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如何实现有效的知识管理理应该怎么做?求大神指点。


一、保密工作方针、原则和体制
1.什么是保密工作?
保密工作就是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将国家秘密控制在一定范围和时间内,防止泄露或被非法利用,由国家专门机构组织实施的活动。从工作目的看,保密工作包括预防和打击窃密泄密活动;从工作过程看,保密工作贯穿国家秘密运行的全过程;从工作方式看,保密工作主要包括宣传教育、法制建设、指导管理、技术防护、监督检查等方面。
2.保密工作的方针是什么?
保密法规定,保守国家秘密的工作,实行积极防范、突出重点、依法管理的方针、即确保国家秘密安全,又便利信息资源合理利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公开的事项,应当依法公开。
3.保密工作应当坚持哪几项原则?
保密工作应当坚持最小化、全程化、精准化、自主化、法制化五项原则。
4.保密工作领导体制是怎样的?
中央保密委员会是党中央统一领导党政军保密工作的领导机构,各级党的保密委员会是党管保密的专门组织。下级保密委员会接受上级保密委员会的指导和监督。
5.保密工作管理体制是怎样的?
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主管全国的保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的保密工作。机关、单位设立保密工作机构或者指定人员专门负责本机关和本单位的保密工作。中央国家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管理或者指导本系统的保密工作。
6.行业系统内上下级单位保密工作管理关系是怎样的?
业务工作接受上级业务部门垂直管理的单位,保密工作以上级业务部门管理为主,同时接受地方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的指导;业务工作接受上级业务部门指导的单位,保密工作以地方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管理为主,同时接受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
二、国家秘密
7.什么是国家秘密?
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8.国家秘密分哪几个等级?
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绝密级国家秘密是最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机密级国家秘密是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的损害;秘密级国家秘密是一般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损害。
9.国家秘密的基本范围包括哪些?
国家事务重大决策中的秘密事项;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活动中的秘密事项;外交和外事活动中的秘密事项以及对外承担保密义务的秘密事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秘密事项;科学技术中的秘密事项;维护国家安全活动和追查刑事犯罪中的秘密事项;经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定的其他秘密事项。政党的秘密事项,泄露后可能损害国家在政治、经济、国防、外交等领域的安全和利益的,属于国家秘密。
10.国家秘密知悉范围确定的原则是什么?
确定国家秘密知悉范围有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工作需要原则。不应简单地把知悉国家秘密视作一种政治待遇,或者把行政级别作为确定国家秘密知悉范围的依据。二是最小化原则。能够限定到具体人员的,限定到具体人员;不能限定到具体人员的,限定到机关、单位,由机关、单位限定到具体人员。
11.扩大国家秘密知悉范围有哪些规定?
国家秘密知悉范围内的机关、单位,其有关工作人员不在知悉范围内,但因工作需要知悉国家秘密的,应当经机关、单位负责人批准。国家秘密知悉范围之外的机关、单位及其人员,因工作需要确需知悉国家秘密的,应当经原定密机关、单位同意。原定密机关、单位对扩大知悉范围有明确规定的,应当遵守其规定。扩大国家秘密知悉范围应当作出详细记录。
12.什么是国家秘密标志?
国家秘密标志是一种法定的文字与符号标识,用以表明所标识的物品(载体以及设备、产品等)承载内容属于国家秘密,并提示其密级和保密期限。国家秘密标志形式为“密级★保密期限”、“密级★解密时间”或者“密级★解密条件”。
13.如何做出国家秘密标志?
书面形式的涉密载体,应在封面或首页作出国家秘密标志(地图、图纸、图表在其标题之后或者下方适当位置标注,汇编涉密文件、资料或摘录、引用属于国家秘密内容的应按照其中最高密级和最长保密期限标注);非书面形式的涉密载体,要以能够明显识别的方式予以标注(套、盒、袋等凡有包装的载体在载体包装上标注);电子文档中含有国家秘密内容的,应作出国家秘密标志,且标志与文档正文不可分离。对不能或不宜作出国家秘密标志的,产生或制作机关、单位应作出文字记载,并将其密级和保密期限及时通知知悉范围内的机关、单位或人员。
14.国家秘密保密期限如何确定?
