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必读10本经典著作问题659:爱人宏观哲学必读10本经典著作思想理论与社会生态政治社会体系的建立有哪些奠基性作用?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创始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具有深刻的社会根源、阶级基础和思想渊源。
19世纪西欧的三大先进思潮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发展性。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就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其人民性、实践性和发展性集中地体现为革命性。一、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1、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具有创造性
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4、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二、联系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三、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四、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五、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1、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2、同一性使矛盾双方互相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下各自得到提升。3、同一性规定了事物转化的可能和事物发展的趋势。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1、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造成矛盾双方力量发展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2、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性力量。六、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两点论”:在分析事物的矛盾中,不仅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也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不仅要看到矛盾体系中的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还要看到次要矛盾、矛盾的次要方面。“重点论”: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此作为解决矛盾的出发点。七、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组成要素排列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发展渐变过程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发展渐变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3、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八、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自我发展,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2、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3、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4、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九、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内容与形式,本质与现象,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现实与可能。十、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具有客观实在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三个基本特征。
实践的三个形式:
1、物质生产实践。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础的实践活动。
2、社会政治实践。
3、科学文化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对认识的决定性作用: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十一、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的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1、坚持从物到思想和感觉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2、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十二、人们认识一定事物的过程,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1、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2、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1、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
2、认识的真理性只能从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致无穷的辩证发展过程。十三、价值是指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是客体在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生活和活动所具有的积极意义。价值的四个基本特征:主体性,客观性,多维性,社会历史性价值评价(价值判断):是主体对客体的价值以及价值大小所作的评判或判断。真理与价值或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关系:
1、价值尺度必须以真理为前提。要达到实践的目的以满足人类自身的需要,就必须“认识真理,掌握真理,信仰真理,捍卫真理”,脱离了真理尺度,价值尺度就偏离了合理的、正确的轨道。
2、人类自身需要的内部尺度,推动着人们不断发现新的真理,科学发明、技术创新、经典思想理论的形成,都是人们为了实现美好生活而进行的社会实践,脱离了价值尺度,真理就缺失了主体意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充分体现了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十四、在对待社会历史发展及其规律的问题上,有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社会存在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物质生产方式。社会意识组成:
1、社会心理。社会心理是低层次的社会意识。
2、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形式是高层次的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形式可分为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哲学、宗教、艺术等。非意识形态包括自然科学、语言学、形式逻辑等。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辩证关系:
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2、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3、社会意识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4、社会意识是具体的,历史的。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受到社会存在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身特有的发展形式和发展规律。其主要表现在:
1、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发展具有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
2、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存在相互影响且各自具有历史继承性。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消极的阻碍作用。十五、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十六、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十七、作分析:杰出人物与普通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1、个人是指社会群体中单个的成员,是社会的一个“分子”。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存在着差别。有的人的作用大些,可称为“历史人物”;有的人的作用小些,可称为“普通个人”。
2、历史人物是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过重大作用的人物。在历史人物中对推动历史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或起到重要作用的人,称之为杰出人物。历史人物特别是杰出人物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其主要表现有:其一,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发起者、当事者;其二,历史人物是实现一定历史任务的组织者、领导者;其三,历史人物是历史进程的影响者,它可以加速或延缓历史任务的解决。
总之,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的具体过程始终起着一定的作用,有时甚至对历史事件的进程和结局发生决定性的影响,但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3、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方法:唯物史观主张评价历史人物时,应该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
历史分析方法要求从特定的历史背景出发,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进行具体的、全面的考察。 阶级分析方法要求把历史人物置于一定的阶级关系中,同他所属的阶级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和评价。
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对于他们的功绩和失误,应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来认识,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十八、商品经济得以产生的社会历史有两个:
1、存在社会分工。
2、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商品是用来交换、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使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的脑力和体力的耗费。价值决定商品交换的比例。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社会属性。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对立统一的: 1、其对立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 2、其统一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属性
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正是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十九、资本主义萌芽于14世纪末15世纪初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资本主义产生的途径有两个:1、从小商品经济分化而来。
2、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来。
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用暴力手段使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资本迅速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资本主义得以迅速发展的历史过程。在西欧,资本原始积累开始于15世纪后30年,经过16世纪高潮后,在19世纪初才告结束。资本原始积累主要通过两个途径:1、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土地。
2、用暴力手段剥夺货币财富。二十、商品流通公式“W—G—W”:W代表商品,G代表流通的货币,这个公式表明商品流通的目的是获得使用价值。资本总公式“G—W—G'”:G代表资本的货币,W代表商品,G'代表价值增殖后的货币,这个公式表明了资本运动的一般目的是价值增殖。
资本总公式与商品交换遵循的等价交换原则是矛盾的。等价交换原则表示交换领域不能创造新价值,而资本总公式表明资本在流通中创造了新价值。问题的关键在于劳动力成为商品。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脑力和体力的总和。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条件:
1、劳动者在法律上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做自己的商品来支配
2、 劳动者没有任何生产资料,没有生活资料来源,因而不得不以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为生。劳动力的价值:
1、维持劳动者本人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2、维持劳动者家属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3、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在消费过程中能够产生新的价值,并且新的价值比劳动者本身的价值更大。其增值的价值为剩余价值(用m表示)。二十一、剩余价值是在资本主义产生过程中生产出来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是生产物质资料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生产剩余价值的过程,即价值增殖过程。价值增殖过程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过程,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个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价值的那部分价值,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创造的,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可将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用c表示)是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可变资本(用v表示)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资本主义商品的价值构成公式“W=c+v+m”:这表明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雇佣的劳动者创造的。用公式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1、以物化劳动的形式“m'=m/v”:m'为剩余价值率
2、以活劳动的形式“m'=剩余劳动/必要劳动=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长度或增强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二十二、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某一国家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过程。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生产全球化和贸易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积极作用:
1、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2、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3、经济全球化推动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发展二十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1、(两个必然)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2、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肩负着推翻资本主义旧世界、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新世界的历史使命
3、无产阶级革命是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最高形式,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
4、社会主义社会要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组织生产,以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为生产的根本目的
5、社会主义社会要对社会生产进行有计划地指导和调节,实行按劳分配原则
