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丝分裂中促进染色体高度螺旋化发生在哪个时期螺旋化为什么会延长细胞周期?


行业热点
行业热点技术原理2020-5-18 22:331. 前期(prophase)染色质丝高度螺旋化,逐渐形成染色体(chromosome)。染色体短而粗,强嗜碱性。两个中心体向相反方向移动,在细胞中形成两极;而后以中心粒随体为起始点开始合成微管,形成纺锤体。随着核仁相随染色质的螺旋化,核仁逐渐消失。核被膜开始瓦解为离散的囊泡状内质网。2. 中期(metaphase)细胞变为球形,核仁与核被膜已完全消失。染色体均移到细胞的赤道平面,从纺锤体两极发出的微管附着于每一个染色体的着丝点上。从中期细胞可分离得到完整的染色体群,共46个,其中44个为常染色体,2个为性染色体。男性的染色体组型为44+XY,女性为44+XX。分离的染色体呈短粗棒状或发夹状,均由两个染色单体借狭窄的着丝点连接构成。3.后期(anaphase)由于纺锤体微管的活动,着丝点纵裂,每一染色体的两个染色单体分开,并向相反方向移动,接近各自的中心体,染色单体遂分为两组。与此同时,细胞波拉长,并由于赤道部细胞膜下方环行微丝束的活动,该部缩窄,细胞遂呈哑 铃形。
知乎停更很久了,知乎的机器人客服来催更了。这次写的是秋水仙素的作用,并不成熟,还需要以后进行修改、完善。众所周知,秋水仙素能将动物细胞阻断在中期,这是大学里都要做的一个动物细胞学实验。但是高中教材又说秋水仙素能使染色体数加倍,即细胞能进入着丝粒断裂的后期。对此,我一直没有理解。这段时间翻看了不少资料,不同资料的解释相互矛盾。在此提一句,网络各大资料中,中学老师的分析和论文往往是最不靠谱的,最会误导人的,尤其是那些高产作者。就我经验而言,要搞懂一个生物学的问题,至少要看一个星期的资料,反复比对,而且得出的结论还不一定对 。使用秋水仙素是使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常用方法。秋水仙素是一种生物碱,最初从百合科植物秋水仙中提取出来。秋水仙素有剧毒,能诱发基因突变。秋水仙素能抑制微管蛋白的聚合,从而阻止纺锤体的形成,或解体已形成的纺锤体。秋水仙素能将动植物细胞阻断在中期,从而使细胞周期同步化。有资料认为在较高浓度的秋水仙素的作用下,细胞周期被阻断在中期。这是因为,分裂中期存在检验点,检验纺锤体是否组装完成,着丝点是否正确连接到纺锤体上。如果不能通过检验,细胞周期将停止在检验点处。此处所说的中期并非典型意义的中期,此时,染色体高度浓缩,但是因为没有纺锤丝的牵引和推动,着丝粒并没有位于赤道面上。动物的染色体组型图的制作就利用了这个原理。秋水仙素能使动植物细胞染色体数加倍。有资料认为在较低浓度的秋水仙素的作用下,着丝粒照常断裂。这是因为,着丝粒处的DNA是在分裂后期才启动复制,然后着丝粒一分为二。在较低浓度的秋水仙素作用下,这个进程依旧进行,但是细胞无法进入末期,细胞无法一分为二,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接下来,细胞重新进入间期,染色体又开始进行复制。如果秋水仙素没有除去,染色体将可能再次加倍;如果秋水仙素被除去,细胞内秋水仙素被代谢掉,细胞将进入正常的细胞分裂进程。秋水仙素的处理对象一般是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这是因为,要加倍染色体,必须保证细胞本身能够分裂,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中含有较多能分裂的细胞。注意,二倍体的单倍体没有种子,只能对单倍体幼苗进行秋水仙素处理。秋水仙素也可以处理组织培养中的愈伤组织。此文,还不完善,需要专家指正。发布于 2021-11-29 13:4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染色体高度螺旋化发生在哪个时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