机关、单位对所产生的国家秘密,应当按照保密事项范围的规定确定具体的保密期限;保密事项范围没有规定具体保密期限的,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在保密法规定的保密期限内确定;不能确定保密期限的,应当确定解密条件。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另有规定外,绝密级不超过30年,机密级不超过20年,秘密级不超过10年。
15.国家秘密保密期限如何计算?
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自标明的制发日起计算;不能标明制发日的,确定该国家秘密的机关、单位应当书面通知知悉范围内的机关、单位和人员,保密期限自通知之日起计算。一般情况下,保密期限在1年及1年以上的,以年计;保密期限在1年以内的,以月计;保密期限在1个月以内的,可以规定保密期限为1个月或具体规定为多少日。
三、定密工作
16.什么是定密?
定密是指机关、单位依法确定、变更和解除国家秘密的活动。
17.定密应当坚持什么原则?
机关、单位定密应当坚持最小化、精准化原则,做到权责明确、依据充分、程序规范、及时准确,既确保国家秘密安全,又便利信息资源合理利用。
18.定密权是如何规定的?
中央国家机关、省级机关及其授权的机关、单位可以确定绝密级、机密级和秘密级国家秘密;设区的市、自治州一级的机关及其授权的机关、单位可以确定机密级和秘密级国家秘密。公安、国家安全机关在其工作范围内按照规定的权限确定国家秘密的密级。
19.定密权如何申请?
没有定密权但经常产生国家秘密事项的机关、单位,或者虽有定密权但经常产生超出其定密权限的国家秘密事项的机关、单位,可以向授权机关申请定密授权。“经常”主要是指近三年来年均产生六件以上国家秘密事项的情形。申请定密授权,应当向其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提出;没有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应当向其上级机关提出。申请定密授权,应当书面说明拟申请的定密权限、事项范围、授权期限以及申请依据和理由。
20.定密责任人包括哪些人员?
机关、单位负责人为本机关、本单位的定密责任人,对定密工作负总责。根据工作需要,机关、单位负责人可以指定本机关、本单位其他负责人、内设机构负责人或者其他工作人员为定密责任人,并明确相应的定密权限。
21.定密责任人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定密责任人在职责范围内承担有关国家秘密确定、变更和解除工作。具体职责是:审核批准本机关、本单位产生的国家秘密的密级、保管期限和知悉范围;对本机关、本单位产生的尚在保密期限内的国家秘密进行审核,作出是否变更或者解除的决定;对是否属于国家秘密和属于何种密级不明确的事项先行拟定密级,并按照规定的程序报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定。
22.国家秘密如何确定?
机关、单位对所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应当按照保密事项范围的规定确定密级,同时确定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
23.国家秘密确定的依据是什么?
保密事项范围是确定、变更和解除国家秘密事项的具体标准和依据,由国家秘密范围和国家秘密目录两部分构成。
24.保密事项范围由谁规定?
保密事项范围,由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分别会同外交、公安、国家安全和其他中央有关机关规定;军事方面的保密事项范围,由中央军事委员会规定。保密事项范围的规定,应当在有关范围内公布,并根据情况变化及时调整。
25.国家秘密确定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国家秘密确定的基本程序是:在国家秘密产生的同时,由承办人对照保密事项范围提出定密的具体意见,再由定密责任人审核批准。
26.哪些事项不得确定为国家秘密?
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属于工作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已经依法公开或者无法控制知悉范围的;法律、法规或者国家有关规定要求公开的。
27.国家秘密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变更?
当国家秘密确定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或者保密事项范围发生变化的,或者国家秘密事项泄露后对国家安全和利益的损害程度发生明显变化的,国家秘密应当及时变更。
28.国家秘密如何变更?
国家秘密变更按照国家秘密确定程序进行并作出书面记录。国家秘密变更后,原定密机关、单位应当及时在原国家秘密标志附近重新做出国家秘密标志,并书面通知知悉范围内的机关、单位和人员。
29.国家秘密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解除?
