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与地藏经的核心是什么?

【导语】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金刚经》各分要义(共6篇),欢迎阅读与借鉴。篇1:《金刚经》各分要义《金刚经》各分要义法会因由分第一本分是叙述此经啟建缘由,祇园法会由此揭开序幕。发起这个法会的主因,是如来在穿衣吃饭处,显示般若的妙趣,以宣说此经,令眾生都能在日常生活的行、住、坐、卧间,去体会般若的生活。善现啟请分第二本分是叙述般若本体的妙用,原是不假他求,只在平常生活里面,弟子跟随在佛陀身边数十年,一向不知佛陀的动静去来,穿衣吃饭处,所含的般若妙趣,只道与眾生一般。解空第一的须菩提,是今般若会上的当机者,慧眼识破佛陀在生活中所含的般若妙趣,乃代表大眾,恭请佛陀说法。从须菩提所发问的「如何使菩提心常住不退」、「如何降伏妄念之心」,掘开了金刚般若的法源,使一切世间无量的眾生,同沾佛法的甘露,得大解脱。大乘正宗分第三本分是大乘的心要,佛陀回答须菩提的问题,最重要的就是要发四心:一、广大心,不拣择优劣亲疏,一切眾生皆度;二、最胜心,使眾生皆断除烦恼,了生脱死,而入无餘涅槃;三、无对待心,视一切眾生平等无差别;四、无颠倒心,没有我、人、眾生、寿者四相之分别计较。又菩萨若能用般若妙智,照了性空本无四相,名降伏其心,否则非菩萨。妙行无住分第四本分在叙述「妙行无住」,就是说心应无所住而行布施。有住即是住相,就是对诸法產生虚妄分别;若不住相,就不為妄境所动;不為妄境所动,则不生不灭,清净本然之体迥然独露矣。此不住之住,才是真正的奥妙之行。不著相布施,也就是菩萨在行布施时,了达布施者、受施者及所施物三轮体空,即无能施之心,不分别受施之人,不见有施之物,当然布施后不存求报的念头。能不著相布施,因施与性空契理,性空无量无边施福亦无量无边。如理实现分第五本分在叙述,若能了达凡是所有一切造作迁流变化的种种相,都是因缘生法,因缘会遇而生,因缘离散而灭,如幻如化,虚妄不实,求其实了不可得,那麼当体即契无相之理,就可见到无相的法身如来。正信希有分第六本分在叙述,显真空第一諦,说因修要无住,果证要无得,方為无依无得的实相般若。这种甚深妙法自然不易令人生起实信;谓实信者,是必须由智慧了达无所得法,修无所得行,证无所得果,然后才圆满了彻第一諦,所以是希有难得的。无得无说分第七本分说明,凡夫之见,以為物可得,法可说,这均是一种执著。又有人以為法不可说得,但可以心得,这亦是一种无形的执著。即所谓的「所知障」、「理障」。事障障凡夫,理障障菩萨。今云「无得」,就是要破事、理二障;「无说」,是要破语言文字之障。若能得「无得」之得,才是真得;说「无说」之说,才是真说,以还现本来的清净自性。依法出生分第八本分叙述般若智慧,是三世诸佛之母,能出生诸佛,亦是一切佛法的根源,再明白地说:因诸佛由般若智,证真如之理,亦即先以般若為师,故说诸佛从此经生;又诸佛所证真如之理,起般若方便智,為眾生说法,此经又為诸法之师,所以说,诸法从此经出。一相无相分第九本文叙述所谓「般若实相」,非有相非无相,非一非异相,离一切相,即是实相。佛陀藉声闻四果為喻,破除有惑可断,有果可证的妄念。庄严净土分第十第九分言四果无可得,此分则云圣果亦无可得;若是有得,皆是住相。凡夫总以為,四果既无所得,為何有四果之名?圣果若无所得,又何以有圣果的名称?这都是犯了住相的毛病。要知道,圣贤的名称,都是假名、有為法。所以,般若即要处处破这些有执,唯恐凡夫贪爱有為法,被假名所蒙蔽。所谓「庄严净土」,并非就是凡夫眼中所见的色相庄严,而是指那无形无相的法性庄严。无為福胜分第十一所谓的「福德」,有两种:一是有為的福德,一是无為的福德。有為的福德,是有限量的,多作善事即多增福德,少作善事即少增福德,所谓种如是因,即得如是果。无為福德,并不一定要有何造作,乃是本性自具,不假修证,是称量法界,周遍虚空。用财宝布施,所获得的,就是有為的福德,受持本经,体悟般若无住真理,就是无為的福德。本分要说明的,就是无為福德胜过有為福德的道理,故曰「无為福胜」。尊重正教分第十二正教者,如来说般若时的教法也。第十一分说明无為福德更胜於有為福德,现在更进一步,说明宝物布施的福德,不如持经的福德,并推崇对持经的尊重。因為般若甚深微妙法,是三世诸佛之母,所以,经典所在之处,即应恭敬尊重,有如佛在。如法受持分第十三法者,般若之妙法也。就是依般若之法而信受奉持,先由多闻而求解,由解而行,由行而证。受持般若,则诸法皆具足。须菩提已深深领悟般若妙理,认為此经不仅现為弟子们受持而已,且具有流通将来世界的价值,所以,至此请示佛陀总结经名,以便於后人受持奉行。有所说而却言无所说,这里面有三个深意:(一)实相理体不可说:实相理体本然如此,说了等於白说,所以无所说;(二)般若智理不可说:如来以般若智证实相之理,无论是智或理,都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说也说不清楚,所以无所说;(三)佛佛道同不可说:佛是用无言之智来说无言之理,现在、过去、未来佛都是如此说,法法如是,所以说了也是无所说。离相寂灭分第十四离相者,离一切幻相也。世间一切相,皆是幻化之相。凡夫不知这个幻相是虚而不实,所以执著取捨,处处為幻相所惑。若能识破幻相非相,则外尘不入,真性便能呈现,所谓生灭灭已,寂灭现前者也。持经功德分第十五持经功德者,意即是「受持此经,功德无量」之谓也。第十四分说的是忍辱捨身,皆是在破我执;我执破后,更须悟般若真理,进而持经受典,彻悟我法二空。若能如此,则得法性功德,即是不可思议。能净业障分第十六所谓业障,或是宿业,或是现业,皆可障蔽真如自性,在六道轮迴之中,生灭无已,没有休止。若能受持读诵般若甚深妙理,洞知一切皆是幻相,皆是虚妄,则不再随境转业,而能境随人转了。深入般若,虚妄净尽,故曰能净业障。究竟无我分第十七至第十六分為止,须菩提对於「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的道理,已然了悟於心,但唯恐诸弟子们粗尘已遣,细惑难去。因此,此分以下,再次啟请佛陀终究「住」、「降」之意,以去微细无明。所以,佛陀亦以己身上事示之,使知人空法空,究竟无我之妙理。佛陀说法,有所谓的「三周说法」:第一法说周,就是把经文的真理说出来,是為上根利智的人说;第二譬喻周,是顺应根性比较钝的眾生,用种种譬喻再次推衍真理;第三因缘周,用因缘故事将义理做更进一步的叙述,使听经的眾生了彻明白。这三周的说法方式,有时连用,如《法华经》即是;有时是两番嘱累,像《金刚经》。嘉祥大师曾指出,本经的初番问答是般若道,次番问答為方便道。般若道是体,方便道是因,两者相辅相成,体用不二。此处可从两个层次来说:(一)自菩萨而言,如果菩萨存著我灭度一切眾生的心念,那麼就是落於人、我分别的陷阱里,有了我、人、眾生、寿者四相的差别心,这一念生起,便「差之毫釐,失之千里」,时时都起分别念、处处都见分别相,有念有相,灭度时,那里还能不分别卵生、胎生、有色、无色的一切眾生呢?既然不能平等灭度一切眾生,当初所发的菩提心也等於是空谈了,怎麼还能称得上是大慈大悲的菩萨呢?所以,佛陀说:「即非菩萨。」(二)自眾生而言,度眾生乃是在度自性眾生。在后面第二十一分里,佛陀开示了眾生者,「彼非眾生」的观念。為什麼彼非眾生呢?溥畹大师说:「真如界内,绝生佛之假名,平等性中,无自他之形相。」在真如之内,眾生与佛是平等不二的,所差别的地方,是在「佛乃已度之眾生,眾生即在迷之诸佛」。所以,虽然灭度一切眾生,事实上无眾生可度,因為眾生本自具足真如法性的缘故。菩萨只不过是示现眾生自己本有的,令他悟解本知本觉而已。一体同观分第十八所谓「一体同观」者,即是「万法归一,更无异观」之意也。故能以一眼摄五眼,一沙摄恆河沙,一世界摄多世界,一心摄眾生心。眾生与佛,本来无异。眾生本有佛性,与佛原来无二无别,只是眾生随业迁流,忘失了本体。而佛不為业转,了悟真心。佛知眾生為同体,因同体而起灭度无量眾生之大悲也。法界通化分第十九法界者,十法界也; 通化者,是指般若智慧充遍法界,无所不通,无处不化也。第十八分说的是三心不可得,既说心不可得,恐怕眾生误会福亦不必修了。所以,此分告知以无福之福, 无得之得的妙理。所谓「无福之福」,是虽有布施,而心无所住;「无得之得」,是虽有能所,而不著能所。因為住心布施,皆是有為的功用;不住相布施,方是无為的功用。有為的福,终有了日;无為的福,永无尽时。有為的福,是妄心所行处;无為的福,是真心见性处。此分言,要以三心不可得之无住心為「因」用七宝作缘,如是布施,才能得福甚多。住心布施,所得的福德是有限的`。住相為有漏之因,不能得无漏之果。若能破此执见,即能了悟无福之福,无得之得,此般若妙智,则能通化法界,无量无边。离色离相分第二十此分说明如来的圆满报身,有相皆是虚妄,离诸相才能见性,也才能见得如来。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此经始终要破除人们所执的见相,前分关於佛身的见相已破除,此分更欲深入破除佛语的见相。所以,佛陀一再為眾生解黏去缚,破其执见及所知诸障,希望眾生能随说随泯,悟入般若妙境。「法无所说,所说非法」的用意,即在於此。佛陀说法,无非是应机而谈,随机而说,眾生听声音、看到文字,就以為佛陀在说法。其实,从法身理体之处来看,哪里有可说的法、能说的人?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无法可说,是因為法本具不可说,法自证不可说,是顺真諦而言;「说法者」,是如来顺俗諦而言;「是名说法」,是如来即俗即真,即空即有,顺中道第一义諦而言。无法可得分第二十二般若妙法,本是自己所有,非心外而得;本来无失,故无所谓有得。若云有所得,皆是执情未忘,能所未破之故也。此分总明无得之得,得而无得之实諦。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说明一切法性本来平等,无有高下,故一一法皆不可分别执著。以此平等清净心,不著人、我、眾生、寿者四相,而修一切善法,便契真如法性,照见本来面目,而得无上正等正觉。法平等有二义:(一)法相缘起平等:比如说,此法生起,必以彼法為助缘;此法為主,彼法為伴,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若彼法生起,则又有另一个法為伴,如此主伴因缘,重重无尽,互為主伴,如此看来,岂不平等?(二)法性普遍平等,即指二空般若智所显出的真如实相,法尔天然,普遍平等。在佛不增,在眾生不减,本来就没有高下胜劣之相,由此更显出法法平等的实义。福智无比分第二十四所谓「福智」,即福德与智慧的并称。有相的布施纵使如山高、如海深,山崩海枯之时,福智亦是有尽。然受持经典的无相般若妙慧,所得的福智,方是无量无边,不可计数的。