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无人机植保的活上哪接晚上打药能看得清楚吗?

2021-11-25 09:53
来源:
启飞智能
在使用植保无人机对作物进行打药时,必须清楚知道农药的使用规范,避免造成人身伤害。今天就来具体说说使用农药具体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1. 配药时远离河流及附近水源,以免造成污染。
2. 农药有毒,请谨慎使用,并按农药使用规范操作。
3. 施药后,请注意清洗皮肤,并清洁飞行器及药箱。
4. 作业时,请注意佩戴防护用具,防止人体直接接触农药;
5. 尽量避免使用颗粒剂及可湿性粉剂,否则可能影响喷洒系统的使用寿命。
6. 确保在用药过程中,药液不会因上述因素对周围人、动物及环境造成伤害或影响。
7. 配药时,请使用清水,否则将导致喷头堵塞,用药时若有堵塞,请及时清理后再使用。
8. 用药时应综合考虑药液浓度、喷洒速率、飞行器距作物高度、风向、风速等因素,以达到最佳效果。
9. 依次按照配药顺序配药,先配难溶于水,再配易溶于水。
10. 遵循二次稀释法配药,将每种母液进行汇总,然后加入地块所需药液的总量。
11. 配药时人员做好防护措施 (戴上口罩、手套等)
12. 配药完成后,药瓶集中处理,切勿乱扔。
13. 农药禁止混配:酸碱、生物制剂与化学制剂不能混配。
14. 除草剂与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专配的药箱或使用后及时清理。
15. 在配药时,禁止吃东西、抽烟、喝水。中途就餐、抽烟、喝水时,必须用 肥皂、清水等把手、脸擦洗干净。
16. 作业时,工作人员应站在上风口,并随时注意风向变化,及时改变作业的行走方向,尽量避免顺风施药。
17. 作业人员在作业中如感到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离开工作地点,脱去污染衣物,洗净手、脸和被污染的皮肤部位,并及时送到医院诊治。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2017-08-15 09:29
来源:
山东萌萌哒航空科技
1、能否精准喷洒,把农药打到位?
什么是把农药打到位?其实就是在植保过程中,要把农药喷洒到作物叶子的正反面,并且让药物附着在叶片上面,才能有效杀死害虫。
植保无人机能否把农药打到位,一看下压风场,二看雾化效果。
用传统喷雾器打药,往往无法打到作物的叶片背面。而无人机飞过时带来强劲的下压风场,可以将叶片吹翻,从而让药物附着到叶片背面。
但有时候风场过大,会造成药物浪费和作物损伤。比如单旋翼植保机,它的喷头用一根横杆串联在无人机下方,飞行过程中出现了扰流现象,螺旋桨产生的气流把药液卷起来,造成药液漂移,还可能附着在飞机身上。
四旋翼植保机,将喷头直接装在螺旋桨电机正下方,风场稳定,不存在扰流现象,药物不会污染飞机本身,也不容易伤害作物。
兑水量越来越高,雾化颗粒越来越大雾化颗粒越小,附着更加均匀,且不容易汇聚成水滴后滴落浪费。
大颗粒药液容易汇聚和流失,雾化颗粒小,才能均匀附着在虫子表面,达成触杀、防治效果。
2、能否均匀喷洒,让目标区域均匀着药?
目前市场上的植保无人机主要有两种喷洒技术,一是恒量喷洒技术,一是变量喷洒技术植保无人机在地块中飞行需要转向,转向时一般会减速,如果是恒量喷洒技术,流量不会随飞行速度减慢而自动调整,就可能造成地边转向处的作物着药量过大,会产生药害,浪费农药。
采用变量喷洒技术的无人机,流量可以随飞行速度减慢而减小,从而确保每一寸农田的着药量均等,达到良好的喷洒效果。
3、能否避免重喷漏喷?
重喷漏喷对农作物伤害大,尤其是除草剂等化控类药剂,喷多了造成药害,喷少了没有效果。
避免重喷漏喷,需要植保无人机能够实现高精度飞行。
纯手动操作的植保机,飞手靠肉眼观察来判断航线,人影响因素太大,很难精准飞行。
另外,市场上有应用GPS技术与RTK技术导航的植保无人机。
使用GPS导航的无人机,由于很难避免环境的干扰而产生定位误差,飞行路径可能发生较大偏移从而造成重喷、漏喷问题。使用RTK载波相位差分技术,定位误差可控制在10厘米以内,植保无人机能够更加精准地飞行和喷洒。
4、能否适应不同作业时间和多种地形?