机关、单位应当定期审核所确定的国家秘密。对保密法律法规或者保密事项范围调整后不再属于国家秘密的,或者公开后不会损害国家安全和利益、不需要继续保密的,应当及时解除。
30.国家秘密如何解除?
国家秘密解除主要有两种情形:一是自行解密,即具体保密期限已满、解密时间已到或者符合解密条件的国家秘密事项自行解密;二是提前解密,即机关、单位定期审核所确定的国家秘密事项,不需要继续保密的,应当按照国家秘密确定程序及时解密并作出书面记录。国家秘密解除后,有关机关、单位或者人员应当及时在原国家秘密标志附近做出解密标志,并书面通知知悉范围内的机关、单位和人员。解密的国家秘密事项并不意味着可以公开,需要公开的应当由解密的机关、单位经过审查后作出决定。
31.“不明确”事项的密级如何确定?
机关、单位对符合保密法的规定,但保密事项范围没有规定的不明确事项,拟定为绝密级的事项和中央国家机关拟定的机密级、秘密级的事项,报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定;其他机关、单位拟定的机密级、秘密级的事项,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定。
32.“有争议”事项的密级如何确定?
机关、单位对已定密事项是否属于国家秘密或者属于何种密级有不同意见的,可以向原定密机关、单位提出异议,由原定密机关、单位作出决定。机关、单位对原定密机关、单位未予处理或者对作出的决定仍有异议的,确定为绝密级的事项和中央国家机关确定的机密级、秘密级的事项,报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定。其他机关、单位确定的机密级、秘密级的事项,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定;对省、自治区、直辖市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作出的决定有异议的,可以报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定。
33.定密工作中如何使用保密事项范围?
使用保密事项范围,首先要准确理解保密事项范围规定中有关条款的含义,并依据本行业、本领域保密事项目录,确定本机关、本单位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的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同时,对可能产生的其他工作方面的国家秘密事项,需要对照相关领域保密事项范围,不能仅局限于在本行业、本领域保密事项范围中“对号入座”。
四、涉密人员
34.什么是涉密人员?
在涉密岗位(日常工作中产生、经营或经常接触、知悉国家秘密事项的岗位)工作的人员。
35.涉密人员分为哪几类?
涉密人员分为核心涉密人员、重要涉密人员和一般涉密人员。
36.涉密人员应当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任用、聘用涉密人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审查。涉密人员应当具备一定的基本条件,具体来说: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政治立场坚定,品行端正,忠诚可靠;具备涉密岗位要求的业务素质和能力。
37.涉密人员上岗主要有哪些保密要求?
涉密人员上岗应当经过保密教育培训(每年不少于4个学时),掌握保密知识技能,签订保密承诺,严格遵守保密规章制度,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国家秘密。
38.在岗人员保密承诺书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在岗人员保密承诺书内容主要包括:认真遵守国家保密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履行保密义务;不提供虚假个人信息,自愿接受保密审查;不违规记录、存储、复制国家秘密信息,不违规留存涉密载体;不以任何方式泄露所接触和知悉的国家秘密;未经单位审查批准,不擅自发表涉及未公开工作内容的文章、著述;离岗时,自愿接受脱密期管理,签订保密承诺书;违反上述承诺,自愿承担党纪、政绩责任和法律后果。
39.涉密人员离岗,离职主要有哪些保密要求?
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应当及时清退个人持有和使用的涉密载体及涉密信息设备,签订保密承诺书,严格脱密期管理等。
40.离岗人员保密承诺书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离岗人员保密承诺书内容主要包括:认真遵守国家保密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履行保密义务;不以任何方式泄露所接触和知悉的国家秘密;已全部清退不应由个人持有的各类涉密载体;未经原单位审查批准,不擅自发表涉及原单位未公开工作内容的文章、著述;自愿接受脱密期管理,自_年_月_日至_年_月_日服从有关部门的保密监管;违反上述承诺,自愿承担党纪、政纪责任和法律后果。
41.涉密人员脱密期为多长?
涉密人员脱密期,一般情况下,核心涉密人员为3年至5年,重要涉密人员为2年至3年,一般涉密人员为1年至2年。对特殊的高知密度人员,可以依法设定超过上述期限的脱密期。
42.涉密人员脱密期如何计算?
