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维示波器推荐怎么样 产品评测与使用心得?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初中物理实验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如果这14篇文章还不能满足您的需求,您还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与初中物理实验心得体会相关的文章。篇1:初中物理实验心得体会要学好任何一门课程,都要有适合自己的、良好的学习方法,只有这样才会得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要学好物理课,首先要重视各学科的横向关联作用,比如:语文的阅读能力就直接影响物理知识的学习和对物理概念的理解程度;数学知识在物理课中有目的迁移应用就是物理学习中的计算能力。第二要重视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要有意识、有目标的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第三要重视在群体学习过程中树立独立思考、分析、归纳结论的意识,要自我培养良好的独立作业能力。第四要重视探索自己学习道路上的未知领域,学会科学的探索,严谨的分析是打开未知领域之门的金钥匙。下面就如何学好初二物理提出几项建议:1.学会使用物理课本初中物理课要学习的全部内容是什么?初二物理课要学习初中物理课程中的哪些部分?物理课上老师会先讲些什么、后讲些什么?对新开的一门课程,同学们的脑海中会有一连串的问号,并且很想知道答案。这并不难,随着学习进程每个问题都会得到答案。关键是作为学生,是被动地等待答案,还是主动地探求去寻找答案,对!当然是做后者。开学初,每位同学都会得到各学科的课本,初二的学生手中自然就会比初一时多出我们需要的《物理》课本。打开课本,同学们的某些浅显问题的答案就在眼前。物理课本是我们学习物理的依据,是同学们学习物理的向导。同学们要学会通过课前看物理课本而了解上物理课时老师要讲的内容,知道上物理课时,针对所学环节听什么,使学习过程是有目的的行为。通过课中随着老师的引导看物理课本,达到认知知识、理解知识要点的目的。通过课后看物理课本,达到复习巩固知识,学会初步应用知识解答问题的目的。物理课本中有大量的依据物理现象进行分析推论物理结论的课文,同学们认真阅读后会发现,这些课文不仅能使你们浅显地认识物理知识,还会使你们很好地组织出解答物理问题的论述语言,这是解答物理简述题的语言之源。在我们学习了一些可用数学表达式书写的物理规律之后,同学们会在物理课本中阅读到一些典型例题的解题分析、解题过程。这是解答物理计算题的范例,要很好地阅读、细心地反复阅读,这是分析能力、综合应用知识能力的良好培养过程,这个过程,可以使同学们对物理计算题的解题能力提高,书写格式掌握,收到水到渠成的效果。物理课本中有一些引导同学们思考的小标题和小实验的课题,在学习时间宽松时不妨读一读,它会使你们眼前一亮。同学们的物理思维会得到扩展,对知识的理解会深化。2.明确学习目标,注重理解物理概念做任何事情都要有预期目标和要达到的目的,否则会迷失前进的方向,学习知识亦如此。青少年时期的初二学生有着广泛的好奇心,但好奇心再多、再强也无法取代学习目标。每位同学要很好地把握自己的好奇情感,使之转化为求知的欲望,然后理智地确定全学期的总体学习目标,针对物理课各章节的局部学习目标和平时各节课、各知识点的细节学习目标,使自己的学习过程是有序而行。在物理课的学习过程中,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学习是重要的,也是困难的。因为每一个物理概念的建立,每一条物理规律的认知,都需要由知道上升为理解,才能达到应用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解答问题的目的,这在学习过程中是非一日能完成的。篇2:初中物理实验心得体会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从其教学组织形式来说,可分为教师的演示实验、学生边学边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和学生课外实验四种类型。如何进一步弄清各类实验的特性和作用,并把它们和谐起来,使它们在培养学生能力上发挥最佳功能,则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就初中物理边学边实验教学谈一点粗浅的认识。边学边实验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让全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去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用实验方法探索物理知识能力的过程。这种教学形式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边学边实验,时间可长可短,灵活机动,与学习新课结合紧密,不一定需要正规的实验室,也不需要写正规的实验报告,很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一般都很好。因此积极创造条件,开设这类教学实验,对于大面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能力无疑将起到重要的作用。认真做好学生分组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较好手段,是初中物理教学中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很重要的一环。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都存在着一定的弊端。课堂中的演示实验是教师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材料的过程,它无法代替学生自身的学习活动,教学中如果把教师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的边学边实验,既能使学生对实验获得更加清晰的印象,学到物理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这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项重要改革。同时我们又发现,在学生物理分组实验中,常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学生多,仪器少,实验中常出现“男同学抢着做,女同学怕动手;成绩好的积极做,成绩差的旁边坐”的倾向;二是由于初中学生实验能力差,学生对实验的注意力常常集中在操作上,教师忙于协助学生排除故障,师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以致无法达到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采用边学边实验的形式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边看书、边实验、边思考、边讨论,以物学理,能较快地掌握物理知识。由于边学边实验课不同于学生分组实验课,其教学形式如上课,一般不允许随便走动,互相抄袭,每个桌上都有一套仪器,“逼”得学生人人动手、动脑学习,容易纠正学生实验中出现的不良倾向,有利于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边学边实验起到了演示实验与学生分组实验的综合作用。 边学边实验教学是融知识学习和实验操作为一体的课堂教学过程,能够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其主要原理为:(一)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动手、动脑、讨论、讲述、小结,教师肯定和赞扬学生的认知情况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议,使学生及时认识自己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极大地鼓舞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其增强了基础较差的学生的学习信心,激发了直接学习动机。(二)高思维密度的课堂教学能促进全体学生智力发展。边学边实验教学能促使学生在一堂课上有较长的有意注意时间,并能积极、主动、充分地开展思维活动。思维是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产生的,感性认识不仅是思维活动的源泉,而且是思维活动的依据。教改实验结果表明,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边学边实验和问题讨论等方法,让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动笔、动口进行学习,使各种感官受到刺激,能够改变大脑的兴奋点,延长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并促使大脑对各种感官传输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形成概念。因此,边学边实验教学的课堂思维密度是比较高的。我们曾以“物理课上最容易引起自觉学习的事”为题向学生作过多次调查,结果表明,正是我们主张采用的问题讨论、边学边实验、表扬激励等方法最容易引起学生的自觉学习。(三)边学边实验教学提供了较大的知识信息,使学生获得较多的知识。边学边实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能给学生较大的知识信息,使学生获得较多的知识。信息论指出:课堂教学中的信息传输过程一般属于有干扰的情况,边学边实验教学利用“动手、动脑、动口、动笔”等多种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减少由于干扰失去的信息量,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较多的知识。篇3:初中物理实验心得体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对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这其实只指出了老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中教书的一面,而我们日常挂在口头上的“为人师表”则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学生在学校里学习,既受同学的影响也受教师的影响,而主要是受教师的影响、学生愿意接近的教师,比学生不愿意接近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要大。作为教师,你要把学生培养成大家都愿意接近的人,你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道德,而你要使学生成为有道德的人,就要让学生愿意和你接近,以便对学生产生更大的影响。因此,我们自己就首先要成为有道德的人。这是我加入教学教育工作领域来感触最深的。只有大家相互信任了,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成绩,做一名合格的教师。通过培训,有了以下心得体会: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历史赋予我们的新使命新课程改革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到核心位置,这是适应教育面向未来的重要举措。前人曰:“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新则中国新,少年进步则中国进步”。决定中国未来发展命运最重要的因素是现在学生的综合素质,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历史责任就落到了广大教育者的肩上。作为物理教育工作者应更加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必须改革妨碍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相适应的教育手段和体制,不断更新教育观念、采用新的教育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物理知识的“教”和“学”放到一个新的“三维坐标系”中,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物理教师只有具备“四会”即“会说、会教、会研究、会指导”的能力,才能适应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为我国培养合格的四有新人。二、贯彻新的教育理念,自觉实施教育改革(一)、走进新课程在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不仅是教学生“学”的过程,更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活动过程,课程的实施不仅是知识传递的过程,更是能力创新与提升的活动。1、自觉贯彻新课程标准多年物理教学行为和习惯使我们摆脱不了原来物理教学大纲对我们多年的影响,因为旧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的规定是硬性的,它严格规定了知识点及各知识点的准确的要求,对于没有达到大纲要求和超纲有十分明确的界限。而新课程标准对物理内容的规定则比较广泛,很多情况下对知识的学习没有给出硬性的规定,给教师留下了更多的自主空间,让不同的教师根据各自的不同特点去创造性的开展物理教学,同时由以往重一维目标向三维目标转化,使我们在课改的道路上有了新的“航标”,更加坚定了我们投入课改的信心。2、自觉适应新教材的变化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是,“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不过分强调物理学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这样,编者在新教材内容顺序的安排上就有了一定的自主性,可以从三维的课程目标和学生的兴趣出发做出决定,所以人教版教材顺序做了一些调整,如把“电学”放在了八年级,而“力学”放在了九年级。新教材一些章节把老教材一章的内容捏合成一节,而对电阻的串并联,二力的合成,电荷,静电等问题,新教材却没有体现,这些变化都体现了教材编写指导思想的变化。但是这些变化却让我们老师觉得非常不适应,到底怎么教呀?老教材中有的内容而新教材没有体现的是否还要给学生加进去,如不加进去,学生做题是否顺利,考试会不会考?另外,新教材课后习题过少,社会调查、网上搜集、布置作业感觉困难等。现在看来我们老师对教材的这些不适应,主要来自于自身对教材的理解、把握和钻研的不够。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充分理解了新教材编者的意图和变化。3、自觉使用新的教学手段随着教育改革的前进和现代信息化技术的提高,教育设备的配备越来越现代化,尤其是课堂教学进入了一个现代化的领域中。教学多媒体的应用已经是现代化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再加上五彩缤纷的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或现成的课件,为课堂多媒体教学注入了活力。多媒体教学利用丰富逼真的图象,生动形象的动画,优美动听的音乐,虚拟的实验场景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思维的发展。尤其是人机互动为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大容量,为愉快教育提供了技术的保证。4、自觉更新教育理念教育的现代化时代已经来到我们面前,作为多媒体,它对于教学的实用性和重要性已经是显而易见。多媒体教学是教育的需要,时代的呼唤。增强时代意识,认真把握“教育现代化”这一理念,让我们的教育步入“数字化”的天地。5、自觉尝试教学的新方法在教学中我们尝试了“做游戏”、“听音乐”等各种活动,当然不是单纯为了展示物理课堂的“多彩”,而是传授物理知识,探究物理规律,同时我们收到了前所未有的效果。(1)物理课上做游戏(如“双耳效应”)(2)物理课上听音乐(声现象、声音传播)(3)物理课上学成语(如“震耳欲聋!”)(4)物理课上学画画(如“颜色”)(5)物理课上学数学(“平面镜成像”的规律)每次上物理课,同学们总是喜形于色,乐此不疲,其根本原因是构建了多彩的物理课堂,不同程度地渗透了“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等新的教学理念。1)“问题互动”式的学习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我们努力创设问题情境,提出相关的中心问题(此类问题一般学生往往不能马上回答)。接着,通过一系列实验和问题,交叉地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逐步来解决问题。例如,对于初中物理“奥斯特的发现”一课,通过演示实验,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研究目标,即通电导体的磁场与哪些因素有关?进一步引导学生亲自参与设计通电螺线管的实验。通过实验探究、师生互动、信息交流,最后由学生小结归纳,解决提出的问题。这样一系列的活动,激起了课堂教学中一个又一个的认知冲突,从而促使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结构。