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水与人,动物,植物的关系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中,水基础于什么鱼类处于什么?

1. 关于脑电生理活动,陈述正确的是
(
)D. 脑电图可用于描记脑自发电位2.心理学的研究角度不包括
(
)A. 神经生物学的研究B. 社会学的研究C. 行为的研究D. 认知的研究E. 心理分析的研究5.在现代,心理学被定义为
(
)E. 研究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对心理学是怎样一门科学,在心理学的不同发展阶段,随着心理学家对心理学认识的深入,有着不同的理解。选项A是早期的定义;选项B是美国近代机能主义创始人詹姆斯的观点;选项C是20世纪初行为主义的鼻祖华生的观点;选项D是20世纪初格式塔心理学家卡夫卡的观点;因此,只有选项E是现代关于心理学定义的代表性观点。6.下列有关听觉的陈述,正确的是
(
)D. 振幅相同但频率不同的声波响度不同8.社交距离在现实中的距离是
(
)B. 4~12英尺美国学者霍尔根据对美国产阶级的研究提出了四种人际距离的概念,中公众距离(12~25英尺);社交距离(4一1尺):个人距离(1.5~4英尺》;亲密距离(18英寸)(1美尺=03048米,1英寸=254毫米。9.下列对非快速动眼睡眠各阶段的陈述,正确的是
(
)E. 第三和第四阶段的睡眠通常被称为“慢波睡眠”
此题要求掌握非快速动眼睡眠各阶段的脑电波特点,机体状态,睡眠状态以及持续时间四个要点。第一阶段的脑电波主要是混合波,频率和波幅都较低,身体放松,呼吸变慢,浅睡状态,易唤醒,持续时间约为10分钟;第二阶段的脑电波偶尔会出现短暂爆发的,频率高波幅大的“纺锤波”,个体很难被唤醒,持续时间约为20分钟;第三阶段脑电波的频率继续降低,波幅变大,出现Dlta波,有时为“纺锤波”,持续时间约为40分钟;第四阶段大多数脑电波呈现为Deta波,个体肌肉进一步放松,身体功能各项指标变慢,深度睡眠,梦游,尿床大多发生于此阶段;第三和第四阶段的睡眠通常被称为“慢波睡眠”。10.思维最基本的过程是
(
)C. 分析和综合11.下列对动机与效率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B. 对于较易的任务,工作效率随动机高而上升动机和工作效率呈倒“U”型失系中等水平的动机对工作效率最有利,动机不灵和过强都会降低工作效率,动机的最佳水平任务性质不同而不同,对较易的任务,动机水平要高些,而对子较难的任务,动机最佳最水则要低一些。12.母性动机通常被看成是
(
)D. 生理性动机13.下列关于情绪理论的描述,正确的是
(
)B. 伊扎德认为情绪是人格系统的组成部分,是人格系统的动力核心此题考查的是各情结理论代表人物的观点,ACDE四个选项的错误在于“张冠李戴”,A中的观点是詹姆斯的,C中的观点是阿诺德的,D中的观战是拉扎勒斯的,E中的观战是沙赫特的。14. 能力包括
(
)A. 观察力,理解力,记忆力此题考查的是对 能力和特殊能力概念和种类的掌握情况。 能力即智力,是指在不同种类的活动中均表现出来的能力,如观察力注意力理解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特殊能力是指在某种特定种类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如计算能力绘画能力音乐能力写作能力等。15.在人类发展基本原理或规律问题上,不属于各种心理学派之间的争论的是
(
)A. 人类心理和行为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B. 人类对待环境的关系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C. .人类心理发展是分阶段的还是连续的D. 人类心理发展是个体的还是群体的E. 发展的终点是开放的还是有最终目标的16.下列有关种系心理发展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种系心理发展是指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B. 种系心理发展包括动物心理进化和人类心理进化两个过程C. 动物心理学研究动物心理的进化过程D. 人类心理进化是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内容E. 狭义的心理发展即人类心理进化此题要求理解心理发展的内涵,理清种系心理发展和个体心理发展的关系。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的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发展心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发展心理学包括动物心理学(比较心理学),民族心理学和个体发展心理学。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就是指个体发展心理学。17.在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研究中,最重要的一环是
