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面nfc芯片在手机什么位置哪?

“经过岁月的洗礼,要么被打击得体无完肤,要么越挫越勇。”

在一众省会城市高歌猛进的同时,也有的省会城市丝毫没有存在感。这些城市大多是自治区的首府,经济实力普遍要比其他省会弱一些。

拿广西自治区首府南宁来说,即便经济实力在首府城市中最强,但在GDP排行榜上排在50名之外。

都说每个省会城市心中都有一个强省会的梦,在“强省会”这一赛道上,首府城市也在默默努力。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南宁在努力撕掉“弱首府”的标签的同时,北边的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也在频频发力。

这两座城市也是全国省会城市中首位度最低的首府城市。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这两个首府一南一北。但要论存在感,实在比不上杭州和合肥这样的省会城市。

“弱首府”的崛起,会一帆风顺吗?

“在城市间的激烈竞争中,估计很少有人能想起那些常年默默无闻的小透明。”

城市间竞争越来越激烈,“强省会”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趋势。尤其是经济实力整体都较为薄弱的地区,都在力推一个强势发展的中心城市,以此来带动周边城市乃至更大区域范围的较快发展。

像中部的合肥,东部的福州,都是这几年里靠“强省会”发展起来的明星城市。

然而,在全国27个省会(首府)城市的经济首位度上,南宁和呼和浩特这两座首府城市却是公认的“弱省会”,存在感一直不强。

省会城市经济首位度一览表。/城市地理迷

2021年,南宁的经济总量占广西20.7%,排在全国倒数第五,呼和浩特的经济总量在内蒙古的占比更是仅有15.22%,排在倒数第三。

首位度不高,至少经济首位度不高,已经成了这两座首府城市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

以南宁为例,去年全市生产总值为5120.94亿元,同比增长6.1%,虽然在广西排在第一位,但是在全国仅排在第51位,跟山西太原不相上下。

从经济总量上看,南宁虽然首次突破5000亿大关,但在全国城市中的排名却从2020年的第48位下滑至2021年的第51位。

增速上南宁也是一路下滑。2021年,南宁GDP增速只有6.1%,低于全国2个百分点,也低于广西1.4个百分点。

拉长时间线,南宁近5年经济一直处于低位运行。2017—2021年,南宁GDP增速分别为8.0%、5.4%、5.0%、3.7%、6.1%。当中,有3个年份的GDP增速更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如果要是跟周边省会城市比,南宁经济总量除了高过西边的贵阳外,北面不及长沙,向东更是还没有广州的五分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南宁存在感不强还有一个原因,在很多广西人心中一直有一个疑惑:“广西的省会到底是桂林,还是南宁?”

这背后,是广西的省会城市曾出现过几次变迁。从元朝到民国,桂林一直是广西的省会,1912年曾短暂的迁移到南宁,1936年又搬回桂林,直到1950年,南宁正式成为广西的行政中心,因为广西是自治区的原因,所以也改称首府。

桂林一度是广西的行政中心。/Unsplash

跟南宁是省内经济龙头不一样,在最北边的呼和浩特虽然是省会城市,但是经济体量比南宁还要小,“弱首府”更是一直被人诟病的地方。

呼和浩特,在北方人们常常之为“呼市”。

2021年,呼和浩特的GDP只有3121.4亿元,这一经济体量在内蒙古自治区仅排在第三位, GDP总量低于和包头,人口少于赤峰。

经济总量和人口规模都不是第一,这在省会城市中是不多见的。如果放在东部地区,更仅相当于一个普通地级市的水平。

如果细看过去十年呼和浩特的经济增速,不断下滑是主要特点。2011年经济增速达到11.3%后,在之后的几年里经济增速一路下滑。虽然其中不乏主动挤水分的原因,2020年的增速只有0.2%,接近零增长。