很多害虫昼伏夜出,白天打药效果差;尤其是在夏天,中午温度很高,打药容易挥发和影响药效,这就需要植保无人机能够夜间作业。夜间作业对航线规划系统和避障系统要求很高,只有能够全自主飞行、全自动作业的无人机可以实现这一点。
有些农田的表面高低不平,或是有些作物冠层高矮不一,要确保喷洒效果,就需要植保无人机能够适应多种地形,能够与作物冠层保持相对恒定的距离。目前,无人机通过仿地飞行技术可以实现这一点。
无法进行仿地飞行的无人机,在高低不平的作物冠层作业时,矮冠作物可能由于距离无人机较远而着药效果差。此外,地势的高低变化尤其是升高,可能导致无人机碰撞摔坏。
通过以上分析,农户要想判断自己的田地使用的无人机植保效果好不好,建议可以从能否精准喷洒、均匀喷洒,不重喷漏喷,是否能夜间作业、适应多种地形等几个方面来进行考察,做到心中有数。
山东萌萌哒航空科技公司拥有一流技术团队,具备无人机自主研发、自主制造、场景应用,已经完成了无人机生态链的闭环,在全国范围内也是极少几家自主研发掌握核心飞控技术的团队之一。
微信公众号:萌萌哒航空科技(momostar102),欢迎来调戏小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2017-10-18 17:41
来源:
云众地
目前,我国农作物植保防治作业主要有3种方式—人工喷施、地面动力机械喷施和航空喷施。业界和科研界对于农用无人机航空喷施雾滴沉积分布规律方面的研究较少,且对于新型航空喷施方式与传统喷施方式的雾滴沉积效果、喷施效率还缺乏客观的比较和评判。
今天,我们就通过试验和数据,来具体对比一下两种喷药方式的效果和效益,希望能为业内人士选择植保作业方式提供客观、可靠的数据和理论依据。
试验设计
我们分别采用两种类型的无人机以及背负式喷雾器,对水稻田进行了农药喷施。农用无人机分别采用较低和较高2种飞行高度,较慢和较快2种飞行速度进行喷施试验,人工喷施按照普通方式进行。
根据无人机的有效喷幅,我们选取长×宽约为60m×12m的实验田进行喷雾实验,在采集区每隔1m设置一处雾滴采集点(图3),每处采集点分别在水稻上部、中部、下部的位置布置雾滴采集卡,以收集雾滴。
我们逐一扫描收集的雾滴采集卡,再用图像处理软件对扫描后的图像进行处理分析,得出在不同的航空喷施作业参数下的雾滴覆盖率、覆盖密度及单位面积上的沉积量。
为了表征试验中各采集点之间的雾滴沉积均匀性和穿透性,我们以飞机有效喷幅区内每层不同收集点上雾滴沉积量的变异系数(CV)来衡量3组试验中雾滴的沉积均匀性,以飞机有效喷幅区每个采集点上、中、下层雾滴沉积量的变异系数(CV)来衡量雾滴沉积穿透性,变异系数越小,表示雾滴沉积越均匀,穿透性越好。
以上公式中,S为同组试验采集样本标准差Xi为各采集点单位面积上的沉积量,μl*cm-2;X为各组试验采集点的平均雾滴量,n为各组试验采集点个数。
结果与分析——
喷施试验雾滴在水稻植株上、中、下三层的平均雾滴沉积量见表3。结合无人机喷施作业参数与表4的雾滴沉积结果,可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航空喷施雾滴在水稻植株上的沉积量,受无人机作业速度参数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无人机作业速度越慢,作业高度越低,雾滴在植株间的沉积量越多。
就人工施药而言,水稻植株上层的雾滴沉积量远高于中、下层的雾滴沉积量,只有3.27%的药液量到达植株的底部。而航空施药有10%~30%的药液量能到达植株的底部,远高于人工喷施作业方式。
雾滴沉积均匀性分析
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航空喷施作业的高度对雾滴沉积均匀性影响明显,作业高度较高时,雾滴沉积均匀更好。而在同一作业高度下,作业速度不同对雾滴沉积均匀影响不大。
而人工施药的雾滴沉积均匀性最差。这最主要是因为人工喷药作业很难保证作业路线的一致性,无论是在水稻植株上、中、下层,人工施药的雾滴沉积均匀性都比航空喷施作业效果差。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无人机旋翼下方风场可增加雾滴在作物植株间的穿透,而不同类型的无人机旋翼风场强度不同,作业参数(飞行高度、飞行速度)对雾滴沉积均匀性有不同影响。
雾滴沉积穿透性分析
同样,通过对沉积在水稻植株上、中、下三层的平均雾滴沉积量分析,可知无人机飞行作业速度对雾滴沉积穿透性有显著影响。具体表现为,速度较慢时,雾滴穿透性较好。这是因为,作业速度较快时,药液经过喷头雾化后成为微小雾滴,在水平方向上的气流作用下,主要都以飘落的形式沉积分布在水稻植株的冠层;而作业速度较慢时,在无人机旋翼下旋气流的作用下,一部分微小雾滴会沉积到水稻植株中下层。
对于人工施药,雾滴在水稻植株间的沉积穿透性最差,为10.42%。采用人工施药方式,因为不像无人机那样有旋下气流,药液大部分都沉积在农作物冠层。
不同喷药方式效益分析
表4为农用无人机施药与人工施药的效率及效益对比结果。在实际作业中,农用无人机喷施的是高浓度药液,用药量为15~18kg·hm-2,人工费为135元·hm-2,而人工喷施药液的用药量和用水量分别为0.30~0.45和375~450kg·hm-2,人工费用为180~225元·hm-2。通过对比可知,一般无人机施药的工作效率约为人工施药的10倍左右,而且成本低,效益高。
总体来说,传统人工施药方式作业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耗时长,如遇到突发性和爆发性病虫草害,将难以满足防治要求而导致损失严重,且施药人员容易发生中毒事件。
地面大型机械喷施方式作业成本高、药剂有效利用率低,且下田作业困难,易损伤农作物及土壤物理结构,影响农作物后期生长。
而航空施药作业速度快、成本低,且可解决水稻生长过程中地面机械以下田作业等问题,已逐渐成为人们心中首选的喷施作业方式,也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
来源:杂草解决方案,作者:极飞学院兰玉彬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人机植保的活上哪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