2)“讨论互动”式的学习在教学中我们认为应重新分配上课的时间,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去思考、去讨论、去质疑、去总结,充分实现师生间、学生间的互动作用。例如,对于初中物理“测小灯泡的电功率”一节,先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要求各组谈谈如何测?以及所需器材、公式和在生活、科技领域中的应用。课堂交流时,学生纷纷发言,从思路到器材,从公式(P=UI)到方法,还有的学生大胆分析了先算出电流做的功,然后利用时间计算(P=W/t),甚至有些学生提出小灯泡电功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行不行?等问题。这样通过小组讨论,合作交流,教师引导,优化扩展,真正实现了“师生双向互动”,有利于学生加速建构良好的知识结构。3、在情景中教学转变学生的行为习惯今天上课为什么这样安静呀!“老师你昨天留给我们的问题:硬币怎样越过三八线?我们急切需要知道答案”,嗷!我说怎么这样安静。当我成功地把硬币吹过三八线时,教室里一下沸腾了。由于物理中的情景教学可以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后来,上课迟到的.没有了,课前乱跑的没有了,课前嗡嗡声没有了,只有鸦雀无声地等待老师情景教学。情景教学是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催化剂。三、师生关系得到了进一步改善1、教师地位的变化作为新课改的教师应该适应新课程,教师的地位不应是站在讲台上“高高居上”,而走到学生中间去,不断指导、帮助,与每一个小组“对话”,不断听取学生“回音”及信息,常常会使学生感觉到老师在身边,问题“躲一边”。教师上课的地位变了,“学生主动参与,师生双向互动”也活了。从而扎实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教师角色的变化要把这一个新的教育理念带进物理课堂、指导物理教学、培养高素质人才,以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教师除了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综合性知识外,还必须从观念、能力、方法、系统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角色更新。(1)观念角色的更新。①确立整体发展的学生观。教学中每一个学生又都有自己的长处:有的善于实验操作,有的善于小制作、小创造,有的善于调查研究,有的善于资料查阅,有的善于发现问题,有的善于归纳总结……这就要求教师把施教的光芒辐射到全体学生,并努力培养他们独特的才能和志趣,从而塑造学生的创造个性。②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只有教师把新的教育理念带进物理课堂,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也只有转变传统教育中的师生观,才能构建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观。(2)能力角色的更新。①大胆变革处理教材的能力。教师应根据整体性原则变革处理好教材,将有关内容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达到对教材内容的整体感知、整体理解和整体应用,改变孤立地、单一地处理教学内容的现象。②富有艺术性的指导能力。教师不能仅将现成的概念、定理、定律、公式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去证明,而应改变教学程序,先设计一系列问题,让学生逐步从疑问中得出正确的结论。同时在创新教育中学生会不断产生新的矛盾和新的问题,甚至是误区,教师应有敏锐的感受能力和灵活的应变能力,维持学生积极向上的思维状态。真正组织学生进行研讨,帮助学生疏通思想、理清思路,引导他们进行抽象和概括,从而形成物理概念和规律,完成知识的内化。(3)方法角色的更新。①不断改进教法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是创新教育的基本要求。在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只关注自己如何提问,却很少顾及怎样引导学生提问,这种“生从师问”的局面下形成的学习心理依然处于消极的、被动的。②自始至终贯穿学法指导。我们在物理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在教学中应自始至终贯穿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从而达到“授之以渔”的教学目的。我们指导学生经常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反思、监控和调整。让学生记“错题集”,让学生写学习方法总结,可以定期总结经验与教训。学生每天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回顾与反思,及时纠正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改正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能力。我们就是这样经过不断的反思,矫正,使我们课改沿着一个正确的轨道健康发展。我们倡导教师加强自身反思学习的同时,更积极倡导合作学习,合作不局限于本校,要走出校门合作。学习“洋思中学”先进理念,谈感受、谈思路,从而启发全体教师更向新课改迈进。经过实践我们发现,善于反思的老师,善于学习的老师在课改中角色转变都很快。3、尊重学生的人格是改善师生关系的突破口初三总复习,教师为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我们主要采取尊重学生不歧视、不放过任何一个“学困生”。其中有一个“学困生”感叹地说:“其它课上我都睡觉,只有物理课我特别有兴趣,这与物理老师尊重我们,帮助我们复习学会最基本的知识是分不开的。”教学中为了突出第一轮夯实基础,教师把全班学生分为A、B两个组。分为A、B组的好处是好帮中、良促良、师帮辅、抓差生;教师灵活调控A组给10分钟时间默记本章的主要内容,B组给5分钟剩余5分钟可小声讨论做试卷。然后默写重点知识10个,每一个为10分测评当堂记入平时成绩册。这样做的好处使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也体现了态度、过程、能力的评价。在教学过程中设计A、B不同层次典型练习题展开思维训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一股好帮中、良促良、差有师,勇于奋进、努力拼搏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样做的目的使学生感到平等、民主、和谐有不被抛弃的自信心、自豪感。从而使教学全面开花,可多结丰硕之果。同时,也使师生情、同学情油然而生!4、语言的魅力是改善师生关系的润滑剂教师的语言有没有亲和力和感染力是上好一堂好课的关键。教学中我们的李老师以学者的风范感染学生,用长者的心态对待学生,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处理问题。对待优等生从不纵容和藐视他们,对待学困生也从不歧视和讽刺挖苦他们。因为他知道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张白纸,需要我们精心地去渲染,去呵护,他们才能真正把老师看作“父母”或“人类的塑造者”。经过本次课改学习,我们的教学行为、语言、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学的轻松了,老师教的快乐了,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用我们一位老教师的话说,就是每天面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学生又会碰撞出不同的心声。篇4:物理实验心得体会20xx年x月x日至20xx年x月x日,我作为物理教师有幸参加了由甘肃省装备办公室组织的教师实验技能培训活动,本次培训在榆中县甘肃银行学校举行,培训共5天时间,时间虽短暂,但通过培训让我对于初中物理学科实验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获益匪浅,本次实验教学培训主要内容是中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新课改实验配备标准解读、中学理科实验创新理念和方法、实验操作与案例解析,对这次培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不容忽视(1)、可以使学生加深理解、巩固和验证课堂里所学到的知识,了解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物理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很复杂的。在课堂上,如果教师只依靠语言和一些直观教具,有时学生很难透彻理解,不容易获得巩固的知识。通过亲手实验,情形就截然不同。通过这个实验,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获得的知识根深蒂固,也能调动他们对生物学科学习的积极性。(2)、通过亲手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实验的基本技能要学好物理科学知识,必须具备使用各种仪器的基本技能。这些技能要在实验过程中反复练习,才能熟练地掌握。要把观察所得记录下来,使印象深刻,知识巩固,这样就能获得照实物绘制简图的技能。学生掌握了这些技能,既有利于当前的学习,也为将来在各个学科领域的开拓发展打下坚实基础。(3)、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中,经常存在着对实验重视结果而不重视分析结果,重视对成功实验的肯定而不重视对实验中的失败查找原因等现象。这不利于学生实验能力的提高。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仅要用肉眼观察、用手操作,还要区别知识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随着实验经验的积累,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辉大大提高。(4)、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严谨认真的工作习惯实验课是训练学生基本技能的主要阵地。在每堂课上,必须提出明确而具体的目的要求,对学生掌握基本技能提出严格的要求。在操作过程中严格指导和检查学生是否按顺序按常规认真操作、是否按实验的要求作深入细致的观察、是否按事实下结论,以便及时纠正学生在操作中的差错。这样,就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同时,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实验室规则,认真实验。这样,就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和对待工作的责任感等。在实验过程中,还要要求学生养成全面照料仪器、细心爱护仪器、妥善收拾仪器以及处理废弃材料等科学习惯,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并培养学生爱护公共财物的优良品德。二、转变思想,重新认识实验教学以前的实验教学是以学习知识为目标的,而现在是以学习探究方法为主。我们要及时转变观点,把握实验教学的侧重点。不仅仅是让学生弄懂知识原理,而是培养是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和技巧,不是重理论而是中实验验证,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能自我发展的学生,才能让学生在社会生产实践中有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三、深入细致地研究实验,设计实验新形势下,新的实验教学要求,我们教师在实验教学前一定要对实验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分析在实验中可能存在或发生的问题,做好充分的准备,有条不紊地引导学生实验不让突发事件影响正常地实验教学,不走过场,不搞形式,而是细致地设计每一个实验环节,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在物理学中,每个概念的建立、每个定律的发现,都有其坚实的实验基础。实验在物理学的发展中有着巨大的意义和推动作用。实验赋予了物理学科思想和内容,实验促进了物理学的发展,同时物理实验自身也是不断发展的。实验教学是变单纯的理论灌输为探究式教学的重要方式,加强实验教学既是理科教育的必然要求,更是搞好理科教育的根本保证。(1)好的实验设计给人愉悦和探索的求知欲望在物理教学中,能用实验表达的物理现象,不要用课件,除非不能做或不允许做的实验。生动有趣的演示的实验可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对学生产生强烈的感官刺激,让学生留下难忘的记忆,从而提高实验的观察效果。(2)好的设计,给人以惊奇和激发求知欲望良好的开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让学生对本节课产生良好的印象,从而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呢?作为引入的实验是关键。当人们对某一事物发生兴趣时,将在大脑中形成兴奋灶,这种兴奋会使人们对该事物的认识、理解和记忆处于最佳状态,并从中激励出创造性的火花。抓住学生生性好奇的心理,巧妙地设计、表演新奇有趣的实验,使他们在愉快的气氛中探讨问题,接受知识。(3)好的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操作性强对学生边学边实验仪器的准备要做到“五不一保证”,即仪器不宜复杂,操作技能要求不宜过高,实验规模不宜过大,一次实验所用仪器数量不宜过多,实验时间不宜过长;实验安全要有保证。(4)突破思维定势创新实验设计在用漏斗吹小球实验时,先问学生会出现什么现象?教师可以应学生思维做一次失败的,看到学生的反映。不要急于做成功的实验,而是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这个实验就做完了?产生质疑。再做一次成功的,或学生来做,分析两次原由。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结论,印象更深刻。还可将实验设计为斜向下吹,平吹,向上吹(与引课实验相扣,解释现象,得出结论),学生的思维得到开拓。还可以怎么做?时时注意给学生留有思考探究的空间。(5)提倡和鼓励利用身边物品进行物理实验如果实验所用的材料是学生所熟悉的,就会使学生感觉到亲切,较容易克服思维障碍,能较好的达到实验的目的;如果实验所用的仪器是学生亲手制作的,那么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还能帮助学生建立起牢固的相关物理表象,敏锐地洞察其中发生的物理过程,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因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充分利用顺手拈来的、所熟悉的物品做物理实验,这样可以丰富学生实验物品,弥补实验仪器不足,拓展实验探究的时空,让学生真正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篇5:物理实验心得体会精选一个学期就要过去了,在本学期里,老师又教了很多实验,我做了许多类型的实验,让我受益菲浅,我又学会了很多东西,其中很多知识在平时的学习中都是无法学习到的,其中很多实验都开阔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获得了许多平时课堂上得不到的知识。一个学期就要过去了,就本学期里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小结,总结这一学期来的收获与不足。取长补短,能够让今后的学习更上一层楼。通过高中以及大学两个学期的物理实验,我发现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我们学到的许多理论都来源于实验,也学到了许多物理课上没有教到的理论。很多实验都是需要花费许多心思去学习的,也是非常复杂的。特别是我们应用物理班的同学,更加要重视实验课,因为理论与实际结合是最重要,掌握好了理论课,以后在工作中才能更好的应用。在每次实验之前,我们都要做好预习,通过实验手册,得知本次实验的目的、原理、所需仪器、实验步骤、实验中的要求及注意事项等问题。只有在实验前认真做好预习,到了实验室后就会很有目的的去做实验,而不是坐在那里不知道是该预习还是该怎么做实验了,预习了才能在实验课上更快、更好地完成试验,同时也能收获更多知识。我这学期所做的实验有五个分别是:1:《弦振动的研究及波传播速度的测量》;2:《电表的改装与校准》;3:《RLC串联电路谐振特的研究》;4:《RLC串联电路稳态特性的研究》;5:《RLC串联电路暂态过程的研究》;同时老师还教我们万用表的使用以及其他小仪器的使用,使我学到了课外的知识。下面是每个实验所收获的知识。一、《弦振动的研究及波传播速度的测量》实验中,了解了驻波形成的条件、怎样测量弦振动的共振频率、计算弦振动时波的传播速度,实验的时候我们要认真调节好驱动频率,认真观察弦的振动情况,做完实验后,处理好数据分析,得出实验结果。二、《电表的改装与校准》,学会用中值法和半偏法测量表头内阻及满度电流;用电流计改装成大量程的电流表、电压表及欧姆表,这个实验让我更深刻的明白了万用表的结构以及工作原理,使得在万用表的使用上更加的熟练。