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寺大雄宝殿供奉的什么佛佛塔供奉了哪些佛像?

1
1
1 收听本文 00:00/00:00
  2016年1月1日实施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党员干部参与迷信活动作出明确的纪律处罚规定。为什么会有此项规定呢,经过梳理近年来被中央纪委点名通报的落马官员,不难发现,有近20名地厅级以上落马官员被曝迷信鬼神、风水。对于这些现象,我们应高度重视和警觉,理想信念“总开关”把关不牢,党员干部信仰就会缺失,如果官员把迷信思想带入施政中,必然会影响当地发展,败坏社会风气。
  不问苍生问鬼神:算命看相 求神拜佛 结交“大师” 迷信风水
  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本该用科学发展、执政为民的理念造福一方,却有人把风水观念、鬼神之说运用到工作中。但最终风水神明保不了平安。他们终究锒铛入狱,受到党纪法律的严惩。
  【典型案例】
  铁道部原部长刘志军信风水,一些项目开工竣工,都会请“大师”选择黄道吉日。
  原四川省委副书记李春城曾将家里老人坟墓迁往成都都江堰,聘请风水先生做道场改风水,有企业为此花费千万元;成都一个重大投资项目接连发生突发事件后,李春城安排道士为企业“作法驱邪”。
  广东省揭阳市委原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弘平甚至走火入魔“亲力亲为”,休息日头戴草帽,手拿风水罗盘,上山下乡看风水。2010年建成的“揭阳楼”、已经奠基的“榕江观音阁”、规划中的“金木水火土”五城门,处处显示他的风水观。
  山东省农业厅原党组副书记、副厅长单增德经“高人”指点,把办公桌放在办公室入口,正对着窗户,虽出入不便,但正好对着窗外阳光,美其名曰“向阳”,座位背后墙上挂上一幅山水画,所谓“靠山”。
  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阳宝华在一个地级市任书记时,为求官运亨通,听信“大师”,把市委大院的门封掉,在别的方向另开一门。
  内蒙古赤峰市原市长徐国元每收到一笔赃款,都要先在“佛龛”下面放一段时间,祈求“平安”。
  河北省邯郸市国税局原局长许建恩,把赃物连同两尊金佛装进保险柜,运回老家埋在大树底下。案发后,他竟如此反思:“不该将佛埋在地下。”
  假信仰真贪婪:表面上一脸虔诚 背地里却是利欲熏心
  不信马列信鬼神的原因是一些领导干部的权力观错位,把职责和岗位当成个人升官发财的途径,必须避免封建迷信绑架公共权力。党员领导干部应是唯物主义者,沉迷封建迷信活动,是丧失党性、违背马列主义信仰的表现,严重违反党的纪律。
  一些官员求神拜佛、结交“大师”,甚至是为了结成“佛友圈”“同盟体”。譬如,“大师”王林身边,活跃着一批形形色色的官员,影响十分恶劣。
  【典型案例】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原副秘书长兼法制办主任武志忠把家里一间屋子专门装修成佛堂,供奉了近百尊大大小小的佛龛、佛像、佛塔、佛画,把念经拜佛当作每天必修功课。但在供奉佛像的柜子下面,竟存放着近百张不堪入目的黄色淫秽光盘。
  深圳原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蒋尊玉涉嫌贪腐过亿。办案人员发现,蒋尊玉家里专门有一间佛堂,供奉着十几尊佛像,但书柜里不见一本书,摆的全是烟酒、玉器、古董、字画。
  广东省委常委、纪委书记黄先耀说:“这些人看似笃信风水和神明,其实他们什么都不信,心里装的只有金钱和私欲。”
  政治生态恶化:干部号召学风水 下级效仿摆佛像