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化」者,以法度生也;「无所化」者,以平等心度平等眾,外不见所度的眾生,内不见能度的我,能所俱忘,自然是化无所化。第二十一分非说所说,是无法可说;第二十二分无法可得,是连法也不可得;此分化无所化,是连根本的惑根都要除去,如来是无眾生可度,不曾度过一个眾生。*经云:「平等真法界,如来不度生。」《华严经》云:心佛及眾生,是三无差别。」佛陀在在处处,总要一手提起,再用另一手放下,恐怕眾生怀疑他有眾生可度,所以,一再点出生佛平等的真理。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本分在叙述如来法身遍满法界,无一处不是如来的法身理体;既遍满法界,即不能住相观如来,所以说,如来法身非相。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本分在叙述般若法,非断非常,不可用断常之见思量,而且般若法本是不生不灭的,不可用生灭之法来论议,因此般若法体无断无灭。前一分云「不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是遮眾生著相而求的「常见」,也就是「有见」,这一分则是止眾生拨无因果的「断灭空见」。这二种见都是偏执,不是佛法的大义;真正的「空」是超越有、无二边,无实无虚的中道,不是什麼都没有才叫空,而是即有即空、即空即有的真空妙有。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本分叙述菩萨修行阶次的深浅不同。凡夫菩萨虽知外尘之相不实,但未证得无生法忍, 心中还存有微细之妄念,著相布施,未能通达无我之法。圣贤菩萨,心不住法,得成於忍,因此「得忍菩萨」的无漏功德,胜过「宝施菩萨」有漏的福德。菩萨悟得无我之后,不驰求福德,不恋著涅槃,所以说「不贪」。不受福德,并不是拨无业因功果,而是菩萨心不贪著福德,无较量福德的妄想分别。威仪寂静分第二十九本分乃叙述如来即威仪即寂静,即体即用,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故无往而不在,所谓威仪者,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万德具足、庄严圆满之相也;而所言寂静,即无去无来,非动非静,寂然之体也。所以,不可以行住坐卧处见如来,因為如来虽现威仪之相,而实是寂静之体;虽是寂静之体,而随现威仪之相的。一合理相分第三十此分说明一合相之理。如来為恐须菩提尚有执见未泯,不了解般若真諦,未明法身应身之理,所以用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尘,比喻应身不离法身,犹如世界是假的,就连微尘亦是虚而不实的。三千大千世界与微尘,虽异而不异,合而不离之相,但毕竟也是因缘假合而已,终有因缘离散,坏空无实的一天。知见不生分第三十一真知者,无所知而又无所不知;真见者,无所见却又无所不见。凡夫不悟般若妙理,不能降伏妄念之心,所得知见,外不能离六尘、内不能断缘影,纷纷堕於能知、所知之障中。本分旨意,即是要我们断除心外取法的毛病,务使知见不生才是。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应化者,应机度化之意也。举凡一切佛陀所言所说,一文一字、一形一相,无非是為了度化眾生而设,并非真实,故佛陀至此,不忘随说随泯,破眾生之执,以显般若之理也。拓展阅读:《金刚经》简介《金刚经》全文约五千四百多字,大致内容是:有一次,释迦牟尼佛(世尊)在舍卫国的祗树给孤独园,与一千二百五十名大比丘在一块儿。日头将午,快到了吃饭的时辰,释迦牟尼便穿衣持钵到城中去乞化,然后又将乞化而来的食物带回祗树给孤独园。饭后,释迦牟尼收起衣钵,洗完脚,铺好座位,然后端端正正坐下。这时,一位名叫须菩提的长老从人群中走出,上前恭恭敬敬地向世尊行礼,然后问道:如果有人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当守持什么?怎样才能降伏自我的妄想之心?“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梵文音译,意思是“无上正等正觉”,是佛陀觉悟的最高智慧,它能认识到一切事物的真正本质,具备这种觉悟就是成佛。所谓“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是下决心成就无上智慧,无上大道,即发愿成佛,这也是大乘菩萨行的全部内容和目的。须菩提提出问题后,世尊感到很高兴,便回答了这一问题,通过非此非彼有无双遣的重重否定,指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虚幻不实的,要成就无上智觉,破除一切执著,扫除一切法相。释迦牟尼认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世上的一切事都如梦,如幻,如水面的气泡,如镜中的虚影,如清晨的露珠,日出即散,如雨夜的闪电,瞬息即逝。世上的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成,并无自性,所谓“缘起性空”,因此,我们平时看到的一切事物的形相,实际都不是它们真正的形相,事物真正的形相(实相)是“无相”。这样,世界上一切都不值得执著,这就叫“无住”。在修行实践中,能真正认识到无相之实相,能做到于世界万物都无念无系的“无住”,就可以得到真正的解脱。为了使人们真正做到“扫相破执”、“无相无住”,释迦牟尼举了很多例子用以指导人们的修行实践。释迦牟尼能使一切众生都得到解脱而进入涅槃,但并没有任何众生得到解脱,因为众生之相皆为各种因缘合和而成,并非真实,只是虚妄之相;释迦牟尼的身体有三十二种优秀的特征,但是不能根据这三十二相来认识如来,因为这不过是外在的虚妄之相,如果仅看到这三十二相,则不能认识如来的真实面目(法身),因为真正的法身是无相的。释迦牟尼通过否定摒弃事物的虚幻之相,揭示出世界的真实本质,即“实相者则是非相”。如果认识到一切事物都是虚幻无自性的,就认识到了世界的真实本质、真如实相,即“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倘能如此,就能不“住色生心”,就能不执著于“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修行者在扫去一切虚妄执著后,万法的真实情状、真如实相就会自然显示出来,即“信心清净,则生实相”。释迦牟尼要求人们扫相破执,甚至要求人们对“佛法”也不应执著,认为“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经中以舟筏作喻,说明佛法只是方便设施,不应拘泥死守。释迦牟尼说他自己在燃灯佛处修行,无一法所得,所以燃灯佛为之授记,认可他修行成功。如果执著于一法,燃灯佛就不会为他授记。《金刚经》中反复强调,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要破除执相于布施,又要破除执相于修行的果位(得菩萨果位、得阿罗汉果位等),即破除修行过程的一因一果。只有把“破执扫相”贯彻于修行的整个过程,才会体证真如,获得解脱,成就佛道。《金刚经》强调该经的般若思想是佛门修行解脱的最高智慧,说“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承诺如果有人信持此经,并为他人解说,能“成就第一希有功德”、“果报不可思议”。该经的最后,佛说了一首偈子,作为该经思想的总结: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篇2:金刚经各分要义金刚经各分要义《金刚经》对中国社会文化的影响随处可见,直至近代和当代,寺院僧人日常课颂和讲经说法,都依此经。下面是金刚经各分要义,一起来了解一下吧。法会因由分第一本分是叙述此经啟建缘由,祇园法会由此揭开序幕。发起这个法会的主因,是如来在穿衣吃饭处,显示般若的妙趣,以宣说此经,令眾生都能在日常生活的行、住、坐、卧间,去体会般若的生活。善现啟请分第二本分是叙述般若本体的妙用,原是不假他求,只在平常生活里面,弟子跟随在佛陀身边数十年,一向不知佛陀的动静去来,穿衣吃饭处,所含的般若妙趣,只道与眾生一般。解空第一的须菩提,是今般若会上的当机者,慧眼识破佛陀在生活中所含的般若妙趣,乃代表大眾,恭请佛陀说法。从须菩提所发问的「如何使菩提心常住不退」、「如何降伏妄念之心」,掘开了金刚般若的法源,使一切世间无量的眾生,同沾佛法的甘露,得大解脱。大乘正宗分第三本分是大乘的心要,佛陀回答须菩提的问题,最重要的就是要发四心:一、广大心,不拣择优劣亲疏,一切眾生皆度;二、最胜心,使眾生皆断除烦恼,了生脱死,而入无餘涅槃;三、无对待心,视一切眾生平等无差别;四、无颠倒心,没有我、人、眾生、寿者四相之分别计较。又菩萨若能用般若妙智,照了性空本无四相,名降伏其心,否则非菩萨。妙行无住分第四本分在叙述「妙行无住」,就是说心应无所住而行布施。有住即是住相,就是对诸法產生虚妄分别;若不住相,就不為妄境所动;不為妄境所动,则不生不灭,清净本然之体迥然独露矣。此不住之住,才是真正的奥妙之行。不著相布施,也就是菩萨在行布施时,了达布施者、受施者及所施物三轮体空,即无能施之心,不分别受施之人,不见有施之物,当然布施后不存求报的念头。能不著相布施,因施与性空契理,性空无量无边施福亦无量无边。如理实现分第五本分在叙述,若能了达凡是所有一切造作迁流变化的种种相,都是因缘生法,因缘会遇而生,因缘离散而灭,如幻如化,虚妄不实,求其实了不可得,那麼当体即契无相之理,就可见到无相的法身如来。正信希有分第六本分在叙述,显真空第一諦,说因修要无住,果证要无得,方為无依无得的实相般若。这种甚深妙法自然不易令人生起实信;谓实信者,是必须由智慧了达无所得法,修无所得行,证无所得果,然后才圆满了彻第一諦,所以是希有难得的。无得无说分第七本分说明,凡夫之见,以為物可得,法可说,这均是一种执著。又有人以為法不可说得,但可以心得,这亦是一种无形的执著。即所谓的「所知障」、「理障」。事障障凡夫,理障障菩萨。今云「无得」,就是要破事、理二障;「无说」,是要破语言文字之障。若能得「无得」之得,才是真得;说「无说」之说,才是真说,以还现本来的清净自性。依法出生分第八本分叙述般若智慧,是三世诸佛之母,能出生诸佛,亦是一切佛法的根源,再明白地说:因诸佛由般若智,证真如之理,亦即先以般若為师,故说诸佛从此经生;又诸佛所证真如之理,起般若方便智,為眾生说法,此经又為诸法之师,所以说,诸法从此经出。