(
)C. 人格18.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是
(
)B. 普莱尔
选项中的人物都对发展心理学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达尔文的《一个婴儿的传略》(1876)一书被视为儿童心理学早期专题研究成果;普莱尔1882年发表的《儿童心理学》-书被公认为是第一部科学的,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标志普莱尔成为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霍尔对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是从出生到成熟期(青少年期到青春期);荣格是最早对成年期心理发展理论研究的心理学家;柯林渥斯的《发展心理学概论》是世界上第一部发展心理学著作,提出了追求人的心理发展的全貌。19.下列不网于弗洛伊德对心理发展的研究贡献是
(
)E. 认为心理发展经历八个阶段
弗活伊德提出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说,把心理发展阶段分为五个阶段,八阶段说是艾里克森提出来的,其中前五个阶段与弗洛伊德的五个阶段在时间上基本相同。20.弗洛伊德认为生殖器期年龄范围是
(
)C. 3~6岁此题要求掌握弗洛伊德关于心理发展的五个阶段及时间:口唇期(0~1岁)肛门期(1~3岁)生殖器期(3~6岁)潜伏期(6~12岁)生殖期(12岁以后的青春期阶段。21.关于心理社会发展理论,错误的是
(
)A. 创立者为艾里克森B. 既考虑到生物学的影响,也考虑到社会文化的影响C. 将人生全期分为五个阶段D. 任一时期的身心发展都与前一/前各时期的发展有关E. 将每一时期视为一个“危机与转机”的关键22.艾里克森认为,青年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
)D. 建立自我同一感,防止同一感的混乱,体验忠实的实现23.与经典杀件反射理论相比不是操作条件反射所强调的原则是
(
)A. 塑造B. 强化C. 习得D. 及时强化E. 消退习得是行为主义的一个基本用语,即通过条件反射而获得某种行为反应的过程,而不是行为主义的原则。24.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概念是
(
)D. 观察学习25.心理发展的社会文化历史理论的创始人是
(
)B. 维果斯基26.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是
(
)A. 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B皮亚杰认为,心理,智力,思维,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这种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乃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27.“个体开始用语言符号去吸收知识”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是
(
)B. 前运算思维阶段28.关于婴幼儿大脑功能发展的描述,正确的是
(
)C. 12~36个月期间婴儿脑电活动逐渐成熟 婴幼儿大脑功能发展这个 ,是要掌握具体的发展情况和特点,二是要掌握各发展情况和特点所出现的时间月是婴出生5个儿脑电活动发展的重要阶段,脑电逐渐皮质化;约皮质对皮下的从4岁开始,内抑制开始发展起来,调控作用逐渐加期间强;12~36婴儿脑电活动逐渐成熟;婴儿脑中的个月速度最快的发展是脑干和中脑;要儿的大脑具有大的可塑性和良好的修复性。29.数概念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年龄是
(
) C. 2~3岁,5~6岁此题考查的是婴幼儿概念掌握的发展:2~3岁,5~6岁是数概念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年龄;在类概念上,4岁以下儿童82.3%不能分类;6~7岁逐渐能按事物的功用分类。30.理学家鲍尔比所划分的婴儿依恋发展三阶段是指
(
)C. 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31.通过“陌生情景”研究法,依据婴儿在陌生情景中的不同反应,把婴儿依恋分为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和反抗型依恋三种类型的心理学家是
(
)A. 安斯沃斯32.关于儿童游戏的形式发展顺序,正确的是
(