  官员搞迷信活动,信风水、拜鬼神,严重污染了政治生态。
  【典型案例】
  揭阳市委原书记陈弘平在揭阳号召干部学风水,在他的影响下,揭阳及下辖县区不少党政机关办公室公然摆放神龛佛像,有的党员干部甚至在上班期间公开讨论风水话题。
  发生如此荒唐闹剧,为何没被早些发现、早些查处?广东省委党校副教授张浩认为,这一方面反映出部分干部信仰缺失,另一方面也折射出权力缺乏约束。虽然对于封建迷信的禁止性规定一直都有,但过去执行不力,很多干部不以为然。
  《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强调: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这些要求蕴含辩证唯物主义,无神论是其内核之一。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党员组织、参加封建迷信活动的处罚作出明确和细化。专家建议,必须强化执纪监督,让条例落到实处。
  (李佳蕖 据新华社《心中须有苍生 哪能装神弄鬼——少数干部信仰缺失现象调查》编辑整理)

大象新闻记者 沈翔 摄影报道
#小口尖底瓶 陪你看世界#妙乐寺塔位于河南省武陟县城西南7.5公里处,“妙乐”一词来自古印度,是古西印度国的国名,因供奉佛祖舍利灵骨又名妙乐寺真身舍利塔,始建于唐,在后周显德二年(955年)重修,距今已有千年的历史,其妙乐寺早已湮灭在历史光阴中,唯塔独存。
据后周重建碑载:“佛祖舍利灵骨,建宝塔一十九所,妙乐寺塔其一也,序列第十五。”重修宝塔时,正逢“后周灭佛”大拆佛寺之时,据《世宗纪二》记载,“所存寺院凡二千六百九十四所,废寺院凡三万三百三十六”,在如此惨剧下,妙乐寺塔因是“敕额”而得以幸存。
“叮当……叮当……”有风而来,塔角的檐铃发出了使人心境空明的佛音。
一位妇女夕阳下双手合十拜下,嘴里念叨着虔诚的敬语……千百年来,这座因供奉佛祖舍利灵骨的宝塔,一直受到了世人的敬仰和尊崇,哪怕在历史长河中经历了各种“灭佛”也得以长存。
妙乐寺塔是中国保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五代时期佛塔。样式为十三级密檐叠涩式方形砖塔,内部中空,底面边长9X9米,通高34.19米。
塔身自下而上每层高度均匀递减,塔檐逐渐内收,外轮廓呈优美的抛物线。
塔体四面辟有数目不等的佛龛,内供佛像,塔刹为铜制鎏金,高6.74米,由须弥座、七级相轮、宝华盖、水烟、仰月、三重宝珠、刹尖组成,刹柱上有铁链四根,系于塔顶四角,由四尊鎏金铜狮镇压。
工艺最为精湛的是塔刹所有的构件均一次浇铸成型,没有焊口及铆钉,实为全国罕见珍品,特别是鎏金铜狮,造型独特,面部狰狞,保存完整,堪称文物中的精品。
塔二层以上南、东、西壁佛龛内置佛像,计17尊,两铁佛,其余为玉佛,腰部位置施以精美的莲花瓣装饰,美轮美奂。
妙乐寺塔整体设计、砌作工艺及建材质量均属上乘,千余年来,虽历经地震、洪水等各种自然灾害,但塔体及木结构保存完好。1993年在复修勘探中,还发现了一个独特的砌筑工艺,塔的外壁外墙有一层石灰砂浆砌筑、糯米汁石灰胶泥勾缝的外壳,与外壁内部砖砌体不相结合,就好像给塔穿了一件外套,这与其它地区砖塔构筑的方法不同,这种方法使塔体在地震发生时能够有力削弱共振,起到缓冲和抵消震力的作用。由于妙乐寺塔地处沁、黄二河之间,历史上多次洪水淤积,饱受洪灾肆虐之难,塔基掩埋了近4米深。
塔的四周原本遗存有五代、宋、元、明、清古碑二十余通,1993年维修古塔时掩埋保护,留有拓文藏于博物馆。
塔前现有崇祯二年(1629年)书画名家周万书的如来佛像碑,融楷、篆、画为一体,堪称三绝,尤其是佛祖像,通过寥寥几笔的线条勾勒,把佛祖的神态形象声动的勾画了出来。
西安法门寺,郑州超化寺都曾是当年十九处供奉佛祖舍利的宝塔之一,也都有佛祖真身舍利出世,那同样作为供奉佛祖舍利的妙乐寺塔会有佛祖真身舍利出世吗?
