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镜像神经元过于发达的人发现这一科学事件?

人的一生,从出生开始,第一个重大的考验是什么?高考。如果在路上偶遇一个高考生,你都会不自觉的有些紧张,有些人可能会奇怪,明明参加高考又不是你,你紧张个什么劲儿呢?那是因为镜像神经元啊!高考这件特定的事,你也经历过,你也紧张过,在碰到的时候,就不自觉把他人置换成自己,仿佛自己也正在经历这件事。这就是镜像神经元其中的一个作用,共情。那么,到底镜像神经元是怎么发现的?又怎么确定就是镜像神经元产生的这个效果?而且,这么功能看起来好无聊哦,花费那么多时间精力去研究出来,到底有什么用啊?别着急,你想知道的,《我看见的你就是我自己》全部都可以告诉你。我看见的你就是我自己《我看见的你就是我自己》是由镜像神经元发现者贾科莫·里佐拉蒂和意大利记者安东尼奥·尼奥利之间的对话整理而得。其中,贾科莫·里佐拉蒂是欧洲大脑与行为学会(EBBS)前任主席,意大利帕尔马大学神经科学系负责人。他的研究小组在20世纪末发现了猕猴额叶和顶叶皮质的镜像神经元。他对皮质运动系统和镜像神经元的研究在诸多权威科学杂志上发表过,对认知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安东尼奥·尼奥利,生于罗马,是意大利记者、散文家,《意大利共和国报》文化版主编。在《我看见的你就是我自己》中,主要以安东尼奥·尼奥利发问,贾科莫·里佐拉蒂回答的形式,从镜像神经元发现的背景、镜像神经元的发现以及自闭症研究这三部分进行讲述。《我看见的你就是我自己》思维导图镜像神经元发现的背景一个高考生成功的原因是什么?整个社会全力支持的氛围、自身努力、老师同学的帮助以及最重要的完整的高考制度。镜像神经元的发现也不外如此,我们通过个人背景和学术背景两方面来了解。个人背景贾科莫·里佐拉蒂青少年时期就立志研究神经系统,战后时期,人人以能够对社会做出贡献的职业作为理想目标,为此可以做出很大的牺牲,他就是在当时收入低廉的情况下,依然坚持自己的并不起眼的工作。终于在读医学专业的五年后,贾科莫·里佐拉蒂进入神经性门诊部,在之后的研究过程中,遇到了前进方向中的引领者们,开启了学术之路。学术背景一项研究成果的产生,必须有其他众多的理论基础铺垫。15、16世纪,人们沉迷于神学,认为身体受一种特殊的因素控制,针对于身体的神经学研究自然没有意义。直到笛卡尔把精神和身体独立划分,神经系统的研究才有了起点。接着,巴甫洛夫研究唾液腺时发现,人类看到食物时的视觉反应,并不能达到真实的食用的效果,但是还是会引起唾液的分泌,这种特定的、可条件性重复的反应,指出了这种心理过程的可研究性。让精神、心理等看起来虚幻的过程落到了实处,以后的研究方向才走向了神经系统。里佐拉蒂最开始的研究方向也是视觉,而他的奖学金到期之后,辗转到帕尔马大学,开始了运动系统的研究,发现猕猴在进行有目的性行为如抓取食物时,运动前区的部分神经元产生了反应。当时,他们直觉,这里有值得研究的地方,但是他们不知道是什么,也不知道要怎么去确定。至此,离镜像神经元的发现,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镜像神经元的发现发现过程前面我们说过了,在碰到一个要去参加高考的学生时,我们也会觉得紧张,那么,当猴子看到实验员拿食物的时候会怎么样呢?可以想象,猴子会兴奋。但是不可想象的是,被激活的神经元,恰恰就是猴子自己抓取食物时产生反应的神经元!这是多么的奇妙啊!仿佛猴子看见别人拿吃的,就和自己正在拿吃的一样。贾科莫·里佐拉蒂和他研究组的组员们,没有放过这个一闪而逝的机遇,而是就像我们同类型的高考题做了一遍又一遍一样,在确保排除了其他因素干扰情况下,进行一次又一次的实验,每次实验都得到了同样的结果。最后,他们确定了这类神经元的存在,并命名为“镜像神经元”。重要性镜像神经元重要的影响方面包含共情和模仿这两个方面。共情是融入集体必不可少的部分。我们通过共情去感受他们的情绪,是共情让人与人之间产生了连接,高考考场外等候的妈妈们,可以有力的证明这一点,她们有同样的情绪,并且可以感受对方的情绪,交流起来真是酒逢知己千杯少。模仿是人类的文化的发展和延续的基础。当语言被创造出来后,我们通过模仿去学习,从而进行交流,进行文化的保存和延续。当某一种工具被创造之后,我们去模仿,并且在基础上进行再次创造。