涉密人员脱密期自机关、单位批准涉密人员离开涉密岗位之日起计算。
43.涉密人员脱密期管理主要有哪些要求?
涉密人员脱密期管理要求主要包括:明确脱密期限;与原机关、单位签订保密承诺书,做出继续履行保密义务、不泄露所知悉国家秘密的承诺;及时清退所持有和使用的全部涉密载体和涉密信息设备,并办理移交手续;未经审查批准,不得擅自出境;不得到境外驻华机构、组织或者外资企业工作;不得为境外组织人员或者外资企业提供劳务、咨询或者其他服务。
44.涉密人员脱密期管理由哪些单位负责?
涉密人员离岗(离开涉密工作岗位,未离开本机关、本单位)的,脱密期管理由本机关、本单位负责。涉密人员离开原涉密单位,调入其他国家机关和涉密单位的,脱密期管理由调入单位负责;属于其他情况,由原涉密单位、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公安机关负责。
45.涉密人员应当报告哪些重大事项?
涉密人员需报告的重大事项主要有:发生泄密或者造成重大泄密隐患的;发现针对本人渗透、策反行为的;接受境外机构、组织及非亲属人员资助的;与境外人员结婚的;配偶、子女获得境外永久居留资格或者取得外国国籍的;其他可能影响国家秘密安全的个人情况。
46.涉密人员出国(境)主要有哪些保密要求?
涉密人员出国(境)应当严格出国(境)审批制度。确需携带涉密载体出国(境)的应当履行审批程序。涉密人员在境外遇到盘问、利诱、胁迫或者其他重大异常情况的,应当及时报告。
47.涉密人员发表文章、著作主要有哪些保密要求? 涉密人员发表文章、著作不得涉及国家秘密。凡涉及本系统、本单位业务工作或对是否涉及国家秘密界限不清的,以及拟向境外新闻出版机构提供报道,出版涉及国家政治、经济、外交、科技、军事等方面内容的,应当事先经本单位或上级机关、单位审定。向境外投寄稿件,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48.涉密人员的权益保障主要有哪些?
涉密人员享有作为机关、单位一般工作人员应有的各项权利外,还有权要求机关、单位为其提供符合保密要求的工作条件,配备必要的保密设施、设备,参加保密业务培训,对本岗位的保密工作提出意见建议,依法享有相应的岗位津贴等。
五、涉密载体
49.什么是涉密载体?
涉密载体是指以文字、数据、符号、图形、图像、声音等方式记载国家秘密信息的纸介质、光介质、电磁介质等各类物品。
50.制作涉密载体如何管理?
制作涉密载体应当由机关、单位或者经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保密审查合格的单位承担;制作场所应当符合保密要求,使用电子设备的应当采取电磁泄漏发射防护等措施;制作过程中形成的不需归档的材料要及时销毁。
51.复制涉密载体或者摘录、引用、汇编属于国家秘密的内容如何管理?
机密级、秘密级涉密载体的复制、摘录、引用、汇编,应当按照规定报批,不得擅自改变原件的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复制件应当加盖复制机关、单位戳记,并视同原件进行管理。绝密级涉密载体,一般不得复制、摘录、引用、汇编,确有工作需要的,必须征得原定密机关、单位或者其上级机关、单位同意。
52.收发涉密载体如何管理?
收发涉密载体应当履行清点、编号、登记、签收手续。
53.传递涉密载体如何管理?
传递应当通过机要交通、机要通信或者其他符合保密要求的方式进行,不得通过普通邮政、快递等无保密措施的渠道传递;指派专人传递时,要选择安全的交通工具和交通路线,并采取相应的安全保密措施;设有机要文件交换站的城市,在市内传递机密级、秘密级涉密载体,可以通过机要文件交换站进行。
54.阅读和使用涉密载体如何管理?
阅读和使用涉密载体应当在符合保密要求的办公场所进行;确需在办公场所以外阅读和使用涉密载体的,应当遵守有关保密规定。阅读和使用涉密载体,应当办理登记、签收手续,管理人员随时掌握涉密载体的去向。
55.保存涉密载体如何管理?
