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温湿度标准,你知道应该怎样控制吗?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道滘镇万道路2号华科城创新岛孵化产业园3栋
电话:400-9633-717
邮箱:GM_office@sinoation.com
实验室温湿度,你知道应该怎样控制吗?日常生活中,我们知道环境中的温湿度过高或者是过低都不利于我们生存,过高或者过低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只有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才能让人的全身细胞处于活跃状态。那么,在实验室的监控项目中,不同实验室对温湿度也有要求,大部分实验都是在明确的温湿度环境中展开。实验室环境条件直接影响着各种实验设备或检测结果,如:用气相色谱仪测定挥发性有机物TVOC,当室温在30℃以上时,气相色谱仪运行中难以将柱温降至35℃,导致仪器无法降温影响样品的测试。用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测定无机重金属,当环境温度高于30℃时,仪器信号灯会呈“橙色”的警报状态,此时仪器虽能正常点炬,对测样灵敏度有一定影响。实验室室内的温湿度变化会受外部条件的影响,例如地域的气候特点、白天和黑夜的温差、各种特殊天气的影响,产生温湿度的高低变化。因此,要保证温湿度的平衡和达到实验标准,实验室需要密封隔绝外部环境任何有可能导致室内空气变化的突发情况。特别是要对实验室的相对湿度变化进行严格的控制,因为实验室的空气不存在其他条件导致出现温湿度差异,而空气的温度只要变动了1.0℃,就会导致相对湿度出现大幅度的变化,影响室内仪器的正常运作。甚至只是0.2℃的温差,也会引起大于0.5%的湿度变化。制定实验室温湿度要求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考虑:一、 识别各项工作对环境温湿度的需求。主要从仪器设备的需求环境、实验程序的需要以及适合实验室人员作业的环境需求(人体在温度为18-25℃、相对湿度为35-80%的环境里总体感觉舒适)等方面素综合考虑,列出温湿度控制范围。二、 选择并制定有效的环境温湿度控制范围。从上述第一点所列范围中摘取最窄范围作为实验室环境控制的允许范围,并制定环境条件控制指引文件。三、 保持和监控。通过各项措施保证实验室环境温湿度在控制范围内,并对其进行监控和记录。当温湿度超出允许范围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控制,如开空调调节温度,开除湿机调节湿度等。新创第三方环境实验室温湿度控制标准(仅供参考):科室名称室内温度要求室内湿度要求天平室、样品流转室、样品保存室、土壤保存室、嗅辨室15-25℃40-75%有机仪器室、无机仪器室、小型仪器室、光度分析室、离子色谱室、光谱分析室、色谱分析室、红外光谱室、土壤风干室、试剂室10-30℃40-75%有机前处理室、无机前处理室、洁净器皿室、气体室、制样室无要求无要求固废前处理室21-25℃40-75%微生物室(阳性对照室、洁净室)20-25℃40-60%采样仪器室4-35℃40-75%每项实验的进行都需要精确可靠的监测仪器提供准确的环境参数数据。实验室要求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室内的小气候,包括气温、湿度和气流速度等,对在实验室工作的人员和仪器设备都有影响。所以,夏季的适宜温度应是18~28℃,冬季为16~20℃,湿度最好在30%(冬季)~70%(夏季)之间。除了特殊实验室外,温湿度对大多数理化实验影响不大,但是天平室和精密仪器室应根据需要对温湿度进行控制。普通的化学实验一般只控制温度,实验室温度控制在20~25℃,湿度一般在80%以下就可以了。常温留样室温度是10℃~30℃,阴凉留样室是温度不高于20℃,湿度应该是45~75%。
2017-09-06 14:47
来源:
溯远基因
在实验室的监控项目中,不同实验室对温湿度都有要求,大部分实验都是在明确的温湿度环境中展开。在医药、生化、仪器校准、农业、建筑与电器等领域中,实验室环境条件直接影响着各种实验或检测结果,每项实验的进行都需要精确可靠的监测仪器提供准确的环境参数数据。实验室要求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室内的小气候,包括气温、湿度和气流速度等,对在实验室工作的人员和仪器设备有影响。夏季的适宜温度应是18~28℃,冬季为16~20℃,湿度最好在30%(冬季)~70%(夏季)之间。除了特殊实验室外,温湿度对大多数理化实验影响不大,但是天平室和精密仪器室应根据需要对温湿度进行控制。
小编带你一起制定实验室环境温湿度控制范围:
首先,识别各项工作对环境温湿度的要求:
主要识别仪器的需要、试剂的需要、实验程序的需要,以及实验室员工的人性化考虑(人体在温度18~25℃,相对湿度在35~80%范围内总体感觉舒适,并且从医学角度看环境干燥和喉咙的炎症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四个方面要素综合考虑,列出对温湿度控制范围要求的清单。
第二:选择并制定有效的环境温湿度控制范围:
从以上各要素所有要求清单中摘取最窄范围作为该实验室环境控制的允许范围,制定环境条件控制方面的管理程序,并依据该科室实际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SOP。
第三:保持和监控:
通过各项措施保证环境的温湿度在控制的范围内,并对环境温湿度进行监控和做好监控的记录,超过允许范围及时采取措施,开空调调节温度,开除湿机控制湿度。
某实验室温湿度控制标准(仅供参考):
三楼实验室监控房间:
试剂室 温度10~30℃,湿度35~80%
样品存放室 温度10~30℃,湿度35~80%
天平室 温度10~30℃,湿度35~80%
水分室 温度10~30℃,湿度35~65%
红外室 温度10~30℃,湿度35~60%
中心实验室 温度10~30℃,湿度35~80%
留样室 温度10~25℃,湿度35~70%
实验室的标准温度为20℃,一般检测间及试验间的温度应在20±5℃,线值计量标准间为20±2℃,电工与无线电专业的标准间和线值计量的计量检测仪器间为20±3℃,实验室内的相对湿度一般应保持在50~70%。
实验室温湿度控制要求
环境条件温湿度的控制方面考虑的要素就是保证实验操作的环境温湿度是能够满足实验程序各个过程的需要。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制定实验室环境温湿度控制范围。
首先,识别各项工作对环境温湿度的要求。主要识别仪器的需要、试剂的需要、实验程序的需要,以及实验室员工的人性化考虑(人体在温度18~25℃相对湿度在35~80%范围内总体感觉舒适,并且从医学角度老看环境干燥和喉咙的炎症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
小结
普通的化学实验一般只控制温度,实验室温度控制在20~25℃,湿度一般在80%以下就可以了。常温留样室温度是10℃~30℃,阴凉留样室是温度不高于20℃,湿度应该是45~75%。
感谢您阅读到这里~~
欢迎随时联系苏博仪器,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服务:
我们提供——
>>仪器设备:二手仪器、设备租赁,售卖(生物科学、化学分析等实验室仪器设备)
>>实验室一体化服务:实验室建设、实验室搬迁、仪器维修维保、3Q认证、实验室智能化管理、实验室建设整体方案等
>>技术培训:仪器培训、操作技术培训、检测项目培训
设备仪器投放、司法鉴定解决方案、医学检测解决方案、医院病理科及检验科解决方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在实验室的监控项目中,不同实验室对温湿度都有要求,大部分实验都是在明确的温湿度环境中展开。在医药、生化、仪器校准、农业、建筑与电器等领域中,实验室环境条件直接影响着各种实验或检测结果,每项实验的进行都需要精确可靠的监测仪器提供准确的环境参数数据。实验室要求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室内的小气候,包括气温、湿度和气流速度等,对在实验室工作的人员和仪器设备有影响。夏季的适宜温度应是18~28℃,冬季为16~20℃,湿度最好在30%(冬季)~70%(夏季)之间。除了特殊实验室外,温湿度对大多数理化实验影响不大,但是天平室和精密仪器室应根据需要对温湿度进行控制。狮妹带你一起制定实验室环境温湿度控制范围:首先,识别各项工作对环境温湿度的要求:主要识别仪器的需要、试剂的需要、实验程序的需要,以及实验室员工的人性化考虑(人体在温度18~25℃,相对湿度在35~80%范围内总体感觉舒适,并且从医学角度看环境干燥和喉咙的炎症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四个方面要素综合考虑,列出对温湿度控制范围要求的清单。
第二:选择并制定有效的环境温湿度控制范围:从以上各要素所有要求清单中摘取最窄范围作为该实验室环境控制的允许范围,制定环境条件控制方面的管理程序,并依据该科室实际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SOP。第三:保持和监控:通过各项措施保证环境的温湿度在控制的范围内,并对环境温湿度进行监控和做好监控的记录,超过允许范围及时采取措施,开空调调节温度,开除湿机控制湿度。某实验室温湿度控制标准(仅供参考):三楼实验室监控房间:试剂室 温度10~30℃,湿度35~80%样品存放室 温度10~30℃,湿度35~80%天平室 温度10~30℃,湿度35~80%水分室 温度10~30℃,湿度35~65%红外室 温度10~30℃,湿度35~60%中心实验室 温度10~30℃,湿度35~80%留样室 温度10~25℃,湿度35~70%实验室的标准温度为20℃,一般检测间及试验间的温度应在20±5℃,线值计量标准间为20±2℃,电工与无线电专业的标准间和线值计量的计量检测仪器间为20±3℃,实验室内的相对湿度一般应保持在50~70%。实验室温湿度控制要求环境条件温湿度的控制方面考虑的要素就是保证实验操作的环境温湿度是能够满足实验程序各个过程的需要。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制定实验室环境温湿度控制范围。首先,识别各项工作对环境温湿度的要求。主要识别仪器的需要、试剂的需要、实验程序的需要,以及实验室员工的人性化考虑(人体在温度18~25℃相对湿度在35~80%范围内总体感觉舒适,并且从医学角度老看环境干燥和喉咙的炎症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小结普通的化学实验一般只控制温度,实验室温度控制在20~25℃,湿度一般在80%以下就可以了。常温留样室温度是10℃~30℃,阴凉留样室是温度不高于20℃,湿度应该是45~7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实验室温湿度标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