一相无相分第九本文叙述所谓「般若实相」,非有相非无相,非一非异相,离一切相,即是实相。佛陀藉声闻四果為喻,破除有惑可断,有果可证的妄念。庄严净土分第十第九分言四果无可得,此分则云圣果亦无可得;若是有得,皆是住相。凡夫总以為,四果既无所得,為何有四果之名?圣果若无所得,又何以有圣果的名称?这都是犯了住相的毛病。要知道,圣贤的名称,都是假名、有為法。所以,般若即要处处破这些有执,唯恐凡夫贪爱有為法,被假名所蒙蔽。所谓「庄严净土」,并非就是凡夫眼中所见的色相庄严,而是指那无形无相的法性庄严。无為福胜分第十一所谓的「福德」,有两种:一是有為的福德,一是无為的福德。有為的福德,是有限量的,多作善事即多增福德,少作善事即少增福德,所谓种如是因,即得如是果。无為福德,并不一定要有何造作,乃是本性自具,不假修证,是称量法界,周遍虚空。用财宝布施,所获得的,就是有為的福德,受持本经,体悟般若无住真理,就是无為的福德。本分要说明的,就是无為福德胜过有為福德的道理,故曰「无為福胜」。尊重正教分第十二正教者,如来说般若时的教法也。第十一分说明无為福德更胜於有為福德,现在更进一步,说明宝物布施的福德,不如持经的福德,并推崇对持经的尊重。因為般若甚深微妙法,是三世诸佛之母,所以,经典所在之处,即应恭敬尊重,有如佛在。如法受持分第十三法者,般若之妙法也。就是依般若之法而信受奉持,先由多闻而求解,由解而行,由行而证。受持般若,则诸法皆具足。须菩提已深深领悟般若妙理,认為此经不仅现為弟子们受持而已,且具有流通将来世界的价值,所以,至此请示佛陀总结经名,以便於后人受持奉行。有所说而却言无所说,这里面有三个深意:(一)实相理体不可说:实相理体本然如此,说了等於白说,所以无所说;(二)般若智理不可说:如来以般若智证实相之理,无论是智或理,都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说也说不清楚,所以无所说;(三)佛佛道同不可说:佛是用无言之智来说无言之理,现在、过去、未来佛都是如此说,法法如是,所以说了也是无所说。离相寂灭分第十四离相者,离一切幻相也。世间一切相,皆是幻化之相。凡夫不知这个幻相是虚而不实,所以执著取捨,处处為幻相所惑。若能识破幻相非相,则外尘不入,真性便能呈现,所谓生灭灭已,寂灭现前者也。持经功德分第十五持经功德者,意即是「受持此经,功德无量」之谓也。第十四分说的是忍辱捨身,皆是在破我执;我执破后,更须悟般若真理,进而持经受典,彻悟我法二空。若能如此,则得法性功德,即是不可思议。能净业障分第十六所谓业障,或是宿业,或是现业,皆可障蔽真如自性,在六道轮迴之中,生灭无已,没有休止。若能受持读诵般若甚深妙理,洞知一切皆是幻相,皆是虚妄,则不再随境转业,而能境随人转了。深入般若,虚妄净尽,故曰能净业障。究竟无我分第十七至第十六分為止,须菩提对於「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的道理,已然了悟於心,但唯恐诸弟子们粗尘已遣,细惑难去。因此,此分以下,再次啟请佛陀终究「住」、「降」之意,以去微细无明。所以,佛陀亦以己身上事示之,使知人空法空,究竟无我之妙理。佛陀说法,有所谓的「三周说法」:第一法说周,就是把经文的真理说出来,是為上根利智的人说;第二譬喻周,是顺应根性比较钝的眾生,用种种譬喻再次推衍真理;第三因缘周,用因缘故事将义理做更进一步的叙述,使听经的眾生了彻明白。这三周的说法方式,有时连用,如《法华经》即是;有时是两番嘱累,像《金刚经》。嘉祥大师曾指出,本经的初番问答是般若道,次番问答為方便道。般若道是体,方便道是因,两者相辅相成,体用不二。此处可从两个层次来说:(一)自菩萨而言,如果菩萨存著我灭度一切眾生的心念,那麼就是落於人、我分别的陷阱里,有了我、人、眾生、寿者四相的差别心,这一念生起,便「差之毫釐,失之千里」,时时都起分别念、处处都见分别相,有念有相,灭度时,那里还能不分别卵生、胎生、有色、无色的一切眾生呢?既然不能平等灭度一切眾生,当初所发的菩提心也等於是空谈了,怎麼还能称得上是大慈大悲的菩萨呢?所以,佛陀说:「即非菩萨。」(二)自眾生而言,度眾生乃是在度自性眾生。在后面第二十一分里,佛陀开示了眾生者,「彼非眾生」的观念。為什麼彼非眾生呢?溥畹大师说:「真如界内,绝生佛之假名,平等性中,无自他之形相。」在真如之内,眾生与佛是平等不二的,所差别的地方,是在「佛乃已度之眾生,眾生即在迷之诸佛」。所以,虽然灭度一切眾生,事实上无眾生可度,因為眾生本自具足真如法性的缘故。菩萨只不过是示现眾生自己本有的,令他悟解本知本觉而已。一体同观分第十八所谓「一体同观」者,即是「万法归一,更无异观」之意也。故能以一眼摄五眼,一沙摄恆河沙,一世界摄多世界,一心摄眾生心。眾生与佛,本来无异。眾生本有佛性,与佛原来无二无别,只是眾生随业迁流,忘失了本体。而佛不為业转,了悟真心。佛知眾生為同体,因同体而起灭度无量眾生之大悲也。法界通化分第十九法界者,十法界也; 通化者,是指般若智慧充遍法界,无所不通,无处不化也。第十八分说的是三心不可得,既说心不可得,恐怕眾生误会福亦不必修了。所以,此分告知以无福之福, 无得之得的妙理。所谓「无福之福」,是虽有布施,而心无所住;「无得之得」,是虽有能所,而不著能所。因為住心布施,皆是有為的功用;不住相布施,方是无為的功用。有為的福,终有了日;无為的福,永无尽时。有為的福,是妄心所行处;无為的福,是真心见性处。此分言,要以三心不可得之无住心為「因」用七宝作缘,如是布施,才能得福甚多。住心布施,所得的福德是有限的。住相為有漏之因,不能得无漏之果。若能破此执见,即能了悟无福之福,无得之得,此般若妙智,则能通化法界,无量无边。离色离相分第二十此分说明如来的圆满报身,有相皆是虚妄,离诸相才能见性,也才能见得如来。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此经始终要破除人们所执的见相,前分关於佛身的见相已破除,此分更欲深入破除佛语的见相。所以,佛陀一再為眾生解黏去缚,破其执见及所知诸障,希望眾生能随说随泯,悟入般若妙境。「法无所说,所说非法」的用意,即在於此。佛陀说法,无非是应机而谈,随机而说,眾生听声音、看到文字,就以為佛陀在说法。其实,从法身理体之处来看,哪里有可说的法、能说的人?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无法可说,是因為法本具不可说,法自证不可说,是顺真諦而言;「说法者」,是如来顺俗諦而言;「是名说法」,是如来即俗即真,即空即有,顺中道第一义諦而言。无法可得分第二十二般若妙法,本是自己所有,非心外而得;本来无失,故无所谓有得。若云有所得,皆是执情未忘,能所未破之故也。此分总明无得之得,得而无得之实諦。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说明一切法性本来平等,无有高下,故一一法皆不可分别执著。以此平等清净心,不著人、我、眾生、寿者四相,而修一切善法,便契真如法性,照见本来面目,而得无上正等正觉。法平等有二义:(一)法相缘起平等:比如说,此法生起,必以彼法為助缘;此法為主,彼法為伴,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若彼法生起,则又有另一个法為伴,如此主伴因缘,重重无尽,互為主伴,如此看来,岂不平等?(二)法性普遍平等,即指二空般若智所显出的真如实相,法尔天然,普遍平等。在佛不增,在眾生不减,本来就没有高下胜劣之相,由此更显出法法平等的实义。福智无比分第二十四所谓「福智」,即福德与智慧的并称。有相的布施纵使如山高、如海深,山崩海枯之时,福智亦是有尽。然受持经典的无相般若妙慧,所得的福智,方是无量无边,不可计数的。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化」者,以法度生也;「无所化」者,以平等心度平等眾,外不见所度的眾生,内不见能度的我,能所俱忘,自然是化无所化。第二十一分非说所说,是无法可说;第二十二分无法可得,是连法也不可得;此分化无所化,是连根本的惑根都要除去,如来是无眾生可度,不曾度过一个眾生。*经云:「平等真法界,如来不度生。」《华严经》云:心佛及眾生,是三无差别。」佛陀在在处处,总要一手提起,再用另一手放下,恐怕眾生怀疑他有眾生可度,所以,一再点出生佛平等的真理。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本分在叙述如来法身遍满法界,无一处不是如来的法身理体;既遍满法界,即不能住相观如来,所以说,如来法身非相。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本分在叙述般若法,非断非常,不可用断常之见思量,而且般若法本是不生不灭的,不可用生灭之法来论议,因此般若法体无断无灭。前一分云「不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是遮眾生著相而求的「常见」,也就是「有见」,这一分则是止眾生拨无因果的「断灭空见」。这二种见都是偏执,不是佛法的大义;真正的「空」是超越有、无二边,无实无虚的中道,不是什麼都没有才叫空,而是即有即空、即空即有的真空妙有。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本分叙述菩萨修行阶次的深浅不同。凡夫菩萨虽知外尘之相不实,但未证得无生法忍, 心中还存有微细之妄念,著相布施,未能通达无我之法。圣贤菩萨,心不住法,得成於忍,因此「得忍菩萨」的无漏功德,胜过「宝施菩萨」有漏的福德。菩萨悟得无我之后,不驰求福德,不恋著涅槃,所以说「不贪」。不受福德,并不是拨无业因功果,而是菩萨心不贪著福德,无较量福德的妄想分别。威仪寂静分第二十九本分乃叙述如来即威仪即寂静,即体即用,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故无往而不在,所谓威仪者,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万德具足、庄严圆满之相也;而所言寂静,即无去无来,非动非静,寂然之体也。所以,不可以行住坐卧处见如来,因為如来虽现威仪之相,而实是寂静之体;虽是寂静之体,而随现威仪之相的。一合理相分第三十此分说明一合相之理。如来為恐须菩提尚有执见未泯,不了解般若真諦,未明法身应身之理,所以用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尘,比喻应身不离法身,犹如世界是假的,就连微尘亦是虚而不实的。三千大千世界与微尘,虽异而不异,合而不离之相,但毕竟也是因缘假合而已,终有因缘离散,坏空无实的一天。