如果整个人类没有模仿能力,每一个人离去,他的改变就会被初始化,人类的进程将会一次又一次的恢复出厂设置。如果某个人不会模仿,别人会的他都学不来,还怎么参加高考?自闭症研究自闭症是什么样的?温柔的轻拍和恶意的暴打在他看来,好像没有区别。一场感人的电影,你哭得稀里哗啦,他一脸冷漠的看着你,好像你是个傻子。有时候又喜怒无常,暴躁不安,满地打滚。所以自闭症在我们心中,和“情商低”、“心理有问题”画上了等号。可是,看了这篇文章的前半部分,你有没有意识到什么?《我看见的你就是我自己》告诉我们,这其实是镜像神经元功能异常,使得自闭症患者无法解读别人的行为。可能有人会说,那又怎么样,就算知道了,也没有办法改变事实,这样的研究好像也没什么实际用处。那你是否记得,镜像神经元是位于大脑运动前区,而《我看见的你就是我自己》描述的实验中,自闭症儿童是无法区分温柔和暴戾的动作,也无法解读自己动作存在的意义。自闭症儿童有可能是因为遗传因素,运动系统没有正常发育,从而镜像神经元不能得到完整的发育。那么,如果我们能够找到某一个时机,进行相应的刺激,使因为遗传原因发育异常的神经系统得到良好的生长,自闭症是否就有了治疗的可能?令人兴奋的是,真的可以!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分校心理治疗和行为研究科学学院教授、干涉疗法的世界领军人物莎莉·罗杰斯,通过实验证明,在婴儿幼年期,大脑处于发育状态,神经元在移动中建立联系,此时经过治疗可以很大程度的改善自闭症。自闭症的治疗现在已经得到了更多的重视,美国的相关机构甚至在《今日美国》报,印了整整一页的广告进行宣传,呼吁家长在孩子出生一年内带他们去进行相关的检查。也许,镜像神经元的发现者贾科莫·里佐拉蒂,在最初也没有想到镜像神经元的发现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吧。在文中,我们多次使用高考的例子,让大家能够更容易了解镜像神经元的研究背景和过程,但是,这两件事存在一个非常严重的差异。高考,是一件确定性的付出,我知道,我努力了就有结果,甚至就算我不努力,也总有一个结果给我。可是作为未知的科学研究,贾科莫·里佐拉蒂他们在茫茫然一条路上行走,不知道何时能够走到终点,他们甚至并不知道镜像神经元是否真的存在,如果他们的猜想是错误的,那么在这个注重结果的世界,一切努力都将化为乌有。这真是科学研究最残忍又最有魅力的地方,而《我看见的你就是我自己》,就是最后胜利的果实。
1天至少读1本书打卡641天书名:《神秘的镜像神经元》用时:30分钟阅读心得:本书作者是美国神经学家格雷戈里·希科克,是一本学术性比较强的书,读起来很烧脑,但是读进去又收获很多。通过书名也能看出来本书的论述主体是关于镜像神经元的,书中的用词不太好理解,我从百科里找到了更好懂的介绍:科学家发现,人脑中有一种叫做镜像神经元的细胞在起作用。镜像神经元是近来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热点。有些研究者甚至大胆地断言:镜像神经元之于心理学,犹如DNA之于生物学。脑中的神经元网络,一般相信是储存特定记忆的所在;而镜像神经元组则储存了特定行为模式的编码。这种特性不单让我们可以想都不用想,就能执行基本的动作,同时也让我们在看到别人进行某种动作时,自身也能做出相同的动作。传统探究现象学的哲学家早就提出:对于某些事,人必须要亲身体验,才可能真正了解。对神经科学家而言,镜像神经元系统的发现,为该想法提供了实质基础,也明显改变了我们对人类理解方式的认知。从镜像神经元发现伊始,世界各国不同学科、不同研究领域的科学家,包括神经生物学家、人类学家、心理学家、语言学家和教育学家,都不约而同地汇聚到这块新出现的“科学富矿”,进行研究、探索和实验,并提出了许多很有价值的理论假定。本书作者主要从语言方面来探究镜像神经元的作用原理,以及对我们来说有什么作用,比如共情、理解能力、还有自闭症的研究。前半部分主要是在反驳一些现行实验结果,后面才开始输出自己的观点。作者主张一种镜像神经元的联结观,他认为联结的来源是实验中的训练本身,而不是从自身动作到他人动作的感觉运动扩展。通过训练,镜像神经元研究团队在不知不觉中就将镜像神经元装进了猴子的大脑里。那我们跟猴子的镜像神经元不同呢?