经元之间的电化学反应而已,主观体验究竟是如何产生的,是不是进化的副产品?如果没有主观体验,人类理论上还是可以进行一系列的社会活动,只是没有了酸甜苦辣痛那些主观体验,没有了情绪,只留下了了算法和执行,但那样的人类还是人类吗?人类之所以有虐待和强奸这样的道德伦理问题,也是因为人类有“主观体验”这个概念。虽然本质上,虐待和强奸的体验也是大脑神经元之间的一系列电化学反应,和其他体验没有本质差异,但是“主观体验”的存在让这个行为变得不可接受,主观体验导致了喜怒哀乐,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主观体验决定了人类道德伦理的框架界限。机器就没有主观体验,所以一台机器Hack入另一台机器,算不上虐待和强奸吧;人类黑客Hack一台机器,可能构成信息窃取的罪名,但一定不会背叛强奸电脑罪。
1952年,伟大的数学家,计算机科学奠基人阿兰图灵被判犯有同性恋行为,并被迫接受化学阉割。
两年后,图灵咬了一口毒苹果自杀,留下了那个被咬过一口的苹果(logo)。
人类的主观体验和社会伦理道德也不是一层不变的,是与时俱进的。
当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对同性恋的行为以及人权的概念有了新的认知之后,道德和伦理在新一代人中便会迭代升级。
同样是图灵,如果他生在21世纪,就不会被判刑,也不会被化学阉割,更不需要服毒自杀。行为没变只是环境变了,结局就大不相同。
这些社会伦理道德的根基仅仅是人类的主观体验而已。如果主观体验是虚幻的,那么道德伦理也一定是虚幻的。图灵的同性恋行为本质是什么并不是关键,关键是社会中的其他人怎么想。这也是未来我们面对计算机人工智能的问题。人工智能是否有“意识和主观体验”,这不是关键,关键是我们人类会怎么想。这就是著名的难缠问题,他心问题(Problem of other minds):如何证明宇宙中除了我以外的其他人不是机器人或者梦境的虚幻,而是跟我一样有意识的智人?智人的统治人类通过语言和社会协作主宰了整个地球,在农耕社会和工业社会的发展下,消灭了大部分野生动物,驯化了无数的家畜。为了满足人类的私欲,我们大量圈养动物并屠宰它们。究竟是什么赋予了人类如此特殊的权力,可以肆意夺取其他生物的生命?人类不断地给自己寻找各种伦理上的理由,来支撑这种杀生的行为。虽然有小部分人类开始反对,甚至以身作则吃全素,但这并不能阻挡工业化畜牧业的发展态势。一种科学解释是,这些家畜选择了和人类的协作,提供肉食给人类,它们也获取了物种的繁衍,那些拒绝跟人类协作的野生动物,正在逐渐被大自然淘汰,处于物种濒临灭绝的边缘。
全球总共有20万只野狼在外游荡,而最早的那只比较弱的狼,通过与人类的协作,繁衍至今已在全球拥有了4亿家犬后代。
世界上现有4万只雄狮,但有6亿只家猫;
有90万头非洲水牛,但有15亿头家牛了;有5000万只企鹅,但有200亿只鸡。
全球大型动物有超过90%不是人类就是家畜。到底人类灭绝了动物还是繁荣了它们。
其实,就在100年前,一次禽流感也夺走了1亿人类生命。
在大自然面前,生命似乎根本不值一提,不管是人类的还是其他生物的。但是对于人类宗教和社会伦理来说,这个是天大的事。