)B. 模仿性游戏 角色性游戏 表演性游戏 有规则的游戏33.下列关于青少年社会性交往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开始建立友谊对此题的解答,特别要注意各选项的措词。有些选项与真实情形看起来差别不大,如选项B,实际情形是青春期结交的作为知已的亲密朋友的地位,至少与父母相等,甚至显得更重要一些。有些是选项与实际情形恰好相反,如选项C,实际情形是同伴团体逐渐形成,同伴团体压力日益显著春期的异性交往关系由疏离到选项D,实际情形是青际情形是到青春期亲密;选项E,实削弱父母的榜样作用显著。34.下列关于成年期生理发展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人的身体在和知觉能力的顶点岁期间达到生理B. 人的体力在30岁达到顶点,以后便开始衰退C. 女性更年期发生在45~5岁之间,平均年龄47岁D. 女性更年期持续时间 8-12年E. 男性没有更年期正确答案: E对此题的解答,要注意矫正日常生活中认为男性没有更年期的错误认识。其实,男女都有更年期,只是男性更年期没有女性月经的明显标志,出现的时间也晚一些,在50岁左右,也会出现“男性更年期综合征”。35.关于老年期认知发展的描述,正确的是
(
)D. 机械记忆减退,回忆力显著下降关于老年期认知发展,要注意各种认知发展的具体表现及出现的时间:老年期,最早衰退的是听觉;视觉在55岁后衰退严重;味觉在60岁以后的感受性急剧下降;记忆力随年龄增长而减退,机械记忆减退,回忆力显著下降;智力有所减退,但并非全部减退。36.下列关于弗洛伊德潜意识理论的描述,正确的是
(
)E. 潜意识决定了个体行为的真正原因和动机,也决定了神经症的症状弗洛伊德潜意识理论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分为意识前意识潜意识三个层次,其中,意识是个体心理活动的有限外显部分,是与直接感知有关的心理活动部分;前意识是介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部分,是可以从记忆中招回到意识中的经验和记忆;潜意识是被压抑到意识下面的,无法从记忆中招回的部分,它们通常是被社会的风俗习惯,道德,法律所禁止的内容,潜意识在正常及变态心理功能中均占有重要的位置,决定了个体行为的真正原因和动机,也决定了神经症的症状。37.在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中,关于自我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自我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B. 自我是现实化了的本我C. 自我是理性的识时务的D. 自我遵循现实原则,追求无条件的即刻满足E. 自我是本我的唯一出路38.弗洛伊德认为,心理性欲的发展顺利过渡到下个阶段的基本条件是
(
)C. 适当满足本我的欲求39.荣格将人格划分为
(
)弗洛伊德提出的人格结构A. 意识,前意识,潜意识B. 本我,自我,超我C. 意识自我,个人无意识,集体无意识D. 阿尔伯特:枢纽特质,核心特质,次要特质E. 荣格集体无意识中原型:人格面具,阴影,阿尼玛和阿妮姆斯,自身40.具有“按固定规则行事,客观而冷静,积极思考问题,武断,感情压抑”特征的人格类型是
(
)B. 外倾思维型41.下列关于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描述,正确的是
(
)B. 自卑感是所有个人成就背后的主要推动力阿德勒认为,器官缺陷与人格的原初动力补偿是自卑感是所有个人成就背后的主要推动力,可以促进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但也可能起消极作用,使人产生神经症。42.行为主义人格理论强调
(
)B. 情境对行为的决定作用行为主义基本的理论观点是环境决定论,忽视内在的心理结构和过程,其人格理论也不例外。选项A是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的观点,选项C是交互作用论者的观点,也是目前多数心理学家所认同的主张,选项D是阿尔伯特,卡特尔等特质论者的观点,选项E是认知论者的观点。对此题的解答,如果不清楚荣格的人格理论的具体观点,但只要掌握了行为主义基本的理论观点,理解“追求卓越”“特质“认知”都属于主观的,内在的心理,也能正确解答。43.荣格的人格结构是包括个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和
(
)B. 意识自我44.“异常行为是由于不适当的学习所造成的”观点属于
(
)D. 行为主义观点题干中的观点反映的是异常行为的环境决定论,是行为主义的基本论调。而精神分析,特质论和人本主义的心理病理观都是强调【 】塑造法也被称为“渐次接近法”,其实质是使个体行为不断接近目标行为并最终做出目标行为的差别强化过程,也就是通过差别强化达到行为分化的过程。45.不属于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的一项是
(
)E. 成人期46.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与大多数行为理论的区别在于
(
)B. 承认内部认知过程社会学习理论与其他人格理论相比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其整合的程度比较高。面对特质论和情境论的分歧,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不必争论是内部因素还是外部环境决定了人格,科行为是有机体内部过程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其次,社会学习理论也整合了心理学最有生命力的新兴认知学派的一些观点,从而克服了激进行为主义理论中过分简化行为,忽略内部过程的弊端;另外,社会学习理论涉及的计划目标潜能这类概念,及其对人类尊严供的所提证据,说明社会学习理论也整合了人本主义的一些观点。47.艾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要面临的危机是