知见不生分第三十一真知者,无所知而又无所不知;真见者,无所见却又无所不见。凡夫不悟般若妙理,不能降伏妄念之心,所得知见,外不能离六尘、内不能断缘影,纷纷堕於能知、所知之障中。本分旨意,即是要我们断除心外取法的毛病,务使知见不生才是。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应化者,应机度化之意也。举凡一切佛陀所言所说,一文一字、一形一相,无非是為了度化眾生而设,并非真实,故佛陀至此,不忘随说随泯,破眾生之执,以显般若之理也。拓展阅读:《金刚经》大义说起《金刚经》,就一定要知道还有那浩瀚的,长达六百卷的《大般若经》。《大般若经》的宣讲经过了漫长的二十二年时间,前后在四个地方,分了十六会进行。这段时间在历史上也被称作佛陀的二转*轮时期。“般若”被喻为佛教的三乘之母,是佛教里成就无上佛果的独特智慧。《金刚经》便是取自于《大般若经》的第九会,第五百七十七卷。《金刚经》在我国共有六种汉译本,这些译者分别是姚秦的鸠摩罗什法师、元魏的菩提流支法师、陈朝的真谛法师、随朝的笈多法师、唐朝的玄奘法师和唐朝的义净法师这六位三藏法师。如今流通最广的,也就是大家经常念诵的,是鸠摩罗什法师的译本,因为他的翻译,行文优美流畅,读起来朗朗上口,所以被广大信众所喜爱。《金刚经》的全称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在唐玄奘法师的译本中还加有“能断”两个字,用来比喻般若的坚韧锋利,势不可挡。而“金刚”两个字则比喻般若的坚固永恒,和完美至极。整部《金刚经》是在慧命须菩提尊者和释迦牟尼佛的问答对白中展开的。我经过这些年的研读,发现《金刚经》的义理主要是围绕着两条线索而逐层展开的。第一条,我相信大家都知道,那就是对须菩提所提问题的直接正面回答,也就是菩萨的用心和行为应该是什么样的;第二条线索是从侧面分析,我们和菩萨、和佛存在着差距,原因何在。我们先说这第一条线索,既然是对问题的回答,那就让我们先温习一下,须菩提尊者到底在一开始问了什么,这很重要。须菩提问的意思是这样的,因为他看到,诸佛如来非常重视,也经常赞叹所有的菩萨们,所以,他现在要代表所有声闻缘觉乘的修行人,包括凡夫的修行人,请求佛陀进一步详细开示,菩萨的用心和行持究竟有什么样的与众不同,这也就是经中所言,“菩萨应云何住,云何降服其心”。这个核心问题和对它的回答就是整部《金刚经》的灵魂所在。这个问题前后出现了两次,分别是在第二分和第十七分中。紧接着这个问题,释迦牟尼佛在第三分和第四分中立刻就给予了明确而简捷的答复。第三分中佛是这样回答的,“菩萨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无量众生已,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在第四分又是这样回答的,“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我们看,第三分和第四分的这两种方式的回答,其实说到底是一个意思。第三分先说菩萨发起度众生的无量善行,再说他们无众生实度的不住于相;第四分则是先说菩萨的不住于相,再说他们同时会行布施等一切善法。由此,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心不住相和行度众生的善法这两大要素的同时具备,是菩萨心和菩萨行的根本特征。换而言之,也只有菩萨才能够做到,既消灭了一切妄念有相,身口意不再发起任何妄想妄行;同时,他又不会懈怠,而表现出孜孜不倦、马不停蹄地为度众生而做着种种善法。为了进一步说明菩萨的这个特点,我们来把菩萨和其他的修行人之间做一个简要的对比。先说凡夫修行者,虽然也在遮止恶行,努力地做着各种善法,但是他们并没有通达无我真义,所以,不论他们是为了得福报,为了高兴,还是为了成佛,他们刹那刹那的起心动念都还没有摆脱受妄念的支配,都还属于有为法中的修行。再看声闻缘觉乘中那些悟了道的圣人,他们通过定慧的修持,证悟了空性,也就是心不住相的另一种说法。但他们了解的`空性并不彻底,也只是刚刚好把三界六道、这凡夫生命世界中存在的所有精神和物质现象空掉了,所以,他们可以不来这里投胎了。他们是佛法的受益者,但路还远远没有走完。要知道,小学毕了业和真正考上博士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同样,出离了六道轮回,和最后的真正成佛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总之,他们是初步地达到了不住相的境界,但却没有发起度众生的善行。可见,还是只有菩萨才会既不住于一切相,又全力以赴地为度众生而做着一切善法。除了第三分和第四分,在后面的经文中,佛也重复做了几次回答。在第十分中有:“须菩提,诸菩萨摩阿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在第十四分中有:“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应生无所住心。”“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心不住色布施。”“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在第二十三分中有“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些都是围绕着本经两次提出的“菩萨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这个根本性的问题而作的正面回答。不难看出,菩萨以通达无我真义在积极地做着红尘中的度生事业,这便是菩萨心灵的真实写照。那么,一开始我们说到《金刚经》还有第二条线索,那就是,我们不能够像菩萨一样堪称佛子,直接成佛,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在第五分中有很关键的这样一句话,“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可不要小看这一句话呀,这里说的可是见真如来啊!也就是说的真实意义上的成佛啊!那反过来说,如果修不到成佛,那就一定是因为没有见诸相非相,或者是虽然非了相,但非得不够彻底。《金刚经》下来的内容中,用了大量的篇幅在讲这个道理。从第五分到第十分,对我们用全部身心皈依的佛法僧三宝进行了逐次破解。第五分有“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这是破的我们意识中的佛的圆满身相。第六分中有,“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第七分中有,“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第八分中有,“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这三分都是在破除我们以为的佛法那固有的法相。下来的第九分是破除了声闻乘中,从须陀洹到阿罗汉的各个圣贤果位的实有存在;第十分是破除了大乘中菩萨果位的实有存在。这两分都是在破除我们以为实有的僧宝相。至此,由佛法僧三宝构建的圣教体系被驳斥一空。可见,不论是凡是圣,只要有一相留存在心中, 都无法得见真如来啊!所以,在这条菩提道上,先依法而行,最后离法所见,方是真见啊! 正所谓,无驻足处且驻足,方能得到般若妙趣的真传啊!总的来说,《金刚经》中的否定词语出现了百余次之多,不是“非”字,就是“无”字、“不”字和“否”字。还有“佛说何物,即非何物,是名为何物”,这样结构的句子共出现了二十多次,也都是围绕着“诸相非相”这个总的原理而展开的例证说明,而这些非相的假名,则只是佛菩萨们自在游戏于凡夫水月坛场之中的方便罢了。《金刚经》的高妙之处便在于不以高法而自居,任何虚虚实实,有有无无的道理,甚至包括佛法真理的本身,在这里也都没有了落脚之处,所以才得以深谙三世诸佛那不可思议的深远意境。最后,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金刚经》义理的两条主要线索。第一个是正面回答须菩提所提出的问题,告诉我们菩萨是怎样用心、生心和修行的;第二个是从侧面说,如果不能像菩萨一样心不住相而行一切救度众生的善法,那究其原因,还是没有将破相进行到底,没有将最后的空相也破掉,所以罗汉们就不能够天大地大地行动起来,就不能证得十方圆满清净的无余涅槃。我希望通过对《金刚经》脉络的梳理,能让我们对《金刚经》有一个更新更深的认识,愿我与在座的大家在《金刚经》智慧的加持下,早日共登无余涅槃的彼岸。篇3:《金刚经》要义《金刚经》要义《金刚经》经文流传久远。前后凡六译。字句不无稍殊。下面是《金刚经》的要义,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说起《金刚经》,就一定要知道还有那浩瀚的,长达六百卷的《大般若经》。《大般若经》的宣讲经过了漫长的二十二年时间,前后在四个地方,分了十六会进行。这段时间在历史上也被称作佛陀的二转*轮时期。“般若”被喻为佛教的三乘之母,是佛教里成就无上佛果的独特智慧。《金刚经》便是取自于《大般若经》的第九会,第五百七十七卷。《金刚经》在我国共有六种汉译本,这些译者分别是姚秦的鸠摩罗什法师、元魏的菩提流支法师、陈朝的真谛法师、随朝的笈多法师、唐朝的玄奘法师和唐朝的义净法师这六位三藏法师。如今流通最广的,也就是大家经常念诵的,是鸠摩罗什法师的译本,因为他的翻译,行文优美流畅,读起来朗朗上口,所以被广大信众所喜爱。《金刚经》的全称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在唐玄奘法师的译本中还加有“能断”两个字,用来比喻般若的坚韧锋利,势不可挡。而“金刚”两个字则比喻般若的坚固永恒,和完美至极。整部《金刚经》是在慧命须菩提尊者和释迦牟尼佛的问答对白中展开的。我经过这些年的研读,发现《金刚经》的义理主要是围绕着两条线索而逐层展开的。第一条,我相信大家都知道,那就是对须菩提所提问题的直接正面回答,也就是菩萨的用心和行为应该是什么样的;第二条线索是从侧面分析,我们和菩萨、和佛存在着差距,原因何在。我们先说这第一条线索,既然是对问题的回答,那就让我们先温习一下,须菩提尊者到底在一开始问了什么,这很重要。须菩提问的意思是这样的,因为他看到,诸佛如来非常重视,也经常赞叹所有的菩萨们,所以,他现在要代表所有声闻缘觉乘的修行人,包括凡夫的修行人,请求佛陀进一步详细开示,菩萨的用心和行持究竟有什么样的与众不同,这也就是经中所言,“菩萨应云何住,云何降服其心”。