宗教的出现,是人类给自己不理解的这个世界虚构出的一种可理解的逻辑;也给自己不能主导的自然现象一种超现实的神性,把对一切美好的期待都献给对这种“超自然神性”的依赖和信仰;让自己面对一切未知和不确定的时候,多一些情感层面的坚定和坚强,不会轻易崩溃。不过这一切就像盲人描述世界的色彩一般,只是一厢情愿的臆想而已,共同想象并非真相。但是,不论任何宗教的追随者,都相信只有自己的宗教才是真实的。所谓的强大的人,都是因为自己内心坚信了某一套逻辑自洽的信仰体系,不管是全然接受某一个现有的宗教体系,还是自创了一套独有的宇宙法则,本质上人的内心都是有着某种信仰体系的。宗教和科学科学让我们相信,根本没有上帝。但是,信仰上帝能够激励我们自己去做成某些事情。这就是宗教给予社会组织的力量。宗教不等于迷信,因为大多数人都不可能把自己相信的事称为迷信。自己相信的,就是真理;只有别人相信的,才是迷信。宗教和灵性的差距也比我们想象的大。宗教就是一份契约,约定了社会行事准则和道德观,告诉我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而灵性确是一个旅程,它通常以神秘的方式把人们带向未知的目的地。对于宗教来讲,灵性是危险的。遇佛杀佛讲的就是:在灵性的道路上如果发现佛教已经落入制式、僵化、固定的窠臼,就必须要摆脱。虔诚苦修的修士马丁·路德就拒绝接受教会用各种礼仪、仪式、和契约(如:赎罪券)得出的答案。宗教故事几乎总是包括三个部分:1)伦理判断、2)事实声明、3)具体指示。科学想要打造成可行的人类制度,必然需要宗教的协助。很多重要问题需要科学提供论证,预测和数据,但最终的决策涉及到的伦理问题却需要宗教的支持。比如建造大坝有诸多的好处,但是会导致白鱀豚的灭绝;另外,决定是否打胎,从来就不是一个医学手术那么简单。科学和宗教都是为了追求真理,但各自却推崇不同的真理。虽然他们的真理体系不同,但却不影响他们互相妥协,寻求合作。他们其实也没那么在乎真理。宗教最在乎的是秩序,宗教的目的是为了创造和维持社会结构;而科学最在乎的是力量,科学的目的是为了治疗疾病,研制武器,生产粮食等。所谓的自由意志21世纪的科学正在破坏自由主义秩序的基础。科学越发达,我们越是发现,自由人文主义的基础,也是建立在一个虚构的概念之上的,人类的“自由意志”,其实并不是真正的“自由”也找不到所谓的“意志”。如果“自由意志”指的就是“依据自己的欲望行事”,那么人类确实有自由意志。如此,黑猩猩、狗和鹦鹉也有自由意志。我们和所有的动物都有欲望,大部分时候,我们也都是依据自己的欲望在行事。可“欲望”是谁决定的?我们的“欲望”在微观层面,本身就是细胞和神经元的电化学反应,一个想法和一个行动都是一系列微小事件的连锁反应,而每一个微小的事件都是前一个事件决定的。而追溯到源头的触发事件,可能是来自生物预设(对外界信号的刺激反应,看到骨头流口水)、随机或者两者的结合。生物预设和随机都不代表“自由意志”,我们不能控制下一秒有什么样的想法,也不能预测今晚做什么样的梦,而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想法和梦境,却实实在在会影响我们的决策和选择。我们对“自由”的理解,背后有一套错误的逻辑。人的欲望不是一种选择,我们只能是感受到欲望,再据以行事。看起来,我们所谓的“意志”,大部分时候是为了满足“欲望”而存在的。我们能否通过意志消除自己的欲望,能否通过某种训练让自己脑海中的所有想法都消失。