在妙乐寺塔塔心室,或因自然灾害造成地面青砖产生了缝隙,投入硬币隐约可以听到水声,老百姓认为塔下有水井,佛祖的真身或在水中。但经过考古人员初步调查发现,水井实则是塔下地宫长期积水所致。那被水淹没的地宫里到底藏着什么?因没有深入调查至今仍是一个谜。
2001年,秒乐寺塔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云南德宏地区佛塔表现的是傣族地区南传佛教宗教情感,具有独特的情感特性和精神活动方式,表现南传佛教特有的形象,形成了佛教艺术别具一格的视觉魅力。
东南亚佛教向南传播时传到我国云南省境内傣族地区,傣族的绝大部分地区都是全名信奉佛教。在德宏和西双版纳是傣族人口最集中的,这里自然社会状况, 与内地有不少差别。傣族地区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佛寺建筑,仅德宏就400多座。德宏和版纳都是南传佛教圣地,但是又各有不同,从佛寺建筑上看来,德宏地区佛寺属楼形式居多,佛塔更比版纳高大,华丽。因此,本文多德宏佛塔装饰艺术展开探究。
追溯德宏南传佛教的传入
据史料记载,《滇志》卷三十:“宣慰使司,民皆摆夷……一村一寺,每寺一塔,殆以万计”上座部佛教约在七世纪中就由缅甸传入傣族地区,但当时并未建立寺塔,也没有僧团组织,经典靠口传心受。11世纪下半叶,再次从今缅甸景栋传入西双版纳,形成润派佛教;又有从缅甸传入德宏州等地的佛教,形成摆庄派。在与西双版纳土司的交往中,润派在15世纪也传入德宏等地。但南传佛教大规模传入德宏的时期,一是西双版纳的佛教随着版纳公主嫁到麓川而传到德宏地区,二是在15世纪中叶,当时摆庄一派从缅甸中部向西北部迁徙,进入德宏。
德宏佛塔装饰造型的研究
1. 塔的概述
佛塔,巴利语为“土帕”(thupa),德宏地区也称为“缅塔”,傣语称“广母”。南传佛教一些国家还称佛塔为“布屠”,即古汉文译音浮屠,“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中的浮屠,指的就是佛塔。佛塔原本是指安放佛陀舍利的建筑物,后来涵义则扩充至纪念佛陀出生、成道等圣迹,或安置佛像、高僧遗骨等作为礼拜、建筑之用的建筑物。
德宏南传佛教傣族佛塔一般建于佛寺旁边,也可以独立建塔,佛塔选址很是讲究,依山滂水,风景秀丽的地方方可建塔。佛塔一般由白色或金色涂饰,即白塔、金塔。塔顶上的伞下还挂有风铃,人们在未步入塔寺前便可从远处见绿树丛中高耸的塔尖,听到微分吹拂的铃声。
2. 塔的种类
(1) 从佛塔功用上分类:舍利塔、纪念性佛塔、藏经塔、奉献的佛塔。
纪念性佛塔建在佛诞生处、悟道处、讲经处、涅处及具有各种纪念意义的地方;此类佛塔德宏较多,德宏州芒市勐焕大金塔、瑞丽姐勒佛塔等都是有传说的佛陀悟道之所。
(2) 从佛塔造型上分类:从塔基与塔的组合来看,佛塔可以分为五类:
1) 独塔:是独立建筑的佛塔,即一基一塔,此类塔在南传佛教流传区域都很常见,一般村寨里可见到如:芒市地区广母村,广母塔即独塔形式。如图一、图二所示
2) 金刚宝座塔:即一基五塔式佛塔。在一个塔基上建立一主塔,主塔体量硕大,装饰华美,居中,其余四塔体量较小,或环主塔左右,或分列塔基四偶。
3) 群塔:即一基多塔式佛塔。这类塔在同一个塔基上修筑多个造型相似的佛塔,其中一个主塔居中,其余小塔团团环绕主塔。此类佛塔造型是傣族佛塔中的重要类型。如图三:瑞丽姐勒大金塔(17塔)、如图四:盈江允燕佛塔(41塔)、芒市勐焕大金塔(17)都是德宏州南传佛教名塔。群塔规模宏大、造型优美,是南传上座部佛塔的豪华代表。
4) 双塔:两座相邻的独塔组成双塔。这种类型的佛塔较少。著名的勐海勐曼谷塔,两塔一大一小,并列而立,当地人称“姐妹塔”。
5) 塔群:由多个独立塔组成。据考察,德宏南传佛教中没有塔群。
3. 佛塔造型及其意义