保存涉密载体应选择安全保密的场所和部位,配备必要的保密设施、设备,同时,应定期清查、核对,发现问题及时报告。离开办公场所,应将涉密载体存放在保密设备中。
56.携带涉密载体外出如何管理?
携带涉密载体外出,要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使涉密载体始终处于携带人的有效管控之下。参加涉外活动一般不得携带涉密载体,确需携带机密级、秘密级涉密载体的,要经机关、单位负责人批准。
57.维修涉密载体如何管理?
维修涉密载体应由本机关、本单位内部专门技术人员负责。确需外单位人员维修的,要在本机关、本单位内部进行,并指定专人全程现场监督。确需送外维修的,应送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审查批准的定点单位进行,并在送修前拆除信息存储部件。
58.销毁涉密载体主要有哪些保密要求?
销毁涉密载体应当履行清点、登记、审批手续,并送交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设立的销毁工作机构或指定的单位销毁。机关、单位送销涉密载体应当分类封装、安全运送,并派专人现场监销。自行销毁少量涉密载体的应当使用符合国家保密标准的销毁设备和方法。涉密载体销毁的登记、审批记录应当长期保存备查。
59.绝密级涉密载体有哪些特殊保密要求?
绝密级涉密载体应当在符合国家保密标准的设施、设备中保存,并指定专人管理;未经原定密机关、单位或者上级机关批准,不得复制和摘抄;收发、传递和外出携带,应当指定人员负责,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60.机构撤并时如何移交、清退涉密载体?
机构撤并时,原机构的涉密载体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移交制发单位、档案管理部门或合并后的新单位。移交时,须履行登记、签收手续。制发单位不收回的,要按规定登记销毁。
在最近这些年的工作中,我强烈地感受到,要做好本职工作,光有专业知识储备和勤勉的工作态度是不够的。因为,人的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若要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一定得掌握合理的工作方法和技巧才行,否则,如果一味地埋头苦干,不仅会身心俱疲,还会影响工作成绩。因此,最近这两年,我在工作之余都会思考这样的问题: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如何“多快好省”地完成工作任务,并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工作中创新?带着这些疑问,我先是接触到了关于“时间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并亲身体验尝试,发现效果不错。在基本解决时间方面的困惑后,我在工作中还是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例如,在审查公司与某个客户拟签订的合同书时,发现客户提供的合同文本其实与我在一年以前曾经审查过的合同文本是一样的,但是我却找不到当初的审查意见了。于是不得不从头到尾再次审查一遍,费时费力。除此之外,每年在年末写年终总结时,当写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这一部分时,总是感觉在平时工作中确实发现了不少值得改进的问题,可是一到这个关头就想不起多少了。我也开始慢慢试探一些方法,以试图解决这些困惑。最近,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网上下载的一个PPT中了解到名为《你的知识需要管理》的这本书。这本书提出的“知识工作者”、“知识管理”的概念令人耳目一新。这本书指出了普遍存在的“知识问题”,分别就知识管理的“学习知识”、“保存知识”、“知识共享”、“知识使用”、“知识使用”以及“知识创新”五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作者在本书中既介绍了有关知识管理的意识、观念,也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知识管理工具和方法。虽然本书中指出的有些问题,我在之前也有所发觉,有的方法、工具,我也开始在尝试和使用,但是本书如此系统地分析知识管理中的问题并提供详尽的解决方法和方案,使人读后深有同感,并更加坚定了加强知识管理的决心。也许正是受到了本书关于“知识共享”的鼓舞,读罢此书,我便有了分享知识的冲动,试图将自己在阅读此书的心得诉诸笔端,与各位朋友交流。