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曦集成电路股票股票在那上市的?

2020.8.24日,这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创业板继科创板之后,正式推行注册制,并实行20%的涨跌停板制度。制度的变革,带给许多投资者恐慌,担忧股票融资的增多和股价波动的剧烈,将导致亏损的可能性增加。君临认为,这些都是杞人忧天。成熟市场的股票制度,执行的都是注册制和放开涨跌幅制度,结果证明,这是慢牛的基本制度保障。高层也已经吹风,A股未来的改革还将不断加大,或许明年就将推行主板的注册制,并强化退市力度、引入T+0制度,全部放开涨跌幅限制。这一切都是可以预期的,A股正在经历一场翻天覆地的大变革,跟成熟市场接轨,向美股看齐,并进入美股式的慢牛模式。在这种趋势下,单纯的短线炒作、打板操作,风险确实会加大。而资金,一定会拥抱那些优质公司,能够带来长期回报的好公司,烂公司则被边缘化、甚至大面积退市。如此,新陈代谢加速,A股才将真正成熟,变为一个健康的股票市场。并能走上十年、二十年的大慢牛行情,不负你之所托。今天,君临就为大家分析一下创业板注册制下的第一批18只股票,看看都有哪些潜力选手吧!1我们先回顾下科创板注册制下的第一批公司。去年7.22日,科创板开锣,有25只股票同时上市,如今已过去了一年多时间,他们的表现怎么样呢?君临以2019.7.22-2020.7.22日的一年时间为区间,统计了这些股票的整体表现:其中,4只股票大幅上涨:安集科技(+145%)、心脉医疗(+112%)、南微医学(+104%)、中微公司(+90%)。10只股票略微上涨(0~+20%):乐鑫科技、航天宏图、杭可科技、睿创微纳、方邦股份、交控科技、福光股份、澜起科技、沃尔德、铂力特。4只股票略微下跌(0~-20%):虹软科技、西部超导、华兴源创、嘉元科技。7只股票大跌(-20%~-50%):容百科技、光峰科技、新光光电、天宜上佳、瀚川智能、中国通号、天准科技。整体来看,上涨的股票14只,下跌的股票11只,表现尚属可以接受。当然,这也得益于过去一年A股平均估值的上涨。以科创50指数为例,该指数从2019年12月31日开始统计,基数1000点,截至2020.7.22日收盘1497点,涨幅接近50%。所以,实际上能跑赢指数涨幅的,并不多。更重要的是,25只股票分化差异非常大。第一阵营的4只股票,涨幅90%以上,远远抛离第二阵营的10只股票,跑第5的股票也只有20%的涨幅。差距太大了。而第四阵营的7只股票,跌幅在-20%至-50%之间,跟第一阵营的股票已经有了股生的质的差距。跑的最慢的4只股票,跌幅都在30%以上。可见,注册制下,同涨同跌已经成为过去式,选好股,选优质股票的重要性,真是至关重要!那么,领涨的、领跌的股票都有什么差异呢?2先看财务特点。第一个应该关注的是增长速度(营收和净利润增速)。第一阵营的4只股票,业绩增速都不差,其中3只的最新净利润增速都在30%以上。表现最出色的,就是安集科技,最新报告期营收增速64%,净利增速426%,由此拿下科创板一年级的状元。再看第四阵营的7只股票,6只净利润出现大幅下跌,其中4只净利润跌幅在-50%以上。太惨了。可见,对于成长股投资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成长性。不过,第一阵营里,也有业绩增速下滑的南微医学(净利润增速-24%);第四阵营里,也有业绩增速表现不错的瀚川智能(净利润+43%)。这又是为什么呢?这就涉及到第二个应该关注的指标:增长质量(ROE表现)。第一阵营的4只股票,加权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2.62(安集科技)、5.43(心脉医疗)、4.50(南微医学)、0.70(中微公司)。第四阵营的7只股票,加权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0.58(容百科技)、0.67(光峰科技)、-0.14(新光光电)、0.82(天宜上佳)、1.32(瀚川智能)、1.22(中国通号)、0.19(天准科技)。有没有发现,第一阵营的4只股票,除了中微公司,其余3只的ROE表现是远远的甩开了尾部阵营啊。再对照行业基本面情况深入分析。第一阵营的4只股票,2只是医疗行业,2只是芯片行业,各占50%。1)心脉医疗。这家公司是做心血管疾病耗材的,包括主动脉支架、药球等,大行业+需求刚性+技术门槛高=赛道优质。可以参照的同类型公司有乐普医疗,也是一只10倍大牛股。本公司的技术也有一定竞争力,胸主动脉创新产品 Castor 是公司自主研发且全球首款获批的分支型主动脉支架,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处于快速放量期;Minos 腹主动脉支架是目前国内市场输送系统外鞘直径最细的产品之 一,已逐步实现销售,有望与 Castor 协同持续为主动脉板块带来业绩增长点。2)南微医学。这家公司是做内镜诊疗耗材的,比如切开刀、针、球囊导管等,全球有50亿美元的市场空间,同样是个技术门槛较高的优质赛道。技术竞争力可圈可点,今年上半年,一次性使用高频切开刀正进行美国 FDA 注册;快速交换切开刀正进行国内注册及美国 FDA 注册的准备;微波治疗球囊导管获得国内注册。值得关注的是,这是一家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公司。公司2019年外销收入占比已经达到42%,销售收入来自85个国家,今年上半年,新获得17 个产品的海外市场准入证书。其中,来自欧洲的收入占21%,来自美洲的收入占16%,可见来自发达国家的收入占了外销的绝大部分比例。虽然今年上半年的业绩增速下滑了,但主要是由于疫情的影响。观察过去五年的营收增速,分别为28.63%、58.93%、54.64%、43.93%、41.79%。五年扣非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2.35%、93.69%、80.60%、73.18%、58.02%。可见,长期成长性表现很出色。今年的业绩增速下滑,主要是疫情的短期扰动。从长期基本面来看,大行业、赛道优质、技术竞争力强,带来的是高质量的增长,这是好公司的典型表现。3)安集科技。这是一家芯片材料公司,做的是抛光液产品。芯片行业的主要机会来自国产替代,由于中美竞争的关系,我国的芯片基于自主可控的需求,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机会。这是个千亿元级别的大行业、大赛道。不过,过去几年,我国的芯片行业主要是处于炒概念阶段。人人都知道机会大,但下游市场主要处于建工厂阶段,产能未落地,因此上游的材料端、设备端迟迟未有业绩释放。结果就是估值高,形成市梦率的奇观,也被很多保守的投资者诟病。不过,从2019年开始,随着长江存储、中芯国际等一批国产芯片大厂的项目进入投产期,预期设备端、材料端的需求将陆续释放。未来,业绩见真章。安集科技就是这第一批跑出来的优质公司之一。根据公司 2020 年 Q1 财报,营收 0.96 亿,同比大增 64%,归母净利润 0.24 亿,同比增加 426%,毛利率 52.14%,环比增加 1.89 个百分点,营收和盈利能力都超过了市场预期。主要的原因就是,公司的抛光液产品正陆续进入了国产项目的生产线。比如铜系列等抛光液,目前已在国内主流晶圆厂中芯国际的14nm 节点实现规模化销售,为后续进一步打入台积电等全球晶圆龙头的先进制程铺好了基础;钨系列抛光液则受益于长江存储 3D Nand 1 期产能的爬升,快速放量,并有望复制铜系列的增长逻辑。目前芯片抛光液市场主要以美国、日本的企业为龙头,美国的嘉柏微电子一家公司就占了35%的份额。这块蛋糕,迟早是要被国产化替代的。安集科技市占率目前只有不到10%,未来的空间还很大。4)中微公司。这是国内芯片设备行业的龙头老大,没有之一。尤其是刻蚀设备上,中微公司的CCP电容式刻蚀机已达到国际最先进技术水平7nm/5nm,打入了台积电的先进制程生产线,3nm同步验证中。在长江存储的64层、128层3D NAND存储器生产线上,中微公司也是采购主力,未来业绩释放将很有保障。据券商研报的统计,2019至2020Q1,中微公司在长江存储的刻蚀设备采购中,三个季度的市占率分别为15%、19%、27%,稳步上扬。同时,中微公司正从一家单一设备型公司,向平台级设备公司升级,薄膜设备、量测设备等产品都在稳步推进。同样是大行业、赛道好、技术竞争力强,基本上就是奔着中国的应用材料公司去的。应用材料是美国芯片设备行业的老大,目前市值568亿美元,最新报告期毛利率44.45%,净利率19.88%,2015年至今股价涨了6倍,也是一只长期大牛股。