6、社会主义社会要合乎自然规律地改造和利用自然,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7、社会主义社会要坚持科学的理论指导,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8、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社会主义事业要始终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9、社会主义社会要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逐步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 10、共产主义是人类最理想的社会,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是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二十四、正确认识和把握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1、从时间上看,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的关系是最终理想和阶段性理想的关系
2、从层次上看,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的关系是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关系
3、从范围上看,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的关系是全人类理想和全体中国人民理想的关系
必修四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哲学与生活(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②在一定意义上,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因此,哲学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①哲学就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②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2、哲学的含义(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3)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注意】①具体把握哲学与世界观、世界观与方法论、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②哲学、世界观、方法论都正确与错误之分,不一定科学。3、哲学的基本问题(1)是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一方面,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另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2)为什么?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②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③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4、哲学派别一览表5、正确理解“真正的哲学”(1)含义: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的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2)作用: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①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②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③总之,任何反映自己时代的客观要求和历史趋势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6、全面认识马克思主义(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①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②自然科学基础:19世纪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最具代表性的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三大发现。③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①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并且把社会生活的本质归结为实践,因此,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②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其科学性在于它坚持了科学的实践观点,其革命性在于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一、世界的物质性1、物质的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注意】物质的概念概括了宇宙间的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物质形态。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而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2、世界的物质性原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1)自然界具有物质性。(2)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3)人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二、认识运动,把握规律1、运动(1)哲学上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①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中,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着,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注意】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运动。区别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唯一特性。(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态,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②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③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2、运动是有规律的(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中都普遍遵循其固有规律。(3)方法论:①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②在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3、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1)原理: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2)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三、意识的本质1、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2)意识一开始就是劳动的产物,社会的产物。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3、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总之,物质世界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四、意识的能动作用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人不仅能认识事物外部现象,还能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认识现在,还能追溯过去,预测未来。②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②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五、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1、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2、方法论:(1)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哲学依据: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决定意识,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2、重要意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3、怎样做到:①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③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要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七、实践及其特点1、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它有两层基本含义:①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②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2、特点: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社会历史性的特点。3、基本形式:①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②变革社会的实践。③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八、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1、原理:(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在变革客观对象的实践中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不断提出新问题、产生新要求;实践提供更完备的认识工具;实践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注意】认识的来源是实践。认识的内容是客观事物。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有两个,参与实践获得的直接经验和学习间接经验。但归根到底都来源于实践。(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2、方法论: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自觉参加实践活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九、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1、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1)真理是客观的。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在同一时间、地点、条件下,人们对同一事物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2)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成为谬误。(3)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如果人们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真理都会转化为谬误。2、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1)原理: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具有无限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2)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一、世界是普遍联系的1、联系的含义: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2、联系的普遍性(1)原理:①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②每一事物内部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③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注意】并非任意两个事物都是有联系的,联系是具体、有条件的。(2)方法论:这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3、联系的客观性:(1)原理: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2)方法论:①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②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4、联系的多样性(1)原理: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具有重要意义。(2)方法论: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1、坚持整体和部分的统一(1) 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区别:①含义不同。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②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联系: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①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②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2)方法论:①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②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注意】整体和部分的功能不同。①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②当部分以有序、优化的结构构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会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③当部分以无序、欠佳的结构构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会小于各部分功能的之和。2、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1)系统的含义和基本特征:①含义: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②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2)掌握系统优化方法的要求①内容: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的结构的优化趋向。②要求:用综合的思维方法来认识事物。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认识事物和系统,又要把事物和系统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最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注意】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但整体和部分与系统和要素并不完全一样。第八课