(
)E. 自我同一性角色混乱48.不属于罗杰斯对健康人格的描述的一项是
(
)A. 自我经验的开放态度B. 自我的协调C. 机体估价过程D. 无条件积极关注E. 相信自己的潜能49.在当代人格心理学中,特质概念的提出者是
(
)B. 阿尔波特阿尔波特是特质论的首倡者,卡特尔,高登伯格和艾普斯坦都是特质论的支持者和代表人物,米歇尔是特质论的反对者。50.卡特尔从特质的层次上将人格特质划分为
(
)A. 阿尔伯特对人格特质的分类个人特质, 特质B. 阿尔伯特对人格特质的分类枢纽特质,核心特质次要特质C. 卡特尔从个体与群体角度对特质的分类个别特质,共同特质D. 表面特质,根源特质E. 卡特尔对人格动力特质的分类。能,外能,辅助51.霍曼斯提出了社会交换理的普遍性命题是
(
)①成功命题②剩激命题③价值命题④剥夺与满足命题⑤侵犯与赞同52.观察学习包括四个过程,其先后顺序是
(
)E. 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动机过程★53.20世纪30年代,将“角色”一词引入社会心理学的是
(
)C. 美国芝加哥学派54.下列用有关社会知觉的各种观点正确的说法是
(
)①社会知觉,又叫社会认知,即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自已的知觉④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有认知者的情绪经验动机和兴趣等⑤对他人人格的知觉指个体对他人的看法,对他人的印象社会知觉与普通心理学的知觉含义有所不同,知觉是指人对外界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是人将感觉获得的信息进行选择,组合,从而形成完整映像的过程,不包括想象,判断等过程。社会知觉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对他人,群体,自错误的。对他人表情已的知觉,所以②的看法是的知觉不仅仅包括面部表情和身段表情,还有言播表情,所以③的说法片面的。55. 人们习惯于从哪三个重要方面来进行归因
(
)①内部与外部③稳定性与易变性⑤可控程度56.有人说,东北人直爽,山东人憨厚,浙江人会做生意,四川会人会做菜,这种看法在社会心理学里属于哪种现象
(
)C. 刻板印象与定型这种看法就是将某人格特征进行简单归类,用共性抹杀了个体差地区的人的异,是一种简单地认知,刻板印象指人们对某类人持有的一套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并且以此作为判断评价他人结果,如对性别的依据人种,人民是对信息进行类别化的带有简单归类的偏向性的社会知觉,是一种快速族阶层地域等。这种认识世界的方法,看法可能带有很大的片面性。刻板印象是针对某群体成页则称为定型。57.本能论的代表人物是
(
) E. 麦孤独和弗洛伊德58.有关挫折的描述,以下看法正确的是
(
)①挫折包括挫折情景挫折认知和挫折反应③挫折产生的原因可分为环境起因和个体起因挫折对人的影响因人而异,跟个体的心理承受能力有关,所以挫折不一定让人颓废,也可能让人更加坚强,更成熟,所以②是不正确的;④属于挫折-侵犯说的主要观点,米勒认为,挫折可产生侵犯以外的结果,不一定引起侵犯行为。★59.贾尼斯和霍夫兰提出了
(
)B. 态度改变的劝说情景模式 ★60.人际距离的错误说法是
(
)A. 霍尔根据美国白人中产阶级的研究提出了4种人际距离且B. 人际离的影响因素有文化,民社会地位,性别等人口学特证C. 公众距离的合适尺度是3.66-7.62mD. 个人距离的合适尺度是0-0.46mE. 社交距离的合适尺变是1.22-3.66m个人距离的合速尺变应该是0.46-1。22m,0~0.46m是亲密距离的范围,所以答案D不正确。★61.哪些不是维持与协调人际关系交往的原则
(
)①相互性原则②自我保护价值原则③包容原则④交换性原则⑤沟通原则★62.关于群体的分类,说法错误的是
(
)A. 按照群体的形成方式来划分,可分为自然群体和规范群体B. 按照群体规模的大小来划分,可分为大型群体和小型群体C. 按群体的组织程度和成员相互作用的程度来划分,可分为松散群体,联合群体合作群体和集体D. 自然群体可以分为大型自然群体和小型自然群体E. 自然群体可以分为大型自然群体和初级自然群体★63.对合作的基本条件的论述,不正确的说法是
(
)A. 目标一致B. 双方完全没有竞争C. 相互依赖的合作氛围D. 共识与规范E. 合作者双方存在人际互动”★64.社会心理学家多伊奇提出了什么理论来解释竞争与合作的产生
(