另外,别看中微公司的当下ROE表现略差,但这是跟芯片行业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相对应的。最近几年,中微公司的成长持续性是不错的,过去两年的扣非净利润增速都是翻倍增长(2018年+203%,2019年+107%)。5)小结。领涨的第一阵营,4只股票集中在医疗和芯片行业,他们的共同点是:a,大行业,天花板高,这带来了持续的高成长性。b,赛道门槛高,公司技术竞争力强,这保证了确定性。反映到财务数据上,就是连续多年的稳定业绩增长和高ROE表现。虽然个别公司的个别指标,会在短期上略有瑕疵,但只要深入分析其基本面,大致都不差。相反,领跌的第四阵营公司,7只股票集中在交运设备和工业设备行业。虽然行业空间也很大,但未来的爆发潜力还是要差很多,ROE数据的不佳,短期业绩的不稳定,也能说明一些问题。资金对他们的抛弃,是合情合理的。当然,这些分析都是基于一定时期的基本面情况,基本面在变,个股的表现也在时刻变化。比如睿创微纳,去年股价表现糟糕,但今年却大幅反转,最大涨幅高达3倍。主要的原因就是疫情,作为一家红外探测设备的龙头,在疫情测温市场的爆发式增长中大显神通,一炮而红。但这些是无法预料的,关键的,还是抓住发展前景好的大行业+竞争力强的好公司两个要素,结合财务数据进行佐证。定性+定量分析,大概率能找到不错的投资机会。3接下来,咱们看看今日首发上市的18只创业板注册制新股吧。粗略看一遍,大致可以分为三大阵营——1)第一阵营4只股票,整体表现优秀:安克创新(300866),主营消费电子的跨境电商公司。最近5年营收和净利均保持较高增速。锋尚文化(300860),主营实景演出、舞台设计。最近五年营收和净利均高速增长。南大环境(300864),主营环境规划和设计咨询服务,近三年营收和净利增速都不错。捷强装备(300875),主营军工液压动力系统,最近3年业绩保持高增长。2)第二阵营5只股票,略有瑕疵:美畅股份(300861),主营电镀金刚线,下游光伏行业。业绩波动大,但长期ROE表现出色。天阳科技(300872),金融行业软件公司,近五年业绩增速均较高,但长期ROE表现一般。康泰医学(300869),医疗器械公司,主营血氧、监护类产品,营收和净利表现不稳定,但今年受疫情影响,业绩大爆发。杰美特(300868),主营手机壳、电脑壳、汽车遮阳板等,技术门槛低,营收增长一般,但净利增速不错。欧陆通(300870),主营开关电源,技术门槛低,营收增长一般,但近两年净利增速不错。3)第三阵营9只股票,质量一般:蓝盾光电(300862),主营分析测量仪器,老牌国企,业务集中在G端。营收增长一般。圣元环保(300867),主营垃圾焚烧发电,营收增速不错,但净利表现不佳。海晨股份(300873),主营供应链物流服务,营收增长一般,净利润表现不稳定。今春股份(300877),主营无纺布,下游卫生用品。营收和净利表现不稳定。回盛生物(300871),主营兽药,下游猪养殖行业。营收和净利表现不稳定。卡倍亿(300863),主营汽车线束线缆,下游各大汽车厂。营收和净利表现不稳定。维康药业(300878),主营中药制剂、国医馆。营收和净利表现不稳定。大宏立(300865),主营砂石破碎机。营收和净利表现不稳定。蒙泰高新(300876),主营聚丙烯纤维,下游工业滤布、箱包织带等。业绩增速一般。4)小结。第一阵营的各项指标出色,值得重点跟踪。第二阵营的虽然略有瑕疵,但也有一些亮点,具备黑马潜质。第三阵营的质量一般,关注中长期投资价值的可以略过。4简单分析第一阵营的4只股票。1)安克创新(300866)先看财务指标——2015-2019年,营收分别为13.0、25.1、39.0、52.3、66.5亿元,同比增长74.54%、93.39%、55.70%、34.06%、27.19%。同期净利1.38、2.30、3.22、4.27、7.21亿元,同比增长1554%、67.15%、39.72%、32.76%、68.85%。过去四年的ROE分别为:82.83%、39.72%、36.66%、44.20%。一句话总结:长期保持业绩高增速,并且增长质量高。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的营收增速已降下来,今年上半年的净利增速也在下滑,尚需观察是阶段性的下降,还是高增长期已过去。从业务模式来看,安克创新是一家跨境电商企业,主要销售渠道为Amazon、Ebay、天猫、京东等海内外线上平台,在亚马逊等境外大型电商平台上占据领先的行业市场份额,拥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2019 年度公司获亚马逊全球开店中国出口跨境品牌百强榜第三名;在美国、德国、日本和 加拿大亚马逊第三方卖家中分别排名第三、第五、第六和第八。同时在北美、欧洲、日本和中东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通过与沃尔玛、百思买以及贸易商合作,线下收入增长快速。安克创新深耕充电类核心产品,并不断横向拓展产品品类,先后推出无线音频类和智能创新类产品,并形成五大品牌。包括以“Anker”为核心的充电类和无线音频类产品品 牌,以“Eufy”、“Roav”和“Nebula”为主的智能创新类产品品牌,以及“Z olo”、“Soundcore”中高端音频类产品品牌。简单来说,就是公司将国内拥有优质性价比的消费电子产品,以充电器、无线耳机为主,通过亚马逊等电商平台卖到发达国家。这是近十年一个非常大的风口,行业空间大、前景好,能充分利用国内制造业的优势,在海外实行降维打击。同类型的SheIn,虽然主营快时尚服装跨境电商,但也已是百亿美元级别的公司。充分具备了我们前面分析的两个特征:a,大行业,长期高增速;b,高ROE,公司竞争力强,确定性高。2)锋尚文化(300860)先看财务指标——2015-2019年,营收分别为0.75、1.42、2.06、5.73、9.12亿元,同比增长3.82%、89.28%、45.22%、177.68%、59.26%。同期净利0.13、0.35、0.54、1.36、2.54亿元,同比增长102%、162%、54%、152%、86%。过去五年的ROE分别为:19.72%、37.97%、40.74%、44.84%、50.56%。一句话总结:长期保持业绩高增速,并且增长质量高。今年上半年的业绩表现虽然大幅下滑,但主要是受疫情影响,随着疫情过去,长期增速应可恢复。从业务模式来看,锋尚文化是一家实景演出、舞台设计类公司,在A股中优秀标的不多,具有一定稀缺性。作为文化创意类、和旅游相关的行业公司,行业空间和前景都属不错,需求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第一,城镇化进程,2019 年我国城镇化率达 60.6%,未来还有10年左右的快速城镇化渗透率;第二,居民消费水平提升,平均受教育程度的提升;第三,政策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第四,LED、VR、5G等新技术对舞台表现力的提升。这个行业的竞争,主要靠两点,第一是规模效应带来的成本下降、议价能力提升;第二是差异化技术带来的客户粘性和议价能力提升。锋尚文化2019年分别承接 32 个大型文化演艺类项目、11 个文化旅游演艺类项目、7个景观艺术照明及演绎类型项目,代表作分别有杭州 G20 峰会《最忆是杭州》灯光总制作、晋阳湖大型水上实景演艺《如梦晋阳》、APEC 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欢迎宴会活动艺术灯光设计及制作,在业内影响力较大。大致上,可以把这家公司看作是2009-2015年期间的金螳螂。当年这家公司作为建筑装饰领域的龙头,借助国内基建大发展的东风,承接了大量国家级工程的装饰业务,六年股价增长了20倍。当下,建筑装饰行业的风口已经过去,但旅游休闲、文化演出的需求正迎来风口。锋尚文化能否复制金螳螂的传奇呢,值得期待。3)南大环境(300864)先看财务指标——2016-2019年,营收分别为0.99、1.87、3.09、4.23亿元,近三年同比增长87.64%、65.37%、37.08%。同期净利0.20、0.44、0.60、1.10亿元,近三年同比增长115%、35.59%、81.61%。过去四年的ROE分别为76.17%、84.53%、71.35%、74.74%。一句话总结:长期保持业绩高增速,并且增长质量高。从业务模式来看,公司主营环境规划和设计咨询服务,拆分来看:环境技术服务,收入占比70%,比如环境调查与鉴定,这块的毛利率高达53%,占利润比例的75%;环境工程服务,收入占比29%,比如建设项目环评、环境工程承包、环境研究与规划、环境工程设计与监理等,这块的毛利率为41%,占利润比例的24.44%。