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康威视视觉机器人在2D视觉领域有什么优秀的产品吗?

NO1、海康/HIKROBOT
海康是面向全球的机器视觉和移动机器人产品和解决方案提供者,海康深耕机器视觉领域十多年,拥有多年行业数据和技术经验的的积累,且近几年,依托于丰富的机器视觉工业经验,海康工业机器人的应用也为工业自动化,智能化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NO2、宝视纳/Basler Kantonalbank宝视纳是一家全球性工业相机和相机配件制造商,总部位于德国阿伦斯堡,员工超1000名,在计算机视觉技术领域拥有30多年的行业经验。宝视纳品牌主要应用行业有工厂自动化、医疗、交通等,宝视纳品牌以实用性、精密性、功能全等优点一直被行业所认可。NO3、索尼/SONY
索尼是日本知名企业,创始于1946年,索尼品牌是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不仅有工业相机这一品类,更横跨3C、游戏、金融、数码等领域。索尼的工业相机依托索尼数码技术,在性能上具有非常大的亮点NO4、大恒/IMAVISION 大恒图像成立于1991年,专注于机器视觉部件、视觉系统研发、以及互联网医疗设备等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的企业,作为国内机器视觉领域优秀制造企业,大恒图像为客户提供幼稚的产品和定制化的视觉解决方案。NO5、邦纳电子 邦纳电子是美国邦纳在中国的全资子公司,是全球顶尖的自动化技术专家和整体解决方案提供者,公司拥有涵盖自动化领域功能性产品22000多种,包括视觉传感器、光电传感器、安全产品、机器视觉、控制器、触摸屏、工业指示灯等多个系列,能满足自动化行业各种不同的检测需求。在邦纳从事研究开发的人员占员工总数的20%,拥有绝对的研发实力,依托邦纳研发平台与邦纳的各行业领域的项目经验,邦纳为各层次的客户提供了整体的自动化应用解决方案NO6、汇川技术汇川技术创立于2003年,专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聚焦工业领域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专注 信息层、控制层、驱动层、执行层、传感层等核心技术,并以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自动化技术为基础,为客户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NO7、迈德威视/MINDVISION 迈德威视 成立于2013年,作为专业的工业相机制造厂,公司经营期间,一直专注于工业相机的研发、生产和制造,经过10年的稳步发展,迈德威视现已成为国产工业相机的佼佼者。迈德威视拥有产品专利、软件著作权等100余项,核心产品广泛用于科研、交通、生物医疗、工业自动化等科技领域。其核心产品包括定制相机、3D相机、摄像机模组等多种产品。NO8、奥普特/OPT
奥普特成立于2006年,公司自创立以来,一直致力于自动化核心零部件的研究开发,现已成为机器视觉技术和解决方案的优秀供应商,奥普特目前产品涵盖3d视觉系统、光源、工业相机、镜头、传感器、读码器等。NO9、基恩士/KEYENCE 1991年成立的基恩士,致力于满足制造、科研行业的客户需求,并助力科技企业的未来发展,为客户提供长远的自动化科技改善方案,公司产品包含显示系统、读码器、传感器、测量、工控机。NO10、康耐视/Cognex
康耐视是自动化领域专业视觉系统、视觉软件、视觉传感器和工业读码器的提供商,公司创立于1981年美国,于2022年入驻国内市场。产品广泛应用于自动化工厂、仓库及配送中心,具有典型代表产品包括缺陷检测、监控生产线、装配机器人及跟踪分类、识别配件。
4月10日,备受关注的“视觉·看见无限可能——2023海康机器人机器视觉新品发布会”线上开幕。发布会重磅推出了过去一年海康机器人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3D视觉、光纤传输、高光谱成像等方面的技术升级、产品焕新成果,并展示了其开放兼容的生态建设布局。图:海康机器人机器视觉产品新生态:开放兼容,赋能智造大会伊始,海康机器人副总裁张文聪发表了《厚积薄发,行稳致远》演讲。他表示,公司机器视觉业务在过去的一年持续夯实基础,拓宽产品宽度;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生态建设布局,扩大机器视觉应用工程师培训和认证范围,深入挖掘和培养各行业生态合作伙伴。2022年公司举办了数十场技术交流会,借助V社区开展了系列专业竞赛活动,为机器视觉从业者提供了更加生动、专业的学习机会和展示平台。图:海康机器人副总裁张文聪《厚积薄发,行稳致远》2023年,海康机器人将持续进行技术创新,推进生态合作伙伴3.0计划,与合作伙伴共建生态,赋能智造,助力各行各业智能化升级。