三、下面三个实验都是关于RLC电路的一些特性的研究,老师都经常说RLC电路在电子研究方面的重要性,都说一些集成电路基本都是这三个原件基本组成,而且在无线电方面更占有重要作用,可见研究RLC电路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而且这三个实验都要借助示波器来观察,做实验的同时也增加我们对示波器面板调节旋钮的熟练,增强我们对示波器使用的能力。在做RLC串联电路的谐振特性的研究时,学会了观察电路谐振的想象的观察,用双踪法、李萨如图形法和绘测I—F曲线等方法来求谐振频率;学会了描绘谐振曲线来求“通频带宽度”,会用了用电压谐振法和频带宽带法来求Q值,了解了Q值的意义,即1,谐振时电容的电压或是电感的电压总是总电压的Q倍;2是标志着频率的选择性,这是和谐振曲线联系的,当Q值越大,宽带频度越狭窄,曲线越尖锐,说明电路的频率选择性越好,这在无线电方面占有重要的应用。接着做的是稳态特性的研究,在这个实验里我知道了什么是相频特性、幅频特性,即保持总电压不变,电路中电阻、和电容两端地电压值将随信号源频率的变化而变化,其变化的规律称为幅频特性;而总电压与电流间的相位差也会随频率的变化而改变,其变化规律称为相频特性。在实验里学会了观察交流信号在RLC电路中的相频特性和幅频特性,同时掌握了用示波器测量相位差和复习矢量图解法。③最后一个是暂态过程的研究,实验明白了什么暂态过程。即RC、RL、RLC电路在接通或是断开电源的短暂时间内,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要经过一个非稳定变化过程,才能趋于稳定状态,由于时间较短,故称为暂态过程。本实验加深了对电容器的充放电、电感电流暂态特性的了解,提高对交流电路的分析能力。篇6:物理实验心得体会大学物理实验是物理学习的基础。在这一年的大学物理实验的学习让我学会了很多。在大学物理实验课即将结束之时,我对在这一年来的学习进行了总结。大学物理实验课的学习,让我收获多多。但在这中间,我也发现了我存在的很多不足。我的动手能力还不够强,当有些实验需要很强的动手能力时我还不能从容应对;我的探索方式还有待改善,当面对一些复杂的实验时我还不能很快很好的完成;我的数据处理能力还得提高,当眼前摆着一大堆复杂数据时我处理的方式及能力还不足,不能用最佳的处理手段使实验误差减小到最小程度…但是通过学习也改变了自己很多实验的很多矛盾,以下是我学习和实验的一些方法吧!!老师要求我们提前实验预习。估计是为了在规定的时间内快速高效率地完成实验,达到良好的实验效果,所以需要认真地预习。首先是根据实验题目复习所学习的相关理论知识,并根据实验教材的相关内容,弄清楚实验的总体过程,了解实验目的,基本原理,仪器的正确操作步骤,特别是要注意那些可能对仪器造成损坏的事项。然后写预习报告,包括目的,原理,仪器,操作步骤,数据表格等。这里应注意,数据表格与操作步骤密切相关,数据表格的排列顺序应与操作步骤的顺序相一致。这样可以随时观察和分析数据的规律性。开始我们不注意预习报告里的数据表格,将数据随便记录,结果整理数据时出现混乱和错误,尤其是数据比较多的时候。对于不明白的问题或实验原理中一些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课堂上问老师,只有把实验中所有的地方都弄通弄透彻,才能把实验做的更好。实验教会了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科学的实验习惯。我们做实验是在双周周周一的下午,首先实验辅导老师会对实验进行讲解,老师的讲解很重要,一定要认真地听。因为老师会讲一些实验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及注意事项,这会帮我们解决很多麻烦,可以避免很多错误。老实讲解完实验有关的事情后,还会给我们再详细的对实验仪器的使用进行讲解,在对基本实验的装置了解之后,我们对自己动手实验就不会有一种很陌生的感觉了,这一点对我们来说很有利,我们可以很投入和很成功的完成实验。因为我们已经知道什么地方是操作的要点,什么可能导致失败。并且物理实验本就在很大程度上调动我们学习的积极性。实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实验仪器的操作要求来操作,所有仪器要调整到正确的位置和稳定的状态。在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故障或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与理论上的现象不符,应及时请老师来指导。读数一定要按照正确的读数方法并且一定要细心。在实验操作完成后,应认真地处理实验数据。实验数据是对实验定量分析的依据,是探索、验证物理规律的第一手资料。在系统误差一定的情况下,实验数据处理得恰当与否,会直接影响偶然误差的大小。实验完毕,实验数据须经教师审阅、签字,再将仪器整理好。实验报告是实验成果的文字报告,是实验过程的总结。我们是在做完实验的下次上课前交报告,这样的好处是我们不会为了写报告手忙脚乱而且还会很好的帮我们能复习一下实验内容。实验报告对我们整个大学期间的物理实验都是很重要的一步,这也是检测我们学生学到什么的重要一步,并且也是考察我们数据处理能力的一个重要依据。对于实验报告我每次都很认真地对待,很认真地去完成。只有将实验报告完成了,才表示本次实验已经完成了。回顾整个实验的过程,总的来说收获还是很多的。最直接的收获是提高了实验中的基本操作能力,并对各种常见仪器有了了解,并掌握了基本的操作。但感到更重要的收获是培养了自己对实验的兴趣。总之,大学物理实验课让我收获颇丰,同时也让我发现了自身的不足。在实验课上学得的,我将发挥到其它中去,也将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提高、完善;在此间发现的不足,我将努力改善,通过学习、实践等方式不断提高,克服那些不应成为学习、获得知识的障碍。篇7:物理实验心得体会这是第一次来做开放实验,我事看了实验的ppt,了解了实验的原理和步骤,加上这次的实验步骤又不复杂,所以做起来相当顺手。第一次之所以选如此简单的实验,是想先熟悉一下开放实验的流程,之后再去选择一些感兴趣的实验。转平时的实验来讲,开放实验的设备是足够的,不用两人之组或更多,实验气氛也是比较轻松的,自己可以在那里慢慢摸索,从独自的摸索中掌握更多的知识和实验技巧。这次实验是长度、密度的测量,只用测得几个简单的实验数据即可,实验虽然较简单,但我们也需仔细的按实验步骤进行,不管多简单的实验,一路做下来,也是会有一些收获的。实验中需反复测量后再取平均值,这样的做法无非是减小误差,在许多其他的实验中也是需要这样的,我们要把实验的误差同样考虑到其他的实验中去。实验中h1的测量不是很方便,为了减小误差,我在土形金属的顶端平放一张卡片,再用游标卡尺测卡片上表面到土形金属第二个圆柱底端的高度,再用此高度减去h2及卡片的厚度,即得h1。所以,实验中我们应该想办法测出真实的值,而不能凭眼睛估计而得出数据。篇8:物理实验心得体会演示实验是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建立物理概念和规律、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不可缺少的环节,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对于初中生来说,成功的演示实验更加容易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下面我就谈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一些心得:1.创新物理演示实验教具能增强演示效果,增大演示可见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演示实验有其它教学手段不能替代的作用,为增加演示效果,增大实验的可见度,我在实际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例如用气球做压强实验,用自制特大果冻做光的直线传播实验,在演示串、并联电路时,我自制了一块大型演示板和超长导线,将电池盒、开关、灯座及灯泡,等科学地排布在其上,把挂在黑板上,通过长导线和桌面上的演示电表相连,醒目大方,全班同学都能看清楚,线路连接一目了然,演示起来更加得心应手。2.实施小实验、小制作教学手段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通过小实验和小制作的完成,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物理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学习物理的难度,导致了一些学生对学习物理产生畏学、厌学情绪,如果能在改进课堂教学的前提下,通过学习体会亲自制作和实践的乐趣,就可激起他们学好物理的信心。如自制小孔成像照相机、潜望镜、望远镜、简易天平、电动机、等,既能锻炼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同时可培养动脑思考的习惯和动手创新的能力。3.创新实验教学的方法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观察是实验的第一步,为使学生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教师应该首先让学生自由观察。待观察一段时间后,老师再提出问题。肯定有部分学生观察方法不当,老师可指导学生重新观察,这样做一定可以加深印象。另外,一些成功率较高的实验也可以由学生去演示,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总之,演示实验的创新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增加了锻炼的机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应该不断思考,不断创新,让演示实验为教学做出更大的贡献。篇9:物理实验心得体会通过本周一周的教学技能训练,其中有同学们的欢笑细语,也有指导老师的谆谆教导很多同学为之付出了努力,下面将我的心得体会归纳如下:一、做好充分的准备要讲好实验,必须要我们每一位同学亲自上台讲解,因为上课一是可以更进一步的了解本身在实验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只有了解自我存在的问题,才能想办法去解决。二是可以更进一步的系统的熟悉课本上的知识内容,只有熟悉课本上的知识内容,才能把知识联系起来。这样就能把实验方面的知识扩展开来,才能把实验讲得更好。但是随着和老教师们的不断交流,发现这种想法是不完全正确的。因为讲好实验同样可以了解本身在实验方面存在的问题,而且还能把课本上的知识较系统的联系起来。首先,准备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就要先熟悉课本上的知识内容,只有先熟悉课本上的知识内容才能讲好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其次在学生做分组实验讲解的过程中可以很好地发现我们在讲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再次,要想准备好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必须把课本上的理论知识理解透彻,同样能把知识扩展开来。二、改进自身不足的实验教学模式对于讲解不好的同学应该借鉴那些讲得好的同学身上的优点,扬长避短,而且要更加努力做好讲解的过程,对我我们这些即将走上教师工作岗位的学生来说,这一点是是我们立马要解决的问题,平时要多加锻炼,有机会讲解都应该要抓住机会,同时对于讲解好的同学也可以考虑把机会留给其他的同学,让更多的人得到锻炼。我们还可以从网上调出那些优秀老师的讲解视频,经常观看模仿,与此同时也要思考那些优秀老师是怎么讲解这些问题,如何分析问题,并进行总结。三、利用周末的开放实验室对于有的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差,甚至最基本的也不会操作。周末应该经常去开放实验室进行操作,熟悉实验仪器及其操作,对理论知识加强巩固练习,同时加强实验的`讲解,要懂得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道理。我们也可以在课余时间自行组织教学技能训练,加强自身的语言表述,语言逻辑表达。也可以多看看关于文学的知识,扩展自身知识,同时也积累了语言词汇量,在这个过程当中有助于语言逻辑的表达。四、在实验教学训练过程中纪律问题对于纪律我们大家都是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了,每一位同学都应该有自律的能力,不应该要老师经常强调纪律的问题。我们都要从自我做起,要养成遵守校纪校规的行为习惯,讲对我们以后工作有很大的帮助,也将是我们的人生一笔宝贵的财富。五、利用实验室资源课堂上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基本上都是用学校采购的实验仪器来完成的,很少有自己做的教具。这样不但浪费了我们身边的实验资源,而且也不能达到把物理和生活有效的结合起来的目的。所以教师要结合我们本地的地情、校情和民情,善于留心,多长心眼,积极发现身边和生活中存在的大量的、长期以来被忽略的实验资源,并以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为理念,开发一些生动有趣的生活随堂小实验,这不仅能让学生感到物理就在身边,消除对物理实验的距离感、陌生感、恐惧感,更给他们创造了动手做实验的机会,从而激发学生做物理实验的兴趣和热情,促进他们主动地学习。通过本周实验我收获不少,也明白我们即将走上自己的工作岗位,每一个人必须加强知识的巩固与学习,教学技能的训练。为自己走上教师工作岗位做好铺垫。篇10:物理实验心得体会3月21日,我与张老师到临沂31中学多媒体教室听了多位省讲课比赛教师的讲课,领略了名师的风采,感受了他们对学生、对教育、对生活那深情的爱;感受到了他们身上所透露出来的无穷的知识力量;感受到他们对学生身心发展以及数学教育了解之广、钻研之深。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三位名师课后的经验交流。泰安肥城张厚勇老师的新——新理念,他对每一节课的设计都有独到之处,不步人后尘,不因循守旧,不照搬别人的教案,不复制别人的思路,努力把课讲出新意,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能引起同行们产生学习仿效的欲望。他新的理念体现先进的教育教学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能较好地处理好大与小,远与近,动与静,快与慢,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形成鲜明的表象,启迪学生的思维,扩大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可以说,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的推广使用为教学方法的改革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沂南四中王中山老师的趣——趣——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至关重要的条件,也是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根本措施。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们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愿学、越爱学。王老师创设了“龟兔赛跑”的故事,形象地把分针比喻成长腿的兔子,把分针时针比喻成短腿的乌龟.学生非常兴趣地、愉快地闯入认识时分的世界。通过学习也使我更深刻的认识到,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用实验这一生动课堂将学生带入物理的殿堂。篇11:物理实验心得体会一转眼,这个学期已经快过去了,在这个学期中我们做了六次物理试验,在这六次试验里我学到了很多,每次亲手调节机器,完成试验都有一种成就感,获得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明白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的意思。虽然在课堂上老师几乎给我们讲完了所有的知识和要点,那些公式也一字不漏的给了出来,但是当自己去做的时候才明白实际操作的困难,一个实验往往影响的因素很多,有些只有在真正做的时候才会发现,或者连做的时候都发现不了。比如说在做《光栅衍射法测光波波长》实验时,分光计有一点震动都会导致实验不准确,或者游标卡尺没固定好的话也会导致实验出错,而且如空气会导致光折射,也可能会影响实验;在测量角度时,如果我们稍微分心或者粗心了,就可能导致全部从来;还有在做《用牛顿环测曲率半径》的实验时,如果不是很小心的话,前面测得的十几个数据可能就没用了,所以做实验十分考验我们耐心和细心,在实践中提高了我们自身的能力。学习最快的方法就是通过实践学来的,所以通过做实验我们更加深刻的了解了老师在课堂所讲的内容,这更有利于我们的学习。在独立做实验的时候,我们学会了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不仅有利于现在的学习生活,也让我们以后出去工作在遇到问题时更容易发现问题的所在。记得物理老师也说过,我们要学的最重要的不是那些知识,而是学习的方法,这是一辈子都有用的。在这么多次的物理实验中,我也明白了预习的重要性,这能让我们更快的知道该怎么做,不会一头雾水,因为做实验的时间有限,如果没预习好就可能不够时间做实验了。而且有些实验比较复杂,一些仪器按钮很多,一下子不可能记得住那么多,事先预习就显得很重要了。每次做完实验都要进行数据的处理,这是很重要的一环,虽然有点繁琐,特别是很多数据的时候,但是每次算完都有一种很轻松的感觉,因为那是自己学习的成果,确实值得开心,每次做完我就会觉得前面的辛苦没有白费。物理实验看上去很好玩,但是它并不简单,做好一个物理实验需要很好的心理素质,要经得起失败,而且对实验要抱着一份严谨的态度,不能草草了事。不过,虽然物理实验要求很高,但是它对我们自身能力的提高也是很明显的,它让我们学会如何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让我们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更加出色。