整体来说,公司的营收以轻资产的调查、规划、设计、监理为主,利润率很高,所以ROE才能长期保持出色。从行业特性来说,我国近年来非常注重环保工作,相关的投入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状态,前景是乐观的。不过,环保行业也有弊病,主要是下游工程类公司资金投入大、回收速度慢,导致需要长期高杠杆运营,现金流不佳。结果就是周期性明显,牛市的时候融资成本低,股价大多表现不错,一旦遇上熊市,很多公司就纷纷炸雷。2018年的熊市,环保类公司将许多投资者炸的触目惊心,难免心有余悸,因此这个行业的整体PE都不太高。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上游的环保设计类公司,南大环境的资产比较轻,并不存在该毛病。更重要的是,公司的背后是南京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是我国“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最知名的研究单位之一。这体现了公司的技术能力和品牌效应,也是能够长期有不错的ROE的重要基础。4)捷强装备(300875)先看财务指标——2016-2019年,营收分别为0.18、0.67、1.70、2.45亿元,近三年同比增长255%、152%、43%。同期净利0.02、0.23、0.61、0.95亿元,近三年同比增长744%、163%、53%。过去五年的ROE分别为:27.96%、40.78%、117.23%、49.22%、32.91%。一句话总结:长期保持业绩高增速,并且增长质量高。这是一家军工企业,主营军工液压动力系统,但并不是国企,2005年才成立。由于某些原因,我国军工企业中优秀的标的不多,主要是军工行业竞争不透明,G端销售,导致供应商议价能力有限。直至最近几年大量民营企业进入,才在一些高科技领域出现了一些优质公司,比如碳纤维领域的龙头光威复材。要想在这个领域立足,有优秀的业绩回报,技术实力是不可缺少的。目前看,捷强装备表现不错,其近三年的毛利率分别为52.90%、56.79%、62.10%。净利率分别为:35.08%、38.64%、41.72%。如此出色的利润率表现,在军工企业中简直就是鹤立鸡群。在研发投入方面,2017年-2019年研发费用分别为590.68万元、1189.25万元、2149.93万元,分别占营业收入的8.37%、6.98%、8.77%,由此可见,捷强装备非常看重研发。公司的独有技术是一套液压控制调速技术,能在充分分析电气、液压及机械固有特性的条件下,热区、寒区、高原等环境具备高可靠性和电磁兼容性,曾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美中不足的是,公司的产品目前仍略为小众,行业天花板还不够高,持续的成长性还要观察。不过,公司也表示,未来随着融资的到位,将逐步完成由核心部件发展到总装总承,从装备研发、制造、销售延展到提供综合服务,从军品拓展到民品,从而成为核化生防御领域的标杆企业。总的来说,捷强装备是一家典型的隐形冠军企业,靠技术自强,只要能够扎扎实实的搞研发,前景不用太担心。毕竟这个领域的竞争者,几乎没有。5)总结创业板注册制下,好公司和烂公司,将在股市上迎来两极分化。科创板公司在过去一年中的表现,已经给投资者做出了实力展示,好公司一年翻倍轻轻松松,烂公司一年跌个三五十个点也是完全能做到。因此,沉下心来,研究公司基本面,优中选优,长期跟踪,就非常重要。想经常能挖到好公司吗?关注君临就好。如果还想更进一步,随时随地获得优质标的机会,欢迎订阅君临的幸福版、私享版、科技版、医药消费版等付费产品。对于注册制的明天,君临非常期待!
(图片来源:CHUAN CHUAN/Shutterstock Free)钛媒体注:随着ChatGPT爆火,这一旧金山诞生的技术引爆了中国、美国人工智能产业,AI 公司全面入局,并引发资本市场震荡。北京时间2月8日凌晨,在谷歌宣布实验性 AI 服务Bard之后仅24小时,微软正式推出由ChatGPT支持的最新版本Bing(必应)搜索引擎和Edge浏览器;与此同时,2月8日晚,1.89万亿市值的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确认,该公司正在研发阿里版聊天机器人ChatGPT,目前处于内测阶段,更早之前一天,百度官宣推出类ChatGPT应用、自然语言处理大模型新项目“文心一言”(ERNIE Bot),将于三月份完成内测,面向公众开放。但与此同时,北京时间2月8日晚巴黎发布会上,谷歌展示“多重搜索”功能,并更新多个旗下App。不过,由于外界备受期待的聊天机器人Bard宣传内容中出现错误,美股周三(2月6日)谷歌大跌7.68%,市值一夜蒸发约1056亿美元(约7172.78亿元人民币)。自去年11月底以来,美国初创公司 OpenAI 发布的人工智能(AI)对话聊天机器人软件(模型)ChatGPT迅速在社交媒体上走红,短短5天,注册用户数就超过100万,两个月后的今天,月活用户已经突破1亿,成为史上增长最快的消费类应用。ChatGPT全名为Chat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是一种大型语言模型。ChatGPT使用基于GPT-3.5架构的大型语言模型(LLM),既能够写诗歌、编代码,还能创造剧本、帮你面试出题、发表论文,以及实现更广泛的搜索服务等,呈现出解放人类生产力的惊人潜质。从独角兽到大厂,从使用者到投资人,从业界到学术界,ChatGPT引起了广泛关注。前世界首富、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都表示,ChatGPT很惊人。用“一夜蹿红”来形容ChatGPT并不为过。据SimilarWeb数据显示,OpenAI网站访问量快速攀升,目前已跻身全球TOP50网站。今年1月,OpenAI网站访问量突破6.72亿,较11月增长3572%。近日,OpenAl 宣布试点ChatGPT付费版本,每月收费20美元。据钛媒体App推算,整个ChatGPT潜在市场规模将超过2000亿美元。如果收费模式获得成功,对于投资者而言,ChatGPT将是巨大的利润前景。截止目前,全球约有250家ChatGPT及 AIGC 技术相关领域初创公司,2022年吸金超过26亿美元。如今,包括微软、谷歌、百度、腾讯等国内外科技巨头都纷纷布局,加入到这场全球新一轮 AIGC 技术竞赛,但同时也有部分上市企业寻求抬升股价而对外“蹭热点”,引起A股、港股、美股相关股票多日震荡。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目前全球还没有能有与ChatGPT抗衡的大模型产品,而且中国、美国在 AI 大数据、算法、大模型发展路径不同,除了微软、谷歌、Buzzfeed、Anthropic、百度等企业公布类似产品,或与OpenAI 合作之外,国内暂时没有“中国版ChatGPT”。“中国必须要有自己的基座大模型,应用大模型。很简单,OpenAI 关键模型不开源,只给API,中国还不能随便用,已经是‘卡脖子’了,所以我们为什么不做这样的事情。”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长聘副教授黄民烈对钛媒体App表示,国内很多团队正在(对AIGC)做决心与投入资源解决相关问题。AIGC即AI生产内容(AI Generated Content),指利用AI技术赋能内容生产。AIGC产业链无论如何,这些企业和相关动作都引发了所有人的重点关注。基于现有消息,以美国科技巨头、A股/港股上市的中国科技公司、国内独角兽或初创科技公司三个板块划分,钛媒体App编辑梳理超过 15 家科技公司涉足于ChatGPT或 AIGC 技术的最新动向。美国科技巨头微软(Microsoft)微软是离ChatGPT及其母公司OpenAI 最近的科技巨头之一。北京时间2月8日凌晨,微软推出由ChatGPT支持的最新版本Bing(必应)搜索引擎和Edge浏览器。新Bing搜索将以类似于ChatGPT的方式,回答具有大量上下文的问题,新Bing从今天开始对所有人开放试用。微软CEO萨蒂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表示,“搜索引擎迎来了新的时代”。微软称必应构建在新的下一代大型语言模型上,比ChatGPT更强大,并且能帮助其利用网络知识与OpenAI的技术进行智能对接。必应中的新聊天机器人可以帮助用户完善查询功能,并且可以起草和翻译邮件,重写计算机代码等。