这个核心问题和对它的`回答就是整部《金刚经》的灵魂所在。这个问题前后出现了两次,分别是在第二分和第十七分中。紧接着这个问题,释迦牟尼佛在第三分和第四分中立刻就给予了明确而简捷的答复。第三分中佛是这样回答的,“菩萨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无量众生已,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在第四分又是这样回答的,“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我们看,第三分和第四分的这两种方式的回答,其实说到底是一个意思。第三分先说菩萨发起度众生的无量善行,再说他们无众生实度的不住于相;第四分则是先说菩萨的不住于相,再说他们同时会行布施等一切善法。由此,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心不住相和行度众生的善法这两大要素的同时具备,是菩萨心和菩萨行的根本特征。换而言之,也只有菩萨才能够做到,既消灭了一切妄念有相,身口意不再发起任何妄想妄行;同时,他又不会懈怠,而表现出孜孜不倦、马不停蹄地为度众生而做着种种善法。为了进一步说明菩萨的这个特点,我们来把菩萨和其他的修行人之间做一个简要的对比。先说凡夫修行者,虽然也在遮止恶行,努力地做着各种善法,但是他们并没有通达无我真义,所以,不论他们是为了得福报,为了高兴,还是为了成佛,他们刹那刹那的起心动念都还没有摆脱受妄念的支配,都还属于有为法中的修行。再看声闻缘觉乘中那些悟了道的圣人,他们通过定慧的修持,证悟了空性,也就是心不住相的另一种说法。但他们了解的空性并不彻底,也只是刚刚好把三界六道、这凡夫生命世界中存在的所有精神和物质现象空掉了,所以,他们可以不来这里投胎了。他们是佛法的受益者,但路还远远没有走完。要知道,小学毕了业和真正考上博士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同样,出离了六道轮回,和最后的真正成佛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总之,他们是初步地达到了不住相的境界,但却没有发起度众生的善行。可见,还是只有菩萨才会既不住于一切相,又全力以赴地为度众生而做着一切善法。除了第三分和第四分,在后面的经文中,佛也重复做了几次回答。在第十分中有:“须菩提,诸菩萨摩阿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在第十四分中有:“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应生无所住心。”“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心不住色布施。”“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在第二十三分中有“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些都是围绕着本经两次提出的“菩萨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这个根本性的问题而作的正面回答。不难看出,菩萨以通达无我真义在积极地做着红尘中的度生事业,这便是菩萨心灵的真实写照。那么,一开始我们说到《金刚经》还有第二条线索,那就是,我们不能够像菩萨一样堪称佛子,直接成佛,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在第五分中有很关键的这样一句话,“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可不要小看这一句话呀,这里说的可是见真如来啊!也就是说的真实意义上的成佛啊!那反过来说,如果修不到成佛,那就一定是因为没有见诸相非相,或者是虽然非了相,但非得不够彻底。《金刚经》下来的内容中,用了大量的篇幅在讲这个道理。从第五分到第十分,对我们用全部身心皈依的佛法僧三宝进行了逐次破解。第五分有“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这是破的我们意识中的佛的圆满身相。第六分中有,“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第七分中有,“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第八分中有,“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这三分都是在破除我们以为的佛法那固有的法相。下来的第九分是破除了声闻乘中,从须陀洹到阿罗汉的各个圣贤果位的实有存在;第十分是破除了大乘中菩萨果位的实有存在。这两分都是在破除我们以为实有的僧宝相。至此,由佛法僧三宝构建的圣教体系被驳斥一空。可见,不论是凡是圣,只要有一相留存在心中, 都无法得见真如来啊!所以,在这条菩提道上,先依法而行,最后离法所见,方是真见啊! 正所谓,无驻足处且驻足,方能得到般若妙趣的真传啊!总的来说,《金刚经》中的否定词语出现了百余次之多,不是“非”字,就是“无”字、“不”字和“否”字。还有“佛说何物,即非何物,是名为何物”,这样结构的句子共出现了二十多次,也都是围绕着“诸相非相”这个总的原理而展开的例证说明,而这些非相的假名,则只是佛菩萨们自在游戏于凡夫水月坛场之中的方便罢了。《金刚经》的高妙之处便在于不以高法而自居,任何虚虚实实,有有无无的道理,甚至包括佛法真理的本身,在这里也都没有了落脚之处,所以才得以深谙三世诸佛那不可思议的深远意境。最后,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金刚经》义理的两条主要线索。第一个是正面回答须菩提所提出的问题,告诉我们菩萨是怎样用心、生心和修行的;第二个是从侧面说,如果不能像菩萨一样心不住相而行一切救度众生的善法,那究其原因,还是没有将破相进行到底,没有将最后的空相也破掉,所以罗汉们就不能够天大地大地行动起来,就不能证得十方圆满清净的无余涅槃。我希望通过对《金刚经》脉络的梳理,能让我们对《金刚经》有一个更新更深的认识,愿我与在座的大家在《金刚经》智慧的加持下,早日共登无余涅槃的彼岸。拓展阅读:金刚经持验纪序佛说般若经六百卷。金刚则其中第五百七十七卷也。中峰云。六百卷广说般若。专为小乘人。融通陶汰。欲其净治心器。然后以上乘圆顿甘露之味贮之。故此经大旨。以无相无住无为为宗。重叠翻覆。随立随扫。极是谈空。究竟不是谈空。所谓如来是真实语者。不诳语者。故又云。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如龟毛兔角。只说龟无毛。兔无角。此语最堪破俗。只看中间无实无虚四字。世尊已自道破全经注脚矣。实处都虚。虚处都实。不生不灭。灭灭生生。尘劳法相。一刀齐断。勇猛撇脱。直寻本来。是之谓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之谓金刚般若波罗蜜。然经中一边说应住降伏。即一边说信心净信。一边说经义。即一边说果报。一片婆心。千般苦舌。其欲度善男子女人。急于护念。嘱付诸菩萨。其欲度一切众生。更急于度善男子女人。故凡所言诸法相。如潭中云影。雪上爪痕。空灵脱化。说无可说。独至来世有人。于此经受持演说。乃至四句偈等。辄盛推荷担。赞叹希有。极口许以无量无边福德。此语前后凡十数见。无非鼓舞五百岁以后人。一下破除诸相。亲证般若故。此经者世尊诲人不倦之书也。以众生度众生。以非众生度众生。实则众生各各自度。我非度众生。众生亦不见为我度众生。故众生即佛。佛即众生。无分相。亦无合相。或谓果报之说。专为第三等人说法。似于六祖诸师。高占地步。将作是纪者。不应以第一第二等人待来世耶。古云满街是圣。即可云满尘界是佛。既云是佛。何分三等。为此说者。所称凡夫之以我为见。犹之四相未空者耳。佛曾说应以某身得度者。即现某身而为说法。我今亦不论第一第二第三等人。只是有三千大千世界千万亿受持此经者。即不难现三千大千世界千万亿佛身而为说法。但令得闻是说。欢喜奉行。是诸佛慧命不断。自然虚空落地。铁树夜花。任搜罗增续。繁辞累册。如假柯古以来诸人。不过以佛语证明佛语。非另添一般说法也。佛又云。我若具说。人或狂乱。狐疑不信。今日倘有净信无疑之人。佛将以所欲具说。欢喜向其人倾倒吐之。佛固是真实语者。不诳语者。况此编纪事。征信古今。又何狂乱狐疑之有。虽然。菩萨于法。应无所住。宁福德相可如是住乎。知无相无我。即知福德不应贪著。佛非但为诸菩萨言也。请为受持者转一语曰。佛说果报即非果报。是名果报。佛说不受福德。即非不受福德。是名不受福德。劝流通金刚经引金刚经为最上乘法。五祖于般若六百卷中。独推此经。为见性成佛要门。普劝僧俗受持。自秦魏诸法师翻译后。帝王宰官以迄士庶。无不奉行转诵。其持验灵应。代著明征。唐有假太常鸠异。宋太宗有太平广记。近代则唐宜之巾驭乘。王载生新异录。冒宗起受持果报诸编。莫不竭力宣扬圣铎。广度迷津。弘法施而续慧命。厥功诚不朽哉。集中所载。因果缕缕。火可使返。水可使出。疾可使苏。厄可使脱。算可使绵。名可使成。嗣可使续。福可使集。枷杻可使自开。刀锯可使自落。上可超拔先亡。下可消释宿冤。阴吏鬼使不敢近。太山神君不敢录。诸天设宝盖浮图覆贮之。阎罗具金榻银床供奉之。更能解脱尘劳。往生净土。冥府称之。曰续命经。功德经。其为幽明尊礼。至极可知。即书写诵读功德。已不可思议如是。而况能发明心地。精进受持者哉。所谓护法诸神。既护法宝。自护阐法。载宝之人。断断如矣。(克复)甫发心纂次记事。适遇同志善友。共发菩提。捐费助刊。汇古今。参闻见。颇竭心目之力。未能僭谓大成。较昔庶云善本。念从来诸刻多在吴中。他省尚希刊布。并生庄严佛土之中。未睹法事流通之胜。岂非天壤间一缺陷事。谨告同志善信。获见是纪。不吝广为刻施。或仍原本。或易新编。其见闻所及。有关持验者。尤冀续辑。俾足鼓励将来。归依不朽。昔贤有为劈窠图者。劝人念佛。卒以他人念佛。往往得生净土。乃归功施图之人。亦生净上。又善过格云。能以最上乘法授人。使之因言省悟。传一人者当十善。十人当百善。传大贵人。大力量。大豪杰者。当千善。搜采缮梓。印卷施人者。当万善。今此般若要典。无上密谛。诚能羽翼传播。自觉觉他。将见慧光不断。善果同圆。八部天龙。共拥琅函之轴。六尘火宅。齐开昙钵之花。谨疏短引。用劝同人。篇4:金刚经各分简义金刚经各分简义法会因由分第一本分是叙述此经啟建缘由,祇园法会由此揭开序幕。