篇12: 物理实验心得体会今年五月,学校给了我们锻炼自己的机会――学校组织了八年级部分学生参加四川省小小实验家体验活动。活动初期的培训在学校进行,主要内容无疑于是做实验,我们通过运用凸透镜、纸屏、大头针、乒乓球等实验器材,更直观地展现了我们在书本上学习到的知识。培训过程中,我也接触到了几个书上没有的实验;但总的来说,实验都有一个显而易见的特点――紧紧联系实际生活,这让我不得不开始观察生活中所出现的一些物理现象,并试着用自己的理解加上物理语言去进行解释;渐渐地,这种原本含有强制意味的行为逐渐变成了一种习惯,让我更深层次的理解到了实验的意义;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拓宽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在整个培训过程中,我不仅掌握了一些做物理实验的技巧,还使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总而言之,这次活动主要就是让我们在玩耍中学习,在实验中学习培养我们格物致知的精神。因为活动需要,我去了繁华的成都市,这对于一个面临着生物、地理结业考试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放松的好机会,当然,不可置疑,这也是令人激动的。在这里,我也注意到了很多科技前沿技术知识得到广泛运用,如:音乐喷泉,高速铁路,动车,高架桥等等,在这些日常事物中使得物理知识得到充分应用(声控技术,物理材料,力的作用,力的分解,压力,压强),而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使生活变得更加精彩。比赛分为三个部分:笔试、实验、答辩。笔试中的题基本是生活中的一些常识,比如:5号电池的电压是多少伏等,其中有几道题稍难,但也是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时时刻刻与生活挂钩。答辩中的问题则涉及到了自己课外知识的拓展,考验自己临场发挥的能力。这个活动传播了科学知识,培养了我们的动手能力,激励了我们勇于创新,提高了我们综合素质,拓展了我们的视野,促进我们全面发展,激发我们对科学奥妙的探究意识;培养了我们格物致知的精神,让我知道了该怎样去学习。在今后的学习中,我还要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验。只有这样,我才能更好的去了解物理,去发现这个世界的奥秘。篇13: 物理实验心得体会一个学期就要过去了,在本学期里,老师又教了很多实验,我做了许多类型的实验,让我受益菲浅,我又学会了很多东西,其中很多知识在平时的学习中都是无法学习到的,其中很多实验都开阔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获得了许多平时课堂上得不到的知识。一个学期就要过去了,就本学期里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小结,总结这一学期来的收获与不足。取长补短,能够让今后的学习更上一层楼。通过高中以及大学两个学期的物理实验,我发现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我们学到的许多理论都来源于实验,也学到了许多物理课上没有教到的理论。很多实验都是需要花费许多心思去学习的,也是非常复杂的。特别是我们应用物理班的同学,更加要重视实验课,因为理论与实际结合是最重要,掌握好了理论课,以后在工作中才能更好的应用。在每次实验之前,我们都要做好预习,通过实验手册,得知本次实验的目的、原理、所需仪器、实验步骤、实验中的要求及注意事项等问题。只有在实验前认真做好预习,到了实验室后就会很有目的的去做实验,而不是坐在那里不知道是该预习还是该怎么做实验了,预习了才能在实验课上更快、更好地完成试验,同时也能收获更多知识。我这学期所做的实验有五个分别是:1:《弦振动的研究及波传播速度的测量》;2:《电表的改装与校准》;3:《RLC串联电路谐振特的研究》;4:《RLC串联电路稳态特性的研究》;5:《RLC串联电路暂态过程的研究》;同时老师还教我们万用表的使用以及其他小仪器的使用,使我学到了课外的知识。下面是每个实验所收获的知识。一、《弦振动的研究及波传播速度的测量》实验中,了解了驻波形成的条件、怎样测量弦振动的共振频率、计算弦振动时波的传播速度,实验的时候我们要认真调节好驱动频率,认真观察弦的振动情况,做完实验后,处理好数据分析,得出实验结果。二、《电表的改装与校准》,学会用中值法和半偏法测量表头内阻及满度电流;用电流计改装成大量程的电流表、电压表及欧姆表,这个实验让我更深刻的明白了万用表的结构以及工作原理,使得在万用表的使用上更加的熟练。三、下面三个实验都是关于RLC电路的一些特性的研究,老师都经常说RLC电路在电子研究方面的重要性,都说一些集成电路基本都是这三个原件基本组成,而且在无线电方面更占有重要作用,可见研究RLC电路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而且这三个实验都要借助示波器来观察,做实验的同时也增加我们对示波器面板调节旋钮的熟练,增强我们对示波器使用的能力。在做RLC串联电路的谐振特性的研究时,学会了观察电路谐振的想象的观察,用双踪法、李萨如图形法和绘测I―F曲线等方法来求谐振频率;学会了描绘谐振曲线来求“通频带宽度”,会用了用电压谐振法和频带宽带法来求Q值,了解了Q值的意义,即1,谐振时电容的电压或是电感的电压总是总电压的Q倍;2是标志着频率的选择性,这是和谐振曲线联系的,当Q值越大,宽带频度越狭窄,曲线越尖锐,说明电路的频率选择性越好,这在无线电方面占有重要的应用。接着做的是稳态特性的研究,在这个实验里我知道了什么是相频特性、幅频特性,即保持总电压不变,电路中电阻、和电容两端地电压值将随信号源频率的变化而变化,其变化的规律称为幅频特性;而总电压与电流间的相位差也会随频率的变化而改变,其变化规律称为相频特性。在实验里学会了观察交流信号在RLC电路中的相频特性和幅频特性,同时掌握了用示波器测量相位差和复习矢量图解法。③最后一个是暂态过程的研究,实验明白了什么暂态过程。即RC、RL、RLC电路在接通或是断开电源的短暂时间内,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要经过一个非稳定变化过程,才能趋于稳定状态,由于时间较短,故称为暂态过程。本实验加深了对电容器的充放电、电感电流暂态特性的了解,提高对交流电路的分析能力。实验完成之后自然是数据处理和填写实验报告。实验数据是对实验定量分析的依据,是探索、验证物理规律的第一手资料。在系统误差一定的情况下,实验数据处理得恰当与否,会直接影响偶然误差的大小。所以对实验数据的处理是实验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我们在分析数据时要认真仔细,作图时要认真描点画曲线,认真计算,并算出数据误差,误差超过10%的数据组要重新做。经过这一年的大学物理实验课的学习,让我收获多多。想要做好物理实验容不得半点马虎,她培养了我们耐心、信心和恒心。当然,我也发现了我存在的很多不足。我的动手能力还不够强,当有些实验需要比较强的动手能力的时侯我还不能从容应对,实验就是为了让你动手做,去探索一些你未知的或是你尚不是深刻理解的东西。现在,大学生的动手能力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大学物理实验正好为我们提供了这一平台让我们去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我的学习方式还有待改善,当面对一些复杂的实验时我还不能很快很好的完成。伟大的科学家之所以伟大就是他们利用实验证明了他们的伟大。唯有实验才是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唯一方法。为了要使你的理论被人接受,你必须用事实来证明,让那些怀疑的人哑口无言。虽然我们的大学物理实验只是对以前的实验的重复,但是对于一个普通的大学生来说,这些事情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的数据处理能力还得提高,数据处理的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你的实验成功与否。当实验得出一大堆复杂数据的时侯我的处理方式和能力还不足,有时候会算错结果,有时候会无从下手,有时候会绕远路用复杂的方式去处理数据。经过这一年,我学会了许多处理数据的方法,相信这同样也能对我其它的课程的学习起到帮助作用。总之,大学物理实验课让我收获颇丰,也发现了自身的许多不足的地方。我会将在实验中学习到的东西发挥到更多的地方去,也将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提高、完善自我。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收获,在将来毕业的时候能够成为一个对社会有更大贡献的人才。篇14: 物理实验心得体会一、课堂教学中的亮点1、教学理念。授课教师大多能深入理解课改理念,准确把握教学方向。注重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法指导的理念,较好地实现了”竞争合作”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愿望,以及主动探究的意识。并努力创设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如冯姣玲老师的《升华和凝华》设计实验新颖独具匠心学生很感兴趣,小组合作学习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学生参与度高,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使大家耳目一新。2、教学行为。(1)大多数教师能够较准确地把握教材,贯彻新课改精神,根据课标、教材和学生认知特征确定三维目标,在教学中不但重视知识和技能目标的实现,更加重视了过程和方法目标的实现,尤其是加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力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2)积极探索和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促进课堂教学效率,能够积极引导学生思考探究,注重学法的指导,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拓展延伸,体会运用。教学进程顺畅,结构层次清楚,基本符合学科的特征和要求。比如我们的新分教师阿卜力孜老师虽然初入课堂但多课堂驾驭游刃有余语言幽默生动学生非常喜欢,课堂严谨,深受学生的喜欢和爱戴。(3)将以往复习课上教师总结基础知识,改为学生小组内完成复习、巩固基础知识。学生主动参与小结知识点,知识网络的过程,让基础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留下痕迹,便于查漏补缺,复习效果比教师总结效果更好。(4)对例题的处理:以往都是教师讲解,学生被动听取,现在改为组内探究讨论,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分析例题,学会了怎么解决问题,这是学生最应该学会的本领,课堂效果较好。二、收获和不足之处1、收获:(1)已经固定的授课方式和思维,更新需要一个过程,但实验教师积极主动性较强,成效明显。(2)学生参与较好,能够较好的理解实验的目的,能积极认真的对待布置的每一项任务,知识技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3)初步形成了新的课堂模式,对今后的阅读教学会用相应的引领作用。(4)课堂问题的设计,针对性较强,能够有意的添加恰当的学法指导,对于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技能固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5)采用视频展播的方式说课议课,对授课教师的触动较大,很多教师第一次以旁观者的身份观看自己的授课,对自己不合适的授课方式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增强了改进的动力。2、不足:(1) 学生自主回顾知识阶段时间较长,教师怕学生吃不透,重复讲解,浪费了时间,对学生自学能力不放心。(2)学生在组内探究讨论例题时,个别学生参与不积极,教师不能调动个别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教学层次放的较低,不利于尖子生的可持续发展。(4)教学过程热闹但并非真正的生动。★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计划★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计划★ 初中物理实验工作计划★ 初中物理实验总结★ 物理实验培训心得体会★ 物理实验教学计划★ 物理实验教学计划★ 初中物理实验教师培训总结★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创新思路论文★ 实验心得体会范文
初中物理实验心得体会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示波器实验报告篇1
(1)了解示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2)学习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的使用方法。
(3)学习用示波器观察信号波形和利用示波器测量信号频率的方法。
二、 实验原理:
1) 示波器的基本组成部分:示波管、竖直放大器、水平放大器、扫描发生器、触发同步和直流电源等。
2) 示波管左端为一电子枪,电子枪加热后发出一束电子,电子经电场加速以高速打在右端的荧光屏上,屏上的荧光物发光形成一亮点。亮点在偏转板电压的作用下,位置也随之改变。在一定范围内,亮点的位移与偏转板上所加电压成正比。
3) 示波器显示波形的原理:如果在X轴偏转板加上波形为锯齿形的电压,在荧光屏上看到的是一条水平线,如果在Y轴偏转板上加正弦电压,而X轴偏转板不加任何电压,则电子束的亮点在纵方向随时间作正弦式振荡,在横方向不动。我们看到的将是一条垂直的亮线,如果在Y轴偏转板上加正弦电压,又在X轴偏转板上加锯齿形电压,则荧光屏上的亮点将同时进行方向互相垂直的两种位移,两个方向的位移合成就描出了正弦图形。如果正弦波与锯齿波的周期(频率)相同,这个正弦图形将稳定地停在荧光屏上。但如果正弦波与锯齿波的周期稍有不同,则第二次所描出的曲线将和第一次的曲线位置稍微错开,在荧光屏上将看到不稳定的图形或不断地移动的图形,甚至很复杂的图形。要使显示的波形稳定,扫描必须是线性的,即必须加锯齿波;Y轴偏转板电压频率与X轴偏转板电压频率的比值必须是整数。示波器中的锯齿扫描电压的频率虽然可调,但光靠人工调节还是不够准确,所以在示波器内部加装了自动频率跟踪的装置,称为“同步”。在人工调节接近满足式频率整数倍时条件下,再加入“同步”的作用,扫描电压的周期就能准确等于待测电压周期的整数倍,从而获得稳定的波形。
4) 李萨如图形的基本原理:如果同时从示波器的x轴和y轴输入频率相同或成简单整数比的两 个正弦电压,则屏幕上将呈现出特殊形状的、稳定的光点轨迹,这种轨迹图称为李萨如图形。李萨如图形的形成规律为:如果沿x,y分别作一条直线,水平方向的直线做多可得的交点数为N(x),竖直方向最多可得的交点数为N(y),则x和y方向输入的两正弦波的频率之比为 f(x):f(y)=N(y):N(x)。
三、 实验仪器:
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
四、 实验操作的主要步骤:
(一) 示波器的使用与调节
1) 将各控制旋钮置于相关位置。
2) 接通电源,按下面板左下角的“POWER”钮,指示灯亮,稍待片刻,仪器进入正常工作状 态。
3) 经示波管灯丝预热后,屏上出现绿色亮点,调节INTEN、FOCUS、POSITION,使亮点清晰。
4) 将TIME/DIV逐渐旋到2ms或5ms,观察光点由慢变快移动,直至屏上显示一条稳定的水 平扫描线,按(3)使线清晰。
(二) 实验内容:
1) 观察正弦波波长:
a)将AC GND DC转换开关置于AC
b)讲面板右上角的SOURCE置于CH2
c)将函数信号发生器的50Hz信号源直接输入CH2-Y输入端(红插头应接函数发生器输出的红接线柱)
d)屏上显示出正弦波(调V/DIV调节大小,TIME/DIV扫描开关使之出现正弦波,IEVEL使波形稳定)
e)改变扫描电压的频率(TIME/DIV)观察正弦波得变化,使屏上出现多个完整的波形图。
2) 观察并描绘李萨如图形,测量正弦信号频率。
利用利萨如图测正弦电压的频率基本原理
通过观察荧光屏上利萨如图形进行频率对比的方法称之为利萨如图形法。此法于1855年由利萨如所证明。将被测正弦信号fx加到y偏转板,将参考正弦信号fx加到x偏转板,当两者的频率之比fy/fx是整数时,在荧光屏上将出现利萨如图。
不同频率比的利萨如图形。判断两个电压信号频率比的条件是屏上出现了利萨如图形稳定不动,方法是对稳定不动的图形分别做水平直线和竖直直线与图形相切,设水平线上的切点数最多为Nx,竖直线上的切点数最多为Ny,则
fy/fx=Nx/Ny
图1 李萨如图与信号频率的关系
图2 fx/fy=1:1时李萨如图与信号相位差的关系
五、数据记录及处理:
用李萨如图测量正弦信号频率
六、实验注意事项 :
1.信号发生器、示波器预热3分钟以后才能正常工作。
2.测信号电压时,一定要将电压衰减旋纽的微调顺时针旋足(校正位置);测信号周期时,一定要将扫描速率旋纽的微调顺时针旋足(校正位置);
3.不要频繁开关机,示波器上光点的亮度不可调得太强,也不能让亮点长时间停在荧光屏的一点上,如果暂时不用,把辉度降到最低即可。
4.转动旋钮和按键时必须有的放矢,不要将开关和旋钮强行旋转、死拉硬拧,以免损坏按键、旋钮和示波器,示波器探头与插座的配合方式类似于挂口灯泡与灯座的锁扣配合方式,切忌生拉硬拽。
七、趣味物理实验心得:示波器实验报告篇2
一、撰写实验报告