于是,我姑且将就本书的章节架构,介绍本书中的精华部分和本人的心得体会。第一章 你的知识问题脑力劳动者赖以生存的就是知识,所以脑力劳动者需要不断学习知识,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本书特别强调了数据、信息和知识的区别。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唾手可得,但是这些信息能否转化为知识,还需要经过学习、实践的过程。作者在本章提出了一个较为新颖的观点,就是将“知识”划分为“显性知识”、“隐性知识”。根据作者的解释,所谓“显性知识是指能够用语言、文字、肢体等方式表达清楚的知识;而隐性知识则是虽然知道如何做,但却很难告诉别人或者写明白、说明白的知识”。“大量的知识以隐性的成分存在着,而能显性化的部分较少。”当然,显性与隐性有时也是相对的,可以转化的。此外,作者强调,“不能用通俗、简单的语言和文字表述知识,表明对该领域知识掌握得不够深入。”关于这点,我也深有感触。之前我在为公司其他部门提供法律培训做PPT时就发现,对于非法律专业出身的人士而言,务必要力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而在按这个原则准备之时,就发现自己对以前所掌握的相关法律知识还并不是很深入,即使通过了司法考试,这些领域还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和提高。作为本书的开篇之章,第一章提出了本书着重要论述的五个知识问题,既:学习知识、保存知识、共享知识、使用知识、创造知识。就这五个知识问题,作者指出,“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下,一个知识工作者的竞争优势不仅仅来源于他掌握得知识数量,也不仅仅来源于他热爱学习的习惯,而在于他必须掌握从知识学习到知识保存、知识共享和传播、知识利用和创新的过程。”对于这点,深表认同。第二章 学习知识“活到老,学到老”。这个道理,其实我们都知道。但是本书的作者先澄清了一个关于学习的观念,就是“你的兴趣要远远大于你的能力和时间”。也就是说,要坚持学习,但是得先确定学习方向,不可能想学什么就学什么。其实我本人就属于兴趣爱好广泛的那类人,经反思,我也认为自己确实也无法兼顾专业领域和所有兴趣爱好领域的学习,还是要有个轻重缓急之分。此外,“差哪儿学哪儿”的方法,对基础教育而言没错,但是对于工作的人而言,没有必要在自己最不擅长的地方下工夫了。我个人的体会,倒是觉得言之有理。比如你是搞法律的,偏要去学财会知识跟财务人员比专业技能,肯定是不具备优势的,倒还不如在自己的专业上加强学习,做本专业的行家。庄子有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己。”其实庄子表达的也是这个意思。本章着重介绍了学习的五种具体方法:阅读经典书籍、在人际交往中学习、在工作生活中学习、学习你的企业,四象限知识的学习法。“阅读经典书籍”,不言而喻,就是要看这个领域最历经考验的书籍,特别是那种经过了N代人,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著作,肯定是经典,否则怎么还会流传在世呢?所以我对书店里推荐的那些畅销书或者是新书,其实都是以谨慎的心态对待的,因为毕竟没有经过时间的检验,所以也不大着急去追什么新书、畅销书。如果真是好书,无论过了多少年,你都能找得到的,当然,工具书等急需的书籍例外。说到这里,我发现其实自己对待电影作品,也是持这种观念的。我平时就喜欢看经典电影、甚至几十年前拍摄的,现在都还能找到的电影,能不经典么,呵呵。所以,对于那些在院线“热映”的影片,我通常都是不着急去看的。在人际交往中学习,这一方法倒是与儒家传统思想吻合。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无友不如己者”,“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所以我平时在人际交往中,比较喜欢跟朋友喝茶聊天侃大山,不大喜欢斗地主、玩麻将。除非是为了拓展业务机会和人脉资源,否则玩牌打麻将对学习应该是无所裨益的。在工作生活中学习。我认为这对职场人士而言非常重要。诚如作者在书中所述,“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绝对不是一天晚上拉开的,绝对不是说突然某一天张三就比李四高出一大截。这个差距其实体现在每个事情上是否有成长,可能水平高的人还不如水平低的那个人做的事情多、更勤奋,但由于他注重了每次做完事情后的总结和提炼,同样的做事情,甚至他做事情更少但成长却更大,这样的日积月累,就逐渐显示出不同”。环顾公司内那些在岗位上成绩突出的专家领导,我发现他们确实都擅长总结和提炼。关于“学习你的企业”,作者的意思是,只要身在这个企业,就不要过多抱怨,这个企业总有值得你学习之处。