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天堂游戏机没有卡带能不能玩可以插游戏u盘吗?


2022-02-13 14:58:21
40点赞
44收藏
65评论
谁都没有想到,在经历了 Wii 的大火之后,任天堂的 WiiU 却失败了,而且是公司有史以来最失败的家用机。今天,我把放在角落吃灰很久的 WiiU 清了一下灰,好好拍了一些照片,连带一些这台机器上的游戏,一起分享给大家。一、外观WiiU 的外观要分两部分讲,一个是它的本体,另外一个则是它的控制器 GamePad。1、本体WiiU 的本体,沿用了 Wii 时代的设计。我这台是白色版本,不过因为年代比较久远的原因,已经有点范黄。WiiU 的体积现在来看,确实非常小巧,比 XSS 还要小一点点。当然,这跟它机能比较弱有一定关系,毕竟只是 Wii 的升级版本,没跨世代的提升。正面是光盘入口,出盘按键,电源开关。右下角是机器低调的 LOGO,不起眼。侧面是机器的进风口,机器运行时还是有一定热量。为了不让东西堵住这口子,任天堂设计了两个凸出来的东西,防止玩家把机器放到墙边。背面刚是一些接口,还有出风口,热量都出背面出。总之本体没啥好说的,比较中规中矩吧,但很耐看,购买到现在差不多 10 年时间,现在看几眼仍然觉得舒服。也没啥奇形怪状的设计,任天堂还是保守。2、GamePadGamePad 是 WiiU 最有特点的地方,也是这台机器的特色。但是现在回头来看,这个特色又不够鲜明。我认为这正是 WiiU 失败的原因之一。GamePad 可以看成是一个超大号的 Switch OLED,因为它真的很大。但还好重量得到了控制,拿在手上并不觉得有多沉。GamePad 上屏幕的规格是 480P,可视角度跟显示效果都要差 Switch 一些,还有背光不均匀的问题(不是特别严重)其实 GamePad 是一个有着比较严重设计缺陷的产品,可见当时任天堂内部项目管理之混乱。它的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肩部按键的距离过长,L 跟 ZL 隔了差不多有两个厘米。这在大量需要切换这两个按键的时候,按起来非常吃力。哪怕不需要频率切换,偶尔一次从 ZL 移到 L 也足够让人难受,极其反人类。如果你对此没有概念,可以看看它跟 Switch 的对比。二是 GamePad 的电量十分有限,只能玩 3-5 小时,具体看游戏。这个电量标准做为掌机大家是可以接受的,但考虑到 GamePad 是游戏手柄,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从这个角度看,WiiU 的手柄应该是游戏史上电量最弱的。这个电量弱,其实是有原因的,本来它至少能玩 6-10 小时。但为了控制重量与成本,任天堂最后砍了它的电池大小。你把电池盖打开,就马上能明白。那么大个电池仓,但电池只有原设计一半的大小。二、TV OFF这是 WiiU 中后期提供的一个功能,意思就是部分支持的游戏,玩家可以把电视关掉,直接用 GamePad 的显示屏来玩。这就相当于 WiiU 提供了串流功能。但并不是所有游戏都支持这个功能,一些本来就要用到两个屏幕的游戏比如《怪物猎人 3G》就不行。而一些传统游戏,像《超级马里奥兄弟U》就没有问题。本来 WiiU 的制作理念,就是想通过 GamePad 上的这块屏幕,给游戏带来一点不一样的东西。但实际几年来并没有哪个制作组能活动这个功能,让游戏变得如何的不一样。最多就是 GamePad 上显示菜单、地图一类的信息,这样看起来方便一些。典型的就是《Splatoon》这款游戏,下屏显示的是对战双方涂色信息,这点确实比用 Switch 玩要方便很多。除此之外,几年时间下来,真正把这块屏幕用到极致,不是为了触屏而触屏的游戏,竟然是《绘心教室》这样的小众,可以说是很讽刺了。