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做“真香定律视频”

当年王境泽同学在《变形计》吃下那碗饭的时候,一定没想到自己日后会成为网友亲封的当代哲学家,“真香定律”创始人。都是否定以前自己的想法或做法,真香和打脸却有细微的区别:打脸带来的通常是不得不承认自己以前不够明智的屈辱感,真香却是一边悔不当初、一边享受现在的幸福感。简而言之,当“真香”定律生效时,就说明一个人已经完成了对某事从拒绝到喜欢的甜蜜打脸。自从那个节目片段火了之后,我们发现生活中这种真香现场还真不少。比如新一期的《奇遇人生》里,朴树身体力行地演示了一个社恐宅是如何发现新大陆的。朴老师,众所周知,一个闷骚的文艺男中年。在这个旅游节目里,他和阿雅来到了古巴。朴老师很纠结。他知道自己要认真完成这份工作,但是又实在不喜欢被刻意安排和当地人尬聊,或者做些模式化的体验,于是他对节目组一阵掏心窝子:你们可真是找错人啦。为什么呢,因为“我这人真的没有故事性,我特别沉闷,我其实就想在屋里做瑜伽!”节目组想让他自在,但朴老师说这样自己恰恰自在不了,让他一个人在屋里呆着他才最自在。可以说是无数社交废柴+死宅的真实心声了。观众猜想,估计朴树是看到节目组安排的坐摩托车环节,想到又要进行浮夸的社交,脑子里的弦儿突然就崩了。他的碎碎念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我真不愿意坐摩托车!不过,在这个大义凛然的背影走向摩托车20秒后……朴老师,这个在猛汉的摩托车上笑得灿若夏花的人是你吗?这个主动自拍、还点了个直男赞的人,是你吗?连连称赞坐摩托车特好、比坐车舒服、还主动要求人家开快一点的,是你吗?不要怀疑,是他是他还是他。朴树变脸毫不含糊,下了车就开始跟阿雅滔滔不绝摩托车的速度与激情究竟有多爽,还跟人家车手说“我知道你们为什么喜欢摩托车了”。完了还意犹未尽地去勾引其他工作人员:你们要不要试试摩托车,特爽!仿佛刚才那个上车如上刑的人不是他。后来节目组问他后面想坐车还是坐摩托车,已经香得不能自已的朴老师果断回答,我坐摩托车。好了,此处应有一个表情包。观众本以为坚持在节目里做真实自己的朴树会一直拧巴下去,没想到他这迅速真香的变化倒是真实得很。有网友说,这就是死宅出门的心路历程——不过换个角度想想,也许这只是说明,我们都会莫名地对一些事很抗拒,但一旦放下心防去尝试或接纳,没准就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真香时刻:当初拒绝得有多猛烈,后来真香就有多香。这种拒绝指的不是短时间的情绪的宣泄。比如某些球迷,主队一输球就嚷嚷“我再看这群废物的比赛我就是狗”,下场比赛开始了还是屁颠屁颠地凑过去“真香”。这里要说的真香,是起源于对某些不了解的事存在固有偏见。饭桌是重灾区。中国这么大,好多人都对自己没吃过的异地食物有种本能的恐惧:什么?你们南方人怎么吃肉馅月饼?/你们北方人怎么吃咸豆腐脑?/你们西方人(划掉)四川人怎么吃火锅要蘸香油?/螺蛳粉那么臭的东西怎么吃得下去?……后来,一旦鼓起勇气尝一下并跟某些食物的脑电波对上了,就是字面和精神的双重“真香”了。对于一些事情的观念,很多人也从小自然而然地继承了比较老派的那种。比如化妆,很多女生中学时会觉得那都是不好好学习的社会姐才干的,自己才不会这么堕落;后来——不化妆八抬大轿也休想把我弄出门。再比如对于某些明星,一开始总觉得这样的人肯定就是粉丝瞎捧的,有什么好喜欢的?后来可能是偶然看了人家演的电视剧或者综艺,冷酷的路人之心开始融化,最后逐渐堕落成——“啊啊啊啊啊啊宝宝看看妈妈!”非常典型的就是今年某偶像选秀节目的粉丝们。多少大厂姐姐抱着“我就看看这个抄袭节目能捧出些什么玩意儿”的嘲讽心态点开第一集,结果不幸收获一箩筐老公弟弟和儿子,现在还蹲在坑底痛骂爱某艺呢。男生也一样。很多直男都觉得自己是拍《甄嬛传》时的陈建斌,看超过三个女人同时在场battle就会脑壳痛的那种,爱情剧宫斗剧什么的简直不要太浪费时间好伐?结果越是没被爽剧荼毒过的荒地越容易开出真情实感的花朵,多少男生今年追《延禧攻略》追得比女朋友还投入。