这个观点倒是非常实在,我也觉得,既然这个公司还能够存续,自然有存在的道理,当然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例如管理制度、作业流程等等。退一万步说,即使这个企业行将破产倒闭,还可以当做“反面教材”来学习,前车之鉴啊。作者提出的“四象限知识的学习法”乍一看有点像绕口令。作者将知识分为四类:知道自己知道的;不知道自己知道的;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知道自己不知道。对于知道自己知道的知识,需要我们对其进行分类整理,以便不时之需。对于不知道自己知道的知识,要尽力发掘,总结提炼。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知识,肯定是存在的,这个是绝对的,但是我们要在本职工作的专业领域中尽量减少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知识范围。知道自己不知道的知识,并不是都要去学习的。首先是工作相关的知识,其次就是看个人的兴趣爱好了。第三章 保存知识知识的保存的确是一门学问了。在当前知识大爆炸的时代,资讯、知识的获取手段越来越丰富和便捷。我们首先就应摈弃一个无限制保存知识的恶习。我以前就有这个“恶习”,无论是专业的、还是兴趣爱好的资料,经常是见到就下载。这些年来在电驴上就下载了很多资料,结果在若干年后还是从未查看过。前两年下载、拷贝的一些专业资料,在前段时间整理电脑文件时才打开看过。所以,作者在书中指出,“如果过于重视知识的保存,你就会忽略知识的学习,忽略知识的共享和传递,忽略知识的利用和创新”。事实上的确如此,因为精力都花费在寻找知识上面了。在确定了哪些知识需要保存之后,我们还要明白如何保存知识。“并非所有的信息和知识都需要我们完全掌握,对一部分知识来说,需要的是我们在使用的时候知道谁知道,知道在哪里”。所以,对于保存下来的知识,还需要进行分门别类,以满足不时之需,在需要的时候就可以按图索骥。作者在书中着重讲述了如何保存电脑上的文件,规划好文件夹层次,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命名规则,难度就是要一如既往地坚持,这是最好的文件管理方式。我在看这本书之前,也正在着手整理电脑上的各种工作文件,深深得感受到,现在如果耗时复杂的整理工作,正是在自食当初保存文件时未分门别类的恶果。因此,我专门准本了一个大容量的U盘,工作时就把该U盘插在台式机或笔记本上,工作文件在下载保存时就按自己的规则命名放入各自的文件夹。现在,我发现工作效率大幅提高,需要找什么资料的时候也是信手拈来。对于要完成那种要倚马可待的工作任务时,也是有很大帮助。作者在文中还介绍了几种知识保存的工具软件,例如桌面搜索,outlook联系人管理等。不过我个人倒是喜欢用“有道云笔记”,可以设置分类,可以在线编辑office文档,可以在线保存网页文章,非常实用,强烈推荐。第四章 共享知识关于共享知识,作者说得很对,不仅在学术界,需要发表论文、专著共享知识,在实务界,同样需要共享知识。从功利的角度分析,共享知识能扩大自己的知名度,能够影响他人并获得机会,算是一种自我营销的方式。从学习的角度而言,共享知识的过程,其实是一个自我提高的过程。能共享出来的知识才能真正掌握。在准备共享的过程中,我们往往要对自己的知识进行加工,重新梳理、研究要共享的知识点,经过更多的实践和与人交流,更广泛的讨论,就能够使自己对该知识的掌握“更上一层楼”。在读到本书这一部分时,我当时就想到了我所知道的一个关于共享知识的经典案例。在重庆有一家律所,为重庆很多市政工程BT项目提供了法律服务,因此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律所组织律师团队总结了BT项目中的法律工作,集结成书并付梓出版,填补了BT项目法律研究的空白。彼时全国各地市政工程BT模式正方兴未艾,此书一出版,使得该律所在BT领域名声大噪。各地纷纷有机构、企业等邀请该所律师参加专题讨论。更有甚者,竟有远在东北的开展BT项目业务的公司直接请该律所提供法律服务,正是业务找上门来了。这一共享知识的行为带来的效应可谓是“名利双收”。刚才我介绍的这个案例对个人其实也是具有借鉴意义的。如果我们在掌握了知识后却又像“茶壶里煮饺子”那样“倒不出”,又怎能提高自己,怎能让他人了解自己、赏识自己呢,更不能抱怨怀才不遇了。以上就是本人在阅读本书之后的所感所想。古人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大家在埋头苦干之时,有时真的需要对工作方法、学习方法进行研究反思,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多内容,敬请关注“法务新哥”)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即可关注