又或者,一个自控力强的人可以抵御美食美女的诱惑,但能否抵其他的情感刺激?比如看到杀人的场面不恐惧,看到感人的画面不落泪?这些情绪都会影响我们的决策,影响我们的投票。商业广告和总统大选都在用尽一切办法“引导、诱导、误导”我们做出看起来“自由”的选择。我们的选择,从来就不是真正的自由意志主导的,所以我们经常会后悔昨日的决定。买错商品、嫁错人、选错总统、走错路这都是我们经常干的事,不对吗?被销售大师的口才折服和江洋大盗诈骗,又或被挥舞的切糕刀恐吓,花费一样的成本,得到同样的次品,感受却有着很大的同,这里只有“心甘情愿”和“上当受骗”的区别,第一种感觉好点,但也并不是真正的自由意志,因为你回家发现这个商品你还是不需要,不满意,只是当时鬼迷心窍套了腰包。现在我们为了引导别人做出有利于我方的选择,还需要通过公关和营销等多种手段,利用人性的弱点,击中要害,让他们“自愿下套”。未来,我们通过新科技,根本都不需要这么复杂的社会市场行为就可以直接操控他人的欲望,通过操控欲望引导决策。美国军方已经有了类似的可以植入人脑芯片和“头盔”,只要带上头盔,就能进入到一个没有杂念的状态,把全部注意力放在重要的事情上,发挥出最大的潜力,比如枪击训练。当然,控制抑郁症的良药百忧解其实也是直接作用于大脑,让那些恼人的情绪直接关闭。我们既然可以通过吃药关闭一些大脑区域,就一定能通过吃药打开一些区域,不同的区域带来不同的思想体验,导致不同的决策。通过脑科学实验,我们更加发现,左脑和右脑本来就是两套不同的决策体系,因为它们中间通过一束神经纤维“胼胝体”连接了起来,所以最后作出的决策看起来是一致的,内心的煎熬只有我们自己知道,到底投票给希拉里还是特朗普,很多人也左右摇摆过。
在一些脑裂病人的试验中,科学家剪开了胼胝体,左脑右脑完全独立决策的时候,我们发现它们经常做出矛盾的行为,左手开窗右手关窗。
当我们让右脑看到雪景(只给左眼看),左脑看到鸡爪(只给右眼看)的时候,左脑控制的嘴巴的回答是看到了鸡爪,右脑控制的左手的回答(通过拼字)看到了雪景。
然后让他们继续选择跟前面的图相关的图片的时候,左手选择铁铲因为右脑(左眼)之前看到的是雪景,右手选择鸡因为左脑(右眼)之前看到鸡爪;
这个时候问左脑(问题写在板子上只给右眼看)为什么左手拿着铁铲,从来没见过雪景,只见到鸡爪和鸡的左脑控制在嘴巴回答说:因为要给鸡舍清理垃圾。
原来,左脑还负责“合理解释”的功能,不管主人做出了什么样的决策和行为,左脑都会负责收拾摊子,给出看似逻辑合理的解释,为我们的生活找出意义。就像中情局在巴基斯坦执行无人机空袭任务犯了事,美国国务院并不知道,但是面对媒体的质问,总是要编出一套堂而皇之的说法,回应大众。所以,我们今天所理解的“生命的意义”,只不过是左脑的强词夺理。
人体内至少有两种自我:体验自我和叙事自我。体验自我是我们每时每刻的意识,但是却没有记忆能力,所以我们经常“好了伤疤忘了疼”,经历了剧痛分娩也挡不住女人会继续生二胎三胎四胎。
叙事自我就像一个旁观者,负责提炼总结,通常都是用体验自我的峰值和终点两者的平均值得出一次体验的感受,这叫峰终定律。
我们改变不了很多事件的体验峰值,但是我们可以调换顺序甚至仅仅是在结尾的时候增加一个更好的体验环节,就能让整个体验感提升。
所以医生懂得,一次相同的体检,仅仅是因为最后一项安排的不太痛苦而让整个体检的感受好受了很多。