发起这个法会的主因,是如来在穿衣吃饭处,显示般若的妙趣,以宣说此经,令眾生都能在日常生活的行、住、坐、卧间,去体会般若的生活。善现啟请分第二本分是叙述般若本体的妙用,原是不假他求,只在平常生活里面,弟子跟随在佛陀身边数十年,一向不知佛陀的动静去来,穿衣吃饭处,所含的般若妙趣,只道与眾生一般。解空第一的须菩提,是今般若会上的当机者,慧眼识破佛陀在生活中所含的般若妙趣,乃代表大眾,恭请佛陀说法。从须菩提所发问的「如何使菩提心常住不退」、「如何降伏妄念之心」,掘开了金刚般若的法源,使一切世间无量的眾生,同沾佛法的甘露,得大解脱。大乘正宗分第三本分是大乘的心要,佛陀回答须菩提的问题,最重要的就是要发四心:一、广大心,不拣择优劣亲疏,一切眾生皆度;二、最胜心,使眾生皆断除烦恼,了生脱死,而入无餘涅槃;三、无对待心,视一切眾生平等无差别;四、无颠倒心,没有我、人、眾生、寿者四相之分别计较。又菩萨若能用般若妙智,照了性空本无四相,名降伏其心,否则非菩萨。妙行无住分第四本分在叙述「妙行无住」,就是说心应无所住而行布施。有住即是住相,就是对诸法產生虚妄分别;若不住相,就不為妄境所动;不為妄境所动,则不生不灭,清净本然之体迥然独露矣。此不住之住,才是真正的奥妙之行。不著相布施,也就是菩萨在行布施时,了达布施者、受施者及所施物三轮体空,即无能施之心,不分别受施之人,不见有施之物,当然布施后不存求报的念头。能不著相布施,因施与性空契理,性空无量无边施福亦无量无边。如理实现分第五本分在叙述,若能了达凡是所有一切造作迁流变化的种种相,都是因缘生法,因缘会遇而生,因缘离散而灭,如幻如化,虚妄不实,求其实了不可得,那麼当体即契无相之理,就可见到无相的法身如来。正信希有分第六本分在叙述,显真空第一諦,说因修要无住,果证要无得,方為无依无得的实相般若。这种甚深妙法自然不易令人生起实信;谓实信者,是必须由智慧了达无所得法,修无所得行,证无所得果,然后才圆满了彻第一諦,所以是希有难得的。无得无说分第七本分说明,凡夫之见,以為物可得,法可说,这均是一种执著。又有人以為法不可说得,但可以心得,这亦是一种无形的执著。即所谓的「所知障」、「理障」。事障障凡夫,理障障菩萨。今云「无得」,就是要破事、理二障;「无说」,是要破语言文字之障。若能得「无得」之得,才是真得;说「无说」之说,才是真说,以还现本来的清净自性。依法出生分第八本分叙述般若智慧,是三世诸佛之母,能出生诸佛,亦是一切佛法的根源,再明白地说:因诸佛由般若智,证真如之理,亦即先以般若為师,故说诸佛从此经生;又诸佛所证真如之理,起般若方便智,為眾生说法,此经又為诸法之师,所以说,诸法从此经出。一相无相分第九本文叙述所谓「般若实相」,非有相非无相,非一非异相,离一切相,即是实相。佛陀藉声闻四果為喻,破除有惑可断,有果可证的妄念。庄严净土分第十第九分言四果无可得,此分则云圣果亦无可得;若是有得,皆是住相。凡夫总以為,四果既无所得,為何有四果之名?圣果若无所得,又何以有圣果的名称?这都是犯了住相的毛病。要知道,圣贤的名称,都是假名、有為法。所以,般若即要处处破这些有执,唯恐凡夫贪爱有為法,被假名所蒙蔽。所谓「庄严净土」,并非就是凡夫眼中所见的色相庄严,而是指那无形无相的法性庄严。无為福胜分第十一所谓的「福德」,有两种:一是有為的福德,一是无為的福德。有為的福德,是有限量的,多作善事即多增福德,少作善事即少增福德,所谓种如是因,即得如是果。无為福德,并不一定要有何造作,乃是本性自具,不假修证,是称量法界,周遍虚空。用财宝布施,所获得的,就是有為的福德,受持本经,体悟般若无住真理,就是无為的福德。本分要说明的,就是无為福德胜过有為福德的道理,故曰「无為福胜」。尊重正教分第十二正教者,如来说般若时的教法也。第十一分说明无為福德更胜於有為福德,现在更进一步,说明宝物布施的福德,不如持经的福德,并推崇对持经的尊重。因為般若甚深微妙法,是三世诸佛之母,所以,经典所在之处,即应恭敬尊重,有如佛在。如法受持分第十三法者,般若之妙法也。就是依般若之法而信受奉持,先由多闻而求解,由解而行,由行而证。受持般若,则诸法皆具足。须菩提已深深领悟般若妙理,认為此经不仅现為弟子们受持而已,且具有流通将来世界的价值,所以,至此请示佛陀总结经名,以便於后人受持奉行。有所说而却言无所说,这里面有三个深意:(一)实相理体不可说:实相理体本然如此,说了等於白说,所以无所说;(二)般若智理不可说:如来以般若智证实相之理,无论是智或理,都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说也说不清楚,所以无所说;(三)佛佛道同不可说:佛是用无言之智来说无言之理,现在、过去、未来佛都是如此说,法法如是,所以说了也是无所说。离相寂灭分第十四离相者,离一切幻相也。世间一切相,皆是幻化之相。凡夫不知这个幻相是虚而不实,所以执著取捨,处处為幻相所惑。若能识破幻相非相,则外尘不入,真性便能呈现,所谓生灭灭已,寂灭现前者也。持经功德分第十五持经功德者,意即是「受持此经,功德无量」之谓也。第十四分说的是忍辱捨身,皆是在破我执;我执破后,更须悟般若真理,进而持经受典,彻悟我法二空。若能如此,则得法性功德,即是不可思议。能净业障分第十六所谓业障,或是宿业,或是现业,皆可障蔽真如自性,在六道轮迴之中,生灭无已,没有休止。若能受持读诵般若甚深妙理,洞知一切皆是幻相,皆是虚妄,则不再随境转业,而能境随人转了。深入般若,虚妄净尽,故曰能净业障。究竟无我分第十七至第十六分為止,须菩提对於「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的道理,已然了悟於心,但唯恐诸弟子们粗尘已遣,细惑难去。因此,此分以下,再次啟请佛陀终究「住」、「降」之意,以去微细无明。所以,佛陀亦以己身上事示之,使知人空法空,究竟无我之妙理。佛陀说法,有所谓的「三周说法」:第一法说周,就是把经文的真理说出来,是為上根利智的人说;第二譬喻周,是顺应根性比较钝的眾生,用种种譬喻再次推衍真理;第三因缘周,用因缘故事将义理做更进一步的叙述,使听经的眾生了彻明白。这三周的说法方式,有时连用,如《法华经》即是;有时是两番嘱累,像《金刚经》。嘉祥大师曾指出,本经的初番问答是般若道,次番问答為方便道。般若道是体,方便道是因,两者相辅相成,体用不二。此处可从两个层次来说:(一)自菩萨而言,如果菩萨存著我灭度一切眾生的心念,那麼就是落於人、我分别的陷阱里,有了我、人、眾生、寿者四相的差别心,这一念生起,便「差之毫釐,失之千里」,时时都起分别念、处处都见分别相,有念有相,灭度时,那里还能不分别卵生、胎生、有色、无色的一切眾生呢?既然不能平等灭度一切眾生,当初所发的菩提心也等於是空谈了,怎麼还能称得上是大慈大悲的菩萨呢?所以,佛陀说:「即非菩萨。」(二)自眾生而言,度眾生乃是在度自性眾生。在后面第二十一分里,佛陀开示了眾生者,「彼非眾生」的观念。為什麼彼非眾生呢?溥畹大师说:「真如界内,绝生佛之假名,平等性中,无自他之形相。」在真如之内,眾生与佛是平等不二的,所差别的地方,是在「佛乃已度之眾生,眾生即在迷之诸佛」。所以,虽然灭度一切眾生,事实上无眾生可度,因為眾生本自具足真如法性的缘故。菩萨只不过是示现眾生自己本有的,令他悟解本知本觉而已。一体同观分第十八所谓「一体同观」者,即是「万法归一,更无异观」之意也。故能以一眼摄五眼,一沙摄恆河沙,一世界摄多世界,一心摄眾生心。眾生与佛,本来无异。眾生本有佛性,与佛原来无二无别,只是眾生随业迁流,忘失了本体。而佛不為业转,了悟真心。佛知眾生為同体,因同体而起灭度无量眾生之大悲也。法界通化分第十九法界者,十法界也; 通化者,是指般若智慧充遍法界,无所不通,无处不化也。第十八分说的是三心不可得,既说心不可得,恐怕眾生误会福亦不必修了。所以,此分告知以无福之福, 无得之得的妙理。所谓「无福之福」,是虽有布施,而心无所住;「无得之得」,是虽有能所,而不著能所。因為住心布施,皆是有為的功用;不住相布施,方是无為的功用。有為的福,终有了日;无為的福,永无尽时。有為的福,是妄心所行处;无為的福,是真心见性处。此分言,要以三心不可得之无住心為「因」用七宝作缘,如是布施,才能得福甚多。住心布施,所得的福德是有限的。住相為有漏之因,不能得无漏之果。若能破此执见,即能了悟无福之福,无得之得,此般若妙智,则能通化法界,无量无边。离色离相分第二十此分说明如来的圆满报身,有相皆是虚妄,离诸相才能见性,也才能见得如来。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此经始终要破除人们所执的见相,前分关於佛身的见相已破除,此分更欲深入破除佛语的见相。所以,佛陀一再為眾生解黏去缚,破其执见及所知诸障,希望眾生能随说随泯,悟入般若妙境。「法无所说,所说非法」的用意,即在於此。佛陀说法,无非是应机而谈,随机而说,眾生听声音、看到文字,就以為佛陀在说法。其实,从法身理体之处来看,哪里有可说的法、能说的人?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无法可说,是因為法本具不可说,法自证不可说,是顺真諦而言;「说法者」,是如来顺俗諦而言;「是名说法」,是如来即俗即真,即空即有,顺中道第一义諦而言。无法可得分第二十二般若妙法,本是自己所有,非心外而得;本来无失,故无所谓有得。若云有所得,皆是执情未忘,能所未破之故也。此分总明无得之得,得而无得之实諦。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说明一切法性本来平等,无有高下,故一一法皆不可分别执著。以此平等清净心,不著人、我、眾生、寿者四相,而修一切善法,便契真如法性,照见本来面目,而得无上正等正觉。法平等有二义:(一)法相缘起平等:比如说,此法生起,必以彼法為助缘;此法為主,彼法為伴,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若彼法生起,则又有另一个法為伴,如此主伴因缘,重重无尽,互為主伴,如此看来,岂不平等?(二)法性普遍平等,即指二空般若智所显出的真如实相,法尔天然,普遍平等。在佛不增,在眾生不减,本来就没有高下胜劣之相,由此更显出法法平等的实义。福智无比分第二十四所谓「福智」,即福德与智慧的并称。有相的布施纵使如山高、如海深,山崩海枯之时,福智亦是有尽。然受持经典的无相般若妙慧,所得的福智,方是无量无边,不可计数的。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化」者,以法度生也;「无所化」者,以平等心度平等眾,外不见所度的眾生,内不见能度的我,能所俱忘,自然是化无所化。第二十一分非说所说,是无法可说;第二十二分无法可得,是连法也不可得;此分化无所化,是连根本的.惑根都要除去,如来是无眾生可度,不曾度过一个眾生。*经云:「平等真法界,如来不度生。」《华严经》云:心佛及眾生,是三无差别。」