知识库的管理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收集:收集企业内部或外部的知识和信息,包括文档、手册、指南、培训资料、问题解答等内容。组织:对所收集的知识和信息进行分类、标记、归档和管理,形成一个有条理的知识结构。存储:将知识和信息存储在合适的位置,例如云服务、知识管理平台或者本地硬盘等,以便员工可以快速查找和访问。更新: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内部的知识和信息也会发生改变,需要及时对知识库进行更新和维护,以保证其完整性和准确性。分享:将知识和信息分享给组织内部的其他成员,以促进知识共享和协作,提高工作效率。审核:定期对知识库进行审核,确认其中的信息是否仍然准确有效,删除已过时或错误的内容,保证知识库的可靠性。在线搭建知识库的注意事项1. 确定知识库的目标和范围企业在创建在线知识库之前,需要明确知识库的目标和范围,确定知识库的内容和使用范围,以避免知识库的内容过于零散、混乱,使得知识库无法实现预期的价值。2. 选择合适的搭建工具根据企业的需求和情况,选择合适的搭建工具。市面上知识库搭建工具有很多种,如Confluence、Mavenlink、Slite、Notion、Evernote等,需要根据企业实际需求进行选择。3. 注意知识保密问题要注意知识库中的内容,特别是涉及到企业机密的部分,需要进行保密处理,并严格控制知识库的访问权限,以确保知识的安全性。4. 审阅、更新知识库知识库的内容并非一成不变的,企业在创建在线知识库之后,还需要不断审阅、更新、完善知识库的内容,将新的知识收录到知识库中,并删除过时、冗余、低效的内容,保证知识库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搭建工具推荐1.BaklibBaklib是一款轻量级的知识库管理工具,可以帮助用户快速创建和共享知识库。Baklib具有以下优点:(1)易于使用:Baklib提供了简单易用的界面,用户可以快速创建和管理知识库。(2)高效存储:Baklib使用云端存储,可以存储大量的信息和数据,同时也可以实现数据备份和恢复。(3)安全可靠:Baklib提供了多种安全机制,可以保护知识库中的敏感信息,如权限控制、SSL加密等。(4)易于维护:Baklib提供了自动更新和备份功能,用户可以轻松维护和更新知识库。
2. ConfluenceConfluence是一款以团队协作为目标的知识库搭建工具,可以让企业创建高效的文档,方便团队协作和知识共享。Confluence支持多种文件类型,如PDF、PPT、Excel等,并且支持实时编辑、讨论和评论等功能,可以有效提高团队协作效率。3. NotionNotion是一款综合型的知识库搭建工具,支持个人、团队和企业知识库搭建,可以创建多种知识库类型,如笔记、任务列表、目录表格等。Notion还支持Markdown、HTML等格式的文本编辑,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4. MavenlinkMavenlink是一款在线项目管理和协作软件,其中包含知识库搭建功能。除了知识库外,Mavenlink还包括任务跟踪、进度管理、时间记录等模块,方便企业全方位地管理项目和知识资源。Mavenlink还支持在线协作和报告等功能,可帮助企业高效地交流和协作。6. EvernoteEvernote是一款专业的笔记和知识库管理工具,支持多平台同步,可以将企业的知识整合到同一个平台。Evernote具备多层次的文件夹管理、文本、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多种数据类型的存储和管理,可以满足不同类型企业的需求。总之,企业创建在线知识库对于企业内部的知识资源整合、共享及组织学习等方面有重要的积极效果。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知识库搭建工具,建立标准的知识管理流程,创建一个良好的知识管理和共享平台,提高企业知识管理和创新能力,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以上是对知识库进行管理的一般原则和步骤。具体的管理方法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和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同时,应该建立一支专门的知识管理团队或部门,负责知识库的构建和管理工作。这样可以更好地保证知识库的质量和可靠性,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知识管理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