(之前更多的质疑证据都觉得猴子能够跟着做其实是经典条件反射,而不是镜像作用)模仿(作者认为镜像有几种,其中一种是模仿)并不是人类认知能力进化的原因,而是其结果。猴子不会像人类一样高频大量地模仿,并不是因为它们不具备这种基础的神经组织——它们的确拥有镜像神经元;而是因为它们不具备恰当的认知系统,使它们能如人类一般从模仿中受益良多。人类与类人猿具有相同的基础联结机制,可能也具有相同类型的镜像神经元,但我们拥有不同的认知(信息加工)机制。这些机制进化了,能够对基础联结机制加以充分利用。这就是人类对模仿的应用比类人猿更好的原因。读完这本书我对大脑构造的理解更深入了,也更能理解为什么我们接收语言不仅仅是通过声音,这都跟脑区中的镜像神经元有很大关系。真是神奇。

选择擅长的领域继续答题?
{@each tagList as item}
${item.tagName}
{@/each}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提交成功是否继续回答问题?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展开全部在意大利帕尔马,15年前的一个夏天,一只猴子坐在专用试验椅上等着吃中饭的研究人员回来。一根细小的电线已经植入了猴子负责运动的大脑区域。当猴子每次抓或移动实物时,其大脑区域的一些细胞就会兴奋起来,为此,监控器还会记录一个声音:啵哩———破,啵哩———破,啵哩———破。一位毕业生手上拿着一个冰淇淋球进来了。猴子盯着他。之后,令人惊奇的一幕发生了:当学生将冰淇淋球放到他的嘴唇边上时,监控器听到了一个声音:啵哩———破,啵哩———破,啵哩———破。其实,帕尔马大学的神经学家加库脉·李乍那迪早就看到了这一现象,他当时拿的是花生。当猴子看到人们或其它猴子拿着花生放到他们的嘴里时,同样的大脑细胞兴奋了。之后,科学家发现,猴子剥花生或听到有人剥花生时,此细胞会兴奋。当用香蕉、葡萄干和其它所有实物时,同样的事情发生了。李乍那迪博士最近接受采访时表示,猴子大脑中有特有的细胞,叫镜像神经元,当猴子看到或听到一个动作和当猴子自己做这一动作时,这些细胞会兴奋。人类大脑有若干镜像神经系统来专门传输和了解别人的行动和意图,以及别人行为的社会意义和他们的情绪。镜像神经元不是通过概念推理,而是通过直接模仿来让我们领会别人的意思。通过感觉而非思想。此发现触动了许多科学规则,改变了对文明、移情作用、哲学、语言、模仿、孤独症和心理疗法的理解。此发现为文明的进步提供了生物学基础 。大脑中大多数神经元比较呆板。许多只是来探测外面世界的一般特征的。有些遇到水平线时就会兴奋,有些则只认垂直线,其它的负责探测单频声音或运动方向。在更高级的大脑中,科学家发现成群的神经元能探测更远为复杂的特征,如脸、手和富有表现的肢体语言。此外,其它神经元会帮助设计身体动作,设想复杂的姿肢。在大脑中的前区皮质、后顶页、颞叶上方的沟回区域和脑岛处发现的镜像神经元,会对一系列与意图相关的行动有兴奋反应。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
收起虚拟仿真实训室主要有以下作用:(1)教师授课及展示:教师对实训室要求、设备操作、实训内容、实训流程、课程重难点等内容进行集中讲解;(2)学生综合实训:仿真出对应的理论、实践课程内容,学生可基于对应虚拟仿真场景进行实训交互操作;平台自动记录学...
点击进入详情页本回答由北京天阳优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_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扫描二维码下载
×个人、企业类侵权投诉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类别色情低俗
涉嫌违法犯罪
时政信息不实
垃圾广告
低质灌水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说明
做任务开宝箱累计完成0
个任务
10任务
50任务
100任务
200任务
任务列表加载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镜像神经元过于发达的人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