2011年至2021年呼和浩特经济增速走势

创投教父彼得在其《从0到1》中说过,大多数人的创业是“从1到n”,但真正伟大的事业是“从0到1”。

这一效应引申到政策实施上,便是,一旦有一个城市率先打响第一枪,后面便有源源不断的跟随者。

在“强首府”这件事上,南宁和呼和浩特走的就是“1到n”的路子,虽然不是率先发力的那一个,但这两座城市也在频频发力,但效果似乎并不太理想。

以南宁为例,2019年底,广西正式提出强首府战略。强首府元年,南宁迎来高光时刻,经济总量跻身全国经济50强城市,位列第48位。然而,南宁全国50强“板凳”还没坐热,次年就被踢出了50强城之外。

除此之外,南宁的首位度还出现了不升反降。

反观呼和浩特,面临的形势比南宁还严峻。去年11月,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提升城市功能,优化发展环境,支持首府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

今年,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又明确,要支持呼和浩特实施“强首府工程”。呼和浩特政府工作也提出,将全力推进首府“强实力”摆在今后五年主要任务第一位,其中还明确提及,“城区人口持续增长、全市人口规模继续扩大”。

正如上文所说,呼和浩特除了经济实力不敌鄂尔多斯和包头外,人口总量也是制约其“存在感”提高的重要原因。

“七普”数据显示,呼和浩特常住人口达344.61万人,在过去十年里呼和浩特实现人口增长57.95万人,但是在全国省会(首府)城市中,呼和浩特十年人口增量仅超过拉萨、长春、西宁及人口负增长的哈尔滨,位居倒数第五。

都说“不怕别人抢,就怕别人惦记。”身边有一个很强的老二,甚至还有个老三,是什么感觉?

南宁和呼和浩特对这句话的理解,想必比其他地方都深刻,两座城市都存在被域内其他城市压一头的窘境。

例如,广西虽然在力推南宁“强首府”,但在落实过程中明显是打了折扣。

根据此前公布的《广西新型城镇化规划(年)》,今后一段时期,广西不仅要“深入实施强首府战略,高标准建设南宁都市圈”,还将“推动柳州、桂林升级发展,建设广西副中心城市”。

在首府南宁还没强起来,广西又推出柳州和桂林这两个副中心城市,在资源上也就很难全部向南宁集中。

除了桂林跟南宁有过省会之争,柳州更是广西的“工业一哥”,尽管经济落后于自治区首府南宁市,但是柳州的工业增加值是南宁的1.5倍,占到自治区总量的四分之一。

跟南宁域内老大地位不稳一样,呼和浩特更为弱势。

地形上,由于内蒙古地形狭长的原因,呼和浩特的辐射力也较为有限,要做“强省会”,困难不少。

2021年,呼和浩特GDP终于跨上3000亿元台阶(3121.4亿元),却又被包头(3293亿元)反超,跟鄂尔多斯的差距也扩大至1600亿元左右。

在包头和鄂尔多斯两个超强城市夹击下,呼和浩特存在感一直不强,以至于很多人更愿意住在包头或者鄂尔多斯发展。

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各个城市的GDP排名

说“辉煌时刻谁都有,别拿一刻当永久。

虽然都是首府城市,除了外部发展上受到其他城市的挑战。究其内因,关键还是在于自身工业不强。

“无工不富”,近些年,国内头部城市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验证了工业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即便是上海、北京和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也没有完全放弃工业,只发展服务业。

工业不强,就很难在整体上带动一个区域实现高增长。

2021年,南宁三次产业结构为11.8:23.4:64.7,呼和浩特三次产业比例为4.4:33.7:61.9。

从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来看,南宁和呼和浩特工业的占比都没有超过50%。二者不仅低于全国39.4%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上海和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

南宁的二产占比甚至低于上海(26.5%),呼和浩特虽然超过了上海,但是还是低于深圳37%的水平。

42城第二产业增加值及其GDP占比(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各地统计局官网 制图:城市进化论)

不难发现,在当前中国的产业结构发生深刻变革,制造业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的大背景下,南宁和呼和浩特经济想要争先进位,实现高质量发展,工业无疑是破局的关键所在。

南宁和呼和浩特是雄起,还是继续甘当小透明,值得关注。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NFC识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