此前的2月2日,微软宣布旗下所有产品将全线整合ChatGPT,包括且不限于Bing搜索引擎、包含Word、PPT、Excel的Office全家桶、Azure云服务、Teams聊天程序等。有消息指预计3月,ChatGPT将内置于Bing搜索,这预示着微软将和全球搜索引擎巨头谷歌“掰手腕”。左边是微软CEO萨蒂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右边是OpenAI创始人、CEO Sam Altman更早之前的1月24日,微软和 OpenAI 正式宣布,他们将以 "多年、数十亿美元" 的投资扩展他们的合作伙伴关系,利用微软Azure云计算服务提供的算力,以更快地实现 AI 的突破。据多家媒体报道,微软将向 OpenAI 投资 100 亿美元,投后估值达290亿美元(约合1966.61亿元人民币),接近2000亿元。图片来源:Owen Yin的推特账号截图据《福布斯》报道,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Bill Gates)2月3日接受采访时表示,像ChatGPT这样的 AI 技术,与 PC 和互联网一样重要。“AI 将成为2023年最热门的话题,那是合适的。这(AI)与 PC 和互联网一样重要,”盖茨此前曾表示,AI 是具有革命性技术。谷歌(Google)作为微软的直接竞争对手,ChatGPT推出后,搜索巨头谷歌拉响了“红色代码”警报,随后谷歌一面加大投资、另一面紧急推出对标 ChatGPT的产品。投资方面,2月4日,谷歌旗下云计算部门Google Cloud宣布,其与OpenAI竞争对手Anthropic建立新的合作伙伴关系,Anthropic已选择谷歌云作为首选云提供商,为其提供 AI 技术所需的算力。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为了这次合作,谷歌向Anthropic投资了约3亿美元(彭博社称近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0.3亿元),获得了该公司10%的股份,新融资将使Anthropic投后估值增至近50亿美元。产品方面,2月7日凌晨,谷歌CEO桑达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在官方博客上宣布推出谷歌下一代 AI 对话系统 Bard。面对来自微软和OpenAI的ChatGPT 日益激烈的竞争,该对话系统将很快集成到谷歌的搜索引擎中。Pichai表示,该软件今天将提供给一组“受信任的测试人员”,然后“在未来几周内更广泛地向公众提供”。“两年前,我们推出了对话应用程序语言模型(简称 LaMDA)提供支持的下一代语言和对话功能,”Pichai在博客中称,“我们一直在研究一种实验性的对话式 AI 服务,由LaMDA提供支持,我们称之为Bard。”北京时间2月8日晚发布会上,谷歌展示“多重搜索”功能。对于备受期待的聊天机器人Bard,谷歌并未透露正式版本的发布时间。不过该公司表示,计划将这一技术应用于搜索引擎中,以便为没有标准答案的搜索结果,提供长版本的文本回答。就在谷歌 AI 发布会同时,Bard在展示工作原理的官方宣传文章中,出现了一条错误回答。美股周三(2月9日),谷歌跌7.68%,市值蒸发约1056亿美元(约7172.78亿元人民币)。Bard回答出错致谷歌市值蒸发千亿,Bard正式版上线时间仍未定。此前Pichai还指出,Bard“利用网络信息提供新鲜、高质量的回复”,这表明它可能能够回答ChatGPT难以解决的、有关最近事件的问题。比如,Bard可以帮你向9岁的孩子解释NASA的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的新发现,或者为你提供关于当前足球界最佳前锋的信息。外界认为,这次关于Bard匆忙、信息含糊不清的公告,很可能是谷歌“红色代码”的产物。此前,谷歌姊妹公司英国DeepMind发布了聊天机器人Sparrow,而且谷歌还推出了AI音乐模型MusicLM。2月3日财报电话会议上,Pichai表示,谷歌将在“未来几周或几个月”推出类似ChatGPT的基于人工智能的大型语言模型,用户很快就能以“搜索伴侣”的形式使用语言模型。谷歌的第23号员工、Gmail的缔造者保罗·布赫海特此前表示,谷歌将会在一两年内被彻底颠覆——当人们的搜索需求能够被封装好的、语义清晰的答案满足,搜索广告将会没有生存余地。而占据全球接近84%搜索市场的谷歌,到现在仍然是一家50%营收直接来自搜索广告的公司。苹果公司(Apple)作为全球市值第一的科技股,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TimCook)在2月3日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AI 是苹果布局的重点。这是令人难以置信的技术,它可以丰富客户的生活,能够为苹果在(去年)秋季发布的碰撞检测、跌倒检测或者心电图功能的产品赋能。苹果在这个领域看到了巨大的潜力,几乎可以影响一切。他强调,AI 是一项横向技术,而不是纵向技术,因此它将影响我们所有的产品和服务。事实上,ChatGPT火了以后,给谷歌和苹果等科技公司带来了很大压力。ChatGPT对苹果的压力显而易见,有分析认为,苹果原本的语音智能服务Siri被“碾压”了,苹果需要有与ChatGPT相竞争的下一代产品。当地时间2月6日,彭博社记者马克·古尔曼(Mark Gurman)在社交网络上发帖称,苹果将于下周举行年度内部 AI 峰会。类似 AI 届的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但仅限于苹果员工。他没有爆料这次苹果内部 AI 峰会的具体内容,但表示这次发布会将在苹果总部的史蒂夫·乔布斯剧院举行,现场活动也将向员工直播。英伟达(NVIDIA)没错,就在ChatGPT狂飙突进,引爆价值千亿美元AIGC这一赛道的同时,也有一个厂商也正在闷声发大财,那就是英伟达。事实上,无论是OpenAI、还是微软云、谷歌云,因为ChatGPT的成功离不开英伟达提供的底层芯片算力支持。作为一家市值5000亿美元的科技巨头,以Hopper加速卡为代表数据中心业务堪称是英伟达的“印钞机”。据瑞银分析师蒂莫西·阿库里分析,ChatGPT已导入至少1万颗英伟达高端GPU来训练模型。自2023年以来,英伟达的股价就在一个月内大涨40%,同时让公司CEO黄仁勋(Jensen Huang)的财富增加了51亿美元。根据彭博亿万富翁指数显示,黄仁勋更是成为了迄今为止美国亿万富翁中净资产增幅最大的人,目前在美国亿万富豪榜上排名第80位。尽管英伟达官方对ChatGPT没有任何表态,但花旗分析师表示,ChatGPT将继续增长,可能会进一步导致整个2023年NVIDIA GPU(图形处理器)芯片的销售额增加,估计在3亿-110亿美元之间。美国银行和富国银行的其他分析师也表示,英伟达将从围绕AI、ChatGPT业务的流行中获益。其他美国上市、独角兽公司除了上述这四家企业之外,亚马逊、Meta等科技巨头高管均表达将积极布局 AIGC、ChatGPT相关技术/产业的想法。同时,包括Character.AI、Stability AI、AI21 Labs、Jasper等 AI 初创/独角兽公司非常具备对标OpenAI 的技术能力。Anthropic,一家人工智能模型开发和研究机构(5.8 亿美元 B 轮融资)Inflection AI,专注于人机界面(A 轮融资 2.25 亿美元)Cohere,一个以开发人员为中心的 NLP 工具包(B 轮融资 1.25 亿美元)Jasper,一个人工智能驱动的内容创建套件(A 轮融资 1.25 亿美元)截止1月25日的海外 AI 独角兽公司估值排名(来源:CB insights)今年1月,谷歌投资的 AI 初创公司 Anthropic发布了基于自研架构的新 AI 聊天机器人模型产品Claude,被认为是ChatGPT的有力竞争者。目前Claude尚未向公众发布,但Anthropic已表示正在与广泛的早期合作伙伴合作部署Claude,并计划在未来几个月内扩大对Claude的访问。美股上市公司中,从2023年1月3日到2月6日,AI 软件提供商C3.ai的股价上涨148.87%,AI 分析公司BigBear.ai 股价涨幅为736.99%,智能语音识别公司SoundHound股价飙升207.63%。据路透报道,Triple D Trading交易员Dennis Dick认为,任何提到ChatGPT或有关AI的公司,都会看到这种(股价上升)反弹,ChatGPT成为了本月的热门流行语。