)C. 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65.对于合作与竟争的论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合作是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个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彼此互相配合的一种行为②竞争是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个体与群体之间争夺一个共同目标的行为③不同个体的目标与手段之间存在积极的肯定性关系时候,他们之间是合作关系④不同个体的目标与手段之间存在消极的否定性的依赖关系时候,他们之间是竞争关系66.个体从事某种实际工作前,对自己可能达到的成就目标的主观估计,这个概念叫做
(
)A. 抱负水平B. 成就动机C. 自信心D. 自我实现的需要E. 社会赞许性动机此题考查对于几种动机概念的掌握。抱负水平指个体从事某种实际工作前,对自己可能达到的成就目标的主观估计。抱负水平代表个体的一种愿望,与个体实际成就有差距。成就动机指个人追求自认为是重要的有价值的目标,以期达成的内在动力,成就动机的作用表现为追求成功避免失败胜过他人、达成理想。社会赞许动机指人期望得他人及社会的赞扬、承认、肯定和鼓励,即取悦于人的内在心理倾向。67.拉皮埃尔现象是关于什么的研究
(
)B. 歧视态度★68.以下不属于影响态度转变的因素的是
(
)E. 态度测量的方法★69.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个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行为,在社会心理学里叫做
(
)D. 合作70.光环效应又被称为
(
)D. 晕轮效应★71.社会化应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生活依赖期,另一个是
(
)B. 语言及学习能力社会化应具有两个条件,一个是生活依赖期,另一个是语言及学习能力。★72.个体的全部社会化是以(
)为表现的B. 语言社会化73.“两种心理学”指的是
(
)E. 理解的心理学,解释的心理学 “两种心理学”:卡尔·雅斯培尔斯认为,对理解的心理学和解释的心理学须作出细致区分。理解的心理学探讨的是精神内部有意义的关系,如研究动机“为了什么而产生”和“如何产生”,研究情绪与意志、认知与外显行为的关系。心理治疗主要就是在理解的心理学领域里进行,需要用诠释学的方法理解心理事件的意义,并通过人际互动为患者寻找、固化、重新赋予或扩展意义,甚至构建创造意义。这与生物医学的方法是有区别的。药物等躯体治疗不能取代个体对于生命意义的追求。74.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除了文化的内容发挥着作用以外,文化的变迁过程本身也会对人的心理卫生产生影响。文化变迁依其原因和剧烈程度有以下几种形式
(
)①涵化②文化传播③文化革新文化变迁依其原因和剧烈的程度有文化革新、传播、涵化等几种形式。75.在心理治疗实践中,临床思维和系统思维分别是
(
)B. 分离式抽象,综合式抽象现代的系统思维提示,甚至观察者对对象的观察过程本身,都会作为干预而影响被观察的过程。如果说,前一种分离式抽象思维主要是服务于“化繁为简”的目的,那么系统思维提倡的后一种综合式抽象就不仅仅是为了减少认知活动的复杂性,而是还结合了演绎性思维,要求“化简为繁”。★76.文化冲击又叫做
(
)B. 文化休克文化冲击或“文化休克”:势单力薄的族群或个体在优势文化中接受同化的过程中,由于新文化与母体文化的巨大差异,人们面临进行重大调整,适应的压力,容易产生困惑、紧张焦虑、过分敏感、情感不稳定、“思乡病”等消极体验,并且常伴发心身性障碍。★77.边际人的类型,从时空上可划分为两种具体形态
(
)B. 历时态边际人,共时态边际人边际人的类型从时空上还可以分为两种具体形态:历时态边际人和共时态边际人。历时态边际人通常处在社会动荡或社会变革时期,新旧思想的交替、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文化的变迁等往往在他们的内心产生茫然、失范、冲突、生疏等感觉,但其中一部分人,终会成为时代浪尖上的弄潮儿、推动历史前进的先驱者。共时态边际人则是指那些同时跨两种不同文化的人。78.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可以归纳为
(
)①以土地为基础的人生本位③以伦理为基础的道德本位④以家庭为基础的群体本位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指我国历史上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即以土地为基础的人生本位、以家庭为基础的群体本位和以伦理为基础的道德本位。79.巫术涉及的初级思维过程不包括
(
)①魔幻思维②发散思维③象征-隐喻思维④联想思维⑤类比思维巫术涉及的初级思维过程包括以下几种:①魔幻思维。②象征隐喻思维。③类比思维。80.巫术气功流行疗法的回潮和兴起,不仅仅是治疗疾病和健身的问题,还反映出
(
)C. 文化变迁中的群体性适应问题81.保证神经元信息传递过程中绝缘性的是
(
)C. 星形胶质细胞82.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的活动。这是属于
(
