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弗洛伊德人格三结构的人格结构理论,表述正确的为()。

2020-04-30 16:32
来源:
河北华图教师
1
理论提出
弗洛伊德,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创立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潜意识)三个层次,并开创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代表作品 《梦的解析》。
2
主要观点
1.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认为,人格是由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三个部分组成。
本我是原始的无意识的本能,是人格结构的基础。本我包括许多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本能或欲望(如,饥、渴、性、攻击等),其中以性和攻击冲动为主。本我遵循“快乐原则”,以寻求原始动机的满足为原则。
自我是人格中现实的一面,是在本我的冲动与现实条件的冲突中发展而来的。自我受“现实原则”支配,一方面它要满足本我的原始冲动;另一方面它还要符合良心、道德等超我的评价,以社会能够接受的方式满足个体需要。自我的基本任务是协调本我的非理性需要与现实之间关系,有时候会控制和压抑本我的需要。
超我是后天习得的社会道德态度,是个人价值观的源泉,包括良知和自我理想。超我受“道德原则”的支配,是个体将特定文化下的道德伦理、社会规范及价值标准等内化而成的人格部分,代表道德、良心和理性,管制不容于社会的原始冲动,让个体因错误的本我冲动产生自卑感和罪恶感。
超我和本我处在直接的冲突中,超我总是阻止或延迟本我得到满足。自我则是本我和超我之间的调停者。它既要千方百计使本我获得满足,又要受超我的监督,遵循自我的现实原则。弗洛伊德认为,以上三部分如发展平衡,就是一个健全的人格,如不平衡就是一个变态人格。
2.人格发展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发展的顺序,依次分为五个时期。
(1)口腔期(0~1岁)
原始欲力的满足,主要靠口腔部位的吸允、咀嚼、吞咽等活动获得满足。婴儿的快乐也多来自口腔活动。此时期的口腔活动若受限制,可能会留下后遗性的不良影响。成人中有所谓的口腔性格,可能就是口腔期发展不顺利所致。在行为上表现贪吃、酗酒、吸烟、咬指甲等,甚至在性格上悲观、依赖、洁癖者,都被认为是口腔性格的特征。
(2)肛门期(1~3岁)
原始欲力的满足,主要靠大小便排泄时所生的刺激快感获得满足。此时期卫生习惯的训练,对幼儿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如管制过严,可能会留下后遗性的不良影响。成人中有所谓的肛门性格者,在行为上表现冷酷、顽固、刚愎、吝啬等,可能就是肛门性格的特征。
(3)性器期(3~6岁)
原始欲力的需求,主要靠性器官的部位获得满足。此时幼儿喜欢触摸自己的性器官,在性质上已算是“手淫”的开始。幼儿在此时期已能辨识男女性别,并以父母中之异性者为“性爱”的对象。于是出现了男童以父亲为竞争对手而爱母亲的现象,这现象称为“恋母情结”,同理女童以母亲为竞争对手而爱恋父亲的对象,则称为“恋母情结”。
(4)潜伏期(7岁至青春期)
七岁以后的儿童,儿童开始转变兴趣,从对自己的身体和父母感情,转变到周围的事物,故而从原始的欲力来看,呈现出潜伏状态。此一时期的男女儿童之间,在情感上较前疏远,团体性活动多呈男女分离趋势。
(5)两性期(青春期以后)
此时期个体性器官成熟生理上与心理上所显示的特征,两性差异开始显著。自此以后,性的需求转向相似年龄的异性,有了婚姻家庭的意识,至此,性心理的发展以臻成熟。
3
意义或启示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对教育教学具有以下启示:
首先,我们要优化人格构建的初始环境。儿童期的人格教育对他们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对儿童人格初始环境的构建,尤其注意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使他们在健康的环境下成长。
其次,在对儿童进行教育时,我们应该注意根据他们发展的身心特点,因材施教。适当的教育能够有效地培养儿童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他们的发展,而不适当的教育,则会阻碍儿童的发展。由于人的身心发展是连续的,且每一发展阶段都有其不同的特征,所以在对儿童进行教育时,我们可以根据他们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年龄特征对他们进行教育。
第三,我们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发现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人在发展的不同阶段的个体心理都会有不同的冲突,因此,我们应该好好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去解决他们在成长的不同阶段所遇到的人格发展的内在冲突,使他们把握好人生的方向,并在解决冲突的过程中认识到要想解决冲突,就要发挥好自身的主动性。对于知识的学习也是如此,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并掌握到的知识,才是他们自己的知识。
第四,我们要培养学生勇于拼搏的精神。在人格发展的不同阶段,我们都会遇到与这一阶段相对应的个体心理发展冲突,而这些冲突的解决过程重于其解决结果。冲突解决的过程对了,自然就会产生好的结果。因此,我们应该培养学生勇于拼搏的精神,使他们知难而进,勇于面对困难并找出解决办法,从而促进他们的自身发展。
第五,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合理的设置问题情景。由于每个学生在他们不同的发展阶段,都会遇到不同的危机,而当危机刚刚到来之时他们又不免会手忙脚乱,为了使他们能够更好的解决危机、渡过难关,我们可以在他们的矛盾到来之前,进行相应的问题情景设置,模仿他们可能面对的问题,为他们提供一定的问题解决方案,这样,等到矛盾真的到来之时,他们就可以根据已有经验,通过自己的努力,顺利地去解决矛盾,从而促使他们更好地发展。
●●●
巩固练习
1.(单选)最早对无意识现象进行深入研究的心理学家是( )
A.人本主义学派
B.精神分析学派
C.机能主义学派
D.构造主义学派
2.(单选)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中,从本我中分化出来,控制本我,但是以来自本我的能量为依托的是( )
A.本我
B.自我
C.超我
D.无我
3.(多选)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把人格分为三个部分。
A.超我
B.自我
C.理性
D.本我
4.弗洛伊德认为,( )是正常心理活动的基础。
A.自我的力量足够强大
B.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达到力量平衡
C.意识活动成为心理活动的主要成分
D.潜意识活动成为心理活动的主要成分
5.弗洛伊德认为本我( )。
A.根据快乐原则行事
B.遵循现实原则
C.按照道德原则活动
D.无原则活动
6.弗洛伊德人格结构中的本我( )。
A.指的是人的原始的无意识本能,特别是性本能组成的能量系统
B.包括人的各种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
C.寻求直接的满足,遵循快乐原则
D.是社会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内化的结果
参考答案:B、B、ABD、A、AC
五一特惠图书
老铁们
好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弗洛伊德人格三结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