A股/港股上市的中国科技公司根据《中国新一代AI 科技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数2021》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年底,中国 AI 技术相关企业已达 2205 家、投资者 3741 个。数据还显示,中国 AI 企业数量已达全球第二,融资规模全球最大,达1748亿,过去十年来专利申请量位居世界第一。2月7日天眼查App显示,中国目前有超400项“人机对话”相关专利申请信息,其中超八成为发明专利。所有专利申请中,已获授权的有120余项。今年截至目前,已有7项相关专利公布或获得授权,其中包括腾讯、阿里达摩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公司的申请。AIGC 领域应用方面,比如百度的系列数字机器人及AI绘画,腾讯打造的写稿机器人“梦幻写手”,阿里巴巴旗下的AI在线设计平台Lubanner,能够提供AI生成视频服务的字节跳动旗下的剪映和快手的云剪,还有网易推出的一站式AI音乐创作平台“网易天音”等,国内企业拥有较强的 AI 算力、算法、大数据能力。百度(Baidu)作为领先的 AI 技术公司,同时也是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已经开始积极布局了AIGC、ChatGPT这类技术。2月7日,百度集团方面向钛媒体App确认,百度版ChatGPT项目名字确定为“文心一言”,英文名ERNIE Bot,三月份完成内测,面向公众开放。目前该产品在做上线前的冲刺准备工作。百度CEO李彦宏在2022年底的一次内部讲话中表示,AIGC和ChatGPT这些新的技术进展会变成什么样的AI产品,仍然有很多不确定性,但这件事“百度必须做”。对于这个即将在下个月面世的项目,李彦宏给出的定位是“引领搜索体验的代际变革”。具体来说,百度这款类似ChatGPT的 AI 对话程序,是一种可扩展的“生成式搜索”功能产品。百度搜索杰出架构师 辜斯缪对钛媒体App表示,基于核心的搜索跨模态大模型以及生成式 AI 技术发展,百度认为搜索有三个趋势:整个搜索会从信息检索,到检索+生成的一种混合系统;实现整个跨模态的理解和交互;在知识的理解和组织上搜索会往更深层次方面演进。他向钛媒体举了个例子,如果你搜索一张图片,百度“生成式搜索”会用语言告诉你怎么修改这张图片,然后进一步让搜索引擎帮你改完再反馈给你。“搜索原来都是单元对话式的模式,就是给搜索一个问题然后百度会返回一个结果给你。但未来,这个模式会有一个比较大的变化,即你可以更高效地跟搜索引擎提出需求,它满足你的需求同时可以迭代和调整需求,最后产生一个真正定制化、满足用户需求的信息。”辜斯缪表示。2月7日百度宣布这一消息后,百度港股(09888.HK)股价也出现跳涨15%以上。2023年以来,百度港股股价大涨超32%。此前,百度已经全面布局AIGC相关产品链。百度方面表示,ChatGPT 相关技术百度都有。百度在 AI 四层架构中有全栈布局,包括底层的芯片、深度学习框架、大模型以及最上层的搜索等应用,“文心一言”则位于模型层。今年1月百度召开的Create AI开发者大会上,通过希壤App打造了首个“人机共创大会”,从大会歌曲、场景、演讲脑图的创作,AI 作画结合的开场演讲、到数字人乐队的演绎和彩蛋,AIGC新模式深入应用到大会的各个环节。目前在内部业务中,百度移动生态(MEG)、百度智能云(ACG)、百度技术中台群组(TPG)、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组(IDG)几大业务中都有 AI 技术能力加持。财报显示,2021年,百度核心研发费用221亿元,占百度核心收入比例达23%。作为一家技术公司,百度过去十年累计研发投入超过1000亿元。阿里巴巴2月8日晚,钛媒体App从阿里巴巴集团(Alibaba)相关负责人处获悉,阿里版聊天机器人ChatGPT正在研发中,目前处于内测阶段。阿里方面人士表示:“后续如有更多信息,会第一时间同步。”根据钛媒体App获得的一份内部标名“预发布”、被认为是阿里版的ChatGPT新品的应用截图显示,阿里可能将 AI 大模型技术与钉钉生产力工具深度结合。据透露,目前阿里版ChatGPT产品的命名还没有最终确定。阿里版类ChatGPT产品“预发布”版截图实际上,阿里巴巴集团旗下云计算部门“阿里云”、阿里达摩院等多个业务部分都在 AI 相关技术、产业链方面进行布局。除了提供底层服务器和云计算功能之外,同时还不断加强机器视觉和语音交互相关产品,拥有国内领先的 AI 技术能力。阿里在大模型等 AI 技术领域拥有相关技术储备。据阿里研究院公布的信息显示,阿里巴巴达摩院在2020年初启动中文多模态预训练模型M6项目,同年6月推出3亿参数的基础模型;2021年1月模型参数规模到达百亿,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中文多模态模型;2021年5月,具有万亿参数规模的模型正式投入使用,追上了谷歌的发展脚步;2020年10月,M6的参数规模扩展到10万亿,成为当时全球最大的 AI 预训练模型。阿里云曾表示,作为国内首个商业化落地的多模态大模型,M6已在超40个场景中应用,日调用量上亿。在阿里云内部,M6大模型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在犀牛智造为品牌设计的服饰已在淘宝上线、为天猫虚拟主播创作剧本,以及增进淘宝、支付宝等平台的搜索及内容认知精度等,尤其擅长设计、写作、问答,在电商、制造业、文学艺术、科学研究等前景中落地。今年2月7日,钉钉公众号称,其App可以在钉钉机器人里接入类似ChatGPT的功能,实现机器人对话相关操作。腾讯(Tencent)2月初,腾讯旗下的腾讯研究院发布《AIGC发展趋势报告2023》。报告中指出,AIGC的商业化应用将快速成熟,市场规模会迅速壮大。当前AIGC已经率先在传媒、电商、影视、娱乐等数字化程度高、内容需求丰富的行业取得重大发展,市场潜力逐渐显现。报告指出,在广告领域,腾讯混元AI大模型能够支持广告智能制作,即利用AIGC将广告文案自动生成为广告视频,大大降低了广告视频制作成本。巨大的应用前景将带来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报告还引用一份预测称,未来五年,10%至30%的图片内容由AI参与生成,有望创造超过600亿元人民币以上市场规模。国外商业咨询机构则预测,预计到2030年,AIGC市场规模将达到1100亿美元。实际上,腾讯拥有“微信”这一国民级移动应用程序,包括在公众号、视频号、看一看等功能中都有 AI 算法加持。目前,腾讯在 AI 技术领域的业务,主要包括腾讯 AI 实验室、腾讯优图等。根据数据研究机构Statista近日公布的2021年 AI 技术专利排名中,腾讯位列第一,第二是百度,超过了微软、谷歌等硅谷科技巨头。商汤(SenseTime)作为领先的 AI 技术软件公司,商汤曾因人工智能领域中最顶尖的华人科学家多数集中在商汤,公司风头一时无两。如今,商汤科技具有强大的商业化落地的 AIGC 技术能力。根据商汤IPO文件中引述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以2020年收入计算,商汤是亚洲最大的AI软件公司,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计算机视觉软件公司。在2020年中国计算机视觉软件提供商的市场份额排名中,商汤科技以11%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目前在AIGC领域,去年12月,商汤科技宣布,其为宁波银行上海分行打造的001号数字人员工“小宁”主持了一场虚实结合、打破次元壁的线上直播活动,该数字人员工是由商汤科技为宁波银行专属打造的“虚拟 IP”,基于商汤原创的“虚拟IP解决方案”及多种领先的 AI 技术,可以实现高效率、低成本的AIGC内容创作,助力银行实现前端业务的用户累积和营销转化。在商业零售元宇宙领域,商汤科技与中国电信合作赋能400多家商业综合体。凭借“广州悦汇城AR Show’助力越秀商投斩获2022 IDC中国未来企业大奖。在 AI 视频修复方面,2018年,商汤科技在CVPR 2018中提出面向生成更自然真实纹理图像的超分辨率算法,而在CVPR 2019上凭借EDVR算法获NTIRE 2019 视频恢复比赛全部四项冠军。