其中包括唱死了都要爱的那个信↓↓可以说,你越是对某些事情有着无来由的偏见或主观的臆想,等到心平气和地去了解它之后,反而越容易陷入真香陷阱。不过,打破偏见,接受多样,这件事本来就挺“香”的,没什么不好。还有一种“真香”,则是来源于拒绝在生活方式上有变动。非常典型的一个例子:据网友反映,家中长辈起初听到养宠物的建议时,都是强力拒绝的。理由一大堆,基本都是觉得会干扰到自己的正常生活,恨不得扬言“你敢把它带回来我立马就给它扔出去”。结果——一旦爸妈发现了猫猫狗狗的好,那恨不得“真香”得比亲生子女还香。其实,大多数人都在沿着固有的一套路径和习惯生活,也就是很流行说的“舒适区”,并且倾向于不打破它。特别是现在的互联网文化和社交网络的影响下,人更容易和持有相似观点的人抱团取暖,强化原有的认知方式、增强安全感,导致人们更容易变得“固执己见”,坚持某个路线不动摇。所以在遇到某些需要抉择的机遇或是人生的岔路口时,第一反应是拒绝那个自己不熟的选项:打死我也不会去做XX工作;我一定不会离开XX城市的;我宁可在学校里读一辈子也不想进入社会;我绝对不会喜欢啥样啥样的人……这样的预设都指向,自己本来的生活步调一定会被打乱。咦,画风好像有点偏。总之,走出既定的轨道不是容易的事,但日后也有可能体会到它的好处而“真香”。比如现在有的年轻人,只是为了逃避找工作的压力而选择考研却并没有考上,只得步入职场,但也慢慢体会到了有经济能力的好处,庆幸自己可以早一点经济独立。也有人可能会因为自己的经历,早早地给自己的人生做出很保守的预测,但随着人生进程调整自己的选择,后来“真香”了。演员孙俪从小目睹父母感情破裂,她以前安慰妈妈自己一辈子不会结婚的,早期的采访里也对爱情和婚姻持很淡漠理智的态度。但是后来她感情生活的圆满,大家有目共睹。所以“真香”其实是件很正常的事。生活的不确定因素那么多,在不那么抗拒它的开放性的前提下顺其自然,才有更多的机会去拥抱美好的结局吧。毕竟人生本来就像扑朔迷离的玄幻剧,你永远也不知道后面是什么剧情。电视剧不是经常这样嘛,《延禧攻略》开头你恨不得给聒噪的明玉两巴掌,后面又巴巴地管人家叫小天使,香得不行。因为剧情进展不明,所以人很难预料到自己未来会对什么事情“真香”。有些可能是因为生理条件的变化——有的人,15岁的时候跟妈妈进行秋裤游击战,“这才12月我还能坚持几天不穿!”;25岁的时候已经变成秋裤爱好者协会VIP,内心OS“都10月了我秋裤呢?!”,甚至有点想穿毛裤。有些则是因为审美的悄然变化,让一个人在多年以后尝到真香的幸福——“这明星好丑啊,喜欢他的人都瞎了吗?”→“我瞎了,都是他害的”;“我这种酷girl是绝对不会穿嫩粉色的”→“开始理解为什么阿姨们的衣服越老越花”;“LV的包的花纹也太丑太浮夸了吧”→“太好看了,买!”(……不过这种甜蜜的打脸感也可能只是因为有钱了,恭喜这种真香女孩。)总之,你也搞不清自己在什么节点会茅塞顿开,变成一个十分陌生但很开心的自己,就像那些曾经痛斥杨超越的人也没料到,自己三个月后会口口声声“妹妹保佑我”。说到底,那些“真香”的时刻往往带来的都是“原来还能这样”的惊喜感,和一种解锁了在生活里的新姿势的快感。虽然中国人的老话相信的是“以不变应万变”,但有的时候,主动接受变化也是一种应对生活的方式。尤其是切身体会过“真香”之后会觉得,以前的有些固执实在是没必要,只是在耽误我早点享受不一样的快乐嘛。所以那些勇于“真香”的人,体会到的大概是这么一种感觉:生活确实是一盒巧克力,可当它递到面前的时候,我们也得主动伸手去拿啊。互动时间:你有什么“真香”的经历?欢迎在评论区留言~点赞最多的将喜提Vista王境泽称号一枚。【全文完 欢迎留言互动】
生活中的真香定律
加载中...1. 你了解真香定律吗?2. 你有过该行为吗?3. 你做完对该行为心情怎么样?4. 你的身边有人发生过该行为吗?5. 你身边有该行为的人多吗?6. 你面对朋友的这种行为怎么办?7. 你身边有没有做过这种行为的人吗?8. 你认为这种行为会消失吗?9. 如果这种行为消失了生活会怎么样?10. 你对真香定律的看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真香定律视频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