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依法享有的自由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部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三课重点识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部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三课重点识记》。
部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三课重点识记
2.3.1
公民基本权利
1、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有哪些?(P35-P41)
(1)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等。
(2)人身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3)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包括:财产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受教育权、文化权利。
(4)其他权利。包括: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
2、我国公民享有哪些政治权利和自由?(P35-P36)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①条件: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②重要性:★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2)政治自由。①内容: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②重要性: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3)★监督权。①内容: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②重要性: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补充笔记】
公民行使监督权的途径有哪些?
①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人大常委会反映;
②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
③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进行舆论监督。
④参加听证会、论证会。
3、★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有什么意义?(P36)
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参与国家政治生活,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体现。
4、人身自由(P36-P37)
(1)含义: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
(2)内容: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3)重要性: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5、人身自由不受侵犯(P37)
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6、人格尊严不受侵犯(P38)
(1)原因:公民都有自我尊重和受人尊重的需要,都应当享有受他人和社会尊重的权利。
(2)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3)★内容: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包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7、住宅不受侵犯(P38)
(1)原因:住宅是公民享有安宁生活和安全感的私人空间。
(2)宪法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8、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P38)
宪法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9、我国公民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包括哪些?(P39-P41)
(1)财产权。①重要性: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及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都离不开财产。②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③内容: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
【补充笔记】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
内容
含义
表现
占有权
财产所有人对其财产的实际控制权
拥有自己的财务;拥有自己的专利等
使用权
财产所有人根据财产的性能和用途加以利用,以满足自己需要的权利
购买的房屋用于居住、开超市
收益权
财产所有人在其经营、使用的财产上获得经济利益的权利
如出租自己的房屋、汽车获得的租金
处分权
指财产所有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处理其财产的权利
事实上的处分(如吃掉、用掉)和法律上的处分(如财产赠给、送给、卖给他人)
(2)劳动权。①含义: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劳动就业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②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③重要性:这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人们通过劳动,参与社会生产与服务活动,获得劳动报酬和其他收益,既可以保障合理的生活水平,实现自身价值,也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
(3)物质帮助权。①宪法规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②保障措施: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
(4)★受教育权。①含义: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②重要性: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③保障措施: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国家制定资助政策。
(5)文化权利。①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②保障措施: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
2.3.2
依法行使权利
1、公民应如何依法行使权利?(P43-P44)
①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
②★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yyls
③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
2、维护权利守程序的作用和要求是什么?(P44)
(1)作用:遵守正当的程序,有利于公民实际享受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
(2)要求: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
3、★公民权利受到损害时应该怎么做?(P44)
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维护权利的方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
【说明】如果是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维权方式用句子表述可以这样写:
①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②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③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④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⑤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4、协商(P44)
(1)含义:协商是当事人之间自行解决纠纷的方式。
(2)适用情形:一些常见的消费、劳动争议和交通事故纠纷等
(3)实施方法:当事人可以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依据法律,直接对话,分清责任,达成协议,解决纠纷。
5、调解(P45)
(1)含义:调解是通过调解组织解决纠纷的方式。
(2)实施方法:调解人以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社会公德为依据,对纠纷双方进行疏导、劝说,促使他们相互谅解,进行协商,自愿达成协议,解决纠纷。
(3)方式:我国调解方式主要有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
6、仲裁(P45)
(1)含义:仲裁是通过仲裁机构解决纠纷的方式。
(2)适用情形:公民与其他个人或组织之间发生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争议。
(3)实施方法:当事人根据他们之间订立的仲裁协议,自愿将其争议提交仲裁,并受仲裁裁判约束。
7、★诉讼(P46)
(1)含义:诉讼是通过人民法院解决纠纷的方式。
(2)实施方法:公民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维护自身权益。
(3)方式:
①公民遇到人身关系或财产关系的争议,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②公民对于某些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
③公民认为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侵犯了自己的权益,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考点11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1)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相统一的,权利是履行义务的前提,义务是享有权利的基础。权利和义务互为条件、互相依存,“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维护国家、社会、集体利益的前提下,在尊重他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公民个人的权利和自由才能得到切实保障和充分实现。
(2)维护合法权益
在我国,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按照法律规定在党和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共同行使国家权力,履行打击犯罪、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职责。
公安机关是我国政府部门中掌管社会治安和国家保卫工作的专门机关。在公安机关中发挥职能作用的工作人员是人民警察。
我国的人民检察院是独立行使国家监察权的法律监督机关。我国的检察机关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组成。最高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最高检察机关。
人民法院是我国的审判机关。在我国法院的组织体系中,有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是我国的最高审判机关。
(3)树立法治观念
树立法治观念是文明社会对公民最起码的素质要求。增强公民的法治观念是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条件。
公民必须守法。公民树立法治观念,也就是要树立严格遵守法律,以及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合法权益的观念。只有人人树立法治观念,养成守法习惯,善于用法维权,才能有效地维护社会稳定,才能维护国家、集体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守法用法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一个重要环节。
守法必须懂法。树立法治观念,养成守法习惯,学会应用法律,就必须学法、懂法。青少年由于年龄和经历的限制,缺乏生活经验,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强。
上一页下一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