撰写实验报告也是进行模拟电子电路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实验报告是对模拟电子电路实验的直观反应,也是实验者对模拟电子电路实验的深刻总结与知识升华,在实际的学习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实验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实验题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包括实验线路图)、实验内容(包括步骤、记录表格)、实验心得体会等。
二、模拟电子电路实验故障的排除方法
2.1检测实验线路
在进行实验出现故障之后首先进行的就是实验线路的检查。应该对照相应的实验线路图进行仔细分析、检查。查看在导线有没有错接现象,所选择的元件规格是否合适,可调元件是否灵活,二极管连接是否正确,另外还需要对电容器、集成电路和稳压管等元件进行逐一排查,以此来发现电路故障。
2.2检测电路直流工作状态
对电路直流工作状态进行检查也是一种排除电路故障的一种方法,在接通直流电之前,应该检测电源提供的电压是否符合实验要求,电路接通之后要使用万用表对电路板上的电压进行检查,然后用示波器观察电路输出端,之后进行电路直流工作状态的测量和调整。
2.3加上交流信号对放大器进行动态检查
电路的动态检测可以有效的排除实验电路的故障问题,我们在实际的实验过程中应该使用示波器检测电路的放大情况,根据示波器波形的失真情况与幅度判断放大电路的工作状态。也可以使用多级放大器,将信号逐级输入并同时检测输出的方式来检测电路工作是否正常。
三、结束语示波器实验报告篇3
关键词: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本科创新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1-0194-02
“电力电子技术”是大学本科电气工程专业的一门很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研究各种电力电子器件(如晶闸管,GTO,IGBT,MOSFET等)的原理,以及用这些电子器件所构成的对电能变换和控制的电路。总之,电力电子技术是强弱电相结合的新兴学科。[1]与此同时,“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又与众多先修课程,如“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存在着内容上的交叠关系,因此对学生的理论储备要求较高,同时更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动手和分析能力。为了能够尽快引导学生入门,南京工程学院电力工程学院从课程内容体系安排和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和研究。
培养本科创新型人才是近年来高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方向,创新型本科不是低层次的高等教育,其培养目标是面对现代社会的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工程领域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岗位直接从事解决实际问题、维持工作正常运行的高等技术型人才。本科创新型人才的最大特点是具有较强的技术思维能力,擅长技术的应用,具备较高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动手能力,能够解决生产实际中的具体技术问题。[2]以此为目标,在本科实验教学中,采用开放的思维方法,让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一、实验前预习的督促与检查
1.检查学生实验报告书写
在平时的实验教学过程中,一些学生对理论课上讲授的知识较为熟悉,但对实验室中纷繁复杂的实验设备不甚了解。因此,在实验进行前查阅理论课知识,编写实验预习报告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步骤。在实际教学实施过程中,在课堂上利用几分钟抽取几名同学回答预习报告中的问题,借此提醒学生,要对实验的理论基础、设备以及步骤有一个大致了解,避免盲目的上实验台操作,从而杜绝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
2.抽查学生操作设备仪器
电力电子实验的类型既有验证性实验,也有设计性实验,这一系列的验证和探索的过程都离不开各种装置和测量仪器,如示波器,万用表,交流、直流电流表,电压表以及各种接线端子等。学生在实验前应该利用课余时间到实验室去熟悉这些实验装置和测量仪器的构造、性能,这对后续实验课的进行很有必要。为了检查学生对该部分内容的预习情况,每节课开始也会安排一定的时间来考察学生对这些设备仪器的使用情况。
南京工程学院电力工程学院实验室使用的是台湾固纬公司生产的GDS-2062型数字双踪示波器。该双踪示波器有两个探头,可以同时测量两个信号。如何合理地使用和调节双踪示波器去跟踪复杂信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巧,很多学生经常抱怨很难掌握该技巧。因此将此作为考察学生预习情况的内容。使用信号发生仪产生一些特殊信号,让学生自己把信号调节出来,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
(1)如果看不到信号,应先检查表笔的倍数是否放在X10档位,如果放在X1档位上会导致幅值较大的信号量程超过示波器的显示范围;随后调整垂直Y通道量程按钮,先粗调节,再细调节,让幅值增大,还需要调节Y通道的位移按钮,即移动信号的X轴,以便最终显示完整的信号。
(2)如果看到的是抖动的信号,则需要增加示波器的扫描时间,以便跟踪上该周期较小的信号。
(3)如果看到的是一条稳定的斜线或者近似于一条直线,则需要减少示波器的扫描时间,以便显示该周期较大的信号。学生经过以上指导,逐渐掌握了上述一些调整方法。
在电力电子实验中,经常要精确地调节晶闸管的控制角、PWM信号的占空比等,很多学生只是初略估算这些数值,导致实验结果和理论计算结果大相径庭。因此还要考察学生熟练使用示波器的游标(CURSOR)功能,通过度量游标之间时标的根据双脉冲与A相交流电的位置关系,波形1中双脉冲触发晶闸管的控制角应该是60°,波形2中PWM信号的占空比为70%。将这些示波器操作的内容贯穿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意识到使用这些设备和仪器拥有很多技巧,督促他们多思考、勤动手,而不是简单的会用即可。
二、课堂实验前的讲授环节
在以往的实验教学实践中,很多实验室教师不重视讲授环节,针对这种情况,在实验课讲授中,不能生搬硬套理论课的内容,而是要有所侧重。南京工程学院电力工程学院在每个实验的课堂授课时都按照原理讲授、示范接线、结果展示、问答环节四个步骤进行。以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为例来说明南京工程学院电力工程学院的教学实施过程,该实验原理如图2所示。
1.原理讲授
鉴于学生在理论课上已经学过相关知识,所以无需再长篇累牍的讲解原理,而只是强调实验中最重要的地方。对于本实验,什么是共阴极、共阳极电位点;双脉冲触发电路的原理;控制角α的确定;什么叫自然换相点等内容,都会对学生进行讲授。另外,在课堂上要充分利用板书,将原理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听讲的同时可以通过板书上的内容回忆原理,理解试验中对应的电路接线图,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2.示范接线
示范接线是实验室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在该环节中,由教师在实验台上给学生一步步演示接线的步骤,同时也需要辅以一定的讲解,遇到重要的接线,更是要反复强调多遍,让学生明白接错的后果。在本实验中,其电路核心是三个共阴极和三个共阳极的晶闸管连接,接错不仅会导致整流电路无输出,或者输出有效值偏低,甚至会造成晶闸管烧毁的事故;晶闸管门极触发电路接线也十分重要,在实验中一般要求学生先调试触发回路,用示波器观察到有双脉冲输出后,再接入门极,并且晶闸管的触发顺序不能弄错,一定要符合VT1-VT2-VT3-VT4-VT5-VT6的导通顺序。
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一律采用标准化接线方法,即:电流应该使用Φ=2.1mm2的标准试验接线,电压用Φ=1.6 mm2的标准试验接线,弱电和数字电路接线采用Φ=1.2mm2的标准试验接线。A、B、C、N各相应该按照电气行业的标准使用黄色、绿色、红色接线,标准电气实验接线如表1所示。
3.结果展示
在实验结果的展示阶段,由教师演示一个典型性的实验结果,如本实验中,控制角α=60°时的负载电压Ud,电流波形Id,以及一个晶闸管上的Uvt波形。而剩余的实验环节,应让学生自己去完成。
4.问答环节
作为实验教学,其课程的信息量并不比理论课少。演示完毕后,部分学生会存在这样那样的疑惑,因此应留给学生提问的时间,可以让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同时打消学生对实验的畏难心理,这也为将来改进授课方式提供了参考。
三、指导学生完成基本实验内容
经过以上各教学环节的铺垫,学生在实验中的疑问大大减少,但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难免会发现各种故障问题,此时,教师不应该直接替学生解决问题,而应采用引导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分析,从而找到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在三相桥式整流电路实验中,经常有学生发现负载电压输出量Ud偏小,达不到预定的数值,同时用示波器观察会发现输出波形与期望波形存在较大的差别,如图3所示。此时,教师应该告知学生输出偏小的原因在于存在晶闸管没有导通的情况,让学生去分析晶闸管未工作的原因。经过学生课堂上的讨论和总结,认为导致晶闸管不导通的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晶闸管烧坏;二是门极端无触发脉冲;三是晶闸管阳极与阴极间无正向电压;四是负载开路;五是该晶闸管这条支路无回路。首先教师指导学生先检查触发电路的工作情况,检查每个晶闸管上是否有正确的双窄触发脉冲输出;其次使用示波器检查晶闸管两端的Uvt波形是否正确;最后检查三相交流电的输入是否正确。最终学生发现故障的所在是由VT2晶闸管的门极接线不牢固,导致该晶闸管没有导通,使得这个电路电压输出量Ud偏小。在以上例子中,学生发现问题,转而小组讨论根据所学理论分析故障原因,然后去逐步排除,最终找到接线错误的地方。经过该流程,可以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四、指导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实验创新探索
在实验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不能拘泥于实验报告,应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创新探索。例如在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实验中,要求学生去计算负载的阻抗角φ,进而验证控制角α和φ的关系。有的学生提出采用直流伏安法测电抗内阻,用交流法测定电感量,然后利用公式计算负载阻抗角的方法;[4]有的学生经过思考后发现,除了以上方法外,还可以让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带上电阻电感负载后,使用示波器的CURSOR功能去测量第一个尖峰所占的时间的差值,折算成角度后,即可以很简单的求出φ角,如图4所示。
通过以上实践让学生了解到实验结果并不是唯一的目的,通过思考用不同的方法验证实验结果才是一个探索和创新的过程。
五、结论
采用原理讲授、示范接线、结果展示、问答环节四个步骤进行实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从而杜绝了以往实验课的三种不良现象,即:实验前不预习、实验时不认真、实验后不总结。实验教学方法的探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只有不断修订和完善,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本科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朱磊,侯正义,张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及应用[J].电源世界,2008,(6).
[2]袁秀娈,范新爱.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现[J].新闻传播,2009,(9).示波器实验报告篇4
关键词:广告;信息;控制局域网络总线
中图分类号:G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10-0000-02
Advertisement Issue System's Hardware Design
Zhang Lijun,Wang Quanrui,Miao Qinglin
(He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stitute,Xinxiang453003,China)
Abstract:Advertising system,used to crowded places in the bus schedule and release information of people.In these places to set the LCD screen,use the control area network bus to transfer data,this approach greatly reduces the intensity of the work and increase efficiency,and thus advertising system has a certain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economic benefits.
Keywords:Advertisement release;Information release;CAN
一、系统中使用的各种元器件
系统硬件设计中使用到了AT89S系列单片机、OCMJ4X8C液晶模块、SJA1000等器件。
(一)单片机
本系统应用的单片机主要是AT89S51/52/53。AT89S52/53的片内RAM和ROM比AT89S51要大。这里就用AT89S51为例来介绍。AT89S51是美国ATMEL公司生产的低功耗,高性能CMOS 8位单片机。AT89S51系统内部自带了一种电路――看门狗(WDT),如果某些应用场合需要监视工作,那么只需要对软件进行相应的设置就可以了,不需要增加电路。AT89S51集成的Flash程序存储器,既可在线编程(ISP)也可用传统方法进行编程,方便了系统的调试。
(二)液晶模块OCMJ4X8C
液晶模块OCM4X8C的汉字图形采用128×64点阵型,不但能显示汉字,还可以显示图形。该模块与CPU直接相连,以8位并行及串行两种连接方式与CPU连接。可以实现光标显示、画面移位、睡眠模式等多种功能。
(三)独立CAN控制器SJA1000
1.SJA1000的内部结构。
(1)接口管理逻辑IML。CPU发出的命令由IML接收,CAN寄存器的寻址受IML控制,IML还负责向CPU提供系统中程序运行时产生的中断信息及状态信息。
(2)信息缓冲器。含发送缓冲器TXB和接收缓冲器RXFIFO,CPU经IML把要发送的数据写到TXB里面。
(3)位流处理器BSP。数据被BSP处理后经过BTL输出到总线。
(4)验收滤波器ASP。
(5)位时序处理逻辑BTL。
(6)错误管理逻辑EML。
(7)内部振荡器和复位电路。
2.SJA1000的验收滤波器。
(1)验收滤波器组成。SJA1000验收滤波器由四个验收码寄存器:ACR0、ACR1、ACR2、和ACR3;四个验收屏蔽寄存器:AMR0、AMR1、AMR2和AMR3。这8个寄存器在SJA1000的复位模式下可由CPU进行设置。通过这些设置,可对接收信息进行非常灵活的滤波。
(2)验收滤波原理。SJA1000的验证滤波原理是仅当报文中的位与验收码的对应位相同,或屏蔽位的对应位为“1”时,SJA1000接收到的报文才会被放入RXFIFO,这是因为SJA1000使用模式的不同、用户对验证滤波器的设置以及标准帧与扩展帧的区分,报文的某些位被用于验证滤波。
二、系统硬件各部分电路设计
系统硬件主要包括总控制器、街口控制器和终端控制器。限于篇幅,在此只给出硬件框图和关键部分的电原理图。
(一)系统网络设计
总控制器与上位计算机通信采用RS-232标准。总控制器与街口控制器间的通信以及街口控制器与终端控制器间的通信均采用CAN总线。总控制器和终端控制器通过CAN总线(外总线和内总线)相连,都是扩展一片SJA1000,再通过82C250分别挂接在总线上。而街口控制器需要扩展两片SJA1000、两片82C250,构成两个CAN总线的接口,分别挂接在内总线和外总线上。
(二)总控制器硬件设计
总控制器硬件电路包括CPU、电源模块、串行通信模块、CAN总线通信模块、键盘及显示模块、晶振电路以及存储器模块等几部分组成。
1.CPU模块。CPU是整个电路的核心,采用AT89S51,外部扩展了其它的集成电路,包括AT93C66、MAX232、SJA1000等。
2.电源模块。电源模块负责给总控制器各部分电路供电,采用三端稳压器件7805设计。三端稳压器件7805是最常用的线性降压型DC/DC转换器,它能把正12V左右的电压转换为稳定的正5V输出电压。为了防止外部电源电压波动对电路造成不良影响,需要在7805的输入和输出端加上滤波电容。
3.串行通信模块。串行通信模块连接至上位机,使用RS-232总线进行通信。RS-232总线电平与TTL电平不同,需要进行电平转换,系统中采用MAX232芯片实现这个功能。另外,AT89S51的在线编程功能也需要通过RS-232总线连接到上位计算机。
4.CAN通信模块。CAN通信模块通过外总线连接所有的街口控制器;采用独立CAN控制器SJA1000和CAN总线收发器82C250集成电路设计,其电路设计如图1所示。需要说明的是,在总线的两端最好增加一只电阻(120欧姆),以尽量减少信号反射。