佛陀在在处处,总要一手提起,再用另一手放下,恐怕眾生怀疑他有眾生可度,所以,一再点出生佛平等的真理。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本分在叙述如来法身遍满法界,无一处不是如来的法身理体;既遍满法界,即不能住相观如来,所以说,如来法身非相。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本分在叙述般若法,非断非常,不可用断常之见思量,而且般若法本是不生不灭的,不可用生灭之法来论议,因此般若法体无断无灭。前一分云「不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是遮眾生著相而求的「常见」,也就是「有见」,这一分则是止眾生拨无因果的「断灭空见」。这二种见都是偏执,不是佛法的大义;真正的「空」是超越有、无二边,无实无虚的中道,不是什麼都没有才叫空,而是即有即空、即空即有的真空妙有。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本分叙述菩萨修行阶次的深浅不同。凡夫菩萨虽知外尘之相不实,但未证得无生法忍, 心中还存有微细之妄念,著相布施,未能通达无我之法。圣贤菩萨,心不住法,得成於忍,因此「得忍菩萨」的无漏功德,胜过「宝施菩萨」有漏的福德。菩萨悟得无我之后,不驰求福德,不恋著涅槃,所以说「不贪」。不受福德,并不是拨无业因功果,而是菩萨心不贪著福德,无较量福德的妄想分别。威仪寂静分第二十九本分乃叙述如来即威仪即寂静,即体即用,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故无往而不在,所谓威仪者,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万德具足、庄严圆满之相也;而所言寂静,即无去无来,非动非静,寂然之体也。所以,不可以行住坐卧处见如来,因為如来虽现威仪之相,而实是寂静之体;虽是寂静之体,而随现威仪之相的。一合理相分第三十此分说明一合相之理。如来為恐须菩提尚有执见未泯,不了解般若真諦,未明法身应身之理,所以用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尘,比喻应身不离法身,犹如世界是假的,就连微尘亦是虚而不实的。三千大千世界与微尘,虽异而不异,合而不离之相,但毕竟也是因缘假合而已,终有因缘离散,坏空无实的一天。知见不生分第三十一真知者,无所知而又无所不知;真见者,无所见却又无所不见。凡夫不悟般若妙理,不能降伏妄念之心,所得知见,外不能离六尘、内不能断缘影,纷纷堕於能知、所知之障中。本分旨意,即是要我们断除心外取法的毛病,务使知见不生才是。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应化者,应机度化之意也。举凡一切佛陀所言所说,一文一字、一形一相,无非是為了度化眾生而设,并非真实,故佛陀至此,不忘随说随泯,破眾生之执,以显般若之理也。拓展阅读:金刚经感应宋朝有一名叫王将国的猎人,他的妻子纯朴贤善、敬信三宝,从没有间断念诵《金刚经》,夫妇过着和睦富足的生活。每次见王将国猎取很多动物高高兴兴地回到家,妻子总是愁眉不展,心中思忖:丈夫这样杀生,以后的果报很可怕。一天妻子劝告他另谋生计,不要再打猎了。王将国执意不听,一定要去打猎。妻子继续劝说:“这本经第十五分,主要讲金刚经的功德,经文很短念一遍也是很好的。”经过妻子以温和善巧的语言再三劝告,只好陪同妻子念了一遍功德品。事隔五年,王将国身患重病,昏迷不醒中青衣鬼把他提到冥府。凄凉惊恐中,阎罗王严声厉色地说:“你生性凶暴,残杀生灵,罪如山丘,判入号叫地狱中感受油锅煎煮之苦。”此时鬼吏查了善恶薄说:“他生前曾与妻子念过《金刚经》的一分。”阎罗王稍解怒气说:“以此功德,当受一分的地狱之苦。”便命鬼卒把王将国带到油锅前,将少少的铁汁浇向他的后背。恐惧当中他惊醒了,感到背痛难忍,让妻子过来看,他后背确实有一块皮肉溃烂流浓,就象铁水烫伤一样。请了很多医生都无办法治疗。昼夜悲惨地号叫,他知道此是地狱铁汁浇淋所致,只有依靠佛法的威力才能脱离此苦。于是叫妻子沐浴、敬香,替他祈祷发愿:“从此断杀、慈悲众生,书写《金刚经》,终身持斋念诵。”妻子又将念《金刚经》的功德回向王将国,祈求三宝加持他的病马上好。晚上,王将国梦见一神僧手持宝瓶来到床前,将瓶中甘露水洒在背部说:“你的妻子为你念《金刚经》,现在你的病好了。”篇5:《金刚经》的要义《金刚经》的要义《金刚经》为《大般若经》的精华,虽然只有短短的五千多字,但是已经涵括修行要旨,体现了真空妙有的佛法中道思想。下面是《金刚经》的要义,一起来看看吧。一、《金刚经》的宗趣概括起来就是两句话:第一、离一切相;第二、修一切善。离一切相就是要有空慧(真空的智慧),就是性空无我。修一切善就是要有大悲心,包括五戒十善、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四无量心、四摄六度。由性空生智慧,由缘起修善业,这就是悲智双运的菩萨行。(一)离一切相《华严经·如来出现品》(实叉难陀译本)中说:“如来智慧无处不至。何以故?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着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就是说,一切众生都具有佛性、真如,但是众生受妄想执著的缠缚而体证不到。妄想是第六意识的妄想,指因种种分别而生起的种种颠倒;执著是第七末那识,包括人我执、法我执,由人我执就生烦恼障,由法我执生所知障。必须以般若空慧,也叫金刚宝剑,才能斩断妄想执著。金刚的特性有三个字:第一、坚,金刚是很坚固的,不坏不灭;第二、利,很锋利;第三、明,金刚是透明体。所以金刚具足坚固、锋利、透明的特性。坚固就能不坏不灭,代表实相般若;利代表正智(正确的智慧),智由定生,叫观照般若,指能够观照一切;明就代表名言,以名言说教,也代表文字般若。所以金刚就是般若的形容,形容般若能够斩断妄想执著,就是智慧。般若有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三种,由文字了解以后至观照,由观照而证实相,就可以离一切相。《金刚经》讲的四相是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我相就是执著有个我,我能够度众生,执著有个我体。人相,这个人是代表其他比比皆是的人,有种种差别,那个人是我所度的,执著差别。众生相,众生就很多,有能度的我,有所度的众生,属能所执,能度的执著,所度的执著。寿者相,就是以上“我、人、众生”都是真实不虚、相续不断的,有个实体,也包括执著长远的寿命,执著上帝常在等等。法相,法相代表常有执,一切法常常都存在,永远都不坏。非法相,一切法现在存在,消灭了就没有了,还有人、一切物质都是这样。法相就是常见论,非法相就是断灭论。般若就可以消除众生的四相,也可以消除诸法的法相、非法相。(二)修一切善修一切善,就是从五戒十善、四谛、十二因缘,到四摄六度。六度中特别以施为首,就是妙有,由妙有生大悲,不舍众生,不离众生,所以《金刚经》既明真空又明妙有。以上就是关于《金刚经》的宗趣。二、般若就在生活中显示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都是在日常生活中显示,具体就体现在第一段里,释迦牟尼佛的生活就体现了六度的修行。[经文]“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第一,著衣持钵。穿起衣,拿起钵,形象很好,端庄肃静安祥的形象,表示持戒精严。这代表持戒度。第二,城中乞食。众生以饮食供养佛,而佛以法味布施众生,这就代表第一度,布施度。彼以财施,我以法施,广行布施,使众生都能够有见佛闻法,广种福田的'机会。这就是修布施度。第三,次第乞已。比丘乞食是一家一家依次序来,不分别贫富贵贱,不分别是得到半钵还是满钵,也不分别食物的好坏。这种不分别、平等对待一切的心就是广大忍辱的心,这就修忍辱度。第四,饭食乞,收衣钵。说明穿衣吃饭,收饭具,不假手于人,亲自动手。这代表精进度。第五,洗足已,敷座而坐。脚洗了,再把坐具安好,坐下来。这代表守静,修禅定。禅定就是消灭妄想,消灭内心的散乱,达到内心的平静。这代表禅定度。第六,以上几项能够做到圆满,而且很自然,不着相,就是般若度。我们来看一看,般若由世尊来显示,就在穿衣吃饭的日常生活中,行住坐卧间就可以显示般若的妙趣和般若的生活。不是说离开生活,离开行住坐卧,另外去找个般若。禅宗讲:“平常心就是道”、“行住坐卧、搬柴运水都是道。”所以说般若就在日常生活中。三、如何发心[经文]“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就要发这个心,这是什么心呢?菩提心!具有对象广、空间宽、时间长、目标高的特点。对象广就包括胎卵湿化,欲界、色界、无色界。空间宽就包括整个众生世界、大千世界、无量无边的世界。时间长,从过去到现在,现在到未来,前前无始,后后无终。目标高,使众生都能得到解脱,都能证得无余涅槃,这就是最高的目的。无余涅槃就是阿罗汉,没有余报可受,已经得到了生死解脱,不受后有,为无余涅槃。四、如何修行[经文]“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金刚经》提出的以布施为首要的六度行,这六度中特别发挥出来是第二忍辱行,另外还有无诤行,这三种行都是《金刚经》上很突出的。(一)布施行,有三种:财施、法施、无畏施。六度中特别提出布施行,布施就可以代表六度。(二)忍辱行,有三种: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谛察法忍。第一,耐怨害忍。若冤家仇敌,或者坏人、他人,对我批评、刺伤,我就以德报怨,心胸广大,要忍耐,不要怨害别人,要化冤为亲,冤亲平等,不能冤冤相报,纠缠不休,这就是耐怨害忍的精神。第二,安受苦忍。这个苦就是环境造成的,自然灾害、人为灾害等等。在灾害逼迫之中,我不能怨天尤人,要随缘生活,要有坚忍不拔的精神,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第三,谛察法忍。要相信真如的境界、菩提涅槃的境界、不生不灭的境界。只要你能够修,就可以达到这个境界,对此要坚定不疑惑。(三)无诤行。什么叫无诤行?《金刚经》上讲“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这是在赞扬“无诤行”。