唯物辩证的发展观一、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普遍性原理)1、原理: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2、方法论: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注意】①事物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引起事物的变化,推动事物的发展②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但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二、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1、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原理)(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原因:①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最根本原因)。②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它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因而,具有旧事物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③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因此,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原因:①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②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③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因此,新事物的战胜旧事物必然经历一个漫长和曲折的过程。总之,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3)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验。2、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1)区别: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2)联系: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②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3)方法论要求:①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客观事物质变创造条件。②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③坚持适度原则。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1、矛盾的含义和基本属性(1)含义: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注意】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矛盾,矛盾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2)基本属性: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①含义:A.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B.斗争性是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②关系:A.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B.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3)方法论:坚持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两点论、两分法)。2、矛盾的普遍性(1)原理: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时时有矛盾。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2)方法论:①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②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反对片面看问题。3、矛盾的特殊性(1)原理: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主要有三种情形: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也各有其特殊性。(2)方法论要求: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含义: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2)重要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即共性与个性、一般和个别)(1)辩证关系: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场合可以相互转化。(2)应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注意】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不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2.特殊性包含普遍性,而非普遍性包含特殊性。3.“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抓好典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举一反三、先“试点”后推广,是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体现。6、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1)含义: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是次要矛盾。(2)联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注意】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但次要矛盾反过来也影响着主要矛盾的解决。(3)方法论: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同时,又要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7、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1)含义:矛盾的两个方面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2)联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注意】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3)方法论: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即抓“主流”,同时不可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即支流。8、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的(1)哲学依据: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2)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3)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4)两点论与重点论的关系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1、树立创新意识的哲学依据(1)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原理:①辨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②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③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方法论: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因此,我们要尊重书本,尊重权威,又不能迷信书本和权威,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原理:①世界永远处在不停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任何事物对于它发生的那个时代和那些条件说来,都有它存在的理由;但是对它自己内部逐渐发展起来的新的、更高的条件来说,它就变成过时的和没有存在的理由了;它不得不让位于更高的阶段,而这个更高的阶段也有走向衰落和灭亡。②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方法论: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2、创新的作用任何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归根到底都与创新密切相关。①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③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④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综合探究
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1、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1)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2)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3)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2、唯物辩证法的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和对立统一规律,要求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和坚决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决定着社会的性质与面貌,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变革和更替。(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社会发展规律的发现,使人类关于社会历史的理论第一次真正成为科学。解析:两大基本规律的矛盾运动原理(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表明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前进。表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①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②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但这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它只能通过社会主义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原理: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②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产生的源泉;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劳动群众还直接创造了精神财富);③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2)方法论: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①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②群众观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③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④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5、价值与人生价值(1)价值: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2)人生价值:①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人生活在社会中,总是需要依靠社会创造的财富来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因此每个人理当用自己的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回报社会,满足他人。一个人付出了心血和劳动,满足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同时自己也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从而实现了对自我的满足。)②人生的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两个方面,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③评价一个人的价值,主要是看他的贡献。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在今天,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6、价值观与价值观的导向作用(1)价值观是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2)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一方面,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就不同。另一方面,价值观影响着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在生活中,我们都要面对如何选择自己的生存和生活方式的的问题,选择正确,我们就会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选择错误,我们就会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遭到失败。②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价值观不同,人们努力的方向、行为的态度、方式和结果也就不同。 不同的价值观,决定了人们在面对公义和私利、生与死的冲突时作出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幸福观、家庭观和恋爱观,也决定着人们在面对这些问题时的基本态度、思维方式和行动结果。总之,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是我们能否拥有美好生活的航标。寻找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寻找人生的真谛。我们应该树立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注意】价值观有正确和错误、先进与落后之分。不同的价值观有不同的导向作用。①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对社会存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错误的、非科学的价值观对社会存在具有消极的阻碍作用。②正确的价值观能指导人们积极、健康地生活,引领人迈向光明而美好的人生路途;错误的价值观则会使人误入歧途,让人容易滑向个人主义的泥沼,容易与平庸和苟且为伍。7、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和主体性特征。因此,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就必须(1)坚持真理,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2)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最高的价值追求。8、如何真正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如何处理个人利益与他人、集体、社会利益的关系)(1)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2)当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进行选择。(3)当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善于从不同角度考虑利益,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4)当个人利益与社会、集体和他人利益没有发生冲突时,要把个人、集体和社会三者的统一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解析】(1)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把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有助于我们正确评价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价值观念,防止简单化和片面化倾向;有助于我们的价值观念与时俱进,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2)不同的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各不相同(主体性)。①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②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对其价值的评价也会不同。③人们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就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就会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9、价值的创造与实现(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人只有在劳动中,在奉献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创造价值。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创造人类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人生价值的实现必须利用社会和他人提供的各种物质条件和知识成果。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3)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①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②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③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10、个人与社会相统一原理(1)原理:社会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基础。社会发展也离不开个人发展。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2)方法论: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的价值,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即既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条件,同时又要为社会的进步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11、理想和人生价值的实现(1)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也是推动人们前进的强大动力。一个人有了崇高的理想,就有了坚定正确的方向,就能够把个人的前途和国家的命运、人类的幸福结合起来,从而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实现人生的价值。(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在当代,只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才能创造自己永恒的价值,才能铸就无愧于时代的辉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哲学必读10本经典著作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