叙事自我还懂得,给体验赋予不同的意义,能让体验感受变得天壤之别。
在斋戒日禁食和因为贫穷挨饿、捐赠和被骗、参加马拉松和被罚跑步这些都有着巨大的体验差,而本质上的身体经历是相同的。核心的区别是我们如何理解这段经历的“意义”。
意义,这个词本身就是一个人类虚构的概念,在宇宙中原本并没有一个实实在在的东西代表“意义”。我们发现人类社会一个荒谬的事实是,我们对一个想象的故事付出的牺牲越多,就越可能坚持,只是为了让我们过去的牺牲和痛苦显得更有意义。在政治里甚至有个次描述这种现象,叫做:我们的孩子不能白白牺牲综合征(Our boys didn’t Die in Vain)。因为这个综合征,无数的孩子们被继续送往战场送死,即便是活着回来的无数的伤残军人也不愿意相信他们曾经为之付出惨痛代价的战争,只不过是因为一些政客的一时冲动;第一次冲动的失败,并不能被及时叫停,那样前面的牺牲就没有意义了。多么愚蠢的人类。但我们为之奋斗的国家、神、民族和金钱,本身都是虚构的概念。当下最令人振奋的行动意义,在后人看来可能又显得十分的荒诞无稽。没事,因为我们的左脑会负责编制一个天衣无缝的理由来解释我们过去的愚蠢并接受我们遭受的牺牲,为了这个编造的理由更加合理,我们可能需要继续投入,继续行动,哪怕付出我们的全部财产甚至生命。战争的本性和股市的任性,就是这么回事。原来,自由意志和活着的意义,都是虚幻。意识的海洋科技宗教带来了“科技人文主义”和“数据主义”两个方向。科技人文主义认为今天的智人马上就要成为历史,我们要用科技创造出“神人”超人类,一种更优秀的人类形式。神人保留一些基本人类特征,但同时拥有升级后的身体和心理能力,并且能够对抗复杂的无意识智能(算法)。因为无意识的智能正在飞速发展,所以人类如果不想集体沦陷,只能积极升级“心智”。七万年前的第一次认知革命,人类DNA有了一点点小的变化,大脑神经稍微调整了一下结构,我们就主导了地球。第二次认知革命可能会让神人接触到目前还难以想象的新领域,让神人成为太阳系的主人。上一次升级,我们弱化了嗅觉、视觉、听觉甚至注意力等能力,提升了智力;这次认知升级的过程,也有可能会继续弱化很多能力,比如专注力“头盔”用多了,一旦摘下头盔,我们就会失去容忍各种疑惑和矛盾的能力。如果社会系统希望我们下定决心,而不是心存怀疑,那就会推动我们往这个方向前行。改造心智的过程,升级了一部分,降级了另一部分。农民都知道,羊群里最聪明的那个常常会惹出大麻烦,所以农业革命的一点就是降低动物的心理能力。所以科技人文主义推动的第二次认知革命,可能对人类造成类似的效果,会让社会大机器里面的“人类小齿轮”沟通和处理数据的效率更高,但几乎不会去注意其他事情,不会做梦,也不会怀疑。过去几百万年,人类是升级版的黑猩猩,到了未来,人类可能变成放大版的“蚂蚁”,个体价值不再重要,集体社会活动才更有价值。听起来很可怕,我宁愿保持现状而不去升级成什么神人,成为未来社会系统中的一个超级螺丝钉。可那也由不得我,我也可能等不到那天,社会升级是循序渐进的,我们感觉不到这种身体机能在进化中退化;而且,农业社会和狩猎社会相比,我们的社会系统确实更强大了,个人能力却真实弱化了。未来也一样,强化整体,弱化个体。
黑猩猩也说:“我才不要进化成为人类呢,手无爬树之力。在我生活的丛林里,人类个体毫无生存能力,弱爆了。还是做猩猩好,想吃就吃,想睡就睡,想搞母猩猩就搞,那里那么多限制,什么一夫一妻制,狗屁!”