而任天堂在中后期开放 TV OFF 这个功能的同时,也已经说明 GamePad 设计的失败,任天堂自己已经不指望能通过它来让游戏产生什么变化。三、游戏尽管 WiiU 有着这样那样不足,但它的游戏确实还是很优秀。上面诞生了几款比直到现在都有影响力的作品,从这点也可以看出来任天堂的游戏开发实力。1、马里奥赛车8这款游戏直到今天都还在 Switch 上热卖,并且是 Switch 上卖得最好的游戏。并且,任天堂刚还公布了《马里奥赛车 8 Deluxe》的 DLC 计划,把历代的赛道都加进去了。而这一切成就,都始于 WiiU 上。2、任天堂明星大乱斗同样的,作为 WiiU 的遗产,《任天堂明星大乱斗》已经全面强化并在 Switch 上发售。最离谱的是,2018 年的 E3 任天堂全程只播这款游戏的片,其他一切游戏影都没有。这款游戏的影响力可见一斑(虽然我并不喜欢玩,但上手之后确实感受到它手感的细腻、制作的用心)。3、Splatoon这款游戏的创意简直是天才一般,硬是让一个已经存在很久的类型(TPS)焕发了新的生机。1 代在 WiiU 上就卖出了 495 万份,这在装机量只有 1300 万的主机上不能不说是个奇迹。要知道这可是一个全新 IP,并不是什么马里奥。Switch 上的 2 代同样可以看成是加强版,今年要出的 3 代才能认为是这款的续作。4、马里奥创作家《马里奥创作家》系列,是 2D 马里奥新的发展方向。在制作者已经不知道怎么在 2D 玩法上进行突破的时候,《马里奥创作家》生逢其时。同时销量也证明了它的可行性,让玩家来制造关卡,比攻关本身更有意思。同时,本系列也成了各大 UP 主心头好,非常适合拿来直播。除去上面那些头部作品,WiiU 上还有着一些 Switch 还没有移植上的游戏。比如《塞尔达传说 风之杖 HD》、《异度之刃 X》等等,这些游戏如果以后 Switch 不移植,那就只能在 WiiU 上一睹其风采了。而为 WiiU 开发的最后大作《塞尔达传说 旷野之息》,开发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游戏从公布的第一个演示可谓相当惊艳,图形技术水平比现在的成品好上一个档次。玩家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地面的植被,还是远景的细节,都远超 Switch 成品版本。但是,那种水准的画面不是 WiiU 能做到的,只存在演示当中。这也是为什么这款作品中途被宫本茂掀桌子,推倒重制的原因。《塞尔达传说 旷野之息》开发的不顺利,只是任天堂当时游戏开发状况的一个缩影。毕竟,以任天堂的体量开发次世代游戏就不是特别轻松。当时还要分额外的精力去兼顾 3DS(大乱斗就分成 WiiU 版本跟 3DS 版本),显然有些力不从心。加上硬件特性的原因,像 Wii 那样的小型游戏不再吃香,需要大作补充的 WiiU ,游戏的开发进度也就变得非常缓慢。现在拿着 Switch 回看,才发现 Switch 才是 WiiU 本来应该有的样子。可惜限于技术原因,Switch 还是来晚了几年,好在它终于还是来了。现在的 Switch 正是它最辉煌的时候,2022 年已经公布的游戏足够玩上一整年。希望下一代主机能延续这样的辉煌,那样玩家才能玩到更多高质量的游戏。

2017-07-12 11:41:54
141点赞
298收藏
261评论