在《大藏经》中,许多关于造塔规格及意义、造塔功德及饶塔功德的经论。南传佛教、藏传佛教等各地各国佛教佛塔,大致都依照佛示规格、比例及表义而建制,即代表佛身,也表佛之三身、三界及五大(地、水、火、风及空五大元素)
除表佛身及五大外,佛塔下层基台表十善业、三阶表三宝、狮座表法住於世、莲座表六度、基座四角表四无量心...整个佛塔表包括三十七道品在内的六十名数。
图示:
佛塔之佛身表义:佛塔,在原始佛教的时候,佛塔是表佛的身体,不单单表这个身,表肉身,它也表口和意,它也表法上,也表佛的,法、报、化这三种身。一个佛塔,一看,三藏十二部都在里面,三十七道品为璎珞,庄严这个塔。
佛塔的建造中,佛塔的层数皆为奇数,而塔的平面皆为偶数。
佛塔的边数也有其意义根源。四边形象征四圣谛;六边形象征六道轮回;八边形即是八相成道;十二边形指十二因缘等等。所以塔的平面皆为偶数。
塔的层数也很有意义。奇数层在佛教中往往用来表示清白与崇高,所以塔的层数皆为奇数。这可以从佛教术语“七级浮屠”之说,侧面地看出基数的意义。
德宏佛塔的装饰雕塑
德宏佛塔的塔座、塔身都做装饰,塔刹繁琐而精致,通体富丽堂皇、装饰华美。版纳佛塔装饰集中在塔座的佛龛处,塔身朴实厚重,塔刹修长高耸,装饰较少,通体朴素端庄、平实稳重。佛塔中年代较早的佛塔多为白塔,近现代兴建的佛塔出现金塔较多,金塔更显得富丽堂皇,威严宝相。
1. 佛塔内佛像雕塑
佛,傣语为“帕召果他麻”,简称“帕召”,佛像即佛陀之像,是佛教的核心主题,也是各种场所的灵魂。在南传佛教中关于佛的形象,佛教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所谓“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其实是佛教按照印度古典美学的审美标准,综合古代印度的种种人体美好之相,赋予佛陀的最美好的身姿体态。其中,如三十二相中的顶成肉髻相、旋发钳青相、身金色相、常光一丈相、手过膝相、皮肤细滑相、眉间白毫相等,及八十种好中的唇如频婆罗之色,眉如初月、鼻高不见孔、耳现轮垂、身不曲、仪容如狮王、行相如鹅王等等都在南传佛教的佛像中得到充分体现。佛像部分细节的处理上,德宏佛像强调装饰,更精致华美。佛像黑发覆顶,口唇施朱,多数佛像的袈裟部分被刷成金色,面庞与手足等部分则呈现自然地肉身本色。部分佛像的额头还装饰着镶嵌珠宝的饰带,真实生动而不失华丽。当地还有各种大型的玉佛像,通体洁白温润,头部的饰带、衣褶以金色渲染,部分佛像的手臂、手腕处也配有金饰,甚至手指、脚趾上还涂着金粉或红漆,风格浓艳。
德宏南传佛教信众有供奉的传统,各佛寺都有各种造型、材质、规格不一的佛像。除了供奉在大殿的主佛像之外,佛殿、戒堂、僧舍、佛塔等处都可见到信众供奉的大小佛像。德宏地区瑞丽市是缅玉产地,因此德宏佛寺有很多大型玉佛,芒市勐焕大金塔内四尊玉佛为例。
2. 佛塔的神像
随着经济发展塔寺神像雕塑也受到关注,近代修建的佛塔在塔的也有许多佛教护法神像,如勐焕大金塔,塔的就有二十多座神像,与勐焕大金塔相比,梁河金塔是规模较小的空心佛塔,在塔的周围也有十多座神像雕塑。
宝冠佛:勐焕大金塔佛寺还供奉着另一种造型的佛像---宝冠佛。佛陀头戴王冠,身着华服,配饰珞璎、珠宝、绶带,俨然一位雍容华贵的傣族王子。一些宝冠佛装饰更为简洁,头戴王冠,耳饰金饰,身体装饰少量璎珞。
威示众:德宏傣族称佛祖的书记官为“威示众”他是一位英俊的青年男神,梁河金塔台阶下端就有这样的一座雕塑,一身华丽的傣族服饰,有时还头戴王冠,提拔威武、目光如炬,洞察世人言行举止。他左手持卷,右手握笔,秉公记录一切善恶,很受百姓敬畏。
大地女神:德宏傣语称为“楠洼送特立” 鉴证释迦牟尼无量功德的女神,身着艳丽的傣族华服,婀娜妖娆,双手梳理长发,从发梢流出滔滔洪水,梁河金塔就有大地女神神像一尊。
乾闼婆:佛教护法神之一,意为“寻香”,吸香气为食,从属于天帝释,能凌空作乐。是香神或乐神。是佛教中欢乐吉祥的象征。大多被描述为少女形象,体态丰满,飘带飞扬,凌空飘荡,极为优美。勐焕金塔可见。