不管什么物种,它们的意识总是会让它们安于当下的一切,恐惧改变,哪怕是升级也是伴随着一部分生理机能的退化,“损失厌恶心理”让所有的物种都觉得:现在最好,此刻最好。进化本来就不是变得更强大更宏伟,而是变得更适应。数据主义认为,宇宙由数据流组成,任何现象或实体的价值就在于对数据处理的贡献。音乐、股市、文学、经济、政治,蚁群、蜂群、菌群背后都是数据流的不同模式,都可以用算法来分析决策。以前我们要把数据转化为信息,信息转化为知识,知识转化为智能。而今天,数据量太大了,人类已经无法直接处理海量数据并形成信息,于是计算机算法接管了数据处理的工作,而之后得出的的信息、知识,也就随之成了计算机算法的收获,成了计算机的智能。共产主义本质上是一种市场信息集中处理的政治算法系统,统一资源配置、统一商品定价、统一规划社会经济活动的一切;自由市场资本主义是分布式信息处理的算法系统。资本主义能够赢得冷战,是因为分布式数据处理的效果就是比集中式处理更符合当今这个时代。政治科学家开始把人类政治结构理解成数据处理系统,民主和专制在本质上是两套关于收集和分析数据(信息)的对立机制。而这种政治算法系统正在失去对数据的控制,科技发展太快,政治系统升级太慢,权力出现了真空。即便是互联网星期之后的若干年,各国政府开始意识到这个科技成果对社会和政治格局的影响力已经大到失控的地步,他们开始通过各项政策法规监控数据,管理数据,几乎拿到了所有的数据,但这依然于事无补。就像打牌的时候明明知道对手有什么牌,却不知道怎么搞的,总是一输再输。本质上,这是现有政治体系数据处理能力的欠缺。未来还有很多新的科技会飞速发展,挑战政治体系,尤其是人工智能和生物科技,但现在的政治体系对此毫无警觉。选民和政要对生物学、控制论、信息论的认知不足成了巨大的瓶颈。民主机制已经不能给选民带来权力,权力正在转移,但不知道去哪儿了。英国选民想象中,是欧盟夺走了权力,所以他们脱欧;美国选民认为既得利益者垄断了权力,所以他们支持反体制的候选人。可事实上,即便英国脱欧,特朗普当选,权力也不会回到普通选民的身上。科技有了神一般的能力,而政治却依然短视而无知,这样的搭配问题很大。纳粹和原子弹爆炸的历史告诉我们,权力不能交给狂妄自大却无知的政治人物,那是一种灾难。而权力也不能完全交给市场,因为自由市场算法也不是万能的,有时候反而是盲目的,在面对全球变暖的威胁或者人工智能的潜在危险时,市场可能毫无作为。当万物互联,所有数据都开放上网的时候,算法不仅能知道每个人的投票意向,甚至还能从根本的神经原因分析为何某人投民主党,另一个人投共和党时,又何必举行什么民主投票呢?过去的人文主义呼吁:“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而现在的数据主义则呼吁:“聆听算法的意见!”随着机器学习和人工神经网络星期,有越来越多算法会独立演进、自我改进、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最早的种子算法是人类设计开发的,但随着算法逐渐发展,就会走出自己的路,前往人类未曾踏足的领地,而人类也无力追寻。但是,没有人真正知道2050年的就业市场、家庭或者生态将会是什么样子,又或是哪些宗教、经济和政治制度主导世界。这个世界的变化速度比以往更快,而我们又已被海量数据、想法、承诺和威胁所淹没。人类正在逐渐将手中的权利交给自由市场、群众智能和外部算法,部分原因就在于人类无力处理大量数据。我们无法真正预测未来,因为科技并不会带来确定的结果。至少我们有一点可以明确,未来,本质上就是不确定的。不过,细思极恐!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评价说:“《未来简史》是一部能够震撼人心,同时又趣味盎然的作品。而最重要的是,这本书会颠覆你的思考方式。”《未来简史》从智人到智神——赠有声书、思维导图(限量)价格:68.00《未来简史》+《人类简史》套装2册 赠有声书、思维导图(限量)价格:146.00发货时间:3个工作日内快递:圆通富书原创矩阵:我属猫(woshimiaoji),爸妈内参(shenduwenhuahua),富书(zhongchoudushu),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FranklinReadingClub),出版畅销书《仅有一次的人生,就要酣畅淋漓地活》赏饭加微信:158589503(备注广告),部长微博@小明牛哲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物质和生活哪个更重要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