2019年8月,商汤推出了开源图像视频超分辨率工具箱MMSR,而在2018年12月推出的vivo X23幻彩版手机上,搭载了商汤AI超分技术,被认为是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超分辨率技术在国内手机上的首次落地。根据 IDC 发布的《中国2022 H1人工智能软件及应用市场追踪报告》显示,商汤在中国AI软件及应用市场位列前茅,成为市场领导者。同时,在关键的计算机视觉子市场,商汤连续六年蝉联第一,整体市场份额占比20.7%。同时,商汤亦被胡润百富榜评为“元宇宙最有潜力中国企业Top20”。目前,基于商汤SenseCore AI大装置,通过规模化量产商用模型推动大规模产业智能化升级。商汤科技正在构建一站式AI基础服务平台SenseCore商汤大装置AI云,实现人工智能即服务AIaaS(AI-as-a-Service)。ChatGPT消息提振整个港股 AI 板块,受此影响,1月末至今,商汤-W(00020.HK)累计涨幅近30%。京东(JD)2月8日晚,京东表示将会不断结合ChatGPT的方法和技术融入到产品服务中。京东相关负责人对钛媒体App表示,京东是加速AIGC&ChatGPT规模化落地的最佳场景。京东云旗下言犀人工智能平台将依托自身10余年智能对话经验的积累,加上在京东零售、物流、金融、健康等各业务的多年实践,日均千万次智能交互,未来借助ChatGPT等相关技术成果,将加速 AI 领域应用落地。京东云在AIGC&ChatGPT的布局,主要聚焦文本、声音、对话生成、数字人生成和通用型Chat AI 技术五个方面:文本生成(NLG):从2019年开始,京东接连发布基于自研领域模型K-PLUG(参数量10亿),对于给定商品的SKU,自动生成长度不等的商品文案,包括商品标题(10个字)、商品卖点文案(100字)、商品直播文案(500字)三类,聚焦商品文案生成。目前商品文案写作能力已经覆盖2000多个京东的品类,京东的商品文案生成技术已累计生成文案30多亿字。语音生成(TTS):从2018年开始,京东自研语音生成技术,当前的线上版本是6.1版本。京东定制化的精品音色只需要30分钟的训练数据,小样本个性化音色克隆只需要10句话的训练样本。482人对比盲测显示,多颗粒度韵律增强的语音合成技术达到业内领先,并支持中文、英文、泰语,广东话、成都话等各类方言音色。语音合成主要应用到智能客服、SaaS外呼、金融、AI直播等产品。对话生成:不同于闲聊式对话,任务导向性对话与体验强相关,需要解决真实世界深度复杂的任务。针对多样化复杂场景下对话决策推理能力弱的问题,言犀推出了可解释的多跳推理、数值推理和高噪音场景下口语化表达的话语权决策新方法,实现了多轮对话从信息匹配到复杂推理的技术突破。在WikiHop数据集上,以74.3%的准确率,首次超越人类表现水平74.1%的准确率。此外,京东云旗下言犀人工智能平台可以为17.8万商家提供智能咨询与导购服务,为商家节省30%+人力成本,服务已覆盖零售行业超过80%品类,以及50%+京东平台商家,包括美的、华为、阿迪达斯、联想等品牌。数字人生成:京东云从2021年开始研发数字人技术,目前已具备全栈自研的2D孪生、3D写实和3D卡通三类数字人合成技术。目前,数字人技术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政务、金融、零售直播等领域。通用型Chat AI:自2020年发布“言犀”人工智能应用平台以来,京东云打造创新对话与交互技术、产品,包括京东智能客服系统、京小智平台商家服务系统、智能金融服务大脑、智能政务热线,言犀智能外呼、言犀数字人等,服务范围包括17.8万第三方商家,2022年通过文本、语音、数字人等多模态多轮对话方式在多样化的场景上共服务京东域内外14亿人次用户。知乎2月8日,知乎股价暴涨,或受ChatGPT概念带动。其中美股(NYSE: ZH)开盘涨超10%,港股(02390.HK)下午收盘涨39.57%,盘中一度扩大至50%,创下2023年开年以来最高涨幅。据悉,在微软推出的ChatGPT版新Bing搜索中,部分中文问答是基于知乎站内相关资料生成的。此前2019年,知乎与百度曾达成战略合作,知乎全站上亿问答以智能小程序的形式接入百度App、百度搜索等产品矩阵中。投资人认为,知乎未来可能将承担ChatGPT中文语料底层。网易(NetEase)2月8日,网易有道对外表示,该公司未来或将推出ChatGPT同源技术产品,应用场景围绕在线教育。据透露,网易有道的 AI 团队此前便投入到ChatGPT同源技术产品的研发。此外,网易公司旗下网易伏羲也值得关注。据悉,网易伏羲成立于2017年,是国内专业从事游戏和泛娱乐产业人工智能研究和应用机构,研究方向包括强化学习、图像动画、自然语言、虚拟人、用户画像、大数据平台、云计算平台、云游戏等领域。目前,网易伏羲已服务超200家客户,应用日均调用量超数亿次。根据官网显示,伏羲产品主要包括元宇宙虚拟活动平台“瑶台”、人机协作PaaS平台“有灵机器人”、虚拟人平台以及智能挖机。三六零(360公司)ChatGPT代表了 AI 进入全新发展阶段,同时安全隐患更甚。受此影响,数字安全市场需求有望激增,三六零等头部安全厂商获得利好。2月7日,三六零称,正计划尽快推出类 ChatGPT 技术的demo(试用版本)应用,当天股价应声涨停,达到了自去年7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三六零在互动平台表示,该公司的人工智能研究院从2020年开始一直在包括类ChatGPT技术在内的AIGC技术上有持续性的投入,但截至目前仅作为内部业务自用的生产力工具使用,且投资规模及技术水平与当前的ChatGPT 3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各项技术指标只能做到略强于ChatGPT 2。由于训练数据源及应用方向的原因,在中文环境下的实际效果强于ChatGPT 2。三六零表示,360在数据资源端有丰富的多模态大数据积累和相关语料、尤其是中文语料,相较于国外同行落后的是预训练大模型和有效的多模态数据清洗与融合技术。公司有充足的资金储备可用于购买大规模算力,在继续深入自行研发的同时,不排除寻找强有力的合作伙伴,以开放的心态搭建多方共享平台、补足短板,快速缩小差距。公司也计划尽快推出类ChatGPT技术的demo版产品。AIGC技术除了在搜索引擎的应用之外,还可以辅助数字安全能力的提升。作为全球最大的数字安全公司,360公司此前发布了《全球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报告》。报告显示,作为一种数字技术,人工智能“双刃剑”特征明显,不仅自身存在数字安全威胁和隐患,随着人工智能工程化、场景化、平台化落地不断加快,人工智能安全需求已经超越单纯技术范畴。目前,360 AI安全实验室所开发的AI框架安全监测平台,已累计发现Tensorflow、Caffe、Pytorch等主流机器学习框架及供应链漏洞200多个,其中提交给谷歌Tensorflow的漏洞数98个,包括24个高危、严重漏洞,在全球各大厂商中排名第一,成果入选了中央网信办“人工智能企业典型应用案例”。据Research And Markets报告预测,2030年网络安全中人工智能产值将突破千亿美元,在2020至2030十年间将达到25.7%的年复合增长率,市场潜力巨大。随着ChatGPT等AI技术产品的普及,AI安全市场将进一步爆发。受此消息影响,2月7日午后,三六零(601360.SH)股价暴涨超10%。云从科技作为“AI 四小龙”(云从、商汤、旷视、依图)之一,云从科技出身中科院重庆研究院,其股东多为“国资背景”,并被市场冠以“AI 国家队”的称号,拥有国内领先的 AI 技术能力。随着ChatGPT大火,云从科技受到了资本市场关注,过去几周以来,云从科技(688327.SH)股价累积涨幅已超40%。对此股价异动,2月6日,云从科技发布公告称,经公司自查,公司目前经营活动一切正常,未发生重大变化。市场环境、行业政策没有发生重大调整,研发成本和销售等情况没有出现大幅波动,内部经营秩序正常。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未与OpenAI开展合作,ChatGPT的产品和服务未给公司带来业务收入。2月8日,上交所向云从科技下发监管工作函。虽然官方予以否认,但云从科技非常看好ChatGPT以及人机协同技术未来发展。云从在1月3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纪要中提到,ChatGPT的发展将得益于人机协同,把人类的知识与数据的能力做更好的结合,使得各个落地场景的门槛降低;ChatGPT的成功铺开了未来 AI 大规模产业落地的道路。不过,云从在财务方面处于亏损状态。