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难吗问题?

早晨,看到刚从地平线升起的太阳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光在非均匀介质不是沿直线传播的。冬天窗户上结冰花:水蒸气凝华。早上睡醒觉看见大雾: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现象。冬天被冻住的衣服会变干:冰的升华。不同的时间和地点水的沸点不同:大气压的差异海市蜃楼现象:光由于遇到不均匀大气而发生了偏折小孔成倒立的像:光的直线传播伸入水的筷子弯曲了:光斜射入另一介质而发生了折射现象。太阳光被三棱镜折射后成为七种颜色:光的色散日食月食现象:光的直线传播。月球上没有声音:声音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凸透镜能成像:光的折射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光在地球上比声音在地球上的传播速度快的多已解决问题 收藏 转载到QQ空间 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有谁知道 5 [ 标签:生活,物理 现象,物理 ] 初二所学的,27个 茎♀泽兰 回答:2 人气:6 解决时间: 15:12 满意答案 1.晾衣服保持通风,加速蒸发。
2.吹肥皂泡五颜六色,光的折射。
3.湖水倒映着美丽的白帆,光的反射。
4.夏天吃雪糕周围有白烟,液化。
5.热的汤不能喝水却能喝,沸点不同。
6.油炸食品水分含量低,密度不同。
7.氢气球飞上天,浮力大于重力。
8.放二踢脚大地振动,声音靠波传播。
9.夏天管子出汗,液化。
10.电线采用铜芯,铜是仅次于银的电的良导体。
11.电池不会电伤人,电压每节1.5v远小于安全电压36v。
12.针管可以刺入皮肤,木棒却很难,压强不同。
13.自行车换带,增大摩擦力。
14.自行车车灯,摩擦生电。
15.风力发电,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16.磁悬浮列车高速运行,低摩擦力。
17.跷跷板,杠杆原理。
18.筷子,杠杆原理。
19.滑冰,减少接触面积,减小摩擦力。
20.擦汗,毛细现象。
21.鱼缸抽水,虹吸现象。
22.指甲刀,钳子,瓶起子,撬棒,杠杆原理。
23.星星闪烁,筷子“折了”,哈哈镜,放大镜,老花镜,近视镜,光的折射。
24.镜面反射,黑板反光,月亮“发光”,雪后天亮,夏雨过后夜间亮者为水暗者为陆,光的反射。
25.急刹车后滑行,急刹车后乘客摔倒,急刹车后人向前冲氢气球后冲,急刹车后车重滑行远,惯性。
26.黑夜车灯形成光柱,光沿直线传播。车灯不形成光柱,光的折射。夜间车内不开灯车外开灯,司机能看见路人路人看不见司机,光的反射。
27.冰面汽车打滑,好的轮胎抓地性强,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自行车前后轮转向相同摩擦力反向,刹车皮需若干年更换,摩擦力。

一、与电学知识有关的现象
1、电饭堡煮饭、电炒锅煮菜、电水壶烧开水是利用电能转化为内能,都是利用热传递煮饭、煮菜、烧开水的。
2、排气扇(抽油烟机)利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利用空气对流进行空气变换。
3、电饭煲、电炒锅、电水壶的三脚插头,插入三孔插座,防止用电器漏电和触电事故的发生。
4、微波炉加热均匀,热效率高,卫生无污染。加热原理是利用电能转化为电磁能,再将电磁能转化为内能。
5、厨房中的电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将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
6、厨房的炉灶(蜂窝煤灶,液化气灶,煤灶,柴灶)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即燃料燃烧放出热量。

二、与力学知识有关的现象
1、电水壶的壶嘴与壶肚构成连通器,水面总是相平的。
2、菜刀的刀刃薄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3、菜刀的刀刃有油,为的是在切菜时,使接触面光滑,减小摩擦。
4、菜刀柄、锅铲柄、电水壶把手有凸凹花纹,使接触面粗糙,增大摩擦。
5、火铲送煤时,是利用煤的惯性将煤送入火炉。
6、往保温瓶里倒开水,根据声音知水量高低。由于水量增多,空气柱的长度减小,振动频率增大,音调升高。
7、磨菜刀时要不断浇水,是因为菜刀与石头摩擦做功产生热使刀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刀口硬度变小,刀口不利;浇水是利用热传递使菜刀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不会升至过高。

三、与热学知识有关的现象
(一)与热学中的热膨胀和热传递有关的现象
1、使用炉灶烧水或炒菜,要使锅底放在火苗的外焰,不要让锅底压住火头,可使锅的温度升高快,是因为火苗的外焰温度高。
2、锅铲、汤勺、漏勺、铝锅等炊具的柄用木料制成,是因为木料是热的不良导体,以便在烹任过程中不烫手。
3、炉灶上方安装排风扇,是为了加快空气对流,使厨房油烟及时排出去,避免污染空间。
4、滚烫的砂锅放在湿地上易破裂。这是因为砂锅是热的不良导体,烫砂锅放在湿地上时,砂锅外壁迅速放热收缩而内壁温度降低慢,砂锅内外收缩不均匀,故易破裂。
5、往保温瓶灌开水时,不灌满能更好地保温。因为未灌满时,瓶口有一层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能更好地防止热量散失。
6、炒菜主要是利用热传导方式传热,煮饭、烧水等主要是利用对流方式传热的。
7、冬季从保温瓶里倒出一些开水,盖紧瓶塞时,常会看到瓶塞马上跳一下。这是因为随着开水倒出,进入一些冷空气,瓶塞塞紧后,进入的冷空气受热很快膨胀,压强增大,从而推开瓶塞。
8、冬季刚出锅的热汤,看到汤面没有热气,好像汤不烫,但喝起来却很烫,是因为汤面上有一层油阻碍了汤内热量散失(水分蒸发)。
9、冬天或气温很低时,往玻璃杯中倒入沸水,应当先用少量的沸水预热一下杯子,以防止玻璃杯内外温差过大,内壁热膨胀受到外壁阻碍产生力,致使杯破裂。
10、煮熟后滚烫的鸡蛋放入冷水中浸一会儿,容易剥壳。因为滚烫的鸡蛋壳与蛋白遇冷会收缩,但它们收缩的程度不一样,从而使两者脱离。