5.存储器模块。存储器主要负责存储一些系统中的固定信息。结构是采用串行EEPROM。
(三)街口控制器硬件设计
街口控制器的设计与总控制器基本相同。当内总线上的节点与两个CAN通信模块通信时,由街口控制器负责信息中转。整个系统中,无论是硬件资源还是软件资源,大部分都可以共享。这样既节省了系统的开销,又增加了系统的容量,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总控制器可以挂接110个街口控制器,每个街口控制器可以挂接110个终端控制器,CAN通信网络中最多可以有12100个终端控制器,同时,通信距离可以达到10km以上,完全可以满足广告系统设计需要。
(四)终端控制器硬件设计
终端控制器框图如图2所示。
液晶显示模块是终端控制器重要组成部分。当没有用户按键时,存储在EEPROM中的信息循环显示,达到广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吴昊,余建国,李琳.基于通信控制器的远程控制系统的设计.微计算机信于息,2008,24,4-1:59-63
[2]辉亚男,冷文浩.CAN总线应用层通信协议的设计与实现.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8,29,3:669-671
[3]邬宽明.现场总线技术选编(1)上.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3:102-130
[4]BOSCH.CAN Specification,version2.0.Robert Bosch GmbH,1991:70-94
[5]Philips Semiconductors.PCA82C250/251-Data sheet,1997:80-95
[6]PhilipsSemiconductors.SJA1000stand-aloneCANcontrollerData-sheet,1997:90-120示波器实验报告篇5
1教学体系构建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坚持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虚拟仿真与真实实验相结合的原则,构建了“123456”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123456”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包括:1个目标——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目标;2个融合——通过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之间知识互补、机制互动的融合,优化整合优质教育资源;3个集成——着力打造数字逻辑理论课程、实验课程和特色拓展实践课程之间系统集成,从单元学习和设计、再到系统学习和综合设计的全过程教学;4个导向——引导学生通过研发或设计成果展现其成功自信、专业能力、为学情操和绩效责任等能力和素质;5个模式——通过探究式演示、观察和验证、反设计推论、网络学习和创新创业项目训练5种自主学习模式,完成知识学习、运用和能力训练;6个能力——培养学生的工程知识运用、方案设计开发、现代工具使用、工程社会分析(工程中的社会因素及工程对社会的影响分析)、团队沟通表达、项目工程管理6个方面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依托省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打造高起点教学平台,在教材建设、设备研发、项目开发、考核评价方面,开发高水平、高质量的优质共享教学资源,保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高质量、高效率的运行,从而在专业技能、研究潜能、合作交流、项目管理方面能够实现全方位培养创新人才。
2教学资源平台设计
2.1设计原则。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设计原则,以解决复杂工程问题为主线,引导科学思维为目的,把理论知识、实验技能以及创新意识融入到“计算机逻辑设计综合实验”课程的理论学习与工程创新实践教学当中,既要体现知识的综合性与工程创新性,又要体现能力与素质培养,遵循认识理解消化实践提升创新的循序渐进认知流程。学生可根据已有的知识、技能、爱好以及工程创新意识进行理论知识学习与工程创新实践。通过以做带学、以学促做,激励自主科技创新学习,充分发挥自身探究能力特长,创造性地解决教师提出的复杂工程问题。2.2技术架构。计算机逻辑设计虚拟仿真实验网络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包括理论学习、虚拟仿真实验、辅助功能和系统管理4个部分,如图2所示。平台基于Web技术构建,采用B/S架构.Net框架开发,插件为Multisim,选择SQLServer作为服务器后台数据库,托管校园网数据中心。客户端既可以在校内通过校园网直接访问仿真平台,也可以在校外通过Internet访问,支持500个并发用户。平台基于全局的实践教学观设计。在设计中,注重学生设计的规范性,如系统结构与模块构成,模块间的接口方式与参数要求;在调试中,注重电路工作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在测试分析中,注重分析系统的误差来源并加以验证;在学习中,注重对学生引导,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吸收、拓展和提升。2.3虚拟仿真实验项目。以急需的实验教学信息化教学内容为指向,将复杂工程问题和教研成果转化成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深入融合教研成果,依托信息技术,研发数量众多、内容丰富、类型齐全的虚拟仿真实验项目,与企业的真实案例和实用技术相当,提供工程氛围的实验教学条件,具有模块化、层次化、多元化、系列化特色,引导学生探索工程创新项目研发过程,掌握科学研究基本方法,强调人人都能成功,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使学生由被动式学习变成主动式学习,以便加快工程创新人才培养。(1)逻辑测试实验。让学生熟练掌握逻辑门、编码器、加法器、寄存器、计数器等常用数字集成电路使用和测试,相比实物操作,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数字单元实验。让学生熟练使用逻辑门、编码器、译码器、触发器、寄存器、计数器、RAM、ROM、DAC、ADC等,进行简单应用电路的设计、理论计算、电路图绘制、仿真分析以及调试等全过程,具备分析和解决一般性工程问题的能力,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和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3)数字系统实验。让学生熟练掌握常用数字系统、数字式控制器、数字式电子仪器、接口与数据通信等系列工程项目所涉及的学习研究、方案论证、系统设计、仿真分析、设计修改、实验样机制作、设计总结等全过程,具备利用数字逻辑技术知识构成数字逻辑系统的意识,能够应用数字逻辑技术的基本原理对工程复杂问题进行分析和设计,熟悉和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及方法。2.4教材编写。为了拓展教学内容的广度与深度,编写与课程相关的工程教育系列教材,如《数字逻辑与仿真设计》《数字系统实验设计与指导》《数字电路实验与实践教程》等。新教材具有可读性、实用性和技术性,让学生感到学有所值、学有所用,无论是在课堂上学习,还是在课外自学,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学习掌握工程基本要素、工程技术设计方法和分析方法。2.5服务方式。(1)在实验的时间、空间、内容和仪器设备方面为学生全面开放。互动可视化操作贯穿于全过程中,实现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主创新。(2)为课堂教学、远程教学、学术交流提供有力支持。(3)让其他高校学生和社会上的学习者分享学习机会。(4)为各种竞赛培训、个性化培养提供便利,打下坚实基础。
3运行机制
平台提供的虚拟实验环境近乎真实情境,与实际工作相似,能够激发学生实验兴趣和学习动力。学生能够亲自动手接触电路,边学习、边设计、边实践,完全沉浸在现实的学习、工作情境中。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整体实施过程包括实验准备、实验仿真、实验总结和自我评价4个阶段,经过21个具体环节和步骤。3.1实验准备阶段。(1)实验需求分析:通过在线教材或者互联网自学,查阅与实验题目相关的背景资料,进行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等方面准备。(2)方案设计与论证:学习教材的相关内容,还可以查阅其他设计方案资料。(3)技术性能参数设计:选用教材中给出的数据,还可以自行调整数据。(4)电路结构设计及理由:按照教材中指定的去做,还可发挥自身创造力。(5)理论推导:按照教材指定步骤,进行公式推导及理论计算。(6)实验设计报告编写:归纳整理步骤(1)—(5)所形成技术资料,完成实验设计报告编写工作。3.2实验仿真阶段。(7)电路下载:在线浏览、下载虚拟仿真电路,进入虚拟仿真实验环境。(8)电路检查:按照设计报告或教材,严格仔细检查电路及线路连接。(9)仪器仿真数据测量:参照教材,选择合适的测试点,接入相应的仪器仪表,仪器参数设置,运行电路,观察测试点波形和状态变化,记录测量数据。(10)实验分析:对实验数据、波形、曲线进行认真仔细分析、研究,判断设计的合理性、正确性以及存在的问题等。(11)设计修改:以达到电路性能指标要求为目的,或适当提高技术性能参数。(12)电路布局调整与子模块电路生成:规范或完善电路设计,并为进一步设计提供便利。3.3实验总结阶段。(13)实验过程描述:主要包括设计方面、操作方面、分析方面等环节。(14)实验数据整理:整理实验数据,输出波形,绘制曲线,要求实验数据表格规范,波形、曲线图清晰、全面,且大小适中。(15)实验结论:利用数据、波形、曲线,阐述设计的技术性、改进性、创新性等。(16)技术讨论:围绕实验过程、改进性、建议等展开讨论。(17)实验收获:阐述宏观知识、技能等方面的收获、水平和提高。(18)实验情况报告编写:归纳整理步骤(7)—(17)所形成技术资料,完成实验情况报告编写工作。实验报告=实验设计报告+实验情况报告。3.4自我评价阶段。(19)实验报告成绩:参照实验报告评分指标体系,自行估算得分情况。(20)实验操作成绩:参照实际操作评分指标体系,自行估算得分情况。(21)实验成绩:实验报告分值100分,实验操作分值100分。实验总分=报告分数×40%+操作分数×60%。成绩等级:90~100分为优秀,80~89分为良好,70~79分为中等,70~69分为及格。
4结语示波器实验报告篇6
珠海广播电视台发射中心位于珠海的西牛望月山上,肩负着广东省干路数字微波的传输和我台规定的“三套电视”“,五套调频”的安全优质播出的工作任务。2011年9月,在珠海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花费四十多万元由捷成实业有限公司中标建设了一套集信号源分配、跳线、切换、采集、量化、监视;回监信号的采集、量化、切换、监视、告警以及电脑存盘等广播电视监控播出系统。该系统交付使用后,发现其告警部分只有简单的信号源和回监信号的监视、监听告警(只有音频、视频丢失及静帧告警),而且只适用于音、视频环境。这样的监测告警对于一个综合发射台来说是远远达不到要求的,因此,在射频环境下,如何在技术上建立一套更加完善的适合于广播、电视发射、数字微波传输的监测、监听故障告警系统就摆在广播电视技术人员面前。在实践工作中,珠海广播电视台发射中心技术维护工程师进行了大量的技术探讨,资料搜寻、结合多年来广播电视发射机容易出现的故障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最后决定在原有监测告警系统的基础上对我中心的广播电视监测告警系统进行技术改造,多渠道逐步完善广播、电视监测告警系统的功能。
2技改前监测、告警系统的概述(简称捷成告警)
2.1监测特点和监测效果
该监测告警系统是由捷成实业有限公司于2011年建造,其监测告警部分比较简单,只有信号源和回监信号的监视、监听告警功能;告警只有音频、视频丢失及视频静帧告警。在音、视频环境下信号源的监测是比较可靠的;在射频环境中,回监信号的监测告警就显得不稳定,而且出现误报的次数比较多;或根本就不告警。如:电视屏幕上量化音柱比较小时就会经常出现音频丢失告警,有时候,电视屏幕上的量化音柱出现红色(比较大)也出现告警。有时候关掉广播发射机的激励器也不会告警;当发射机的激励器没有音频输入时也不会告警。
2.2捷成告警信号流程图
信号源经分配器进行四分配,其中一路送入多路采集器(采集器分图像、伴音采集和广播音频采集);回监信号(RF)经解调机解调得到的视、音频信号或广播声音(L、R)经分配器进行四分配后,其中一路同样送入多路“采集器”进行采集;它们被采集(图像经过压缩和解压,音频量化为音柱)后分别送到16分割显示屏(二个屏,电视、广播分开显示)进行监视和告警。另,经分配器后的另一路信号源或解调后的回监信号,其中广播音频(L、R)送到16选一音频切换器,切换器的输出(可任选一路)送到监听音响进行监听;图像、伴音送入16选一图像、伴音切换器,切换器的输出(可任选一路)送入监视器进行监视和监听。
3调频广播发射机发信导频的监测和告警(第一次技改)
3.1技改的原因
有一次95.1MHz哈里斯5Kw调频广播发射机激励器散热风扇损坏,致使该激励器温度过高热保护,发射机没有功率输出。当时“捷成”监控没有告警,值班员也没有及时发现,到后来珠海电台技术人员打电话才发现……。这带给发射中心的压力是非常巨大的,在总结经验教训之余,都迫切要求进行技术改造,完善告警功能。3.2实施方案(对五套调频广播进行导频监测)
(1)工作原理。调频广播发射机进行的是立体声(STEREO)广播,正常工作时激励器必定产生一个立体声导频信号。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技术手段在监视房对导频进行检测,通过判别它的有、无进行声光告警。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对工作的调频发射机进行监测,从而起到预警作用。
(2)基本材料:无线调频广播解调机五台、二极管十个,电阻五个,15V继电器五个、15V声光报警器五台。
(3)线路图。
(4)线路图说明:通过一台调频广播解调机,将需要监测的发射机载频调出并保存,然后对其锁相环(LC72131)的7脚(B01)进行取样,将其送到晶体管Q1(C9013)的基极。当解调机正常检测到“STEREO”导频时(发射机工作正常),(LC72131)7脚的电压为0.18V,这时,晶体管Q1不能导通,继电器的线包没有电流流过,继电器不能吸合,15v不能加到声光报警器上,没有告警;当解调机不能正常检测到“STEREO”(发射机工作异常)时,(LC72131)7脚的电压为3.8V,这时,晶体管Q1饱和导通,继电器的线包有电流流过,继电器吸合,15v加到声光报警器上,发生告警。
(5)监测效果。100%成功捕获(告警)调频广播发射机激励器(损坏或保护)没有功率输出的故障;100%成功捕获(告警)调频广播发射机功放故障没有功率输出的故障;100%成功捕获(告警)调频广播发射机激励器单声道播出的人为错播事故。
4播出机房多方位监控的实施(二次技改)
4.1技改的原因
发射中心的“监测系统”经过第一次改造,其监控告警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但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还不能监测每台发射机的工作告警状态,特别是电视发射机的工作告警;每当工作的设备(发射机、微波、电源)出现故障告警时,在图像、伴音没有中断的情况下,值班员很难第一时间发现。二次技改的目的是:通过技术手段,让工作中的发送设备出现的告警能在值班房及时“重现”,起到“予警”作用。
4.2实施方案
(1)基本材料:科立信无线报警主机KS-600C/D一台、无线转发器KS-50C一台和带有接口适配电路的无线探测器KS-21W((最多可配置到24个)。
(2)科立信无线报警系统方框图。
(3)系统工作原理。在射频环境下,通过对微波设备,广播、电视发射机及其电源故障的告警进行取样,分别送入无线探测器KS-21W,经过接口电路适配后,触发各自的无线探测发射器,每个无线探测发射器设置独立的ID地址(ID是唯一的),以100%调幅频率为433MHz的方式进行无线发射;无线转发器收到报警信号,并核对确认地址编码信息后,以调频频率为315MHz的方式进行无线发射,通过抗干扰能力较强的调频方式,将故障告警的地址编码信息远距离发送给无线报警主机;主机对接收到的地址编码信息进行解调后,产生声光报警,同时显示故障代码,值班员根据报警信息,能快速判断出故障机号、部位和故障类型,可及时处理故障。
(4)主要功能器件。
1)无线探测器是重要器件之一,无线探测器的接口适配电路是这次技术改造成功的关键,我们经过大量的研究和实践,根据不同设备的故障告警特点,设计出多种无线探测器及其适配电路:①哈里斯调频发射机(Z5-CD)电平适配探测器。我台95.1MHz、87.5MHz调频广播发射机是哈里斯的Z5-CD,该品牌的Z系列调频发射机的微处理器遥控输出接口(J20),提供一组总故障信息(SUMFAULT)连接口,故障信息包括:电压驻波比故障、电压驻波比关机、温度故障、空载故障、功放和中功放故障、电源故障、PLL未锁故障等。发射机正常工作时,该端子输出开路;有异常情况时,该端子输出0.6V,该电压经RC充放电回路,产生一个时间为0.1s的触发脉冲触发Q1饱和导通,Q1饱和导通又使射极跟随器Q2导通,这时编码器HS2262通电工作(A0高电位)。它重复输出两次该故障地址编码数据,以433MHz发射该故障报警的ID信息。HS2262的A0-A11为地址输入,有(1、0、开路)三种状态,任意组合提供多种地址码;在探测器中通过对A0-A11的不同接法,可得到不同的地址编码;17脚为编码输出端,接收有效信号时,输出由低电平转为高电平,TE为输入编码启动端,用于多数据的编码发射,低电平有效。②数字微波设备电平适配接口电路。微波机架TUP单元设置有故障输出COM口,设备正常时,URG、NURG、ABN等COM口输出电压为-12V;设备有故障时,输出0V。我们采用电压检测、光电隔离电路,来触发无线探测器工作。③数字微波开关电源电平适配接口电路。该电源设置有故障指示灯,故障时其电压为交流6V。我们采用交直流变换和光电隔离电路,来触发无线探测器工作。④全固态电视发射机电平适配接口电路。我台6ch、38ch电视发射机是国产“吉兆”的发射机,其逻辑控制电路只提供少量必要的LED告警指示,如:激励器FAULT、RFW、videooff、功放过热、无视频告警等。当发生故障告警时,逻辑板送出的电压为2.8V(正常为0V)。适配电路正是利用2.8V电压作为告警触发信号。为提高抗干扰能力,我们将发射机的LED电路和无线探测器的地电位分开,采用了光耦隔离电路来触发无线探测器工作。(20CH是美国哈里斯新型数字模拟兼容电视发射机,2013年安装,未出现任何故障,未作取样监测。)⑤“北广”调频发射机电平适配接口电路。我台99.1MHz、103.8MHz调频广播发射机是北广全固态发射机,其控制系统还是逻辑控制。其故障采集信息有:RF告警、驻波比过大、锁相环故障、overload、protect等(故障警时为H电平)。我们采用或门电路来触发无线探测器工作。