新产品:迭代升级,创新不止标准产品:以光为媒,看见精彩海康机器人机器视觉产品总监张振华发表了《以光为媒,看见精彩》的主题演讲。他首先向大家介绍了海康机器人推出的全新数据接口X over Fiber,能够突破带宽限制,带来更流畅的使用体验。基于X over fiber,海康机器人开发了16K真彩色高速线阵相机、4k 256TDI高速线阵相机、1.5亿高分辨相机等系列产品,助力高速应用场景。图:海康机器人机器视觉产品总监张振华《以光为媒,看见精彩》配合X over fiber系列产品,海康机器人将发布相应的采集卡。目前海康机器人已形成丰富的采集卡家族,并持续进行优化升级。在会上,张振华提出了采集卡兼容性计划,欢迎各相机厂商提供样机进行兼容性测试。此外,张振华还展示了高光谱相机系列:SWIR面阵相机,可以在更多维度上呈现细节特征,让缺陷无所遁形。智能ID产品:优化无边界,创新无止境智能ID产品线总监呼志刚以《优化无边界,创新无止境》为主题阐述了过去一年智能ID产品的优化创新工作。在软件方面,他表示VM平台已推出4.3版本,开发团队大幅提升了VM算法开发平台的运行效率和操作流畅性,显著降低了资源占用;另外,VM平台还进行了算法性能提升、算法工具扩充和软件功能改善等诸多升级。图:海康机器人智能ID产品线总监呼志刚《优化无边界,创新无止境》在智能读码器方面,过去的一年海康机器人开发了固定读码器ID3000XM和手持读码器IDH7000、IDH5000、IDH3000、IDH2000等多个产品系列,满足工业疑难、工业普通、工业常规、企事业应用等不同层级的需求。在智能相机方面,智能ID产品线推出了具有强大运算性能和高度灵活性的SC6000系列智能相机,体积小巧,散热优良,适应性强。3D产品:3D视觉助力工业高精度测量3D产品线总监王春茂围绕《3D视觉助力工业高精度测量》分享了3D产品线的新进展。他向大家隆重介绍了海康机器人精心打造的激光轮廓传感器,包含DP2000和DP3000系列,成像质量高,可应对各种材质的3D数据采集;加之配套的VM算法平台3D版本功能强大,简单易用,该产品应用广泛。图:海康机器人3D产品线总监王春茂《3D视觉助力工业高精度测量》去年发布的RGBD立体相机演化出了双目散斑系列和激光振镜系列。前者面向物流应用,后者专门为工件应用开发,均已推出多个型号,应对不同场景的视野要求。在软件方面,机器人视觉引导平台迭代至V2.0版本,视觉处理、轨迹规划、机器人托管、仿真渲染四大功能组件都更加强大,可为更多客户搭建机器人应用方案提供支撑。全球智造升级,未来无限可能基于海康机器人业务覆盖全球50多个国家及地区,2023海康机器人机器视觉新品发布会将面向全球发布,海外场发布会将于北京时间4月18日15:30全球直播。在全球工业向着智能制造转型的大背景下,工业市场对技术创新、产品升级的需求进一步提升。海康机器人深入调研市场需求,持续进行软硬件产品、解决方案优化升级,不断完善人工智能深度学习能力,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在发展自身的同时,海康机器人也深知行业的高水平发展需要产业上下游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未来,海康机器人将携手全球合作伙伴探索智能制造行业的无限可能。
海康和华睿的产品刚出来的时候都有做过,销量上来看,目前海康的销量要比华睿要高,因为两家公司在销售和技术支持人员上的投入来看,海康肯定比华睿多很多。海康的思路感觉前期就是人海战术,利用资本优势,不考虑太多利润,疯狂的扩充市场,目前市场占有率估计快要赶上basler了,比一般的AVT,pointgrey这些海外的公司要大很多了。产品上来看,从SDK以及DEMO例程,二次开发的难易度来看,海康是要比华睿容易的,因为一般工业自动化行业内的软件工程师,有一些都是半路出家的,如果用海康的SDK会上手比较快,它们的产品封装的比较好而且没用用到太新的技术,容易学。华睿的相对来说比较难,当然是计算机科班出身,那两个产品都没问题。目前两家公司,仅仅是买工业相机的话,如果用第三方的SDK,比如halcon,Visionpro,那么只要比较用相同CCD或者CMOS芯片的工业相机价格即可。没有差别,质量都可以。他们两家也都有类似halcon和Visionpro的软件开发包,但是目前还都是起步阶段,海康的VisionMater推出有快2年了,华睿的最近刚刚推出,他们价格定位都差不多,华睿的还没有测试过,海康的VisionMater目前是拖拉式的编程方式,而且价格目前来看很有诱惑力,相比halcon和VP,便宜几倍。简单的功能,一般定位,标定,ocr,一维码,二维码识别也都有了。简单的项目用起来没有问题。但是要做到想halcon那么多的算子,估计还要一段时间的投入。简单的项目可以上,复杂的项目还是需要用halcon。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海康威视视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