根据财报预告显示,2022年,云从科技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亏损7.85亿元到9.34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亏损扩大24.18%至47.75%。2018年-2022年,云从科技累计亏损额超30亿元。在AIGC赛道方面,云从科技去年11月就表示,其在AIGC赛道上面已有所布局。在虛拟互动方面,云从正着力打造Al驱动的虛拟数字人,构建自身虛拟数字人方向的核心技术和产品,把握住虛拟直插、虛拟客服、动画游戏等新场景带来的商业机会。而在内容创作上,云从正在与第三方进行合作,其借助公司在大教据、NLP(自然语言处理)和知识计算等方面的能力,对海量的演讲视频内容进行提炼和再创作,以低成本和高效率的方式满足客户个性化的定制需求。最后,云从将继续在AIGC领域进行深耕,构建以虛拟教字人技术为核心的壁垒。此外,今年1月,云从科技表示,该公司的理念与OpenAI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而且目前的发展趋势与公司的长期布局相吻合,尤其高度认同“预训练大模型+下游任务微调”的技术趋势,从2020年开始,云从已经陆续在NLP、OCR(光学字符识别)、机器视觉、语音等多个领域开展预训练大模型的实践。国内公司很少有与ChatGPT高度相近的业务除了这些头部企业之外,受ChatGPT爆火影响,1月末至今,A股的海天瑞声(688787.SH)累计涨幅超70%;汉王科技(002362.SZ)连续5个交易日“一字”涨停,累计涨幅超60%;初灵信息(300250.SZ)累计涨幅超60%,格灵深瞳-U(688207.SH)累计涨幅超过40%。此外,由于AIGC概念股反复活跃,天娱数科、因赛集团、科大国创、视觉中国等跟涨。1月初至今,万兴科技(300624.SH)累计涨幅37.55%。海天瑞声2月6日晚发布公告表示,近年来,公司收入结构中有大约90%的贡献来自于智能语音和计算机视觉业务领域;自然语言业务对公司整体贡献大约在10%左右,未来其是否能快速发展成为公司的核心支柱之一,将受市场需求、竞争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尚未与OpenAI开展合作,ChatGPT的产品和服务尚未给公司带来业务收入。海天瑞声2月7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微软一直以来都是该公司的重要客户之一,公司主要向其提供智能语音-训练数据定制服务及训练数据产品、自然语言-训练数据定制服务及训练数据产品、计算机视觉-训练数据定制服务及训练数据产品、训练数据相关的应用服务。2月8日,上交所分别向海天瑞声下发监管工作函。与此同时,万兴科技表示,ChatGPT是AIGC技术进展的里程碑,是算力发展和数字时代趋势下的重大成果。一直以来,公司持续进行图片、视频领域AI基础、AI分割、AI生成等技术的研发和探索,目前已于多个产品内落地虚拟人、文生图、AI智能抠像、AI智能降噪、AI音乐重组、AI换脸等诸多AI功能,并逐步从泛娱乐、泛知识向泛营销领域等多场景渗透。未来,公司将基于多年服务内容创作用户的应用经验和海量资源的数据基础,持续关注市场需求,不断强化AI创意能力,拓宽视频内容生成方面的应用创新,为用户提供效率更高、品质更优、成本更低的各类创意内容创作产品与服务。事实上,在所有正在大涨的概念股中,鲜有公司真正拥有与ChatGPT高度相近的业务,大都是业务同在 AI 技术领域。以汉王科技为例,公司在C端市场主打电纸书、电子手写板等产品,B端市场除了扫描仪、触控一体机等产品,也提供智慧办公、智慧教育等一系列解决方案,暂未有AIGC相关或者能够体现AI多轮对话能力的产品,但在核心技术上涉及NLP(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等ChatGPT所需技术。港股方面,2月7日,美图公司(01357)涨超14%。美图公司旗下应用程序美图秀秀上新AI绘画功能。凭借着新上线的AI绘画功能,美图全球下载量和使用数不断攀升,持续占据日本App store免费榜单第一名,且在App Store免费总榜、Google Play应用商店热门排行榜上的排名快速持续攀升。国内未上市的独角兽或初创 AI 公司截止目前,包括华为这类未上市的科技巨头,以及小冰公司、寒武纪等 AI 技术独角兽企业,都已经入局了 AIGC 相关技术产业链,是国内 AIGC 产业链中重要的技术力量。华为今年2月8日,华为超融合+战略暨新品发布会上,华为正式发布计算型存储OceanStor 2910及华为FusionCube超融合基础设施,包含面向数据中心和分支边缘且支持多样化算力的FusionCube 1000等产品。华为指出,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加速,传统超融合亟需解决企业海量应用与IT基础设施高效融合、分支边缘宽环境适配及产业合作模式三大问题,以实现从设备融合到应用融合、从中心到边缘、从单一算力到多样算力及从单厂商全栈集成到软硬件生态开放的跨越。早在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主题论坛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牵头组建的“虚拟现实与元宇宙产业联盟(XRMA)”筹备工作启动,已吸引包括华为、百度、高通、电信研究院、商汤等近200家单位加入,涉及虚拟人、沉浸影音、关键器件、基础设施、业务平台、创新应用等多个元宇宙生态圈关键环节。目前,华为在云计算、AI 算法MindSpore、工业虚拟现实等 AIGC 技术领域都有布局。目前,华为 AI 已经在电力、金融、交通、制造等多个领域积累了众多的深度实践案例,并以此来不断反哺 AI 数据和算法能力的提升,优化全栈式平台使能体系。在 AI 计算方面,华为中国区计算业务部总裁常成曾表示,华为 AI 计算战略是,以根技术打造AI基础软硬件平台,使能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繁荣。创新的深度决定产业发展的高度。华为“向下扎到根”,聚焦在NPU处理器、AI异构计算架构、AI 框架等根技术,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和创新,保持竞争力持续领先。基于根技术打造基础软硬件开放平台,通过全栈软硬协同优化,让应用获得高性能的有效算力,让 AI 开发者获得极致开发体验。此外,华为MindSpore团队和鹏城实验室联合发布了全球首个千亿参数的预训练中文模型鹏程.盘古,模型参数为两千亿;另一个是华为云联合鹏城实验室一起联合训练出来的大模型华为.盘古,这个模型参数为1100亿,均专门是针对中文的。华为表示,基于着写模型可以做云搜索,智能客服,医疗向导,互动教育、文学创造、自动摘要的生成等。这个模型将突破语言壁垒,支撑国家战略,将与鹏城实验室在多个场景进行持续探索与创新。如由高文院士牵头,结合鹏城云脑与数字视网膜技术赋能交通领域的研究。财报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华为研发费用达1105.81亿元,相比上年同期的1023.40亿元,增加82.41亿元。据计算,华为近10年累计研发已投入8450亿元。小冰公司小冰公司前身为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智能小冰团队,2020年分拆为独立技术研发实体,实现完全本土化,是国内 AIGC 领域综合能力最强的人工智能独角兽。2021年7月12日,小冰公司发布超级自然语音技术,并披露A轮融资完成。产品方面,小冰公司旗下拥有“小冰”产品——2014年5月30日在中国推出的一个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通过算法、云计算和大数据的综合运用,采用代际升级的方式,逐步形成向EQ方向发展的完整人工智能体系,是最接近国内人机交互的技术产品,随后公司还不断完善小冰框架的完备技术栈。小冰公司告诉钛媒体App,在 Al 数字人领域,小冰是目前全球最领先的完备人工智能框架公司。目前框架内的用户规模超过1.6亿月活跃用户,Al Being(数字人)总数超过100万个。目前,小冰覆盖中国、日本、印度尼西亚等国6.6亿在线用户、10亿台第三方智能设备和9亿内容观众,商业客户覆盖全球,其中在智能车机领域渗透率超过60%,在AIGC领域的商业化成果也已广泛应用于金融、文化、纺织、旅游等垂直领域。