2)无线转发器。无线转发器是报警系统的中转部件,本次技术改造应用的是科立信无线转发器KS-50C。无线转发器既有接收电路又有发射电路,发射电路和探测器发射相似,接收电路利用PT2272作解码器,电路比较简单,不再作叙述。无线转发器和无线探测器之间通过地址码识别(自动对码),转发器只转发地址正确的无线探测器的信息。无线转发器对地址正确的无线探测器的信息进行重新编码后,通过抗干扰能力较强的调频方式,以315MHz频率将地址编码信息远距离发送给无线报警系统主机。无线转发器发射距离3-10公里(开阔地)。
3)无线故障报警系统主机(KS-600C/D)。主机对接收到的地址编码信息进行解调后,产生声光报警和电话告警,同时显示故障代码(设备ID号),值班员根据报警信息,能快速判断出故障机号、部位和故障类型,可及时处理故障。
5监测效果
科立信无线安防报警系统技术非常成熟、稳定、抗干扰能力强、雷电流几乎对它没有影响。从安装使用到现在,捕抓故障告警成功率为100%,成功捕抓的故障告警有:
(1)成功捕获北广调频发射机因功放管老化,工作电流过大引起的功率告警;
(2)成功捕获北广调频发射机功率合成器因散热风扇损坏,引起的功率告警;
(3)成功捕获哈里斯调频发射机个别电源抽头保险管损坏或接不良引起的告警;
(4)成功捕获哈里斯调频发射机风压故障产生的告警;
(5)成功捕获38CH激励器故障引起的FAULT告警等。
6结语示波器实验报告篇7
1.1实验教学现状
在进行实验课的时候,主要还是以较为传统的方法为主,课堂内容的安排按部就班,只是在“灌”,几乎每个实验都是一个固化的流程,讲实验原理、做演示、学生做、记录数据、完成实验报告等。在整个物理实验的讲解上,也基本没有关于探索方法的阐述,更鲜有对实验涉及的物理思想方法的讲解及渗透,即使有也只是蜻蜓点水,没有深入。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很少能在教师的指引下进行创新思维,都是在按教材的实验步骤来做,学生被限制在一个很小的空间,不能自主发挥,这也主要与上述提到的物理思想方法的传授有很大关系。
1.2实验学习现状
首先,学生在思想上对于实验课不够重视。实验前不进行预习,在实验过程中也常常缺乏耐心,测量几次没有得到预想的实验结果,就开始急躁,要么询问老师,要么放弃,不会去冷静分析问题,更谈不上思考解决方案。有一部分学生甚至在实验的过程中投机取巧,用别人已经调节好的仪器进行实验,或者直接抄别人的数据,来蒙混过关。对于实验报告,大部分学生是为了完成而完成,能够敷衍应付老师即可。
1.3实验内容现状
大学物理实验内容主要由力、热、光、电及近代物理构成,实验的综合性、拓展性、创新性比较高中物理实验已经有明显增强。然而在目前高校中,基础性实验比例较重,设计性实验安排较少,科学技术发展的巨大成就很少能在基础物理实验中得到反映,学生对之感到枯燥无味,相当严重地阻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及现代思维方法的形成。
2物理实验教学方法改革的基本内容与实践
2.1提高教学灵活性,注重实验趣味性
各个大学的教学模式各具特点,但基本上分为三种类型:第一是培训基本技能、实验方法和仪器使用的基础实验,如万用表、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的使用等;第二是指导学生在已有基础上学习更高层次物理思想的验证性实验,如电子荷质比的测量、超声波测量声速等,以及让学生根据前面积累的知识独立完成的设计性实验,如光纤实验、等离子特性研究等。然而这些还是不够的,在此基础上还需注重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开展分层次教学、个性化教学、开放式教学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应与时俱进,与计算机技术和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比如:实验的数据处理、多媒体教学、仿真实验的研究与开发。在物理实验讲解的同时,还应强调物理实验课的重要性。因为,在理论上再美妙的假设或推理,要成为被公认的物理规律,必须要有实验结果的验证。例如:1924年法国人德布洛意在光的微粒的启发下,明确提出实物粒子具有物质波动性,即波和粒子的缔合概念,简称波粒二重性,其正是通过电子在晶体上的衍射实验来证明的。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穿插物理学史,一方面,使学生了解发现物理规律时所做的重要物理实验的方法和技巧,另一方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了解物理学家发现规律时的状态和心态,知道尚未解决的科学难题,进而会积极思考如何进一步去研究和探索。
2.2以学生主动探究为主,注重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
从以往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转换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提倡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例如:在必修实验的基础上安排选修实验,选修实验由学生自己选题、自己确定实验的内容、自己动手去设计和完成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只要没有人身或仪器事故的危险,老师一般不予干预,只是从旁观察和了解,当学生遇到实在无法解决的难题,再做启发性引导,指出问题,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完成实验。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实验室在设备和场地上的优势,开辟出一块实验基地,将一些即将报废的仪器,如计算机、万用表、示波器等供学生进行实验活动,给他们提供相应工具,对这些报废仪器进行拆装修理,实行弄坏无过、修好有功的原则,鼓励学生多动手。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小物品,如耳机、收音机、电热杯等也可以拿到实验基地进行修理,从而可以体会到物理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提高物理学习的兴趣。
2.3与课外科技创新实践相结合,注重创新能力培养
2.3.1结合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立实验仪器的研制和改进项目
目前许多物理实验仪器测量误差很大的原因是仪器设备本身存在着问题。例如:空气热机实验、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量、杨氏模量的测量等,因此可以组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针对实验仪器本身存在的问题申报项目开展研究。这样不仅有利于物理实验室自身的发展,也可以加强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2.3.2把综合设计性实验和课外科技创新实践相结合
可以把难度较大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作为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践的研究项目,不仅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自己在实验室中完成实验,而且要求学生自己调研,自己撰写课外科技创新实践项目申请书,自己预算和使用研制经费,自己撰写结题报告,进行结题答辩。这样做既可以完成综合设计性实验的教学要求,又可以全面培养学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和工程项目设计能力。
2.3.3将科研成果和实验教学相联系
老师可以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和实验教学方面联系起来,尽量使科研成果转化为切实有效的实验教学资源,这样就可以让学生身处创新的前沿,同时让他们了解物理实验学习对于科研的重要性,搭建一个可以让学生提前了解科研的平台,推进实验教学的开放的创新,利用科研的前沿式优势为实验教学所用,从而弥补实验教学内容与仪器延后性劣势。
2.4注重引入物理学原理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知识
首先,可以让学生在做实验过程中,主要依靠实验讲义和实验设备的说明书,还有参考文献资料。而教师并不告诉学生仪器设备如何使用,学生自己根据说明书去摸索掌握使用方法。这就迫使学生学会独立学习使用陌生仪器,真正掌握使用各种仪器设备的技能,为今后的工程技术应用打好基础。其次,利用物理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组织学生开展产学研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利用物理实验仪器设备为企业进行产品性能的检测,由于对企业产品的性能进行检测可能要对物理实验仪器进行改造,也可能需要研制一些新的传感器和配件,学生通过这些检测工作可以学到物理学原理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知识,同时也可以看到所学物理实验知识的使用价值。
3结语示波器实验报告篇8
当天气不佳或战场情况复杂时,使用单一传感器可能难以获得目标区域的清晰图像。即使在作战条件较好的情况下,一种传感器也只能获得环境与目标的部分图像或片面图像,操作人员需要对比、综合不同的传感器图像,才能获得较为清晰、准确的ISR信息。研究人员认为,发掘各种传感器的互补性并进行有机组合、集中处理,可以完整、准确地反映环境与目标状况,传感器融合概念就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
传感器融合的概念与优点
传感器融合源自数据融合,是在集成多个数据源的基础上,生成比单个数据源更为精确、可靠和完整的信息。1985年,美国国防部实验室理事联合会(JDL)数据融合组建立了首个传感器融合模型,该小组也由此改名为数据与信息融合组。经过多次修改,该模型广泛地运用在各种装备中,增强了各层级作战部队的态势感知能力。
传感器融合在情报领域运用最广泛,因此也可称为“情报融合”。它是从多种不同的传感器(包括图像情报、雷达情报、信号情报和运动探测器等)中获取定位与识别数据,并生成一幅有效的综合图谱的过程。它的基本原理就像人脑综合处理信息的过程一样,通过对各种传感器及其数据的合理支配与使用,将各种传感器在空间和时间上的互补与冗余信息依据某种优化准则组合起来,产生一致性解释和描述。
传感器融合具有一些显著的优势。第一,它能够发掘不同类型传感器的互补性。例如:合成孔径雷达与光电传感器的融合,有助于目标的辨别与指示,也有助于发现所观测地域在一段时期内的变化。因为雷达对侦察垂直结构―墙体、建筑物、树木和杆状物等方面较敏感,而光学图像则对外观(例如颜色)更为敏感,当光电/红外图像因云层遮挡出现模糊不清的情况时,叠加一幅合成孔径雷达图像能够揭示云层后的情况。通过及时分离两幅图像的相位(波长)差,还能准确辨别出可能掩藏在土壤中的简易爆炸装置和可疑车辆的位置变化。
第二,通过集成各种图像信息、信号信息和语音信息,传感器融合生成的情报能够产生“整体效能大于各部分效能之和”的效果。例如:舰载红外搜索与跟踪(IRST)系统和多功能雷达绘图数据的融合能够提高冗余度,提高跟踪、分类和识别目标(尤其是对机动目标和隐身目标)的可靠性。已装备美国海军舰队的协同作战能力(CEC)系统就采用了这种传感器融合技术。该系统由雷声公司研制,与AN/USG-2(V)协同作战传输处理装置共同运转,为军舰和战斗机综合、共享雷达和武器系统数据,最大程度地从不清楚、不完整的数据中获取有用信息,从而有效地扩大了探测范围,提高了探测能力。该系统能显著增强美国海军的防空反导能力,尤其是在濒海地区的防护能力(海岸的杂乱情况使海军难以获得可靠的雷达图像)。
第三,传感器融合有助于提高图像的清晰度。多传感器融合能消除重复的轨迹和位置变化,综合不同的传感器图像可以提高图像质量,在最精确的情况下生成的信息还可用于目标瞄准。
传感器融合的雏形―多传感器集成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感器吊舱集成技术发展迅速。一些吊舱能在一个万向架上安装多个传感器,包括:红外照相机和昼用照相机、微光照相机和像增强型照相机,以及根据平台/系统的功能而配备的一系列激光配件―测距机、指示器、照射器、标示器和定点追踪装置等。随着技术的发展,硬件尺寸不断缩小,吊舱上还能直接安装惯性测量装置。尽管多传感器集成为图像的叠加、对比和相互关联提供了条件,但是这类系统还不能称为“融合”。
DB-110双波段传感器
1995年,古德里奇公司开发出DB-110双波段侦察传感器。DB-110是一种数字式、实时、战术侦察系统,它利用光电传感器技术,使飞行员能够全天时捕获图像,并将图像实时地传递给地面站以便开展即时分析和利用。这种双波段探测器覆盖了波长0.55~0.9微米(可见光~近红外线)和3~5微米(中波红外线)的波段。英国皇家空军在GR.4/4A“狂风”战斗机机载侦察吊舱(RAPTOR,“狂风”战斗机侦察吊舱的英文缩写)上安装了DB-110传感器,已在阿富汗“哈里克”行动中进行了成功的实战使用。日本海上自卫队也采购了DB-110侦察系统,安装在P-3C海上巡逻机的改进型上。
“毕业季”7波段光电侦察系统
“毕业季”光电侦察系统(SYERS-2)最初设计用来安装在U2侦察机上,是U2侦察机获得可靠、有效图像的保障。它能在7个波段上同时工作,分别是:绿光(提供更远的距离、更高的分辨率和更广的覆盖范围)、红光、近红外线(NIR―一种可见光),短波红外线(SWIR―2个波段)和中波红外线(2个波段―一个可调为日间或夜间模式,另一个是备用波段)。“毕业季”光电侦察系统的优势在于不同工作波段的传感器拍摄了大量不同性质的图像,可相互补充,彼此验证,进而提高了情报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传感器融合的初级阶段―多源图像集中处理
作为一种情报来源,图像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通过比较同一地点、拍摄时隔24小时的2张图片,官兵可以获知态势的变化,例如可能目标的到达或撤离。如果与更久以前的图片进行比较,官兵还能了解某一特定地点的“常态”情况。但是,这个过程只是比较和推演,没有进行融合。传感器融合的基础是图像,包括光电图像、红外图像、合成孔径雷达图像。这些图像由多种平台拍摄,包括卫星、侦察机、直升机、无人机和浮空器以及各种地基或海基系统,既可以是原始的,也可以是经过处理的;既可以是单一来源,也可以是多来源的;既可以是广阔区域的合成拼接图,也可以是对某一目标或关心地域的特写。这些图像通常由地面站或者通过一套处理器与显示器,运用复杂软件进行集中处理。
“攻击者”系统
为了集中处理DB-110双波段传感器收集到的图像,英国研制了情报开发系统,改进后名为“攻击者”(Attacker)。它可以连接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处理各种输入数据,包括全动式视频、合成孔径雷达/地面移动目标指示(SAR/GMTI)视频、光电或红外传感器数据以及辅助情报产品如静态图像、人工情报报告、GIS测绘信息或基地部队防护传感器的输入信号。“攻击者”系统的先进之处在于能够对图像和相关元数据进行记录,还能对所需输出数据进行近实时的多点传送。
“图像探照灯”多源多任务图像情报系统
2010年11月,以色列拉斐尔先进防务系统公司在澳大利亚举行的地面作战研讨会(LWC)上了“图像探照灯”(ImiLite)多源多任务图像情报系统。该系统能够接收、开发并处理多个传感器的图像和信息,然后在网络中向授权的终端用户和客户相关报告、产品和材料。
“图像探照灯”由3个主要系统组成,分别是:先进IP服务器设备,多功能GIS数据库和先进多用户图像开发系统。先进IP服务器设备能够对来自光电、红外、SAR/GMTI、各种视频传感器和情报源的原始材料实施同步接收并进行地理配准。多功能GIS数据库用于快速记录、归档和检索各种原始的和处理过的图像数据和数据层,以进行海量图像分析与搜索。先进多用户图像开发系统能够对上述所有来源的各种标准或专用ISTAR产品和报告进行集中统一的处理、开发、分析和发送。先进多用户图像开发系统曾安装在拉斐尔先进防务系统公司开发的RecceLite吊舱上。德国空军、丹麦空军和意大利空军都在阿富汗使用了这种吊舱,多用户图像开发系统不仅能搜集RecceLite 拍摄的光电/红外图像,还能接受“苍鹭”无人机的光电/红外与SAR/GMTI信息,表现出了可靠的ISR能力。作为一种新型多传感器、多平台的ISR应用系统,“图像探照灯”可以生成标准的或为客户定制的ISR报告,还能生成智能情报产品,如文字数字报告、有注解的地图和GIS数据层等,然后依据标准和定制协议将其传送至其他信息系统。拉斐尔先进防务公司已向几个潜在客户演示了“图像探照灯”,其中可能包括英国国防部。
地理信息系统
从广义上来看,地理信息系统(GIS)也是一种传感器融合产品。GIS在本质上是一个地理情报数据库,是各类地理数据的集成,所有具有明确位置信息的数据都能应用其中,成为电子地图某一图层的组成部分。GIS是数字化战场的重要工具,适用于战略C4ISR和区域战术指控系统。英国国防部联合航空与空间地理组织开发了“数据人”GIS系统,于2010年3月装备“海德曼”特遣队。在阿富汗任务期间,“海德曼”特遣队能够获得最多352层GIS数据,包括各种来源的地图、地质、气候、农业与民族的分布和图像。
