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甲酸乙酯沸点为213,能否采用乙酸乙酯和醋酸乙酯的区别的方法制备,为什么?


苯甲酸甲酯的制备试验方案教学设计 - 百度文库
/ 4 《苯甲酸甲酯的制备实验方案》教学设计 无锡市堰桥中学 陈 美 (214174) 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要构建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高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一种新的尝试,能很好地体现新课改的基本要求。下面以《苯甲酸甲酯的制备实验方案》为例, 运用
“领悟、迁移、创新”方法进行实验教学设计 。 [课题]:苯甲酸甲酯的制备方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巩固酯化反应的意义及制取方法,理解酯化反应的实质和反应历程,掌握实验室制取酯的操作步骤和方法(仪器的选择、药品的用量及添加顺序、加热方法等)。了解有机物制备的一般方法。
2、过程与方法:提高实验设计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科学探索的精神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过程设计]: 一、领悟原理:
首先按高二册P234《学生实验八》让学生重新体验实验操作过程,观察实验现象,让学生充分感知“乙酸乙酯制取实验”的反应原理、反应条件、实验装置(装置如右图),在此基础上设置导读自学提纲,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本,思考议论各抒己见。 导读提纲: 1、本实验的反应原理是 (用方程式表示,注名反应条件),反应的特点是 ,如何提高乙酸乙酯的产量?
2、实验过程中碎瓷片的作用是 ,浓硫酸的作用是 饱和碳酸钠的作用是① ② ③ 3、实验操作中,向容器中添加试剂的顺序是 ,为什么这样操作? 。 4、本实验中制得的乙酸乙酯是否纯净?如果要得到纯净的乙酸乙酯,需要怎样操作? 5、通过实验,你觉得该装置有何优、缺点?实验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怎样改进?
在学生阅读、实验、讨论的基础上,老师重点对酯化反应原理、反应特点(可逆反应)、反应条件、反应装置的选择、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等作出精心指导,使学生领悟到酯化反应的意义和制取方法,理解酯化反应的实质和反应历程,掌握实验室制取酯类物质的操作步骤,了解有机物制备的一般方法。 二、 类比迁移
/ 4 思考讨论:1、本实验的目的、涉及的反应原理、反应有何特点? 2、选择哪些仪器药品?是否需要碎瓷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乙酸乙酯和醋酸乙酯的区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