(二)与物体状态变化有关的现象
1、液化气是在常温下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体液化再装入钢罐中的;使用时,通过减压阀,液化气的压强降低,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灶中燃烧。
2、用焊锡的铁壶烧水,壶烧不坏,若不装水,把它放在火上一会儿就烧坏了。这是因为水的沸点在1标准大气压下是100℃,锡的熔点是232℃,装水烧时,只要水不干,壶的温度不会明显超过100℃,达不到锡的熔点,更达不到铁的熔点,故壶烧不坏。若不装水在火上烧,不一会儿壶的温度就会达到锡的熔点,焊锡熔化,壶就烧坏了。
3、烧水或煮食物时,喷出的水蒸气比热水、热汤烫伤更严重。因为水蒸气变成同温度的热水、热汤时要放出大量的热量(液化热)。
4、用砂锅煮食物,食物煮好后,让砂锅离开火炉,食物将在锅内继续沸腾一会儿。这是因为砂锅离开火炉时,砂锅底的温度高于100℃,而锅内食物为100℃,离开火炉后,锅内食物能从锅底吸收热量,继续沸腾,直到锅底的温度降为100℃为止。
5、用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些。主要是增大了锅内气压,提高了水的沸点,即提高了煮食物的温度。
6、夏天自来水管壁大量“出汗”,常是下雨的征兆。自来水管“出汗”并不是管内的水渗漏,而是自来水管大都埋在地下,水的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水管,就会放出热量液化成小水滴附在外壁上。如果管壁大量“出汗”,说明空气中水蒸气含量较高,湿度较大,这正是下雨的前兆。
7、煮食物并不是火越旺越快。因为水沸腾后温度不变,即使再加大火力,也不能提高水温,结果只能加快水的汽化,使锅内水蒸发变干,浪费燃料。正确方法是用大火把锅内水烧开后,用小火保持水沸腾就行了。
8、冬天水壶里的水烧开后,在离壶嘴一定距离才能看见“白气”,而紧靠壶嘴的地方看不见“白气”。这是因为紧靠壶嘴的地方温度高,壶嘴出来的水蒸气不能液化,而距壶嘴一定距离的地方温度低;壶嘴出来的水蒸气放热液化成小水滴,即“白气”。
9、油炸食物时,溅入水滴会听到“叭、叭”的响声,并溅出油来。这是因为水的沸点比油低,水的密度比油大,溅到油中的水滴沉到油底迅速升温沸腾,产生的气泡上升到油面破裂而发出响声。
10、当锅烧得温度较高时,洒点水在锅内,就发出“吱、吱”的声音,并冒出大量的“白气”。这是因为水先迅速汽化后又液化,并发出“吱、吱”的响声。
11、当汤煮沸要溢出锅时,迅速向锅内加冷水或扬(舀)起汤,可使汤的温度降至沸点以下。加冷水,冷水温度低于沸腾的汤的温度,混合后,冷水吸热,汤放热。把汤扬起的过程中,由于空气比汤温度低,汤放出热,温度降低,倒入锅内后,它又从沸汤中吸热,使锅中汤温度降低。
(三)与热学中的分子热运动有关的现象

1、腌菜往往要半月才会变咸,而炒菜时加盐几分钟就变咸了,这是因为温度越高,盐的离子运动越快的缘故。

2、长期堆煤的墙角处,若用小刀从墙上刮去一薄层,可看见里面呈黑色,这是因为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在长期堆煤的墙角处,由于煤分子扩散到墙内,所以刮去一层,仍可看到里面呈黑色。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一个质量为M长为L的均匀细棒,平放在滑动摩擦系数为u的水平桌面上,它可绕端点转动,转轴与桌面垂直,若初始角速度为w,问停止所需的时间。(有两种做法,为…


· TA获得超过3.7万个赞

1、湿袜子为什么粘脚?
袜子穿在脚上,脚踩在水中,袜子湿透了,这时要把袜子脱下来可费劲了,就好像粘在脚上一样。
  有人说,这是水有粘性,是水把袜子和脚粘在了一起,这种说法不准。是空气把袜子和脚粘在了一起,同时水分子之间的引力也起了作用。
  干袜子和脚之间原来有一层空气,袜子的内外层都受到大气压的作用,脱袜不必克服大气压的压力。袜子湿透了,袜子和脚之间的空气都排掉了,袜子的空隙充满了水以后成了一个封闭的整体,外面的空气进不到袜子和脚之间,大气压从袜子外面把袜子紧紧地压在脚上,所以脱湿袜子还要克服大气压力很不容易。不是袜子粘在了脚上,而是被压在脚上。
另外,袜子和脚上都有水,水分子之间有引力,脱袜子时还要多克服水分子间的吸引。由于上述两个原
因,脱湿袜子比脱干袜子困难一些。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物理难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