紧那罗:据《罗摩衍那》所述,为人躯马首,或马躯人首,又说为人首鸟躯。亦为帝释天的奏乐神,与前乾闼婆奏乐神所不同者:乾闼婆所奏的是普通世俗音乐;紧那罗所奏的是法乐。勐焕金塔二期佛塔神像中可见。
象:象有白象和黑象之分,象代表着佛的降生,在佛祖降世前,其母摩耶夫人曾夜梦见“六牙白象,象口含白色莲花” 入住母胎后,即怀有身孕。傣族《生肖八图》中,白象代表星期三的白天,黑象代表晚上。勐焕金塔一进佛寺大门可见一对白象屹立左右,再进50米又有一对黑象屹立左右。梁河金塔也有白象一对。
雄狮:德宏傣族佛寺中的雄狮属缅甸风格的卷草狮,头顶鸡冠,下颚有胡须,颈部有卷毛,尾巴似卷草,这种造型德宏尤为常见,也有少量狮身人面神像,如:勐焕大金塔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对屹立在佛塔东门两旁的狮身人面的雕塑,这是南传佛教中佛教守护神之一。
龙,Naga,佛教护法神之一,虽然被翻译为龙,不过实际上并非中国古代的龙,而是一种蛇神。Naga(巴利语)这个词本身就有眼镜蛇的含义,其形象一般为为长身无足无角,有剧毒的单头或者多头眼睛蛇神。龙的装饰多用在佛塔台阶两侧蜿蜒的装饰雕塑。梁河金塔、勐焕金塔在阶梯两侧都有龙的雕塑。
在建筑物的入口处,龙、麒麟、雄狮、白象都是护塔、护寺的神兽,常出现在山门、大殿、佛塔的入口处。
孔雀:在南传佛教典故中,孔雀代表“太阳”,兔子代表“月亮”,在佛塔建筑中常看见孔雀浮雕装饰。勐焕金塔佛塔东南西北四门的左右墙壁或柱体上就有孔雀和兔子的浮雕装饰,面对大门而立,左边是兔子浮雕,右边是孔雀浮雕。在梁河金塔浮雕装饰中也可见孔雀与兔子的浮雕装饰于门的左右。
3. 佛塔的柱类装饰物
云南傣族地区塔寺建筑布局中,往往会见到用竹竿做成佛幡,傣语称“换”,在佛寺周围可见立有高高的竹竿,上面飘着白布幡。竹竿做的佛幡“换”一直有延续使用,柱出现在缅甸塔寺文化里呈现,在德宏傣族寺庙里也是一种特殊的崇拜物得以保留延续。
随着经济发展佛塔周围也出现了石柱,或是如勐焕金塔在佛塔西南方则会见到一装饰华丽的石柱,住上立有一只金翅鸟,石柱下面飘着金属制成的长幡或圆筒形的金属物,柱基下部就有四条带翅膀的龙,均匀排列在柱的四周;梁河金塔在佛塔西南角也有一石柱,柱下6个形态各异的彪形大汉相互支称攀爬抱柱而上,旁边站着两个个身着傣族贵族服饰的人物,石柱顶屹立一位身着华服的傣族人物雕塑面西而望。这两个石柱建造时间是现代,伴随着佛塔建造而建的。
佛塔色彩
勐焕大金塔、梁河金塔都是近代修建的金塔,金色是傣族崇尚的颜色,象征高尚、富贵、美丽;而且,金色也是佛陀三十二相好之“身金色相”的体香,佛塔作为佛陀的象征,以金色相来表现自然十分妥帖。另一方面,金色象征着权利和财富,耗巨资修建金塔是信徒炫耀财富、向佛陀表示虔诚奉献的重要方式。金塔可以直接涂刷金粉,也可以直接在塔身上粘贴金箔。一座金塔的造价往往比白塔要高出很多。
南传上座部佛塔一般为白色,傣语统称为白塔。塔身装饰为白色主要是出于宗教和经济两方面的原因,早期佛塔白塔居多,后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后期佛塔多为建筑金色更显得金碧辉煌;白色代表纯洁无暇,与佛陀和佛法的神圣无垢相一致。如:梁河县先锋公园内,1983年建的勐底佛塔就是白塔形式,如:姐勒佛塔最早是白塔,近代经济发达姐勒佛塔也涂刷了金粉,变得金碧辉煌,庄严圣神。
(作者单位:云南艺术学院)
作者简介:孙媛,(1982.11-),女,云南艺术学院装饰艺术研究生,邮编:65000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静安寺大雄宝殿供奉的什么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