话说这个月过三十岁生日,老婆送了我一台NS,心里那叫一个美滋滋啊,拿到手之后回家我俩就开始耍魔杖了,第二天麒麟臂双双残废。玩过几天之后冷静下来,突然想起来之前网上有看到有人的NS玩主机模式因为太热结果NS弯了的事情,纳尼?还有这种操作?2000多的主机说弯就弯了?究其原因,还是因为Switch的TV模式底座设计的有些不太合理,空气流通不好造成外壳累积的热量发散不出去。这可不行,看了看大家的解决方案,有以下几种:1、买USB Type-C的延长线,把线从底座引出来插到主机上,这样主机就不用放进底座玩了,借用淘宝买家秀的图,就是这样了。用延长线有几个小问题:第一,Switch底座USB接口下还有个弹簧座,主机可以靠重量压住,但如果你买的是单纯的延长线,可能会被弹簧座顶起来造成松脱,不过聪明的商家开发了第二代的延长线,在母头加了一个配重块,而且配重块上还带了胶垫,可以靠胶垫和重量卡在底座上,这样就不会松了;第二这个未经证实,传说用延长线偶尔会造成手柄信号不良,但我个人暂且觉得没啥关系。switch 延长线_淘宝搜索淘宝搜索是最智能的商品搜索引擎,通过大数据的运营,准确的理解商品与用户,提供精准的个性化搜索体验。s.taobao.com去看看 2、买Mini底座壳改装,别看Switch原装底座那么大一坨还卖将近400块,但实际上只有背面右下角一块面积超不过10cm*10cm的PCB板作为转换信号和输入输出电源用,其余部分都是塑料壳子,由于任天堂并不授权第三方生产底座相关的配件,所以机智的国内商家找到了曲线救国之路,使用3D打印配合原PCB形状做了mini的底座外壳,你需要做的是稍微动动手,将原装底座的pcb板和接口排线拆下来装在mini底座里,当然这需要一点点动手能力和对应的工具(原装底座部分使用Y型螺丝),还是借用买家秀展示一下。当然这种底座也有厂家选择了开模批量生产,价格大幅下降,性价比还是不错的,也没什么后遗症,而且相对于原装底座来说便携性高了十几层楼,只是我个人觉得这个摆法不是很美观(见仁见智的问题)switch 迷你 底座_淘宝搜索淘宝搜索是最智能的商品搜索引擎,通过大数据的运营,准确的理解商品与用户,提供精准的个性化搜索体验。s.taobao.com去看看3、还有一种最小巧便携的解决方案就是USB Type-C接口的转换hub,有国内厂家开发了NS专用的,体积最小(大号U盘那么大),也省的你还要动手拆原装配件,不过这款hub看买家评论,因为是小厂产品,可能质量品控并不是很稳定,有人反映说hub在使用过程中热的烫手,不知道是不是普遍现象。其实USB Type-C接口的HDMI转换hub也有大厂产品,不过我去问了一下,人家说支不支持Switch没测试过,正在找工程部测试,如果能支持,也是很好的消息。还有一个小问题就是hub的售价略高,都要300RMB左右,几乎达到了买一个原装底座的价钱。 switch cf002_淘宝搜索淘宝搜索是最智能的商品搜索引擎,通过大数据的运营,准确的理解商品与用户,提供精准的个性化搜索体验。s.taobao.com去看看 这三种解决方案各有优劣,不过感觉都没办法完全满足我的需求,那只好自己想想办法了。看过Switch拆机图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Switch使用了主动风扇的散热,主机背面有两个进风口,出风口则是在顶部单侧。插在底座上时,底座壳后部有一个长方形的孔,这个孔正好对着主机右侧的进风口,从这里提供空气入口。从主机插进底座的缝隙来看,这个进风口前面还会突出一块,正好抵住主机后背出风口周围,再加上底座中间两侧有两条凸起用来固定主机机身,导致机身背面就在一个凹字形的口里,只有上方开口,毫无空气对流。那么增加空气对流应该就能有效缓解散热问题了。所以我这个方案的思路就是使用原本的进风口,但改造风路,增加主动进风。首先,我把进风口抵住主机后背的部分豁开,让这个部分不再基本密封。上图可以看到剪掉了突出来的边缘,这样从这个风口主动进风之后,一部分气流会被主机进风口吸走,另一部分就可以向上吹出,将堆积在背壳的热量带走。主动进风的部分则是选择了5v的超薄涡轮风扇,体积是50mm*50mm*10mm,剪了一条orico的usb线将供电接到底座的USB口上,不过usb口在接了电源的情况下会一直通电,于是直接在京东购入带独立开关的插座转换器来解决。 