实际上有分别心就有诤,有诤就有分别、有矛盾,就要斗争,引起混乱,各种混乱因此而来,人与人之间的混乱、家庭混乱、社会混乱、世界混乱,都引起来了,全是因为不能够无诤。所以特别提到“无诤三昧”,是“人中最为第一”,它是百千三昧中的第一三昧。五、应如何住、如何降伏其心[经文]“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应如何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无住就代表由空慧达到真如境界。六祖大师在《六祖坛经》里提到:《金刚经》是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以无念为宗,无念,内心不要有妄念;以无相为体,对外境不要执著;以无住为本,不管内外,内心和外境一切法都不要粘缠、执著。“无住生心”,生的是何心呢?生的是大悲、大智、大愿、大行之心,就是菩萨的悲智行愿。《六祖坛经》中讲到:“若欲成就种智,须达一相三昧、一行三昧。若于一切处而不住相,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若于一切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此名一行三昧。”这里讲了两种三昧:一相三昧、一行三昧。于一切处,心要无憎无爱,无得无失,无取无舍,安闲恬静,虚融澹泊,就是空的思想、无住的精神,叫无相,也叫一相三昧。篇6:《金刚经》核心要义《金刚经》核心要义《金刚经》所说的破执著,指的是破除我们的贪欲,而不是要我们什么都不做。我们活着,是要有愿望的。欲望和愿望有很大的不同,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去做的,就叫欲望;能给别人带来利益的发心,才叫愿望。每个佛在成佛之前,都要发大愿望,不发愿,成不了佛的。比如,阿弥陀佛在成佛前,曾发了四十八大愿。欲望和愿望的区别,在于起心动念,不在事情的表面。欲望来源于贪婪,是没有满足的时候的,官当多大、钱赚多少,根本没底。陷于欲望之中,就是陷于痛苦之中,只有破除对欲望的贪着,才能打掉痛苦的根源,出离苦海,获得快乐。人生成不成功,不在于有多少钱、当多大官,而在于快不快乐。今天你过得快乐,你今天便是成功的;今天若不快乐,今天便不成功。从更深一层上讲,这世界上的一切存在都是无常的,正如《金刚经》上所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所谓有为法,就是指人造作出来的、想象出来的一切东西,这些东西都不是恒常的。就像我们人,生下来是一个小不点儿,然后长大、变老、死掉,每时每刻,都处在变化之中。有的人不想老,为脸上的皱纹、头上的白发痛苦不已,这就是执著无常的结果。执著于无常就只能痛苦。苏东坡在其词作《永遇乐》中写道:“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新欢旧怨。”人生的确是一场梦。人在开悟之前,其实都是在做梦。你们想想看,所经历过的事情,是不是都如梦幻一般?佛用梦幻泡影、露、电来形容人生的无常,是不是很恰当?可是,我们凡夫看不到这一层,总是执著于无常,执著于贪婪的欲望,结果就总是痛苦不堪。《金刚经》从头到尾讲的,就是破除这种执著。可是,有的人很害怕自己没有欲望,认为没有了欲望,就什么都没有了,这是掉到“偏空”里了。学《金刚经》,弄不好就会掉到“偏空”里。那么,破除了对欲望的执著,是不是真的就什么都没有了呢?其实,没有了贪婪、执著,就会得到清静、快乐的真心。真心是快乐之源,也会指引你发心做利益别人的事。愿望是我们需要的,你看地藏王菩萨,发愿度尽地狱众生;阿弥陀佛,发愿让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成就无上佛果。真心发出的愿望,才能够帮助我们确定人生正确的方向和准则。不执著,不是什么都不做,反而是在利益众生的`过程中,成就自己。因此,所有的菩萨都很精进,没有一个是懈怠的。拓展阅读:《金刚经》的总骨如《金刚经》须菩提请佛说:“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答他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一句是《金刚经》的总骨,假使把这句领会了,一卷经文也就明白了。释尊告诉我们,行菩萨道的时候,“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意思就是没有能施人、所施物、受施者,这叫三轮体空,“其福德不可思量”。修行持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亦复如是,这就叫做“应无所住”“降伏其心”的道理。此“心”即指金刚般若的妙心,所谓二边不著,中道不安,乃是实相般若之体,如是方名菩萨大行。又这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曹溪惠能六祖大师当初卖柴时间听到的悟处,从此至五祖请法,更为大悟云: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能生万法!并有《六祖法宝坛经》流世,其中有明心见性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从此为东土第六代祖师,故《坛经》中叫人从《金刚经》即可成佛的。选自虚云和尚《怎样来学菩萨道》(二)自渡渡生云尝恭读《坛经》,至五祖以袈裟遮围,为祖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祖于言下大悟,即启五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一路说来,如天花乱坠。前四句“何期”,是摄用归体。后一句“何期”,是全体大用。前四句是自渡,后一句是渡生。“能生万法”者,一切种智也。我佛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广佛法于无边,渡众生于无尽。故释迦不终老于雪山,六祖不永潜于猎队,为传佛种智耳。选自《虚云和尚年谱·重兴曹溪南华寺记》(三)降伏其心《金刚经》上须菩提问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说:“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所谓降者,就是禁止的意思。使心不走作,就是降伏其心。所说发菩提心,这个心是人人本具,个个不无的,一大藏教只说此心。世尊夜睹明星,豁然大悟,成等正觉时,叹曰:“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轨著,不能证得。”可见人人本来是佛,都有德相。而我们现在还是众生者,只是有妄想执著罢了?所以《金刚经》叫我们要如是降伏其心。佛所说法,只要人识得此心。《楞严经》说:“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达摩西来,只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当下了然无事。法海禅师参六祖,问曰:“即心即佛,愿垂指谕。”祖曰:“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智通禅师看《楞伽经》约千余遍,不会三身四智,礼六祖求解其义。祖曰:“三身者: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若离本性,别说三身,即名有身无智。若悟三身,无有自性,即名四智菩提。”马祖说:“即心即佛。”三世诸佛,历代祖师,都说此心,我们修行,也修此心,众生造业,也由此心;此心不明,所以要修要造,造佛造众生,一切唯心造。四圣六凡十法界,不出一心。四圣是佛、菩萨、缘觉、声闻,六凡是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这十法界中,佛以下九界都叫众生。四圣不受轮回,六凡流转生死,无论是佛是众生,皆心所造。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那里来个十法界呢?十法界皆从一念生,一乘任运,万德庄严,是诸佛法界;圆修六度,总摄万行,是菩萨法界;见局因缘,证偏空理,是缘觉法界;功成四谛,归于涅,是声闻法界;广修戒善,作有漏因,是天人法界;爱染不息,维诸善缘,是人道法界;纯执胜心,常怀嗔斗,是修罗法界;爱见为根,悭贪为业,是畜生法界:欲贪不息,痴想横生,是饿鬼法界;五逆十恶,谤法破戒,是地狱法界。既然十法界不离一心,则一切修法,都是修心。参禅、念佛、诵经、礼拜、早晚殿堂,一切细行,都是修心。此心放不下,打无明,好吃懒做等等,就向下堕。除习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向上升。自性本来是佛,不要妄求,只把贪嗔痴习气除掉,自见本性清净,随缘自在。犹如麦子一样,把它磨成粉之后,就千变万化,可以做酱、做面、做包子、做饺子、做麻花、做油条,种种式式,由你造作。若知是麦,就不被包、饺、油条等现象所转。饽饽、馒头,二名一实,不要到北方认不得馒头,到南方认不得饽饽。说来说去,还是把习气扫清,就能降伏其心。行住坐卧,动静闲忙,不生心动念,就是降伏其心。认得心是麦面,一切处无非面麦,就离道不远了。★ 《金刚经》核心要义★ 《金刚经》全文★ 销售要义要铭记★ 《金刚经》简述★ 如何念《金刚经》★ 金刚经全文介绍★ 《金刚经》经典名言★ 金刚经一滴★ 金刚经讲什么★ 《金刚经》全文解释
《金刚经》各分要义.doc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金刚经》各分要义】相关文章:金刚经原文2023-08-14《金刚经》读后感2023-08-28《金刚经》的三多2022-11-14《金刚经》的目的2022-11-29《金刚经》感应事迹摘录2022-12-07《金刚经》布施功德2023-04-09金刚经诵读改变2023-04-17读《金刚经》心得2022-05-07《金刚经》的纲要2022-06-08读金刚经有感2022-05-0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刚经与地藏经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