对于ChatGPT爆火,小冰公司CEO李笛表示,ChatGPT的商业化前景还有待验证。他指出,像ChatGPT这样的大模型的根本性弱点是输出结果不稳定,商业落地并不容易,还需深耕。“而你看ChatGPT很能聊,好比我的一个同事很能聊,但他出去跟客户交流时,我会寝食难安一一不知道他会不会短路、瞎掰,这样我怎么能让他上岗?”如何控制成本也是个问题。李笛举例说,小冰系统中,每天的对话量相当于14个人一辈子的对话量,“像ChatGPT这样的算法,我们不会直接应用到工业上,现在成本太高了。”2022年10月,小冰公司宣布完成10亿元新融资,用于加速 AI Being小冰框架研发,推动数字员工普及。旷视科技(MEGVII)作为聚焦物联网场景的人工智能(AI)独角兽公司,尽管旷视科技并没有推出对标ChatGPT 的产品,但其在 AI 算法生产、深度学习框架、训练推理一体等方面均有技术储备。旷视方面告诉钛媒体App,在能力上,ChatGPT 背后的关键技术底座是生成式大模型,而模型设计能力是旷视研究院多年以来积累的核心能力。我们围绕“感知算法+算法量产”,不仅在算法模型上有深厚积累,而且将算法生产的全过程实现标准化,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技术优势。目前,旷视研究院的核心科研成果包括AI生产力平台Brain++ 、开源深度学习框架旷视天元MegEngine、AI算法生产平台AI Service、移动端高效卷积神经网络ShuffleNet等多项创新技术和产品。随着预训练大模型技术在近几年的快速成熟,旷视研究院围绕通用图像大模型、 视频理解大模型、计算摄影大模型和自动驾驶感知大模型四个方向积极布局,并取得了多项突破。比如,在通用大模型方面,旷视提出了RepLKNet、RevCol等创新性模型;在自动驾驶感知大模型方面,旷视提出的PETR系列大模型、 LargeKernel3D和BEVDepth 3D检测模型在检测、分割等任务上均取得了最优成果。AI 算法生产层面,旷视科技拥有 AIS 算法生产平台,提供多种功能支持算法快速生产部署,其中在智能标注方面,在大部分场景下,和手动标注相比,使用智能标注能力可以使标注效率平均提高 30 倍。目前,旷视AIS平台已经能够支持100多种业务模型训练,最快2小时即可完成,而且模型产出精度指标远高于业界平均水平。经验证,算法研发人员使用Brain++和AIS平台,可以实现智能标注平均加速30倍,自动学习训练加速4至20倍。开源框架方面,旷视科技旗下拥有开源深度学习框架旷视天元(MegEngine),是旷视自主研发的国产工业级深度学习框架,是旷视新一代AI生产力平台Brain++的最核心组件,能够帮助企业与开发者大幅节省产品从实验室原型到工业部署的流程,真正实现小时级的转化能力。视觉机器人产品方面,旷视还推出了“幻方”的全新中心计算产品线,据称能以市场价的65%,发挥2.5倍算力。现阶段,旷视通过算法量产已经帮助能源、教育、零售、运动健身等行业的多个客户在日常生产与经营中运用AI技术,实现降本增效。旷视方面对钛媒体App表示,生成式大模型有望突破图像大模型的上限,并推动底层架构的统一。旷视研究院会坚定投入生成式大模型的研发。在应用上,一方面,旷视会把顶尖的底层模型设计和工程能力开放出来,跟有场景需求和内容生成能力的合作伙伴一起,开发出有价值的 AIGC 应用。另一方面,因为旷视的选择是专注在“AI in Physical”,所以其会把这些底层技术研究更多应用在自动驾驶、机器人这样的复杂决策领域。云知声根据钛媒体App调研,云知声方面表示,他们团队在做关于类ChatGPT的产品,并希望应用到智能医疗等领域。对于ChatGPT的看法,云知声相关负责人对钛媒体App表示,ChatGPT 给行业验证了一个 GPT 大模型+大数据,在增强学习下显著提高意图理解、生成质量和对话管理的技术路线,反超 BERT、T5 等模型,虽然还有不少局限性,但突破性还是比较显著的。该公司提到,云知声以 Atlas 大规模机器学习超算平台为支撑,目前基于 Transformer/BERT+GAN/GPT2 等技术架构和大规模行业数据,打造了“感知-认知-生成”的全栈智能交互和知识图谱技术体系,在 AIGC 方面主要包括个性化 TTS、歌唱和声像合成等,ChatGPT 方案也在今年技术升级规划中。此外,云知声AIGC技术主要整合到多模态智能交互、行业数据与知识管理等整体方案中,应用到智能家电/车载/轨交、智慧酒店/社区、智慧医疗/养老等领域中等。北京创新智源科技有限公司(智源研究院)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成立于2018年,是在科技部和北京市支持下,联合北京人工智能领域优势单位共建——汇集国际顶尖人工智能学者,聚焦核心技术与原始创新,旨在推动人工智能领域发展政策、学术思想、理论基础、顶尖人才与产业生态的五大源头创新。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是一家科研机构,而非企业。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理事张宏江,在2022钛媒体T-EDGE大会上表示,在GPT架构基础上做了一些改善,于2022年11月公布中文模型AltDiffusion,以及开源文生图系统FlagStudio等,将生成式模型进行了本地化,以及用文字+图片形式产生新图片的创新方案,从而实现技术进步。北京智谱华章科技有限公司(智谱 AI)智谱 AI 成立于 2019 年,由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知识工程实验室的技术成果转化而来。依托清华大学团队多年的研发积累和人才优势,智谱 AI 作为主力参与研发落地了大规模预训练模型悟道2.0,并与自身构建的高质量大规模知识图谱结合,形成了融合数据与知识的双轮驱动的人工智能框架。该公司核心技术获得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北京市发明专利一等奖。智谱AI 提出了全新Model as a Service(MaaS)理念,打造了认知大模型平台以及数字人和科技情报产品,应用单位包括:中国科协、北京市科委、华为、腾讯等1000余家企事业单位。同时,智谱AI曾联合学术界和产业界打造的开源高精度双语千亿模型GLM-130B,支持中英双语,在多个公开评测集上性能超过GPT-3。同时该模型还支持英伟达、华为昇腾、海光DCU以及神威超算等多种芯片,支持快速推理,通过量化仅需4张英伟达RTX3090就可以运行千亿模型,实现真正的大模型普惠。2022年9月,智谱AI宣布完成数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由君联资本和启明创投联合领投,华兴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此前2021年9月,智谱AI完成的A轮过亿元融资,由达晨财智、华控基金、将门创投、南京图灵、北京达凡、通智投资、枣庄通智、荣品投资、财智创赢、凌云光等机构联合投资。提供算力底层的GPU、CPU芯片初创公司作为对标英伟达的芯片公司,目前在国内GPU(图形处理器)领域大多数都为独角兽或初创公司,其中包括寒武纪(688256.SH)、海光信息(688041.SH)、龙芯中科(688047.SH),以及天数智芯、登临科技、摩尔线程、沐曦、芯动科技等芯片设计企业。根据Jon Peddie Research的数据,目前共有18家公司在开发和生产GPU。除了上述企业之外,网易伏羲、澜舟科技、聆心智能、彩云小梦等众多公司或机构都在布局ChatGPT或 AIGC 这一重要赛道,算法、算力、大数据相关企业都值得重点关注。中信证券认为,ChatGPT在中短期内无法完全取代传统搜索引擎,也较难改变当前全球搜索引擎市场竞争格局,但料将会加速搜索引擎演化进程,并在中期形成以传统搜索为主、ChatGPT类模型为辅的新搜索引擎形态,相应带来谷歌等传统搜索引擎巨头AI投入大幅增加。京东集团副总裁、IEEE Fellow何晓冬博士曾表示,利用 AI 拓展人类认知边界和AI商业化落地,是两个不同的逻辑,商业巨头很难做出ChatGPT这样的项目。机构普遍认为,2023年有望成为AIGC发展大年,ChatGPT将为计算机基础设施、算力等上游技术、代码机器人等下游带来巨大需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沐曦集成电路股票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