公牛(BULL)GN-9333 一转三插座/转换插头/电源转换器 3位分控无线转换插座33.3元京东去购买 用的时候开开关就好了,这样主动进风的部分就OK了,风扇1cm的厚度会稍稍影响底座后盖的关闭,会无法完全盖平,翘一点,但是可以盖上无压力。如果强迫症可以打磨掉一部分后盖的边缘,无所谓的话就直接盖就行了。现在还需要将风扇的出风口和底座的进风口连到一起,一开始本来想发挥一下模型师的手艺用塑料板搭,但是考虑了一下一个是造型比较麻烦(懒),另外是塑料板外部整形好做,但是用胶粘的内部不好整形,会有不平整,所以为了气流通顺,干脆选择了用3D打印来搞定。量好尺寸后用Rhino建模,交给了天猫的3D打印服务商,确认尺寸和模型没有问题后,就会转交给工厂进行生产,考虑到耐久度的问题,材料我选择了尼龙,树脂会随着时间推移慢慢变脆变黄,而且容易受到温度影响,尼龙耐久性会高很多,壁厚则是使用了1mm,零件小,也不承重,所以这个强度就可以了。由于风道管是空心的,所以材料消耗不是很多,打印了两个才花了三十多块钱。这里需要提到的是,这家天猫店是在线3D打印平台未来工场的合作伙伴,所以其实他们是通过将你的STL模型提交到未来工场打印并发货的,(感觉挣的是个渠道分成钱),你也可以自己直接将STL上传到未来工场的网站上进行打印,不过天猫店会额外提供一些免费的模型格式转换,尺寸调整,壁厚调整的服务,如果你不会建模,有的天猫or淘宝店还提供收费建模的服务(我这家不提供了),价格高低不一,自行斟酌即可。3D打印服务 加工模型定制工业级手板打样SLA高精度外壳树脂尼龙10元淘宝精选去购买 下单后工厂会先审核模型图,如果有不规范的地方(如壁厚过小,模型没有完全封闭等等),会通知你重做并且重新上传,审核通过后就会开始进行生产,根据材质,复杂度的不同,时间在24-72小时不等。我这个1天就做好了,然后顺丰发过来用了2天。包装很讲究,填充了很多泡沫颗粒以保证零件不会损伤,收到的零件如下图。白色尼龙材质,表面是磨砂质感,实物仔细看能看出打印的纹路,韧性不错,包装内附赠了几小块砂纸(不过标号略低...也就300左右,其实给800的比较合适),如有需要可以自行再次打磨表面。装上看看,尺寸还是很精确的,将上面与风扇出风口对接的部分用万能胶粘死封住缝隙,这里使用了之前在模型玩具展会上购买的一个台湾厂商的光固化万能胶“北回光速胶”,这个万能胶形状比较粘,通过附赠的紫外灯照射3秒就会基本固化,正常不照射也会依时间以及结合面压力等多种机制固化,非常便利。不过这个胶似乎代理还很少,淘宝搜索只有两家卖的,价格也比展会推广价贵了不少,不过做模型的朋友们可以入手试一试。固定好的风道从底座内侧看是这样子的,可以看出削掉了上方边框的开口和风道最后把HDMI和电源线接好,就大功告成了实测盖子可以正常盖上,不过左侧会稍微有点翘,我个人觉得反正是背面看不到也就没差了,强迫症们可以把盖子边缘再打磨掉一层就可以了。最后实战2小时30分钟塞尔达传说,全程TV模式,玩完后拿起主机背板基本凉嗖嗖的,主机内置的风扇也比较有余力,没有全速运转,可见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唯一一个小缺点就是这个涡轮风扇的噪音有点明显,在没有开始游戏的时候可以听到嗡嗡声,不过一开始玩也就没啥影响了虽然Switch变弯目前来看不能说是广泛现象(毕竟实锤图就那么几张传来传去,贴吧论坛众嘴上说自己机器弯了但也没几个放图的,有的放了图翻来覆去看都觉得没毛病都开始怀疑自己有眼疾了),不过原装底座的设计确实有一定的缺陷和不足,为了能够安心爽玩满屏的游戏性,还是早做预防会比较安心,另外看新闻有一家叫做Nyko的配件生产商年底会推出一款NS底座散热增强背包(挂在原装底座的背后),看说明也是增加了风扇主动进风,还有温度感应来控制风扇启停,不过原装底座的风道不进行改动的话,感觉效果会非常一般,等产品出了看看哪位愿意吃个螃蟹发发评测什么的。在此也希望各位也能找到适合自己的Switch散热增强方法,爽玩大屏,谢谢观看!