)E. 注意的分配性83.下面有关长时记忆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容量没有限度,来源大部分是对短时记忆内容的加工B. 是一种永久性的存储C. 编码只有语义编码D. 信息提取的方式为再认和回忆E. 它的保存时间长,从 钟到几年,甚至终身84.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是由低到高的五个层次构成,以下排序正确的是
(
)①生理的需要③安全的需要⑤归属和爱的需要④尊重的需要②自我实现的需要85.情绪状态的分类描述错误的是
(
)A. 心境激情和应激是情绪的三种状态B. 心境是人在相对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的一种相对持久的情绪状态C. 应激会出现“意识狭窄”现象D.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暴发的为时短暂的情绪状态E. 应激是指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86.被视为儿童心理学早期专题研究成果的是
(
)B. 《一个婴儿的传略》87.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认为心理起源于
(
)C. 主体的动作88.下面的陈述不符合皮亚杰阶段理论的是
(
)A. 各阶段都有它独特的结构,标志着定阶段的年龄特征B. 由于各种因素,阶段可以提前和推迟C. 各阶段的出现,从低到高是有一定的次序D. 每一个阶段都是形成下一个阶段的必要条件E. 每个阶段之间都是截然分开的89.下列哪项不属于弗洛伊德提出的防御机制
(
)A. 压抑B. 指责C. 替代D. 退行E. 合理化90.主动性,能决定这个积极结果所对应的危机是
(
)A. 自律—羞愧91.下面有关行为主义人格理论的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
)A. 强满情境对于行为的决定作用B. 行为主义的人格理论主要强调结构C. 把人格定义为人体的独特行为方式的组合D. 行为的习得是许多刺激反应联结的建立E. 环境是决定行为的唯一重要因素92.社会学习论的代表人物是
(
)B. 班杜拉93.下面是罗杰斯对于健康人格的描述,不包括
(
)A. 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B. 自我经验的开放态度C. 自我的协调D. 机体估价过程E. 无条件的积极关注94.某治疗者在治疗过程中,坦诚地对待自己的情感,平等地与来访者交流,能够设身处地地了解来访者的经验和情绪,对来访者的行为不做任何好坏的判断,帮助来访者充分发掘他的全部自我概念和经验,促进来访者的自我成长。治疗者所采取的治疗方法是
(
)D. 来访者中心疗法 本案例中,治疗者主要创遭的是种治疗气氛,如真诚共情无条件积极关注这是来访者中心疗法的基本要求。95.社会无业青年某因吸毒被强制劳动两年,在劳教所里他戒了毒,学会了修理自行车和摩托车,重返社会后,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他开了一家修理店,开始自食其力,这种现象在社会心理学里称
(
)B. 再社会化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其中包括对早期社会心及继续社会过程中没取得合格社舍成员贵格的体的再教化。梁某没有掌握相关的谋生技能无淒养活自已;同时他来能遵守国家法律和相关法规,吸食毒品,说明他在早期的生活阶段中未能充分社会化,被势教后强制接受社会的再社会化。★96.有关态度改变的各种说法,以下正确的是
(
)①态度的改变不可能一次完成②抵制态度改变的外部影响的方法有贬损信息源歪曲信息掩盖或拒绝③影响态度转变的因素有说服者沟通信息改变者和情景态度的改变有两种含义:一是量变(一致性改变),方向不变,强度变化;一是质变(不一致性改变),以性质相反的新态度取代原有态度,所以④的观点不正确;态度改变是为了维持态度三因素的一致,这是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的观点,所以⑤的说法也不正确。 97.王某一次因闯红灯被交警扣留,处以罚款200元,王某的同事肖某认为王某是故意不遵守交通法规,应该受罚;后来肖某也闯了红灯,但他认为自己是没注意到红灯,属于无心之过,不愿意接受处罚。肖某对他人和自己做出了不同归因,这是因为
(
)A. 自我价值保护个体在归因时,对自我卷入的事情的解释,归因朝着有利于自我价值确立的方向倾斜,是一种利己性归因偏差,具体来说,当自己的行为是好的成功时,倾向于内部归因当行为本身不好失败时,个体很少用个人特征来解释,而倾向于归结为外因。而当他人的行为是好的成功时,倾向于外部外因;当他人的行为本身不好失败时,则倾向于用他人的个人特征来解释,从而保护自己的价值。98.一些新生对于升入高一级学府,面对新生活的不适应属于
(
)A. 角色间冲突B. 角色内冲突C. 角色不清D. 角色中断E. 角色失败99.教师在学生面前作出符合教师这一社会角色的行动,属于
(
)我C. 按社会期待表现自己100.小丽上语文课时,突然外面有鞭炮声,这时小丽顺着窗外向有鞭炮声方向望去,这是
(
)B. 注意的转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与人,动物,植物的关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