传感器融合的发展阶段―自动化图像合成
图像编辑和融合的关键是软件。当前的图像显示软件能够对图像进行并排比较。在作战中,官兵通常使用一个地理空间情报系统类型的软件包来进行自动图像跟踪、动态地图演示、指示、调焦和对焦。但是,现有图像软件还无法满足图像融合的需求。由于传感器/图像融合是一个不需要人工干预的运算过程,需要大型计算硬件作为其“外部”终端,技术复杂,相关费用较高。与图像融合相比,图像合成技术成本较低,合成运算所需硬件的标准较低,安全敏感度也较低。在图像合成时。操作者对红外与光电阵列图进行重合(在视场和像素数量方面),对红外图像与光电图像的比例进行调整,显示合成图像表现的事物。
美国FLIR公司正在积极开发图像合成技术,目前已开发出第4代技术。2004年,FLIR公司为购买Star SAFIREⅢ传感器吊舱的客户提供了图像合成的可选功能,能够将红外图像与像增强图像或与黑白光电图像合成在一起,使各种照相机的视野能够实现光谱配合,极大地增强了成像能力。在吸取了第一代技术战场经验的基础上,该公司研制了BRITE STAR传感器吊舱,增大了视角,安装在MQ-8B“火力侦察兵”无人机上。BRITE STARⅡ传感器吊舱改进了BRITE STAR,采用第三代技术,增加了彩色光电合成功能。最新的第四代图像合成技术已应用在Star SAFIRE HD传感器吊舱中,能够对红外、彩色光电和电子倍增电荷耦合器件(EMCCD)进行图像合成,提供全数字高清视频。
传感器融合的成熟应用―夜视技术中的图像融合
图像融合技术为夜视仪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21世纪以前,美国是夜视技术的领先者。美国陆军装备的微光夜视仪通常采用二代微光管,工作波段为0.6~0.9微米,工作原理是通过放大环境光亮度来获得夜视能力。随着二代微光管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应用,且图像转换能力的重要性不断提高,美国陆军为保持其领先地位,迫切寻求新的夜视技术。
在数字化战场到来的21世纪,热(红外)成像实现了数字化,但是二代微光管受性质所限而难以数字化。这两种技术各有利弊,为了结合二者的长处,美国陆军开展了一项融合二代微光管和热传感器图像的研究。研究成果之一是界定了图像融合的三个层次,分别是:光学叠加融合―即多个光谱场景的光学合成;模拟融合―即标准单色信号(RS-170信号)的简单模拟(视频)合成;数字图像融合―即通过基于算法的场景智能合成,实现图像的逐点融合,从而拓展至全数字化领域。
AN/PSQ-20型夜视仪
AN/PSQ-20型夜视仪由ITT公司于2004年开始研制,2008年4月装备美国陆军。该夜视仪全重0.91千克,包括4节AA电池、夜视镜安装支架和线束。它将二代微光管图像(可提供明确的目标识别)和工作波段为8~12微米的热成像仪的图像融合在一起,不仅使士兵能在全黑暗环境中观察事物,还能与现有瞄准激光器兼容。AN/PSQ-20提高了单兵在复杂战场环境下的机动性和态势感知能力。
在美国陆军研究、开发与工程司令部投资下,增强型夜视仪从2010年8月开始改进,目的是获得第二层次的图像融合能力。美国陆军分别与ITT公司夜视系统分公司、L-3目视技术公司和DRS技术公司签订了价值2.604、2.553和2.553亿美元的3个合同。2013年8月前,每个公司将交付220部增强型夜视仪试验产品。ITT公司的版本名为螺旋增强型夜视仪,保留了AN/PSQ-20的光学叠加方案,但技术得到改进。螺旋增强型夜视仪的电池数目减为3个,并采用标准的18毫米二代微光管,取代早先的16毫米管,使用中再充电变得更加方便。螺旋增强型夜视仪还改为采用彩色显示器,在后续研制中将实现通过无线电通信或USB之类的端口把视频图像(例如数字地图或动态视频流)传入夜视仪的能力。
数字式增强型夜视仪
2007年8月,BAE公司获得美国陆军的一项单一来源采购合同,开发数字式增强型夜视仪,侧重于第三层次的图像融合。2009年6月又签订了继续研制合同,价值510万美元,包括生产5部夜视仪样机,已于2010年第一季度交付。
数字式增强型夜视仪是一种安装在头盔上的设备,可以对低亮度传感器和非制冷式长波红外传感器捕捉到的图像进行数字合成,并显示在士兵眼睛前方的单色显示器中。该夜视仪的红外传感器采用BAE系统公司微红外(MicroIR)氧化钒微测辐射热计的非制冷式红外技术,低亮度传感器的来源没有透露。在所有的光照情况和战场条件下,数字式增强型夜视仪都能提高士兵的行动能力和态势感知能力,并允许士兵相互共享图像,提高排一级的作战能力。示波器实验报告篇9
【关键词】变压器差动保护;自动测试;继电保护
1.概述
近年来,微机型继电保护测试仪已广泛应用于继电保护装置测试,提高了继电保护装置测试水平[1]。而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不可缺少的重要电气设备,它发生故障对供电可靠性和系统安全运行带来严重的影响。当电网一次设备发生故障时,保护装置动作必须正确,迅速切除故障。防止事故扩大,造成大面积停电,以保证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安全与稳定对于变压器的保护装置的校验,基本上采用人工的校验方式,传统的测试工作量大且效率低下,还常常出现人为过失问题,开发具有智能化继电保护系统自动化测试功能的系统已成为一种趋势[2][3]。
本文在分析变压器差动保护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闭环智能自动测试系统,并在相应变压器型号上得到了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较传统测试方法具有便捷、准确等特点,大大降低了工作强度。
2.差动保护原理
差动保护广泛用于变压器主保护,不但能够正确区分区内外故障,而且不需要与其它元件保护配合,可以无延时地切除区内各种故障,具有独特的优点,其运行情况直接关系到变压器安危。
差动保护是利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工作,当变压器正常工作或区外故障时,将其看作理想变压器,则流入变压器电流和流出电流(折算后电流)相等,差流为零,保护不动作。当变压器区内故障时,流入变压器电流和流出电流(折算后电流)之间的差动电流很大,当大于保护装置的整定值时,差动保护动作。为了在变压器区外故障时差动保护有可靠的制动作用,同时在外部故障时有较高的灵敏度,变压器保护引入比率制动功能[4]。
在现场检验中,差动保护校验难点在于比率制动特性测试(启动值、速断值、比率制动系数)、差动保护谐波制动测试(谐波制动系数)、差动保护定点测试(差动保护动作时间)。
3.变压器差动保护自动测试系统
3.1 自动测试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结构
自动测试系统硬件结构如图1所示,它主要由测试控制主机、微机保护测试仪、时钟同步GPS、装置协议转换模块和继电保护装置组成。
图1 系统硬件结构图
自动测试系统的软件结构如图2所示,自动测试系统的软件模块包括自动测试中心、测试功能模块、保护装置规约解析模块、通讯模块等模块组成[5]。
图2 系统软件结构图
3.2 自动测试系统界面
基于保护装置以太网通讯接口,测试软件与保护装置建立通讯链接,通过通讯方式读取保护装置运行定值单,更新测试软件的整定值单与被测对象一致,自动测试软件采用整定值与测试参数自动关联技术,差动保护的比率制动曲线测试、二次谐波制动系数测试、五次谐波制动系数测试等项目的测试参数自动形成,即测试点定义(包括比率制动特性曲线、搜索线参数)、测试点评估(默认误差为±5%)则完全基于通讯后的整定值自动建立。测试界面如图3所示:
图3 测试界面
3.3 自动测试实验
以某220KV变电站主变保护设备WBH-815A为例,常见比率制动特性曲线是一个拐点的折线或两个拐点的折线,再加上门槛值、速断部分,在Id/Ir差动平面图中为带一个拐点的双折线或是带两个拐点的三折线。能够自动生成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如图4所示。
图4 测试报告
4.结论
变压器差动保护自动测试方法通过对不同保护厂家主变保护调试中平衡系数算法差异性的分析,为其自动测试需求的实现提供了基础和保证,解决了目前变电站不同主变保护测试参数设置复杂,需要深入理解差动原理,否则就无法正确做出试验这一难题。它大大提高了测试效率、减轻了测试人员的工作负担。
参考文献
[1]张超,廖碧莲.继电保护测试技术现状及其发展[J].江西电力,2006,30(5):4-12.
[2]应站煌,胡建斌,赵瑞东,等.继电保护装置自动测试系统研究和设计[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0,38(17):142-146.
[3]郑新才,丁卫华,韩潇,等.基于测试模板的继电保护装置自动测试技术研究与实现[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0,38(12):69-76.
[4]李火元.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M].中国电力出版社.
作者简介:示波器实验报告篇10
案例教学法的可行性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方式,教师根据工程生产实际给出若干案例,学生分成若干研究小组,在教师地引导下组织文献查阅、研究和讨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案例的设计后,通过报告的形式汇报研究成果,汇报完成后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对相关问题的讨论。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发掘者,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案例教学法的优势十分突出,大大改善了教学效果,因此已经在我国高校的课堂教学中得到应用。[6,7]电力电子技术在工业生产和国民生活中应用广泛,同时也综合了电子技术、电路、自动控制等多个学科,因此具有很强的工程性和综合性。同时,“电力电子技术”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因此必须重视实践性教学。在“电力电子技术”的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对于达到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要求,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改善教学效果,大有裨益。
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新型教学法的实施步骤为:1.提出课题(案例)将全班学生分为5个课题小组,小组可由教师划定,学生也可以自由组合。根据“电力电子技术”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要求,选取实践性较强的5个案例,分配给5个课题小组,每个小组负责1个课题,课题的选择由各组自行协商。由于学生刚刚接触“电力电子技术”,因此教师在选择案例时需注意案例的难度,案例不能过于简单,需具有挑战性,但也不能难度过大,占用学生过多的时间,甚至令学生失去兴趣。经过实践,笔者给出的第一批5个案例为:级联式晶闸管整流器的设计、高功率因数PWM整流器的设计、SPWM逆变电源的设计、矩形波交流电源的设计、高频高压脉冲电源的设计。当然,案例的选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为了防止部分学生向上一届学生索要案例设计结果,同时考虑到电力电子技术发展迅速,每一届教学中都将对案例进行修改或更换.2.研究学习各课题小组根据案例的要求,进行分工合作,首先要充分理解教材,判断案例涉及教材中的哪部分章节的内容,深入阅读教材,然后根据教师提供的文献资料及学习方法,通过图书馆、期刊网等文献检索工具的帮助,查阅相关文献,对课题进行拓展学习。由于课题涉及的电路、自动控制等方面的理论较多,需要学生阅读较多的文献。小组成员之间需要经常沟通和讨论,并进行材料的整合并为报告做准备。3.仿真研究由于学时以及实验条件所限,学生无法对每个设计出的电路进行实验研究,为了检验设计结果的正确性,可采用仿真验证的方法。目前,有多种仿真软件可以仿真电力电子电路,其中最常用的是Matlab/Simulink和PSIM。这两种软件已被许多教师用于课堂教学中,但学生动手使用的并不多,实际上,这两种软件易学易用,学生无需在学习软件的使用方法上花费太多的时间。在案例设计过程中,学生可以随时用设计的仿真程序验证设计的正确性;设计完成后,要给出不同拓扑结构、不同控制策略、不同电路参数和控制参数下的主要波形,并由此确定最佳拓扑和参数。在第二和第三阶段,学生可通过网络课程平台与教师交流。4.报告讨论报告和讨论是案例教学法的重要环节,一般安排在课程结尾阶段进行。由于学时的限制,为每个案例分配的时间为20分钟~30分钟。课题组推举一位报告人,报告人应在报告前做好PowerPoint讲稿,报告时用5分钟的时间介绍案例的要求和设计结果。余下时间由全体学生讨论设计的合理性,学生也可以提出各种问题,由报告人进行解答,报告人解答不了的,由该课题组的其他成员解答。教师在此过程中应对讨论的深度和广度加以把握,最后对案例设计的结果进行点评,并记录学生在报告和讨论过程中的表现,作为考核的依据。5.撰写小论文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与实践,每个学生提交一份与案例相关的研究性小论文,教师应要求每个课题组内各成员间的小论文内容有区别,即应侧重于自己所研究的那一部分。6.期末考核期末考核的成绩由三部分组成:报告和讨论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小论文的质量。为了保证考核的公平性,教师在布置任务时要为课题组的每个成员分配不同的工作。以“SPWM逆变电源的设计”为例,可将案例拆分为若干子课题,如:单相逆变电源的设计、三相逆变电源的设计、常规SPWM调制方法研究、梯形波SPWM调制方法研究、鞍形波SPWM调制方法研究等几个子课题。在小组成员较多的情况下,可令其中一部分同学用Matlab/Simulink仿真,其余同学用PSIM仿真,这样不仅使每个学生都有相互独立的任务,还可将不同仿真软件得到的结果进行相互验证。
案例举例
示波器用在什么地方?示波器是一种精密的电子测量仪器,用于测量电信号的细节和特性。它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和电力系统以及各种实验室中。示波器将电信号转换为可视形式,用于检测和调整电路,提高电子设计的效率和可靠性。接下来我们将具体介绍它的应用领域。1. 电子制造业:示波器是电子制造业的重要设备之一,可以用于测试电子设备的电路、电源、功率、噪声、干扰等各个方面的性能。在电子产品的设计、制造和维修过程中,示波器可以帮助工程师精确测量各个电子设备的性能参数,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从而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市场竞争力。2. 电力系统:示波器可以检测电力系统中的电压、电流、相位和频率等参数,对于发现和调节各种电力波形异常具有重要作用。例如,有时候电力波形可能会产生不正常的谐波或者干扰,而这些异常往往会导致系统出现很多问题。通过示波器进行检测和调整,能够准确找出异常,并进行修正,保证电力系统正常运转。3. 通讯技术:示波器在通讯技术领域也具有重要应用。在制作、测试、维修等各种环节中,都需要使用示波器对各种信号进行精确测量。通过示波器的读数,通讯工程师能够更好地了解通讯系统建设的参数和相关性能,可以大大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容错能力。4. 医疗设备:在医疗设备领域,示波器可以用于检测各种信号的稳定性、质量和干扰等问题。例如,在心电图仪和脑电图仪等设备中,示波器可以检测各种生物电信号的特征,能够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5. 实验室:在各种实验室中,示波器都可以帮助实验人员更好地探究各种物质和现象。示波器可以对实验中产生的各种信号进行精确测量和分析,进而研究各种现象的本质和特性,以利于更好地探究事物的规律性。综上,示波器的应用范围广泛。它可以在电子制造业、电力系统、通讯技术、医疗设备、实验室等领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使用示波器能够帮助电子工程师和科学家更好地测量和分析各种信号,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普遍性。因此可以说,示波器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电子测量工具。品牌具体型号,请大家根据自己需要的品牌查看~优利德/UNIT该品牌起源地:广东省广州市该品牌成立时间:1988年该品牌旗下高品质示波器推荐:胜利仪器该品牌起源地:中国该品牌成立时间:1991年该品牌旗下高品质示波器推荐:是德科技该品牌起源地:美国该品牌成立时间:2006年该品牌旗下高品质示波器推荐:普源RIGOL该品牌起源地:中国该品牌成立时间:2010年该品牌旗下高品质示波器推荐:总结以上推荐的示波器品牌都是根据平台的销量以及好评率、消费者喜欢程度进行全面考量推荐的,大家只需根据自己的喜好的品牌,在以上选择自己需要的示波器品牌即可,希望能入手到自己最喜爱的那个示波器。当然,现在很多新手不知如何去挑选示波器以及对于什么牌子的示波器好也是一知半解。那么下面就针对以上大家存在的一些疑惑,如何选到一款性价比高品质好的示波器。为大家分享一篇示波器挑选实用技巧以及高品质示波器品牌推荐(文章有具体型号推荐)的文章,希望能帮到大家选到适合自己的示波器,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最后,感谢您的阅读~祝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维固斯VIGRUS价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