展开
收起
开箱晒物
话题:开箱晒物
关注
Nintendo/任天堂
品牌:Nintendo/任天堂
关注
游戏手柄
分类:游戏手柄
关注
日本亚马逊
商城:日本亚马逊
关注
任天堂 NintendSwitch专业无线蓝牙 pro游戏手柄国行质保任天堂 NintendSwitch专业无线蓝牙 pro游戏手柄国行质保436.05元起
看百科
去购买
任天堂 Nintendo Switch 国行Joy-Con游戏机专用手柄 NS周边配件
左淡雅紫/右淡雅绿 joycon手柄任天堂 Nintendo Switch 国行Joy-Con游戏机专用手柄 NS周边配件
左淡雅紫/右淡雅绿 joycon手柄暂无报价
看百科
去购买
Nintendo 任天堂 国行 Joy-con 游戏手柄 电光红&电光蓝 左淡雅粉红/右淡雅黄Nintendo 任天堂 国行 Joy-con 游戏手柄 电光红&电光蓝 左淡雅粉红/右淡雅黄549元起
看百科
去购买
Nintendo Switch 马里奥赛车8方向盘 马力欧方向盘专业版 任天堂 NS周边配件 NS HORI方向盘 NSW-228CNintendo Switch 马里奥赛车8方向盘 马力欧方向盘专业版 任天堂 NS周边配件 NS HORI方向盘 NSW-228C暂无报价
看百科
去购买
任天堂 Nintendo Switch Pro手柄 游戏机手柄 NS周边配件 Switch 电源适配器 充电器任天堂 Nintendo Switch Pro手柄 游戏机手柄 NS周边配件 Switch 电源适配器 充电器135元起
看百科
去购买
任天堂 Nintendo Switch 国行 Pro手柄 Joy-Con游戏机专用手柄 帝帝帝大王任天堂 Nintendo Switch 国行 Pro手柄 Joy-Con游戏机专用手柄 帝帝帝大王暂无报价
看百科
去购买
任天堂 Nintendo Switch 国行 Pro手柄 Joy-Con游戏机专用手柄 hori switch 耳机任天堂 Nintendo Switch 国行 Pro手柄 Joy-Con游戏机专用手柄 hori switch 耳机99元起
看百科
去购买
Nintendo 任天堂 国行 Switch Pro 游戏手柄 幻夜黑Nintendo 任天堂 国行 Switch Pro 游戏手柄 幻夜黑363元起
看百科
去购买
Nintendo Switch 任天堂
Pro手柄
游戏机手柄 NS周边配件 NS PRO原装手柄 国行Nintendo Switch 任天堂
Pro手柄
游戏机手柄 NS周边配件 NS PRO原装手柄 国行暂无报价
看百科
去购买
Nintendo任天堂switch手柄NS游戏机joycon无线蓝牙控制器oled主机游戏体感左右摇杆 红蓝Nintendo任天堂switch手柄NS游戏机joycon无线蓝牙控制器oled主机游戏体感左右摇杆 红蓝494元起
看百科
去购买
Nintendo 任天堂 Switch Pro 控制器 Splatoon 2 喷射战士版Nintendo 任天堂 Switch Pro 控制器 Splatoon 2 喷射战士版暂无报价
看百科
去购买
Nintendo 任天堂 国行 Joy-con 游戏手柄Nintendo 任天堂 国行 Joy-con 游戏手柄433元起
看百科
去购买
Nintendo 任天堂 Switch NS 便携掌上游戏机 皮卡丘 主题限量款Nintendo 任天堂 Switch NS 便携掌上游戏机 皮卡丘 主题限量款2579.75元起
看百科
去购买
Nintendo 任天堂 日版 Switch Pro 游戏手柄《塞尔达传说:王国之泪》Nintendo 任天堂 日版 Switch Pro 游戏手柄《塞尔达传说:王国之泪》502元起
看百科
去购买
Nintendo 任天堂 Joy-Con 无线游戏手柄 灰色Nintendo 任天堂 Joy-Con 无线游戏手柄 灰色479元起
看百科
去购买
Nintendo 任天堂 精灵球Plus Switch游戏手柄Nintendo 任天堂 精灵球Plus Switch游戏手柄516.61元起
看百科
去购买
文中相关商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任天堂游戏机没有卡带能不能玩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